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2024-05-08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精选十篇)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1

关键词:知本管理,人性假设,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对人性认识的深化,诞生了各种管理方法。分析并总结各时期管理方法的重点和特点,就能探索出新形势下的管理方法。

1 管理科学对人性认识的历史过程

“经济人”与物本管理

1911年美国的F.泰罗(Frederick Taylor,1856-1915)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把人性假设是机器人,经纪人[1],管理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物本管理”[2],把企业看作一个大机器,企业的员工是这一机器中的具体零部件。

“社会人”与人本管理

1924年,梅奥等人在芝加哥附近霍桑地区试验后,提出了与“经纪人”不同的“社会人”观点[1]。该阶段的管理方法即为“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2]。

“能力人”与能本管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从而出现了“能力人”的人性假设[1]。这里的“能力”,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构成的。对应的管理即为能本管理。能本管理以人的知识、智能、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崭新管理思想[2]。

2“知识人”与知本管理将主导未来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的对象重点在有知识的人。即由“能力人”上升到“知识人”的新阶段。知本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根本,运用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手段,将企业知识作为“资本财产”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独特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

知本管理如此吸引人们的视线是由其本身的特色决定的。

(1)管理理念有所创新。知识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赢得竞争优势,是管理方法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

(2)知本管理重视激发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3]。该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而知本管理强调的正是培育学习型的组织。

(3)虚拟企业。所谓虚拟企业,是指有许多不同的企业,通过建立策略联盟,各自专门负责整个企业流程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几项价值活动,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网络,完成全部的企业成果[4]。由于虚拟企业的虚拟性(不需要修建厂房,不需要层层审批和快速反应的特点能将虚拟企业的网络迅速、高效地建立起来),决定它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3 运用知本管理创新我国企业

现在看来,人类经济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知本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遍及整个经济领域。然而,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刻,距离知识经济阶段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因此,面对知本管理的浪潮,必须积极准备,制定对策,运用知本管理创新中国企业。

3.1 在企业中增强知本管理意识

企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员工不具备与组织实施有关战略决策相对等地能力,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能与企业同步,缺乏共同的认知和理解,造成在具体落实和实施上的便额。因此,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在企业中树立企业知本管理的新概念,强化企业的知本管理意识。

3.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学习型、知识型组织的建立,引领全体员工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学习新技能,提高个人修养,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学无止境的原则,以持续的学习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顺应时代发展步伐,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3.3 与精确管理相结合

精确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用来精确调整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绩效的高技术方法[6]。它把公司的定位转移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状态,并以此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强的竞争力,是一种迅猛的“文化变革”,通过它获取、维持、最大化公司的成功。在知本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精确管理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4 加强企业与科研、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企业凭借自己的经营理念,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应该根据研制开发的需求,采取与科研机构进行联姻、合作,取长补短,紧密合作,建立起知识和技术的开发机制,拥有更多的高科技研究成果,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这样,中国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杨沛霆,钱征.浅谈学习型组织[EB/OL].http://www.czrb.com/news/2jxw/cb0403b4.htm.1990.

[4]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刘炳延,易菲.试论管理科学理论的新发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11(3-4):1-5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制约因素-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的关系研究

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是两种性质对立的`科学资本.由于制度化科学资本在科学场域中处于有利位置,因而制约了科学场域的自主性.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权力化和权力知识化现象,都是由于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转化而造成的.科学技术专制降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地位.

作 者:宫留记 GONG Liu-ji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915(6)分类号:C03关键词:行动者 哲学社会科学场域 纯科学资本 制度化科学资本

科学方法论与工程管理创新 篇3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已成为具有历史高度、全球角度的战略思想。在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同步增长的环境中,科学发展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而科学发展的理念也会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步伐,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开启了一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

我国是以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规模巨大,投资的结构和效益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指导投资建设的工程管理体系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科学方法论为基础,争取工程管理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经济建设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应该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验证。所以,以科学发展的方法论为依据和出发点,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是工程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内容和目标。但方法论决不是具体方法的集合和简单叠加,而是依托长期实践、经过高度的理论升华形成的基本理论。随着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完善,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科学正在快速发展,工程科学在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融合社会、人文、管理、政治等学科因素,逐步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学科,并通过投资建设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快速、持续发展。

在工程科学的体系构成中,相对于工程技术的成熟与稳定,工程管理的理论、方法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工程管理的创新将带动工程科学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的高度指出了工程管理的创新方向;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结构的系统角度提出了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程科学与工程管理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历程,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在快速提高。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体现了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同时,工程实践的积累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专业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内涵也不断丰富,逐渐演变为以工程技术为最新阶段的自然科学体系。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不断完善,经历了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到工程科学的层次性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的自然科学体系。

工程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全面、综合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阶段,也是自然科学与管理

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领域。

工程科学大致由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两个部分构成。工程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可能附带产生出资源、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工程管理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指导和控制工程技术的使用方向、决定工程建设整体效果。相对于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目前工程管理理论和应用均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这体现了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管理涉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同时必须形成与工程技术的有效结合,并可能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历史时期中,呈现不同的实际效果。所以,工程管理的技术理论目前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期待创新的阶段。以理论的创新、发展带动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投资建设领域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工程管理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宏观管理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和自然、社会、宏观经济的关系,寻求、揭示工程建设的外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政策措施,宏观管理还要关注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结构关系,关注重大项目的决策和过程的监管。宏观管理技术的主要形式有法律、政策、区域和行业的监管等。微观管理主要包括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和项目过程的咨询,主要从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角度,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评价和组织监督。微观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市场化的专业服务形式,在国内外以往的实践中,微观管理主要关注于提高具体项目的投资收益、减少建设风险。

