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研究

2024-05-03

差异性研究(精选十篇)

差异性研究 篇1

一、中日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性表现

1、内容全面,注重细节的日本动画人物形象设计

纵观日本动画不难发现不管是在人物造型方面或是动画内容的设计层面上都很有新意,不仅是本国人对其喜爱,而且也受到了其他各国不同年龄段动画爱好者的追捧。从每一部日本动画影片中都隐藏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透过故事情节可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与感受。此外,日本动画中的人物形象也是较为奇特与唯美,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方面也是跌宕起伏,让观众看后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在动画作品中所塑造的各种形象都是创作者智慧的结晶,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虽然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所构思设想出来的,但故事情节所能揭示一种社会现状,深度挖掘人类自身的本性特征,日本动画设计的针对性较强,对于不同年龄段所设置的动画内容以及题材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不同的作品也只有同龄人才能为之感叹并引起强烈的共鸣。

2、艺术至上,形式多样的中国动画人物形象设计

相比于日本动画,中国动画创作对艺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在创作中很多作者会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年画、京剧等民间艺术作为动画的主题,提升画面的质感,对动画艺术可起到一定的丰富与完善。中国动画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其与我国悠久地文化历史以及多样化地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选择怎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是作者所关注的焦点话题,画面的艺术感浓厚再加之一定的特效作用会吸引更多地观众,也会让观众的审美情趣得以提升。在动画片题材的选择方面,很多创作者也会抓住我国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这一优势,从民间艺术或者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有利素材,并在其中添加一些艺术元素,制作成动画片。由于我国的动画片内容较为简单而且色彩较为丰富等,从而使得更多的儿童对动画情有独钟。

二、中日动画场景和镜头画面造型的差异性表现

中国的传统故事给了中国动画很大的灵感,所以大部分成功的中国动画都是对其的改编,不仅如此,中国动画在情节中也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元素和文化。中国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也是很有特点,比如说要设计某些背景,就可以用各种颜料滴到防水纸上然后让其自由流下,在还有液体的特性的时候用白纸覆盖,这样就可以得到比较独特且种类多样的场景。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动画中的视觉冲击和快速的场景转换更为青睐,这就导致了以稳定的画面为特点的中国动画不被人们所喜爱。所以中国动画理应做出改变,学习先进动画的制作方法,改变传统的制作理念,跟随世界主流,但是用中国传统故事作为动画的主要叙事内容不应该被改变,而且中国文化在动画中也应该被涉及。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的动画产业就发展的非常好。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的很多东西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其他国家借鉴过来的,动画方面也不例外。日本的动画被称为动漫,顾名思义,漫画是日本动画的基础,它是由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再加上想象所创作出来的。日本的文化在日本动画中同样有体现,不仅如此,在日本动画中还会对外国文化进行吸收和理解,然后和本国文化相应结合,就可以发展出较为独特的动画类型。正因为这样,在日本动画中往往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因为很多建筑物的风格都是和中国相似,所以很受到中国青少年的喜爱。

三、中日动画色彩造型差异性表现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红色和黄色是容易人们所接受的两种颜色,一种代表喜庆,一种代表皇室的权威。在动画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各种颜色,那么动画就会提升一个档次。颜色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感情和状态变化,这样在表达动画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动画中,为了能够表达人物的内心变化,就可以用多种颜色来分辨背景和主角,随着人物状态的改变,不同颜色相互配合转换。中国传统色彩谱系是上世纪动画颜色的选择的基础,对于以稳定性的画面为特点的动画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参照,但是随着动画的发展,这种很有特点的动画已经不被人们所喜爱,取而代之的是较为新颖的动画风格,但是动画作者并没有将适应于以往动画的谱系进行改变,也没有制作出适合现代的色彩谱系,而是将以往的谱系用在了现代动画中,从而使动画中的色彩不和谐,彼此之间的配合也会出现混乱。这样有时就会造成与预期正好相反的结果。

尽管日本在历史文化上和中国很相似,但是在色彩的追求上,日本人更加注重素色和无色。日本动画中并没有采用类似中国动画中的多种色彩,而仅仅是将人物表达出较为纯的色彩。日本动画的人物都是选择较为艳丽的颜色,这样可以突出主角地位,而且可以抓住观众的眼球,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状态。对于背景来说则大多采用较为暗淡的颜色,这样可以和人物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在动画中的地位。同时,日本动画中采用光线作为辅助,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照射角度,产生不同的阴影,再将这二者与动画情节相结合,便可达到非常好的视觉效果以及渲染动画中的环境。长久一来,素色和无色一直都是日本动画的中心,配合上人物的艳色,使得日本动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纵使外来的动画对其干扰,但日本动画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方法。反观中国动画,由于没有合适的谱系引领,加上外国优秀动画的影响,许多动画尝试着模仿外国动画,由于只是单纯的模仿色彩选择,导致我国动画失去了我国自有的色彩特征。

四、中国当代动画造型存在的不足之处

1、缺少动画角色原创造型,缺乏动画创新型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地不断加快,各行各业也都在抢占先机,谋得更大地发展,我国动画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动画作品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在质量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所选择的题材与内容大都较为老套,或者是多已存在内容的翻新或者是对画面进行重新塑造等,没有一点创新理念,让观众看后会产生乏味感。此外我国关于动画创作方面的人才较为紧缺,大多数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但在工作中往往按部就班,没有加以创新,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动画产业地持久发展。

2、动画场景和画面造型的表现方式较为单一,创新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在动画场景以及画面造型的设置上还不具特色,表现方式单一化,创作理念陈旧,主要是借鉴国外一些动画产业在相关领域的成就,随着时代地不断进步,要使我国动画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只有转变传统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动画语言的多样化,让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感与认同感。

五、对中国动画造型未来发展的启示

1、动画角色造型需要原创,需要动画创新型人才

充满灵性的动画角色造型一方面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能将动画的真实内涵呈现在屏幕上,使动画的质感更加强烈。因此在动画角色设置中应进行必要的创新,对我国一些传统人物形象进行虚拟化,或者添加一些其他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此外,各动画产业还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在工作中创新意识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人才招聘方面要引进高技能、高素养的专业人才,为公司注入新鲜地血液,使其为公司地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2、转变动画造型创作理念,丰富动画场景和画面造型的表现方式

对于动画这一媒体,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觉得动画片就属于孩子的专属电视节目,这种偏见也进一步阻碍了动画创作者灵感地出现,在动画创作中他们会以孩子的眼光去审视,去创作出孩子喜欢的作品,长此下去,创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收到一定的制约。因此应转变动画造型的创作理念,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在引进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国外动画文化的可取之处,丰富我国的动画文化内容,从动画场景以及动画造型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打造中国专属的动画产业,让我国的动画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结束语

随着国际文化的繁荣发展,很多西方文化冲击着我国的本土文化,动画作为外来品,很容易受到影响,作为动画大国的日本,中国应吸取其优秀的特点,以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原材料,创作动画原型人物,从而不断壮大我国的动画产业,为中国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键森.国产动画电影中人物造型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4:11.

