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

2024-05-03

语文新课标(精选十篇)

语文新课标 篇1

曾记得,这两个语文新课标刚出台之时,在我国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特大风暴。面对一些陌生的名词术语,面对所谓全新的理念和体系,不仅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连那些长期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们,也面面相觑;连那些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人也不知道语文教材该怎么编了;连那些在语文教学上得心应手并享有盛誉的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们,也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教了。于是,那些课标的制定者们,那些原在语文教育界名不见经传的、似乎是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的语文教育的绝对权威们,到处“解读”,到处训示,给语文教育界的芸芸众生“布道”,启蒙。由于他们控制着绝对的话语权,其神态自然是趾高气扬的,其话语自然是透着霸气的。数以百万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了。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10多年来,这两个语文新课标究竟是指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还是无视我国语文教育实际、违背了汉语文教育的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和道路呢?究竟是提高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还是搞乱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呢?究竟是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使得我国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呢?实践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平心而论,语文课程标准的决策者们的初衷不能说是不好的,他们有着雄心壮志,企图拿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能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开辟出一个崭新世界的方案来。为此,他们基本拒绝了一般人认为必须参与语文课标制定的三类人(一类是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一类是长期编教材的人,一类是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以防止保守思想的干扰;大胆起用了一批虽然对我国语文教育不甚了解但思想上没有什么负担的新人。以为这下子可以轻装上阵了,但这也就埋下了脱离实际的隐患。加上过于急功近利,在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拼凑出了一个所谓中西合璧的东西来;在未经慎重的点上实验的情况下,就强行向全国推行,以致造成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客观地说,义教语标中不是没有好东西,恰恰相反,其中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肯定。比如“语感”。语感,即语言感悟能力,是一种内化的语文能力,它支配着听说读写等外显的语文能力,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大师们就非常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语感,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在课标中5次提到语感,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比如“积累”。积累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积累,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课标中12次提到积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再比如“感悟”。学生学习语文,固然离不开认知,但更要靠感悟。学生就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的。“感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却从来不提感悟,唯有义教语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为什么义教语标的实践效果却不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有问题。义教语标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说法不准确,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在一个层面上。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具有“工具性”;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人文性”。笼统地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没有突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而在宣传上又过于强调“人文性”,还大力倡导“破除学科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以及排斥“训练”等,于是在教学上出现了以“人文”代替“语文”,以“人文活动”代替“语文训练”的做法,于是发生了“泛语文”的弊端。

其次,有许多所谓的新理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见义教语标)。

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的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

成人的阅读,或为了搜集处理信息,或为了研究问题,或为了消遣,或为了学习,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则不然,它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它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的阅读,接受性的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所负担的独特任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应该是中小学生吸纳语词、语料,积累言语范式,形成良好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至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等,固然与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关联,但这些毕竟不是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直接目的和主要任务。

再说,如果一定要把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主要目的任务定位在“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上面的话,那么,课标中规定的一些能体现语文课独特个性的目的任务,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等如何落实呢?因此,将这种说法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是有害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

其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见义教语标)。

所谓“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见《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活动,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把这称之为“对话”,没有错。而把学生自身的阅读,也称之为“对话”,大概是来自接受美学的“对话”理论。把这种理论简单地、生硬地套用在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上,很不妥当。首先,接受美学中的对话理论,只适用于文艺作品的阅读,中小学语文课本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只能部分采用文艺作品,大量的是非文艺作品,阅读这些文字,如何“对话”?其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它特定的目标任务,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这点,前文已谈到)。我认为,中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自然地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一般情况下,其方式是单向的,不大可能出现读者(中小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双向交流。一般只存在学生对文本把握是否准确的问题,不大可能出现学生(包括高中生)创造性的赋予文本新的意义的现象。脱离了这个实际,奢谈“多重对话”,特别是过分强调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和“独特体验”,不仅无益,还十分有害,会导致阅读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三,“文本的意义不是先在的,确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见某些解读课标的文章)。

这种说法太玄乎了。照这么说,作者写出的文章(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其意义是在读者阅读中生成的,是读者赋予它的。读者生成的意义是黑,它就是黑;读者生成的意义是白,它就是白;读者生成的意义又黑又白,那它就是又黑又白。这岂不荒唐?应该说,任何人写文章(包括文学作品),都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不过,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形象大于思想,确实会出现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初衷并不一致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作品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而这些作品的“后在”意义,也不是读者任意赋予的,而是专家们共同研究的结晶。当然,还有“一千个读者头脑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这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只是有些差别而已。如果某个读者头脑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贾宝玉,那他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住哈姆雷特的形象,这与接受美学所描述的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据说现在确有非常朦胧的连作者都不知所云的“作品”,那大概是没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是不宜拿给中小学生学习的,相信它也不可能混进语文课本吧!

