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商务区

2024-05-01

特色商务区(精选十篇)

特色商务区 篇1

1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

1.1 语言表达简练明快

商务英语的简练明快是指商务英语的语言应该以内容完整为前提, 同时尽量避免繁琐、重复的语言, 做到简洁明了。如:We are compelled to express our surprise and disappointed at finding the goods contained in your last shipment not up to the agreed standards.该句较长, 部分内容可以省去, 改为We are surprised that your last delivery does not match up with the standards.则显得简洁, 更易于理解。另外, 一些约定俗成、双方认可的缩写词, 如: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世界贸易组织;A.A.R (against all risks) , D/P (Document a-gainst Payment) , 付款交单, 担保全险的使用也是商务英语的一大特点, 同时, 也使语篇显得简洁。

1.2 专业性强, 措辞严谨

商务英语由于所承载的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方面的信息, 涉及商务合同和法律文书等重要文件, 在用词上一定要精准, 做到准确无误, 不出现任何的偏差, 同时又具备专业性, 因而, 为了使文体更准确、严谨, 避免歧义, 一般选用词义单一的词来替代词义丰富的词, 专业词汇如:ecommerce (电子商务) , stockholding (库存) , losing party (败诉方) , underwriters (保险商) , anti-dumping measures (反倾销措施) 等。而对于普通词汇则用purchase, utilize, substantial, tariff, constitute来代替相对应的buy, use, 1arge, tax, include。在法律文书和商务合同中则使用更为严谨的古语词, 如:普通英语before通常被prior to或者previous to代替;end被expiry代替等。

2 商务英语的句法特点

2.1 陈述事物具体, 表达效果准确, 注重时效

商务英语句式在陈述事物时往往具体、明确, 决不含糊其词、笼统抽象。同时, 尤其注重表达效果的时效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例如, 以下是一则报盘信函:The offer is good until 5o'clock p.m.June 23, 2010, Beijing time.报价有效期到2010年6月23日下午5点, 北京时间。这则函件的语句为简单句, 意思清晰明了, 同时突出了商务英语的时效性和逻辑性。

2.2 多用长句, 句式结构复杂

由于商务英语要求表达精确具体, 同时又强调客观, 所以句子结构比较复杂, 长难句较多。并且, 结构复杂的长句中附加成分, 对主句意义进行解释、限制或补充, 这样使文本结构完整, 逻辑严密, 文风庄严。而这样的句子多出现在招标文件以及贸易合同或条款中。例如: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thecontract in case of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other Party to fullfill or perform any of its obligations hereunder and in the event tha such failure remains unremedied sixty days after the service of a written notice as described in ArticleⅠbelow by the non-defaulting Party to the other Party specifying the failure in question and requiring it to be remedied.[3]208译文:如果一方未完成或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要求的任何义务, 而且未按照下述第一条规定, 在另一方向其送达书面通知, 指出其违约行为并要求其予以改正后得六十天内, 其仍然未予以改正, 另一方则可以终止本合同。以上是一则合同中的条文, 从这则句子可以看出, 句子比较长, 而且结构复杂, 但是其包含的信息量大, 突出了双方合作终止的条件这一事宜的细节, 从而使其法律效果突显出来。

2.3 大量使用被动句

在汉语中, 往往大量使用主动语态, 很少使用被动句, 而在商务英语中, 被动语态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凑、语义准确、表达严密、逻辑性强等特点。一般用在动作发出, 不需要提到或者不知道施动者是谁, 但又想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使用。被动句的使用能够提高论述的客观性、突出商务信息、避免主观色彩并增强可信度, 因此, 一般用于严肃性和庄重性特色的商务文体中。例如:The outstanding claims and liabilities existing between both parties on the expiry of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act shall not be influenced by the expiration of this contract.The debtor shall be kept liable until the debtor fully pays up his debts to the creditor.译文:本合同期限届满时, 双方发生的未了债权和债务不受合同期满的影响, 债务人应向债权人继续偿付未了债务。

综上所述,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专门用途英语, 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通过对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深人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商务英语, 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贸易信息, 成功地进行商务沟通, 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白玉.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学报, 2007 (4) .

[2]王晓辉, 祝远德.谈商务英语的特点和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 2001 (12) .

[3]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张新红.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 篇2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一、专业基本情况

学院自2003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近十年来,为宿州乃至安徽的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人才和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到目前累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457人,在校生254人,累计培养人数711人。电子商务专业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8人,研究生(含在读)8人。

二、特色建设

经过近多年的开拓与努力,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了如下鲜明的办学特色。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学院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了“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1、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目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及网上创业的优势,把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年级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三年级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社会知识和创业能力。

2、构建“三双”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双师资”、“双环境”、“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渠道中通过课堂内外,在实施环节上借助校内外实训平台,将工学结合,双证教育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

三、建设成果

1、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经近一年多的培养,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增加到72.7%,硕士(含在读硕士)增加了30%,副教授增加27%。

2、实训基地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稳定,专业在原有的6个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加4个,实训基地分别是:上海东方激光文化有限公司、杭州娜娜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赢动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浙江东方电子商务园等。目前已经与实训基地开展了专业共建活动(企业冠名班)。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3、双证毕业生的培养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实践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专业特色 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推进并实施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战略及政策,电子商务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虽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不断上升,虽然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学校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协调的矛盾。为促进电子商务行业与产业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纷纷展开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项目,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为例,对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途径。

一、积极探索并推广“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精准人才培养目标,精益学习情境

在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现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立专业特色项目工作小组,成员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等组成。分学年度对代表企业典型岗位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技术要求、能力要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在进行企业电子商务岗位调研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电子商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情境和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的逻辑关系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情境。

2、创新“现代师徒制”,推行“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特点,确定学习阶段和学习项目。按照电子商务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推行“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导主体为“导师团”,学习主体为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导师团”一般有三名教师组成(1名政治思想导师、1名专业导师、1名企业导师);“学习合作小组”一般为6人,通过分组方式产生,保持每一小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采取“师生结对子”的方式,使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更加清晰,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根据能力培养的逻辑顺序,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分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主要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由学校主导,以“实务”教学为主,通过各个专项技能指导,培养专业基础能力(项目式师生团组结对子)。第二阶段主要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主导,以“实训”教学为主,通过融合多个专业基础技能,培养综合能力(轮岗式师生团组结对子)。第三阶段主要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由企业主导,以“实战”学习为主,学生到企业顶岗,培养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顶岗式师生团组结对子)。

