国际投资

2024-05-02

国际投资(精选十篇)

国际投资 篇1

一、明确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所谓的国际贸易, 也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它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所构成, 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总和。它起源于封建社会, 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之后得到了空前发展, 直至今日, 演变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对于国际投资的定义, 主要是指投资主体在海外进行投资扩张, 特别是对自身所具有的资金或者产业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资本, 以跨国越洋的投资生产, 来实现资本价值的保值增值过程, 对于那些急需新市场的跨国公司尤为重要。由此可见,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既能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影响。而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 国际投资大有取代国际贸易而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最主要动力的趋势。所以, 结合我国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深入研究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间概况

明确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开展两者关系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属于国际贸易, 由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活动所构成, 即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国经济形势演变成为当今大势所趋的全球一体化形态。国际投资定义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扩张在海外进行, 针对自身具有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资金产业等各种资本, 通过跨国越洋来投资生产, 以此达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 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演越烈, 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将由国际贸易变为国际投资, 结合我国当下国际贸易实际情况, 对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关系研究

(一) 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替代、互补、权变”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应围绕“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权变关系”等进行解析;其二者的替代关系表现为:阻碍国际贸易能促进资本流动, 而限制资本流动则会促进国际贸易。针对国际间贸易和投资间的互补关系, 是由生产税、市场要素、垄断市场的结构、外部规模经济等相融合后得出的, 如中美两国棉布和钢铁的贸易中, 可造成两国在不同要素的回报率上的差异。权变关系对于国际间贸易和投资可理解为, 其随着情境的发展而改变。即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间替代和互补关系依不同的条件会发生改变, 如投资的动机、类型、时间的长短都会改变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替代及互补关系。

(二) 中国的国际投资动因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家对国际投资多建立在各方面利弊的权衡之上, 做出的决定是在多种动因促进下产生的。国际投资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是最先需要寻求的, 且企业本身具有良好的生产资源, 基于这一优势, 成为众多国有企业或跨国企业在其地区进行投资的主要原因。除外, 中国企业的投资方式主要以扩大市场为目的, 跨国企业选择在经济有优势的地区发展, 集建厂、生产及销售为一体, 进一步提高出口额, 避开贸易壁垒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此外, 以电子产品为首的许多企业出现供过于求、滞销等问题, 急需寻找海外的市场平衡剩余的生产力。最后, 其不断凸显的战略资源地位, 推动了新一轮跨国并购来解决战略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更注重对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 并在国外建立稀缺资源供应基地, 同时带动国内生产的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输出。服务型的企业对国际投资目标都是为了扩大自身贸易出口, 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一个对外投资国家而言, 创造业本身的创造效应都远大于贸易的替代效应, 由此说明了对国际投资进行强化的重要性。

(三) 利用国际投资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鉴于国际经济发展多变的新形势下, 我国应从国际贸易发展实际现状出发, 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积极鼓励和提倡在与服务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领域开展国际投资, 重点放在有机食品和制造业方面, 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际投资中制造业对国际贸易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因其重点在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 而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在相关领域起的带动作用相当小, 深加工后则能达到预期理想。有机食品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对象, 其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有机食品在法国的迅猛发展, 为各国的资本融入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在政府及国家的关注和影响下, 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较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结合自身优势, 可以为我国食品企业及资本进入法国提供机遇。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加强和深化各国的贸易活动逐步得到重视, 各国间相互交流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解决就业问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用好国际的生产要素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要求人们利用战略机遇, 加快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把握好国际投资具有全球化的规模、结构化的知识、集中化的地区、形式化的联盟等特点, 并注意国际投资方式和挑战, 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和投资风险, 做到充分地把握和权衡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间的关系, 才能走出一条与我国经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何盈盈.试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J].中国市场, 2013.46.

[2]张艳华, 玉荣.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 2013.36.

国际投资讲稿 篇2

1、设备租赁额占用一国(地区)设备投资总额的比例;

2、租赁额占一国(地区)GDP的比例。

鲁布革电站,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黄草坝街道)雄武乡和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中山乡交界处黄泥河下游的深山峡谷中。具体位置,在兴义市雄武乡补作村,距兴义市市区约40公里,距罗平县城43公里。

鲁布革,布依语,意即山青水秀的地方。

鲁布革电站,1990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业主为中国水电部鲁布革工程局,承包商为日本大成建设株式会社,监理为澳大利亚雪山公司,在工程过程中由于不利的自然条件造成排水设施的增加,还引起过纠纷。

鲁布革电站,是我国水电建设中第一个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设备、技术和单项工程对外招标承包的水电工程,曾有8个国家的专家在这里参与建设。这里有世界上第二大输电斜塔,全部实现计算机程控,厂房和十几个工作层面都藏在山腹中,使人如入迷宫。

鲁布革电站,由中心枢纽、引水工程、地下厂房系统和泄洪系统4部分组成。电站大坝连接云贵两省,坝高103.8米,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砂页岩风化料作防渗心墙的土石混合坝。电站水库库容1.1亿立方米,有效库容0.74亿立方米。

对外承包工程根据《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承包境外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新签合同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签订的合法有效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的金额。

对外承包工程根据《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承包境外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完成营业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作量。

2004年7月7日,安徽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资产权益转让项目,这标志着有史以来国内通过国际招标而成功转让最大的TOT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完成。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谈判,世界第七大水务集团——德国柏林水务国际有限公司和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力拔头筹,以4.8亿元高价,赢得王小郢污水处理厂23年经营权。亦称为“王小郢模式”。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由于ABS是通过发行高等级投资级债券募集资金,这种负债不反映在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从而避免了原始权益人资产质量的限制。ABS的信用评级决定于证券化资产的质量和交易结构等可变因素,因此,ABS信用评级的灵活性较大。

