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险投资论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国际风险投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文章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章就此作了相关分析。

第一篇:国际风险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国际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国际上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国家又各具特征,分别对美国、日本的风向投资运作机制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风险投资;国际模式;运作模式

风险投资自1946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其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其中美国是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典范;而日本风险投资的历史虽然也较久远,但实践效果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上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既没有充分的史料可供深入分析,也没有实用的理论作为指导,因而有必要认真研究美国成功的经验和日本失败的教训,从中推导出风险投资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我国风险投资的实践。

一、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常被称作创业投资具有以下特点:投资方式为私募股本,投资对象是高风险、高成长的企业,投资的同时还提供管理方面的支持,投资目的是在中长期获取丰厚的资本得利。风险投资获利的原理是:被投资的各风险企业构成分险投资组合,其中有许多企业要失败,但少数成功的企业所带来的报偿远远大于失败企业带来的损失,所以整个风险投资组合将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

风险投资的直接当事人有三方面:投资者、(风险)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风险资本家又称为风险基金管理人,在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投资者拥有资金而寻找投资机会,企业家拥有发展企业的好想法和专业技术,但缺乏资金,这样,风险资本家就从投资者那儿筹集到资金,然后向企业投资。

二、美国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特征

(一)独特的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是指管理合伙事务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以及不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但以其出资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组成的一种合伙形式。自从有限合伙制作为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有限合伙制便始终占据着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主导地位,目前,美国80%以上的风险投资机构均采取了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二)发达的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是美国风险资本不竭的源泉。与公开权益市场相比,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发行的证券部需要经过注册登记,没有严格的发行标准,而是采用合同形式,不涉及任何公开业务,其投资并不一定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业绩或资产担保。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成为众多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最适当的途径。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放松管制、较低税率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畅通的退出渠道为风险投资者解除了后顾之忧。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之后,将其所投入的资金由公司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变现的渠道一起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健全、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主要通过股票发行、大公司收购兼并或其他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创办人赎回、破产清理等方式退出。

(四)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美国风险投资业繁荣的创造者。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有一个流动性强、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其合理的激励机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以及广大的人才群体是产生大批优秀风险投资家最肥沃的土壤;一批具有技术背景、兼备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群体的形成,成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繁荣的推动力和创造者。

三、日本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特征

(一)依附于大企业,采取子公司形式。日本风险资本的组织形式附属于机构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分支机构为主,向社会定向或公开募集的风险投资基金形式相对较少。日本的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财团法人中小企业育成会社”为半官方机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则以附属于大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多为某企业集团的子公司。据日本中小企业厅的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风险资本来源構成中最大的出资主体是以大企业为主的“事业法人”,其比率大45.8%,个人的出资比率最少,仅为1.1%。

(二)以资金支持为主、疏于全方位辅导。日本的风险投资业主要是由银行业和证券业为主导,业务活动基本上属于金融投资业获准金融投资业,在一定意义上是证券和银行业的延伸,具有较强的上市辅导色彩。风险投资操作人员也大多来自银行证券行业,缺乏必要的技术背景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从而对所投资企业的技术及管理等工作参与甚少,基本上不具有辅导企业成长的功能。

(三)长期持有股份,退出渠道不畅。首先,日本第二板股票市场不发达,限制了风险投资公司所拥有股份的变现增值。与美国的NASDAQ市场相比,日本的场外交易市场对企业上市要求较严,这虽然提高了股票投资者的安全性,但却增加了创新企业上市的困难。据统计,美国NASDAQ市场公司上市的平均周期为6年,而日本OTC则是30年。其次,由于日本企业之间法人相互持股的资本结构、资本市场几乎不具备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功能,企业并购活动稀少,这就堵死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此外,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甚至在所投资企业上市后仍然持有企业的股票。据一项研究表明,62%的日本风险投资公司表示即使创新企业上市后也不会轻易卖出其所持股份,而是长期持有以获取公司股息红利。

(四)文化环境保守,专业人才匮乏。日本的价值观以“和谐、安定”为首,强调“忠”,提倡集团主义,尊崇企业共同体的价值。此外,与美国的风险投资机上有一位或几位风险投资家从头到尾一手包办不同,日本风险投资的内部组织架构通常依据投资程序作智能性区分,由于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各行其是,故难以培养出精通风险投资各个环节业务优秀的风险投资家。

