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2023-03-18

第一篇:文学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一、比较文学原理、专题研究论著

比较文学史

(法)洛里哀著

商务印书馆

1931 比较文学论

(法)梵·第根著

戴望舒译

商务印书馆

1937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美)乌·韦斯坦因著

刘象愚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比较文学导论

(美)弗·约斯特著

廖鸿钧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什么是比较文学

(法)布吕奈尔等著

雷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引论

(罗)亚历山大·迪马著

谢天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原理

(日)大眆幸男著

陈秋峰等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比较文学导论

卢康华

孙景尧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原理

乐黛云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简明比较文学

孙景尧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8 比较文学概论

陈忄享

刘象愚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乐黛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比较文学探索

孟昭毅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史

曹顺庆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方法论

刘介民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比较文学

陈忄享

孙景尧

谢天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乐黛云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

曹顺庆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998 1997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比较诗学

(美)厄尔·迈纳著

王宇根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比较神话学

蔡茂松著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 比较故事学

刘守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译介学

谢天振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

乐黛云

王宁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研究类型

赵毅衡

周发祥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3

北京大学出版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

乐黛云

勒社

1995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

乐黛云

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999

(美)史景迁著

廖世奇等译 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

宁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1979 谈艺录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1984 七缀集

钱钟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梁宗岱著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译余偶拾

杨宪益著

三联书店

1983 攻玉集

杨周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论契合——比较文学论集

王佐良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季羡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周英雄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二、比较文学论文集

比较文学译文集

张隆溪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比较文学论文选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印

1982 比较文学论文集

张隆溪

温儒敏编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1986 比较文学论文集

朱维之

方平等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译文选

刘介民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

干永昌等编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比较文学讲演录

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

陕西师范大学东方文学比较论文集

卢蔚秋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

(美)西利尔·白之著

周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

周发祥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

黄维木梁社

1998 面对世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

贵州省文化厅

贵州省比较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中国比较文学学

北京大学出版

漓江出版社

1987

1987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 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乐黛云

张铁夫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 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 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曹顺庆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三、中外文学类型比较研究论著

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李万钧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中西比较诗学

曹顺庆著

北京出版社

1988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黄药眠

童庆炳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

法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中西美学比较

朱希祥著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 近代中西美学比较

卢善庆主编

湖南出版社

1991 中外文论比较史(上古时期) 曹顺庆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虹著

三联书店

1999 中西比较文艺学

饶芃子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周发祥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国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

王晓平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中英比较诗学

狄兆俊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

刘小枫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辜正坤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中西戏剧比较教程

饶芃子 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89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凡著

学林出版社

1992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田本相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

白海珍

汪帆1989 中西小说比较

饶芃子等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

应锦襄

林铁民

朱水涌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四、中外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论著

中西交通史

豪著

岳麓书社

1987 中西文化交流史

沈福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中外文学交流史

周发祥

李岫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

戈宝权著

北京出版社

1992 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

孙景尧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

曹顺庆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

(捷)马立安·高利克著

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0 中西文化深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

肖锦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991 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

张卫中1998

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

李达三

罗钢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安徽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化的选择

张荣翼

杨从荣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邓晓芒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的爱与美主题

叶舒宪著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

高旭东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

高旭东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庄子》与现代主义

石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徐志啸著

学林出版社

1995 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

郭延礼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于语和

庾良辰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

陈元恺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

王锦厚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曾小逸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

黄俊英著

重庆出版社

1991 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鲁迅研究室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艺思潮

赖干坚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论中西哲学精神

(美)成中英著

东方出版中心

1991 中国之欧洲

(法)艾田蒲著

钱林森译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朱谦之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钱林森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卫茂平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中德文学研究

铨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关于“异”的研究

(德)顾彬著

曹卫东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的汉学研究

张国刚著

中华书局

1994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伏尔泰与孔子

华著

新华出版社

1993 法国作家与中国

钱林森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法国当代中国学

(法)戴仁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法)维·毕诺著

耿升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俄国文学与中国

量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1991 1997 1995

1986 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

陈建华著

学林出版社

1998 中国文学在俄苏

李明滨著

花城出版社

1990 普希金与中国

张铁夫主编

岳麓书社

2000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法)克·苏尔梦编

颜保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

饶芃子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

郁龙余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季羡林著

三联书店

1982 比较文化论集

金克木著

三联书店

1983 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

严绍璗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

王晓平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于长敏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中日比较文学论集