一、构建双证融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模块式为基本结构,以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过程能力要求为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为实训的主要手段,重组课程和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按照基本职业素质、双证融合情境教学、职业定位顶岗实习三个模块进行建构,从而形成了双证融合、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针对学院服务孝感市、武汉城市圈电子商务业的“产业+企业+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通过四步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双证融合的项目课程体系(如图2)。

二、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深化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和辐射能力,积极引入校外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建、共营、共管、共赢,将教学场地延伸到合作企业,形成“厂中校”,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与锻炼、合作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可行、有效的理实一体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三、以“双师”素质为重点,建设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团队

贯彻“把学校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推行“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通过与上海聚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孝感市商务局、华中电子商务园等政府机构、企业密切合作,采取“三方联动、双岗交替、定向培养”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成一支以本校培养和企业兼职组成的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以“e-boss”项目为抓手,拓宽学生在校创业就业渠道

大学生“E-BOSS”实验班的建设是学院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创中学,学中创的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性手段。大学生“E-BOSS”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市场竞争环境中学习、体验、成长、成熟。

五、结语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是各高校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学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是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需要,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 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资源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找到不同切入点和路径推进电子商务特色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一波.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构建的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2012(03).

[2]李新萍.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3(07).

浅议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 篇4

一、商务英语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商务英语属于专业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类别, 它本着为商务活动服务的目的, 同时兼备了较高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是一种有强大社会功能的英语变体。

商务英语涵括了普通英语的基础知识, 例如:语音语调、语法和修辞手法等, 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了商务类广告、报刊、公司简介、业务资料, 也包括已达成的商务协议、合同和票据等。

二、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在基本词汇、句型、语法的使用上大致相同, 然而, 作为一种专用的语言, 其更具专业性和语言特点。

1.词汇的特点

(1) 词义面较窄。在普通英语中的一些词汇, 如果从商务的角度去看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quote、offer、average、installment等, 一般表达了引用、提供、平均及安装的意思, 但是在商务英语中则是报价、发盘、海损及分期付款的意思。

( 2 ) 使用大量的缩略语。商务专业术语中包括着众多的缩略语用词, 并为业内人士所通晓。例如S/C、D/P、T/T、RWB等, 全称分别是:sales confirmation销售确认书、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railway bill铁路运单。

(3) 涌现出大量新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 商务英语中涌现出许多新词汇, 如cyber marketing网络化营销、cyberprivacy网络侵权, 域名抢注、freeware赠件、voice commerce有声电子商务。

2.语用特点

(1) 具备较强的目的性和客观性。无论是在哪一种商务活动情境中, 目的性都是交际中重要的特点。语言的应用必定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语言应用的成功与否要看交易是否得到预期的结果。商务英语是为了达到交易目的而劝说他人按照自己提出的意见行事, 从而获得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在使用语言时, 人们常使用客观性语言, 尽量避免使用太主观的言辞。

(2) 使用平实, 准确的表达方式。传达信息时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 把容易使人误解的内容减少到最低点。因此思路要清晰, 逻辑性要强, 表达要精简, 特别是发传真和打电话时。人们在用商务英语表达想法时, 更注重使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交流, 用具体的语言, 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对方。商务英语要求明确地表达含义, 切记言过其实, 尤其要确保数据的精确。

(3) 商务英语的社交套语。实现商务交往的高效必须做到既简明直接又礼貌体贴, 因此商务英语交际中形成了一套国际上可以接受的公式化语言。一般表示感谢会用It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if…We should be very much obliged if…等句式。而表示歉意则会用With much regret…We tender you our apologies for…或I owe you an apology.等结构。

(4) 文体正式, 措辞严谨。商务英语文体注重实用性, 用词严谨, 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它文体较正式, 不用通过绚丽的词语去加强效果。尽量用精简的词组代替冗长的从句, 用单词代替短语, 总之着重言简意赅。在商务英语中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一般位于主谓语中;多使用主动语态, 向对方直接传递信息, 以便理解和明确双方责任。

商务英语的用词必须准确无误, 常选择意思单一的词语代替词义复杂的词语, 从而体现出庄重性。在商务交际中, 我们常用inform、dispatch、sufficient、purchase来替代一般英语中的tell、send、enough、buy。

三、结语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不断增多, 使我们更加关注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很强, 有些普通词汇也带有着特殊的商务含义, 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它, 需要熟悉常用商务词汇, 不断地将其运用于不同的商务场合。此外, 还需要随时了解国际动态, 加强学习和商务英语相关的语言知识、词汇等, 才能正确运用好这门专业英语。

摘要: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用率极高。在我国商务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语言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传递商务信息时, 必须结合商务英语的界定, 以商务英语的词汇为出发点, 分析它独特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富强, 王长江.新编经贸英语阅读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李玉香.谈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商务英语特色课程完成情况报告 篇5

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经贸听说、阅读理解、写作的核心课程。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了解经贸英语知识,基本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术语和必要的商务知识,熟悉经贸业务流程课程,并掌握商务基本礼仪、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能够胜任对外贸易活动的工作,成为21世纪复合型、国际型商务人才。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并完成课程体系、确定教材并设计并制作完备的教学课件。

一、进行调研,在课程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定位等方面为的准备工作。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我院自身的特点,已经完成了培养方案的确定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对课程本身也有了明确的定位。

二、完成商务英语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选择优秀的教材,并完成部分教学方案的制定。

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其他先进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根据当前国内外的商务英语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一步确定了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步骤。

三、课件的制作,完成所有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特色商务区 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文化特质;课程群;项目教学法

有关国际商务专业设置的规定最早出现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依照专业设置目的,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着明确的区别: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类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而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国际商务专业由目录外专业变为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变化不大,仍归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