这条“理念”,完全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把阅读文本说成是纯主观纯个性化的行为,那么,文本阅读的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于是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都是多余的,教师的指导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阅读教学也可以取消了。这哪里是什么新理念,简直是胡言乱语,它对语文教学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见义教语标)。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教学是过程(“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见《现代汉语词典》),是一种线性运动,不以空间形式存在,哪有什么“维度”?再说,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分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教学中,它们不能构成完全对应的关系,而是包含在“过程”之中的。因此,“三个维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其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见义教语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包含教和学两种活动。在“学的”范畴,学生是主体;在“教”的范畴,教师是主体。这两个主体统一在“教学”范畴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学生这个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督导;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为此,有人主张用“双主体”来表述,但“双主体”没有反映出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特殊关系。我认为,还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表述好,既有“双主体”的内涵,又表明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既通俗,又准确。

我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体”不等于“自主”。教学活动,受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等一系列的制约,严格地说,它既不允许教师自主,也不允许学生自主。当然,在操作层面,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就会抹杀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关系失衡,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把“自主”改为“主动”,比较合适。至于“合作、探究”,固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中只能适当运用,不能绝对化。因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个人的感悟,不能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实践证明,正是这些“新理念”,把语文教学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同时排挤和湮灭了课标中的一些正确主张。

义教语标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一个课标;高中语标则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东西。

高中语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高中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而高中语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及“语文综合应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相当的造诣。

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小说和戏剧”这个模块,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分辨精华和糟粕,做出科学的评价”,“学写文学评论,能力求表达出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戏剧作品”,要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小说、戏剧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写作小说戏剧作品”。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研究者,还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创作者。其它选修模块都有类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对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呢?显然,高中语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强加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不应当承担的。

高中语标也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高中语文只是高中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的一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只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高中语标规定的每个模块,只能分配到36课时,而每个模块提出的要求则是惊人的。从选修课“唐诗鉴赏”提出的六项要求可见一斑: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

5.“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6.“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

这几乎是对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要求。要在36课时之内完成这样的要求,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别说36课时,即使把整个高中学段各学科共用的三千多课时都拿来学语文,也绝对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面对这样一个“课标”,不禁使我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亩产几十万斤粮食”的“大跃进”的神话,惨痛的历史教训还记忆犹新。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今天,这个堂皇问世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课程标准,竟然如此“离谱”。我又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定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付诸实施的?我想,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做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2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整体的人”,这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应当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语文课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的阅读和鉴赏目标明确指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叶圣陶也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①健全的公民首先要求他们的人格状态、人道情怀、审美情趣合乎当下社会的规范准则。反映当下生活的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情感,是青少年形成“健全公民”,“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养料之一,在培养国人的现代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文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亲密的关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意志的要求。

一、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材

当代文学走进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选材的优良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与时代同步发展,吸收了当代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指出:教材内容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自然意味着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反映在内容上,就“要树立现代意识,更多地把眼光朝向当前,„„以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语文教材要确立历史名篇和当代作品的比例,以保证让适当数量的时文入选。”②如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江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小说,魏巍、杨朔、刘白羽、吴伯萧、秦牧的散文,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的诗歌,激发着中学语文教学对当代文学的热情。许多新作品问世不久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如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杨朔的《三千里江山》、赵树理的《三里湾》。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的当代文学篇目也有《阿诗玛》《龙须沟》《黎明的河边》等。这些作品曾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革结束,进入新时期,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笔者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读高中时,使用的是根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而制订的高中教材,仅有几篇少得可怜的被认为是“经典”的当代作品,而且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峻青的《雄关赋》、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时隔几年,参加工作时发现教材中增加了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九十年代末在全国掀起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声讨中,有人指出

现行教材“当代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面向现实及未来的世界,不利于他们兼收并蓄,发展多向思维能力。”①“文学的现代化、启蒙这些80年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被拒绝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门外”。②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温立三分析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公认的文学精品有待于时间来检验,这需要一个过程;其次文学佳作不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80年代以来,小说领域出现了一些先锋作家,诞生了一些有突破的文学力作,但整体上不令人满意。按照教材选文文质兼美的尺度来衡量,真正够格入选教材的作品的确寥寥。③“文质兼美”是制约当代文学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瓶颈”。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生活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中,又未正式跨入社会的门槛,他们需要了解面临的社会现实,需要寻求理解人生的钥匙。笔者读高中时,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诗歌,刘心武的《班主任》,贾平凹、王蒙的小说不断在学生中引起反响,三毛、琼瑶、金庸在学生中广泛流传,语文教师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难以数计的高中生却沉酒其间,笔者至今

