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学方法

2024-05-01

教学科学方法(精选十篇)

教学科学方法 篇1

在科学教学中,将科学方法融入科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及科学方法。但科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对象及适用范围,这也就决定了其本身的局限性,比如归纳方法,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对事物现象的归纳来获得结论,所以它缺乏内在的必然性,同时不能保证一定获得真理;比如演绎方法,首先它只适合于已有理论的证明和推演,而不能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其次因为演绎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的正确性,所以它不能保证其结论的正确性;比如观察,观察只能直接发现对象的现象,而不能直接发现对象的本质,不能直接观察到所研究的对象,某些现象能直接观察到,某些现象不能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观察到,观察只能直接观察到具体特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而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普遍的共性;再如实验,诚然重要,但并非所有领域都可以进行,实验不能代替理论研究,它总是特殊的,特殊的实验结果与普遍的结论之间总是有距离。

小学科学课堂中,恰恰存在许多此类问题:一些科学教师不了解科学方法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夸大或者淡化了科学方法的作用。(1)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对科学方法的内涵认识模糊,所以在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向学生清晰介定科学方法使用的领域和对象,存在将科学方法的使用范围扩大、僵化地刻意遵守等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科学方法的问题,过度求新、过分注重细节而忽略了课程内容里所隐含的科学方法。

所以,厘清科学方法和科学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从而在科学课堂里融入科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感受科学的价值和精神,都具有较大的指导及促进意义。

2 科学方法与科学教学方法

2.1 科学方法及分类

人们通常把达到目的的途径(手段)称为方法。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要探索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因果性,对被观察到的事实即形形色色的事物现象作出理论解释,以此对客观世界的复杂图景做出精确地深刻的描绘。科学方法就是人们为实现达到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基本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基本逻辑方法和一般技术方法。(2)

所谓基本逻辑方法,就是基本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人们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要用到的,而另一些则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时间才用到,前者就是基本逻辑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等。

比较与分类是认识和研究事物的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比较就是在不同事物之间或在同类事物之间找出它们的差一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分类是在比较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事物进行类别划分的逻辑方法,即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归纳和演绎是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最常用的一对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方法是指从个别事物的现象的研究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逻辑思维。这种方法主要由推理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演绎方法是从一半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对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分析是把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方面和部分,把负责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简单的要素,并把这些部分或要素分别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方法就是寻求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因素的内在联系,把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此外,还有数学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有的学者认为想象、直觉、灵感也是理论思维方法的较特殊的形式。(3)

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运用各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研究,而且它还常常使用各种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技术方法就是运用某种技术和设备手段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实验两种。

观察就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再经过大脑处理,形成对外界的感受,科学观察一般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描述和记载的方法。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狭义的观察仅指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现象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人类运用的最早的一种观察,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观察分类:(1)根据所用观察工具不同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类型。直接观察是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对象,间接观察则是借助于一定的一起对对象所进行的观察;(2)根据观察结果性质将观察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两种。定性观察即确认研究对象是什么或什么性质的观察,定量观察则是确定该事物或现象的大小、速度、强度、时间长度等数量性质的观察,又叫测量或观测;(3)根据观察的条件将观察分为非受控观察和受控观察,非受控观察是在不影响观察对象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受控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施加某种影响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科学实验师在某种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运用技术手段来展现某个对象,或推进研究对象的进程,或改变、控制其某些因素而使对象展现某些过程的活动。实验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探索和发现新现象或新规律;其二是检验已有知识或理论的正确性。实验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仪器三者组成。

2.2 科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科学方法,这里首先对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2.2.1 教学方法

在当今教育理论界以及各种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中,人们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不尽统一,给教学方法所下定义也各不相同。我们认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

2.2.2 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有的学者将教学方法分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将教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认识,(5)他们将活动区分出三个最重要成分:组织作用的,激发的和检查评定的。由此,从整体和组织性的观点看活动,就要求有三大组的教学方法: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由此而保证通过个性的中介而进行的教学信息的过程);激发学习认识活动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由此而保证调整学习活动的最重要职能。促进其认识的、意志的和情绪的积极化);检查和自我检查学习认识活动的效果的方法(由此,师生得以在教学进程中实现检查和自我检查的职能),其下还有相应的亚组:

第一组方法: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一亚组:按传递和接受教学信息来源分类(感知的方法):口叙法(叙述、谈话、演讲);直观法(图示、演示);实际操作法(试验、练习);教学生产劳动。

第二亚组:按传递和接受教学信息的逻辑分(逻辑的方法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综合等方法。

第三亚组:按学生在掌握知识时思维的独立性程度(求知的方法):再现法、探索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

第四亚组:按控制学习活动的程度分(控制学习的方法):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包括试验教学机器在内;学生的独立工作(读书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室作业、完成劳动作业)。

第二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一亚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认识性游戏、教学讨论、创设道德情绪体验的情境、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创设统觉的情境(依靠生活经验)、创设认识新奇的情境。