工程管理创新的方向与途径

根据科学发展的思想和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工程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三点:

1.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效益与风险,还应兼顾项目与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

2.微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的实施过程,还要扩展到项目的外部和相关的环境中,从传统的刚性管理发展为辩证的柔性治理;

3.形成完整、量化的方法理论体系,从难以重现的“精英管理”模式转变为结构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在工程科学的范畴中,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的构成与关系可以由上述的示意图描述(参见上图)。

科学方法论在工程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实践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理论,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科学方法论进一步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发展规律、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并以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工程科学的体系结构。

在工程科学的形成过程中,实践的需求和方法论的研究、应用支持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并在微观管理领域中,通过对产生技术方法的规律、标准和工具等的理论提升,逐渐形成了“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方法体系从词义可以简单解释为“产生方法的方法(平台)”。到目前为止的工程管理领域,对于方法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仍比较薄弱,以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例,人们学到的项目管理知识难以在实践中直接应用,或者表现为项目经理们在不同的项目实践中的差异较大。在科学研究领域,不能得到重复结果的过程往往意味着理论方法的缺陷,并认为这是判断“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之一。对于项目管理这类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缺少方法体系将难以形成一个完整、可操作的理论体系框架。

我们认为,研究、建立和推广工程管理中的方法体系,应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4

他举例说中国气象科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这与我们气象科学观测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有关,可以说每一次气象科学观测方法的创新,都必然会导致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而海洋科学却没有那么幸运,我国的海洋科学相对比气象科学落后,并不是海洋科学的人不行,而是在于观测方法的落后。但是这几年的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ARGO浮标观测的出现和使用,我相信海洋科学也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观测方法的创新在“地球科学方法”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没有观测方法上的创新,就不可能进一步认识地球,所以要认真思考观测方法如何创新问题。地球上所发生的现象,其时间尺度从几分钟到几万年,甚至百万年。这是地球科学所特有的,因此对其研究需要观测方法上的创新。现在已经有了全球观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其中的卫星观测平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可以四维观测地球,同时也是实现“数字地球”的重要方法、手段。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篇5

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科研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了。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一)移植方法

所谓移植,即把在其他学科中已经运用的方法或研究方式移动要研究的新领域或新学科中,加以运用或加以改造后的研究方法。移植方法的创造性很高。

移植方法包括:概念移植、对象移植和方法或技术移植等等。

(二)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斜跨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6

关键词:行动者;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纯科学资本;制度化科学资本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073-04

一般来说,哲学社会科学场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行动者,各自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进行交流、竞争的实践空间,它是科学场域的次场域。场域是一个力量关系的场所,作为社会场域中的次级场域的科学场域也不例外,它是一个为保存或改变这种力量关系的较量的场所。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的行动者是依靠各自拥有的科学资本进行交往的,科学资本分为纯科学资本和制度化科学资本,纯科学资本是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建立在同行认识和承认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制度化科学资本是社会制度和科学体制的产物,与行动者本人的科研能力没有必然联系。科学资本除了能够产生知识效果之外,还可以部分地通过这些效果获得特权,比如:规定科学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和游戏的合法性等。科学资本不同于经济资本,显然,爱因斯坦的资本不是金融性的。科学资本家是在科学场域里拥有话语权的资本家,与经济场域的那些资本家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一样,其间有权力的关系,有资本和权力集中的现象(甚至是垄断),也有为了争夺生产资料(职位、职称、声誉、待遇等)和再生产资料(任命权、任职权等)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总之,哲学社会科学场域具有科学场域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两种资本的关系:理论上对立、实践上统一

处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的行动者所拥有的制度化科学资本是以政府权力为基础而形成的,政府权力是一种国家认可的制度化的权力,这种权力与科研机构、行政部门的领导层和学术评审委员会所占据的优势位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这种权力与作用于科学场域的生产资料以及再生产资料的权力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纯科学资本是行动者依靠独立于制度化的个人声望而形成的权力,这种个人声望完全建立在同行认可的基础之上,这种认可并不具体化,也没有制度化,尤其是那些通过互相尊重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共同体。这两种科学资本有着不同的积累法则,纯科学资本主要通过对科学进步的贡献以及科学发明、发现和创造积累起来;而制度化科学资本,主要通过政府权力和与之相应的体制策略来实现。纯科学资本的得到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社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需要知识的长期积累,并且提出的观点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两种科学资本在实践中是互相冲突的,比如在教授、研究员、博导、院士等位置的遴选和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的评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制度化科学资本的拥有者倾向于组织一些程序,完全按照行政管理的那种运作逻辑进行,而纯科学资本的拥有者则更倾向于依据申报者的个人声望,按照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的逻辑进行。

