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4-05-02

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共14篇)

篇1: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2011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我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如果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是一把锁,那《新课标》是不是该称为开启这锁的一把万能钥匙?

重拾《新课标》,再次细细读来,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更深刻的理解。首先,这是我走上教学岗位以来第一次教六年级。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翻看参考书上针对整册书进行的教材说明,但也只是断章取义,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一个连贯的教学学段目标及相关知识的整体认识,而六年级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复习的学年,所以,在阅读《新课标》后,有了比之前更清晰的认识下,再复习小学阶段的知识时会更加连贯。

其次,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有“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怎样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变成主导?面对学情的复杂性,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我们的学生很聪明,他们带来了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当把这些融汇到语文课堂上来,将是精彩纷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将这种兴趣渗透到知识的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第三,《新课标》对各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书写是一个人的脸面,而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对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一种传承。对学生书写的强化要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更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并且在附录做了相关课外读物、诗文的推荐。

虽然《新课标》只是薄薄的一小本,但每次的阅读都会让你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希望你和我一样,手握这把钥匙,开启更多精彩的知识之门。

篇2: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黄水路小学五语王海智

2012年8月26号上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一起认真学习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次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先是老师们自学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然后全体语文老师在乔永强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对比解读》文本文件。老师们学得很认真,记录的也很认真,我也初步了解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大致内容。最后,全体语文老师分学段深入交流了再次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真切感受和理性认识。

由于第一次接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接触小学语文,感觉着里边讲的内容很新鲜,所以也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相关内容。比如,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我今后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的基本指导思想。

通过本次学习,我还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初步知道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点抓好的内容。比如,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1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篇3: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语文基本知识

新课标中提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课标的这一规定就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传授与阅读教学分离的误区, 学生在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时教师都是一味的进行讲授, 进行单向的灌输, 使学生只是掌握现成的知识, 而对于学生理解程度并不在意。但实际上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是由词语和短语构成, 而且构成要符合语法规则, 这些都是语文的基本知识, 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语文基本知识的作法, 认为阅读教学与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是无关的, 而新课标对于每个学段阅读教学的任务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第一学段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第三学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第四学段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他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些具体要求都体现了语文新课标对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文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视, 首先, 要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语文的基本知识, 可以针对不同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区别词语的不同意义。其次, 要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了解课文中语句的具体意义, 可以将语文基础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最后要能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逐渐独立的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陌生字词, 学会辨别语言的语体色彩, 推敲语言的内在意味。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 为学生创造自由空间

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都不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 大多是教师把课内的课文教授之后就开始做课后作业,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主阅读, 对于学生喜爱的作品学生可以牺牲休息的时间来完成, 而教师讲授的文学作品学生却没有兴趣,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也回答不上来。对于这些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尴尬问题, 新课标就提出了解决要求: “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情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 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些观点经过实践的验证已经被广大的师生所认可,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于阅读篇目有自身独特的体验,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之后教师再进行讲授时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 容易产生共鸣,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于所阅读的篇目印象更加深刻, 也可以进行同学之间关于课外阅读的讨论, 同学之间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新课标对于每一学段应该掌握的课外阅读量也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从低年级到比较高的学段逐渐的推进, 在选取的内容上从比较浅近的童话到欣赏文学作品, 在文体上从比较单一的叙事性作品到议论性作品, 都体现了循序渐进, 既考虑到了学生自身思维发展的顺序, 也体现了阅读要求的科学性。

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对于学生的阅读行为不加干涉, 而是使学生的阅读行为有更大的空间, 更多的自由, 对于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出现的困惑、质疑, 教师适时的予以解答。自主阅读要符合文学作品本身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当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使得学生的阅读行为不断成熟, 最后养成独立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针对不同的文体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语文教学是教师进行教授, 学生是被动的吸收者, 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新的语文教学课标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 但是新课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与时俱进。对于不同性质的文章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各类教学方式, 使学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在第一学段中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 上课时比较活泼好动, 阅读教学就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爱好, 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可以采取分角色的朗读, 既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技巧得到提高, 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在第二学段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营造出古诗中想要表现的意境, 但不要使多媒体禁锢住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所展示的课件对学生的想象应该是起到了一种引导作用, 学生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丰富深刻的想象, 从而更加充分地理解课文的意境。而在讲授高年级的说明性文章时, 文章本身比较枯燥, 说理性比较强, 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先抓住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要抓住文章的主要特点来进行教学, 充分理解说明性文章中的科学事实,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课文, 也可以加深语文课程与其它科目的联系, 起到跨学科教育的目的。