第二亚组:激发学习义务和责任感的方法:说明学习的意义、提出要求、完成要求的联系、学习上的奖励、对学习缺陷的责备。

第三组方法:教学中的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

第一亚组:口头检查的方法:个别提问、面向全班提问的口头考试、学习上的奖励、程序性提问。

第二亚组:书面检查的方法:书面测验、测试作业、书面考察、书面考试、程序性的书面作业。

第三亚组:实验室-实际操作检查的方法、实验室测验作业、机器测验。

2.2.3 科学教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比较

科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科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科学教学任务,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6)以上所介绍的教学方法在科学教学中均可使用,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活动部分使用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用到第一组方法,我们通过表1将科学教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教学方法包括科学方法,虽然有同样的方法,不过两者略有区别。在使用归纳方法方面,科学研究中,将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法,穆勒将归纳法分为求同法、求异法、同异联合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在科学教学中,主要用到的归纳方法类型是不完全归纳法中的简单枚举法,以及穆勒五法之中的求同法、求异法、同异联合法、共变法;在使用观察方法方面,科学教学使用的观察工具较科学研究所使用的要少和简单,观察的对象也有不同;在实验法的使用上,实验者、使用的仪器、对象都有(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27页)不同,在使用目的上,科学教学上使用实验法主要有第二种目的:检验已有知识或理论的正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科学教学方法定义为师生为了实现科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科学教学任务,引用科学方法并与普遍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科学教学策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程序化但不失灵活的方式或手段。

3 科学方法与科学教学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3.1 科学方法与科学教学方法的比较

(1)从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来看。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科学方法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7)科学教学方法是达成科学教育的途径。(2)从两者的具体分类来看,科学教学方法包括科学方法。从科学方法和科学教学方法的具体分类来看,科学教学方法包括科学方法(如图1)。几乎所有科学方法都可以被引用到科学课堂中作为科学教学方法。

3.2 启示

科学方法在科学课堂中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引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获得科学知识;二是对科学方法本身进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迁移,作为更新科学知识的途径,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教师有必要对科学方法有清晰的了解,清楚各种教学所用的科学方法的内涵及外延,如“穆勒五法”:求同法、求异法、同异联合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如果教师详细了解这五种方法,就会发现在科学课上,这“五法”中用的较多地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而剩余法则用的较少。如此,就能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学的度,既不会盲目强化也不会无意中淡化科学方法,使学生能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

注释

1吴俊明.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教育的再认识—祝贺《化学教育》30周年刊庆[J].化学教育,2010(2).

2杨玉辉.现代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

3张巨青.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4河南省教师资格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写.教学方法概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5巴班斯基著.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M].张定璋,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周青.科学课程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科学方法教学方法及尝试论文 篇2

科学方法教育有隐性和显性两种方式。隐性方式是指让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组织教学过程中又不明确揭示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这种方式重在使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感受科学方法,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而显性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公开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学习科学方法,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形成科学态度的目的。在初中阶段,科学方法隐性教育占重要地位,但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显性教育就显得比较重要,所以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典型的物理科学方法在恰当时机加以显化,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之目的。

二、显性教育的理论思路

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其形成过程就是应用科学方法的过程,而科学方法作为物理认识活动的中介,是连接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纽带,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物理概念和规律才有可能上升为知识形态。物理理论的应用同样需要科学方法的参与。以科学方法为中心的物理学知能结构理论认为,以科学方法作为物理认识活动的中介,可以展现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的箭头表明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学方法处于物理学知能结构图的中心,分别与其他四个部分相连,发生着单向或双向作用。不同部分之间也会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须经由科学方法才可以实现。

三、显性教育教学实践

从物理教学实践来看,科学方法教育主要体现在物理学知能结构的两条路径上。

(1)物理现象→科学方法→物理知识。

这一路径反映了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杨振宁指出:“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然而,从物理现象出发并不能直接得到物理知识,人们必须经过科学方法的加工整理才能获得物理知识。

科学方法支配着知识的演化和发展,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一只无形的手,物理教学不仅要按照科学方法的逻辑组织教学,还应该将这种逻辑显现出来,使学生既能体会到逻辑的力量,又能掌握这种逻辑发生的条件和步骤。同时,科学方法具有知识加工、获取和建构等功能,“应将方法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需要与知识教学相结合。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础和基本方法。例如单就《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基本程序:实验原理如何设计,实验具体需要如何操作,实验数据如何处理,每一个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设计原理时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从而确定a跟F、M的定量关系;使用直接测量的方法还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加速度;操作前,通过让小车在运动轨道上匀速下滑,以平衡摩擦力来减少误差,运用了等效替代与平衡的思想方法;当盘和砝码所受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时,就可以让它们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用到了近似的方法;运用图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使这图线反映的物理规律更形象、更直观;横轴以l/M表示,这种将被测量量作某种更换,恰当选择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更科学和准确……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应用了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化曲为直法以及比例系数法等科学方法,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形成规律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比较和分类、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得出物理规律……显然,物理教学应该分析和择取其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进行这些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