信托部分:

商业信托是以商品、物资为信托对象,专门经营代客买卖、运输、保管商品或物资等业务,其办理机构有信托商店、贸易商行等;金融信托是以资金、财产为信托对象,专门经营贵金属或重要文件契约的保管,房地产的开发、保管或出售,证券、股票的代理购进或售出,国内外资金的筹集、运用与经营,债务的收取或催索等,其目的在于融通资金和进行财务管理,其经营机构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

在国际信托投资业务中,其对社会的服务是多方面的。从业务范围来看,包括信托贷款、融资性租赁、各类代理业务、债务担保见证、经济咨询和债务发行等,内容十分广泛;从服务对象来看,国际信托投资既要为企业服务,又要为个

人服务,既可为公益服务,也可为私益服务。多方面为社会服务是国际信托投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信托业务的灵活性

在金融业务中,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同以信贷为主的银行业务相比,具有业务方式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使其在开展具体业务时,可以有针对的适应社会需要。它既可以运用贷款形式,也可以采用投资形式,还可以采用租赁形式;既可以采用直接金融方式,又可以采用简洁金融方式;既可以与客户建立信托关系,也可以建立代理关系;既可以经营本币业务,也可以经营外汇业务;既可以在国内开展业务,又可以在国际间开展业务。国际信托投资多样化的业务方式,大大增强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日本信托业为例,由于日本国际信托机构善于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不断开拓和运用新的业务方式,以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其信托机构素有“财务百货商店”、“经济百货商店”之称。

我国信托业违约事件:中诚信托事件引发了行业大讨论,在各项政策措施没有准备到位的情况下打破刚性兑付,势必会引起巨大的行业震动,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海云今日中新网金融频道时表示,中诚信托事件出现了不仅是兑付风险,而且出现了兑付问题。下一步行业里是否会出现本金本身损失事件,还不好说。投资者要学会甄别风险,仔细盘算自己是不是适合去投资这一类的产品。

张海云表示,中诚信托事件是信托出现兑付风险和兑付问题的第一例。最后解决的方式是投资者还是得到了本金,损失了一些利息收入。下一步行业里到底会不会出现本金本身损失的事件,还不好说。

至于是否会引发整个行业巨大的震动?他认为,“我想这个可能也和,兑付如果是说本金100%或者99%或者98%有多大变化,从量上来讲不是特别大的量,可能不一定引起多么大恐慌,因为实际上大家现在也逐渐在调整心态,既然已经损失了,损失了部分利息了,那下一步有可能要损失部分的本金。”

他认为,法律安排上,实际上信托产品的兑付是依赖于相关的资产,而不是依赖于信托公司或者相关销售的银行来去兜底。投资者要学会如何去甄别一些风险,仔细来盘算自己是不是适合去投资这一类的产品。

五月国际投资组合 篇3

最好的时候是现在

恰好,一个月前,与《钱经》的记者谈到开设一个国际化的投资专栏,希望给读者一个了解海外投资市场的窗口。但是一个月来,原本希望放在组合里的股票,有些已经有了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涨幅,这令人很为难,因为谁不想买东西时价格便宜一些呢?

在我的投资组合中,设计的初衷是为某个家庭的100万元人民币投资作出建议,其投资目的为准备退休养老金、重大疾病费或者将来子女出国上大学,均为中长期的家庭财务目标。所选择的股票可能涉及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加拿大四地的证券市场,每个市场选取一到五个证券品种。考虑到刊物的印刷,我们以读者最为接近日期的股票价格为准,取每个月20日的各个股票当日交易的中间价。如遇到节假日,则取最近交易日数据。由于可能涉及到美元、加元、港元等外币,我们将统一折合成人民币结算,以当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为准。由于一年只有十二天的时间可以交易,次数有限,交易的成本将不被计算在内。

我们的投资风格定为价值成长型,所谓价值投资就是做物有所值的投资。所谓成长就是希望所投资的企业赚钱一年比一年多。本期组合中的公司我会在日后的文章中陆续单个描述。

我们另外留出15%的现金,留做下次使用,说不定可以低价进货。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预测股票市场的涨跌,近来的中国股票市场的单边上扬,的确有高估之嫌——四月末的震荡已经说明问题了。但是如果市场一直被高估,怎么办呢?这几乎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令人困扰。这也是段永平花了62万美元请巴菲特吃顿饭最想问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显示,股市有时候高的可以更高,低的可以更低。

不管那么多了,按照我们的原则现在就出发吧,投资要趁早,也许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给组合一个理由

国际投资 篇4

本届投洽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启动“金钥匙”为大会开馆。来自冰岛等国家的8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境外重要嘉宾出席了本届投洽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国台办主任王毅等98位部级领导出席了大会。

本届投洽会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全球投资合作交流踊跃, 展览规模再创新高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盛会, 本届投洽会在当前世界各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吸引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据组委会统计, 本届投洽会共有144个国家 (地区) 的15581名境外各界人士参会, 境内参会客商人数达43187名。境外嘉宾包括39位正部级官员、60位副部级官员, 2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和高级官员、300多位跨国公司高管、近50位国际资深专家学者和400多位各国投资促进机构官员参加了投洽会系列活动。

本届投洽会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 共设3214个国际标准展位, 比上届净增400个展位, 展会组织更加成熟。本届投洽会强化专业设展、突出行业招商, 以旅游 (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 、地产 (第二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 、节能环保 (2010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暨新能源展览会) 等为重点行业, 表明投洽会在专业办展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步伐。本届投洽会上, 各参展单位在展位的布置上注重形象展示与对接洽谈结合, 强化了洽谈氛围, 提高了洽谈效果。