记忆犹新。高中教材的选文的确需要考虑到高中生的生活经验、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语文教材选文的落后性和高中生阅读“当下性”的矛盾,使语文课成了学生讨厌的一门课,以至于引来对语文“误尽苍生”的声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门编定了新的语文教材,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教材书选文要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成了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标准。“时代性应该是当代性,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④经典性和当代性是教材选文的一对矛盾,经典作品是历史的,而不是当代的,它必然与当代青少年的经验兴趣产生‘一定的距离。孙绍振在分析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时指出:“经典的命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价值,二是当代的价值。当这两种价值统一,至少没有直接冲突的时候,经典在当代课本中就能继续保持权威和典范的地位,一旦发生了冲突,经典就可能失落其典范的权威,不断经受着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的检验。这就是经典的命运。”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被称为“经典”的作品,由于和当今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审美价值、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能适应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检验,遂逐步的淡出了中学语文教材。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当代作品不断地走进中学语文教材。现在使用的人教社2000年编定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新时期的优秀作品有:余秋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憎棋的《胡同文化》、高晓声的《陈灸生上城》、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韩东的《山民》等作品,这些作品飘逸着文学的馨香、时代的气息,深受师生的好评。但同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相比“我国语文教材紧扣时代实际生活的功夫还下得不够深”。②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需要大量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为弥补数量上的缺憾,与高中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读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文学,单从高中一年级上册使用的读本中就可以看到:食指、穆旦、梁小斌的诗,季羡林、张抗抗、余秋雨的散文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根据新课程标准编订的目前在九省(区)实验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更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增选了如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等优秀作品。2005

年秋高二使用的读本中也增添了阿城的《棋王》、金庸的《天龙八部》节选文。这都说明了我们的教材正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当代文学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发展,其优秀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适应教学发展的永恒趋势。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张志公先生认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能力。”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目的的态度,在第六条目标中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家赋予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可以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高人生境界,从而形成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过程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构成过程。钱理群也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压抑扭曲学生的个性,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核心”。②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任务大多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完成,然而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在二十多年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深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语文教学为考试而进行,高考指挥棒把教师、学生圈在一堆又一堆的复习资料中打转转,各种挖空心思刁难学生的试题把学生整得晕头转向。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被肢解得惨不忍睹,作品分析如同嚼蜡、索然无味。高中三年的时间从一入高中开始就带上了高考的“紧骨咒”,美好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没精神的课堂。由于学生无法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接受的人文知识就非常有限,语文能力也无法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如果把当代文学引入文学教育的天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流动性、争议性、不断的创造性,将会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的意识的强化,使文学回归“人性、人道主义”,是当代文学走向新时期的时代性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是人学”不再是一种理论,而是作为文学的现实而存在。“从对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呼唤,到改革开放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价值的肯定;从婚姻爱情领域、人性问题的反思到生命意识的觉醒,人道主义精神逐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着、深入着”。③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时段的文学没有“人性”“人道”,不尊重“个人”的发展,只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诸多文学观念中“人”变成了“大写的人”,变成了失去“我”的人。高中语文课本中曾选用过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具体而独特的人情、人性是不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简化为人与政治的关系,即‘一颗红心向太阳,满腔热血去战斗’的单纯人性与政治人形象。生活浅表层直观的概述代替了生活真正本质的揭示。”“人性变成了理性的化身,政治的象征”。①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学到的是矫揉造作、是虚伪、是空话,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

文学发展到新时期,但从选入教材中的作品来看,如舒婷的《致橡树》、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强调了人的独立、人的个性发展。把文学教育铺展到新时代的当代文学,将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钱理群教授认为:“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的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②所谓的“唤起”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启蒙。文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积淀,更是要为学生与社会,提供现实文化教育建设中的批判与创造的精神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思想启蒙的责任。③有人认为文学教育是启蒙的最好的手段,而进行启蒙所用的教材,首选当代文学经典。这话固然偏颇,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造成变形的镜子。教师和中学生阅读当代文学,能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参照现实生活,探索生命的价值、反思人生的意义,决定行为的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回归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文化寻根到先锋探索,从通俗文学流行到现实主义回归,无不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它启示着人对信仰、生命、价值等多方面的思考,熏陶着人的精神的成长,夯实着人的精神的底子。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新大纲精神选录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和体裁、风格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作品,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高中教材中的当代小说《陈灸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受到质疑,“象征”、“意识流”、“变形”和“寓言”