在物理知识教学中必须进行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必须讲清楚科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通过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还能让学生体会科学精神的精髓,平时就养成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对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有帮助。

(2)物理知识→科学方法→延伸和应用。

这一路径反映了物理知识的应用过程。科学方法决定了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组织起来的知识才会形成清晰、严密和灵活的认知结构,才能不断地接收和包容新的知识,人们也只有熟练地掌握科学方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某种情况下,知识本身也是具有科学方法的意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伸和扩展也要运用一些科学方法,教师要将解决物理问题中使用的科学方法显化出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例如,由物体受一个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扩展到几个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要运用等效方法加以过渡和连结,这个“等效替代”就是科学方法教育因素。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也可以很好的融合物理科学教育的培养。比如图像法是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平时的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习题提高学生识图和作图的能力,如图像表示的是哪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图像中的斜率、截距、图像下所围的阴影面积的意义、极点坐标和交点坐标的意义是否理解,图像中还隐含了哪些物理变化规律……

教学科学方法 篇3

关键词:科學思想方法;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思想方法教育呢?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以及格式化的操作步骤。分析现有初中科学教材后发现,运用比较普遍的科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转换、分类、模型建构等。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提倡显性化的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提出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显性化,主要是针对目前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中存在的模糊、随意等弊端,是相对隐性方式而言的。显性化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它必须要有关于科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明确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计划,显性化能直观地营造冲突与反思的情景,有利于对抽象的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显性化教育的一般要求:把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形式、内涵、条件、步骤等明确地传授给学生,指明该思想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揭示其形式,挖掘其内涵,清晰它的使用条件和注意点等,然后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准备与条件、学习与熟练等方面开展明确、系统、细致的教学,那么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清楚学习过程,围绕方法内容展开学习,在练习和应用中不断加深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进行了“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时,以往的处理方法都是某个实验中用到了,如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然后顺带提一些(有些教师甚至不提)运用了“转换”的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的介绍只是课堂的点缀,教学目标的重点仍是动能的实验。但进行显性化教学时,教学目标的重点则是学生明确“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则成了主角。简要的教学设计如下表:

表一 “转换法”教学的设计方案

教学主题转换法在科学学习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学生明确转换法的基本内涵、使用条件、对科学实验的意义等

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向学生提出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基本内涵、使用条件等。

(2)选择众多的科学实验,用实例解释转换法。这些实验比如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红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用试剂进行溶液酸碱性判断等。

(3)总结实例,什么时候会运用到转换法,转换法对科学实验的意义是什么等。

学生反思我能否举出一些常见的运用了转换法的科学实验或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等。

形成性练习练习应更多地选择“文字体验式”的方式记录学习反思、与生活的联系等。

(二)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当然,在这个显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如果单纯从教的角度考虑,一味地强调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内涵的丰富度,无论难或者易,都强加给学生,那么可能教师是“教”完整了,但是学生不一定“学”会了。所以,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掌握好每种科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度”——难度和广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获得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认知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清晰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形成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必须反思学习过程,使科学思想方法清晰化;必须注意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总结科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进行控制变量法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应该过早地告诉学生名称而没有办法使学生理解,因为第一印象往往会一直刻在学生脑海里。所以,教师在处理时,应从学生的“学”制定“教”的方案: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经验。学透控制变量,必须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这组概念,而这些在数学的正比例函数y=kx中有具体涉及并有清晰的解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教师还应区分“单一变量”与“多个变量”分别对实验的影响是什么,哪个更具科学性,进行类比教学,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何科学实验如此强调控制其他变量均相同只有单一变量不同这种名为“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方法。

又例如,“分类”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就提出对生物进行分类,大部分学生确实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但涉及到对整个生物体系进行逐级分类时没有这个思维概念,就觉得很困难了。这就是学生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的模糊地带,在分类思想的教学中指明分来的基本原则(前文有具体解释):标准统一(这点教师一般都会强调)、不重复不遗漏和逐级分类(后两点常常会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分类”,进而完成对整个动植物系统的分类。

(三)积淀科学本质观,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往往会涉及多种科学思想方法,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断发展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本质观。但同时,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过多地靠向哲学范畴,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哲学家。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应该清楚该教哪些科学思想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教,则更应该深一层的去理解科学思想方法,它属于科学本质的范畴,是在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科学思想方法与科学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史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事例,有些事例对自然科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观,都是进行教学的鲜活素材和绝佳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积淀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才能在教学中讲清楚它们的价值取向、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并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讨论,以引发感悟、加深理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观。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科学方法 篇4

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方法的教育, 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 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7-9年级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从之一, 科学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具备地一定的应用研究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综合、假说、转化、理想推理、数学方法等。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 可将一些科学方法融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在七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运用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的种子, 符合新课程序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转换法在理解声音发生条件知识点的应用