赵乐生生等主编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2 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

(日)中西进著

王晓平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

(日)中西进

王晓平著

中华书局

1995 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

(日)丸山清子著

申非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

王向远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中日启蒙文学论

何德功著

东方出版社

1995 觉醒与挣扎——20世纪初中日“人”的文学比较

秦弓著

东方出版社

1995 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

(日)山田敬三学出版社

1992 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

刘立善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日)伊藤虎丸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中朝文学关系史略

陈蒲清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

(韩)闵宽东著

学林出版社

五、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与资料集

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

范伯群

朱栋霖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

徐志啸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徐扬尚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中西比较文学手册

廖鸿钧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

杨周翰

乐黛云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995

东北师范大1989

第二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1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评讲之一

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谢贝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告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确实值得思考,也一直是人们思考的话题。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研究的成果,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遇的难题,比如医学伦理、生物伦理、医学道德、生物道德之类的问题。《妞妞》提供了一个医学与人文融合的案例。妞妞遇到弄哲学的爸爸,是幸运儿;一段情感的牵挂成就了一个人们关注的命题,超越个人而直入人心。哲学问题是深刻的,但现实又是严峻的。人要思考哲学问题,还要面对现实问题,做人难!

唐晓花:史蒂芬·金的小说《绿色奇迹》:问题涉及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文类,思考全面,具体而深入。

张娟: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问题以人物、主题为主,思考深入,但有些问题指称不特别明确。

第三篇:中外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企业文化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知名企业都具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重形式、轻内涵和缺乏创新等问题。需发掘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标准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6-0089-03

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当前,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作用逐渐被强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要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需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一、美国、日本、印度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具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其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的印度企业文化独树一帜。

(一)美国

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最多且最具竞争力,而每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他们创造出适合企业发展、能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重视个人价值实现。如,苹果电脑公司认为,应开发每个员工智慧的潜力,寻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不断开发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产品。在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企业整体的发展。美国的企业文化提倡奉献和竞争。企业员工只有具有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将个人发展和企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企业员工只有展开竞争才能有效益、出成果、出人才。同时,美国企业又非常重视为员工搭建良性竞争的平台,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提倡创新和利益共享是美国企业文化的另一特点。美国的IT公司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秉承创新、激励创新的传统,使公司的产品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利益共享方面,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给员工配股,提高他们在企业的地位,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日本

日本企业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魂洋才”。“和魂”指日本的民族精神,“洋才”指欧美的技术。“和魂”和“洋才”结合,成为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二是家族主义是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家族主义把家庭的伦理道德转移到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保持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协调,维护大家庭的利益,充分发挥大家庭的力量。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表现为团队精神,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多方面协调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将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劳资和谐,提高员工的主体意识。

(三)印度

印度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家族文化、精英文化、信用文化、人本文化和行业文化。印度人民党政府前任财政部长亚什万特?辛哈曾说:“印度有三种经济,一种是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一种是砖瓦泥匠代表的旧经济,还有一种就是老牛车代表的更加陈旧的经济。”无论哪种经济都是私营企业占多数,家族企业多,但他们又不迷信家族接班制度,如果家族培养不出精英,可将产业交给家族外的精英来处理。家族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优势互补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印度企业认为信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信用不仅体现在同其他企业的交往中,同时在员工待遇上也讲求信用,严格遵守员工合同,为员工谋求利益,听取并采纳员工意见,这是印度企业中的人本文化。印度企业广泛加入行业协会,团结一致,注重在行业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另外,行业规范严谨,重视企业的社会效应,提倡回报社会并以此提高企业的荣誉。