这种区别是必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体化、全球化,企业从全球不同地区寻找生产和服务来源,从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收益,并形成从材料供应、生产管理、组织架构到市场营销的价值链。因此,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变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国际企业管理的学科特征明显区别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强调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和进出口业务管理,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学科特点更倾向于应用经济学。

但是,在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如何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所区别。首先,很难想象一个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一无所知的毕业生能适应国际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总是包含大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其次,国际商务强调商务环境研究,如东道国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指标,国际商务环境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规避途径等。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能力恰恰代表了一种高水平的综合经济分析能力,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基础性活动。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也或多或少地包含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贸易理论课程。

这种培养方案设计从原理上来讲并没有问题,因为教育部有关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规定也透露出这种意图:虽然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但作为培养更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在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却被划分为经济学门类,与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同属于经济学学科。这说明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的角度看,随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侧重点也从以管理学为主转向以经济学为主,高水平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需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与拓展性的经济学理论。

从我国许多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减弱,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乃至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相似,偏向经济学知识、弱化管理学技巧,注重贸易实务操作、忽视跨文化管理的倾向非常明显。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国际企业管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的现况,就如何提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进行探讨。

一、注重“文化特质”培养,提升跨文化管理意识

虽然我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已注意到其管理学科的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但并未拉开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距离,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笔者检索了国内多家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发现有两个趋同性特点:(1)培养目标比较空泛。多数高校均强调“英语能力”“贸易业务运作能力”“通晓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等培养内容。我们认为,这种实务操作能力很难保证毕业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2)课程设置趋同,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几乎没有区别。绝大部分院校的主干课程都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英语能力模块,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和技能模块。从课程设置上看,很难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区别。

由于国外大学并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以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专业统称为“国际商务”“国际管理”“全球管理”等。除了强调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为了體现管理学特征,国外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均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特质”。例如:马歇尔商学院全球管理专业简介中就提出,此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分析能力;沃顿商学院认为从其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有能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工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培养计划中将培养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成为交流各国文化、掌握外国语以及拥有个人国外经历三者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强调“文化特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管理的实质,因为管理受文化的制约,文化给人以认同感,特别是在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方面。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就认为: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一方面,人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道德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根据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另一方面,就管理实践而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也随文化的变化而改变。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则更为深刻:管理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并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它本身也是文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应该在培养计划中包含更多的“文化特质”类课程,如《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乃至《西方文化史和思想史》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毕业生适应跨国公司多元企业文化的能力,保证学生具备充分的文化沟通能力,以便在工作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完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国际商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经济贸易等专业性内容,更涵盖金融、管理、法律、物流、外语、信息技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商务人才,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教育,并随着现代国际商贸领域的发展而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课程,更新学生知识。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牛津大学就针对现代学科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等。现在牛津大学的50种课程群中,有26个课程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综合性课程群”,这种做法被欧美等国的大学普遍仿效。近20年来,美国的高校成立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多学科的教学。

在我国高校的国际商务学科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比如,可以按照国际商务战略研究、作业过程和实务技巧将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商务战略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研究、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国际商务竞争战略、国际商务组织战略4项内容,下设《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心理学》等课程,构成“基础性课程群”,着重夯实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作业过程包括国际生产与技术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项内容,下设《质量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实务》《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等课程,构成“作业性课程群”,着重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学生针对国际企业管理的作业能力;实务技巧包括商务英语能力、贸易操作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分析能力4项内容,下设《商务英语(中、高级)》《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构成“实务性课程群”,着重强化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贸易操作、商务交际能力。通过从“战略设计”“作业过程”到“实务技巧”的多个连贯课程群,完善本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分类方法来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群体系,只要课程群能够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跨越多种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那么课程群建设就真正达到了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目的。

三、推广“教训研三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增强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中非常普及。这种教学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外部真实世界作出贡献,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育。从教学原理上看,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种模拟职场环境的学习情境,以某个具体的国际商务项目作为引导,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沟通协调、业务操作和学习创新能力。例如:在美国一些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紧密结合外贸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和防范外贸中的各类风险,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工商管理系创办了各类咨询中心、学生超市、旅行社、训练中心等教学实践场所,由课程责任教師担任项目经理,并且提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师生参与同一项目的研发。

针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采用下述原则在国际商务教学中落实项目教学法。(1)开发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国际商务岗位需求为原则,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结构来看,每个单元可设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介绍各相关国际商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个模块是相关项目所要求的内容体系。(2)发布项目化教研课题。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布教研课题,并对课题完成、应用状况建立考核制度。(3)“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制订国内外进修资助计划,培养具有现代国际商务知识、业务技能优秀、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并建立项目化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4)创建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创造国际商务项目职场化工作环境。如包括谈判室、跨国企业管理中心、涉外综合服务大厅等部分。(5)实施“八步法”项目教学流程。8个步骤分别是:了解各类国际商务岗位要求、开发项目化课程、发布项目化教研课题、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评析项目教学效果、按修正后的课程体系与项目化课程再次展开项目教学、再进行总结和评价、聘请专家组对项目组的成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志娟.对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9).

[2]邱璐轶.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软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

[3]吴建,周庭芳.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与课程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10,(2).