所谓转换法, 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小学四 (上) 科学声音这一单元对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已有所介绍。对于发声物体在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也消失这一知识理解有难度。因为发声物体在振动通常情况下并不易观察。书体安排活动让学生触摸发声的声带, 是通过触觉体验, 感知振动。还通过尺子、橡皮筋发声振动来进行视觉体验。但这个效果不是最好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 可增加音叉发声实验。敲击音叉, 发声音叉的振动并不明显, 但如果采用转换法, 可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采用如下方法:1.将一个被绳子系住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用发声的音叉去靠近盛有水的烧杯, 可观察到原本平静的水平被激起一层浪花, 学生为这个明显的现象惊呼, 说明视觉冲击的影响力。

这两种方法旨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将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可形象感知的现象。强烈的视觉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将转化法的应用在课堂中无痕地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也领悟到一些看似不明显的如果采用科学方法, 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时的教学效果无声胜有声。

二、实验推理法在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中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 有许多的概念、规律、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 但是也有不少实验,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于是需要在大量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推理, 得出某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规律和结论, 这个过程和方法就是实验推理的方法。实验推理法又称理想实验法, 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 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书本的探究活动:将一只小电铃, 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 接通过电源使电铃发声,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 听声音有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发现随着空气的抽出, 声音由大逐渐变小了。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声音又从小逐渐变大。但实验中我们无法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净变成真空, 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那么这个结论的得出就需要用到这种实验推理法。在这个推理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就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空气越少, 声音越小, 那么如果没有空气 (真空) , 将听不到声音。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实验推理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更是一种思想, 使学生理解在实验条件无法达到时, 具备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 为以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让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 能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类比法在声音传播形式知识中的应用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 “彼”看作是结论, 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 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 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知识, 因为声音看不见, 摸不着, 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声波这个概念的建立, 通过与水波类比, 将一枝铅笔不断轻触水槽内的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志向外散的一圈一圈的水波, 从观察水波的形状来理解物体振动时使空气向外散开的一圈一圈疏密变化形成声波, 通过水波与声波的类比, 逐渐使声波的概念明朗化, 清晰化, 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再用音响发声振动, 使烛焰跳舞, 随着节奏的改变, 烛焰表现的变化, 验证了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与水波一样, 也有疏密变化。

类比时需要经历一个归纳和演绎过程, 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也为后面电流的形成, 电压的作用学习打下基础。类比法在初中阶段学习还需要用到很多。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这种方法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四、数学法在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知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 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 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科学研究中, 为了要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质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都需要对之作出量的方面的刻画, 这就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建模法是数学的一般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 就在于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既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又能使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

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s=vt这一模型的建立, 有助于学生对于回声形成最短距离的理解。根据人耳能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 从而理解教室内如果要避免回声现象的出现, 那么教室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 大会议厅会出现回声的根本原因是距离引起的。这正是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因此数学方法中建立模型的过程还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 是科学研究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通过科学课堂对这种科学方法的渗透,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方法的优点,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迁移。

运用科学方法, 优化科学课堂, 使科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殿堂。那么什么时候, 怎么用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教学时切不可为了科学方法训练而纯粹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让科学方法教育逾越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将科学方法教育作为一条隐线, 科学知识点作为主线进行教学, 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同时又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优化的科学课堂的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 习惯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在科学方法引领下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能力提升, 实现科学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维兵.《立足双基、突出过程;重视方法、强调能力》.物理教学探讨[J].20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3]李国栋.《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物理教学, 1999. (7) .

[4]《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舟山教育, 2007. (7) .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篇5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法

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必须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下面谈五种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的准备;

(2)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猜想;(3)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实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发现知识的实验基础;(4)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得出探究的结论;

初中科学教学方法管窥 篇6

【关键词】 科学教学;启发式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情趣教学

1 启发式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阐述“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生点拨课程的重点,启发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分析,以训练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在谈三种情况下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1.1 在引入抽象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时,运用启发式教学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惯性”概念时,学生对于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顽固性”理解有困难,就可以用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的自行车来启发,在静止状态下,自行车不用支撑脚仅用两个轮子会倒下来吗?而在运动状态下,为什么同样不用支撑脚,仅仅凭两个轮子持续滚动就可以使自行车不断前进而不倒呢?这样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启发思考,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惯性”概念及其内涵。

1.2 对于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科学”问题,如“氧化与还原的关系”、“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同样可以摆出事实、讲清道理,通过启发来弄清这些问题的关键。

1.3 在新旧知识衔接比较紧密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复习旧知识的同时“顺水推舟”般的引出新知识,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相应情况采用对比、归纳、讨论、提问、模仿和想像等等方式进行启发。

2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充分地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活力,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人们认识事物都是首先通过直观体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例如在《土地荒漠化与防治》一节中,课本只是简单列举了几副沙尘暴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图片,至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学生并不能产生深刻的认识。于是,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1996年5月29至30日河西走廊西部发生的沙尘暴放映给同学们看,当画面上出现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树木轰然倒下的景象时,同学们的脸上布满惊奇担忧甚至恐惧的神情,再看到部分地区的电力线路被刮斷,水陆空交通中断,行人顶着漫天黄沙艰难步行,医院挤满看呼吸道的病人时,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纷纷表示要植树造林,尽最大的努力减低沙尘暴的危害。