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纯科学资本和制度化科学资本,理论上难以共存,实践上却相依为命,二者往往存在着反比例关系。一方面,纯科学资本所有人拥有的科学声望越大,其政治声望反而很小;另一方面,制度化科学资本所有人的政治声望令人如雷贯耳,其科学声望却微乎其微,科学管理人员尤其如此。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言:“这里也许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任何机构,特别足像我们这样复杂的社会,缺少了管理机关便无法存在。知识分子进入管理机关对我们有好处,这一点我不怀疑,但是我又想,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正常运行,而不是思考和批判。这两种责任是相互矛盾的。我知道,我也亲眼目睹,当艺术界的人由批判转入管理机构或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时,他们发生了多么大的、无法避免的变化。”在现实的科学场域中,为了避免两种权力的彻底决裂,造成纯科学资本家陷入最无权力的境地,人们往往采取折中的妥协方法,即两种科学资本为了创造最大的效益,常常共存于同一个研究室,这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葛兰西曾说过:“何谓‘科学本身,这一问题必须提出来。科学改变了人们,使他们和以往不同,在这种意义上科学本身不正是‘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吗?”在葛兰西看来,由于科学家所提出的关于社会世界的知识被赋予了科学的权威,因此,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也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已经卷入到为夺取符号资本而进行的斗争之中,这种斗争必然涉及到其他从事符号资本生产的科学家的权力范同。因为,在科学场域里,行动者都是在谋求提出有关社会世界的新观点并希望使之普及化、合法化。这样以来,科学场域就不可避免地同时遵守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一是制度化科学资本家所希望的政治场域的逻辑,在其中,观念所具有的力量,主要是决定于提出这种观点的个人或群体的权力的函数;另一是纯科学资本家所追求的科学场域的逻辑,在其最理想的状态,只承认真理的力量。科学场域所遵守的政治场域的逻辑,使得科学活动难以获得完全的自治,而受制于时势;由此,就会造成逻辑上不一致的命题,即与经验观察相矛盾的命题(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存理论上对立、实践上统一)能够在科学场域中长期存在。

二、两种资本对立的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的自主度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科学场域中,很少有制度化科学资本的存在,科学家的活动完全是自主的,甚至,可以和艺术、游戏相媲美。“权力成其为权力,知识成其为知识的本质而言,权力与知识原则上都不受对方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资本家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代替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产阶级所采取的统治策略的转换,肉体上的强制与压迫渐渐让位于象征性暴力的更温和、更隐蔽的统治策略的时候,科学场域的自主度就会受到威胁。“象征性暴力的一个效果,就是将统治和顺从的关系改换成情感关系,将权力改换成神秘的‘克里斯玛(charisme,韦伯语,意为屏障),或者改换成能够在情感上引起神秘魅力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早期的统治活动动辄与警察和监狱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警察与监狱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学校和科研机构。在封建社会里,教会这种制度就是负责将以对武器、土地和财富的控制为基础的地主的权势,转换成神授的权力,教会的权威被用来为新兴尚武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明证,并进一步巩固这一统治基础。在当今社会里,为社会再生产提供正当性明证的这项工作已由学校和科研机构接管。作为知识和符号的生产者——社会科学家无意中取代了中世纪教会中的教士和神父的位置,成为生产和维持既定社会秩序的特殊工具。针对制度化科学资本对哲学社会科学场

域的渗透,社会科学家们并没有听之认之,他们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反抗,不断揭露出影响科学场域运作的社会因素及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制度化科学资本对纯科学资本约束;通过增强科学场域相对于外部力量和权势的集体自主性,科学家的个体自主性的条件,以及科学场域中理性沟通的社会机制在不断地形成。在当今的科学场域中,社会科学家从政治经济权力中分离出来了一部分权力,获得了一些自主性,这一成果是启蒙运动以来,层出不穷的纯科学资本家同制度化科学资本家斗争的结晶。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制度化科学资本挤压纯科学资本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社会科学家正在从公共论辩中被挤出去,位居跨国公司、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正在威胁着科学家经过长期斗争获得的自主性。哲学社会科学场域越缺乏自主度,其竞争就越不完善,行动者也就越容易在科学斗争中引入非科学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场域获得的独立程度越有限,越不完全,世俗权力就越能够借助外部权力介入这一特殊的场域,这种介入是通过对学术头衔、职位、津贴、荣誉等的控制,使学术委员会成员中的制度化科学资本能够维持一定数量而实现的。相反,科学场域越独立,其竞争就越纯粹和完善,科学工作就越能排除社会力量的干扰,使科学活动中的检查、评比、审核等工作变得规范化。如果外在的力量和约束少的话,建立在理性和争论基础上的纯科学的竞争就会进展得比较顺利。然而,科学活动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科学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为求得自我生存而对经济资本的依赖程度,也取决于科学场域抵御外侵、自我保护的程度。由于不同的学科开展正常的科学活动所需要的经济资本的数量不同,从这个方面来看,数学家比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需要经济资本多的学科的科学家拥有相对多的独立性。社会科学虽然需要经济资本少,但由于大部分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因此,社会科学场域更缺乏自主性。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针对社会学这一研究社会的科学变成实用社会学,并成为支配阶级的统治工具时,曾主张“科学必须发掘隐秘”。然而,“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能得到必不可少的研究经费(社会学是很费钱的……),同时又能保证独立性而不蜕化。由于社会学家对自主性的必要性没有清楚的感受与思索,由于他们缺乏集体思考,社会学越来越多地转变为实用科学,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科学之外的目的”。