[2]张承志.中国动画“美术片”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3):45-47.

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 篇2

2006-1-27 15:05:00 BY 李家清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学生发展

长期以来,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是根据某一教学任务,设计出只有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背景不同,原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不同,智力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尽相同,如果教师用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学生的客观实际存在差异性、多样性,不同需求明显不符。这种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学生或少数学生能够达到,对其余学生或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实现的。如此往复,不少学生就渐渐地远离“教学目标”,成为所谓的“差生”了。

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能成为引领每位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学目标具有选择性,它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媒体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发挥每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条件与可能;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它要求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都应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可量性,应对所有学生的“行为结果”都能进行测量,做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判断。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准确性、全面性,应是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应具有差异性,差异性与学生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

二、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认识的结晶”。理论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在已有的知识教育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是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1)现有的发展水平,即指“学生现在能够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2)“最近发展区”是指其“潜在”的发展水平。目前暂时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家长的指点下,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其智力任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将“最近发展区”转化成为发展水平。其教学要领为:针对学生原有基础和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就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建立信心,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在课堂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两个层次间设置思考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并经过一番努力找到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提供了指导。

三、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基本策略 1.梯度式设计策略

梯度式设计策略就是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地理教学大纲》或《地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地理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例如:高中地理“海洋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设计,传统的设计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掌握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利用课本图表信息,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3)德育目标:通过“海洋环境和人类相互关系”的讨论,激发学生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

按照梯度式设计策略的基本思想高中地理“海洋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设计:(1)知识目标:A.学生能列出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说出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盐度由副热带地区向高、低纬度地区降低的原因;B.学生能说明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阐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A.学生能运用课本中某一图表信息,说出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B.学生能获取课本图表信息,概括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3)德育目标:A.学生能举例说明海洋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B.学生能概括海洋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具有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概括”的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设计:(1)知识目标:A.学生能识别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能识别主要内、外河流;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B.学生能说出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能说出主要内、外流河的名称;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成因。(2)能力目标:A.能对照地图册在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B.能在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南方河流和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3)德育目标:A.认识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B.认识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懂得治理大江大河的任务仍很艰巨,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可见,这种梯度式设计策略,能将原有的教学目标细化、层次化,把每个教学目标设计为由较低到较高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根据学生实际,还可以进一步设计为三个层次,以至四个层次,以符合学生学习背景,为每个(类)学生的发展引领方向。2.激励式设计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告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往往是地理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多使用以下的方式:如“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会„„”、“使学生懂得„„”等等,这种表述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励式设计策略是指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表述时,注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人称方式,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使用“通过学习,我们能列出„„”、“通过学习,我们能说明„„”、“通过努力,我们能概括„„”、“通过学习,我们能应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树立„„”、“我们将形成„„”等等。

据国内外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这种成就动机又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构成。“认知内驱力是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把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地理学习是一个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生命过程,一种学习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激励式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尤其是增强认知内驱力,具有重要意义。对适于较低教学目标学习的学生,通过运用激励策略,在较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下,完成较高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四、发挥地理教学目标的促进发展功能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异性,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任何一个地理知识的教学,一项地理技能的训练,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可能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把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机结合,就能更好地调动每个(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2.注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如果说,集体教学有利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和统一性的问题,那么,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就有利于解决个性和差异性的问题。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既要设计进行集体教学的策略,又要明确哪些内容应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为每个(类)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

3.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不仅能丰富教学过程,增强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生命过程的完整性。

色彩象征的差异性研究 篇3

绘画作品中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色彩形式,赋予简单的自然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是画家为传情达意进行的色彩再创造,同时,也是主观色彩运用的重要特征之一。色彩象征作为画家对色彩独特的表现形式,已成为艺术创作中构建精神性的重要手段。色彩的象征意义,产生于特定的民族、地域、社会历史、宗教、种族、文化传统等条件下,具有鲜明的差异性、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一、人文环境下色彩象征的差异

任何色彩形式与方法都是某种特定民族文化氛围的产物,受到审美情趣与功能性运用的制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色彩的意义往往不同,这与长期形成的复杂的民族风俗、美学思想、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1.中国色彩观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重感性的直觉与顿悟,强调有机的辩证统一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矛盾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绘画采用的色彩观,根源于阴阳五行以及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注重对色彩观念性、伦理性和哲学价值的研究,色彩形式简练、单纯,更多地表现为人格的象征意味,呈现出生命本源特征。中国绘画典型的择色原则:即“随类赋彩”的着色原则和删繁就简的水墨无彩原则。

(1)“五色观”的本源象征

“五色观”是中华民族色彩观的奠基石,也是中国绘画色彩的最原始资源。“五色”、“五行”、“五方”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色彩文化体系。色彩被归纳为青、黄、赤、白、黑,成为宇宙、自然、天地、时空的文化表意符号,它包含了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和起始状态,包含了有色与无色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中国艺术对色彩规律把握的独特性。当“五色观”被玄妙的理性学说吸收并利用后,色彩的象征意义被广泛化、抽象化、宗教化,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礼教的工具。中国画中“随类赋彩”的着色方法,剔除了光影的效果,通过色彩“类”的整合来象征思想或事物的方法,符合“五色观”的设色原理,具有鲜明的主观性与概括性,成为隋唐时期主要的绘画形式。五色体系的思维特征,深刻的影响着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色彩认知和应用秉承了五色体系思维特征,形成了与西方迥异的绘画色彩观念。

(2)儒家色彩的品格象征

先秦时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带有文化特色的礼制性色彩观念。儒家思想把色彩分为正色、杂色、美色、恶色,用朴素的色彩象征人的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与早期中国的“五色观”不同,色彩成为品格高尚、低俗、忠诚、邪恶的象征。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在中国画的用色上形成了色彩关系的和谐思想,即在五色之中寓统一。儒家思想赋予了中国画家道德使命感,也给中国绘画约定了一种观念化的价值和意义,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但是,这种“规范化”的价值体系,也严重束缚了色彩表达的自觉性。

(3)道家“无彩”中的“有彩”象征

唐宋以后,老子的“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色彩理论成了中国画的择色标准和色彩表现形式,文人水墨画得到空前发展。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即无为而无不为,以少胜多,以无胜有,表达了道家追求无色之美,追求朴素之美,黑色回归的倾向。受道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色彩偏重于对人的内在本性的发现,提倡返璞归真。以黑色反对彩色,在无色中发现自我,是道家自觉维护原始色彩本性的表现。宋朝,黑白水墨取代了重彩画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古典审美精神由外向内到由内向外的历史转折。文人画家从水墨与淡彩中抒发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以简概繁的方式表现大千世界的万千色彩,即摆脱了自然色调,又兼备众彩,于对立统一中表达了朴素的辨证观。文人画家把黑、白两种颜色变成具有独到审美价值的色彩表现形式。这不但有别于西方的宗教色彩象征和再现性色彩表现,更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五彩彰施”,它超越了物象本身,呈现出一种纯粹、极简的色彩观。