其次, 投资洽谈方式灵活多样, 论坛研讨、投资政策及信息发布更具权威性

本届大会正式开通了“网上投洽会”, 实现网络24小时服务功能, 突破传统会期和时间空间的局限,

与往届相比, 本届投洽会为世界各国 (地区) 参会者深化合作创造了更大空间和更多机遇, 参展参会客商洽谈更加踊跃,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 大会期间各代表团共签订各类投资项目639个, 总投资金额224.1亿美元, 同比增加41.5%;利用外资192.4亿美元, 同比增加43%。在签约项目中, 合同项目484个, 总投资金额122.4亿美元, 同比增加39.3%;利用外资99.6亿美元, 同比增加22.2%;千万美元以上的合同项目265个。丰硕的签约成果表明,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 仍然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首选地。此外, 本届投洽会上共签约“走出去”项目21个, 总投资11676.9万美元。

本届投洽会论坛高端务实, 内涵丰富, 实效提升, 组织形式新颖多样, 成为权威政策发布、信息交流与理论研讨的大讲坛。大会期间共举办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投资热点为主要内容的47场高水平论坛研讨会, 共有750位境内外嘉宾发表了演讲, 听众超过20000人次, 投洽会作为投资政策信息的“风向标”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大会期间, 商务部围绕投资热点问题共举办20场高端论坛研讨会。其中, “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政策说明会”、“对外投资促进国别报告发布会”等, 为已“走出去”和有意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进行了政策解读;“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研讨会”、“WTO多边贸易体制与企业发展研讨会”等论坛围绕WTO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研讨会”、“国际投资协定争端解决案例研讨会”及“2010企业对外投资与风险管理论坛”等会议, 围绕贸易摩擦和投资风险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此外围绕着反垄断法、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热点问题, 与会代表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大会期间, 美国、波兰、韩国、冰岛、芬兰、意大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了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北京、上海、重庆、新疆、河南、安徽等国内省市地区也纷纷举办招商推介会或说明会。台湾、山东等还首次举行了地产项目专场推介会。

第三、对台活动丰富多彩, ECFA再掀两岸交流热潮

本届投洽会的举办适逢海峡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一周年, 因而得到了台湾地区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

由商务部、国台办主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围绕ECFA与两岸经济发展、两岸企业发展机遇和后ECFA时代两岸经贸关系等内容展开议题, 呼吁创建两岸全新经济模式, 开创两岸经贸合作新格局。

同期举办的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有效促进了两岸四地以及参展国家 (地区) 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客源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台湾地区商品展区”则致力于推动两岸市场和贸易通道的建立;第二届中国地交会首设台湾馆, 以台湾土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在内地进行招商, 这在两岸土地合作上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两岸业界人士分别在“物联网交流对接暨产业发展趋势论坛”和“2010两岸饮用水安全与健康”研讨会上研讨了两岸物联网和水资源开发等话题。台资企业、台湾农业企业以及两岸农产品项目对接与采购活动成功举办, 促进了两岸相关产业的对接。

国际投资学试题 篇5

一、填空题(每小题亚分,共10分)1.国际资主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各国官方与半官方机构、——、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体。

2.国际直接投资综合理论之一的折衷理论认为,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关键因素是所有权优势、——和国家区位优势。

3.全球共同基金市场可大致分为北美市场、——和以亚太为核心的新兴地区市场三大部分。4.国际投资实物资产运营中投资主体在独资经营的具体运作过程中的两种形式为国外分公司和——。5·——是欧洲债券中历史最悠久,所占份额最大的一种债券。

6.国际租赁指出租人和承租人不属于同一国家的一种现代租赁形式,它是——下实

物资产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

7.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有国际避税地避税和利用 避税。

8.当今世界上,区域性经济联盟不断出现,如欧洲统一大市场—— 于1993年1 月1日正式启动。

9.东道国对外国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属于政治风险中的 风险。

10.中国参加跨国投资活动的国有企业类型为——、贸易型、工业型和窗口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1.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A.加强经济合作 B.增强政治联系 C.实现资本增值 D.经济援助 12.下列国际跨国银行的投资理论中,国际间接投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 B.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C.折衷理论 D.内部化理论

13.一般而言,只有在至少()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行或附属机构的银行才能算作是跨国银行。A.4 B.8 C.6 D.5 14.下列半官方国际投资机构中,区域性金融及合作援助机构是()A.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15.下列选项中,属于期权类衍生证券是()A.存托凭证 B.利率上限或下限合约 C.期货合约 D.远期合约 16.国际投资时投资者对东道国投资经济环境首要考虑的经济政策是()A.产业政策 B.税收政策 C.外资政策 D.外汇政策

17.()政策允许对外投资者在东道国纳税以后,在母国免除该收入的税赋,不再另征税或补税。A.税收饶让 B.税收抵免 C.延期纳税 D.免税 18.处理国际投资争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A.调解 B.仲裁 C.司法 D.复议 19.国际投资中,()指由于汇率变动使分支公司和母公司的资产价值在会计结算时可能

发生的损益。

A.交易汇率风险 B.折算上的汇率风险 C.经济汇率风险 D.市场汇率风险 20.中国海外非贸易性企业中,投资方式以()为主。A.独资经营 B.合作经营 C.合资经营 D.证券投资 21.国际投资中的政治风险防范主要表现在生产和经营战略及()上。A.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 B.融资战略 C.提前或推迟支付 D.人事战略

