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探析

2024-05-01

基础探析(精选十篇)

基础探析 篇1

一、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因材施教

孔子开创了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因材施教的本意是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 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日益丰富,因材施教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当代的“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 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因材施教”要求高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培养目标上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自身来说最好的发展。”[1]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张楚廷教授指出,“教育是亲近,不是疏离; 教育是启迪,不是填塞;教育是引导,不是呵斥;教育是设身处地,不是置身度外; 教育是以美好唤起美好,不是消极面对;教育是把自己应有的美洒向人间,而不是一位应对者”。[2]教育之美呼唤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尽量满足各类型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本身。课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术型本科生的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为实现教育之美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途径。

(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洪堡(W. Humboldt)于19世纪初提出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认为, 科研在大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办法”;大学的功用在于“应该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3]他还指出,“在大学中, 听课只是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使学生与情趣一致、年龄相同以及具有自觉性的人紧密合作,进行研究”,[4]大学教学并不是灌输式的“听课”,而是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达到高度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性质和职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不再“为科学而科学”,使得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基础分化,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冲突。[5]面对日益复杂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博耶 (E. L. Boyer)对洪堡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扩展。他将教授的学术工作划分为四个类型:发现的学术研究(Scholarship of Discovery)、综合的学术研究(Scholarship of Integration)、应用的学术研究(Scholarship of Application)和教学的学术研究(Scholarship of Teaching)。四种类型的学术研究,既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又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博耶把学术研究扩展到了教学领域,把教学纳入了学术研究的范畴,为大学科研的多样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在路径上与洪堡的思想相反,[6]但是他们的目标和结果是一致的,即保证大学培养高质量的、多种类型的人才。

从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到博耶的“教学的学术研究”的观点,高校的科研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说,“发现”不再是评判科研的唯一标准。 大学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教师投入到教学中来,也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对学生而言,他们想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或问题,不一定是需要“发现”的, 也可以是“经验”的,“验证”的或者仅仅是“兴趣”的。实施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而非对学生的科研成果做硬性要求。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有助于改变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所固有的需要科研成果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跳出“功利”的圈子,真正参与到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来,增进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学习自由观

学习自由是本科生学术自由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雅斯贝尔斯 (K.T. Jaspers) 指出, “学生在大学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拥有对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7]他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本应是求取自身的最佳发展,是构建富有内涵的整体,是理想的陶冶;但实际上却变成了只为求得他人看重的虚荣心和考试的成绩,变成了仅学习一些所谓的有用的事物,变成了为通过考试而学的一些很快被遗忘的知识。[8]他提倡大学要对学生实施全面、自由的教育,而反对固定的培养方案和控制。[9]因为“固定的学习计划虽然解除了学生在寻找自己精神发展之路上的危险,但失去了这种冒险,便也失去了独立思想的可能性的本源,最后只剩下了发达的专业技巧。”[10]可见,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知识结构的自由生成,对于本科生而言,即学习自由。而且他指出的当时大学的功利主义和过分专业性的问题,也正切中了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时弊。

大学教育所强调的学习自由并不是盲目的自我学习或单凭兴趣的学习。布鲁贝克(J.S. Brubacher)认为,学生仅仅是初学者,还不是足够成熟的学者,因此不能充分享有学术自由。“在学习期间,他们应该被看作是学徒或者是学术界的低级成员,正在发展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和习惯。他们的学习自由充分体现在教授的教学自由之中。”[11]理论上,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以相对的学习自由观为指导,要求高校在学生完成了基础或通识教育之后,不再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学习计划,而让学生与课题导师充分交流沟通, 根据课题或问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兴趣的结合点选择性的安排学习内容,并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后续的研究和学习。学生能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学习,接受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课题或问题的综合性

根据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共有13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下设若干“专业类”,“专业类”再下设有若干专业。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绝大部分高校按照专业招生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学生兴趣相一致等问题关注较少。刘连龙等人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 本科生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完全不一致的比例甚至超过了48%。[12]展立新、陈学飞认为,“专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表面现象而已,高等教育的存在,不在于专业如何划分, 而在于专业知识是否具有批判反思的性质”,[13]而且我国本科教育的专业的设置多是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的本质”。[14]且不论专业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问题,单是学科分类的客观性也值得商榷。施瓦布(J. Schwab)认为,“并没有人知道学科的结构,学科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关于事物和事件合乎需要的虚构;学科不是真实的,尽管在学校中我们把它们当成真实存在物来学习。”[15]谢维和教授也指出,“任何现实的问题都是综合的,它们并不完全尊重学科的分类, 如果将一个现实的综合问题削足适履地放在某个专门性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片面性和失误。[16]现实问题尚且不关注学科的分类,也更不会关注专业的细分。

就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而言,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以“用什么,学什么”为基本理念,并没有严格地进行学科分类。 这里的师生们认为,“学科和专业的细化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很多弊端,如使得创新的视野变窄,培养的人才向单一的‘工匠式’偏离。”[17]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前校长加伯里埃尔 · 于杰教授认为,“对教学而言,学科分类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科研开发来说,学科只是蹩脚的参考框架。”[18]而且“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常常都具有一种突破传统学科分类与知识界限的含义”。[19]所以, 淡化学科和专业之间的界限,重视领域性学科建设具有客观现实意义,[20]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也理应适当的淡化学科和专业的细分,使其“随着人们认识发展而不断变化, 而不应异化或僵化,成为阻碍知识进步与创新的桎梏。”[21]

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以着力培养本科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现实中的课题或问题为研究对象。一般而言,学生所选择的课题或问题可能会特殊存在于某个学科或专业之中,但更可能涉及到多个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和综合 (图1-1)。也就是说,在现实中,一个综合的课题或问题具有构成独特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可能性。领域性学科建设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则客观上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和领域性学科建设搭建了平台。

二、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

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本质,是培养学术创新人才。国内外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有很多有益的探索,给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现实中的启示和经验。 此外,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与“计划”的内在一致性也为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实践基础。

(一)国外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美国大学实施灵活的学分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在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是贯穿本科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一流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除了专业课之外,还包括以低年级为主的新生研讨课以及通识教育课程, 以大三本科生为主的独立工作计划或本科生科研项目,以及大四阶段的学位论文和顶峰课程。”[22]美国大学的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与充分地尊重,鼓励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其在课外自主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美国高校还采取三个“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课内与课外结合、 科学与人文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23]通过构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基本模式,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的自主权,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把“探索、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为办学理念。[24]牛津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在教学理念上始终坚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强调师生的互动合作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5]以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剑桥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方略为“导师制、学院制、模块化课程”,[26]也把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本科教育的首要目标。