四、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自1985年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以来,目前全国各类风险投资企业已发展到100家,基金总额约为400亿元,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亏损的。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风险资本投资主体单一。我国国内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基金,主要来源仍是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渠道单一,风险资本规模偏小。这样,一开始就产生了风险投资的高度市场化特点与官办机构的计划性的矛盾。由于政府官员中很少有专业性的投资人才,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使投资者远离压力和监督,不必对其投资结果负责。同时,在政府投资主体的风险投资公司中,资金运作又必须对上级政府负责,必然会出现行政干预。因此,这在本质上决定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难以成功。

(二)缺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使得企业无法迅速了解和跟踪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和最新动态,应变能力低下。在这种状况下的技术开发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增加了企业技术开发的风险。另外,信息交流不畅,不仅使得企业界之间、投资者之间的先进经验不能及时交流,还时常出现拿着项目招投资的企业家或科研人员与拿着资金找投资对象的投资者擦肩而过的现象。

(三)我国风险企业缺乏示范性。目前高技术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0%左右,加之对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作用的宣传不够,他们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这种“看不见高收益”的情况下,很难使得更多的人为其承担“高风险”。

五、美、日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差异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启示

(一)关于高新技术方面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投资培育的是一种希望,如果技术很容易被仿制,就毫无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美国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航空与航天技术、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超导、核能等方面都保持着世界的领先位置,高新技术的领先,丰裕的技术资源,为发展美国风险投资提供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二)关于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风险投资者要对风险企业实行资金与管理的“双管齐下”,以求在高新技术转化成实际效益的过程中获得高额利润,而能执行这种提供创业资金和管理技能双重职能的只有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无异于“鱼儿得水”。毋庸置疑,规模庞大、结构完备的风险资本市场成为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又一重要保证,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其资本市场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主板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二板市场;第三个层次是美国证券自动交易系统,即NASDAQ证券市场;第四个层次是地方性证券市场。

(三)关于投资者和投资渠道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资金的来源广泛,资金充裕,有利于风险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美国,首先,政府允许5%的养老基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其次,一些大财团也创建风险资本分公司和子公司,对风险企业提供投资;第三,美国政府增拨用于科技的研究经费的拨款,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高数额的科研经费,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外,美国的私人投资者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等,这些无疑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良性运转。

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健康发展要求一定的条件与之相适应。对这一规律的把握及其发展的认识,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欣 蕾,史明涛

第二篇: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

摘要:文章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章就此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动因;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起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的部门结构也经历了资源开发——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国际投资这种发展变化的是产业的国际转移。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从外在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本文主要讨论国际直接投资于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来实现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我们可称之为国际产业投资。

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通过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因此,两者之间在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共同特征,下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

一、共同的理论基础

战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其有关理论也在时间中不断演进,经历了从概念到理论体系,从静态演变到动态研究的完善过程。由于国际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因此,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也多借鉴国际投资理论,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1.产品创新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前期高研发投入和高生产成本,产品生产也尚未标准化,消费群体主要为高收入群体,因此该阶段生产一般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并部分出口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

2.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需求增加,产品逐渐标准化,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削弱,价格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增强。由于产品基本定型,仿制增加,加上发达国家市场扩大,要素价格低于原创新国,加之关税和运输成本的不利影响,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以就近占领当地市场并出口发展中国家。

3.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等都已经完全标准化,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因素更为重要,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凸显,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生产区域,其产品可供应本国和其他国家市场。

如果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跨国公司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当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对变化,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这样,随着发达国家供给优势的丧失,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边际产业理论和雁行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从宏观经济因素出发,考虑了国际分工原则,较好的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具体来说,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边际产业理论认为,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投资国充分利用了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了两国的贸易,而东道国亦从对外直接投资中接受了新的产业的国际转移,有力的促进了本国的产业升级。从实践上,该理论也有力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首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邓宁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型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的“通论”。它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且力图解释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J.克莱格)。特别是区位优势因素的加入有助于解释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实现必须具备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它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一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对有价值资产(原材料、先进生产技术等)的拥有或独占;二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技术、信息、管理、营销、品牌、商誉等)。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竞争壁垒、政府干预等)和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交易成本等)。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区位优势是指生产地点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东道国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现实的与潜在的市场需求、运输与通信成本、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政府的调节与干预程度、优惠政策、文化差距,等等。当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就会从事国际生产。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也决定着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当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类产业的区位优势凸显时,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密集涌入,必然带动了该产业的国际化转移。