四、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各个部分分离开来。对于每个学段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但是对于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也进行了规定。阅读教学要求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提高, 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师总是把读放在中心位置, 而新课标就体现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开发阅读资源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阅读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选取同学在大家面前进行阅读, 之后大家进行分组讨论, 大家抒发感想, 最后以课外作业的形式来让大家把感想形成书面材料。这样以阅读教学为主体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阅读的个人感受为基础, 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个人的独特感受融进阅读之中, 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 而教师帮助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又可以对于文章又一个系统的认识, 这当中就体现了理解力和创造力的统一, 不只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益处。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以往只注重分析文章优秀字句的弊端, 要把文章作为整体来把握, 把阅读教学视为整体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使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综上所述, 2011年语文新课标对于之前的教学成果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跳出了以往的许多误区。我们学习2011年新课标的时候不仅感觉到了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 也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一面。对于我们教学改革经历了种种迷茫之后, 2011年语文新课标使我们感觉到了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有了一个可以科学、明确的方向, 使未来的语文教育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7.

[4]方智范, 李亮, 潘文彬.2011年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对话[J].语文建设, 2012, (5) .

篇4: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我们不能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篇5:《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中的名家,个个都注重了教会 “做人”的基本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也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最好评价。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考试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要加强学生的阅读与背诵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人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的道理,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纯粹“为讲而讲”,学生不能纯粹“为学而学”,这样的“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很热闹,可学生学完后遗忘很快。就像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感官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语文要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依托,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一些与课堂毫无意义观点,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观点,折射出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的智慧。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四、要注重语文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提倡个性化的理解,注重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把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迪启智慧。学生学习的真谛在于“自悟”,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因为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快乐教学,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是我们践行的目标。

篇6: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那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呢?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个问题好难。我想首先要爱业,爱业也就是敬业。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不爱学生,就称不上敬业,不爱所有的学生,就谈不上敬业。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不要因为他们差而去放弃,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篇7: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一、语文生活化,树立大语文观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心得体会《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二、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语文教学,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篇8: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无论是写作内容的单独编排, 还是综合性学习中穿插的写作练习, 都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强化写作, 合理布局, 是本次教材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使广大教师尽快做到熟练地使用教材、驾驭教材, 本文重点探讨新教材6个单元中的“写作”内容的变化, 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朋友们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系安排, 从而对新教材进行全面把握和深度解读。

新教材中6个单元的写作部分内容依次为:第一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这部分内容强调写作的入门途径;第二单元《说真话抒真情》, 强调写作的态度;第三单元《文从字顺》, 强调写作基本要求;第四单元《突出中心》, 强调写作要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第五单元《条理清楚》, 强调写作要学会安排文章结构;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 强调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即创新思维的能力。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现了认识事物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思维过程, 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规律。

新教材中写作内容的调整体现了3个特点:实践性、阶梯性和可操作性。

一、实践性。

有人说:“作文写得好, 就是语文水平高。”这个说法, 可谓一语中的, 道出了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次教材中的“写作”内容的安排就恰恰强调了这一特点。6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安排了不同的写作主题, 目的就是强调写作需要“大量的语文实践”的特点。当然, 这6个单元还只是个轮廓, 要想“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到“新课标·实施建议”所要求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阶梯性。