(4)佛教色彩的等级象征

汉代,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绘画带来跨区域性的色彩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在中国的传播促成了儒、道、佛三家色彩并存互补的局面。封建社会的阶级性使色彩观带有了明显的倾向性,等级制度的色彩观代表了君臣关系,正色和间色被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色彩被用于象征空间、宇宙万物和朝代更替,即有合理的联系,又有牵强的拼凑,渗透着愈加理性化的神学观念。装饰性、象征性、实用性成为色彩运用的特点。佛教思想的渗入使中国画走向了讲求内涵、讲求深度、“空灵”、“无我”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有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也为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受到王权的喜爱,达到繁盛时期。画家的色彩运用不再是对客观物质颜色简单的描绘与纪录,而是浸入了某种政治和社会色彩的文化载体。

2.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象征

不同于中国绘画,西方绘画既有科学的色彩观,也有基督教等神学引导下的宗教色彩观。科学色彩观根源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文化,以模仿自然为方向,严格遵循美的规律,追寻真实的艺术再现,使西方绘画向精细、写实方向发展。宗教色彩观则是带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色彩取向。色彩的使用带有鲜明的指向性和象征意义。西方中世纪绘画和传统中国画都受到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支配,具有象征意义和时代特征,呈现出丰富的表现性和强大的感召力。

古埃及人、美索不达米亚人、波斯人和欧洲许多民族,继承了原始人类的太阳崇拜,延续着象征的色彩观。在古埃及白色是神圣的色彩、黑色是冥界的象征、金色和黄色象征着太阳、红色象征着生命活力。古希腊时期,神庙的装饰色彩已成为宗教神学传播的辅助手段。罗马后期,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宗教精神成为绘画作品创作的依据,白、黑、红、黄、绿、蓝、金色成为主要的色彩语言,以基督教为精神内涵的宗教题材成为主要的绘画内容。金色和白色象征天国和上帝;红色多用来描绘耶稣的鲜血;蓝色成为女性贞洁和忠诚的象征。西方世界对黑色的认知不同于中国色彩观,在基督教作品中它象征黑暗与邪恶。黄色在基督教眼中,是大逆不道的卑劣色彩,是背叛、奸诈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黄色是皇权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浓重的政治意义。罗马人创造的镶嵌画艺术在中世纪发展到顶峰,尤其是作为教堂装饰的镶嵌画,每一个色点的选用都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在光线作用下,有色玻璃可以制造出扑朔迷离的神秘效果,使身临其中的教徒感到自己仿佛沐浴在上帝的关怀之中。文艺复兴时期,面对宗教色彩的强势压抑,人们对现实色彩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更加重视对自然色彩的感知。画家乔托以明暗制造空间效果,创造了绘画语言的新形式,通过象征性的色彩,表现出新的绘画空间,也为西方画家在文艺复兴以后,努力实现再现性色彩奠定了基础。

二、地域情感下的色彩象征差异

画家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依托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这种客观的自然色彩资源,为画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在感知色彩和地域情感的融合下,画家在自然色彩环境之外,创造出另外一个色彩世界。这个由画家创造的、非现实的色彩世界潜藏着画家最真实的生活经验,体现出画家独有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地域性色彩习惯与偏爱,往往是自然环境熏陶的结果,地域性差异的影响使人们对色彩的理解各不相同。热带地区的人们偏爱热烈、单一的色彩,寒冷地区的人们则喜爱相对温暖、柔和的色调。潜在的心理需求会引导人们对色彩的主观需要与表达。由于对尼罗河特殊的尊崇使埃及人对蓝绿色极其偏爱,在需要色彩装饰的重要位置,都有蓝绿色的表现。我国西北边区,人们多居住在昏暗的窑洞里,他们喜欢用浓烈的对比色绘制年画。而居住繁华城市的人们,由于整天面对缤纷复杂的生活环境,内心深处向往平静的生活空间,对色彩的需求较为温和、内敛。

三、色彩象征的个性差异

从物理学角度讲,色彩只是一种科学现象,并不具备艺术属性。然而,当色彩作用于人的感觉并引发联想时,对色彩的解读和使用就会产生明显差异。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往往随着环境、情绪、经历等因素发生变化,色彩感知也会随之改变,可以说色彩想象有多丰富,色彩的心理反应也就有多复杂。客观事物带给画家的感觉取决于画家关注它的方式,这种关注方式是画家生活地域的自然资源和精神资源二者的合力作用。作为思维个体的画家,每个人的思想情感不同,关注自然的方式不同,所绘作品就会各具其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又称艺术个性,它是画家生命本能差异性的情感显现。

画家所采用的带有主观臆想的色彩形式是画家对事物发表主观看法、直抒情怀的一种手段。色彩的表现会因人的个性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心理学家鲁奥沙赫认为,对形态和色彩的选择与人的个性有关,情绪欢快的人对色彩的反应较敏感,而心情抑郁的人则偏重对形状的关注,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往往会喜爱蓝色或绿色等沉稳的色彩。如果说主观色调的选择象征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那么从画面色彩中我们一样能看到画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画如其人。凡?高用黄色和紫色来表达内心的矛盾和对苦难现实的逃避;夏加尔用蓝绿色调来表达淡谈的乡愁,格列科用蓝黑色来表达内心的恐慌、焦灼和呐喊。画家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选择哪种色调,表现怎样的内容,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个人的精神情感。画家对色彩的偏爱和对色调的选择,也具有“可变性”特征,会随着生存环境、创造环境、心理情绪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毕加索从“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到“立体主义时期”,每一个时期色彩的选择都反映着画家独特的心理感受,是画家内心情绪的真实写照。

画家通过运用色彩象征形式,将隐含的色彩感情与原事物自身的色彩特征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和行为,在变幻、交替中达到情感的移植。由于色彩象征形式的运用,使艺术作品的思想情感更加内敛、含蓄,也由于色彩象征差异性的存在,使作品更具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丰富的个性化特征。

参考文献:

[1]陈云飞.再论象征主义艺术中的世纪末情绪[J].美术大观,2008(5).

[2]孙晓昕.十九世纪文学理论对象征主义绘画的影响[J].美与时代,2009(3).

[3]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侯昀.绘画艺术色彩的模糊性特点[J].美时代,2004(6).