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的自主性、独立性不断受到形形色色外力的威胁。当今社会最可怕的外力要算是新闻界,而新闻界也受制于其他权力(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等)。“经济对文化生产的影响,一般是通过报刊,通过报刊对文化生产者(特别是其中缺乏自主性者)的诱惑,通过报刊对作品的促销作用以及文化产品商(出版商、美术馆馆长等等)来实现的。艺术、文学、科学,这些自主性领域反对商业法则,而今天主要是报刊将这些商业法则强加给这些领域。这种统治从根本上说是致命的,因为它有利于直接听命于商业需求的产品和生产者,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记者型哲学家”。

科学在古代是被作为人的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活动来看待的,它既不是为了生存,也不是为了实用。但是,伴随着商业社会的来临,科学活动作为自由活动的性质被遮蔽了,它沦落为科学家的生存工具和谋生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但是,这只是科学在商业社会的表象,科学活动的自主性质只是被遏制了,并没有被消除,科学在当今社会实际兼有工具性(目的性)和自主性的双重特征。而恰恰是这种被遮蔽的自主性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科学的自主性要求科学家不是把科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事业、作为生命来看待和追求,也正是有了对纯科学资本充满敬意的科学家的存在,才使科学场域在今天仍然能够保留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缺乏自主性,会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时常转变成科学活动管理人员,从全职的科研人员转变为或多或少地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的兼职研究人员。正如法国的科学场域经过1968年5月危机的集体反思后得出的格言:“忙忙碌碌的研究员随处可见,而能够出成果的研究员却凤毛麟角。”这种现象非常符合日丹诺夫规律,即科学生产者在科学场域里越是没有作为,越是没有名气,他就越加需要外界的权力,也就越热衷于寻求外界的权力,也就是说,缺乏纯科学资本的研究人员更需要制度化的科学资本,制度化科学资本的增加和外界的干预的结果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被制约。

三、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转化:知识权力化

由于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的转化,使现代科学技术同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是现代知识及其理性力量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进行无穷转化的结果。为了使当代科学技术成为社会极少数技术特权阶层所垄断的专利,在其生产和运用过程中,总是穿着神秘化的外衣。现代科学技术的神秘化过程同文化的神秘化过程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运作过程中之所以采用神秘化手段和程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社会行动者产生“误识”和“合谋”。“任何支配,如果不通过使人们误识(misrecognized)作为支配基础的任意武断性(arbitrary),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rec-ognized),就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神秘化,已经达到使其彻底异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统治力量的宰制手段,成为社会大众崇拜的对象和受到新奴役的强有力的工具。更可悲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宰制社会行动者时,社会成员在其受到奴役时,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奴役,反而觉得当代科学技术是社会大众的“救世主”。正如伽达默尔所说:“20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展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由于支配阶级看到科学技术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把它作为社会再生产运行的工具,所以,科学技术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社会领域也成为统治力量。

知识权力化的直接结果是,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支配力量,并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社会统治和宰制的主要手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显著下降。当代社会不折不扣地成为了科学技术专制的社会;而少数掌握和控制科学技术的“精英”分子,简直成了横行于一切场域的科学技术贵族。科技在当代社会的泛滥及其在社会场域的肆虐,已经使当代社会实现了全面的技术化,不但在经济场域,而且,在政治和文化场域也实现了技术化。科技贯穿一切,管理一切,宰制一切。科技本来就是理性的一种表现,但在现代社会中,它同理性的关系转化成双重性

和吊诡性,现代科学技术往往既是理性的,又是反理性的;现代科技的社会效果往往既是肯定的和积极的,又是否定的和消极的。现代科技的这种双重性格主要决定于产生它的具体的社会文化条件。“事实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是基于某种新社会达尔文主义:‘最优最聪明者(哈佛的格言)得胜……在统治者国际的世界主义观念的后面。有一种才能哲学:最有才能的人主宰,有工作。这意味着,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就没有才能。这里有胜者和败者,有贵族,我称之为国家贵族,即那些拥有中世纪意义上所有特征的贵族。他们是靠教育,据他们自己说是靠才智获得权威。他们说这种才智是先天的禀赋,而我们皆知,事实上它是社会所赋予的,才智的不平等乃是社会的不平等。才智论意识形态极适于解释一种类似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对立:一边是有才能、占有很少高薪职位的全权国民。他们可以挑选雇主(而其他人最幸运的情况是被雇主选中),可以在国际劳务市场上获得很高的收入”。布迪厄1996年10月在雅典希腊劳工全会上的这段讲话,揭示了才智论的虚伪性以及知识权力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知识权力化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就是才智论。才智论是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术上的成功主要是归功于遗传轮盘,它是在或多或少的随机基础上分配智力与能力的。才智论在社会分层中,尤其在证明当前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体系合法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支配阶级不同,现代发达社会的精英不再根据出身来证明他们对特权的要求是正当的,而是号称自己有科学资本。在当今追求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权力需要有能力背景来支持,才智论使得那些在教育上成功的人,标榜自己有能力、有专长、博学多才,从而理所当然地在科学场域中,甚至在其他社会场域中占据关键的有利位置,并因此有资格获得非同一般的物质报酬。相反,教育不成功的社会行动者则被贴上无知和无能的标签,这些社会经历和体验则有助于证明他们应当被排除在特权之外,而且让他们觉得自己从事体力劳动和处于从属的社会地位也是应当的。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7