可见,美国、英国的大学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上是相通的,即淡化学科和专业的范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在此前提下,学校开设不同的课程,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在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参与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使其得到有效的科研训练,切实提高其科研能力,并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英美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 是创新的首要条件,科研训练是引导创新的重要措施。在我国,“计划”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主要形式,对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大作用。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与“计划”有效融合,将对高校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二)国内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北京大学本科生培养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视基础和教学科研的结合, 在各院系全面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兼有双主修,主修 / 辅修两种主要培养方案和其他个性化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在2001年启动实施元培计划, 于2007年成立元培学院,其基本思想是在低年级实施通识和大学基础教育,加强和拓宽学生基础;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由选择专业制度。[27]元培学院按文理科两个大类招生,低年级不分专业,以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为主,一年半后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专业领域,并实施3—6年的弹性学制,大学期间统一住宿和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住,促进其相互学习。南京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率先提出了“三三制”培养模式,即强调本科生有三个培养阶段,有三种发展途径。三个培养阶段即为大类培养阶段(1—1.5年),专业培养阶段(1—1.5年)和多元化培养阶段(1—2年)。 在多元化培养阶段又划分出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途径。[28,29]

从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的专业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弹性相对较大的模式,对培养本科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一般不具备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当的师资水平和硬件条件, 因此,对于类似于北京大学的小规模 “精英教育”的模式很难借鉴;而对于像南京大学的整体性的“三三制”改革,由于受众广,工程浩大,教学研究型大学可能也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故而不能完全吸收。换言之,教学研究型大学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具有直接借鉴的客观条件。所以,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汲取改革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研究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计划”与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一致性

“计划”的实施原则为“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教育部在“计划” 的说明中指出,通过“计划”的开展和实施,使得本科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 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30]参与“计划”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在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计划”本身也引领高校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刚性过强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师生之间建立更加平等、密切的关系,构建更为融洽的学术氛围。

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析论文 篇2

1工程概况

地处哈尔滨市太阳岛的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工程,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10m,总建筑面积49996.30m2,为大型博物馆,设计年参观流量为25~30万人,日最高参观流量为人。地上为2~3层,局部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23.90m(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高度),占地面积124519.78m2,室外地坪标高为-0.10m。原设计有一条伸缩缝,地下墙体为超长墙体,基础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施工期约8个月,工期十分紧张,加快基础施工成为重要任务,地下墙体如取消后浇带产生有害裂缝是工程难点。经过与设计、甲方、监理共同协商,变更了设计。地下墙体在室外地坪以下增加墙体连梁、构造柱,采取在墙上预留洞口、调整钢筋布置等措施,地下超长墙体减少裂缝取得了预期效果。基础底板设置地沟代替后浇带,与地下墙体对应,实现流水作业,节约工期约2个月。

2工程设计

工程分为3个区域(见图1):1区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楼板。2区为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采用钢网架,局部钢桁架结构体系。3区为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大跨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刚架索梁,屋面入口大厅处钢结构形式为管桁架结构体系,采光顶处为H型钢刚架形式,采光顶两侧为天沟托架,其余为钢网架体系。设计基础为桩基承台加基础底板,底板厚300mm,在2区和3区中间设置伸缩缝,每隔30m东西向和南北向均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后浇带宽1000mm,加强带宽2000mm,待主体结构完工后浇筑,采用比底板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如图1所示。除云线内无地下室,2区、3区、3区车库均为地下1层,外墙每跨7800mm,均设置洞口,洞口中间增设构造柱,顶部增设圈连梁。

3工程难点分析

1)地下外墙施工属超长墙体施工,为越冬维护,采取措施确保超长墙体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2)工程所在位置距松花江<1000m,江水对地下水位有较大影响,基坑试挖土后发现,实际地下水位比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地下水位高。原设计基础无排水沟,地下集水坑少,基础施工排水是大问题。3)原设计有众多后浇带、加强带,使基础施工无法大范围流水作业,影响施工进度。而甲方对工期有严格要求,完成工期目标难度很大。

4地下外墙增加洞口替换后浇带施工

原因分析:首先考虑到甲方要求的工期紧张,施工后浇带需要时间周期,其次后浇带包括底板后浇带和墙体后浇带,同时取消才能达到节约工期的效果,以下内容是超长墙体取消后浇带,采取设计变更在地下外墙上增加洞口的方法,一方面解决了后浇带的问题,一方面解决了地下超长墙体在极寒地区越冬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按设计及常规做法,超长墙体随着底板及楼板设置墙体后浇带,来减少张拉裂缝。但本工程受到甲方对形象进度的要求,需要提前进行浇注,这就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为了满足甲方对工期和形象进度的要求,经与设计、甲方、监理单位多次协商,进行如下设计变更:在原有地下每跨的外墙上增加2个洞口,每个洞口规格2450mm×1350mm,洞口按3900mm轴线居中设置。室外地坪标高为-0.10m,在室外地坪标高位置往下设置800mm高QLL-1墙体连梁、600mm宽的QZ-4构造柱来保证洞口的稳定性。地下室施工完毕,将洞口用陶粒轻体砌块砌筑抹灰,再做外墙防水及保温施工,然后回填肥槽。质量上,极寒地区冬季越冬后混凝土墙体裂缝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超长墙体施工的通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工期上,取消后浇带节省了后续施工的时间,方便了基础连续大范围流水作业,至少节约了2个月工期,使工程按照甲方要求的工期目标封顶,满足了甲方对工期及形象进度的要求,也得到了设计的认可。经济上,增加了连梁、构造柱,减少了洞口钢筋和混凝土用量,经测算,基本上没有增加成本。

5底板后浇带替换施工

原因分析:首先此工程跨度较大,故设计较多后浇带,为了保证底板后浇带的作用(即底板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和沉降的原因使底板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与设计沟通取消所有底板后浇带而增加地沟,其次取消底板后浇带与取消地下墙体后浇带对应,最后该工程地处松花江边,水位较高,标高较低处的承台基本与水位持平,地沟的设置正好解决了如产生积水对结构的影响。工程跨度较大,长约110m,宽约300m,底板后浇带及加强带设置较多,为了节省工期,达到甲方对工期的要求,经与设计院、甲方、监理沟通,进行设计变更,将所有后浇带全部取消,增加地沟。基础底板每隔12m左右设置宽600mm、深800mm的地沟,地沟沟壁和沟底均配筋同底板。地沟的施工比后浇带复杂和费工,但这样设置保证了施工的流水作业,解决了基础顶面积水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制约工期的主要难题。如图3所示。质量上,保证了在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给基础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该工程地处松花江边,水位较高,标高较低处的承台基本与水位持平,水沟的设置正好解决了如产生积水对结构的影响,与超长墙体留的.洞口同时分担了混凝土收缩给结构带来的影响,另外设置地沟同样起到后浇带的作用(即减少温度收缩和沉降给底板带来的有害裂缝)。工期上,取消底板后浇带与墙体后浇带,确保了施工的流水作业和连续性,为结构按期封顶争取了时间。成本上,增加了地沟施工,取消了大量的后浇带和加强带,经测算,综合成本增加约10%,相对于工期缩短的优势而且由于该设计变更是经甲方、监理、设计认可的,投资的增加由甲方承担。

6结语

素描基础教学法探析 篇3

[关键词] 含义 框架 实践

对于基础素描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美术院校基础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学院的素描基础教学还远未达到成熟与完善的地步,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甚至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尝试一种“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