为了更好地完成每个单元的写作内容, 教材编者在写作导引之后编排了3个写作实践的内容, 这3个内容是呈阶梯性排列的。第一个内容是写作片段的练习, 这个片段往往是简单的、铺垫性的, 也是后面两个内容的关键所在。如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一个写作实践 (附《文从字顺》原文) 要求写一个片段, 这个片段恰恰就是第二个内容“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的基础。第二个内容要求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较之第一个的“不少于200字的片断”就有了明显的阶梯性。而第三个要求与前两个也有所不同。仔细揣摩, 我们就会发现第一个要求写“片段”, 第二个要求写“全文”, 第三个字数要求虽然也是“不少于500字”, 但内容却与第二个截然不同了。从提示语来看, 第三个是要求写意蕴深厚的散文, 这也体现了阶梯性这一特点。

新教材为何如此安排呢?笔者认为不外乎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虑不同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起到“登堂入室”的作用, 用“200字”的“堂”引领学生进入“500字”的“室”;三是给文化底蕴丰厚的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如写作实践的第三个内容的要求就是这个意图。

三、可操作性。

新教材6个单元的写作内容中都有写作导引部分, 导引的内容基本包括两方面:一是单元主题“是什么”, 二是“怎么做”。如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文从字顺”, 在简单定义“文从字顺”之后,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教材还列举了两个例子。然后从3个方面强调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导引对后面的写作实践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即便如此,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写作内容, 后面的写作实践中每一个内容还都配备了2~3个写作提示。有的单元在写作实践的后面还配有与本单元写作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 供师生揣摩体会, 如第三单元, 就配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关读与写的论述。

如此详细的写作导引和写作提示语, 一方面体现了“新课标”中“ (语文课程)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要求,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难度。教师在进行写作内容的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内容, 同时,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

附:

写作 (新教材·三单元内容)

文从字顺

写作导引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指的是语言文字表达符合写作内容的需要, 表意准确, 阅读起来通顺流畅。读一读下面两句话, 你觉得通顺吗?

虽然我有很强的道路识别能力, 但是, 路口常常有错误标牌, 问路常常碰到外地人, 家里人也会让我给带错路……。总之, 我还是个路盲!

你觉得这几句话前后搭配有什么问题?

“妈妈”, 最简单的称呼, 可是又不简单。简单之中包含最亲切, 最有磁性的东西。“母爱”, 最平凡的爱, 可是又不平凡。平凡之中包含最伟大, 最无私的东西。

你能试着改得更简洁、通顺些吗?

上面的例子提醒我们, 写作时要避免犯字句不通顺的毛病。那么要做到文从字顺, 须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 语句表达要准确, 用词避免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常常使用的量词“个”, 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带来误解。“三个医院的医生”, 就不如“三所医院的医生”, 或者“医院的三位医生”表达那么清楚。

其次, 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想好了才动笔, 最好先有个提纲或打好腹稿, 下笔时一气呵成, 思路就连通贯穿, 不要断断续续, 写一句停下来想半天, 再去写第二句。写作过程中人称不能随意变来变去, 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所云。写文章的角度要保持一定, 语气不要一会儿是学生, 一会儿是家长, 一会儿是老师, 那样阅读起来会让人感到混乱。

最后, 写完后要读一读, 还可以请别人来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 很可能有语病, 就应修改。累赘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搭配不当的要调整, 语序不顺的要疏通, 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写作实践

一、选择你最熟悉或喜欢的景或物, 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 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提示】

1. 观察景和物的细节 (形状、色彩等) , 抓住其总体特点。

2.可以借鉴第三单元课文的写法。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 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扩展写作时, 可以借鉴《春》的写法, 想好写哪几个方面, 写出景物哪方面的特点。

2.想好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没有思想感情的写景作文是难以打动别人的。

3.多改两遍, 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三、“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 月亮是人们吟咏的对象, 也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请以“月亮”为题,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写作前, 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 了解人们对月亮的吟咏。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在作品中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 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 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 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篇9:2011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思了课改十年以来语文教育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厘清了一系列模糊的认识,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做法,不少地方作了明显的删改。我们学习2011年版课标时,不能仅停留在数字的变化和语句的增删上,还应高度关注课标调整前后的现实背景,深入认识课标修订的针对性,感受语文教育本质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从细微处见深意。