22.跨国公司以()所进行的跨国生产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A.股权和非股权安排方式 B.高科技方式 C.信息化方式 D.统筹化方式

23.冷热比较分析中,不属于“冷”的因素是()A.市场机会 B.法令阻碍 C.实质性阻碍 D.地理及文化差异 24.下列不属于非股权参与下实物资产的营运方式(). A.国际合作经营 B.国际合资经营 C.国际工程承包 D.补偿贸易

25。下列各项中()属于跨国公司股权安排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A.独资经营 B.合作经营 C.许可证经营 D.特许经营

三、双项选择题

26.80年代中期,国际投资在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原因在于()()A.各国对服务业实行开放的自由化政策 B.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C.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D.制造业跨国直接投资增加 E.国际投资迅速增长

27.下列对共同基金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股票、债券乃至实业资产 B.欧洲共同基金市场是世界第一大共同基金市场 C.主要投资于短期金融资产

D.可通过财务杠杆,在高市场风险下牟取超额收益 E.又称“互惠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 28.下列对于对冲基金描述正确的是()()A.对冲基金比其他机构受到较多的管制 B.对冲基金的主要约束在于自身的风险管理行为

C.对冲基金往往通过财务杠杆,在高市场风险下牟取超额收益 D.对冲基金的收益分配主要来自根据交易规模固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 E.对冲基金的投资投机性较弱,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 29.下列对于官方国际投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官方国际投资行为具有鲜明的国家色彩和深刻政治内涵 B.官方国际投资为高货币盈利 C.官方国际投资具有中长期性

D.官方国际投资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双重性 E.官方国际投资多为非公益性投资 30.不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包括()()A.专有技术 B.专利权 C.版权 D.商标权 E.技术诀窍

31汐L国投资对东道主带来的技术和发明能力的提高往往还包括外国投资的()()A.溢出效应 B汐I、在效应 C.内在效应 D.双向效应 E.收缩效应

32.跨国银行体现与国内银行属性的区别表现在()()A.自主性 B.独立性 C.经营方式上 D.经营范围上 E.人事政策上

33.下列各项中,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描述正确的是()()A.合营类型为股权式 B.合营类型为契约式

C.组织形式是建立董事会 D.风险承担方式是由合同中具体规定 E.风险承担方式按股权比例确定 34.对跨国银行描述不正确的是()()A.跨国银行具有派生型

B.跨国银行的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 C.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具有本土型 D.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型 E.跨国银行的战略制定具有区域性

35.下列对于官方国际投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官方国际投资()()A.为高货币盈利

B.行为具有鲜明的国家色彩和深刻政治内涵 C.具有短期性 D.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双重性 E.多为非公益性投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6.国际投资 37.价值链 38.远期合约 39.出口信贷 40.折算风险

五、简答题

41.简述跨国银行的概念及就母行与分支结构的组织机构关系而言的三种类型。42.简述官方国际投资的含义及主要内容。43.简述国际股票概念及主要类别。

44.分别简述外国资本投入对东道国的影响和投资国资本流出对投资国的影响。45.简述影响汇率的因素。

46.中国对外举债促进经济发展始于何年?简述中国借用外资方式。

六、论述题

国际投资大鳄钟情黄金 篇6

投资大师频频出手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投资大师麦嘉华日前建议投资者,每月都买点黄金,在各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黄金是最佳的投资资产。麦嘉华强调,长期来看,金价必将走强,巨额财政赤字和印制的大量货币使美国和众多西方国家经济无法补救。他建议投资者称,应缓惺增持黄金。

麦嘉华指出,美国大量发行纸币使美元贬值,黄金数量增加的速度,无法像印钞票的速度一样快。而大量印刷钞票终将令美元贬值。麦嘉华还表示,在希腊出现债务危机后,其他国家如西班牙及葡萄牙也会出现问题。在经济混乱和各国出现严重财政赤字的情况下,黄金是唯一能抵抗风险的货币和商品。黄金是世界上最佳也是最好的投资产品。

投资大鳄索罗斯一直看好黄金,此前在出席达沃斯论坛期间,索罗斯就指出,低利率环境有助形成资产泡沫,金价也将形成资产泡沫,而在泡沫之初入市是再理性不过的。

索罗斯说,“我看到泡沫时,我就买这些泡沫,因为那正是我的赚钱之道。”而数据显示,他也确实这么做的。日前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09年底,所持有SPDR黄金信托基金至620万股,目前市值达到6.63亿美元。

靠做空金融股而在金融海啸中斩获颇丰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也转战黄金市场。有“对冲基金之王”之称的保尔森,去年底宣布设立黄金基金,并投入2.5亿美元私人资金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有分析称,在保尔森目前管理的约300亿美元资产中,有超过10%配置在了与黄金有关的投资领域。

黄金或迎来长牛

鉴于黄金期货具备显著的投资保值功能,国际金价在突破一千美元大关以后,一直走得比较坚挺,权威机构也仍对今年的黄金投资前景表示乐观。

美林公司日前就宣布,将2010年铂金价格预期由1440美元上调至1750美元每盎司,理由是新上市的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引发投资买盘,加上全球汽车行业好转,也提振了铂金作为触媒转换器的需求。此外,该机构还将今年钯金价格预期由370美元每盎司上调至500美元每盎司,对国际金金价仍然持续看好。

世界黄金协会(WGC)投资研究经理沃兹尼科日前也表示,全球黄金需求在经历去年的下滑后,受惠珠宝需求回升和投资需求坚挺,预计今年将复苏,“今年底将看到正增长。”

