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2024-05-04

人性(精选十篇)

人性 篇1

在众多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中, 创作于晚年的《第三者》, 字数寥寥, 却是作家本人视为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在这篇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冷峻, 简约, 以及不动声色的残酷。它是短篇小说的典范, 外表平淡如水, 内里深刻丰富, 与众多煌煌巨著相比丝毫不逊色。博尔赫斯利用三个人物、简约的情节以及简单的环境描写, 展现了兄弟情与男女情的残酷较量, 揭示了旧时城郊平民性格的悲剧性缩影, 诠释了人性的本质。作者对于人性的探索与揭示, 给世人带来了灵魂上的震撼。

在这篇作品中, 我们又见到了让人想起《佩德罗·巴拉莫》、《百年孤独》甚至《恶棍列传》中的拉美印象:健壮好色的男人、被当作牲口的女人、杀与被杀的家常便饭、情绪统治理性的地方文化。这部小说写得很简洁, 也很干脆, 故事非常单纯, 没有博尔赫斯前期作品中那些绕来绕去的东西。在小说中, 尼尔森兄弟与其说是两个人, 不如说是某一个人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本来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相互之间是平衡和谐的关系。然而有一天, 一个第三者闯入了这两部分之间, 使之出现了裂痕, 而且永无修补的可能性。第三者是谁?我想不是胡利娅娜, 而是兄弟俩心中的恶魔。胡利娅娜可视为一种符号, 例如人的某种生命的自然意志, 这种自然意志在某一天以一个叫做胡利娅娜的女人身体出现。或者说她一直潜藏在人的生命内部, 并且在某种情况下就会像病毒发作那样, 使一个人 (或一个整体) 失去和谐性。

博尔赫斯在这里沿用了一个古老的故事逻辑, 即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如果说杀死这个女人才是兄弟俩的情感出路, 那么这样的结局只能更加让人震惊和发人深思。然而作为某种生命意志的符号, 胡利娅娜是消灭不了的。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如今又有一条纽带把他们捆绑在一起:惨遭杀害的女人和把她从记忆中抹去的义务。”尼尔森兄弟的问题如幽灵缠身, 永远存在于他们存活于世上的每一天, 他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个惨遭杀害的女人。博尔赫斯没有继续为尼尔森兄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将它留给了读者。读者能为他们提供解决的办法吗?

在《第三者》这篇小说里, 故事叙述者声称“我认为这个故事是旧时代城郊平民性格的一个悲剧的缩影”。但睿智的博尔赫斯显然不是仅此而已。在介绍尼尔森兄弟时, 博尔赫斯似乎别有用心地首先提到他们家里的那本破旧的《圣经》。兄弟俩家徒四壁, 这是他们家族绝无仅有的一本书, 这连他们教区的神甫也觉得诧异。然而这仿佛暗示着这对兄弟在艰难困窘的生活中, 仍然有一种潜在的精神依托。因此, 他们同甘共苦, 相依为命, 在当地人的眼里兄弟俩简直就是一个人, “你得罪其中一个就会招来两个仇敌”。面对现实, 兄弟俩虽然作过多次选择, 最终都没有选择互相残杀。但他们仍然以另一种悲剧的形式收场, 而这种悲剧性似乎比那种兄弟反目, 拔刀相向, 表现得更加深刻, 更加耐人寻味。

博尔赫斯自己说过, 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 不在醒世劝化”。这话有点半真半假, 他极富智慧和性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 却也总是直指人心。在这篇小说中, 博尔赫斯触及了一个古老的话题:“嫉妒”。小说中直接出现了“该隐的幽灵”的字样, 提出了一个不是解决方法的方法:既然双方不能共同占有, 又既然不能消灭有权占有的另一方, 那么只能消灭被占有者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 博尔赫斯的《第三者》乃是对《旧约·列王纪上》第二章第十三节至第二十六节内容的反讽, 他的题注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钥匙。小说的主题可以归纳为:《第三者》提出了兄弟情谊与对共同占有物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当然, 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并不是根本的方法, 博尔赫斯在小说中将胡利娅娜称作“一个不幸殉难的女人”。殉什么难?殉人类劣根性之难。正如赵德明教授所言:“杀掉了胡利安娜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他俩永远也不能抹掉心头的阴影, 因为胡利娅娜点燃的嫉妒之火永远不会熄灭。”可以说, 人类永远也不能抹掉心头的阴影, 因为人类心头的嫉妒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该隐的幽灵将在人类的身边永远徘徊。

中国当代新潮作家中的很多人深受博尔赫斯影响。他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留有博尔赫斯的影子。有人曾说:如果你需要看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那就去读读博尔赫斯的《第三者》, 不要再翻余华那两本砖头一样的《兄弟》。《第三者》这部作品感动人、打动人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呢?是它的意义?是思想性吗?是修辞吗?是对历史意识的穿透吗?是对人性的揭示吗?好像都有关系, 好像又都没有关系。一部《兄弟》, 煌煌五十余万言, 在《兄弟》中, 上部写得非常悲惨, 而下部非常放肆;上部是人性的匮乏, 下部是人性的泛滥。作品中充斥着畅销文学的各种元素:苦难、暴力、爱情、性……写得很煽情很刺激, 顺应了大众阅读心理和情感趋向, 改编成电视剧的话肯定也会很好看。然而面向大众的写作, 使作品失去了冷峻深刻的理性思考, 终难达到《第三者》这样的文学高度与深度。