3 情趣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状态来看,初中生思维活跃而好奇心强,学习最容易从兴趣出发。凡是富有情趣的东西都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进而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下面谈谈情趣教学的几种类型:

3.1 设疑置趣:在学习前向学生提出目标性和要求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使学生通过寻求答案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电功》一节,首先用电源、电动机、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电动机皮带轮通过细线悬挂钩码,闭合开关后钩码上升。接着提问:是谁把钩码提起来的?电动机为什么能把钩码提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自然引入新课。

3.2 情景置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其大脑高级神经的兴趣往往与情景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实物等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达到让学生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逐步形成的目的。

3.3 动手激趣:初中生的童心犹存,都无一例外地对实验感兴趣,甚至把实验当游戏来“玩”。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一切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从中学到“科学”知识。

3.4 观察激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科学”现象中悟出抽象的道理。例如,让学生直接观察一根又长又直的小木棍插入水中,为什么变短变弯的道理。一根生锈的铁钉在硫酸中为什么一会儿表面的铁锈就销声匿迹的原因。

4 实验导入新课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方面,“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不仅是学习“科学”手段,而且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个恰当而又能打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实验,必定会诱导出疑问、引发出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产生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的引导作用。这样以实验导入新课,既导新课又导实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科学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并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祖国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姚一林. 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1)

[2]张勇. 初中科学教学的实施策略[J]. 才智. 2008(07)

挖掘教学内容 培养科学方法 篇7

一、充分挖掘内容, 培养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的思维倾向。而整体思维具有快捷、简约、跳跃和独立等特点。它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显得特别独特。对学生而言, 它能帮助学生审时度势, 宏观地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 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我们还要紧紧围绕课本中的内容,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 挖掘问题, 给学生提供思考平台, 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总之, 我们还应以“本”为本, 提倡广泛汲取课外知识, 丰富营养, 为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宽广的思维天地, 打造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例如, 在探索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这样的高考问题: (2001年全国高考题) 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v0行驶, 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孩a和b, 分别静止站在船头和船尾。现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 (相对于静止水面) 向前跃入水中, 然后小孩b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v (相对于静止水面) 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b跃出后小船的速度。

此问题一展示, 学生认为是高考问题, 他们思维特别活跃, 兴趣盎然, 个个都想试一试, 这时, 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析、讨论, 看哪一小组解决方法最佳。

此题, 学生想要直接考虑解决问题, 比较困难, 但我们退一步思考, 就会海阔天空, 思路会突然豁然开朗。可引导学生利用整体思想, 选小孩a、b和船作为系统, 考虑整个运动过程, 进而可发现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 即把小孩a、b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水的阻力忽略,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 学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即可解决问题, 具体解题过程略。

二、充分挖掘概念, 进行科学分析

众所周知, 物理概念是形成物理知识、规律的关键, 它反映的是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最本质的问题。而概念的形成是以观察实验或生活实例为基础, 经过抽象, 再给予高度严格的概括而成的。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充分挖掘物理概念, 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分清来龙去脉。当然, 我们还应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经历下列五个过程:1.感知活动;2.构建系统结构;3.掌握方法;4.巩固深化;5.评价反馈。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理论依据, 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概念, 帮助他们完成“概念结构”。另外, 我们还要充分挖掘概念教学中各环节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去掌握物理概念,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会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达到培养抽象思维的目的。

当然, 我们在科学探究内容时, 还要把某些概念的典型探究方法作为重点凸现出来,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 进行有效的强化性训练, 进而实现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 在探索电容器教学时, 为了进行科学分析, 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 充分挖掘概念, 首先在给出电容器的电容定义之后, 很多学生会把公式作为概念化身, 他们只注意记公式, 而恰恰忘记了它的物理含义。此时,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分析:C、U、Q三个物理量的特性与生活中的哪些相类似?这下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 个个抢着回答, 你一句, 我一句, 通过讨论交流, 他们把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电量与一个直圆筒的底面积、水深度、水量相对应, 进行类比, 从而深刻领会电容C跟Q、U无关, 而是由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的。笔者采用这样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电容器的概念, 这样既能使学生轻松地学习, 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也让学生体验到使用这些方法的乐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充分挖掘实验, 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实践证明, 实验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为实验具有新奇性和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 它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 也是探究问题的动力。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认真挖掘实验素材, 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 进行科学分析, 认真研究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 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 我们还要创设问题情境, 有的放矢地设置实验疑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探究问题, 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都由学生自己亲自去实践, 并通过听、看、思、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来完成, 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另外,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 更要注重探究的过程, 使学生体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获取知识的乐趣。

例如, 在探索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笔者一改以往只顾赶教学进度, 而把学生的疑问扼杀掉的局面。如在一次探索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时, 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不用“半偏法”, 而改用其他偏法, 如1/4或3/4偏法是否能进行?笔者在积极肯定该生肯动脑筋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对学有困难的小组引导他们查阅文献资料, 尽量把学生推向前台, 让他们自己去获取问题的答案, 发现新知识。通过各组学生自己探索, 他们发现采用不同的偏法测量, 电流表内阻结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差;学生通过科学探索, 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实验的原理, 也更掌握了此实验的满足条件和实验误差分析的方法, 并有效掌握实质问题。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自己亲自探索, 使他们通过动手实验、亲自研究, 会最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准绳, 进行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 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努力去广泛汲取物理知识, 不断把我们的学生打造成新时期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解世雄.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4) .