[4]夏励嘉.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特色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国际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特色研究 篇7

一、商务合同英语词汇特征

1.常使用古体词语

国际商务合同经常使用古体词语。古体词主要是由here, there或where加上in, by, after, under, upon, with等词构成的词语。如:

hereafter=after this time;in the future 今后;此后

hereby=by meals of 以此方式, 特此

herein=in this document 此种, 于此, 在此文件中

thereto=to that 到那里

whereby=by what;by which 由此, 按, 靠那个

whereon=on what;on which 在那上面

这些古体词语的使用使合同更加正式, 并且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意义更清楚、简明。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on 19th of June, 2001 by WFX Corpor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ellers”) who agrees to sell and SQ Corpor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uyers”) , who agrees to buy the following goods o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ated as below. (本合同由WFX公司 (以下简称“卖方”) 与SQ公司 (以下简称“买方”) 于2001年6月19日订立, 双方同意按下述条件买卖下列货物。) 此句中使用了hereinafter一词, 一则使文体显得正式, 二则用hereinafter表明afterwards listed in this contract, 避免了重复contract一词, 显得简明多了。

2.使用专业术语

在商务合同英语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专业术语 (technical terms) 。专业术语具有国际通用性, 意义准确, 无歧义。为了准确地描述和表达商务活动中的各种单据、条款、交易的环节和双方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专业术语在商务合同中频繁使用。如:

Within the validity period of contract, licensee shall not disclose know-how to any third party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licensor. (在合同的有效期内, 未经书面许可, 许可人不可将专有技术泄露给第三方。) 此例中的know-how的含义非常精确, 专门指有关特许产品的生产、使用和销售即不属于专利范围的所有技术资料、设计、技术规范、生产程序、图纸和其他资料。

3.较多使用成对的同义词及并列的相关词语

合同中经常出现成对的并列的相关词语, 看似重复却可以使意思更加明确。如:

terms and conditions 条件

null and void 无效

made and signed 由……签订

able and willing to 能够并愿意

purchase and sell 购买和销售

by and between 由……并在……之间

例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s and the sellers, whereby the Buyers agree to buy and the Sellers agree to sell the under mentioned commodity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买卖双方同意按下列条款出售, 购买下列商品, 并签订本合同。) 在上句中, by and between就表明了该合同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制定并签订的, 将意思表达的更精确。

4.“shall”一词出现频率较高以加强语气

在合同中, shall主要是用来表现法律的约束力, 强调某种义务和责任, 含有“必须”的强制意义。例如:Party A shall, at most favorable prices, supply Party B with spare parts of the leased equipment. (甲方应以最优惠的价格向乙方供应所租设备的备件。) This contract shall become effective upon and from the date on which it is signed. (本合同应于签字之日开始生效。)

二、国际商务合同的句子特征

法律文件是规定缔约双方应该做什么, 而不是提出问题或进行商讨, 所以合同中都是陈述句, 没有疑问句。而且为了使合同或协议明确而不被曲解, 合同都是使用完整句, 少用简单句, 不用省略句。

1.多用陈述句

英语句子类型的表意功能各不相同, 商务合同英语对句子类型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由于需要准确客观地陈述与规定合同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因此, 商务合同英语中陈述句的使用频率要比在其他文体中高得多。陈述句广泛用于阐述、解释、说明、规定和判断, 全部的语言必须客观、平实, 一般无需表达个人感情色彩, 无需渲染气氛, 因而基本上极少使用感叹句。祈使句带有命令意义, 过于直接, 甚至显得盛气凌人, 因而也很少出现。商务合同文体中基本上没有讯问、审问或询问的需要, 因而疑问句也几乎不用。由此可见, 商务合同英语的句式基本上是排斥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例如:The Seller is not liable under subparagraph (a) to (b) of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for any lack of conformity of the goods if at the time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the Buyer knew or could not have been unaware of such lack of conformity. (如果在订立合同时买方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货物与合同不符, 卖方就无须按前款 (a) 项至 (b) 项负有此种不符合同的责任。)

2.多用长句

如果你把长度作为划分句子的标准, 自然就会得到两种句子:长句和短句。但是这一划分标准却是缺少客观性的。不能简单地断定超过10个词的句子是长句, 不足10个词的句子是短句。长与短是相对而言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即与普通英语相比较而言, 商务合同英语中的句子结构就其长度和使用从句的连续性要复杂得多。商务合同文体中完整长句的使用可以准确界定合同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与义务, 排除被曲解、误解或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句子的状语 (从句) 和定语 (从句) 等附加成分不仅多, 而且常居于明显的位置, 对逐句意义进行解释、限制或补充, 一则可以体现这种文体庄严的风格, 二则对方式、地点以及时间等进行了限制, 从而使商务合同不存在任何漏洞, 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争端, 以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1) 多使用定语从句

使用定语从句同样是由法律英语语言的精确性所决定的, 使条款意义明确、清晰, 以利于排除误解的可能性。例如:The Seller must deliver goods which are free from any right of claim of a third party based ob industrial property or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卖方所交之货物必须是任何第三方均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享有任何权利或提出任何要求的货物。)

(2) 多使用状语从句

在合同中, 为了使条款明确清晰, 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的歧义与误解, 严格界定缔约各方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及享有权利的时效、方式、条件等, 常常使用大量时间、条件、目的和方式等状语。例如:If the technical documents are found lost, damaged or mutilated during air transportation, Party B shall supply Party A free of charge with a second set of the documents with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but not later than thirty days after it has received from Party A the written notice. (若技术资料在空运中丢失、损坏、缺损或短缺, 乙方须于收到甲方的书面通知后30天内尽快免费向甲方重新邮寄该技术资料一份。) Within 30days after the signing and coming into effect of this contract, the Buyer shall proceed to pay the price for the goods to the Seller by opening an irrevocable L/C for the full amount of USD30000 in favor of the Seller through a bank at import point so that the Seller may draw the sum in due time. (买方须于本合同签字并生效后30天内通过进口地银行开立以卖方为收益人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支付全部贷款计30000美元, 以便卖方及时提取款项。) 此句中的时间状语规定了买方付款的时间。

三、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根据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 翻译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准确严谨

商务合同是经过认真推敲的, 所表达的意义往往十分准确, 措辞和句法结构大都很严谨。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也应将“准确严谨”作为首要标准提出, 译文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词语是合同构成的基本单位, 译者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搭配关系等方面判断确定具体的词义。有些词汇在合同文本中与其生活中常用意思有所不同, 有时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合同文本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别。