从以上理论的分析介绍中,不难看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密切联系。虽然上述各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其最核心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由后人不断完善,从而成为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及国际产业转移的思想基础。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是国家间在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存在相对优势,这种相对优势决定了通过国际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各国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比封闭状态下更大的收益。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着动态变迁,所以,产业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进行发生着国际性的转移。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因为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决定了其成本不同部分的权重的变化由技术到价格到成本的转移,使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从发达国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比较优势的转移有力地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边际产业论的提出更是直接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只是在该理论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动态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但是,东亚产业转移的雏形模式本身就是动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与应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虽然似乎没有比较优势的影子,但是各国的市场结构、基础设施、政治法律体系完善的进程比较实际上也是比较优势的体现,正是这些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二、经济动因

虽然国际产业转移不完全由国际直接投资来带动,带有国际产业转移性质的直接投资也只是企业众多直接投资行为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在当代,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结果。所以,在经济动因上,二者亦有共同之处。

(一)从微观的经济学角度产业的国际转移实际是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根据理性人假设,企业会根据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理性的选择其产业组织方式。在外国市场的需求增加或要素供给发生有利于其增加利润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该产业也逐渐从比较劣势国家转移到比较优势国家。

(二)从宏观的供给条件、国家行为、经济发展水平、局部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因为技术的扩散等原因,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出现了重合产业。所谓的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重合产业及其技术构成的相似性,是由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国外技术设备、工艺及其扩散决定的。在相同的生产函数下,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成本或低资源供给成本就进一步诱发了整个产业的国际转移。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行业导向行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投向特定行业,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经济动因。此外,东亚以雁形模式成功地完成了部分产业的国际转移也是同他们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的。此外,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和托拦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则从局部创新的角度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这些理论,较为成功的解释了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

三、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以上分析较为粗略的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两者又有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从微观的企业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密切联系在一起

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一些实力雄厚的巨型跨国公司战略结构随着价值链增值部分的变动和产业赢利空间的大小在不断调整。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总体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呈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跨国制造业公司纷纷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环节转向客户服务环节。另一方面,一些未转型的公司也将传统的制造业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将经营重点放在研发及售后服务环节。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加速了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布局的安排。遵循着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种跨国公司战略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促成了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此外,历史上,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带有线性推进的特征。多数企业都是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顺序开始其国际化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更多的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新的技术与新的市场进入方法,从而使产业转移出现跳跃性。

(二)从中观的产业层次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表现出转向趋势和产业转移跳跃性

一直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都是制造业的转移。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跨国公司的投资开始出现技术创新导向型投资,发展中国家吸收的研究开发和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比例增加。例如,微软等大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世界著名银行,金融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海外子公司。

(三)从宏观的国家角度来看,国际产业转移也受到各国产业政策的影响

例如,行业导向型政策影响下出现的行业集聚,使该行业达到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这种内在比较优势吸引了跨国公司主动的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投资国。

此外,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对于作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来说,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应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和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根据价值链的定义,生产的含义不仅限于制造过程,而是广义的增值过程。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增值过程包括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中,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由于市场的全球化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可能,因此,跨国公司就会按照各国的特点和优势,在企业内国际分工的前提下,分别把各个环节转移到最能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国家。

四、中国如何应对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其效应上考虑,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卢根鑫认为,就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表现在五个方面: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固有属性,国际产业转移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转移中的固有级差、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固有产业级差、就业结构变化中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固有级差、产业转移引起的价值盈余增长的非均衡倾向。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柄双刃剑,既具有提升产业结构、引起就业结构变化等正面效应,也会导致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产业等方面保持级差,以及污染和有害产业的扩散等负效应。但从总体上看,如果利用得当,将会大大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日本、东南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历程,我国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及广州的迅速崛起,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范例。

参考文献

[1]逄增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演变[J].经济评论,2004,(1).