《第三者》中的兄弟情和男女情间的较量, 这是一种难以解决的麻烦, 假如时间允许, 所有的作家都会让他们的困境拖下去, 但博尔赫斯采取了出人意料的解决方式。叙述需要斩钉截铁的突发性, 短篇要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才能恒久。《第三者》中, 这两个兄弟最终一起杀死了那个女人。但是, 有谁会为那个可怜女人的命运感到悲哀呢?凭什么女人要被杀死?这个问题, 我想过, 但博尔赫斯不会想。作为一个小说家, 从他的位置来讲, 他是一个转述者, 他的叙述始终是一种转述, 他相信奇迹, 他需要结果, 他让人看出, 他的叙述是一种奇迹的再现, 他写的简洁有力, 绝不拖沓。否则, 奇迹会失去光环。这个奇迹在于结尾, 为了免于不坚固的爱情对坚固的兄弟之情的破坏, 哥哥的选择是彻底摆脱爱情, 守住亲情, 他动手结果了女人的生命。让我们感到震惊的就是这种疯狂和理性, 它如同岩浆喷发, 令人震惊。令人发指的暴行竟然顺理成章, 成为兄弟最好的出路!我想博尔赫斯之所以让暴力也成为他优雅精致的作品中的元素, 是因为最优秀的作家无需回避什么, 因为他从不宣扬什么, 他所关心的只是人的困境, 艰难却又有效的自救方法, 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细节。沉重的命题永远是我们精神上需要的一缕清风, 我更钟爱一些什么也没说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M].王永年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

[2]赵德明.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3][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M].王央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4][阿根廷]博尔赫斯.作家们的作家[M].倪华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

关于人性美的作文人性美 篇2

性美

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花,美的景,美的服饰,美的心灵……美,在我们中间。?星期二早晨,班主任走进教室,兴奋地对同学们说:“现在有一批外语资料,愿意订的同学明天带10元钱来。”老师又说:“不愿意订 的,请举手。”

这时,教室后排有一只小手微微抖动着举了起来。教室里顿时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见——是小倩!班主任关切地问她:“是不是没钱?”小倩流下了两行痛苦的泪水。班主任也忍不住转过身去。我的心像刀割一般难受,不由得想起了小倩的遭遇。?

小倩的爸爸和妈妈早已离婚,妈妈没有改嫁,家中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外婆。小倩从小跟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对小倩倾注了无限的爱,母女之情像海一样深。可是,小倩跨进中学校门不久,在建筑站做工的妈妈不幸被楼板砸死了。真是晴天霹雳!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亲自到小倩家去看望。小倩对班主任说,她想退学。经老师的一番劝说,她终于又坚定了学习信心。可是,小倩没有了母亲,也失去了母爱,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一向爱说爱笑的小倩变得沉默寡言了。?

“我替小倩交!”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抬眼望去,是班上有名的“吝啬鬼”——翠翠。说起翠翠,她平时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舍不得买一根冰棍。翠翠将带着泪水的手举得很高。“我交!”“我替她交!”要替小倩交钱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立时成了手的海洋。班主任示意大家放下手,激动地说:“这个钱用班费交,也包括我的一份,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小倩望着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说:“谢谢大家!”?

人性的归人性 族群的归族群 篇3

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震惊世界,人类没有因为案件已经真相大白而停止反思。但在我看来,华人社会在这个事件上却多少患了"身份敏感症",从而因为对于凶手身份问题的"反应过度"而影响了更深入、更有价值的思考。

在凶案发生的第一时间里,美国的一份媒体因为"误报"凶手可能是一位中国男子而使华人社会提着一颗心,事后证明是一位韩裔美国籍学生赵承熙所为。华人社会在悬着的那颗心放下来的同时,"因为感觉被愚弄而充满愤怒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纷纷通过电话和网络表达抗议。而身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更是准备以华人联合会等团体的名义,对这些媒体发起书面抗议。"而此前,外交部发言人18日表示,部分境外媒体有关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不实报道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中方已要求有关方面消除其恶劣影响。

而事实上,该不实报道的"始作俑者"《芝加哥太阳时报》最初的报道是:"官方正在调查这个枪手是不是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的一名中国男子,枪手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射杀了32人,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枪击案。消息人士称,这个24岁的男子在去年8月7日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来到旧金山。消息人士表示,调查发现他与恐怖组织没有联系。"由于众多网站的传播,这些信息立刻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很多人都信以为是中国人干的。《芝加哥太阳时报》显然要为其不实、不专业的报道(其他媒体在凶手身份确定前只用"亚裔"二字)承担公信力下降的损失,但只要其及时跟进报道,澄清事实,其负面影响也将很快降到最低。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新闻法的副教授戴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芝加哥太阳时报》显然应该为它的误报作出更正并道歉。但从法律上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条款,因为这篇报道并不是对某个人,而是误报了国籍,而国籍问题并不适用诽谤条款。