WGC预计,各国央行将继续买入黄金作为货币资产,在汇率波动的环境下,实现储备多元化。沃兹尼科说,欧洲各央行已经在减少出售黄金,而欧洲以外的各国央行今年也很可能成为黄金买家。她还表示,预计今年黄金投资需求将坚挺。

去年全球黄金需求下滑11%,而黄金投资需求却增长7%。珠宝需求去年占黄金整体需求比例高达52%,她表示,去年底开始回升的珠宝需求今年继续逐渐走强,因经济复苏提振消费者买金,尤其在印度和中东等市场。

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世界矿业基金和黄金及综合基金主管埃韦·汉布罗日前也表示,去年全球各国央行首次出现1988年以来黄金购入量大于卖出量的情况。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且全球黄金供应缩减的情况,使得投资者目前正在“期待所有货币衡量的金价全线上涨”。

汉布罗还指出,尽管目前中国的年度黄金产量已超过南非,跃居全球之首,但如果其高产势头难以持续,则将给全球供应带来压力。而且美国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开始出现回升信号,加之亚洲需求的增加,将为黄金市场的长期牛市打下坚实基础。

负面清单:国际投资规则新趋势 篇7

负面清单经常与准入前国民待遇相提并论, 因为准入前国民待遇往往是投资协定的缔约方最难接受的义务之一, 也是最需要制定负面清单的义务之一。从各国缔约实践看, 规定了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投资协定大都允许缔约方制定负面清单, 而不承认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投资协定一般不采用负面清单模式。

源于美国, 属国际法概念, 是一国对他国投资者承担的有约束力的国际义务

负面清单最早源于美国在二战后签订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例如, 美国与日本于1953年签订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第七条规定, 缔约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的国民或企业国民待遇, 以在其境内从事商贸、工业、金融和其他商业活动, 但公用事业、造船、空运、水运、银行等行业除外。在这里, 对公用事业、造船等行业的列举可以看作国民待遇义务的负面清单。

列表形式的负面清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外缔结的第一代双边投资条约。1992年签订、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深刻影响了美国后来缔结的国际投资协定。

当前, 负面清单一般是规定在国际投资协定的附件中, 而不是由缔约方在其国内颁布一部名为负面清单或类似名称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就此而言, 负面清单是国际法而非国内法的概念, 是一国对他国和/或他国投资者承担的有约束力的国际义务, 其实际后果是, 负面清单一旦制定, 须经缔约双方协商一致才能修改。

采用广泛, 缔约方既有发达国家, 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在美国的推动下, 负面清单模式不断扩散, 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趋势,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美国迄今与46个国家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与20个国家签订的包含投资章节的自由贸易协定, 几乎都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这些条约和协定的缔约另一方, 既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 还有智利、刚果、卢旺达、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其次, 加拿大、日本等国在近年来缔结的投资协定中也采纳了负面清单模式。例如, 加拿大与泰国、克罗地亚、贝宁、坦桑尼亚等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 日本与越南、秘鲁等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 均采纳了这一模式。

再次, 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欧式”投资保护协定近年来显现出朝“美式”投资协定靠拢的趋势。欧盟国家商签投保协定的历史早、数量多, 28个成员国共对外签署了约1200个投资保护协定, 占全球现存有效投保协定的一半。这些协定侧重对于投资的保护, 一般不强调投资准入, 也很少就业绩要求等作出规定, 因此没有引入负面清单。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 欧盟取得对于外商投资事务包括缔结投资协定的专属权力, 开始采取保护与准入并重的国际投资政策。2012年4月, 欧盟与美国联合发表关于国际投资的“七条原则”, 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各国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广泛的市场准入和不低于本国及第三国投资者的准入前和准入后待遇。据悉, 欧盟与加拿大最近结束谈判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 (CETA) 的投资章节已经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

最后, 发展中国家之间缔结的一些投资协定也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 例如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签订的《南方共同市场投资保护协议》。

长短不一, 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必然联系, 内容因国情而有很大差异

据我国商务部统计, 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这些国家的负面清单具有以下特点。

从实质上看, 负面清单所对应的“正面”义务一般都包括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业绩要求及高管人员等四项。其中, 国民待遇涵盖准入前和准入后两个阶段, 是指在投资的设立、获取、扩大、管理、经营、运营、出售或其他处置方面, 缔约方给予另一方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应当不低于其在相似情形下给予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 在投资的设立、获取、扩大、管理、经营、运营、出售或其他处置方面, 缔约方给予另一方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应当不低于在相似情形下给予任何非缔约方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业绩要求分为两类:一是不得对投资强制实施出口业绩、国内含量等8种业绩要求, 二是不得将出口业绩、国内含量等4种业绩要求规定为投资获得优惠的条件。关于高管人员的义务是指, 不得要求另一方投资者在其境内投资的企业任命具有特定国籍的自然人作为高级管理人员。

从形式上看, 多数国家的负面清单分为“措施列表” (列举现存不符措施) 和“行业列表” (列举保留将来采取不符措施权利的行业或活动) 。在这些国家中, 美国及其缔约另一方的“措施列表”往往对现存不符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对每一项措施均列出所在的行业、不符合的条约义务 (例如国民待遇或者最惠国待遇) 、政府层级 (例如联邦还是州) 措施 (往往具体到某件法律的某个条款) 、对措施的描述 (涉及的事项、与有关义务如何不符等) 。另一些国家, 例如越南和日本在越日投资保护协定中的“措施列表”实际上仍表现为行业列表, 即只列举了存在现存不符措施的行业, 具体的不符措施留待协定签订后、生效前另行通报给缔约另一方。少数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只有一张“行业列表”, 因为这些投资协定规定, 所有的现存不符措施均豁免于国民待遇等义务, 例如加拿大与泰国签订的投资协定就属于此类。