1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入手

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照方抓药”的方式进行。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没有任何准备,进入实验室后,全部由实验指导教师安排,实验完全是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讲解下,机械地按照指导书所提供的实验程式,死板地进行固定的操作。实验结束后所作的实验报告,也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对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汇集,距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极好的机会,只要我们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意识,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进,完全可以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应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抓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必须给学生提供与实验项目相关的图书、资料;或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便学生了解新理论、新观点,获得学科前沿信息;或者向学生介绍与实验项目有关学术理论中的不足、缺陷和当前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并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索和研究。二是实验前的辅导。在学生阅读资料、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充分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可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集中式、分组式、随意式均可。关键是教师必须要给予讲评,并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经过这一环节,根据每个人准备的情况和理解考虑的情况,决定能否进入实验环节。对准备不充分或没有准备的同学,不能批准进入实验阶段。三是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因为实验的方案是由学生亲自制定的,可能还存在一些细节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完善,从而确保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四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个报告,并不是指按照传统实验报告格式进行的,而是采用总结的形式,或论文的形式,让学生从实验项目开始,到实验结束后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可以汇报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也可以谈实验中的教训;还可以讲自己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疑问。只要是与实验相关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谈。其目的,不只是对实验情况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和活跃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针对实验项目中的某一个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发表独立的见解,促使学生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探索新的问题,使思维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实进取的精神。即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不仅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类既有知识的批判继承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打破专业界限,向着学识渊博的方向发展,产生知识的突破,激发学习的创造欲望。

2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抓起

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是构成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和保证。而思想素质还是创造性人才的导向系统,把握创造活动的方向,是构成创新人才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力价值主要集中在人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支柱,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应从保护学生的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开始。假如牺牲了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健康、身心与美德,用来让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的课本知识,那么这些失去的兴趣、爱好,不仅会使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还会继续促使他们失去学习、探索、创造的动机与愿望。

3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抓起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十分有利。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好多实际问题只凭所学专业知识根本就不可能得以解决。可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如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业知识学习的范围,对改善目前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行的。因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适宜的知识结构和完备的思维结构,我们只有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思维结构同时入手,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创造性人才的潜质。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实验,根本不可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只有实行学生自主性的学习,采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改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目的。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改变目前只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强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现状。将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带着这些很现实的问题进入实验室,开展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可拓展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还能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多种角度、利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完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思维结构得以完善。

4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抓起

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才的特质,是学生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成为社会人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独立性是不依赖于他人或外界力量而独立自主的行为。没有独立的思考、意志和人格,就不会有任何创见。对大学生进行独立性的培养,从能力上讲,实质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敏捷性和创造性。从意识上讲,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产生自立、自强的动力;养成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善于思维的习惯。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实际上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思想和行为,让学生支配自己的实验行为。但我们对学生管得太死,总是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总是把实验的步骤讲的一清二楚,让学生完全按照指定的程式进行操作,不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步骤,这实际上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很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做”,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让学生当一个机器人。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和内容,从头到尾全部由学生做主,独立完成。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当清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不是放任自流,任由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实验教师的监督、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至于如何监督、引导和帮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因人而异。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弄清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与特长的情况下,从发挥学生优势出发,启发、诱导学生在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求项目,用商量的口气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无所顾虑的情况下,大胆设想、开动脑筋,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巩固和强化其逻辑思维。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都正确,即便有错误,甚至十分荒谬,切记不应轻易否定,要想“办法”让其自己醒悟,其实,这个“办法”才是培养人、成就人的关键所在。因为,让学生自己醒悟,比别人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要高明得多,效果要好。

5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抓起

有责任,才会有作为。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存在严重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对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实验这一教学环节,对大学生实施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责任”其实就是在承担起某种职务的同时,完成其职务所应尽的职责,并对其过失有一定的担当。而责任意识,就是怀有担当心理,明确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要求”“约束”自己去履行其义务,把“责任”转化为行动。可见,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事实上,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分工与合作,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创造了条件。只有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负责,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为此,实验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清楚他们自己的责任,使他们树立“我有责任”的意识,并教育学生要有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做事”只有认真,才能办好一切事情;只有细心,才能不出差错,办好所有事情,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我要负责”的思想,即产生责任意识。并在其责任意识的作用下,约束其行为,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真正做到“我能负责”,达到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抓起等措施,达到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8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

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 仅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其使命。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明显, 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教育, 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理想、道德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型大学, “工程师”、“技师”的培养目标明确, 教师只注重对“物”的处理, 而忽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个性发展、思想品德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培养。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

个“点对点”、“人对人”的具体工程, 传统的“灌输”很难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对接”。当代大学生逻辑思维发达, 人际交往频繁, 信息来源广泛, 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宽泛。

3、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

往偏执于“外化”的作用, 导致学生的思想表现十分依赖于外部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 都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于心灵世界, 变成其自律的品质。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方法创新