等手法和技巧,在丰富小说表现力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当代小说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常以课后练习或练习的简单变形为本,设计几个问题,根据教参稍作小结。更有甚者束手无策,只是列出阅读清单,至于过程结果不加督促、不加过问,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严重缺陷。还有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散文,几十年来一直固守“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之说。新时期的散文实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叙述方式上,许多作家已不拘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而更多采用不规则的自由抒写。在结构上,己完全打破了“三大块”的模式,有意冲破‘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规则。不再以“形散神不散”来结构作品,而随情绪、心灵流进行各种形态的自由创造”。①面对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思考的余秋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中国当代文学在短暂的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优秀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一直到《人到中年》、《人生》、《平凡的世界》、《活着》、《我与地坛》、《九月寓言》等等,这些作品感动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回忆自己的读书时代时说:《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的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如果仍然固守“形散神不散”,不管你讲解得多么的细致,学生仍然会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在含义。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我社会理论的途径。①当代文学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精神,也能够让语文教师摆脱精神的平庸。一位语文都谈到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带给我的冲击最大··一浑身上下全是白色,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的朴素、孤单的林道静竟成为我脑海中最美的女性形象,至今还在影响着我的审美标准。我还看《暴风骤雨》、《红岩》、《林海雪原》、《山乡巨变》,后来又有《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草原小姐妹》,再后有知青题材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雨》、《磋陀岁月》等等。„„在这个物欲膨胀消解英雄的时代,这些东西拿出来常会遭遇尴尬。但人是需要精神的,英雄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我常想,为我们坚持的理想遭受尴尬吃点苦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活着要坚守一份浪漫理想,人生真正的浪漫都是和苦难、误解连在一起的„„”②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当代文学优秀作品也可影响着人的心灵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调查问卷中,列举深受感动的书中提到《平凡的世界》,他们说:“路遥在平凡中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有一种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诉我们的却是不平凡。”“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它常常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克服它并勇敢地走下去。”“刚参加工作,前所未有的体验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于是颓废消沉思想弥漫在我的脑际,就在这个时候,《平凡的世界》及时地出现了。我旁观着孙少平他们的奋斗,感受着自己的懦弱,我比他们拥有更多,可我为什么抱怨也更多呢?我拥有更好的奋斗条件,可我为什么要退却呢?我感慨万千,于是决定我要重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代文学是高中语文课程取之不竭的源泉。在语文课堂上,李镇西引导他的学生“与余秋雨一起在《文化苦旅》的跋涉中捡拾、擦磨着文明的碎片,与傅雷一起思考着‘艺术和人生’。”⑤甚至让梁晓声、张承志、郡烈山、王小波等富于思考的作家“走”进课堂,他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读“王蒙的《青春万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毕淑敏的《送你一条红地毯》、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郁秀的《花季·雨季》以 及舒婷、汪国真的诗歌”。这些都让他和他的学生“沐浴着青春的阳光和时代的雨露,”学生从中读到了自己,也听到了中国前进的足音。师生之间共同的感动,以及平等而充满活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待,使他也从中找回了自己年轻的心。①

。我们在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也不能忽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加强对语言的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中国语言而言,如果说古代文学比较多地体现了汉语的民族化,那么现当代文学则较多地显露汉语的现代化,就以学生当下的读物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龙新华的《柳眉儿落了》到当下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无不体现着中学生书面语言的某些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范例,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起着良好的促进作

【]l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1月。

[4]王又平:《文学转折时期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大出版社,加01年12月。

[51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6]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7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n月。

【8]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9」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10]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2月。

【川钱理群:《名著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12』王丽主编:《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

「13]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

.—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n月。【141《语文学习》编辑部编,《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1习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n月。

【16〕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加04年3月。

【1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18』王尧:《乡关何处—?0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年6月。

【19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0]潘庆玉:《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1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2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2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41王又平:《中国当代文学及其研究的转型对中学语文的挑战》,2003级教育硕士讲义。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异,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标准出现的变化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動的主体,主导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切,在语文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彻底地转变,将教师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主宰教学课堂,而是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主动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来探究问题,掌握知识。教师不仅传播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的角色转变,学生就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二、改革学生学习的的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应付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新模式,这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亮点。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除了合作探究学习以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这次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课程学习的观念

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又一大特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看重思想性和工具性,对于人文性却不予关注。语文是母语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重视语文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是一个大课程,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考虑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语文课程学习的观念,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发场所,加强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过去单一的阅读、讲授转变为表演、游戏、讨论等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发挥。总之,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使之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轻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只关注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评价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

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新课背景下,学习形成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去关注形成性评价,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广泛收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资料。比如,学生自评资料、学生互评资料、教师评价资料、家长反馈信息、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情感等有关记录等。

2.实现评价过程的民主化。

为了体现评价的真实、客观,要把多方评价结果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还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避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产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3.评价结果要要激励性

教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不能把评价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手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素质发展情况,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坤.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 (2):71.