[2]阮志明.谈物理实验教学与新课标实施[J].湖南中学物理, 2004 (7) :16-17.

[3]李鸿雁.新课程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 , 2008 (01) .

教学科学方法 篇8

1. 以临床问题为引导教学

《五官科学》理论枯燥, 内容抽象, 加之是“小科”, 无法引起学生重视。那么在教学初期就要想办法牢牢抓住学生眼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甚至以后从事此科的兴趣。以临床问题为引导教学法, 以临床病例、临床实践为引导, 开始即以“问题”为学习的基础, 教师也已“问题”为引导, 通过实践发现问题, 再解决问题。

以青光眼为例:陈某, 女, 56岁。因右侧头痛、眼痛、视力下降3天入院。患者3天前与人争吵后出现右侧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伴恶心呕吐, 自服止痛药无缓解, 遂来就诊。体查:体温36.8℃, 心率8 6次/m i n, 呼吸2 0次/m i n, 血压14/8k Pa (90/60mm Hg) 。急性痛苦病容,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齐, 无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扪及。专科检查:视力, 右光感, 左1.0;右眼睑明显肿胀, 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 瞳孔椭圆形散大, 光反射消失, 眼底窥不清。左眼检查无特殊异常。眼压:右9k Pa (68mm Hg) , 左2k Pa (15mm Hg) 。三大常规检查正常。课前带问题进入教学:该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临床上应如何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急救措施?单纯药物治疗能否解决问题?此类疾病诱因为何?临床上要注意和哪些疾病相鉴别?这些提问基本把青光眼的知识点包括在内。带着这些问题, 教师依据各个知识点, 分层次进行讲授, 在教学过程中, 依次解决上述问题, 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认识理解。

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启发、引导,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转变和发展, 如果引导正确, 则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再学习基础知识, 真正地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充分备课, 认真准备涉及的基础与临床知识, 对提问题—建立假设—探讨这些环节如何引导, 以及对学生所提问的问题事先充分考虑。

2. 多媒体教学清晰明了

所谓多媒体课件, 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 以计算机为中心, 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 将文字、语音、图像、动画和电影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 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1]。

五官结构相对隐蔽, 功能相对复杂、多样, 使教学内容显得抽象, 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这时候, 多媒体教学就能发挥良好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难点更加形象直观, 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及动画, 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易于理解并加深记忆。如白内障疾病, 用课件把正常晶状体与变混浊的晶状体放在一起, 可用动画形式把晶状体的变化播放出来, 并进行屈光比较, 这样, 学生很容易掌握白内障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给学生多种感知的不足, 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3.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 是指按照临床医师诊疗工作的思维路线, 重新整合传统教材内容, 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和专题讨论的方式, 调动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兴趣,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的过程中, 选取具有共同主诉的相关病证, 按诊断和治疗两个阶段进行模拟临床医师思维的教学实践。例如:以眼科中的失明, 鼻科中的鼻塞、嗅觉减退, 咽喉部的红肿疼痛为重点主诉进行分析, 诊断可能涉及的相关疾病, 并通过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兼症及各项辅助检查, 对疾病初步诊断;接下来根据患者的病因、疾病发展程度、患者个体的差异因素等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并对患者提出合理化的生活建议。

通过采用模拟化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把握重点, 而不是依靠教师的一遍遍重复,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4. 比喻教学形象生动

医学中有些微观现象较抽象, 单靠老师生动的描述去想象, 有时很难理解, 用比喻法就容易多了。如在讲眼球的形态和结构时, 把眼球比作一台照相机, 角膜、晶状体相当于镜头, 瞳孔相当于焦圈, 脉络膜相当于暗箱, 视网膜好比底片等, 使眼球形象化, 这样学生就易理解;讲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时, 由于穿孔小, 鼓室压力高, 在检查时, 见分泌物闪烁样跳动而出, 形成搏动之亮点—“灯塔征”。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五官科学习的兴趣,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得讲授内容更为生动有趣,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达到画龙点睛, 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5. 临床见习锻炼动手能力

五官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安排临床见习, 在带教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多想一想, 多看一看, 多查一查。一方面通过与病人交流培养学生掌握主诉的能力, 另一方面, 在临床见习中让学生巩固知识, 获得知识, 自己发现一些隐性的或没有发现的知识点, 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五官科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秋生.谈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 7

