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4-05-21

中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中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标学习心得

兴国县兴莲中学廖睿卿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中学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来获得发展。结合本校实际,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我校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要求学生在每一次新授之后要学会将之前所学的内容有效地分类,最好能用一本笔记本做归纳整理,比如文言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代文中的不同的修辞手法、好词好句等等。

第二,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借阅一些文学经典。七年级的学生还未真正脱离幼稚,仍喜欢看一些动画片,漫画书,老师要善于引导,引导学生多看名著、学会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第三,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穿衣吃饭,更是为了能够掌握知识掌握科技,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早日实现现代化。

第四,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虽然我校学生的语文功底比较薄弱,但仍有很多学生爱好语文、爱好文学,作为老师,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让有兴趣的同学组织成兴趣班,利用课余时间互相探讨,老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第五,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仅在课堂上要善于思考,更要学会在生活中善于思考,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中去。

篇2:中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课外拓展。课前预习具体让学生做到: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

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卡的形式。课外拓展就即咱们平常所说的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习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发学生去阅读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过学习一篇文章推荐、激发学生阅读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二、扩展学生的阅读,以名言警句、优秀诗文、中外经典等引领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中要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于我们有59人的这个大班怎样完成课程目标中的这些要求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名言警句背诵、古诗文诵读、中外经典品读三管齐下的办法。具体操作如下:

1、名言警句背诵

名言警句用简短的话语向我们昭示了许多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为它比较短,容易背诵,而且蕴含的道理让人一读就懂,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鉴于此,我在班里组织了进行名言警句积累的活动,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便依次站起来背名人名言,全部背过后,再进行新课的学习,此活动从我接这个班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古诗文诵读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文教局对我们五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的要求,怎样让学生的古诗文诵读做到扎实有效,为此我想尽了办法,因为我班人数比较多,如果在课堂上依次检查学生们的积累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我采取了运用古诗文积累过关卡的形式。即在课堂上随机抽取人员背诵,发放过关卡,有他们再去检查他们组其他成员的背诵,并且负责发放过关卡。过关卡积累到30张就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学士,积累到40张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院士,积累到50张就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积累到70张则被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博士后。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我还采取了与学生共同背诵的形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此种活动的方法还在积极探索之中。

3、中外经典品读

对于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则主要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分期分主题向我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并且保证每本书抽出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其余部分在课外进行阅读,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加强综合性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1、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开展课题研究作业,如:挖掘传统节日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推进课题研究、主题学习实验、经典诵读实验等,在研究过程中,我通过调查、分析,明了了实行这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组撰写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各个课题的特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动。例如,在挖掘传统节日方面,我根据各个节日的特点,每次活动的开展,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

1)查阅有关节日的资料;

2)围绕节日的特点开展一次活动,写出活动日记;

3)看有关和活动节日的文章,根据年级特点摘抄或写读后感;

4)搜集与该节日有关的名言或俗语等;

5)写出节日活动感悟。并且,每次活动之前,我都以他们居住的远近划分成各个组,选出组长,组长带领组员写出详实的活动计划,活动结束之后,写出详实的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进行了充分挖掘、探究,孩子们对这些节日的由来、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并且我们以挖掘传统节日为契机,对平常的节假日进行了拓展探究。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内功,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2、布置主题教育作业,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做人。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确实是,有时一味的说教,讲大道理,不如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感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为此在平常的作业中我经常布置一些体验性的综合性作业,例如:今天我当家,我被冤枉了,考试时我的钢笔没色了,通过这些作业的完成,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体验到了应该学会包容……。并且做到了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一举两得。

3、鼓励学生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结合活动,学会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通过学习,我想到的还有很多,中华语文博大精深,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对于《语文课程标准》,我还需继续学习,切实地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中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这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参加此次培训学习后再次深刻领悟到的真理。

首先,我的教育理念又有新的发展,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和讲座,我明白了现代教育对教师成长发展提出的新的、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我对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探索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发展。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优质课,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娴熟实用的教学技巧,适合当代初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背景介绍、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机智点拨等,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专家们对议论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的教学建构思想,无疑是给我们在一线从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教学方面的新的思路和要求,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不竭的活水。