[2]王红. 学好课改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与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9):41.

[3]刘晓花. 风乍起,搅活一池春水--关于新课改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 (4):98.

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我见 篇4

一、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 形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 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 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 有22个专题, 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的 (其实, 全国其他各版教材也呈现出如此特点) 。诚然, 新教材中的课文, 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 这些课文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 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 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但是, 任何教材, 说到底, 仅仅是个例子, 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 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的是学生。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订背诵计划, 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 重组信息, 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 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 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 阅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 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几乎每份报纸每周都有文学版, 每期都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 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即使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 我们也会受益良多。毛泽东曾说:“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 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 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多进阅览室, 多去图书馆, 也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并不像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 只“存在”于语文课本, 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 跳不出语文教材, 跳不出语文课堂, 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就无法获得更好的语文能力。

二、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 凸显学生的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 是“儿童缺席”的文化。在传统语文教育中, 教师的身份存在着被过度尊崇、神化的倾向, 教师始终被看作是“代圣人立言”的权威, 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拥有者, 是文化的唯一传播者, 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接受文化的死的容器, 对文化没有任何的解释权与发言权。因而, 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文化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异化成一种单纯的“文化搬运”或“文化复制”的过程。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 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 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 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 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 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 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 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 而且是文化建设者、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 是人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存在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敏锐嗅觉和深切洞察力, 鼓励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作出各种文化探究和个性化诠释, 究其本质, 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 是对其文化本性的一种释放和张扬,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有利于学生价值的实现。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1. 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提出:“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 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 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 如东部与西部, 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 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而具体的实施, 应该着眼于现实。

2. 关于“赋权于教师”

在教育改革中, 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利, 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 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 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 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 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 在课程变革过程中, 实践者对课程作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 有其优劣, 这里不加评说。其实, 三种取向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 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 特别是社会和学校, 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太少, 毫无疑问, 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 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中, 虽然几十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 但学习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个体的、封闭的, 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 除了与老师的单线联系之外, 缺少横向的、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 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 容易使同学们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原因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欠缺外, 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而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随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 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等品质, 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强化。这些品质在语文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 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 是一种隐性的东西。然而, 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 潜移默化地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总之, 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体会并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评价新课标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摘要:在推行新课标的当下, 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把握时代脉搏,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切合教育地域特点, 发挥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 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5

核心提示:从语篇交际学角度看高考作文一、高考作文的本质从交际的角度看,高考作文实质上是考生就作文话题,与阅卷教师进行一次书面交谈。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就应该炫示你的才学,展现你的个性,彰显你为文的技巧和创新..

从语篇交际学角度看高考作文

一、高考作文的本质

从交际的角度看,高考作文实质上是考生就作文话题,与阅卷教师进行一次书面交谈。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就应该炫示你的才学,展现你的个性,彰显你为文的`技巧和创新才能。换句话说,高考作文的本质就是展示,展示你的才华,张扬你的个性,显露你的为文技巧,展现你的创新才能。

让我们先来一番换位思考,假如你是阅卷教师,有人拿《荷塘月色》和《背影》应试,你会喜欢哪一篇,恐怕当属《荷塘月色》。因为《荷》文的好处是看得见的,无论情感还是技巧,全摆在明处。当然,我们不能说《背影》不好,而是它的好处不能一眼看见,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慢慢咀嚼它。我们再来看李白的两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尽管我们理智地知道,这首《静夜思》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它饱含了浓郁乡情,含蓄曲折地传达了寓居他乡的孤寂、冷意;而若从阅读的初感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清平调》(三首之一)的文才是能一眼望见的,它更能抓住人的心。

彰显文化功能的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6

一、文化心态由保守走向开放

百年来的文化论争存在着多元对立的倾向,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这两种文化观各执一端,其偏颇显而易见。在文化纷呈的新世纪,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是语文教育与世界教育保持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基于此,普通高中新课标旗帜鲜明地高扬了这样两种文化理念,既认可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又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

二、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了学生的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高扬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而且是文化建设、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最核心的存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

三、语文教材由凸显思想性回归,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

教材问题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存在这样的倾向,即凸显工具性和思想性,强调语文教育的技能训练和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功能。随着21世纪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明晰和科学的认识,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对传统教材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课标坚持了更为科学的编写理念:“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这与世界各国母语教材重视其文化构成,追求文化内涵、生命意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文化作为教材的母体决定了教材的文化品性。在现代教育新理念的烛照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程中,其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这三个系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同时,在新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课标新教材突出了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