所谓“研究讨论型”教学,首先应具有如下含义:实行教学与研讨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拓展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探索艺术世界的宽松环境,创设一个研讨问题的情境,激发创造与表现的欲望;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与研讨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师生互动。其次应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课程框架结构设置。当教育的主体产生变化后,原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改变课程的结构是必然的举措。改变的方向是从课程结构的总体上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学习和研讨并进的教学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以研究客观物象作为培养、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前提,但在内涵上不同于传统模式。为适应“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初步将课程结构设置为三大内容:1.普遍规律的研究。首先,是对传统造型规律的再认识。传统造型观对透视、结构、明暗等因素的研究,都是为了再现写实的目的。现代绘画的发展变化,赋予这些内容新的造型意义。其次,批判地继承现当代艺术的新成果,加强对抽象构成、平面构成、意象创造、画面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的研究。第三,通过传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研究具体物象,了解古典与现代美学的差异和不同,认识审美规律。2.情感表现的研究。传统绘画里,绘画主体的情感是隐藏在立体写实造型之中,处于从属地位。自从现代派绘画从描绘客观世界转入描绘主体的主观世界后,情感表现的问题随之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表现主义理论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是一个表现情感的人。”当然,他们所讲的情感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社会性的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需要艺术家个人的体验,并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真切动人。“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确立情感表现课题,并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训练学生,使素描基础训练顾及到客观和主观、理性和感性,再现与表现的平衡,进而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体验的人类情感。3.材料媒介的研究。在绘画史上,时代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材料媒介的变化。可以说,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作。虽然如此,但是材料本身的美学价值只在现代艺术里才深受关注。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研究,了解材料媒介自身的美感,拓展形成独具新意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材料媒介,使学生个性充满了鲜明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必须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中的具体实践、实施,如何将其运用于画面中。 通过规范教学要素,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所谓“课程教学要素”其基本含义是: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包括的主要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每一教学要素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教学要素在学时安排上有合理的比重。着重抓住课题设计、课程讲授、实践训练、课堂讨论等四个教学环节,并以这四个环节作为基本要素,把这些环节导向研讨型教学方式,使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学习主体的研讨型教学转变。

课题设计,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设计一个个角度相异、主题明确的研究课题。课题设计包括感受性课题和理解性课题。

课程讲授,指教师对课题设计的内涵、具体要求、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讲解,还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个人指导,作业的讲评、总结等。这是实施“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实践训练,指学生自主研究、实践的过程,并逐渐深化理解课题的内涵要求,以达到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的目标。实践训练主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为课题要求,一为作画时间安排。

课堂讨论,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对每个课题设计的质疑、思考,实践训练结束时的心得体会、总结,包括对艺术家作品的分析、学习讨论等。课程讨论是“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课题的设计,将自己对教学的宏观把握和想法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根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个艺术问题作多种诠释。在“研究讨论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也因学生主动思考和亲身体验而丰富多彩起来,构建画面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试图通过建构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的实施,以突出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个中心。这种改革方式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高度结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对“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尝试,还需要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谭平,周至禹.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艾斯纳.艺术训练与艺术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广泛阅读及其理论基础探析 篇4

一、广泛阅读的内涵、特征及其目标分析

1. 广泛阅读的内涵

Extensive一词的中心含义是大量的、广泛的, 因此从字面上可将extensive reading理解为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自英国学者Harold Palmer (1917) 在他的著作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中首次使用extensive reading后, 西方很多的语言学家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Palmer认为extensive reading强调学习者要有大量、快速的阅读, 阅读的目的只是获取对文章的大致理解, 阅读者关注的是文本的含义而不是文本中单个词、句的含义[2]。McGregor将extensive reading简单定义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阅读相当数量的外语或第二语言材料[3]。在他们之后, 更多的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广泛阅读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不断推动和丰富着这一理论。如Grabe认为extensive reading是“持续无声的阅读”[4], Beatrice Mikulecky称其为“快乐阅读”, 认为extensive reading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快乐, Krashen则从另一角度对extensive reading进行了诠释, 称其是“自由和自愿的阅读”[5]。Davis在他的文章中对extensive reading作了这样的总结和阐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符合他们语言能力的书籍, 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阅读这些书籍, 阅读后没有考试, 阅读过程轻松愉快[6]。

可见, 广泛阅读完全不同于外语学习者通常进行的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阅读方式, 它是一种更为真实和轻松的阅读。

2. 广泛阅读的主要特征

第一, 广泛阅读的核心是大量阅读, 它既是广泛阅读的本质, 更是广泛阅读的要求。

Bamford与Day这样描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概括地说, 阅读与人类其他的后天习得能力, 如驾驶、烹饪、打高尔夫、骑自行车等没有什么不同, 练习得越多, 技巧就越熟练。不论教师教授阅读的能力如何高超, 学习者不经过大量的阅读, 他们就不会有进行顺畅阅读的能力。”[6]

第二, 广泛阅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

它要求学习者像第一语言阅读者那样进行快速、流畅的阅读。阅读过程顺畅, 没有停顿, 阅读过程中不要求认识所有的词汇, 不查阅词典, 保证阅读速度。

第三, 广泛阅读的重要原则是激发和保护学习者的阅读兴趣。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 随时停止阅读自己不再感兴趣的文章[7]。

第四, 广泛阅读使用完全符合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阅读材料。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 “可理解性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接触自己能理解的语言输入, 才能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如果阅读材料中生词很多, 句法结构复杂, 内容超越了学习者的知识框架,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遇到重重障碍, 从而无法实现大量阅读。

第五, 广泛阅读是一种学习者自主的课外阅读方式。

除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外, 学习者还可以自主决定阅读的时间和地点, 并且以适合自己能力的速度独立完成阅读。真正的广泛阅读并不只局限于泛读课。广泛阅读可以在课内进行, 但更为重要的是课外的阅读实践。真正的广泛阅读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 单纯依赖课内的时间和阅读量远不能满足要求。

第六, 广泛阅读的收获就是阅读本身[7]。

阅读之后学习者不再频繁地接受考试和其他形式的测试。不同形式的阅读和语言能力测试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无法享受阅读的轻松和愉悦, 同时也会打击他们继续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3. 广泛阅读的目标

第一, 培养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或外语阅读的兴趣。

Grellet明确指出: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 为了获取信息。Bamford与Day认为在阅读中, 学习者愉快的阅读体验会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并最终成为其不断阅读的强大动力[8]。而学习者对于外语阅读的热爱程度将最终成为他们语言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二, 提高学习者第二语言或外语流畅阅读的能力。

是否能够流畅阅读是衡量阅读者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Grabe指出通过阅读来大量接触第二语言文本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阅读效率的惟一途径[9]。第一语言阅读者流畅阅读的能力是通过大量阅读实现的。同样, 学习者要想提高外语流畅阅读的能力必须进行大量阅读。