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科学的方法 篇9

4.了解学生的个性, 采用不同方法教学

在性格方面, 我们知道性格不仅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而且指在不同态度指导下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所谓“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态度, 也会有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学习方式。例如, 在学习上有积极的创造性态度的学生, 绝不会局限于教师讲解的范围和教科书上提供的解答模式, 总是一再查看有关资料, 寻根问底, 并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甚至处处想“标新立异”;而一个具有顺从、墨守成规性格特征的学生, 则处处死扣课本, 局限于教师讲解的范围和教材中提供的解答模式, 一般不会“别出心裁”。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其前提就是要在自己的教学班级里对学生的性格有比较正确的了解, 力求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 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 在习题课时我会选择一些习题写在黑板上, 让这些同学去做。当他们不能解决问题时, 我让他们采取求助其他同学的方法, 帮他们一起解决习题, 这样不仅让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了交流, 也让所有的同学掌握了知识点。

学院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 把课程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予以专项支持,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了适应性分层次教学。而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最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成为全面的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 实施因材施教, 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从关注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讲, 我们这些付出又算什么呢?

参考文献:

[1]陈维新.独立学院本科生数学课的因

材施教[J].高等数学研究, 2007 (4) .

[2]周小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于

高职院校数学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

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6) .

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也有助于听、说、写、译能力的提高。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和获取, 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实践, 而阅读的习惯、方法、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技能和技巧不仅有助于阅读实践, 而且可以使阅读实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平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促进阅读能力有效提高的前提。学生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边读边查阅字典, 指读, 声读和回读。

1. 边读边查阅字典

边读边查阅字典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忘记了的单词或不认识的生词时, 为了弄清这一句话的意思, 停止阅读去查阅字典而不是继续阅读、仔细辨认词汇或通过上下文猜词悟意。我们时常发现学生由于词汇量太少, 以致在阅读中时常卡壳, 从而影响了一篇阅读材料的阅读速度和整体理解, 同时也冲淡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时, 教师要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懂得:英语中的词汇量是相当大的, 而词汇掌握、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提高整体词汇水平, 就应该把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作为突破口;只有通过多读才能有机会多接触, 接触越多, 积累越多;遇到生词时, 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常用的方法, 如构词法, 以及认真分析生词处的上下文, 从而利用整个句子或全部语境来猜词悟意。

2. 指读

指读是指学生在阅读中, 为了能够集中注意力, 时常用手指或钢笔指着一个个的词往下阅读。这种单纯的机械运动不仅妨碍阅读速度, 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歧途。因此,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阅读中一定要克服这一毛病, 要从理论上讲清阅读的基本要领。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当视线停留在书面时, 文字就在眼睛中形成了清晰的图像, 阅读的过

;;;;;;;;;;;;;;;;;;;;;;;;;;;;;;;;;;;;;;;;;;;;;;;;;;;;;;;;;;;;;;;;;;;;;;;;;;;;;;;;;;;;;;;;;;;;;;;;;;;;;;;;;;;;;;;;;;;;;;;

程就开始了。这时视线移动要快, 眼光扫射要有一定的宽度, 单位时间捕捉的信息要多。因此, 只有眼睛运动与大脑的积极反应协调活动, 将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材料的信息传递上, 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3. 声读

声读是指在阅读中嘴唇不自觉地颤动念出每个词的声音, 近似喃喃自语。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克服这种习惯。首先, 在阅读中应以弄清作者所传达的思想为阅读目的, 积极地思考材料内容, 思想活跃才能达到有效阅读。另外, 牢记自己练习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如果能主动地控制自己, 既能准确理解内容又能加快速度, 也就无暇声读了。

4. 回读

回读, 即返读, 是学生在阅读时, 对于已读过的内容感到拿不准时就会再次返回来阅读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阅读中若多次返回重读, 既影响速度, 又影响理解。在平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材料, 由浅入深, 逐步过渡, 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讲究方法, 注重技能

阅读是一门艺术, 既有方法又有技能、技巧。凡是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 都会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狠抓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阅读方法有很多, 如scanning (略读) 、skimming (浏览) 、extensive reading (泛读) 、intensive reading (精读) 、critical reading (品读) 等。而在平时的具体阅读训练教学中, 可采用以下几类方法和技巧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基础。

1. 同步阅读法

结合学生所学课文, 选出题材和内容以及难易度相仿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结合新课预习进行阅读并完成练习。这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语言和心理上的障碍;并有助于巩固和积累所学词汇和语言基础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而且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理解,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2. 限时限量训练阅读法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力求理解率达100%。这一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的放矢, 逐步过渡。如果只是阅读速度快, 就会使阅读流于形式, 起不到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 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3. 排除障碍法

学生阅读时, 难免会遇到生词或一时忘记了的单词, 以及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难句或长句。这时, 老师可将生词用英语释义, 可鼓励学生利用构词法和通过上下文进行猜词悟意;对于长句、难句, 要先教会学生识别这类句式, 并进行分析, 或利用句型间的联系、句中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句型转换来帮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学会分析长句的技能, 见怪不怪, 难句不难, 渐渐扫除阅读细节的障碍了。