四、文化研究方法注重感情性与探究性的整合

使学生“占有文化”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便是给予,工具理性是其本质。这造成的弊端是:语文教学缺失了生命活力与灵性,文本的文化意蕴被无情漠视,学生的文化悟性被残酷消磨。大量研究表明,完整性教育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本民族母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行文化研究的两种互为补充、互相增益的方法:一是文化感悟,二是文化探究。

汉语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一种语言,词汇和词组系统蕴涵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文文字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建议学生诵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白话诗文等,使学生跨越千年的时空屏障与古人对话,在品味语言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种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文化是没有边际的,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去涉足每一个领域,去撷取每一朵文明的浪花。因此,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文化专题所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欢愉,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读“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中华文化寻根”等,都提倡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研讨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审慎的文化反思和富有创意的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深切洞察和理解。

践行语文新课标, 构建阅读新课堂 篇7

一、引导多读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 阅读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最亲密的对话过程。只有让学生认真阅读, 才有可能正确地解读难句, 破译句子的含义, 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 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真正品味到文本的原汁原味。如此“潜心会文”, 学生才能感知文本、质疑文本, 进而激发创新能力, 生成全新的视界。但目前学生在课堂里用于读课文的时间一节课平均仅为5~6分钟。学生往往还没来得及去感悟, 教师就要他们作出喜好的选择, 要他们交流感悟、做出表演、介绍……他们只能用现成的概念进行图解和机械对应。如此的感悟, 学生只能无病呻吟:这“感”怎能丰, “悟”又岂能深?学生对课文文本的感悟主要来源于“读”。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 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的宽松氛围, 不熟读不开讲;找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 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的时机灵活运用。

如王崧舟老师教《二泉映月》时, 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朗读环节。大屏幕上出示课文中的8个词语分成4行:

王老师自己先轻轻读了一遍, 后让学生把四个词语分别读正确, 再要求学生用一口气把两个词语连起来读。要把一个个词语美美地读出来, 学生似乎不具备这样的功力, 于是王老师率先垂范, 用自己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感召着学生, 让学生受到感染, 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告诉学生, 语文不光用嘴读, 还要用眼读, 用眉毛读, 用表情读, 用姿势去读。在学生的朗读中, 老师不时地提醒学生, “轻轻的、柔柔的”。在一遍遍的美读中, 文字描述的画面鲜活起来。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扩散, 语言文字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学生再次朗读时, 语调中充盈着美丽, 浸透出清亮, 他们分明感受到:一组词, 一首绝妙的诗, 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当学生对这8个词语形成了鲜明的表象时, 王老师适时引导孩子将语言的“感”引向语言的“悟”。这个过程他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层层推进, 螺旋上升。王老师一开始从“二泉映月”这道风景入手, 并勾勒得如诗如画是有深意的。因为让今天的孩子去理解阿炳的人生是有距离有障碍的。“二泉映月”越是美, 对盲人阿炳来说越是一个悲剧, 越烘托出他命运的坎坷。“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一泓清泉, 静影沉壁……”如此绝美的景色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黑暗。王老师巧妙利用审美“落差”, 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 阿炳的“坎坷”在学生的心中就找到了支点。王老师在课开始花那么大的力气读这八个词语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阿炳这个“人”。这使我们听课老师的心为之一亮。尽管学生理解坎坷还处在感性层面, 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心灵有了感应, 体验有了升华。艺术家阿炳穿越了时空, 矗立在学生心中。在课结束时学生再读这八个词时, 终于明白跌宕起伏的旋律是阿炳在月光泉水下知音难求的悲愤, 是一次借助月光泉水的倾诉。

二、教会联系激探究

笔者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学着作者的样,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俑的外貌, 特别是神态, 来猜测一下他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心理活动”, 旨在教学生学会联系, 学生在完成这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必须与原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 在脑海中搜集曾在电视节目和各类书籍中看过的古代军人形象, 形成感性的表象为了使之表象清晰并丰满起来, 他们首先主动地在课文中再次品读着每个兵马俑的外貌、神态, 寻味着课文是如何通过外貌神态的描述来写出他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心理活动的。接着, 他们又积极地与文本及相关信息、材料建立联系, 如老师提供的图片, 搜索恰当的语汇, 思考如何去组织、去描述自己心中的兵俑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向全班交流各自的猜测结果, 促使学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建立与未知世界、进一步学习的联系。

三、倡导活动展个性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 根据教材特点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 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在学习中开展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摆一摆、演一演等活动, 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做, 进行各种形式的活动, 在活动中思考, 在思考中动手,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第三段时, 我让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学习任务自学再进行交流:军事家画、摆军阵图, 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写作顺序, 导游员练说导游词, 播音员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学生跃跃欲试, 纷纷各显神通, 竞争激烈。让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让学生自己尝试, 自己发现,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特长、展示个性。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 使每个人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门道,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教学刍议 篇8