(四)美国、日本和印度企业文化的共同特点

首先,他们的文化都根植于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国一向崇尚个人主义。因此,企业文化将实现个人价值放在首位,重视发掘员工价值,人尽其才,扩大员工的发展空间。而日本和印度的企业文化家族观念较重,他们将家族主义融入企业管理中,成为一种文化,这降低了管理难度,保证企业策略的一致性。其次,这些国家的优秀企业无不将回报社会视为己任。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企业只有在社会的支持下才能长期盈利、获得发展。同时,企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得到社会更大的支持。企业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企业,又造福于社会。最后,这三国的企业文化都重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提倡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甘心为企业奉献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二、中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随着企业的生存环境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工厂制转向公司制,我国企业竞争也从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深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与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一)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这些“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口号,并没有真正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中,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特色。如,有的企业虽然打着“务实、责任”的口号,但员工工作不严谨、消极怠工,有的员工不爱惜公司财物,没有责任心。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文化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员工的心里。另外,我国一些企业的所谓“文化”过于追求形式,不切实际,广大员工不能理解,奋斗目标不切实际,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少创新

企业文化理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加入WTO后,许多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被我国企业采用,而我国部分企业纷纷模仿西方国家管理模式,不顾企业自身生存环境,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事实上,这样的管理理念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发展,因为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我们所吸收的文化必须与我国企业文化相融合,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文化差异是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条件,失去这个差异就等于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发展不利。因此,我国企业一定不能照搬西方企业文化理念,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政治化倾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者是党组织,企业文化建设也基本上等同于思想政治建设。虽然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国家也在大力推行政企分开,

但从思想政治着手建设企业文化的意识仍存在,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认真发掘,融入到我国企业文化中。企业应看清自身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软件”设施。

(一)秉承传统,构建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

美国、日本、印度的企业文化都是在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国家的传统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本国社会文化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中的信义应成为企业活动的准则。而儒家思想中的“家国天下”也可解读为:企业承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强大企业才有坚实的后盾。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将《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带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企业文化:“管理无小事”、“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日事日毕,日清日新”。他倡导的企业精神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并追求“敬业报国”的信念。这些与我国优秀文化结合的海尔文化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海尔业绩。目前,海尔模式已被写入哈佛大学MBA课程,成为中国型企业文化的典范。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人性化是强调企业管理者通过道德修养感化职工,领导以身作则,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员工的评判标准中。标准化指企业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证员工明确职责,提高工作的目的性。但一些企业常常将二者割裂开或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只有标准化和人性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过于强调人性化,忽略制度建设,会导致工作懈怠、管理无方,往往会忽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反之,只强调标准化建设,不注重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不体谅员工,就会使管理过于形式化,企业也就失去持续上升的动力。以海信集团为例,该企业是从十几人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海信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敬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海信集团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明确的奖惩制度,并要求人人遵守。同时海信的企业文化倡导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怀,有浓厚的人情味,让很多员工对海信都不忍割舍、放弃高报酬的其他工作机会。海信将标准化与人性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员工人人争先,在把握创新和质量两个关口后,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归根到底是人的集合,企业管理也就是人的管理。美国的企业文化强调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为员工构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发掘他们的潜力。日本企业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促进团队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印度企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人本文化无不将人推到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因此,我国企业应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企业文化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我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万科公司始终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董事长王石认为,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万科始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不惜成本建设人才培训机制,良好的人才储备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要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家。雅戈尔是我国知名的服装企业,他们创造了“将所有员工视作亲人”的亲和文化,这就是增加员工归属感的最好写照。同时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要以顾客为本,以服务社会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良好声誉,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责任编辑:李琪

第四篇: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52--

53《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上)

○黄蕾刘书慧(武汉市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15)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比较研究

【摘要】品牌文化具有外倾性,是一种市场开拓性文化、资源整合性文化、资本聚集性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倾性文化,旨在培育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认可度、信誉度、美誉度、偏好度、满意度、忠诚度。

【关键词】品牌文化企业文化性向起源

品牌与企业、品牌与商业是一脉相连的。没有企业文化的品牌,很难形成独具一格的品牌文化;没有品牌文化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车间文化,是单一的、原始的;没有企业文化氛围的品牌,仅仅是区别同类商品的符号。企业是品牌人格化的主体,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可以游离于企业之外,使人们只知其品牌,不知品牌所属的企业。正因为如此,品牌具有独立性,品牌文化具有自身的内涵,使之区别于企业文化。见下图:

一、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起源之比较品牌的载体是产品,是商品。不是所有的产品、商品都有品牌,但品牌的背后一定有产品、商品。可见,品牌的起点是商品,品牌文化源于商品,品牌文化靠商品的属性、靠商品的内在品质体现。因此,品牌先于企业,品牌文化的起点远远早于企业文化。 品牌的初始含义是商品的牌子,即牌号。它是一个名称、标记、图案、符号或这些因素的组合。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是品牌的名称,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是品牌的标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品牌的起点都是商品,品牌以商品为依托。品牌文化的起点是商品交换。同类产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很难区别,在消费者心目中难以形成信誉的保证、质量的承诺。一旦在商品上融入文化,有了名称、标记、图案、符号,即有了品牌,就等于商品有了自己的“脸面”,并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烙印”,这正是品牌文化的效应。品牌名称的构想,品牌标识的设计,品牌符号的推出等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概括与包含。如采用何种颜色作为品牌标识的基本色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包括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潮流文化、时代文化等。不同的产品通过不同颜色的品牌标识传递各自的文化、信息,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 企业文化的起点是企业的问世。企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企业诞生之后方能沉淀企业文化。18世纪以前未产生企业,也就无所谓企业文化。1769年英国阿克顿特在诺丁汉创办全球第一家企业,企管理世界52《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上)业文化并未随之问世。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历练的产物、结晶,在时间概念上要晚于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

年代以来,品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品牌由商品领域扩展到服务领域。不仅商品有品牌,服务也有品牌,而且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品牌。品牌由商品品牌延伸到服务品牌、企业品牌。如《福布斯》等刊物评出的世界500强、100强显然是世界级著名企业品牌。企业形象战略、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意味品牌跳出

了商品的圈子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企业品牌的实施,使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基点之比较品牌最初是商品的第一形象,进而又是服务、企业的第一形象。品牌作为“形象大使”是沟通商品、服务、企业与公众的桥梁;发挥“初始效应”进入公众心智的是品牌;特殊事物容易被人们牢记的“莱斯特夫”效应,在品牌身上体现得十分充分,而这些统统属于品牌文化。由于商品、服务、甚至企业品牌文化的差异,使得相同的商品仅因品牌不同而价格相差悬殊。现代品牌文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品牌具有可塑性,品牌文化具有可塑性。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品牌,由于原产地不同,商品的制造者不同,服务的提供者不同,会有不同的品牌文化,即同一品牌的品牌文化

具有差异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品牌及品牌文化的可塑性加大。

企业文化的基点是企业。正像不是所有的商品、所有的服务、所有的企业都有品牌一样,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从企业文化发展阶段看它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初级阶段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内部分人、少数人的文化;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者的文化;在“家长制”企业甚至是一个人的文化,即“家长”文化。初级阶段的企业文化有正企业文化、负企业文化、零企业文化之分。正企业文化指决策者的意念、心智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员工的愿景相吻合;负企业文化指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文化与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相冲突,甚至相抵触。

第二个层次是成熟阶段的企业文化,即高级阶段的企业文化。这一阶段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理念,是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企业精神。成熟阶段、高级阶段的企业文化是全方位的企业文化,它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品牌文化为形象,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为己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尚有60%的企业没有自主商标,即没有品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文化,其企业文化是残缺的,失去了自己的形象文化。至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我国大约有90%以上的企业尚无这一文化意识,因为企业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形成了一种“低工资”“低待遇”的企业文化。企业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的缺失。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是一种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文化,故也称之为基准文化。

三、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性向之比较性向或向性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范畴,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或者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内的称之为内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外的称之为外倾型。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性向或向性是借用心理学的概念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的。

品牌文化的性向是外倾型、外向型的。它是一种公众的文化,是一种市场文化。产品的品牌是商品的“脸”,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的“脸”,故品牌文化是一种“脸面文化”、“形象文化”。它直接涉及产品的声誉、企业的名声,是一种“声誉文化”、“面子文化”;它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是一种“价值文化”、“效益文化”;它直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是一种“观念文化”、“理念文化”;它直接决定企业的财富,企业的潜力,是一种“软文化”、“资源文化”。