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三维”目标的偏执化,语文学科属性的弱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对化,教师角色意识和地位的弱化和矮化;“去知识化”倾向的泛滥,“双基”的缺失动摇了学生全面语文素养形成的根基;过度提倡个性化、创造性和批判性阅读,无视文本的客观确定性……

走过了课改之初的轰轰烈烈,经历了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矫枉过正,语文教育在躁动中逐步复归正道。适时出现的2011年版课标让我们感受到了课程的设计者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深入认知和探究,体会到了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走向。

一、突出学科属性,回归语文本真

修订前后的课标都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对这一导向的偏执化解读致使十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病态发展。在众多病症中,“非语文”“泛语文”尤为突出,它们“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语文的学科特质在语文教育中被日益淡化,语文教育正一步步被异化。

2011年版课标在扭转这一倾向的努力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向。

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具体性质——“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道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任务等方面对学科属性的具体确定,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降低了它被异化、泛化的可能。

其次,2011年版课标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直接目标。语文只能是语文,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走适合语文学科特点之路,必须致力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追求有机融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之中,自然而然地达成,是“渗透”,而非生硬的“贯穿”。

最后,对新课程提倡的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学习,2011年版课标也明确提出了“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崭新要求,在综合性学习评价建议中提出“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求教材“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这一系列调整、补充,都在把语文教育引回符合学科属性的本真道路上,对语文教育“走自己的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

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也不能容许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作用的缺位。

然而,课改十年间,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的倾向十分严重,自以为教师的退出就能直接带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无序、无物,教学效果甚不理想。

为此,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这些要求的提出,明确了语文教师文本的探索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对话者和学习的评价者的地位和任务,强调了教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三、重拾知识教学,提倡随文学习

“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知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了知识,我们教什么?没有了语文知识,语文何以成为一门学科?”语文知识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全面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课改之初,“去知识化”倾向甚嚣尘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表述,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说法,给语文教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考试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教学被视为离经叛道,空洞、抽象的“理解”“感悟”成了语文能力和素养形成过程中最常见的行为动词,“积累”“运用”成了稀罕之物。这样的极端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从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工具知识“意会”到那些似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缄默知识,并最终阻断缄默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使教师无从凭借这样的工具知识传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堕入空洞、抽象的说教之中,变得愈发淡乎寡味、面目可憎。

2011年版课标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表述,道出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改课标实验稿中的“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从而指明了语文知识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明确

nlc202309040557

了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和功用。在第四学段“精读的评价”中要求“读懂不同文体文章”,则显现了文体知识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充实语文实践内容方式,促进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课标实验稿对语文实践的内容语焉不详,甚为空洞。2011年版课标则作了较为系统、详尽的诠释:“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语文实践的内容、方式、目的、资源利用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说明,给广大语文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明晰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可行的操作范式。

五、尊重文本客观确定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提倡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这种现代阅读观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多元的意义,它对传统阅读教学僵化的理解、狭隘的视野、专制的精神压抑等弊端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使阅读教学呈现了-一派生机和鲜活的气象。

但是,文本解读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课标实验稿强调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倒也无可非议,然而主张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语文的教与学在对待文本客观确定性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偏差,浅表化解读、脱离文本的大而无当的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成为文本解读中的惯常现象。

然而,“一切解读的创造性,当然必须以文本的规定性为先决条件”,尊重文本的客观确定性就是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其他读者。语文教学必须学会在社会化阅读的制约下张扬个性化阅读,“熟悉文本、了解文本的社会共性是进行多元解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基础,否则任何形式的文本解读都会流于皮相之论”。

对此,2011年版课标作出了明确回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一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教科书编者的编写理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作用。2011年版课标的这些表述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无视文本客观确定性,浅表化解读、无当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倾向有着强有力的矫正作用。

篇10: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陈英华

《新课程标准》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第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三、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朱春芝

通过反复阅读,我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以: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二、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三、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张莹莹

一、必须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二、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

三、依据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11: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