第三, 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困难主要源于他们有限的语言能力, 这也是我国外语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主要特征。很多研究表明, 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促进学习者在阅读 (Bell, 2001;Davis, 1995;Elley, 1991;Hafiz&Tudor, 1989;Krashen, 1993;Nation, 1997) 、词汇 (Grabe, 1991;Paran, 1996;Cho&Krashen, 1994;Coady, 1997;Nation, 1997) 、语法 (Elley, 1991;Elley&Mangubhai, 1983;Tudor&Hafiz, 1989) 、写作 (Hafiz&Tudor, 1989;Robb&Susser, 1989) 等各方面的语言习得。显然, 这也是广泛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四, 增进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背景知识的了解。

对目标语国家背景知识的缺乏是阻碍学习者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有句古话: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读书无疑是扩大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 广泛阅读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使阅读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 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而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有利于更有效的阅读, 由此循环往复, 阅读能力和水平逐渐得以提高, 知识、经验也将日益丰富。

Bamford与Day指出:教师们总是关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是他们又把多少注意力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确切地说是对阅读的热爱) 上呢?通过广泛阅读, 学生阅读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并且不对文章进行百分之百的细节性解读。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获取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 教师永远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和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学习者愉快的阅读体验会激发起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并最终成为其不断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 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快乐是广泛阅读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广泛阅读的理论基础分析

除大量的实验研究能够证明“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外, 这一结论的提出同样具有其理论基础。

1. 输入假说 (Input Hypothesis)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模式———“监察模式”, 它包括五大假说, 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 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即怎样习得语言, 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 学习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10]。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 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 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 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

2. 情感过滤假说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具备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一定能实现语言习得。Krashen指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11]由此, 他又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明确, 自信心强并在学习中很少产生焦虑, 他就能较为顺利地实现语言习得;反之,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 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就会产生一种习得障碍。Krashen把这种障碍称为“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 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12]。

3. 愉悦假说 (pleasure Hypothesis)

对于如何消除语言习得的情感障碍, Krashen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愉悦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只有愉快的学习活动才能促进语言习得。因为愉快的学习活动可以缓解学习者的焦虑情绪, 阻止情感过滤的产生, 使语言习得成为可能。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会逐渐建立自信, 而这种自信会转变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之后, 根据情感过滤假说,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又会促进语言习得。

4. 沉浸理论 (flow theor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沉浸理论”与Krashen的“愉悦假说”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一理论主要阐释一种心理体验———“沉浸体验”, 又称为“心流体验”或“福乐体验”。该理论认为, 当人们在一项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并全神贯注地投入其间, 就会创造出超越日常表现的绩效, 从而激活自己的潜能。此时, 人的认知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到极致, 完成任务的推动力完全来源于强大的内在动机。

上述几种理论相互关联, 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了广泛阅读的理论基础。通过上述理论可以获知:大量阅读、愉快的阅读和学习体验是实现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这些条件和因素却常常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被忽视, 结果阅读成为了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缺乏兴趣也就没有了动机, 从而无法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前提是大量可理解性输入, 而愉快的学习过程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关键。只有当学习者沉浸在自己热爱的学习活动中时才能更好地取得语言学习的进步, 而不断获取的成功会使他们更加自信, 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动机更加明确, 最终又会大大推动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广泛阅读之所以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语言习得, 提高语言能力, 就在于它符合语言习得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和愉快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Neil J.Anderson, 积极英语阅读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Palmer, H.E.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Bright, J.A., &McGregor, G.P..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London:Longman, 1977.

[4]Stephen John Powell, Extensive Reading and its Role in the Futur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Japanese High Schools.The Reading Matrix Vol.5, No.2, 2005

[5]Bamford, J., &Day, R.R..Extensive reading:What is it?Why bother?[EBPOL].http:www.jalt-publications.orgtltfiles97mayextensive.html.

[6]Davis, C.Extensive reading:an expensive extravagance?.ELT Journal, 49, 1995.

[7]Bamford, J., &Day, R.R..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2002.

[8]Day&Bamfo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tensive reading Approach[EBOL], 1998.http://www.extensivereading.neterERChar.html.

[9]Grabe, W.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Krashen, S.The pleasure hypothesis.In J.Alatis (Ed.) ,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s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探析 篇5

课程讲授通过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粪便和各种分泌物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将作为诊断疾病、了解病情和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掌握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并及时了解该领域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最新的实验方法。

其教学质量与学生以后的实习及工作密切相关。

由于目前检测的参数多、内容繁杂和枯燥,易懂但不易记等特点,为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这就要根据学科特点不断探索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素质。

1教学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及课前教学设计等方面培养,不断跟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累经验,打好扎实基础,拓宽知识,查阅资料以不断更新知识,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围绕临床进行教学。

总之,“学生有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一潭水”。

笔者就近十年的教学经历来谈一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1.1师德体现在教态和谐

总书记在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做个好老师具有四个标准[1]:其中一个标准“要有道德情操”。

经近10余年的教学,深感教师专业能力再强,自身缺少“德”将会阻碍自身的发展。

师德体现教态和谐,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就是教师的情商表现,同时会影响到学生的情商。

亲切和蔼的教态能唤起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感,缩小代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没有心理障碍,学生心境愉快平和才喜欢学习、才喜欢问问题,教与学的成功率才会提高。

教态和蔼既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也反映出教师的自身人格,得到彼此间的互敬互爱。

教师的特点有几种:专业型教师、放任型教师、交流型教师,大多数学生喜欢“交流型”教师,其特点体现为幽默慈祥、待人公平、理解同学、乐于交谈。

教态和蔼反映出教师喜欢学生以仁爱之心的思想素质,教态和蔼的实质是教师内在热爱事业之心外化为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爱心、换位思考、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行为,其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只有喜欢某位老师,才会愿意上他的课。

1.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是使学生思维能够跟着走,是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

创设新奇又具有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吃透教材,学会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学会针对授课内容深入分析,具体说在该次课学习内容及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承上启下,学会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例如:针对临床检验基础中血液检验部分的红细胞计数,首先要针对计数的原理讲述,即采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标本稀释一定倍数,滴入血细胞计数室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红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抽象而又抽象的原理,讲解时要设问题情境,如稀释液有几种,为何用等渗稀释液,稀释的倍数怎样得到,计数时用低倍镜还是高倍镜,为什么,计数的区域如何进行换算等。

这样学生针对简单一句原理,提出的多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跟着问题走,多问“为什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使学生吃透原理,易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1.3课前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如何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可分为几步:首先,必须要引导学生明确该次课的重点问题。

重点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定,每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展开,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知识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独立学习能力。

可以巩固和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学会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课前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问题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热爱探究活动的情感得到了培养,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教学效果[3]。

1.4利用微课教学理念以提高临床检验基础

理论教学效果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媒介[4],借助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作为载体,可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素材,生动而形象地展示,

具有将抽象的理论具有形象化、平面板书具有立体化、信息摄取具有多元化等多种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重力,使得学生对于没懂的问题可以反复听,重复学,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优势。

因此,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易于理解的感性知识,把重点和难点简单化,由教师的深入讲解转化为学生的理性知识。

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应与多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试图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形式,应用提问、讨论和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希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师德为基础,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心理,深入到教学工作当中,课前做好精心教学设计、认真备好每一次课,课中创设运用恰如其分的问题情景,课后找不足、求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创新思路探析 篇6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创新思路;探析