例如:合同中经常出现的Trade and Payments Agreement中的payment在日常生活中可译为“付款”, agreement可译为“同意”, 但只有译为“支付协定”才符合商务合同措辞。再如, 例1:The Sales Company is given the same power with reference to apportioning the commission. (关于佣金的分配的问题, 应授予销售公司同样的权利。) 例2:The Buyers asked for credit and have given the Bank of China, Beijing Branch as a reference. (买方要求记账交易, 并提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作为资信备询。) 两句中的reference意义不同, 例1中的with reference to是“关于”的意思, 例2中则是“资信备询人”的意思。其次, 商务合同翻译涉及到各方的经济利益, 译者在翻译时对合同条款细节尤其是名称、符号、数据等应逐一看清弄明, 以免误译。同一概念的译词或词组在同一份合同中应前后统一,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绝不能任意更改, 除非合同中另有解释, 或另有措辞。比如profit这个词可能作“收益”解, 也可能是“利润”、“利润率”或“红利”等词义。若从一开始按原意译成“利润”, 就应保持一致性, 将合同中的这个词一律译为“利润”, 不能时而译成“利润”, 时而又译成“收益”等, 搅混了商务合同双方的概念。

2.规范得体

英语商务合同属于庄重性文体, 不允许文字上的随意性, 翻译时要规范得体, 用合乎合同语言要求的中文表达出来。

例1:A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shall be established within 15 days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and such letter of credit shall be maintained at least 15 days after the month of for the relative draft. 该句中的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shipment, negotiation都应按合同规范翻译。全句应译为:保兑的和不可撤消的信用证须在合约签订之后15天内开立。而且, 该信用证须在货物付运月份之后至少15天内继续有效, 以便议付有关汇票。

例2:If any contract party is prevented from performing all part of its obligations owing to Force Majeure, it shall be relieved all of or part of its obligations. 此句译为“合同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事故不能执行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义务的, 解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则有三处不妥:该句中的“不可抗力事故”、“执行合同”、“解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应分别译作“不可抗力事件”、“履行合同”、“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才符合商务合同语言之要求, 用语正式得体。

四、结语

本文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探讨了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特征。从词汇特点来看, 合同英语用词精练、表意准确、规范严谨。从句法特点上看, 结构严谨、意蕴深刻、思维缜密、逻辑性较强。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遵循了一般的语用原则, 但更侧重于语言的严谨、准确, 即质准则和量准则, 这就便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免因为语用的不当而导致双方的纠纷。了解和分析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 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语言现象, 而且对于提高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得体性和语言交际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Joos, Martin.The Five Clocks[M].New York andLondon:Hart Brace Jovanovich, 1961.

[2]廖瑛, 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黄积达.试论英语经济合同的语言特色[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1999 (9) .

商务信用证英语的语言特色及其翻译 篇8

1 商务信用证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

1.1 商务信用证的概念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信用证正在被广泛使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它正在国际贸易以及国内贸易中应用。关于什么是信用证, 国际商务对信用证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它主要是指开证行依照开正申请人的基本要求和指示, 凭规定的单据, 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 向第三者 (受益人) 或指定的人进行付款, 或支付、承兑或议付该项汇票。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信用证, 简称为SWIFT信用证。

1.2 正式用语的使用

1.2.1 常用书面语

信用证是比较规范的文体, 属于法律文件, 这就需要在对其用于方面一定要正规的书面语,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行为准则作出直接而准确的规范来, 便于双方有个行动准则, 这就需要用词严谨、正式、不能携带个人感情, 因此信用证的用语会取代一般同义的英语用词。例如:The amount and date of negotiation of each draft must be endorsed on reverse hereof by the negotiating bank.每份汇票的议付金额和日期必须由议付行在本证背面加注签字。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用endorse替换了mark, 这主要是endorse有“背书”之意, 这样能够更好地显示出信用证的正规和正式, 比起mark来说endorse更有说服力。

1.2.2 常使用专业术语

在信用证的用词方面, 一定要注意专业术语, 例如:dean L/C (光票信用证) 、draft (汇票) 、reciprocal L/C (对开信用证) 、benefi一ciary (受益人) 、party (当事人) 、issuing bank (开证行) 、bills of lading (提单) 、invoice (发票) 、documentary L/ (2 (跟单信用证) 、applicant (开证申请人) 、packing list (装箱单) 、简称B/L, inspection certificate (检验证书) 等。这些专业术语能够更好地作为信用证用词, 它不仅仅具有国际通用性, 同时也不具有个人感情色彩, 意义严谨。

1.2.3 外来词的使用

在信用证的专业术语中有很多是外来语, 这些语言大部分来源于拉丁语, 由于这些意义比较稳定, 能够更好地表达其意思, 例如:Bona fi de holders这个词组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外贸业务中汇票或者提单等票据的合法持有人或者受让人, 换句话说就是指“善意持票人”。Bona fide本意是真正的、真诚的意思, 是拉丁语。Force majeure (法语) 指不可抗力, 也就是说是我们人类所不能制止的内乱、天灾、战争等一些不能抗拒的因素。proforma invoice (拉丁语) 是“形式发票”的意思, 同时这些词语我们也可以翻译成估价发票和预开发票, 这种信用证主要作用就是进口商为了向所在国家申请进口许可证或者申请外汇的核准。它是在没有进行交易前, 进口商要求出口企业出售的商品名称、单价、规格等要求开具出一份仅供参考性的发票, 这些外来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信用证中出现歧义的现象, 同时对外来语的使用一定要注意, 不能随意使用。

1.2.4 模糊性词语的使用

对于信用证用词我们讲究准确, 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 最大限度地使用模糊用语, 防止出现漏洞。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这里的模糊用词不是含糊不清的意思, 不同于传统的用词。

1.2.5 介词短语的使用

在信用证中介词使用非常广泛, 介词可以取代从句表达时多出现的复杂含义, 更好地让信用证文本的简洁、正式体现出来, 对于信用证的用词, 介词可以更好地节约字数和长句的使用, 为了降低成本, 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介词的使用, 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缩略句子。

1.3 术语的使用

信用证中的属于实用是信用证用语的一大特色, 这些术语都属于英语, 这些术语的使用是为了防止在交易双方出现理解误差, 在对信用证用语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主要经贸这里领域, 防止出现歧义的用语。例如:packing list (装箱单) 、documentary L/C (跟单信用证) 、draft (汇票) 、clean L/C (光票信用证) 、holder in due course (正当持票人) 、issuing bank (开证行) 、inspection certifi cate (检验证书) 等reciprocal L/C (对开信用证) 、applicant (开证申请人) 、beneficiary (受益人) 、obligor (债务人) 、shipper (托运人) 、invoice (发票) 、neutral document (中性单据) 、bills of lading (提单) 、fumigation certifi cate (熏蒸证明书) , 这些术语在信用证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这些用词不会出现歧义、翻译错误, 在信用证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1.4 时间词的使用