从数量上看, 各国的负面清单有长有短。美国在2012年生效的美国—卢旺达投资协定中的“措施列表”分为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两张表, 共列出联邦政府的21项现存不符措施, 并“一揽子”列举了各州的所有现存不符措施;“行业列表”列举了5个行业, 加上有关双边、多边协定涉及的行业 (仅就最惠国待遇而言) 。值得注意的是, 负面清单的长短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例如, 在日本与越南签订的投保协定中, 日本的“行业列表”列出了15个行业, 而越南只列出了11个行业。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发展与完善 篇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为了妥善解决东道国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 国际社会开始尝试将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作为解决主权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投资争端的方式, 1965年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下, 国际社会缔结了《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 (简称ICSID公约) , 同时依照公约设立了“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 (简称ICSID) , 作为负责处理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间投资争端的常设专门机构。ICSID排除政治干预和外交干涉, 改善投资气氛, 有利于国际私人资本不断流入发展中国家。ICSID公约体制主要以投资条约国际法为基础、以私人直接提起投资条约仲裁案件为主体。ICSID规定投资者与东道国可以平等地发起ICSID条约投资争端仲裁, 可以平等地获得ICSID公约提供的国际法保障下的裁决执行。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在国际投资交往中越来越常见, 它是一种公法裁判、行政法裁判。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历史演变看, 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中法律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投资条约仲裁, 是应对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法律与权力地位的复杂现实困境的产物, 尤其是逐步克服国际投资争端传统解决方式存在不足的结果。

(一) 克服合同国际仲裁救济不足的产物。在现代国际投资条约兴起之前的习惯国际法时代, 基于争端发生后的仲裁协定或者通过争端发生前的特许协议仲裁条款, 通过设在东道国以外的仲裁机构尤其临时专设仲裁庭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 是最普遍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合同国际仲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 但其自身又存在着仲裁条款本身的效力、东道国对于仲裁程序的强行干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局限。在东道国不合作的情况下, 通过合同约定国际仲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效力有所不足。而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能够使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得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国际化。

(二) 克服东道国当地救济不足的产物。东道国对于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解决具有管辖权, 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活动应该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因此, 除非东道国通过合同、法律、条约或者其他合法方式限制或者放弃了东道国当地救济, 否则一般应该先用尽东道国当地救济手段。东道国当地救济具有便利的优点, 但是在许多国家司法体制不独立、不透明、不公正, 往往容易受到政治、商业与大众等不正当权力的干预, 难以给外国投资者以公平、公正、有效的当地救济。而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能够提供独立于东道国的中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三) 母国外交保护救济不足的产物。根据属人管辖原则, 投资者母国对海外投资者享有管辖权, 保护国民的海外利益。在海外投资者与东道国发生投资争端时, 投资者可以请求母国对其提供外交保护, 上升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争端。外交保护有许多限制:投资者必须用尽当地救济, 东道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等。外交保护更多考虑的是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而非投资者的利益, 更多地受到政治考量的制约。而国际投资条约仲裁是由投资者自己提起的, 没有政治化因素的制约。

ICSID公约较好地平衡了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解决的灵活性和法律化, 而且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接受。国际投资条约仲裁是能够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各方自愿接受的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投资争端仲裁机制, 是最普遍、最有效的基本方式。一方面灵活的ICSID公约体制投资争端当事方提供了充分审慎选择的自治空间;另一方面独立公正的ICSID公约体制也为投资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高度法律化的国际法体制。

二、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存在的问题

(一) 对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权益保护失衡。双边投资条约签订的宗旨和目的是促进和保护投资, 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核心, 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有关于东道国权益保护的内容。在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发展与实践中, 有些仲裁庭过度强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不注重保护东道国的利益, 对东道国的主权构成威胁, 导致了投资者与东道国权益保护的失衡状况, 更加剧了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矛盾与冲突。

(二) 仲裁裁决缺乏一致性。近年来,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裁决不一致, 甚至互相矛盾, 不同仲裁庭对同一条约同一规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同仲裁庭对涉及相同事实的相关当事人以及相似的投资权利的投资争端得出不同的裁决, 对投资者和东道国的预期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三) 仲裁规则解释缺乏合法性。在国际投资条约中, 规则的确定性和一致性是判断合法性的主要指标。目前, 国际投资条约的内容由不同仲裁庭解释和适用, 许多实质相同或相似的条约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产生实质相同或相似的解释、适用和裁决, 有时差别很大甚至完全相反, 损害了投资条约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 损害了缔约国和投资者的合理期待。

三、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完善

(一) 平衡与协调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权益保护关系。要合理平衡与协调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权益保护关系, 首先要在BIT模式下设置必要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和公共利益例外条款, 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预留一定的空间。仲裁庭在仲裁案件时, 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但不能损害东道国的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

(二) 防止或限制仲裁庭对BIT有关条款做扩大性解释。近年来, 许多仲裁庭通过对BIT中的公平公正待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保护伞条款等的扩大性解释来过度保护投资者权益。要想做出公正公平的投资仲裁裁决,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和限制仲裁庭对BIT的上述条款做扩大性解释。

(三) 保证仲裁员裁决的公正性。在仲裁中, 仲裁员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在投资条约仲裁中, 涉及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利益, 还涉及东道国的公共利益, 这就对仲裁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仲裁机构应该要求仲裁员报告其与案件当事人有关联的信息, 应该要求仲裁员披露以前和当时的有关信息, 还应当要求仲裁员在仲裁期间持续地报告可能损害其独立判断的关系和情况, 且应该对仲裁员、特别是首席仲裁员的选择与指定规定限制, 对于涉及同一国家且事实与性质相同的案件不应指定相同的仲裁员来再次审理同类性质的案件。