机械基础是许多院校开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学好,老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都要有一定的方法创新,共同协作,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有很大的难度,首先体现在课程本身具有庞杂的系统结构,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第二,学生对机械类的知识比较缺乏,在认识上比较欠缺,对于机械结构图,他们很难看明白。基于这些问题,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不应该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试图去发掘新的教学思路,树立创新的意识和观念,让课堂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而非灌输式的课堂,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突出教学的主体,开放式课堂凸显创新

在传统的机械基础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显得比较“规矩”甚至是“保守”,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一字不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完全服从教师的指示,吸收相关知识。这样,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被教学大纲“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形成,学生只知道背诵记忆知识,而没有锻炼相关的思维能力,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不明显。因此,要创新教学思路,首先应该重新审视教学的主体,在倡导“生本”教育理念的今天,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活跃思维,体现学生解答问题的独创性,展现思维的个性。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中,能够从本质上把握学科的脉络体系和特点,领会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精髓。

比如,在讲解轴的结构时,可以由老师规定条件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一种类型的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根据轴的工作原理,老师可提出三个要求:1.要求轴上所需的不同零件要相互配合良好,零件之间能很好嵌入;2.要求设计的零件要符合现实条件,通过现有技术可以加工出来,并且应力集中要尽可能地得到减少;3.要求轴上所需的零件,在装和拆的过程中以便利性为主,装配要简单。让学生知晓这三个条件后,就要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然后将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只要设计的轴与以上的三个要求相符,那么学生的设计作品就被评价为合格;通过分析设计的作品,使学生对自己作品性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也能够評价出谁的作品是最科学合理的。这样,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对机械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肯定了学生们的设计成果,学生们也受到很大的鼓舞,对这门学科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通过新科技,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新的媒体进行教学,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综合起来说,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新媒体参与的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而是丰富多彩起来。比如,在讲解导杆机构时,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一个动画视频,让学生弄清楚其工作的原理,动画上可以配上适当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完全吸引,同时兴趣大增,学习效率切实得到提高。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然后通过适当地点拨,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活动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同时也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学习机构的工作原理时,学生要看懂其工作原理图,是非常困难的,老师讲解也不知如何“下口”,而通过多媒体设备,就可以对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生动地演示,学生的理解难度系数就降低了;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会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积极地动脑,掌握某个机构的机械原理。

三、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学生仅从书面角度了解具体的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的这些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因此,开展实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实训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前提的,但是通过实训教学,学生的理论水平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实践,学生对不同的机械零件的使用功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熟谙了具体的机械操作原理,使学生的认识和动手能力都有大范围的提高,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精髓有了很好的把握。

四、总结

以上分析了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希望热心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不断加强创新,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应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还要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民法的基础和理念探析 篇7

关键词:民法,市民社会,私法自治

有人说,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民法的命运呢?笔者认为,是民法的理念。民法的理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形成了民法的性格,从而造就了民法在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探讨民法的理念,必然要从民法所产生的社会基础考察起。

一、民法产生的基础是市民社会

民法是市民之间的法,是市民与市民交往的法,而市民与市民之间交往的总和就是市民社会,因此民法就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产生的基础是市民社会。

第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对,并以商品经济为经济条件。作为民法产生基础的市民社会有自己独特的含义[1]。我们知道,民法主要源于古代罗马的市民法。而罗马是一个古代的市民社会,罗马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概念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在经济上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并开始和封建势力做斗争,他们用市民社会的平等、自主等观念作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武器,这时,市民社会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名词开始有了其特殊的含义。

在这里,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它与政治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政治国家,它是指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它是在家庭和国家之间、或者说个人和国家之间的这部分领域,以及存在于其中的组织和制度的总和,包括家庭、社区、作坊、工场、公司等等社会组织的总和。在市民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上,所有人身份平等而且自主,任何人都没有超然于他人之上的地位,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理、对自己有利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在与国家的关系上,市民社会相对独立于国家,国家仅能有限地通过法律或政策合理地干预,但不能像在政治社会中那样,通过命令,要求市民社会的成员之间发生某种法律关系,或分配社会财富;同时,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本质是自由交换,商品经济要求交易主体意志自由,身份平等,这正和市民社会的平等、自主相契合。

“我们将以市民社会中经济人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并以人为出发点,以规制人的行为和关怀人为其终极目的,亦即将使命定位于确定和保护合理人性的法律,称为市民社会法”[2],也就是民法。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平等是民法的精神,也是自由的前提。而“确认当事人地位平等并尽力让其独立意志得以充分体现是市民社会独有现象”[2],所以,商品经济、市民社会、民法在基本点上是相通的,也就是平等和自由。商品经济是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民法的经济基础;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也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法;市民社会就是以商品经济为经济基础,以民法为基本法律的社会。

第二,中国民法长期不发达,市民社会的不发达是其重要原因。中国古代法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民事刑法化”,即民法的问题用刑法来解决,民事纠纷往往用刑法的手段来处理。比如,在西周的《周礼》中就记载:“凡民间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货财”就是借贷,西周的时候就有了借贷契约。如果违反契约规定,还不出钱,或交不出利息,怎么办呢?在现代社会,承担的是违约责任———继续履行、赔偿损失。但是在西周,要“刑罚之”,要当做犯罪来论处。而且,中国古代这种“民事刑法化”的传统一直到清末都没有根本的变化[3]。所以说,民事刑法化、民法不发达是中国古代法律一个重要的特点。

实际上,直到近些年中国的民事法律体系才刚刚建立,而且远未完善。与此相适应的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市民社会一直很不发达,到现在仍然是“大国家,小社会”。

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发达的国家,国家权力十分庞大,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什么会出现“民事刑法化”的现象?犯罪行为侵害的是国家、集体的利益,而民事侵权行为、违约行为,侵害的是私人的利益,本应由私人去主张救济。但是,当国家权力、公权力足够发达、足够强大的时候,个人已经被淹没了,一切犯罪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都被认为是对国家的侵害,那么,就需要国家运用强制力来制裁。因此,国家权力过于发达导致了本应属私人交往的社会领域受到抑制,难以发达。同时,自然经济的长期主导使得市民社会丧失了其发展的经济条件。

建国以后,我们废除了一切资产阶级的法律,开始向前苏联学习。前苏联有一个认识,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私的东西,也没有私法,民法也是公法。那么私人的一切领域,国家就无所不干预、无所不控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强大的国家权力干预一切:生产领域的一切都是国家来干预、来控制;生活领域的一切国家也要来控制,个人消费什么,国家来计划。“大国家”则必然“小社会”;市民社会弱小,民法则必然不发达。我们要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要给市民社会以自我适应、自我调整、自我治理、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社会以及民法的健康发展。

二、私法自治是民法最基本的理念

第一,民法包含了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全部意义。公私法的划分是西方法律史上源远流长的对法律的分类。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此后,出现了各种关于公法和私法划分的标准和学说, (1) 但这些学说无一例外地认为民法是私法,或者说私法主要就是民法,或者说民法和商法。

一般认为,商法起源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自治城市,并由商人习惯法发展而来。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和商法是彼此独立的,它们都是私法。但在大陆法系的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实行民商合一制,即民法包括商法,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而存在。同时,由于商法所调整的商事行为和商事组织的特殊性,商法也产生了自身特殊的规则,商法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国际性,使得商法和传统民法相区别。然而,商法毕竟也和民法一样,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要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仍然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我们看到,在谈论公私法划分的问题时,人们也提出了很多的批评,认为这种划分太过机械,割裂了法律的内在联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法和私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开始质疑这种划分是否有必要。但正如上文所述,不论何种分类方法,都把宪法、行政法、刑法划为公法,民法归入私法。实际上,公私法划分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民法所特有的私法传统与理念。那么,民法作为私法,它有着什么样的理念和传统呢?