在今天的讲座中,作为文化传承人,有幸了解到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意图、编写历程,通过温教授接地气的解读,拨云见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传递的新理念。语文不再是学科语文,而更多的是生活语文,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课程内容实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交融,让学生在“融教育”的滋养下感受学习语文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新课程设立之初,我们就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能力: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统筹单元的学习主题,设立典型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要关注差异性,增强情境性和实践性,探究学科与生活的结合。“遵循”、“尊重”、“用好”,言简意赅,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性,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更加灵活。

篇12: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坡头初中 王玲玲

我觉得新课程能否顺利的实施,达到有效的目的。关键在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们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怎样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个人觉得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意识。

我认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发展。光有思想是不够的,应该有先进的思想,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拿我国的四大发明来说吧!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的自豪,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思想。但是外国人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子弹攻敌,中国人只知道用自己发明的火药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中国发明的罗盘航海,中国人则用它来看风水。总之,外国人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找到了中国,又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再用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英国教育家培根说“思想决定创造”,这就是国与国之间观念、思想的差距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在为我们古老的四大发明自豪的同时,也要为我们落后的思想感到悲哀。这使我意识到要进步、要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如果没有先进的思想,再好的智慧也是枉然。同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的老师们,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技术也是枉然。这就是我要表达的第一点,要顺利的实施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教导和影响学生们。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们,要具备哪些先进的思想意识呢?

(一)、首先,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思想。

国家改革必须开放、教育改革也得开放,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更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具有了开放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

记得我看过这么一篇文章,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鲁迅杂文《夏三虫》前,问学生:“在跳蚤、蚊子、苍蝇中,你爱什么?”学生们积极的思考,而且大家答案不一。在教学完《夏三虫》之后,老师问学生们同样的问题,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回答:“爱跳蚤,因为跳蚤来吸血,一声不响的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鲁迅就因此爱跳蚤。”就这样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独爱跳蚤”了。这意味着教育的成功呢,还是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在教学《爱莲说》之前,教师问学生:“在菊花、牡丹、莲花中,你爱什么花?”学生活跃起来,而且众说纷纭。在教学《爱莲说》之后,教师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泥而不妖”学生们都“独爱莲”了,这意味着教育的成功,还是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世界呈多元化趋势,不可能,也不允许都一个模式。教师应该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关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搞“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别人把意志强加给自己,但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你可以独爱莲,他可以独爱菊,我可以独爱牡丹。教师没有理由消灭菊花和牡丹,只留莲花,因为世界需要莲花,也需要菊花和牡丹,才丰富多彩。其实,爱莲爱菊 爱牡丹都没有错。不论莲花,菊花和牡丹,都是人的审美追求的象征。是对自己的审美追求和现实人生的观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爱莲体现了人们对高尚品格的宏扬;菊花傲霜斗寒,爱菊体现了人们对顽强生活的礼赞;牡丹雍容华贵,爱牡丹体现人们对兴旺昌盛的追求。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况且,这些优秀文化,我们可以兼收并蓄。不断完善人格。既然“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独爱莲,封闭学生呢?教育家张先华说“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和揣摩别人的思想,而是要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具备了开放思想的老师,就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

(二)、其次,教师要具备“发展”的思想。

“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是树立教师自身发展、学习的思想。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社会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但的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能力,比如放手让班干部管理学生,培养一批有思想有主见的班干部。在班队课上开展一些我是生活小能手这类的主题班会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另外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观念,以适应新的教育。这也是新时代知识社会的需要。

(三)、最后,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思想。教育家张先华说“创新比知识更重要,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知识只有在创新中实现价值。陶行知在其创造教育理论中分析出:中国有4000余年的历史,2000余年的文化,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因是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活书橱,贩卖知识而已。只装知识,不会创造。因此,陶行知呼吁新时代的老师:要教人创造,教人生利;要将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转化为生产能力,创造文明。他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学知识目的是创造,培养创造力。他在《创造宣言》中说: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教学生们创造。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具备创新的思想。并用激情与诗意造就人生与事业的创新,用自己的创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篇13:语文新课标漫议