[5]詹姆斯·霍尔.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篇4

一、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

农村金融需求地区差异明显。从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看, 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来自非农部门, 中部地区主要在种养业, 而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满足由于产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生活方面的盈余调剂。故同样是农村金融需求, 不同地区之间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重点是农民生活需求问题, 生活性借款比例高, 生产性借款所占比重不大, 主要解决农户的基本生活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 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传统、分散、低效的天然属性自然反映到其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上, 呈现出与城市及其他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截然不同的特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决策主体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的特征。[2]由于农民收入较低, 农村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 往往缺少有效的履约担保手续, 农村金融需求面临较大的风险。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需求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 主要解决民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中等发达地区的重点是农业生产需求, 主要解决商业贷款能力较弱的农户融资难问题。

从农村金融需求规模看, 由于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导致各地区农村企业和农户借款需求规模和所占比重不一。基于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我们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规模表示农村金融需求规模。2002年~2005年, 东部地区农村借款规模最高, 平均借款规模为9499.2亿元, 在全国所占比重为55.4%, 而西部地区仅占18.9%。虽然东北地区农村借款规模最低, 但东北地区只有三个省份, 从每省平均水平比较略高于西部 (参见图1) 。从借款需求趋势看, 2002年~2005年, 中西部、东北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呈上升趋势, 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在2005年有所下降, 其主要原因在于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农村信用社已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2005年、2006年)

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 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 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的自主性行为。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迟滞和摩擦成本, 但未必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政府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强制性制度安排, 必然使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相对充足、金融需求旺盛, 而西部地区金融供给不足与金融需求有限同时并存, 农村金融抑制表现为混合型金融抑制。

一是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足与金融需求旺盛并存。与经济发展的路径一致, 我国金融发展也遵循以东部和城市为中心推进的模式。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城市, 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较小。东部经济较发达, 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强烈, 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 东部地区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也就是说, 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导致了东部地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 因此, 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相对较完善, 农村商业金融也较发达, 农村金融商品的供给较为充分。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曾提出的两种模式 (Hugh T.Patrick, 1966) , 即“需求追随” (demand following) 模式和“供给领先” (Supply leading) 模式, [3]我们认为, 东部发达地区应适合采取“需求追随”模式。“需求追随”模式注重金融成长的内生机制, 强调推动金融组织及服务发展的是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东部地区农户和农村企业对金融资源的需求极其强烈, 制约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瓶颈是金融供给相对不足, 因而仍然以需求带动金融供给的增加就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金融服务的需求先于供给。

二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与金融需求萎缩并存。一方面, 有限的金融需求无法内生出具有强大市场扩张力的金融力量。尽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 农户之间长期而广泛地存在着小范围内的零星借贷和小规模的金融交易活动, 但孕育于传统小农经济土壤的金融需求却一直难以内生出具有强大增长能力的金融力量。在经济极度落后、金融交易量过少的地区, 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金融交易规模, 还不能支撑起高级而复杂的现代金融组织, 导致大量外生金融机构陷入营运困境而不得不选择撤并分支机构。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据中国银监会《农村金融服务地图集》上公布的数据: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网点覆盖面最高的地区是重庆和四川, 其次是内蒙古、陕西和广西, 覆盖面最低的是青海和西藏。西部地区每个县域只有18.96个银行网点, 每个乡镇仅有1.58个网点, 平均80个行政村才有一个网点。尽管眼下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网点严重不足, 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撤并之风仍在延续, 机构和网点的撤并随意性很大, 并不考虑农民的需要。例如, 从2001年至2006年, 云南省县以下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减少了47%,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减少了34%, [4]在外源融资中偏好熟人借贷, 只有当熟人借贷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时, 农户才会发生正规金融借贷。根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显示, 2003年, 全国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50亿元~8300亿元之间。2003年, 在全国农户户均借款来源中, 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只有26%, 而来自私人的贷款占71%。也就是说, 农村借贷市场上民间金融占据了绝对优势。由于手续简便等原因, 西部许多地区的农村居民更愿意选择民间金融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 正规金融在竞争中被农村居民冷落。西部地区农户正规借款的比例低于东部地区, 说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极度有限。

东部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多, 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其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作后续发展。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更多借助外源融资, 以正规金融借贷或其他有偿借贷行为为主。东部地区农户的正规借款规模远高于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平均借款规模为9318.3元, 西部地区平均借款规模为7189.1元, 中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 为8651.6元。 (3) 但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尚未建立健全的授信制度, 采取抵押的手续多, 造成较高的借款成本, 因此, 民间金融仍是这类地区贷款的力量之一, 民间金融的形式向更组织化和规模化的合会、钱庄发展。东部农村地区正规金融借款与非正规金融借款高, 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旺盛。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几点结论。 (1) 我国农村金融的地区差异明显, 东部发达地区在农村金融供给、需求以及制度安排上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农村经济的程度相当高。 (2)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主要依据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化程度, 东部地区农村微观主体经济活动活跃, 需求强, 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提供的金融支持力度大。 (3) 民间金融与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传统农业具有规模小、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 规范化的制度安排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与小农经济的适应性越来越差, 农村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发展起来, 成为推动各地区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

基于以上结论, 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 不同区域应根据其实际的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建设必须与市场化的现实相适应, 发展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商业银行是当前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金融供给不足, 金融需求萎缩, 欠发达地区不能盲目缩小金融体系的规模, 否则资金会通过其他形式 (如非正规金融) 汇集起来, 并且有可能增大金融风险。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增加金融供给主体,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刺激金融需求。 (2) 实行差别性的区域金融政策。对东部地区实行的政策应更多地体现市场化原则,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 用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手段调控经济金融运行。而对中西部农村地区, 在运用市场调控手段的同时, 还可以采用一些直接调控手段,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降低门槛, 政策性金融应适度向中西部农村倾斜,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入等。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区域, 一般资金需求者所能够承受的利率水平较低, 通过低利率政策和利息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投入,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部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 (3) 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进入正规金融体系, 一方面补充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 另一方面以规模小的金融机构适应小额信贷的需求。截至目前, 全国已有10多家“村镇银行”相继建立, 它们主要为“三农”服务。这些机构的创建, 对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 焦兵.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7, (01) .

(2) 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3)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差异性研究 篇5

认知能力的毕生发展及其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研究

研究认知能力毕生发展过程及其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变化.被试1993名(10-90岁),完成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心算、空间表象和记忆再认等认知测验.结果表明:1)认知能力发展的`发展在16-19岁组达到高峰,20岁后随增龄而逐渐下降,不同认知能力发展的分离性在60岁后明显增大;2)几乎所有测验的个体差异性在20岁之前随增龄而减小,在20岁之后随增龄而增大;3)教育因素对认知能力老化过程的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有明显影响.