信用证中时间的表达一定要准确无误, 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失误, 在翻译这类词语时一定要多注意, 首先要明白时间, 再就是翻译出来的时间, 注意时间的起点和结点, 因为英语中很多数字和汉语中的数字表达有一定的差别, 在翻译时间是一定要多注意, 尽量做到滴水不漏。例如:1、before, prior to和after指在某月某日之前, 或在某月某日之后, 不包括所述日期, 这在英语中有着明确的时间段限制, 例如:Shipment will be effected after 15th of March and before 20th of April.3月15号之后, 4月20号之前装船。

2 商务英语信用证的句法特征及翻译

2.1 被动句的使用

在信用证中被动句的使用率非常高, 这主要是因为信用证强调客观事实, 信用证主要是对银行对当事人的权益的描述, 因此被动句在结构上有很强的调节余地, 有利于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扩大句子的信息量, 同时, 由于被动句相比主动句更客观, 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严肃性和庄重性问题, 在翻译时常常不翻译出来, 这就是被动句的好处, 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表达其意思。例如:The advising bank is requested to notify the benefi ciary without adding their confi rmation.我们 (开证行) 请求通知行通知受益人没有加具它们的保兑。

在被动句使用by短语可以把句子的中心转移到by短语上。在句子表达中被动句的使用, 可以更好地突出某一词语, 在句子中后接双定语从句说明证明书的内容和作用, 它还可以起到在双定语中并列一个句子, 这样就可以增大句子的信息量。在对by句子的翻译时, 不要把汉语中的被子句翻译出来, 这在信用证的表达中非常常见, 这样英语的表达重心和译文的强调重心就保持一致了。

2.2 状语从句的使用

条件句在信用证英语中的使用主要是开证行站在自己的角度, 对受益人或第二方提出的一些限制。明确指出在什么情况下, 什么时间和地点, 以何种方式进行什么活动, 因而会使用较多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条件等状语。信用证中用来引导条件句的词语主要有:provided、if、only after、in case of、unless、in view of、on condition that、only if、providing that等, 这些单词及词组在信用证的应用非常广泛。英语和汉语有着一定的区别, 很多英语中的状语位置比较灵活, 不受到局限, 有时放到句首, 有时候放到句中, 甚至有时候放到句尾, 但是在汉语中就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比较固定, 习惯将表示假设的条件状语放在句首。因此, 在翻译信用证中的状语时, 一定要多注意, 把状语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如:If the bill of lading contains the indication“intended vessel”or similar qualific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name of the vessel, an on board nomtion indicating the date of shipment and the name of the actual vessel is required.如果提单包含“预期船”字样或类似有关限定船只的词语时, 装上具名船只必须由注明装运日期以及实际装运船只名称的装船批注来证实。

2.3 长句的使用

在信用证中长句的使用率非常高, 这是信用证作为法律问题的一个重要特色, 这种完整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更好地准确把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界定清楚, 更容易排除曲解、误解或者出现歧义的可能性, 同时也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体现了法律文体庄严的风格、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条理。在翻译信用中的长句时, 一定要注意句子主干和修饰部分, 不能把句子分拆开来翻译, 造成错误翻译。例如:We hereby engage with the drawers, endorsers and bona-fi de holders of the drafts drawn under an 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credit that such drafts shall be duly honored on due presentation and delivery of documents as specified (if drawn and negotiated within the validity date of this credit) .译文:只要开立的汇票符合本信用证项下各项条款, 并如期提示和提交本证规定的单据后, 我行保证对出票人、背书人和善意持有人承担付款责任 (须在本证有效期内开具汇票并议付) 。该句engage with…of…中, drawers, endorsers and bona-fide holders是并列成分, 为engage with的宾语;而drafts drawn under an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credit为of的宾语。that such drafts…是engage的宾语从句, 对于这个宾语从句要表达的是开证行履行付款义务的基本条件。

2.4 平行结构的使用

平行结构在信用证的使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平行结构有着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信息量大, 单词、短语, 甚至是句子都会出现平行的并列, 平行结构的使用, 更好地让同一个级别的短语清晰、明了地显示出来, 这样就能够让信用证有条理性, 又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

3 结语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媒介, 它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切身利益, 在对其进行翻译时, 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上, 必须对国际贸易要精通, 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用语, 准确地表达出应该有的含义, 只有正确理解和翻译信用证, 才能防范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梁雪松, 郑晶.信用证英语关键词解析与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03) .

[2]朱香奇.实用商务英语翻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翟步习.外贸信用证的语言特点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02) .

[4]刘霁.国际信用证的词汇句法特征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5]孟凡艳.经贸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5.

[6]唐美莲.商务合同中英语长句的翻译[J].语文学刊, 2006 (03) .

[7]李太志.商务英汉翻译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翻译, 2005 (02) .