曾记得,这两个语文新课标刚出台之时,在我国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特大风暴。面对一些陌生的名词术语,面对所谓全新的理念和体系,不仅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连那些长期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们,也面面相觑;连那些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人也不知道语文教材该怎么编了;连那些在语文教学上得心应手并享有盛誉的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们,也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教了。于是,那些课标的制定者们,那些原在语文教育界名不见经传的、似乎是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的语文教育的绝对权威们,到处“解读”,到处训示,给语文教育界的芸芸众生“布道”,启蒙。由于他们控制着绝对的话语权,其神态自然是趾高气扬的,其话语自然是透着霸气的。数以百万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了。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10多年来,这两个语文新课标究竟是指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还是无视我国语文教育实际、违背了汉语文教育的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和道路呢?究竟是提高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还是搞乱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呢?究竟是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使得我国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呢?实践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平心而论,语文课程标准的决策者们的初衷不能说是不好的,他们有着雄心壮志,企图拿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能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开辟出一个崭新世界的方案来。为此,他们基本拒绝了一般人认为必须参与语文课标制定的三类人(一类是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一类是长期编教材的人,一类是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以防止保守思想的干扰;大胆起用了一批虽然对我国语文教育不甚了解但思想上没有什么负担的新人。以为这下子可以轻装上阵了,但这也就埋下了脱离实际的隐患。加上过于急功近利,在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拼凑出了一个所谓中西合璧的东西来;在未经慎重的点上实验的情况下,就强行向全国推行,以致造成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客观地说,义教语标中不是没有好东西,恰恰相反,其中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肯定。比如“语感”。语感,即语言感悟能力,是一种内化的语文能力,它支配着听说读写等外显的语文能力,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大师们就非常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语感,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在课标中5次提到语感,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比如“积累”。积累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积累,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课标中12次提到积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再比如“感悟”。学生学习语文,固然离不开认知,但更要靠感悟。学生就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的。“感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却从来不提感悟,唯有义教语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为什么义教语标的实践效果却不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有问题。义教语标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说法不准确,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在一个层面上。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具有“工具性”;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人文性”。笼统地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没有突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而在宣传上又过于强调“人文性”,还大力倡导“破除学科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以及排斥“训练”等,于是在教学上出现了以“人文”代替“语文”,以“人文活动”代替“语文训练”的做法,于是发生了“泛语文”的弊端。

其次,有许多所谓的新理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见义教语标)。

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的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

成人的阅读,或为了搜集处理信息,或为了研究问题,或为了消遣,或为了学习,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则不然,它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它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的阅读,接受性的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所负担的独特任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应该是中小学生吸纳语词、语料,积累言语范式,形成良好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至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等,固然与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关联,但这些毕竟不是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直接目的和主要任务。

再说,如果一定要把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主要目的任务定位在“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上面的话,那么,课标中规定的一些能体现语文课独特个性的目的任务,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等如何落实呢?因此,将这种说法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是有害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

其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见义教语标)。

所谓“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见《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活动,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把这称之为“对话”,没有错。而把学生自身的阅读,也称之为“对话”,大概是来自接受美学的“对话”理论。把这种理论简单地、生硬地套用在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上,很不妥当。首先,接受美学中的对话理论,只适用于文艺作品的阅读,中小学语文课本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只能部分采用文艺作品,大量的是非文艺作品,阅读这些文字,如何“对话”?其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它特定的目标任务,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这点,前文已谈到)。我认为,中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自然地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一般情况下,其方式是单向的,不大可能出现读者(中小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双向交流。一般只存在学生对文本把握是否准确的问题,不大可能出现学生(包括高中生)创造性的赋予文本新的意义的现象。脱离了这个实际,奢谈“多重对话”,特别是过分强调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和“独特体验”,不仅无益,还十分有害,会导致阅读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三,“文本的意义不是先在的,确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见某些解读课标的文章)。

这种说法太玄乎了。照这么说,作者写出的文章(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其意义是在读者阅读中生成的,是读者赋予它的。读者生成的意义是黑,它就是黑;读者生成的意义是白,它就是白;读者生成的意义又黑又白,那它就是又黑又白。这岂不荒唐?应该说,任何人写文章(包括文学作品),都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不过,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形象大于思想,确实会出现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初衷并不一致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作品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而这些作品的“后在”意义,也不是读者任意赋予的,而是专家们共同研究的结晶。当然,还有“一千个读者头脑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这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只是有些差别而已。如果某个读者头脑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贾宝玉,那他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住哈姆雷特的形象,这与接受美学所描述的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据说现在确有非常朦胧的连作者都不知所云的“作品”,那大概是没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是不宜拿给中小学生学习的,相信它也不可能混进语文课本吧!