作 者:李德明 陈天勇 李贵芸 刘昌  作者单位: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刘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南京,210097)

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7(6) 分类号: 关键词:认知能力   毕生发展   发展分离性   个体差异性  

财务困境预警的行业差异性研究 篇6

关键词:财务困境;预警;行业差异性

0 引言

关于行业影响的实证,Gupta﹠Huefner(1972)发现,财务比率呈现行业性的差异,将其转换成行业相对财务比率,预测准确率高于以原始比率为变量的模型。Gilbert,Menon﹠Schwarts(1990)认为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财务比率明显不同,不能同时构造模型。Altman and Izan(1983)将模型加入了与行业相关的变量,Platt(1990)(1991)结合模型中的变量与行业增长比率,成功的预测了破产。

关于行业对于预警模型影响的考虑,国内学者们多数基于行业对财务困境预警具有影响的前提,通过选取与ST样本公司同行业的公司作为配对样本,或者通过选取某一特定的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如高培业、张道奎(2000)采用一年的财务数据,把深市上市公司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运用线性判别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财务困境预测,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业影响的目的,郭斌、戴小敏等(2006)的研究及实证结果表明,消除行业影响后模型的分类准确度有所提高,但未曾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行业之间的差异性。

1 剖面分析法与Kruskal-Wallis H 非参数方法

1.1 剖面分析法

剖面分析法考察单个比率的变动趋势,以考察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的异同。本研究计算或描述ST组和非ST组在ST之前历年的描述性统计量或特征值,采用的主要统计量有:

1.1.1 均值

均值描述样本公司中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前t年的平均值。

1.1.2 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第i组公司样本公司的财务指标R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1.2 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方法

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k个总体间的差别,这里k>2.1当总体分布不能假定为正态分布或者当数据是有序水平观测,而不是间隔水平或比率水平观测时,可采用这种非参数的秩和检验以代替单方差分析F检验。H的值标志着k个处理中秩的分布情况。H值越大,秩的差别也越大。若H值大于在假定各处理来自同一总体时的期望值,则拒绝原假设。

2 行业选取、指标变量与样本公司的选择

2.1 行业选取

出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以及制造业内的上市公司行业差异大的现实考虑,为了避免由于不同行业数据互相混杂而导致的模型适用性不高的缺陷,本文将行业研究对象确定为制造业下的辅助性类别。出于大样本和保证统计显著性的考虑,本文将财务比率的行业差异性检验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制造业下的机械设备仪表业、金属非金属业和石油化学塑料塑胶业的上市公司。

2.2 财务指标的选择

在财务指标的选取上,本文广泛考察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最终选取具有解释力和显著性统计结果的财务指标,指标名称依次为流动比率X1、营运资本总资产比率X2、资产负债比率X3、资产周转率X4、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现金资产比率X7、速动比率X8、主营业务利润率X9、总资产净利率X10、总资产收益率X11、营运资本转换效率X12、长期负债比率X13、存货周转率X14、应收账款周转率X1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6、总资产增长率X17和净利润增长率X18。

2.3 行业差异性研究的样本设计

财务比率的行业差异性研究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样本筛选:

2.3.1 为避免新股的影响,选取1997年l2月31日前上市的A股公司为原始样本;

2.3.2 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剔除了样本期内的ST和PT公司;

2.3.3 为保持样本公司行业的恒定,剔除了样本期内变更主营业务的公司;

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天软数据库和新浪网,其中财务困境预警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均采集自财务困境发生前三年,即使用t-3年的指标值。

按照上述标准,行业差异性检验研究的样本最后得到181家上市公司,其中机械仪表设备业73家,金属非金属业61家,石油化学塑料塑胶业57家。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行业描述性分析

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1998-2013年各样本行业财务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从行业整体表现来看,偿债能力指标多接近一般行业平均值,情况良好,其中机械设备仪表业偿债能力表现最好,其次为石油化学塑料塑胶业,金属非金属业偿债能力最弱。

从盈利情况来看,主营业务利润和留存收益情况较好,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则差强人意,反映出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运用资产来获利的能力普遍不强,公司经营效率普遍不高,公司的决策和行动值得进一步商榷。

从横向来看,机械设备仪表业的盈利能力最强,金属非金属业次之,石油化学塑料塑胶业最差。

从经营能力来看,整体情况良好,尤其金属非金属业表现出色,说明该行业的资产利用比较充分,资产管理和信用管理更有效率。

从成长能力来看,总资产都保持较稳定的增长,表明尚有一定成长空間,但是净利润增长率全为负倍数则显示可获利空间的狭小,机械设备仪表业情况利润获取情况尤为堪虞。

从单个财务变量的行业表现来看,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在X1、X3、X5、X6、X8、X9、X10、X11、X13、X16、X17方面相差不大,均在0.0044-0.0799;X2、X4、X7、X12、X14、X15、X18差异比较明显。

但不同行业的财务指标究竟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还需进行假设检验。

3.2 行业差异性假设检验结果及分析

首先计算126家样本公司各财务指标的均值,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业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进行假设检验(H01:各行业的资产负债率X1没有显著差异,H02:各行业的流动比率X2没有显著差异,H03:各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X3没有显著差异……)。三个不同行业间财务指标差异性的Kruska1-WallisH检验结果见表3.1。

a Kruskal Wallis Test b Grouping Variable:所属行业

Kruska1-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比率X2、营运资本总资产比率X4、速动比率X7、现金资产比率X10、营运资金转换效率X12、长期负债比率X13、存货周转率X14等指标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5,因此否定原假设,认为行业之间在这些财务指标上是有差异的;用于反映利润率X8、应收账款周转率X15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6的显著性概率较好,表明不同行業在这些指标上具有不一样的表征。

检验的结果表明,用来构建预警模型的财务指标在行业之间显著不同,不同行业在偿债能力指标的差异性最为显著,在盈利能力指标上显现出一定的差异,而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这证实了不同行业的财务指标存在着差异性,而且符合这三个行业经营能力参差不齐、作为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成长能力普遍偏低以及因所处行业不同信贷市场对其的信贷政策明显有行业倾向性的客观现实。而且也表明基于行业角度财务困境预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Gupta,M.,Huefner,R.A cluster analysis study of financial ratio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2, (spring): 77-93

[2]J.-P. Kallunki,T. Martikainen,Financial failure and managers’ accounting responses:Finnish evidence 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1999(9):15-26

[3]Michel A.Industry influence on dividend policy[J].Financial Management,1979,(Autumn):22—26

[4]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及其应用[J],预测,2000,(6):38-40

[5]]郭斌,戴小敏.我国企业危机预警模型研究—以财务与非财务因素构建[J],金融研究,2006,(2):78-86

[6]王宗军,熊银平,邓晓岚.非财务信息与财务危机预警--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价值工程,2006,(8):155-158

[7]邓晓岚,王宗军,李红侠.非财务视角下的财务困境预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3):72-80

作者简介:

刘翠屏(1978~),女,湖南宁乡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投资理财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资本运营与公司理财。

基金项目:

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行业差异性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13C1057)

中学生数学能力差异性研究 篇7

在这方面,我国对数学家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但目前这种需求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感到“数学家太少了”。众所周知,在某学科领域里表明有能力的人,对该领域的发展就会做出贡献。所有这些,使我国学校面临着这样一个任务———即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与此同时,在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还可考虑对数学能力水平高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促使那些特别喜爱学习数学的学生能在数学上有所发展。因为22岁~24岁是 “数学研究人员的黄金时代的开始”。因此,在中学某一阶段,可以考虑适当重视部分数学尖子生的发展,这能够为数学尖子生将来成为数学家奠定基础。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在某一时期,有时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较为明显。有专家呼吁:要进行数学补差,让学生在数学方面都能够齐头并进地发展,不应该去选拔那些数学上有能力的学生, 应该研究一下最大限度地发展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可能性。 这当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正在实施之中。不过,有时即便有最完善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能力上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个别差异———有些学生更有能力,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暂时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在着力发展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上、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上,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做工作, 全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适当注意数学上超常的学生, 为他们布置特殊的作业,以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这也是分层教学的宗旨所在。