第二,私法自治是民法最基本的理念和最重要的传统。如前所述,罗马人已经把全部的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政治国家的法,其主角是权力,其运作有赖于权威、命令和服从,其内容体现为政治、公共秩序以及国家利益;私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它以权利为核心,以私人平等和自治为基本理念,其内容体现为私人利益。学者认为,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对权力的猖獗抱有警戒之心,试图划出一条“楚河汉界”[4],国家在公法范围内活动,个人在私法范围内活动,其终极关怀是私人的平等和自治。

私法自治,又称私权自治、意思自治,是指当事人可依自己意思和理性判断,去设计生活,管理事务,形成各种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真谛是尊重选择,其基本点是自主参与和自主责任[2]。简单地讲,就是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能够自己来决定一些东西,而不需要其他人,更不需要国家来加以干预。国家和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对私人及其领域的利益和安全予以保障。

可见,私法自治正是市民社会的应有之义。民法根植于市民社会。在市民社会中,人人平等而且自主,没有人可以超人的特权命令他人,或干预他人的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不违反法律,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怎样去行为,从而形成市民社会的自治。而在政治国家中,为了保证私人领域的自治,公权力只能遵循“法无授权不得为”的原则。

私法自治在物权、债权、婚姻、继承和商事领域表现为五大自由:财产自由(所有权自由)、契约自由(交易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和营业自由(投资自由)。然而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比如物权法上的国家征收、合同法上的无效合同就是对所有权自由和合同自由的限制。因此,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要对私法自治进行干预。诚然,西方各国的私法均经历了从崇尚绝对的个人自由到重视社会利益的转变,然而私法自治始终作为民法最基本的理念而存在。尤其是,正如上文所述,中国历史上国家权力十分庞大和发达,市民社会尚未成型,平等和自治的理念在今天还需普及和发展,强调私法自治的民法传统则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6-11.

[2]张弛.民法性质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1) .

[3]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94-95.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探析 篇8

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并保持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 入学门槛儿比较低, 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课程的设置应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符。如何相符, 我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要合理配置

由于会计是一门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 一般把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那应该以理论教学为主, 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课时怎么分配好呢?面对这个问题, 许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若以理论教学为主, 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和固定性, 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遇到经济业务发生时无法判断应该如何处理;若以实践教学为主, 容易导致学生重实操, 轻理论, 不能把实操技能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也不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按照2000年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 三年制的职业学校, 实践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的40%以上。因此, 我们把实习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40%以上比较合适。实习课必须以理论课为指导, 教学时理论课先行, 后辅助实习课程, 两者相辅相成。

(二)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加强校本教材的编写

近年来, 我国的财经知识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我国截止到目前为止已进行过三次大的会计制度的改革。而教材的变化频率一般比较慢, 传统的规划教材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跟上会计制度的变化, 因此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尤为重要。校本教材不仅能及时适应会计制度的改革, 而且教师还能根据本地的地方特色, 本地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 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方法的会计专业教材,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要激发并持续保持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人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 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还达不到好的效果。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感叹。

(一) 上好开堂第一课, 唤起学生对学习会计的憧憬和迫不及待的欲望

学生进入学校后, 第一次接触到会计这门课程, 对他们来说, 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 也不知道将来从事会计职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这时, 我一般都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去引导学生。比如, 就东莞当地的地方特色, 许多同学的父母都是自己开办工厂的, 那么可以问问你的父母亲如何知道这个月厂里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呢?赚的话赚了多少, 亏的话亏了多少?再结合身边的成功人士, 以及当地工厂财务总监的工资福利待遇等, 让学生看到会计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一门非常有用的技能, 以及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 从而让其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为学生勾画出一幅职业发展的宏远蓝图。此时, 绝大部分同学都会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并希望赶快学好技能到社会中去工作。

(二) 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 概念枯燥抽象, 实践性要求规范的课程, 开堂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在日常枯燥烦琐的学习中逐渐磨灭。此时, 我们需要持续给学生注射“强心针”, 让他们保持学习会计的兴趣。首先, 教师应该微笑着进入课室, 让一堂课在欢声笑语中开始。其次, 经常表扬学生,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会计的自信。当学生出错时, 更应该赞美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容易犯错的地方, 是伟大的“发现者”。再次, 课堂上允许学生适当学习交流, 让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专注力自然就不容易分散,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 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

基础会计中有非常多的专业术语, 它的专业性决定了我们只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学生进行讲授, 才能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 在教授“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时, 我举了这样的例子。假设同学们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 怎么计算出这个月赚了多少钱呢?我们应该先用这个月取得的所有“收入”, 也就是销售服装时收到的钱, 减去费用 (也就是支出) , 比如有水电费、铺租、服装的进货成本等, 就能算出来这个月有没有赚钱了。赚了钱, 在会计中就叫利润, 亏了钱, 会计中称为亏损。这样通俗的语言, 学生很容易接受, 也就理解了这一等式的含义。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职学校的老师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基础差, 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强, 又不爱学习。且不管是不是事实, 我们应该面对现状。生源素质, 我们作为教师无法选择和改变, 因此只能更多地从自身方面努力。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师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 就是要熟悉基础会计的教材, 吃透基础会计的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做到随时都能脱书上课。

仅仅掌握基础会计课本还远远不够, 还应该学习基础会计以外的其他方面的会计知识。例如, 学习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 等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 教师的知识层面应远远高于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教学。

教师还应该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很多会计老师只有较深的理论知识, 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中专学校任教, 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还是以支票为例, 老师并没有见过实际的支票应该怎么填写, 直接交银行或交客户时应该怎么背书, 什么时候涉及进账单的填写。他也就没有办法教学生, 当学生到企业工作, 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不知从何处入手, 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专业教师, 既要通理论, 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工厂企业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 也可以积极从企业定期聘请来一些专业基础扎实,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为教师进修。

以上是本人在几年的基础会计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受, 我相信, 在我们广大的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的努力下, 正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定能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 又懂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推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慈.浅谈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体会[J].成功, 2008 (9) .[1]刘玉慈.浅谈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体会[J].成功, 2008 (9) .