我深深地感到:作为老师,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应是一个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关注社会,关注学科的发展;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经常进行案例研究,把教学看成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让自己拥有先进的课改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运用讲座中的科学方法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争取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其次,经典课例分析,开阔了我的视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语文学科本位知识。在学习中,每一天都有感触,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惊喜,聆听了专家的一场场精彩讲座,我获得了思想的重生和心灵的洗礼。通过专家引领,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我准确地把握了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类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认识并掌握了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在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的环节上,让我知道了现在语文这门课在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和发展。专家通过教学的课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第三,专家讲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有了提升。以前的我,对教材研究不够,教学设计不精,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对课堂教学改革建议中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理解片面,致使有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不科学;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教学过程注重于教而学的重视不够;结果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不够,能力提高缓慢,情感熏陶不深入。

通过专家讲解,我真正了解了现行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空间,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环节完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课堂教学要能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对学生加强训练,数量要合理、梯度恰当,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课堂教学,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信念,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与努力的方向。

中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

从“李白故里江油”来到千年古城阆中参加“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的培训,辛劳、兴奋而又期待。“未知的都是朦胧的”,当在开班仪式上我们的指导老师班主任为我们先容了一位位有着各种优秀头衔的专家时,我熟悉到自己有幸加进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队伍。这十天的的培训必将改变我语文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刘永康教授是我以前在川师读书时的老师,时隔6年,再一次听刘老的专题讲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我熟悉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有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观摩到刘老的示范课。来自成都盐道街中学的卿平海老师,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上了一堂幽默的、新奇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出色文章在课堂上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韩军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顶级中学(清大附中)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辩词义,在思考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展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熟悉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实、自由、个性;学习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读吟诵,化意为字,真实自由,重文写白。极具亲和力的美女老师王君(人大附中),为我们上了《我的叔叔于勒》,并做了《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的专题讲座。让我熟悉到:我们整天都抱着教参,瞄着中考往教学,毫无新意。实在,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

留学回来的中学特级教师,优雅的李静老师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初中语文课程模式探究》,使我心中原本迷雾般的新语文课程模式豁然开朗,同时更加熟悉到:只要落实好了新语文课程模式,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成绩,都会不断进步。

篇3:中学语文新课标实施浅谈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教师应当根据当代学生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心理要求, 按新课标“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提出的建议, 在民主、科学、诱导、合作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当好学生学习的向导, 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长”。

一、民主教学的问题

民主教学思想贯穿于当今我们整个教学实践中, 是实施“新课标”的基本保证。当今的中学生, 急需彰扬个性, 展示自身才能, 作为教师, 必须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 成为“纽带”, 成为语文学习的导演。一篇文章, 一首诗歌, 应根据课标的要求, 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性,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 老师与学生之间, 合作参与、实践创造, 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在参与这个过程中, 必须具备民主的教学意识。

教学态度上的民主, 会增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 情感的沟通就有了一个基础。教师是朋友, 民主的交往, 形成了良师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形成了实施“新课标”的感情基础, 学生在认知上可以深切体会到:老师和自己的关系是对话关系, 而不是对抗关系;是教学合一的整体, 而不再是“聆受”者。由于对话民主, 师生之间的阅历差异、习惯差异、情感差异、认识差异能更好地沟通, 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和谐, 更友好;教学上更默契, “新课标”的实施更有感情基础。

课堂教和学的民主, 学生更具自信心和创造力。民主就是聚合人气, 聚集人力资源, 调动创造力。于是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新课标”要求, 师生共同理解、掌握、运用“新课标”的知识。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 时时做到“教师的作用, 盖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叶圣陶语) 。那课是自主阅读课, 是讨论课、解疑课、辩论课、竞赛场, 总结报告会……课堂热烈而有序, 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 认知得到了统一。学生思想更为活跃, 学习更富激情。可以说, 民主的课堂是激情燃烧的课堂, 闪现智慧之光的课堂。

民主而真诚的评教评学带来创新的气氛。“教, 然后知困, 学, 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是民主的又一体现, 笔者每一学月用一节课师生互评教学情况。老师要么命题:“这一月的老师, 干么?”, “老师, 实话实说”……, 学生做答后, 老师一一给出笔答, 这样有力地推进了“新课标”的实施;要么讨论一堂课的收获或失败的遗憾, 这样的民主评教评学, 体现了教师的长者之风,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人之态。民主的评教评学, 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