(四) 提高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透明度。从民主原则的角度看, 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增强投资条约仲裁程序的透明度并允许公众和非争端缔约方参与, 既可以让仲裁庭对所涉案件的信息有较全面的了解, 而且对仲裁庭正确解释和适用法律也有所帮助。当然, 这种参与应以不干涉争端当事方的正当程序权利和尽量减少对仲裁程序正常进行的妨碍为原则。

(五) 设置国际投资争端上诉机制。国际仲裁通常是“一裁终裁”, 裁决具有终局效力。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仲裁裁决也可能发生错误, 包括事实审理错误、法律适用错误等, 从而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公正的结果。在现行ICSID仲裁体制中, 虽然规定了五种可以提起撤销的情况, 但是依据这几种理由申请撤销是很困难的, 这就有必要在程序上建立一个常设的国际投资争端上诉机构, 作为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矫正机制, 纠正仲裁裁决的错误。

摘要:近年来,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时越来越重要, 但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依然有它本身的局限性, 应当平衡与协调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权益保护关系, 防止或限制仲裁庭对BIT有关条款做扩大性解释, 保证仲裁员裁决的公正性, 提高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透明度, 设置国际投资争端上诉机制, 改进和完善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体制, 使其能够满足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争端解决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仲裁,国际投资,投资条约仲裁,ICSID公约

参考文献

[1]王彦志.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法律化:成就与挑战.当代法学, 2011.3.

[2]Christopher F.Dugan, DonWallace, Jr., Noah Rubins, Borzu Sabah.i In-vestor-State Arbitr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Andreas F.Lowenfeld.The ICSIDConvention:Origins and Transforma-tion[J].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2009.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研究 篇9

最近几年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中, 国际投资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其投资目标日益聚焦、形式日益异化、手段日益丰富。这些以全新的形式存在的国际投资必将对国际贸易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两种投资的融合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基本概况

在当前的全新经济形势下,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不再是各成体系, 而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相互融合, 建立起特殊的脉络。

在资本市场中, 资产的表现形式最基本的有四种: (1) 现金资产, 即各种货币形式的资产。 (2) 实体资产, 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资料。 (3) 信贷资产, 就是各种债权与债务。 (4) 证券资产:具体表现为各种股票、债券以及商业票据和各种投资的收益凭证等证券。实体资产的国际间流动就是最本质的直接投资。而除实体资产外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流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间接投资。

当前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使得大量的国际投资既有直接投资的涵义, 又有间接投资的手法与特点。众所周知, 实体资本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转移必将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各类金融资产的流动和移交。例如一个跨国公司投资到中国的相关行业时, 它不仅需要把生产流水线、管理人员、相关的专利技术等转移到中国, 而是通过一些股权投资、信贷转移、长期的合同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完成投资的目的。

资本市场在高度地发展, 各种金融中介与金融工具也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 四种资产相互转化相互依托, 最终致使国际投资国家便利与快捷。

比如在这个开始阶段, 对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性论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所谓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指的是投资主体在做出投资最终决策前, 对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特别是对可能拟定的建设或者技术方案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分析论证, 科学、可观的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 最终得出项目实施必要性以及可靠性、适用性等结论。项目经济论证还包括通过相关的经济学指标对原料、设计、市场以及效益等相关调查资料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 预测的指标有: (1) 对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预测, 这是预测增加单位生产能力所需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的指标; (2) 项目建设周期的预测, 这是在时间上对建设项目进度进行衡量的指标, 一般周期短, 相应的经济效益好; (3) 对投资回收期限的预测, 这是对项目建设以及投产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的指标, 一般而言, 投资回收期限短, 就意味着资金的周转快, 经济效益就好。通过上述三个指标, 可以筛选出最佳的项目方案。

二、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一)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是非常广泛的, 最基本的有以下四种: (1) 公司集团内部筹措的资金。 (2) 母公司利用其所在国市场获取的本国其他企业的资金。 (3) 投资公司利用投资东道国市场获取的资金, 或者从东道国中的合作伙伴处获取的资金。 (4) 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国市场获取的国际资金。从第二种与第四种资金来源看, 我们很容易看出,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转换是非常容易的。很多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都是由其母公司所在国、投资东道国或者第三国的投资者们进行间接投资所支撑起来的。

(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资金回收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投资在资金的回收方面也与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利用间接投资手段进行收回的。而虽然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直接投资只需要通过海外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盈利收回, 但以当前资本市场的发达情况, 企业还可以灵活运用其他各种资产证券化、金融投资等方式来转移其风险、收回其投资。

(三)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形式方面是相融合的

一些国际投资机构进行的国际投资几乎都兼具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特点。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具备风险极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点, 能在这个平台上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投资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商业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各种类型的基金会等组织机构的投资者。它们的投资一般都具备数额大、期限长、偏好通过投资的组合来降低风险等特征。而机构投资在传统的经济学领域被认为是一种间接投资, 但是由于它的投资规模极大, 为了保证国际投资的安稳性和高收益性, 通常在它们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关联, 因此这类投资就具有直接投资的特色

(四) 几种兼具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特性的国际贸易行为。

活跃在当代国际贸易领域, 兼具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特色的国际投资方式非常多, 以下具体介绍两种典型的例子。

国际风险投资:国际风险投资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向一些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提供创业的资金是一种直接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往往还未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援助、经营方式上的输出