学生的“潜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切不可满足于仅仅认为学生的不同成绩———譬如说在数学上的成绩——是他们不同能力水平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谈论关于能力的形成、发展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性,但却不能准确预测这种发展会达到什么程度。不过,这并不排斥去考虑和研究这种潜能的必要性,从而试图去理解它的性质和设计发展能力的种种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有时也会影响教育的成效。只靠完善的教学方法——靠教师的教学技巧,有时就能保证教育上的成功,就能使学生掌握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能力,但并不能由此相信一切都有赖于它们。有专家在讨论“同样的教学条件下, 学生掌握知识上的差异问题”时曾指出,这要从学生本身的特征中寻求解释。这种观点无疑是比较客观的。大多数的现任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认为在学生中存在着能影响教育成效的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因此,抽象地来考查教育上的成功或失败,本身并不能为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性质提供根据。特别是学生进步缓慢,并不必然是能力薄弱的标志。不过,每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样的训练和教法,实际上却可能产生基本上不同的结果, 这种差别可以用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来解释。

当前有些老师存在一个看法,即认为如果特别关心那些禀赋好的学生的发展,就会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相违背。有人相信,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同样高水平的知识,每个人的能力都将得到高度发展,因而不同人的潜能也就真正平等了。可是,教学思想再先进,教学方法再完美,也不能忽视学生在能力水平上的个别差异。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但彼此之间能力仍然不会完全相同。在任何知识领域里,一些人会比较更有能力,而另一些人的能力则可能暂时不太理想。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尤其是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来说,并基于此,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得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各自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促进所有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新课程理念,不仅和发现与发展每个学生的基本的、主要的能力不矛盾,相反,它却是学生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努力使每个学生的全部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应当考虑的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发展他所特有的主要能力作为他将来职业定向的基础。所以,不论是培养能力,还是要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都是很重要的。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在能力水平上的个别差异。一些人会更有能力,而另一些人的能力则相对暂时不足。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文章对中学生数学能力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

优化英语课堂的差异性教学策略研究 篇8

一、围绕教学环节进行差异性分层传授

(一) 分层启发, 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

英语教学的第一步骤为“设置语言任务”。一方面, 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原有认知语言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用分层设标、小步子、快步走的分层教学法, 激发他们追求自我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欲望;另一方面, 教师还能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 引导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比如, 在每节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这种分层预习的方式, 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英语的切入点, 寓学习活动本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 也能使其内在的语言潜能得以挖掘和发展, 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 分层指导, 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思路进行引导, 带领他们展开自学, 让不同的学生由最初的兴趣初萌状态, 进入“讨论交流、语言运用尝试和分层练习”阶段。这一分层模式尤其要落实到教学目标中, 目的在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从而有的放矢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语言知识, 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师也可让学生自学教材, 或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交际, 互相对话。

二、针对教学对象实施差异性分层模式

可把学生按照实际水平划分为不同的层次。A层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B层为程度适中的中等生, 而C层次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然后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培养, 对A层次学生, 要求他们立足课本, 按照大纲要求夯实英语基础, 并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B层次的学生, 注重培养他们在巩固新学新知识以后, 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一步的学习问题的能力;而对C层次的学生, 则要解决他们在认知方面“吃不饱”的问题, 培养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 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 因而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 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培养英语自学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层次进行各自的“任务练习”, 教师在不同范围里给予解惑。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对自己来说是较优的发展, 在不同层次上达到相应的平衡, 从而培养了自己的语用能力, 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 其成功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三、注重教学成效推广差异性分层理念

(一) 分层教学的平等性

分层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追求教育的平等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和耐受力, 把教学活动细化为不同的教学梯度层次, 为学生搭设不同的发展平台, 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件艰苦而又快乐的事。后进层学生得到心理保护、成绩提高, 不再惧怕英语。中等层学生得到重视、不断发展, 能够在语言能力方面找到发展的空间。优秀层学生可以获得解放, 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英语品质、学习英语能力、学习英语持久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允许学生在学习成绩、语言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 然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潜力。

(二) 分层教学的快乐性

分层教学研究中特别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殊的心理感受, 使“后进生”的无助感、失败感、自卑感得到有效缓解, 也使优秀学生获得了挑战自我、独立进行语言交际的快乐。

(三) 分层教学的可选择性

撬压与打击痕迹特征差异性研究 篇9

打击痕迹是利用碰撞作用破坏客体引起的变形为打击痕迹。打击工具多是能够产生较大冲击力的物体。如锤、斧、锹、镐、耙、棍棒等。涉及的案件多是大、要案件, 如打砸保险金柜、打击颅骨杀人等。通过对打击痕迹的受力分析表明, 受打击对象在外力作用下, 所受到的总冲量等于工具的动量的变化量, 工具作用于受力打击对象的持续时间愈短, 工具打击的速度变化愈大, 冲力则愈大, 而造成的客体破坏也就愈严重。打击引起的变形有瞬间突变的现象, 即承受客体出现突然释放能量, 使分子的排列瞬间发生变化, 在客体表层产生断裂变形。打击痕迹属凹陷痕迹, 其特点是一次动作形成一处痕迹。从打击方向分类, 分为垂直打击与倾斜打击两种类型。

撬压痕迹在工具痕迹中出现率较高。破坏的客体小的有抽屉、箱柜, 大的有金库、保险柜、防盗门。撬压痕迹的形成借助于杠杆原理。实施撬压破坏时, 工具视为刚体, 绕某定点转动达到平衡时, 满足于平面力学中平行力学的平衡问题, 支重两点的受力均匀比施力处的力大, 也就是说利用杠杆作用破坏要省力。而且杠杆作用为静加载方式, 缓慢加载声音较打击要小得多, 也满足了犯罪分子的心态。所以, 此类痕迹在工具痕迹中明显高于其他痕迹的出现率。痕迹多为凹陷类痕迹, 其特点是一次动作形成两出痕迹, 一个在支点, 一个在重点, 相互对应, 受力方向相反。罪犯在破坏过程中, 由于作用方式的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撬压类型。按其形成的目的分有折离撬压与扩缝撬压, 如图1, 图2。按其动作分有夹持撬压与扭转撬压。

2撬压痕迹与打击痕迹的寻找与确定

2.1确定撬压痕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1根据撬压痕迹的特点。一次动作两处痕迹是分别反映在两个不同部位的对应关系, 试图寻找位置不同、方向不同且满足一次动作形成的痕迹。在四种类型的撬压痕迹中, 夹持与扭转痕迹的对应关系明显, 而折离与扩缝的对应关系不是很明显, 属于印压所为。

2.1.2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 再根据成对出现的对应关系, 观察支重两点痕迹反映, 分析确定撬压的次数动作。此时要注意区别重叠痕迹, 重叠痕迹的表现为周边轮廓不完整, 或者何地出现多台阶, 或者痕迹不是自然圆滑、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点。区别了此类痕迹, 即可通过支重两点的痕迹数量确定破坏动作的次数。