品牌文化是一种张扬性、扩张性文化。品牌竞争的典型特征是排他性,通过品牌注册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品牌,保护商标的“唯一性”。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品牌抢注己成为当今品牌竞争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在企业并购、合并中,特别是企业跨国并购、合并中,控股方将另一方的品牌打入“冷宫”,用自己的品牌取而代之。没有品牌文化的扩张,其实质是市场萎缩。品牌文化张扬到哪里、扩张到哪里,意味市场的开拓到哪里,故品牌文化又是市场开拓文化。品牌文化的公众认知度代表品牌市场的广度,品牌文化的公众信任度,代表品牌市场的深度。如驰名商标、世界名牌的市场都是全球性的。

品牌文化的外倾性、外向性特征告诉我们,品牌文化是需要公众认同的文化,市场不接受的品牌文化,无论它是“老字号”品牌还是新秀品牌,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而“出局”。

企业文化的向性是内倾型、内向型的。它是面向企业员工、企业内部的文化。正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一样,品牌文化是主外文化,企业文化是主内文化。品牌文化的市场开拓力、资本扩张力、无形资产聚集力取决于企业文化对品牌根基稳固的贡献程度。品牌文化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认可度、偏好度、美誉度、信誉度、满意度、忠诚度,靠企业扎扎实实练内功建立。世界级品牌没有一个不是建立在成熟的企业文化之上的,反过来,没有品牌文化的企业一定是短命的企业。

综上所述,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均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均是发展变化的文化,均是不断丰富、完善的文化。进入新经济时代和商业时代,企业全球化成为潮流,品牌文化、企

业文化的全球意识渐浓,跨国企业、跨国品牌素,实施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发展战略对全球资源环境的影响渐深,品牌、品牌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无形资产己成为整合资源最核心的要

【参考文献】[1]刘凤军:品牌运营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杨明刚:世界级品牌发展规律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6(2)。 [3]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杨荣坚:全球第二次品牌浪潮与中国市场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06-29。

53

第五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 蔡红生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1日

【编辑推荐】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在这个万物共生的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它独特的地位。我们欣赏特色文化,我们追求和谐文化,希冀透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这个窗口,窥视并探究这个多彩世界色彩斑谰的文化的冰山一角……

【内容简介】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穿科学发展观,运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纵横交错中以点带面的方法,从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在寻觅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分别对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主体、主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力图提出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选择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之解释 一 选题的确立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讨之路径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原则 三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第三节 概念之辨析 一 文化 二 校园文化 三 大学

四 大学校园文化第二章比较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中美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美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 中美大学产生与发展的相关比较 第二节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的比较

第三节 影响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主流文化 二 宗教信仰

三 社会发展第三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主体比较 第一节 大学校长 一 大学校长的选拔

二 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与职业经历 三 大学校长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大学教师

一 大学教师的选拔与运用 二 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 大学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大学学生工作者

一 大学学生工作者的起源与发展 二 大学学生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三 大学学生工作者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大学学生 一 大学学生的招考录取 二 大学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 大学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第四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内容的比较

第五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比较 第六章 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选择 结语:我理想中的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的博士生蔡红生经过八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去年年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答辩毕业,其博士论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在盲评和答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十年磨一剑,虽然他攻读博士学位、撰写博士论文的时间拖得长了些,但他长时间执著追求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令人欣慰。作为导师,在他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之际,为其作序,当然十分高兴。 蔡红生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研究员,作为援疆干部任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此前长时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曾多次借调到教育部有关司局工作,这些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他有机会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1995-1997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被教育部派往美国,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学(林肯校园)访问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专门对美国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其博士论文选题就是在此基础上确定的,该选题后来还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这一切,为他做好这个项目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令世人注目的今天,建设中国的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中国政要和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大学人的孜孜追求。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流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撑,一流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代,美国大学的实力已雄踞世界之首,以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为比较研究对象,探索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之路,成为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的迫切需要。 (张耀灿)

【后记】

在漫长的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常常期盼着论文出版成书、撰写后记的时刻。我想象,在这个时刻,我要饱含深情,畅谈我的悲欢得失,倾诉我的甜酸苦辣,表达我的满腔谢意,描绘我的美好愿望。然而,当这一时刻真正到来的时候,面对熟悉的键盘,我竟不知从何敲起!