地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策略研究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信息技术,策略

1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概念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从最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及商务手段引入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以保证农产品信息收集与处理的畅通,通过农产品物流建立起适合网络经济的高效能的农产品营销体系统。

1.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及优势

1.2.1 网络虚拟化

贸易双方从沟通、签订合约到支付等过程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整个交易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

1.2.2 成本低

电子商务交易减少了各种中间环节从而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1.2.3 适应性强

针对农产品交易量大、生成的季节性以及区域性等特点,农产品电子商务也能做出快速的反应。

1.2.4 方便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获取各种所需的农产品信息。

2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2.1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作坊式的小生产和大市场流通之间的矛盾。

具体到重庆,这里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山地地形,造就了重庆丰富的农业资源。重庆农产品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水果为例,重庆已形成以江津柑橘、奉节脐橙、长寿沙田柚等为特色的水果产业集群。但事实上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经常出现农民卖不出去,消费者买不到优质产品的局面。

2.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政府及企业的观念落后

大多数农业企业缺乏电子商务在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上,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及发展。再加上一些主管农业的领导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够,导致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这也是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的因素之一。

2.2.2 信息化水平较低

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是制约发展最根本原因,相对于其他品类的电子商务化进程来说农产品尤其落后。企业计算机就只是用于办公。在一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信息的管理还是采用手工方式。而且专门的农业网站较少,即使存在的农业网站一般都是各类农业信息,有关分析、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

2.2.3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高技能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研人员大多都集中在高校或研究所。大多数的农业科技人才只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领头人,这大大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这些都需要专门的人才。

2.2.4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但现如今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却很少。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规模较大的运输设备和人力,资金投入很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多数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笔者多次带领本校本专业的学生在市内的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凡是商家为年轻人的,几乎都自己开设了网店,作为自身实体店的辅助。但这些模式的物流体系还是普通的快递行业进行配送,如果碰到生鲜产品,就很难进行物流配送。

3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

3.1 政府策略

通过政府的推动,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化资源,构建覆盖农村的多层次信息化网络。各级政府应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加强领导、出台相关文件、组织各类学习与培训、加大宣传的力度。同时,将各方面的关系理顺,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利用各类媒体手段,建立起覆盖县级、乡镇级、村社级的农业信息网络。还要建立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帮助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以便能让农民掌握各项电子商务基础技能。

3.2 信息化策略

如果要迅速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该大力建设各类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支持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以外,还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搭建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例如重庆市的“重庆香满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就是政府搭建的平台,定位为西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以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依托,囊括了西部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全国各地的新鲜农副产品。

3.3 人才策略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对现代农业的现实状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营销都有一定了解的人才。基于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在各类教育机构开设相关涉及农业的信息类专业,并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培养中职、大专、本科等各层次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各类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农业电子商务”,或者在“农业”相关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并鼓励在校普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农业电子商务工作。其次,在有条件的基层单位进行各类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各类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3.4 物流体系策略

农产品的规模都很大,其中有些还是生鲜产品,这就对物流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应该大力建设各类批发市场,把市场覆盖到各区域中心城市甚至是卫星城市。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扶持,更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

4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

首先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中央一号文件近几年来也一直提到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

其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农产品电子商务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快捷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大的变革。

再者通过农业电子商务便利的信息系统和直达农户的服务通道.可以超越时空,缩短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最后现在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催生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成本低,没有地域性的局限,微博、微信等新兴事物可以为农产品的推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从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农产品电子商务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现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决心还是很大的。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农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农民自身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让农民真正的认识电子商务。再者应该继续加强各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物流体系。

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并完善。总之,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全部替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能跳出这个规律,只有依托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相信中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一定会走向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含遐.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2]张洪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J].信息化建设,2010,(2).

[3]郑翠,张呜峰.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北京农业,2011,(11).

[4]赵俊杰.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

[5]李干琼.打造农产品经营“王国”一农业电子商务[J].农业网络信息,2005,(9).

特色商务区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岗位,专业定位,实践教学

1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与岗位现状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而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专业特色不明显。本文关注电子商务就业岗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定位, 认为以实践教学的特色定位是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方向。

全国已有大约300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一个数据却显示了当前电子商务的危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50%左右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仅有20%左右。行业快速发展而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窘境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要从以往的学科教育向应用性教育过渡, 真正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订单式教育, 让本科学生毕业时成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 在确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如何定位之前, 首先考虑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岗位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可以更好定位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不明、培养方向模糊造成教学体系不成熟是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现状。许多院校的教学计划不能清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 以“万能”为应用目标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显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和实用需求。由于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理解不够, 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 其层次、作用、地位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形不成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和递进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停留在与课程结合的实验及零散的集中实践。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能力构成及其关系没有清晰的把握, 导致实践教学无体系而言。

根据对多个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招聘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一般来说包括商务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

商务类人才方向从事岗位包括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管理和电子商务创业等, 网络营销其业务岗位为网络营销、客户服务, 主要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网络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网络服务管理对应岗位为网站运营管理, 主要从事频道规划、信息管理、频道推广、产品支持、网站推广、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和提供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客户售后管理等;电子商务创业, 利用虚拟市场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 直接提供服务和商机。

技术类人才方向及从事岗位包括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站美术设计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等,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对应岗位有网站设计开发人员, 主要从事网页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站点管理和网站维护等工作;网站美术设计岗位主要有网站美工, 从事网站美工效果设计、图片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对应岗位有网站编辑策划工作, 进行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和网络编程等工作。

综合管理人才方向及从事岗位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项目管理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 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 其业务岗位为电子商务部门管理, 主要进行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等;电子商务项目管理, 其业务岗位为电子商务项目经理, 要求对电子商务运作过程和项目管理软技能都有深刻的认识, 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其业务岗位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 要求具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基本能力和知识。

定位明确的职业岗位突出行业特征, 对一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时先要对人才市场进行细分, 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 必须有明确的行业依托, 根据行业特点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定位, 避免了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模糊不清”以及“广泛的适应性带来的不适用”等不足, 准确的岗位目标, 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行业不同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表述为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管理能力, 具备多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解决交叉性的实际问题。

2 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劣势分析 (见表1)

2.1 优势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我国较早创建的专业, 在教师队伍构建、专业建设、教师素质培养和学生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努力拼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此领域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方面, 教师们各有所长。拥有多门精品课程。学术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地位。

2.2 劣势分析

师资中虽然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 但要看到其专业符合度高的教师人数比例较低, 并且师资中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成员, 在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的形势下, 每位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理兼收带来专业定位的变化, 由于以前的专业主要侧重于技术方向, 随着近年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专业定位从单纯的技术方向向管理和营销方向变化, 专业定位问题的调整成为必然。虽然师资的学历、结构起点高, 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少,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虽然形成, 但是与其应有的学术影响力相比, 具有企业背景和实践工作岗位经验的教师较缺乏。