高职统计基础教学方法探析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统计基础,教学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 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突出表现就是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 从而决定了统计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单纯向学生传授统计专业知识, 而应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统计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按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应坚持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 做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些、动手能力强些。根据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认为在统计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追求的应该是一种“能力教育”, 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育”。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统计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在统计基础教学中一些教学法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统计教学方法必须由传统传授知识为主, 转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 学生由被动听讲的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传统的统计教学往往是老师在前面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在下面被动的记、被动地学。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 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更应该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计学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将学生生活所熟知的统计现象与统计理论结合, 循循善诱, 启发学生用科学的统计思想去认识事物, 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讲到统计指数内容时, 问学生:“你们听说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吗?知道这个指数是怎样编制的吗?”同学们都听说过物价上涨了或下降了, 但他们不知道是怎么计算的, 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去学习,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统计指数, 尤其是物价指数以及股票价格指数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会让他们感觉统计就在他们生活中, 进而激发他们对统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实际是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统计课程大多是数字和公式, 不象语文和历史课那样讲授美妙的文学境界和悠远的历史, 容易让人产生枯燥感。如果想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老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同时要有渊博的学识。教师首先要有科学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课是一门艺术, 讲台好比是舞台, 教师就好比是演员, 只有表演好了才能吸引学生。语言表达力表现为口头表达力和书面表达力, 这是教师的基本功。语言要简洁、活泼, 抑扬顿挫, 讲课要讲究文采, 有时也要用幽默、诙谐、风趣的语句借以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讲授抽样调查时问同学们:“如果检查一个酒厂白酒的质量是否合格, 难道需要把这个厂的白酒都打开化验, 才能知道质量合不合格吗?”同学们会在笑声中了解:抽样调查主要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语言优美、声音高低起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要想真正把学生吸引住更要依靠教师个人的魅力, 这个人魅力就主要源于教师渊博的学识。学生只有喜欢一个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所讲的这门课,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要想有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 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一定的实践经验;三是较高的统计电算化水平;四是要有自己的、一定深度的研究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

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 而后被各国高校管理教育领域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 由于其赋予知识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仿真性, 使学生有兴趣, 学得热情, 学得投入, 学得扎实, 学得灵活。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力的角度, 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统计教学就是让同学们掌握统计资料的调查、整理和分析。在学到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内容时, 老师给出调查项目“大学生生活费开支情况调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协作、互帮互助等形式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数据、撰写统计报告, 完成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 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统计知识。统计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 需要老师不仅要精通统计的技术与理论方法, 同时要掌握社会经济的相关知识, 否则没有办法讲解透彻关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案例。统计教学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来正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因此教师的相关知识贮备量要足够多。笔者在给会计专业学生讲授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时候, 问同学们:会计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那么资产和利润是时期指标还是时点指标?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统计知识和会计是互为利用的, 从而产生亲近感。所以要想利用好案例教学法要求统计老师不仅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知识, 同时也要掌握会计、营销、贸易等方面的知识。

四、实践教学法

统计公式比较多, 而作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 一般学校每周三、四课时的教学任务, 又不能让同学们很好地掌握统计的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如果讲授难度太大又会使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实践教学方法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介绍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内容时, 可以以同学的身高、血型、眼睛视力、每月消费支出等为调查内容, 课堂上当场随机抽取单或双号部分同学, 当场取得资料, 当场进行样本资料计算, 当场进行估计和精度分析, 当场给出结论说明。可采用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两种方式, 使同学身临其境, 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又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了抽样调查和估计的整个过程, 从而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 不再显得抽象和难学了。

为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可以在学校建立统计实验室, 使学生实现学校课堂知识学习与企业日常工作实践“零距离”衔接。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之后, 通过学习, 掌握统计理论知识与技能、统计软件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实际数据处理与分析, 转化为解决实际工作中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在统计实验室开设的实训项目可以有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汇总、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统计指数、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区间估计等实践项目;在技能强化实训过程中, 主要教学模式是采用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边讲边练、边学边练、理论复习与应用、技能运用与实际问题解决同步进行, 同时可以保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与指正, 进而保证学生学习过程即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同时还可以检验课堂讲授理论知识量是否够用及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及其应用程度。

五、多媒体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 多媒体教学至少有如下优势:一是课堂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 学生接触的课程外延更广;二是教学手段生动活泼, 不再使用或大幅度减少使用原先单一的板书文字和手绘图形的方法, 改为结合彩色文字 (可以起强调、突出作用) 、动画作图、背景声音解说、录像播放等等, 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并且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是 (下转第157页) (上接第141页) 将教师从课堂上的板书劳顿中解放出来, 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课件可以做的越来越生动, 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无所不包。对学生而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立即变得枯燥起来。显然, 在大量的试听材料面前, 板书的吸引力肯定是大幅度下降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学生很容易被课件所吸引, 更加集中注意力, 也更具有积极性去听取教师对课件的讲解和分析, 并且对所学内容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在统计教学中会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处理, 过去限于板书的影响, 只是一带而过。借助计算机教学形式, 可以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大量现实案例来说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 使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例如在讲述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内容时, 利用Excel软件实施教学。教会学生用Excel自带的函数公式计算标准误、方差等统计量、利用Excel的“图表向导”求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制作图表等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复杂的统计计算简单化, 同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 而且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有自己丰富的特殊性, 教师在教学法的应用中不能把某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中任意搬用。同一学科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教学方法的变化要考虑教学的阶段性。高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 新形势对统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也对统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统计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和方法, 熟练掌握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创造机会投身到实践中去, 丰富实践经验, 钻研教学方法,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摸索出适合本学科的最佳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统计教学课堂上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红华.高职统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现代商贸农业, 2008 (12)

[2].付文娥.谈高职统计教学改革.陕西教育, 2009 (7)

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模式探析 篇10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用模式选择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 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运作模式。从世界各国情况看,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两种基本方式:政府直接生产和政府间接生产。纯公共产品和产出难以界定、难以强制履行合同以及无法实行竞争的准公共产品一般采取政府直接生产的方式提供, 如造币厂、国防、中央银行等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经营, 地方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有警察、供热、防洪、防灾、防空、监察、地方立法司法、中小学教育、环境治理等。政府间接生产的准公共产品, 一般属于产出易于界定和可强制履行合同、采取竞争方式的行业。政府利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 一方面降低政府的财政开支;另一方面促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里引用E.S.萨瓦斯的名言: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生产公共产品就是划桨, 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桨。政府间接生产公共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政府与民营企业或国有经济组织签订生产合约、特许经营、租赁承包、政府补贴资助、政府参股、内部竞争等。

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 虽然与其他国家在根本的政治制度上有所不同, 但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模式上, 却与国外有许多相同之处。国内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模式选择的原则, 就是要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生产性认识的基础上, 逐渐减少政府的投资, 引导市场投资量的提高。最终使城市基础设施的生产和经营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并使其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原则商业化。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国有公营、国有民营和私有私营。