二、科学诱导的浅识

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新课标”, 应具有科学的头脑, 敏锐的思想, 求真务实的精神, 善于诱导学生学习创造的技巧。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思考、调查、总结, 形成自己科学诱导的理念, 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研制出科学诱导的方法, 让学生从合作、参与、实践、创新中, 点燃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创造的火炬, 从事研究性学习,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

1、富有魅力的语言。

一个语文教师, 能说会道, 字正腔圆地朗诵, 恰似长江东流水似的滔滔背诵, 固然是内功深厚的表现, 但课堂是特殊的场境, 教师设计的课堂语言, 趣味浓, 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学生不仅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 而且受到了内心的震动。学生在富有诱惑力的语言激励下, 自然要去领略品味, 思考研究。这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一步。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魅力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2、善于激发的理性思考。

激发诱导学生参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去点燃其心灵的火炬。激发诱导要针对性强、实用有效。这是激发诱导的基本原则。名言警句、佳词妙语, 都富有激发诱导力, 怎么用, 用在什么情景, 什么课堂, 什么学生群体, 才能有艺术的魅力, 产生巨大的激发力量和精神飞跃。“新课标”的执行者——语文老师, 必须研究这一课题, 才能科学地诱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3、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

篇4: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我们不能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篇5:《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识字、写字不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过程,努力做到 “提笔即是练字时”。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板书规范、端正,这样才能o学生做好样子。

二、新课标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它既表明了读书、积累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重大意义。所有的“学”都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谁也不能否定的。这一次课标的修订,阅读教学从原先过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阅读”转为语言规律的探寻和运用的“表达阅读”。 在课标中讲到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新课标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我要让学生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日记练笔要坚持不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6: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罗荣青

经过对新课程学习,我深有体会,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语文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篇7: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官德洪

《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使我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更有力的证明了小学语文课程更是重中之重。说到底小学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为此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一.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因此,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多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二.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与此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注意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三.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四.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篇8:学习语文新课标的几点感悟

新课程改革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注重张扬个性, 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 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作为语文教师, 我顺应时代潮流, 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 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教育艺术的研究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 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 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 教师备课, 向来是非常详细的, 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 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能出现的回答, 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 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学”, 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 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 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 也有“学”的设计, 有“教”的行为, 也有“学”的行为, 把精彩留给学生, 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逐渐改变统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 授之以渔, 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 大胆地说, 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 设置任务, 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 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 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 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 是素质教育使然,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 小而言之, 是教师的道德使然, 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分层教学, 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 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 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 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 我也能完成, 增强了自信心, 让他们各尽其材, 各得其所。

其实, 深入每个学生, 你会发现, 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 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 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 诸如讲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等。但当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 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 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 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 成为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 成为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 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 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 服务于应用, 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 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 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 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为此, 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 为学生补充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模式, 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革新教法, 重启发, 多讨论少讲授, 多对话少问答, 重过程积累,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注意课内外的联系, 多动口, 多动手, 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即“生活-课堂-生活”, 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除此之外, 也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 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 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 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设计, 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 沟通课堂内外, 沟通平行学科, 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对我们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在反思的过程中, 往往真理的大门会怦然开启。在教学实践中, 在吸取同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我着重反思三个方面。

首先, 反思本节课最有创意的细节。就教师方面看, 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理解, 新颖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手段, 能维持学生兴奋点的提示或暗号等。就学生方面看, 指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体验、领悟, 可资借鉴的学法, 收集筛选材料的独特视角。其次, 反思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 如新颖独到的导入方式, 别具一格的情景设置, 层次分明的提问, 凸现思维的点拨, 标新立异的板书, 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衔接紧密自然的巧妙提问, 形象活泼的教辅用具, 让学生迷途知返的暗号等。最后, 反思本节课中有失误的细节。如教具选择不当, 教材重点难点不突出, 问题设置不当, 突发事件处理不当, 教学方式单调, 评价过于简单,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兴奋点的细节等。

教学反思是个人智慧的瞬间再现, 能让人增长教育智慧, 是自我否定之后的超越, 是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上一篇:科级管理人员学习心得下一篇:写身边的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