4. 主旨提示法

这种方法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科普知识或社会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议论文, 教师可有意识向学生揭示:此类文章的主题句一般置于段首, 偶尔也有置于段末或段中的。提示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 阅读材料的开头和结尾, 搜寻文章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阐述句 (supporting sentence) 和结尾句 (concluding sentence) 。但是, 有的段落没有主题句, 段落的中心思想是暗示的。这时, 就要通过关键词或阐述信息悟出段落的中心思想。另外, 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段落层次划分, 训练学生对段落大意的归纳概括能力。

5. 深层理解法

这一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能力。不同的文章都有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特点。有的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有的曲折迂回, 内涵深厚。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作者的态度、意图、观点, 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首先把作者的观点与材料分开, 明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研究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与观点之间的深层关系;其次, 注意作者明确提出或暗示、假说的或设想的, 力求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维;最后决定自己的态度, 并为自己的态度找出论据, 切不可主观臆断。

6. 阅读记忆法

要想准确理解所读过的材料, 关键是要记住其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用画线、注读等方法, 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原因、结果、关键词和句子以及篇章结构、逻辑顺序和文章线索等加以强化, 使阅读内容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7. 阅读材料的新颖、多样法

这是在选择训练材料上, 要求教师精选内容新颖、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 如新闻、史地政经、风土人情、童话、民间故事等;体裁力求多样化, 如应用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等, 力求知识性、趣味性兼备、使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充分训练、启迪、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 读写结合法

阅读与写作互为启迪, 互相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写作水平的高低。这是因为,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而写作则是运用这些积累进行创造的过程。要提高写作水平, 就必须大量阅读, 拓宽知识面。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学习、模仿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写作方法。一般说来, 读得越多, 语感就越强, 写作时也就会得心应手。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大量的阅读促进写作, 同时运用写作中布局知识指导阅读实践, 分析阅读材料中的篇章结构, 使两种技能起互为促进的作用。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的统一;阅读技能训练的成效依赖于良好的习惯和技巧选择策略与运用技能的统一。但是, 阅读技巧训练的成效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 教师应首先抓好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只有这样, 阅读训练才能见成效, 学生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经验,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笔者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论证, 提出了八种学习方法的建议, 并且阐述了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用何种方法进行阅读。

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篇10

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价值定位

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的目标设置相比, 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更表现出多元一体的特色。这就决定了教学策略形成的首要环节是明晰目标。三维目标中的 知识和能力是完成教学指标的结果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动态化、开放式的程序性目标,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体验性目标, 是一种社会性态度。尽管三个目标是彼此不可分割、密切交融的统一整体, 但从新课程实施策略和评价要求来看, 显然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是核心, 所以,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尤其要重点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 儿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 体验一次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而这些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又把科学素养的各方面融合在一起。由此可见, 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价值定位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关键意义。

二、辩证看待教材的功能、价值和地位

教材是保证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文本资源, 相对于其他教学资源而言, 其科学性更强, 系统性更好, 与课标的切合度更高, 具有其他教学文本不可替代的价值。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其价值功能仅仅是学科知识的载体之一, 如果过于依赖和迷信教材, 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 则难免落入“教材主义”的窠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以教材为基础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 我在教《常见材料》这一课时, 除了利用教材中列举的材料外, 还让学生结合教室里的物品和师生穿着, 认识常见的各种材料。这样的认识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能很好地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辩证地看待教材的功能、价值和地位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

奥苏泊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那么, 该怎样做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孩子的认知水平呢? 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 纵览孩子已学的各科教材, 了解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本学科的相关程度。例如:四年级学生学习《运动的快慢》时, 要用到小数除法计算运动的平均速度, 而此时还没学到小数除法, 教师要是课前了解了孩子的已有水平, 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其二, 可以利用课前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询问孩子对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如, 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时, 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你知道自己的血液在体内是怎样流动的吗? 知道血液为什么能够不停地循环流动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 了解他们对血液循环已有的认知水平。若要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 就要给他们提供操作材料, 让他们亲历操作活动,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 给学生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看学生能不能点亮小灯泡等。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才能寻找到与孩子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相吻合的教学切入点, 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四、教学过程要具有开放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对过去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因此, 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成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开放式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 甚至大胆质疑、敢于打破传统、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可贵品质, 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效提升学科素养。因此,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诸多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

五、教学评价应力求多元化

科学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 设计怎样的评价内容, 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是最合适的呢? 我认为在设计评价内容时, 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 即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内容, 既有科学知识与能力方面, 又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根据各个孩子的不同特点, 设计不同学习目标, 促进孩子发展, 对他们进行富有个性的评价。如, 在探究“水的表面张力”时, 有同学发现预测和实测数据相差较大, 会悄悄擦掉原始记录, 但也有同学会保留原先预测记录。鉴于此, 我会大力表扬同学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 显然, 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科学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科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 只有敢于直面最基本的学科教学问题, 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 有关教材文本、三维目标、教学的组织、课堂评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依然让广大科学教师深感困惑。只有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价值定位、辩证看待教材的功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才能实现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英诗教学下一篇:教育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