(一) 国有公营模式

国有公营模式, 即政府投资兴建并拥有基础设施产权, 国有企业或准国有部门按商业化原则经营。包括制定明确的经营业绩目标, 并赋予相应的管理与财务主权, 其中对基础设施的经营性收费以抵补成本的原则。这种模式的主要运行特点是:政府投资并拥有产权, 实行企业化运作, 目前适合于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自然垄断行业, 如自来水、电力和城市道路等。在自然垄断行业, 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 积累了大量的沉淀资本, 因而生产经营要有一定规模, 由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经营, 以减少单位成本, 实现效率最大化。对于这些企业, 在采用国有经营模式的同时, 也必须实行政企分开, 以防止自然的经济垄断导致行政垄断。主要做法有:一是实行政府脱钩的体制, 并使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所有权分离,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价格管制和实施财政补贴, 企业的任务有以下内容:一是按商业化进行市场运营。二是要实行公司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使其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形成一定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

(二) 国有民营模式

国有民营模式, 即政府以所有者身份, 委托或授予非国有公司全面经营和维护国有基础设施的租赁合同或特许权, 包括新设施的建设、融资, 以及按BOT方式或类似协议而拟定的建造、经营新设施的合同协议。这种模式的主要运行特点是:政府拥有产权, 通过租凭、授权、特许经营来进行经营维护, 把某一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建设、融资、经营和维护的责任转给民营企业, 使其在特许期内对这一项目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 对非自然垄断性行业, 部分市政公用行业如收费公路、收费路桥等可选择国有民营模式。

(三) 私有私营模式

私有私营模式, 即针对可以由私营企业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 允许私营企业或者以直接投资建设增量设施的方式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服务;或者以收购、受让等剥离原来公有股权的方式进入市场, 提供竞争性服务。这种模式的主要运行特点是, 允许和鼓励私人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建设或者以受让、收购的方式进入竞争性非公益项目的市场, 主要适合于电讯、电力、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样, 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和服务, 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促进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对于私有经营, 由于我国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 这一模式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步完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前竞争机制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备的前提下, 要加紧制定保护公共利益的规章制度, 采用各种行政手段, 防止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发生。

我们认为, 近期可参照前两种模式, 中长期可进一步试行后一种模式, 结合中国城市市政建设经营的具体情况, 努力探索并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

二、具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运作模式

对具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应以资产置换方式为主引入民间资本, 有以下五种方式可供选择使用。

(一) 租赁

租赁, 即由民间资本的私人公司租赁政府现有的基础设施, 自己承担商业风险, 其收入直接从有关收费中得来, 在政府对合理收费做出承诺后, 只要收缴的费用能有效弥补运营与维修成本, 通过民营化运作将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如过去很多城市将已建成的桥梁租赁经民营企业经营就非常成功。

(二) 出售

出售, 即将一部分基础设施领域居于非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卖给民间资本, 这是国家实现以价值形态管理基础设施的有效方法, 也是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便捷手段。

(三) TOT方式

TOT是“Transfer-Operate-Transfer (转让-营运-再转让) ”的简称, 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 把已投产运行的基础设施项目转让给民间投资者经营, 政府一次性从投资者那里融得资金, 用于建设新基础设施项目, 特许经营期满后, 投资者再把该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管理。TOT方式主要适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缓解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需矛盾找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

(四) 捆绑组合方式

政府有些项目是可以收费的, 有些项目是不便收费的, 为了融通资金, 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进行组合, 将投资负担与投资回报相结合, 从而形成一个项目成为另一个项目信用保证的投融资方式, 即捆绑组合方式, 以吸引民间投资, 采用此方式的先决条件是该组合中的项目属于同一个项目公司。这种操作方式多种多样, 如政府把一个自来水厂卖给民营企业, 但政府却不直接收回投资, 而是由民企自己出资为政府修建水利工程等等。

(五) ABS方式

ABS是 (Asset-Backed-Securities) 的缩写, 即资产证券化, 具体说, 就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一系列的组合, 以该组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量为保证, 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 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证券集资金的融资技术和过程。ABS的动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组建特设机构SPV阶段, 它可以一种信托的方式存在, 也可是独立的公司法人, 这里主要指的是民营企业。二是SPV与项目结合阶段, 即作为原始权益人的政府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同类或相似的基础设施资产卖给SPV, 从SPV那里取得资金。通常投资项目所依附的资产只能是在未来可以带来现金收入的资产, 如航空、港口、铁路、收费公路等。这些未来现金流量代表的资产是ABS融资方式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 这些基础设施资产本身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法获取较高的信用评级, 难以直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而政府将其所拥有的基础设施资产的未来现金收入的权利转让给SPV后, 达到了破产隔离的目的, 同时提高了SPV资信级别, 为其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创造条件。三是SPV发债阶段, SPV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 筹集经营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四是SPV偿债阶段, SPV通过基础设施营运期间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来偿还投资者的债券本息。这种方式已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三、新增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运作模式

(一) BOT项目融资方式

BOT项目融资方式, 丰富了我国利有外资的手段和方式, 同时使得外资不再仅仅流向我国的加工工业, 而是逐步转向我国急需发展的基础产业。在项目融资中, 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参与银团贷款, 成为参与行之一, 向国内或国外的项目贷款, 也可以成为担保银行国的出口信贷担保, 国内银行参与项目融资, 可改变当前我国一方面储蓄过剩, 银行“惜贷, ”另一方面一些很好的投资项目又无法得到国内银行足够的贷款的局面。因为在项目融资的实施过程中, 有一套很好的分散贷款方风险的措施。国际上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营运-转让) 的缩写, 也叫特许经营, 这种投融资方式的基本思路是, 由政府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 由民营企业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一种特许协议作为项目融资承担风险, 并且建设经营, 在经营期过后再无偿地转让给政府, 其经营期通常为15-20年, 这是近年来国际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项目融资方式。用BOT方式兴建大型基础设施, 对政府、投资者和社会是个多赢。从政府方面看, 只要收费定价合理和有效经营, 投资于基础产业同样具有稳定的利润保证, 风险也不大;对社会而言, 由于民间投资者的参与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除BOT (建设-拥有-经营-移交) 外, 还有BT (建设-移交) 、BOO (建设-拥有-经营) 、TOT (移交-经营-移交) 、PPP (私人建设-政府租凭-私人经营) 等多种方式。特别是TOT方式, 由于其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为建成项目引进管理, 尤其适合当前的国情。如1998年以来, 内蒙古自治区参照BOT方式引入民营企业投资21亿元, 修建了高等级公路511公里和5座桥梁, 使内蒙古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 公私股份合作制

公私股份合作制是吸引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是一家或几家民营企业与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联合经营公共设施的方式, 往往国家控股, 按民营企业方式进行运作, 这种方式是值得采用的。

当然, 上述基础设施多元化方式各有利弊, 主要体现在运作的繁简程度、融资成本差异、所有权差异、投资风险差异及适用范围不同等方面。但只要我们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建立多元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思想, 并根据不同基础设施特点, 灵活采用各种方式, 民营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同样大有作为。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与投资运作模式选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可以选择的三种模式, 即国有公营、国有民营和私有私营, 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两种投资运作模式。

关键词:城市经营,基础设施,经营模式,投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叶锋.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开发, 2003 (1) .

[2]、张文春, 王辉民.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3) .

[3]、王志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 2004 (1) .

上一篇:趣味识字趣味无穷下一篇:初中英语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