2.3 机会分析

电子商务受到企业和政府重视,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扶植力度明显有增加的趋势, 学校也面临着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这是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社会对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旺盛, 这是专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证。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人才需要具备很强的岗位适应性。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一定的学科专业优势, 需要拥有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的培养队伍。

2.4 威胁分析

随着院校的专业发展, 学生就业面临来自多个相同专业和跨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很多高校在对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时都很相似, 人才培养雷同。其结果是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相当,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相当, 没有太大的区别。近年来虽然进行了培养方案的多次修订, 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雷同的问题依然存在, 专业定位特色不突出。高校中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较多, 培养的本科学生数以万计, 对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大。招生存在隐患, 从完全招收理科生到文理兼收, 虽然解决了生源问题, 但文理生比例文科生偏多问题是我们考虑专业定位的又一个威胁。

根据这些分析看出,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属于面临的各种威胁水平较高、机会则与其他院校处于相等水平的状态。发现了问题所在,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进行有效的专业特色定位。面临困境, 如果不利用机会改革创新, 就可能使专业发展停步, 确定定位, 办出特色, 使专业成为受学生、社会欢迎和认可的专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定位——突出实践教学

3.1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定位识别

定位理论源于艾尔·李斯和杰克·特劳特的著作, 定位被看成是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实践, 起始于产品, 但并非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行动。定位是指要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 即要将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适当的位置。专业的特色定位就是对专业的形象进行设计, 专业建设也要像企业一样会经营, 让专业在学生和社会上形成品牌印象, 从而使其在目标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3.1.1 潜在的竞争优势识别

培养的学生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同其他院校相关专业 (竞争者) 培养的学生有何不同?毕业生为哪些机构服务?目标机构单位有哪些类?用人单位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满足其需求方面做得如何?为加强学校在专业竞争地位, 需要对学生培养进行哪些改进?对上面问题思考是否清晰是找到专业定位和特色的重要依据。异化是特色定位的主要手段, 成功的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 与竞争者相比能获得一个独特的位置。通过不断改变其典型特征来发展其竞争优势, 使自己与众不同, 这需要有清晰的定位以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 从而吸引潜在的学生和社会单位的关注。

3.1.2 核心竞争优势定位

通过竞争优势分析方法, 假定几种定位竞争方向, 如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质量、教学质量和社会环境, 并且从广泛的意义上有一个主要竞争者。见表2。

3.2 突出实践教学是专业定位实现的突破口

通过分析可见学校应在教师资源和实践质量方面下工夫可提高竞争得分和竞争力。每一种竞争属性的改善对整体的改善有重要影响。每一种改变需要有相应能力, 学校是否有能力改进, 以及需要多少时间改进, 从第五列中可以看出学校在提高教师资源方面和改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较快的速度。对策列显示了对每一种竞争方向应采取的适当行动, 可看到实践质量的改善和超越是一个突破口, 围绕此突破口, 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上都要有所行动。实现差异化的专业特色定位可从突出实践教学做起。

4 形成特色专业的措施

4.1 确定实训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特色方针

突出特色重视实践教学是形成特色专业的重要措施, 在专业定位的特色定位要立足于现有社会和内部环境, 突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是适应了科学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如此大前提下, 根据对专业特色定位的分析, 面向社会、立足岗位、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按照技术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制定具有鲜明应用性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再根据培养目标, 确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结构,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与分解, 据此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要向应用化发展, 培养出会做事、能合作、会生存的学生是本科教育的目标。以如上方针的指导专业特色定位要分为几步走。第一步, 适应社会需求变化, 确定应用性培养目标, 制订体现应用性的教学培养计划。第二步, 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改。第三步, 课程建设方案与特色定位结合实现相关改革。第四步, 加强实训。

4.2 修订教学培养计划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在人民网进行的一年期员工满意度调研结果中显示, 以就业为导向的非大学教育机构毕业的一年期员工在“上手快”、“团队精神”、“踏实稳定”、“适应能力”的优势得到肯定, 占比例分别为86.1%、85.5%、83.1%和72%。而以学历教育的一年期员工在“责任心”、“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造性”四个方面得到企业认可, 比例分别为61.4%、46.4%、46.1%、46.3%, 认可度较低。“上手快”和“具有主动性”是企业对新员工最为看中的两项内容。国内大学生已经出现拿着大学学历文凭, 再读非大学型教育的情况, 企业对与非大学教育机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的受访者表示对非大学教育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培养人才的模式非常欢迎, 另有45.1%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这种模式。从调查中看到, 专业培养模式需要改进, 应从学科教育向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岗位教育培养计划过渡。在教学计划中可以考虑借用非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学生的方式,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 突出实践教学培养特色, 引入专业岗位培训课程。

以北大青鸟为例, 北大青鸟的培训优势是依托企业, 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 在北大青鸟的培训中要体现3个度:即熟练度、规范度和适宜度。如果学生对某项技能的掌握还达不到熟练, 那就不能称其为掌握或具备此技能。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理论的应用规范和行业标准那他就不能很快地融入团队。如果学生没有对新的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度, 就业的选择就会很难。从理论课程到实验或上机再到课程实践、专业实践要为达到知识的应用和熟练度努力, 为订单式教育提供可能。

4.3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在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室环境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 要注重软件建设。这包括购买适当的辅助教学软件以及模拟软件, 改善软件环境。为了更好地使教学与企业接轨, 可采取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软件, 提供学生实际工作机会。“实践软件”建设还包括实训课程指导书、实训教材的编写, 通过编写实训教材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企业实际业务和工作内容, 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在专业实训中引进优秀企业培训师进行实践环节培训, 使学生在校园就能实际了解岗位内容, 以便到企业能够更快上手。教学计划外引进各种开放实验, 使学生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在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中培育名师、提高专业及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 聘请业内有经验专家讲学, 或引进相关背景的教师, 对提升教学中社会适应度是非常好的机会, 对教师队伍结构是很好的补充。教师要向双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过渡, 使教师专业应用性和教学水平系统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及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陶安, 刘小伟.本科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2006 (6) :37-39.

[2]吴海涛.创新能力[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教师教育项目下一篇:黄花菜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