这本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写成的书,历经了八年时间。这个写作过程实在是太长了,长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然而,正是由于过程的漫长,才使我受到的磨砺如此深刻,得到的关怀如此深切,获得的阅历如此深远。八年来,我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也有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有过失望,从而产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悲观情绪,退却、逃离和放弃的想法不时闪现,也有过高昂,从而产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浩然气概,奋力、坚持和图强的念头终占上风。八年里,我付出的不仅仅是辛劳和汗水,我收获的也不止是知识和学位。

我首先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张耀灿先生。做张先生的学生的历史很长。1980年,我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张先生就作为著名哲学家陶军教授的助手,到我们生物系七九级“蹲点”,给予了年轻的我和我的同学们以许多有益的教诲;1985年,我作为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的第二届学生,以一个理科出身的学生政工干部,在张先生门下开启了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启蒙教育;1997年,我从美国进修回国后,第二次投奔先生门下,接受他和已故的饶定轲教授①的指导,攻读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2001年,学术幸运之门再次为我开启,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博士生弟子。

【文摘】

美国的高等教育最初是移植了英国的模式,英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不同流派在美国得到了各自的尝试机会。南北战争是美国成为现代国家的起点,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清了道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社会逐步由农业化过渡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由皮尔斯、詹姆斯、杜威等人提出的实用主义哲学逐步成熟。同时,由欧洲传人的科学教育思潮产生深远影响。美国逐步吸取了不同国家(主要是欧洲)的大学制度和思想,把这些不同的大学理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和美国自身的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逐步发展起了有鲜明美国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尤其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学制度,那就是“学术性学科与实用性学科同在一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兼容;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并举;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兼顾;自治、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以市场为导向与多种渠道和方式调节相结舍,办学方式灵活多样”。

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美国社会学家沃勒(W. waller)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研究学校文化的学者。他在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中首次运用“学校文化”概念,并从文化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后来,布鲁韦尔、考勒曼和麦克顿等人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观点,将学校视为一个社会体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这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美国学者本森·斯奈德(Benson R. Snyder)的《隐蔽课程》,因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院文化和社会文化作了深刻的分析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家霍奥德·贝克(Howard Becker)以人类学的研究风格对学校的学术生活进行了研究,并对医学院的学生生活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影响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压力;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的《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从校园文化的主体和管理角度对美国大学校园中的各类文化因子提出了明确而精妙的看法。

【书评】

构建有特色的大学文化

目前关于文化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关于校园文化则相对较少,关于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的研究更少。《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一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细致研究,是一部颇有意义的力作。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在这个万物共生的地球上,每个个体都有它独特的地位。我们欣赏特色文化,我们追求和谐文化,希冀通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这个窗口,窥探并研究这个世界色彩斑斓的文化。”作者以创造和传播传承文化为职能的大学为阵地,就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作者不再纠缠于狭义与广义之分,而是建立在具有科学本质的文化概念之下。如他研究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生活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特别是“群体精神”的比较,凸显了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关于载体的比较则显示出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精神层面和载体层面的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语境下文化的本质予以更深更科学的理解,还有助于生动展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典型的亚文化形态的生动图景。

相对而言,美国很少有封建传统和负面政治因素的束缚。美国是移民国家,大学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加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的多样性发展,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内容显得单一贫乏。

作者从大学的使命观、大学发展观和大学的教育观3个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大学理念。从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3个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大学道德。此外,还选取了自由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如何体现大学精神进行了比较。大学精神在美国,更多地已经内化到心灵深处,成为自觉习惯。而中国的大学精神还在少数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大学学者的呐喊中。而且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大学校园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作为其独特的亚文化形态,并不会否认大学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 该书在对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基本主体、主要内容、主要载体进行的比较分析中,渗透着探索,包含着启示,在对理想中的中国大学校园文化选择模式进行的初步探索中,传递着理念、勾画着轮廓。最终,作者得出结论,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选择必须依据大学校园文化的当代全球时代境遇、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呼唤,从而构建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华中师范大学 周挥辉《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10日6版

上一篇:文学社新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物业保安主管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