这条“理念”,完全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把阅读文本说成是纯主观纯个性化的行为,那么,文本阅读的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于是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都是多余的,教师的指导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阅读教学也可以取消了。这哪里是什么新理念,简直是胡言乱语,它对语文教学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见义教语标)。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教学是过程(“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见《现代汉语词典》),是一种线性运动,不以空间形式存在,哪有什么“维度”?再说,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分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教学中,它们不能构成完全对应的关系,而是包含在“过程”之中的。因此,“三个维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其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见义教语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包含教和学两种活动。在“学的”范畴,学生是主体;在“教”的范畴,教师是主体。这两个主体统一在“教学”范畴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学生这个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督导;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为此,有人主张用“双主体”来表述,但“双主体”没有反映出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特殊关系。我认为,还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表述好,既有“双主体”的内涵,又表明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既通俗,又准确。

我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体”不等于“自主”。教学活动,受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等一系列的制约,严格地说,它既不允许教师自主,也不允许学生自主。当然,在操作层面,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就会抹杀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关系失衡,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把“自主”改为“主动”,比较合适。至于“合作、探究”,固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中只能适当运用,不能绝对化。因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个人的感悟,不能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实践证明,正是这些“新理念”,把语文教学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同时排挤和湮灭了课标中的一些正确主张。

义教语标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一个课标;高中语标则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东西。

高中语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高中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而高中语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及“语文综合应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相当的造诣。

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小说和戏剧”这个模块,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分辨精华和糟粕,做出科学的评价”,“学写文学评论,能力求表达出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戏剧作品”,要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小说、戏剧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写作小说戏剧作品”。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研究者,还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创作者。其它选修模块都有类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对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呢?显然,高中语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强加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不应当承担的。

高中语标也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高中语文只是高中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的一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只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高中语标规定的每个模块,只能分配到36课时,而每个模块提出的要求则是惊人的。从选修课“唐诗鉴赏”提出的六项要求可见一斑: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

5.“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6.“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

这几乎是对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要求。要在36课时之内完成这样的要求,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别说36课时,即使把整个高中学段各学科共用的三千多课时都拿来学语文,也绝对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面对这样一个“课标”,不禁使我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亩产几十万斤粮食”的“大跃进”的神话,惨痛的历史教训还记忆犹新。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今天,这个堂皇问世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课程标准,竟然如此“离谱”。我又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定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付诸实施的?我想,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做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篇14: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异,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标准出现的变化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動的主体,主导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切,在语文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彻底地转变,将教师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主宰教学课堂,而是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主动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来探究问题,掌握知识。教师不仅传播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的角色转变,学生就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二、改革学生学习的的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应付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新模式,这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亮点。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除了合作探究学习以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这次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课程学习的观念

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又一大特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看重思想性和工具性,对于人文性却不予关注。语文是母语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重视语文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是一个大课程,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考虑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语文课程学习的观念,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发场所,加强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过去单一的阅读、讲授转变为表演、游戏、讨论等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发挥。总之,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使之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轻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只关注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评价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

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新课背景下,学习形成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去关注形成性评价,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广泛收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资料。比如,学生自评资料、学生互评资料、教师评价资料、家长反馈信息、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情感等有关记录等。

2.实现评价过程的民主化。

为了体现评价的真实、客观,要把多方评价结果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还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避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产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3.评价结果要要激励性

教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不能把评价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手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素质发展情况,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坤.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 (2):71.

[2]王红. 学好课改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与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9):41.

[3]刘晓花. 风乍起,搅活一池春水--关于新课改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 (4):98.

上一篇:演讲稿-韩信评传下一篇:心态建设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