方法创新的切入点是以学生为本, 关键点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创新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 “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 创新“管理式”教育方法。“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去空谈其社会性。要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 欲影响人的行为, 必先了解人的需要。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开始, 从生活、学习、就业人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管理的理念引入其中, 让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学校、社会的管理。通过自我控制, 协调人际关系, 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好处;通过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 体验到提高思想素养, 提升人生品位,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快乐。

落实“全面协调”发展观, 创新“立体式”教育方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学校的“加热”功能抵不过家庭和社会的“散热”功能, 学生在学校五天正面灌输的东西, 学生回家两天抵消了。因此, 学校要重视学生在校外的延伸教育, 把教育跟进到家庭、跟进到社会,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合力型教育体系。特别是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伦理道德等问题, 学校还要靠网络来解决。高校要通过建设“红色网站”, 充分开发网络“隐形教育”功能, 延伸思政时问, 拓展思政空间, 化被动的“堵截”为主动的“疏网站”, 充分开发网络“隐形教育”功能, 延伸思政时问, 拓展思政空间, 化被动的“堵截”为主动的“疏导”, 形成正确的校园“信息导向”,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构建开放的教育体系, 进行“五大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当前的封闭状态, 通过开展全球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规则意识教育, 让学生懂得践踏规则, 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经济带来危害;通过爱国意识教育, 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 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通过危机意识教育, 让大学生时时有一种危机感;通过公民意识教育, 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 并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

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创新“跟进式”教育方法。首先打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教育模式,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富有爱心、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导师”团队, 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全程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育任务通过“进公寓、进社团、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获取学生的信任,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双向互动”升华、内化德育要求, 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积极、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仲兆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张凤云:《浅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

[3]梁慧超、刘亚新:《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 《新西部》, 2007 (4) 。

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9

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方法的教育, 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 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7-9年级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从之一, 科学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具备地一定的应用研究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综合、假说、转化、理想推理、数学方法等。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 可将一些科学方法融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在七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运用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的种子, 符合新课程序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转换法在理解声音发生条件知识点的应用

所谓转换法, 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小学四 (上) 科学声音这一单元对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已有所介绍。对于发声物体在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也消失这一知识理解有难度。因为发声物体在振动通常情况下并不易观察。书体安排活动让学生触摸发声的声带, 是通过触觉体验, 感知振动。还通过尺子、橡皮筋发声振动来进行视觉体验。但这个效果不是最好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 可增加音叉发声实验。敲击音叉, 发声音叉的振动并不明显, 但如果采用转换法, 可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采用如下方法:1.将一个被绳子系住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用发声的音叉去靠近盛有水的烧杯, 可观察到原本平静的水平被激起一层浪花, 学生为这个明显的现象惊呼, 说明视觉冲击的影响力。

这两种方法旨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将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可形象感知的现象。强烈的视觉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将转化法的应用在课堂中无痕地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也领悟到一些看似不明显的如果采用科学方法, 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时的教学效果无声胜有声。

二、实验推理法在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中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 有许多的概念、规律、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 但是也有不少实验,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于是需要在大量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推理, 得出某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规律和结论, 这个过程和方法就是实验推理的方法。实验推理法又称理想实验法, 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 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书本的探究活动:将一只小电铃, 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 接通过电源使电铃发声,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 听声音有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发现随着空气的抽出, 声音由大逐渐变小了。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声音又从小逐渐变大。但实验中我们无法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净变成真空, 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那么这个结论的得出就需要用到这种实验推理法。在这个推理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就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空气越少, 声音越小, 那么如果没有空气 (真空) , 将听不到声音。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实验推理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更是一种思想, 使学生理解在实验条件无法达到时, 具备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 为以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让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 能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类比法在声音传播形式知识中的应用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 “彼”看作是结论, 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 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 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知识, 因为声音看不见, 摸不着, 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声波这个概念的建立, 通过与水波类比, 将一枝铅笔不断轻触水槽内的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志向外散的一圈一圈的水波, 从观察水波的形状来理解物体振动时使空气向外散开的一圈一圈疏密变化形成声波, 通过水波与声波的类比, 逐渐使声波的概念明朗化, 清晰化, 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再用音响发声振动, 使烛焰跳舞, 随着节奏的改变, 烛焰表现的变化, 验证了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与水波一样, 也有疏密变化。

类比时需要经历一个归纳和演绎过程, 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也为后面电流的形成, 电压的作用学习打下基础。类比法在初中阶段学习还需要用到很多。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这种方法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四、数学法在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知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 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 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科学研究中, 为了要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质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都需要对之作出量的方面的刻画, 这就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建模法是数学的一般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 就在于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既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又能使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

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s=vt这一模型的建立, 有助于学生对于回声形成最短距离的理解。根据人耳能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 从而理解教室内如果要避免回声现象的出现, 那么教室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 大会议厅会出现回声的根本原因是距离引起的。这正是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因此数学方法中建立模型的过程还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 是科学研究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通过科学课堂对这种科学方法的渗透,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方法的优点,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迁移。

运用科学方法, 优化科学课堂, 使科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殿堂。那么什么时候, 怎么用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教学时切不可为了科学方法训练而纯粹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让科学方法教育逾越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将科学方法教育作为一条隐线, 科学知识点作为主线进行教学, 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同时又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优化的科学课堂的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 习惯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在科学方法引领下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能力提升, 实现科学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维兵.《立足双基、突出过程;重视方法、强调能力》.物理教学探讨[J].20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3]李国栋.《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物理教学, 1999. (7) .