有些年轻的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新就是形式上的新, 就是玩花样, 其实不是这样的, 花样谁都会玩, 关键是让学生在感到新颖的同时, 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是一堂课嘻嘻哈哈过去以后, 让学生认为什么也没得到, 这样的课形式再新颖也是非常失败的一堂课。形式上的新、内容上的新一概并用, 让学生耳目一新, 既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这才是新教材的要求, 也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该做到的。也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新就是用多媒体教学,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所用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 多用、滥用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厌倦。多媒体毕竟是机器, 不带有感情色彩, 而很多的文章的解读是需要用“情”的。所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穿插一些图片及一些辅助说明是完全可行的。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 就可以用多媒体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事件, 以及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如“三一八事变”、“张勋复辟”、“直奉战争”等片段, 来加强对鲁迅先生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理解, 体会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之时的心情的沉痛。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但是用多了不一定就好, 要恰到好处, 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另外, 新教材也不完全是与旧教材相脱离的。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承接与发展的关系。由于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上课就超出旧教材的条条框框, 任意地发挥, 展开课堂内容, 认为不拓展就不符合新教材的要求, 有时拓展的内容比上的课还要长。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旧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无是处, 也不是说旧教材变新教材了, 语文教学的形式就一定要变, 只要深受学生的欢迎, 我认为不论形式的新与旧, 这堂课都是成功的。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领悟、分析、推理能力, 只要让学生的这些能力有所提高, 就是一堂好课。

新教材比起旧教材更注重课程的评价。旧教材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的是试卷考核的方法, 而新教材的评价标准则是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素养上,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师则要强调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评价, 而且应实行多元化评价。这样会更好地促进教师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对教师会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 会使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落实语文新课标需走出三个误区 篇9

一、教师的作用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不少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师的作用就可以淡化。其实不然, 新课改不仅没有淡化教师的作用, 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开了教师有效的引导、评判和组织,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自然就无法落到实处。

1. 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得到重视

我们认为,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文章, 并要求他们提出问题, 并非易事。探究性课堂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对于一篇课文, 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好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 然后授之阅读方法, 让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学习, 以实现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位教师在教学贾平凹的《月迹》时, 先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 在有效的铺垫之后提出主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去寻找心中的月亮的?这一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找出“月迹”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提出:“为什么说孩子们通过‘寻月’都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加以适当点拨。整节课中, 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分析比较、讨论质疑、品味感悟等一系列心智活动, 明确了文章的内容, 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少了空洞的热闹, 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 教师的评判作用不可或缺

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不少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常常不置可否, 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我们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结果必须作出评价, 对于错误的结果必须指出, 对于正确的结论要进行肯定。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让学生大胆想象于勒在美洲是怎样生活的。不少学生便胡思乱想:于勒在美洲开着奔驰、宝马, 穿着名牌西服, 每天出入高档酒店, 在KTV里飙歌……而这位教师对此还津津乐道, 在评判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加赞赏,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于勒生活的年代怎么会有奔驰、宝马?想象必须遵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特征。学生的回答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搞清楚, 教师还大加表扬, 岂不是贻笑大方?

3. 教师的组织作用不容忽视

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冲破思想樊篱, 敢于质疑发难, 让讨论交流、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如果我们淡化了教师的组织作用, 学生的质疑问难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窝蜂”, 课堂教学应有的秩序和生态环境就会被打破。有位教师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 学生连课文都还没有完整地读完, 就让他们讨论:作者为什么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作者心目中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上来就直奔文章的主旨。由于学生尚未深入文本, 教师所作的铺垫也不够, 就匆匆地组织讨论, 学生的思维自然也就信马由缰, 发言必然文不对题了。在这一情况下, 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调控, 通过组织阅读、分析、探究, 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空洞的热闹不可取

许多教师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把大量的心思花费在语文活动形式的设计上, 以至于语文课花样百出, 而文本阅读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语文课上常常听不到学生读课文的声音。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专题“荷”。活动前, 他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 让他们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 归纳分类, 制作PPT, 整节课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查找、处理资料的准备过程中确实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实践能力。但是在交流探究成果时, 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关于荷的生物学知识的汇总, 如荷的遗传和变异、荷的药用价值, 这些问题与语文有多大关系呢?即使在“品荷”这一“语文味”十足的板块中, 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有关荷的诗文, 大多数学生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品读。教师的初衷是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殊不知语文课是姓“语”的, 丰富多样的活动确实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弊端, 影响学生阅读的习惯而产生浮躁的心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空洞的热闹只会使文本阅读迷失方向。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地在文本解读上下工夫, 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 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 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