2.1.3根据痕迹的形状分析工具种类。痕迹反映着工具接触部位的外表轮廓形状、结构特点。且撬压痕迹是从支重两点反映工具的接触部位形状, 联系两处形象反映即可分析工具种类。

2.1.4测量支重点间距, 及痕迹的宽窄、直径, 分析工具的长短及其种类寻找撬压痕迹特征时, 首相要确定一处痕迹, 该痕迹应是不贯通、不断裂、轮廓清晰、凹陷结构明显, 且能够反映出明显特征。对于结构明显的痕迹, 要从痕止缘找特征, 再从痕底找特征, 这两处均为凸凹坑丘特征。撬压时, 客体在形成痕迹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常见有弯折、折裂、裂断等变形, 其中弯折变形反映的特征真实、稳定、可靠的, 是我们经常寻找的特征。

2.2确定打击痕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2.2.1观察总体对应关系。打击痕迹是一次动作形成一处痕迹, 痕迹与动作的对应为一对一。

2.2.2观察受力方向关系。打击痕迹是同方向受力, 无论几次, 都是受力方向相同, 不存在反方向受力问题。

打击痕迹的特征反映也与撬压时的特征反映类似, 但也有相区别的地方。从痕迹部位也是按痕止缘、痕底的顺序寻找。但与撬压比较, 垂直打击的痕止缘不如撬压时特征明显, 倾斜打击的止缘不如撬压反应细微。而痕底的特征相对撬压要清晰明显, 一般情况痕起缘的特征利用价值不高。

3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器材:撬杠、锤、铅板、木板、铝板、比例尺、数码相机等。

实验的操作步骤:

3.1利用撬杠和锤分别在铅板、木板、铝板上进行撬压和打击作用, 选用痕迹特征明显的样本。

3.2在样本上放置比例尺, 对相同客体上不同工具作用的打击痕迹和撬压痕迹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对不同客体上相同工具作用的打击痕迹和撬压痕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寻找两种痕迹特征差异性, 如图3-图6。

4分析与讨论

对以上各种样本进行相同客体上撬压痕迹和打击痕迹的区别研究分析以及不同客体上相同作用痕迹的比对分析可以得到:分析现场出现的凹陷状痕迹是撬压痕迹还是打击痕迹, 不能仅从一方面入手, 应该综合来看。

撬压痕迹与打击痕迹在现场的出现率很高, 而且这两种痕迹在有些情况下, 相似程度也很高, 再加上工具的不确定性, 这样就对利用痕迹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及作案的手法等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应在掌握各自的特点基础上, 仔细分析痕迹的形成过程, 并注意痕迹的尺寸、形态、凹陷的均匀程度、数量及痕迹出现的位置, 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断, 才能更好的区分撬压痕迹和打击痕迹。

5结论

打击工具的打击面一般而言都是规则的、均匀的, 有一定的形状, 对于斧头和锤子这两种工具而言, 其打击面的形状多为圆形、四边形和正多边形, 而且打击痕迹的面积在多数情况下要大于撬压痕迹的面积。如果凹陷状痕迹的痕底是倾斜的, 并且痕迹的面积也相对较小, 在相关的部位有另外一处痕迹与之对应, 则该痕迹是拆离撬压或扩缝撬压动作形成的撬压痕迹;若该痕迹是独立出现的, 则痕迹是倾斜打击动作形成的打击痕迹;如果凹陷状痕迹各部位的凹陷程度相同且痕底是平面的, 则该痕迹是垂直打击形成的痕迹。但是如果有另外一处痕迹与该凹陷状痕迹有力学对应关系的话, 则该凹陷状痕迹是撬压动作形成的, 并且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的长度范围内, 工具有弯曲状结构。

在拆离撬压和扩缝撬压中, 工具头部形成的痕迹是倾斜状的, 也就是说, 痕底是个斜底, 凹陷状痕迹各部位的深度是不均匀的。打击痕迹中, 垂直打击动作形成的凹陷状痕迹的各部位深度均匀、一致, 倾斜打击动作形成的凹陷状痕迹, 各部位深度不均匀, 受力大的地方痕迹深、受力小的地方痕迹浅。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相同客体上撬压痕迹与打击痕迹的形态、深度、位置、数量等特征的研究, 总结两类痕迹特征的差异性、确定痕迹的具体种类, 以便减少工具痕迹检验过程中的错误判断, 进而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关键词:撬压痕迹,打击痕迹,差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小青, 李素琼.约束和约束力对工具痕迹变化的影响[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1) .

差异性研究 篇10

众所周知, 通过语言表达礼貌是最常用的手段, 它的确是成功交际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礼貌作为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 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 礼貌虽然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 但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不同的解释和侧重。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 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语文化的特征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而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分析了汉文化的礼貌持征, 归纳了五个礼貌准则。将顾先生与Leech的礼貌准则作比较可发现英、汉语的礼貌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科学地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是防止语用失误、促进交际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2. 英汉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们言语行为方式的不同, 也决定了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因此, 要讨论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 首先有必要了解两种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

2.1 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

封建制度桎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时间较短, 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体系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主体。在英语言文化中具有“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的特点, 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以个人的工作和成绩来评定人 (包括自己) 。英语语言文化没有传统的贵贱之分, 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敬他人。

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前人做了大量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 (E.Goffman) 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 建立了礼貌模式。1987年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根据Goffman的解释提出面子论。他们把它分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种, 这样礼貌也就随之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

20世纪80年代, 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Leech的这一原则也是本论文的一条主线。他的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 把礼貌信念的表达增大到最高限度。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项准则, 每项准则都有两条次准则。

(1) 策略准则:a)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b) 尽量多让别人得益;比如:“I would like to borrow your bike, if you wouldn’mind.”用完之后往往要说:“Thanks a lot.” (尽量夸大自己所得到的利益) 。若直接说:“Lend me your bike.”就显得不礼貌。

(2) 慷慨准则:a) 尽量少使自己得益, b) 尽量多让自己吃亏。如:“You can use my bike.”“Have another sandwich.”比“Hand me the newspaper.”“Got a cigarette?”更礼貌一些。

(3) 赞誉准则:a) 尽量少贬低别人, b) 尽量多赞誉别人。如教师用语中批评学生“你是个榆木脑袋”“你是个笨蛋!”这样的对学生全盘否定, 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做人的信心, 引发对立情绪, 无法为学生接受。

(4) 谦虚准则:a) 尽量少赞誉自己, b) 尽量多贬低自己。如:A:Your performance was outstanding.B:Yes, wasn’t it!又如:Please accept this large gift as a token of our esteem.以上两句都认为是不礼貌的, 因为都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原则。

(5) 一致准则, 也叫赞同原则:a)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b) 尽量多增加双方的一致。例如:A:It was an interesting exhibition, wasn’t it?B:No, it was very uninteresting.以上B的回答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6) 同情准则:a)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b)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如:A:English is a difficult language to learn.B:True, but the grammar is quite easy.以部分同意代替完全不同意, 显示出礼貌。