[4]《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舟山教育, 2007. (7) .

科学方法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 篇10

1 科学方法对科学革命的作用

自1962年T.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 科学革命问题引起了哲学家和科学史家的广泛关注。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科学革命, 但时到今日,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们对过去都有这样一种一致的看法, 即所谓革命就是对科学思想进行一些重大的重新组合[2]”。科学革命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含有“新”的因素, 即“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局面、一种鲜为人知或闻所未闻的情况即将呈现出来[2]”。在这些“新”的因素面诸于世的过程中, 科学方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科学方法是近代科学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近代科学革命完成于17世纪, 被科恩称为“首次科学革命”。它由哥白尼开辟先河, 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工作, 力学和天文学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定律也得到了确立。在此基础上, 牛顿进一步深入研究, 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完成了这场科学革命。科恩认为, “17世纪的科学没有哪方面像其方法带来的结果那样富有革命性[2]”。确切地说, 科学方法是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为在这次科学革命中, 数学方法的发展成为了解决科学问题的关键。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时代[2], 但是17世纪科学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基本自然规律必须是用数学阐明的[2]”, 也就是说, 没有数学方法也就没有17世纪的科学革命。我们可以从17世纪的科学革命的完成过程中较为直观地领悟到这一观点。文艺复兴以后, 哥白尼完成了科学观点的第一次重大改变, 他之所以能够提出日心说, 与他运用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3], 这种方法就是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的相结合。伽利略最主要和最有独创性的工作是为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牛顿将伽利略视为自己的理论力学最初的奠基者。伽利略之所以能取得广为人知的革命性成果, 是因为他也自觉地将数学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用来探索自然, 并通过运用数学方法把定性的经验描述提高到定量的分析计算。自此, 近代自然科学开始迅速地发展成为精密科学。数学方法在17世纪科学中所起的作用在牛顿那里达到了巅峰, 它以它无与伦比的方式为牛顿提供了理解和安排自然的技术。牛顿不仅自觉地将数学方法用于自然研究, 并且借助数学工具, 组织成一个严密的经典力学体系, 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的头等大事[4]。正是牛顿将数学应用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 从而导致了科学中的牛顿革命。科恩将牛顿的这种对科学方法的恰当使用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称为“牛顿的风格”, 并且认为, “牛顿的风格导致了他的数学的万有引力概念[2]”。

1.2 科学方法为科学革命的发生创造了前提性条件

科学方法包含了科学仪器的发明和使用。在科学实践中, 新的仪器的运用有助于科学发现, 甚至直接导致科学革命。天文史学家J.S.巴伊认为, 伴随着新的观察仪器被采用而出现的小型革命, 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一种新的知识基础, 科学史中此类案例屡见不鲜。第谷正是用他的新方法对天文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这些新的方法包括:使用设计巧妙、制造精良的天文仪器, 使用新的大气折射表、新的观测体系以及夜复一夜地在某个行星可见的全部时间内对它进行连续地观测。虽然第谷的这些方法革新“并没有在科学中构成一场革命, 但它们确确实实地为将会逐渐导致牛顿革命的新的开普勒天文学提供了新的和准确的数据[2]”。不仅如此, 新的仪器还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革命性影响, 望远镜的发明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如此。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使天文学的数据在种类、规模和范围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了天文学中某些革命性转变, 尤其是使“天文学的观察基础发生了革命[2]”。望远镜使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天空是什么样的, 通过望远镜获得的新的观察资料否证了托勒密体系, 并且证实了哥白尼体系, 望远镜的发明已经使“天文学颠倒了过来[2]”。科学中还有许许多多新仪器设备如显微镜、计算机等都引发了程度不同的科学革命。就计算机而言, 它的使用“已经对科学的思维和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2]”。

1.3 科学方法的发展加速了科学革命的完成

科学革命不是科学发展的某种瞬时性事件, 而是具有一定时间幅度并且这种时间幅度常常超过人们预料的思想演进过程, 其起讫时间是从新科学观念正式见诸于世开始, 到它在相关的科学共同体中基本确立为止。随着科学方法尤其是不断涌现新的科学仪器的运用, 科学革命的完成周期逐步缩短。例如近代天文学革命是从哥白尼1543年提出日心说始到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宣告完成, 历时144年;现代地学革命是从魏格纳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说始, 到1968年地学界接受海底扩张说基本完成, 历时56年;相对论革命新的科学观念从提出到为科学界初步接受仅经历了20余年的时间, 因而成为了快变型科学革命的范例。当然, 导致这种趋势的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科学方法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科学方法加快了人们对科学革命成果的检验速度, 有了正确的科学方法, “就连最普通、最卑微的学生也能对最伟大的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和定理进行检验 (甚至能指出其存在的错误) [2]。”

2 科学革命对科学方法的影响

科学方法与科学革命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 不仅科学方法在科学中的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反过来对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科学革命促使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