[2]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求索,1999,(1).

[3]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4).

[4]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98,(10).

[5]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6).

[6]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7]郑燕伟.产业转移理论初探[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3).

作者简介:朱艳丽(1977-),女,安徽蚌埠人,滨州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朱艳丽

第三篇:浅谈国际投资及其风险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与联系的主要内容。而国际风险也成为当今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探讨了国际投资的概念、类型以及国际投资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投资需要防范之处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国际投资;风险;对外投资

一、国际投资概述

1、国际投资定义。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国家间发生的投资行为,指的是一国的企业或个人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的的跨越国界的投资,即将本国的资金、设备、技术、商标等作为资本投资于其他国家,以求获得较国内更高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国际投资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1)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并对投资结果负有责任的经济法人或自然人。进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迅速发展,从而使国际投资主体在国家与地区层面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国际投资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官方语半官方机构、个人投资者四个部分。(2)多样化的投资客体。投资客体是投资主体加以经营操作以实习投资目标的对象。国际投资客体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一个国际投资主体可能采取一种投资客体形式,也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投资客体形式,从而使国际投资客体形式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3)跨国性的资产运营。这是国际投资区别于其他国际经济交往方式,比如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等的重要特征。国际投资蕴涵资产的跨国运营过程,既具有获利性特征,还具有经营性特征。

2、国际投资的基本类型。国际投资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三种。(1)按时间长短为依据进行划分资;长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在现实生活中,国际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2)按有无投资经营权为依据进行划分。按有无投资经营权,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国际间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国际直接投资又称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投资者以拥有或控制外国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投资,其主要方式有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证券投资(Foreign Portfolio Equity Investment,简称FPEI),是指投资者仅以获取资本增值或實施对外援助与开发,而不以控制经营权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其主要方式有长期贷款、国际证券投资等。(3)按投资主体类型划分。按资金主体的不同,国际投资可划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公共投资(Public Investment)是指某国政府向另一国的投资,或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向某国的投资。私人投资(Private Investment)是指一国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以盈利为目的的对他国的经济活动进行投资。

二、国际投资风险

国际投资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国际投资经济损失的变化,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形态。1、国际投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未能预期到的东道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动,政策、法律的变更所导致的投资环境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一般不易被预测到,一旦出现,往往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政治风险的管理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投资前规划、投资后的经营、资产被征用后的谈判对策。跨国投资者在投资前,通常可采取4种管理措施来防范:回避、保险、谈判特许、组织投资。经过投资前的规划,进行实际投资后,仍可采取一些措施防范政治风险,比如:有计划地安排投资、短期利润最大化、改变征用资产的成本收益比率、发展当地股权投资者、增加应变能力等。(2)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指一个组织、经济实体或个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可能的结果有两个:收益(Profit)或损失(Loss)。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汇率风险主要为三种:这算风险、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消除或降低由于未预料的货币变动造成的国际投资收入的波动。在这个总目标下,对不同的风险指定不同的具体目标。例如,财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汇率变化造成的报告期收入波动最小化;经济风险管理目标是使公司净现值变化波动最小;交易风险的管理则要使外汇交易的损失降到最低。(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或生产、管理、决策的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一般由价格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技术风险等构成。而对于经营风险,常用的管理方法有避免、自留、预防、抑制和转嫁。

三、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为中国对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有利于境外技术资源合作;二是有利于境外知名品牌资源合作;三是有利于境外矿产资源合作;四是有利于引进境外高级人才;五是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海外发展。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巨大挑战,除政策挑战、经验不足外,对外投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从股市层面来看,尽管市场总风险有所降低,但个股风险和行业风险仍然存在。自2008年年初以来,部分中资企业在海外“抄底”投资中损失惨重。从汇兑层面来看,当前金融危机导致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加不稳定。从文化层面来看,管理冲突、东道国传统习惯等仍是制约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重要瓶颈。我们要鼓励创新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走在新一轮经济浪潮的前端。

作者简介:孟澜婷(1986— ),女,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在读硕士,国际金融专业。

作者:孟澜婷

上一篇:it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单位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