可以看出, 以上各项准则的两条次准则含义相当, 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Leech认为所有的语言均要遵守他所提出的这一礼貌原则, 礼貌是世界上所有语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论断有些偏颇。因为世界上的语言毕竟千差万别, 迄今为止, 我们也无法穷尽对所有语言的研究。学理论研究本族语的具体问题, 就必须在其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了解本族语的具体语言事实。本着这一原则, 中国的许多学者也提出了适合汉民族语言的礼貌原则, 其中以顾曰国先生的五个原则最为显著, 以此与Leech的礼貌原则相呼应, 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礼貌原则的普遍存在。

2.2 以汉语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原则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 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 中国学者在吸取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汉民族独特的礼貌现象, 并提出了更符合汉文化的礼貌原则。徐盛桓 (1992) 在他的礼貌原则中修正了Leech的礼貌原则, 用“通常倾向于”等字眼替代“最大”和“最小”等词, 对礼貌的得体性有所考虑。另一位学者L.R.Mao比较了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后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何兆熊 (2000) 认为, 西方文化中的礼貌, 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 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在此基础上他于1992年又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称呼准则: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称呼语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 称呼语必须体现尊重原则,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映。例如: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我们用尊敬的语言, 比如我们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 而对比自己年幼的人往往没有这种等级差别。

(2) 贬己尊人准则:“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例如称自己为“小弟”“下官”, 称自己的妻为“贱内”, 而称对方妻子为“尊夫人”等。

(3) 雅言准则: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我们为回避忌讳, 对“死”字可以用“长眠”、“老了”、“安息”等委婉语表达, 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4) 求同准则:这与“脸”、“面”有关。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 尽量和谐一致, 满足对方的要求, 赞同对方。像下面这组对话就违反了这一原则:“A:周六图书馆开门吗?B:只有白痴才会这么问。”

(5) 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3. 两种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对比与分析

3.1 英汉文化礼貌原则的共同处

从Leech的礼貌原则的提出到目前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 曾有人对其存在的普遍性提出疑问, 但从跨文化的角度上来讲, Leech的六准则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将六原则与顾日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相比较, 不难发现, 两者都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礼貌的概括, 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兼容性和普遍性。根据惠和损关系, 我们可以看出礼貌交际的核心是注意到人们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坏话, 因而这两者都是“投其所好”, 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对别人胃口。它们都是达到交际的“社会目的”的手段, 而这样做恰好也是为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扫除障碍。

3.2 英汉文化礼貌原则的差异

尽管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曰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 但具体到不同民族、文化, 或者说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 礼貌原则的个性便会显现出来。

(1) 准则侧重方面。英语文化把礼貌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手段, 很多情况下, 它要求言语是真实的。因此利奇强调, 策略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 构成了英语语言文化礼貌原则的核心。而中国文化则把礼貌看成是道德的修养问题, 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也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重视伦理关系和人情。“自卑而尊人”是汉语言文化中的核心成分, 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因此在顾曰国先生的准则中“贬己尊人”是核心。

(2) 称呼方面的差异。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东方, 血缘宗亲关系复杂, 称呼讲辈分, 长幼有序。而英语国家的家庭称谓一般较笼统, 而且只讲辈分不讲长幼。如:aunt, 既可指叔叔又可指舅舅。对中国人来说, 礼貌意味着对别人要体现出尊敬。如果一个孩子直接喊其父亲的名字则被认为是完全不礼貌的, 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3) 礼貌行为的态度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很多场合, 同一情景, 所采用的礼貌方略会因文化而异。在中国, 人们在打扰别人时常采用“指示性”言语行为来表示礼貌, 而西方人则习惯用“抱歉”性言语行为以示礼貌。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感谢” (Thank you) 这一礼貌行为的态度。“Thank you”在美国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公式化的习惯性的行为, 然而在中国却有不同的概念, 它总是和因“蒙恩”“受惠”而表示感谢相连, 人们只在感到“受恩”有义务向对方表示感谢时才用此言语行为。比如:

a.A:Your coat is very beautiful.

B:Thank you.

b.A:你的钢笔坏啦, 用我的吧!

B:好的, 谢谢。

(4) 隐私问题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在互相闲聊时, 经常谈论并询问对方的姓名、工资、子女等问题, 而西方人很忌讳谈论这类话题, 认为这些是个人隐私。这与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有关。中国人与西方人交谈时要尽量避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否则会认为是不礼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例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入门时, 必须掌握的简单句型包括:

A: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B:My name is Li. (我姓李。)

A: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B:I am forty. (我四十了)

上述这段对话从形式上说是正确的, 但在西方人看来, 是典型干涉对方私事的问题。“隐私”在不同的文化中定义不同。汉语言文化对隐私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为狭窄, 一般认为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事”;英语言文化中认为“privacy”“几乎包括一切涉及个人和家庭的私事”。由此看来, 汉语言文化中认为是符合礼貌原则的语言, 在英语言文化中很有可能被视为侵犯了隐私。

(5) 价值观念的不同。在中国, 个人主义被认为是自私的表现, 带有贬义色彩。中国注重子孙满堂。而在西方, 个人主义是褒义词, 他们崇尚自由。其价值观念是建立在个人行动的自由、权利和独立基础上的。正如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阿·萨穆瓦所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在西方社会, 强行邀请别人被认为是侵犯了他们的自由。而在中国社会, 这被认为是善意的表现。例如, 当邀请别人就餐时, 劝对方多吃, 有时劝他们吃所不喜欢的食物, 这显然违反了礼貌原则。

(6) 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注重逻辑, 注重分析, 重理性。亚里士多德把演说的篇章概括为:开头, 提出问题, 分析论证, 结尾。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直线形的, 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 把话题放在最前面, 先表达中心意思。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与佛教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重视悟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讲含蓄, 语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自觉、具体为特征, 思维活动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如中国人打电话, 通常开始都不谈自己的意图、目的 (除了急事重大的事情外) , 而总是谈些关心对方的话, 最后才说出打电话的真正目的。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出打电话的目的和要谈的正事, 然后再细说和谈些其它的事。因有此差异, 西方人往往觉得听中国人的话很费劲, 难以理解, 太啰嗦, 把简单事情复杂化, 认为不太礼貌;而中国人又觉得西方人说话太直接, 一点也不礼貌。

4. 结语

礼貌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因中西方文化中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不同, 各自的礼貌原则可能兼容, 也可能有相互抵触之处。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 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只有对英汉语言中体现的礼貌原则作出比较, 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感知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 保证言语行为中话语的得体性和礼貌程度, 从而促进人们交流的顺利进行。

摘要:礼貌原则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和影响。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 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出发, 将顾曰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与Leech以英国文化特征归纳的礼貌原则作一比较, 可更深刻地理解这种差异, 并在实际的交际中更有效地面对这种差异, 以取得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礼貌原则,差异性

参考文献

[1]Brown, P., Levinson, 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上一篇:宠物美容下一篇: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