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新的知识, 包括概念的根本性变化、标准的或已经被接受的解释规范中的彻底更迭、出现新的假设、公理, 可接受性知识的新的形式, 以及包括部分或全部这些性质同时还具有其它性质的新的理论, 而且还产生了“获得这种知识的新的方法[2]”。 “尽管在不同的自然领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 但科学革命在内容上总是表现为本体论观念、方法论观念和价值论观念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变动或转换 (这种转换并不要求同时完成) [5]。”因此, 作为科学革命的组成部分, 新的科学方法也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不断涌现。例如, 哈维的血液循环论不仅是对生理学基础的根本变革, 而且以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代替了以往简单定性的生理学研究法, 实现了从盖伦不可证明的推测性生理学到以实验观察为取向的生理学的转变。由于伽利略的革命性贡献, 实验技术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登上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恩认为, 在传统上, 知识是以信仰、理性和天启为基础的, 近代科学却不再把所有这些作为理解大自然的手段了, 而是把经验——实验和批判性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对知识最终的检验。因而,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实验和观察方法确立为我们认识自然的基础, 奠定了归纳法在科学发现中权威地位。

2.2 科学革命奠定了科学方法的重要地位

科学革命对科学方法的另一重大影响是, 它促使人们在科学探索中重视方法, 而且由对科学权威者的崇拜逐步转向了对方法的信仰。正如科恩所说:新的方法意味着“无论对什么人来讲, 名人的话未必就是非信不可的了;人们可以用掌握的经验对任何一种命题和理论加以检验。因此, 17世纪新科学所考虑的, 并非是著者或呈报者的身份、地位或学识方面的情况, 而是其呈报中的正确度, 是他对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2]”。在这一科学革命时期, 人们认为, 对知识的发展而言, 正确的规则和程序比洞察力和才智更为重要。17世纪发表的一篇又一篇的论文, 要么始于对方法的讨论, 要么重于某一方法论命题, 例如, 笛卡尔为了更好地介绍其《几何学》、《气象学》和《屈光学》三部科学著作, 而是以先出版《方法谈》作为铺垫。牛顿的《原理》的总附注就是一篇方法论文章, 主要讨论了自然哲学中解释的本质以及假说的作用, 而且这篇总附注在牛顿的著作中, 是阅读面最广、最常被人们引用的著作之一。这些充分说明, 方法问题成为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中心[2]。

2.3 科学革命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 由于方法成为用来掌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则和从资料中得出恰当结论的途径, 人们开始重视对科学方法的整理和研究。如, 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哈维以及牛顿等人, 都曾著书立说, 阐述科学研究的方法。其中培根和笛卡尔是科学革命造就的两位杰出的集方法之大成者[2]。培根首创方法论, 并最早提出以方法体系武装科学的思想。他认为, “赤手做工, 不能产生多大效果;理解力如听其自然, 也是一样。事功是要靠工具和助力来做出的, 这对于理解力和对于手是同样的需要。手用的工具不外是提供以动力或加以引导, 同样, 心用的工具也不外是对理解力提供启示或示以警告[6]”。因而, 他将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归纳的方法, 视为科学的新工具, 培根因此也就成为新科学的代言人。对此, 许多分析学家们认为培根已经对科学方法论的更名产生了影响。福勒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培根是科学方法的革新者和集大成者[2]。笛卡尔是17世纪的另一位对科学方法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的《方法谈》是有关方法这一课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之一。笛卡尔称自己的方法为取之于数学科学宝库的“自然法则”, 它所产生的实际效益能导致人类的体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和减轻。笛卡尔的方法是一种清晰而成功的思维方式, 旨在通过把某个综合的和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较为简单的要素或组成部分来做出发现, 对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同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 启示

科学方法与科学革命历史上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3.1 要善于以科学方法作为科学探索的钥匙

科学通过革命而进步, “只要科学这种事业仍然存在, 革命就不可避免地将用以表征科学事业[7]。”[时至今日, “革命不仅是是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变革的一种规律, 而且同样也是科学变革中的一种规律[2]。”科学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但它需要有一个特殊的富有革命精神的天才来点燃导火索, 而科学方法是可以用来点燃这一导火索的很好工具。因而, 作为一名科技研究工作者, 必须善于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各种方法。只有自觉地应用科学方法, 才能增强自觉性, 减少盲目性, 更顺利地打开大自然奥秘之门。当然, 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运用科学方法时, 还要坚持方法上的创新, 这也是科学认识活动的必然要求。

3.2 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 促进科学方法理论的发展

在对“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探索时, 留美学者钱文元认为其中原由之一是中国古代无“科学的思想方法[8]”。我国学者任鸿隽则认为, 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在于没有归纳法[9]。这些虽只是一家之言, 但也道出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时至今日, 中国科技水平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为弥补差距, 加强方法论研究, 从科学发现尤其是科学革命事件中总结提炼研究方法的启示, 为科学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也是必须的。因为, 纯粹方法论研究, 给人以借鉴和启发, 从

而增强主体方面的理论修养, 对主体的科学探索活动能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正如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所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 我们就更提高一步, 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 更辽阔的远景。因此, 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10]”。

参考文献

[1]张巨青.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8.

[2]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 1999.

[3]李醒民.科学的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9.

[4]郭金彬, 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8.

[5]诸大建.科学革命研究的十个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7 (2) :2.

[6]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9]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C].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46.

上一篇: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下一篇:中职服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