兼并收购:一旦国际投资者以兼并收购方式进入投资东道国市场, 货币资本支付给被收购企业, 同时连带将一些在公开市场上难以获取的被兼并或者收购的企业在商标、经营、管理、技术、关系网络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转移过来, 从这个角度讲, 这种投资方式就是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

三、面对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几个注意要点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反映了当代金融中介力量的壮大发展。没有金融中介在其中的衔接,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是无法像现在这样密不可分的。在其融合过程中, 企业的收购、兼并、企业各项资产的证券化、企业信息的收集等都需要专业的金融中介来提供专业的服务才能使得这些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生产企业就更是如此, 金融中介需要为这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顾问式服务, 在资金的融通、投资顾问等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最具备国际拓展性眼光的建议。

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从两者的融合中看到, 当代经济环境下要引进外资就必须加大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国际直接投资既然已经和间接投资密不可分了, 那么, 如果我们限制某些金融资本的流入必将也会对直接投资的进入产生障碍作用, 尤其在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当然, 加大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迫切需要我们完善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防止一旦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大量“热钱”涌入本国, 加大本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 甚至是本国金融市场的崩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开放化不断得到发展的今天, 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是非常普遍的。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 面对这些形式各异的投资, 我们一定要加强经济管理, 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维护本国的正当利益, 通过对理论研究进行强化、进一步的自主创新、加速海外投资、对品牌效应的建立、培育、营销等立足长远的措施, 增强出口商品的内在竞争能力,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有效地避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 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国际投资, 也进行更多以保证效益为前提的对外投资构建具备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融投资体系, 维护与繁荣本国的经济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忠标, 赵伟蔡.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概况[M].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 2006:

[2]、王志欣.开放经济下的跨国公司海外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 2007:

[3]、沈红冰, 吴洋.当前国际贸易的大形势下国际投资的特征[N].北京:北京金融经济学院报, 2008-12-25 (10) .

[4]、伍伟锦.浅议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篇10

国际投资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也是资本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开设《国际投资学》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努力培养学生了解相关投资理论, 用科学有效的专业知识分析国际投资环境, 参与国际投资管理, 熟悉国际投资方面的运作原理,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成为专业的国际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近几年, 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一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二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 中国已经成为近三年仅位居全球第二大最具潜力的对外投资国, 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备受争议的并购案例。以上这些新形势、新情况, 使得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非常重要。国际投资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该课程注重知识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主要是通过讲述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环境、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 使学生形成对国际投资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并结合翔实、生动的国内外案例, 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引导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打下基础, 也为未来从事国际投资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教师讲授而忽视学生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为教师讲授, 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 片面强调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在“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这章, 包括了冷热比较分析法、等级尺度法、加权等级分析法、要素评价分析法、成本分析法、闵氏多因素分析法、投资障碍分析法、抽样评估法, 这些方法的思路是大致相同的, 即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 但是每一种方法在选取指标和具体操作上都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这仅仅通过老师讲解是很难掌握该知识点的, 需要学生通过理解知识点, 根据具体的案例情况来判断采用哪种评估方法。

(二) 重视中文讲授而缺少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专业英语要求相对较高, 掌握熟练的知识必须以良好的英语能力为基础, 但教师讲课时大部分时间用中文进行教学。国内关于国家投资学的教材几乎都是中文, 相关的英文教材也不多, 引入的英美教材内容大都不符合我国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这是由于国外的教学体系与我国的教学体系差别很大, 很难找到与国内同类教材内容相近的原版教材, 比如索尔尼克编著的《国际投资》这本教材和国内的所有国际投资学教材的编排和侧重点都不一样。

(三) 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案例讨论。

许多大学开设的《国际投资学》课程非常重视理论教学, 缺乏案例讨论。课堂上教师多采用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现实情形、前沿成果与最新动态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学到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 但是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知识, 而缺乏案例讨论,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从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

三、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

(一) 加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反过来促使教师深入学习和探索,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体现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的过程, 而且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讲授课程不只是简单的概念介绍, 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具体来说, 教师通过精心选择讲授内容, 突出国际投资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结合生动的实例, 将学习课程的目的告诉学生, 引起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环节通过恰当地引进国内外有关投资的最新知识, 给教学增添新的血液, 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采取讲解、自学、讨论等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有效地学习国际投资相关知识。

(二)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环节。

《国际投资学》这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学好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双语教学健康发展, 要明确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英语只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 运用英语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反过来能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者相辅相成。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开设的国际投资学这门课大多是以中文为主进行授课, 今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比重, 通过改进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其教学效果。一旦开设双语教学课程, 就不宜采用英汉混杂的语言, 因为采用英汉混杂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三) 加强案例讨论式教学。

案例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学生, 以帮助学生分析、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讨论式教学将传授的知识与分析运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加强案例讨论式教学的运用, 使案例紧扣教学大纲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方向, 可在世界投资报告、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WTO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指南、中国投资指南等重要网站, 以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中收集相关案例作为教师课堂主要补充参考资料, 这使得案例有较强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使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实际, 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案例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营造师生自我创造潜能的教学氛围。

另外, 国际投资学有些相关概念和理论非常抽象, 学生们一开始接触会很难理解, 通过采用讲授、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辅之以观看有关最新前沿热点的视频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 视频资源比较丰富, 短短几分钟视频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在教学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讲述理论知识时, 注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的领悟能力、评价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能够通过联系实际问题来进行开放式的探讨,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近几年, 国际投资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 使得《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包括重视教师讲授, 忽视学生参与;主要使用中文讲授, 缺少双语教学;重视理论教学, 缺乏案例讨论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加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环节、加强案例讨论式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投资学,教学改革,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杜奇华.国际投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杨大楷.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

上一篇:高新企业内部控制下一篇:专业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