三、个性化阅读切忌离谱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 新课标特别强调个性化阅读。但是,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 如果学生连文本的基本内容都不能把握, 就要求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 无异于空中楼阁, 而且还会导致阅读教学的肤浅化和庸俗化。

首先, 个性化阅读要尊重作品的时代背景。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映射, 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追求。如果离开时代背景去进行所谓的个性化阅读, 必然导致阅读的“虚无化”倾向。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与其生活的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息息相关。读《最后一课》必须联系普法战争这一史实, 读《幽径悲剧》就不应该回避“文化大革命”。只有在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领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和作家的思想观点。

其次, 个性化阅读要尊重文本。读者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常常会与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存在隔膜, 我们强调读者的“再创造”, 但是这个“再创造”不是踢开文本另起炉灶, 而是必须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读者才能真正读出作品的内涵。一位教师在教学《故乡》时,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中年闰土见到“我”的时候“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许多看法:分别时间一长, 没有了共同话题;自己的境况难以启齿;不知用什么方式跟这位地位悬殊的人交谈;见到多年未见的好友, 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在教师的赞扬声中, 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经过仔细斟酌, 后两种理解分明已“离谱”。教师要启而能发, 发而能收, 用最贴近作品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 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上。

有人说, 个性化阅读就好像放风筝, 不管风筝飞得多高, 都会有一根线远远地拉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本内容其实就是这根看不见的线。对于一篇文学作品, 读者尽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也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但总要受到文本的束缚, 一旦离开这个束缚, 个性化阅读的风筝必然会掉在地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 褫除他们身上的华衣, 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 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掏出来示众。一位教师在教学该文时, 让学生泛读课文, 然后以“一个的皇帝”为句式说一句话。学生说出了皇帝的二十多个特征, 如虚伪、贪财、卑鄙、愚蠢、善骗、狡猾、骄奢淫逸、荒唐可笑、自欺欺人……这位教师在评判时赞词满口。要知道说皇帝贪财、狡猾, 显然游离了文章的主旨, 违背了安徒生的原意。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 篇10

一、观察生活、丰富经历

作文通常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多角度的观察, 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信息, 通过丰富自己的经历来积累写作素材, 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 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思考问题, 这样才能将自己独特的情感融入到写作过程中。在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 要将事物的特征通过加工、创意表达出来, 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高中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思考深度,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考虑写作目的、表达真实情感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 要求学生在表达写作观点时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本着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原则进行写作,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作目的是贯穿整个文章的线索, 只有明确写作目的, 才能使文章的中心表达得更加明确, 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 也要将写作目的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 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 重点更加突出。在写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 不能说空话、套话, 要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使阅读者通过文章能了解读者的感受, 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平时多积累素材, 并对素材进行分析, 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三、明确写作中心, 发散写作思维

在写作时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了解作文的结构形式, 并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进行创作。创造性思维是发展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围绕着写作中心进行写作, 这样才能保证文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使作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写作过程中, 不能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创作出新颖的文章, 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

四、表达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增加对素材的积累

在作文教学理念中, 比较重视对写作特点的表达, 强调创意写作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太支持学生的创意作文, 认为这样的作文会给评分带来一定的风险。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创意”作文的标准才是最主要的,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以扩展。这样, 在考试中如果遇到开放性试题时, 学生就能更加灵活的应对, 不至于手足无措。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和指导,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创作灵感。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应该发掘自身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创作, 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五、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增强对语言的积累

对于不同文体来说, 其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别, 这就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 注意语言特点的运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也要注意加强对语言的积累和素材的积累,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运用丰富的写作材料来创作。

六、能够发现写作问题并修改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 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创作质量和创作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严格要求自己, 在作文完成以后可以进行自主检查和修改, 并能发现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要善于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也应该为学生的修改工作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七、口语交际和演讲

在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中, 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口语表达需要有一定的思维做基础, 作文是以书面的形式将作者和读者联系在一起, 通过文字媒介进行沟通和交流。口语交流是话语双方角色互换的过程, 他们围绕着某个话题进行交谈和沟通。通过口语交流, 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应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在作文教学中, 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同样重要, 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口语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是口语表达的基础, 要重视写作的重要性, 避免出现只表达不写作的情况。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认为, 写作是利用文字来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 是利用创造性思维表达认识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展现出来, 减少教师的干预,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课标作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口语表达的培养, 但没有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不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八、总结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在写作中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思维, 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思维和特点充分的发挥, 进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韩向东.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J].语文建设, 2003 (1) .

[2]刘雨.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J].语文建设, 2006 (7) .

上一篇:阿尔卑斯山的自然公园下一篇: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