相比之下,美国社会的表现要成熟得多。凶手赵承熙是韩国裔学生的消息公开后,给生活、工作在弗州的亚裔尤其是韩裔社群带来很大压力。但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卡因立即强调,不会因此出现针对亚裔人和社群的敌意行为,"这是一桩意外事件,所有人都感到悲伤。我相信,这个社区不会有人因此对他人加以偏见和不宽容行为。"州长的话完全值得信赖,因为美国社会的传统就是这样。美国主流社会把个人责任与群体特征分得比较清楚,对可能发生、流露的种族歧视与群体偏见小心翼翼。即使是"9·11"那样的特大恶性事件发生,美国社会也没有发生针对伊斯兰人群的示威、报复和排斥现象,移民法律条款也没有丝毫变更。以往美国发生过许多枪击案,但他们从来没把刑事案件与种族优劣问题联系起来。1991年,中国大陆留学生卢刚博士,自杀前枪杀了3位对美国、对一个科研领域非常重要的美国科学家,还有一位大学副校长。此案的受害人亲属却捐款发起了"外国留学生心理问题基金",在追悼日给卢刚亲属的信竟然写道"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是你们"。

悲剧面前,美国知识界的反思针对的也是人类共有的弱点与脆弱环节,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族群。《泰晤士报》援引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的话说:"如果他(凶手)没有得到安抚,脆弱程度一再加剧,就可能有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她说,一些感到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从能致人死命的武器上获得满足感,因为生杀予夺的"权力"让他们"克服"了自卑。

即便如"9·11"那样有组织的恐怖犯罪,犯罪的人也不代表他的族群。人性的归人性,族群的归族群。这才是真正自信、理性的态度,这才是宽广的"人类情怀",这才是超越了狭隘的种群、民族、国家和地域偏见的真正的"人类主义"、"人本主义"。即使罪犯是"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坦然承受和面对,因为一个人的弱点可能就是全人类的弱点,一个人的悲剧往往就是全人类的悲剧。人同此心,不因时间、地域、种群、民族、国家而有丝毫的不同。

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 篇4

(一) 心理学:

顾名思义,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

心理学方面的学者, 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 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 一般而言, 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 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 起点是人, 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死要知道这个个体对事物的大致看法, 这是研究工作的领导方针。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观点以及方法阐述人到底是什么, 从而可以充分的理解人的实质, 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二) 人性相关的争论

我国一些有名的思想家对人的本性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多种人性相关的理论。其中有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 (1) 本性不区分善良与否; (2) 本性可以让它善良, 有时也可以让它不善良; (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性, 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有的人的是不善良的; (4) 人的本性是有善的根源的, 可以发展成善良的本性; (5) 人的本性天生就是不善良的; (6) 人的本性是善良与邪恶的结合体。

(三) 人性论假设理论的相关教育观点

显然, 各种人性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但也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所有的学派都认同环境和教育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天生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人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国内外以及历史观点的分析来看, 不同教育和环境背景的学者对人性观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 所以对于自己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施教原则也各有千秋。教育理论的依据就是人性论, 依靠教育来发展人性是行善论的观点, 而依据教育来改变人性是性恶论的观点, 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性, 这是性无善论的主张。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是针对教育的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

二、诉求与追问:心理教育的人性意蕴

心理学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而言是通过对人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对人性的提升而逐渐发展的。心理学教育的本质是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和素质教育, 是最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一门艺术, 真正的全面体现并构建人性的一种特殊教育。

粗略地判定人性的善与恶在心理学教育中已经没有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成功的转换人性研究的新视角, 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启发性的说法就是人性的积极与消极定向之说。这种说法同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说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种说法只看重人性里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倘若教育者看待接受教育者的人性定向不同, 就非常有可能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对于向同一个受教育者施教, 对人性持有消极定向的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罪恶方面, 而相反, 对人性持有积极定向的教育者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对现实的美好倾向。

如果是通过马克思注意的认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 那么所达成的一致观点就是:人性这一问题不是给定的, 而是发展的、生成的;不是同一的或均质的, 而是多样的异质的;不是封闭的或僵化的, 而是开放的和变化的。因此当教育者施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辩证的态度, 在全面的理解思考人性的基础之上予以培育和提升。

三、反思与呼唤:心理教育的人性化走向

到目前为止, 人们大多所接受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和完善人性, 在这一教育理论下, 完全的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价值。这种物质化极其严重的教育让教育从业者考虑的只有工资、奖金、职称荣誉、分值等。

这种非人性化的教育必然让人们的人性有所缺失, 从而相继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在网络或者电视新闻、报纸等地方随处可见。现在的人们更加过分的看重物质而请示了精神生活, 物质与精神生活很难平衡, 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 但很难居淤泥而不染, 这也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

所以我们应该主张以人性发展为目的、以人性的成长为教育目标, 培育身心健全的人, 最终建立健全的经济与社会。

四、重塑现代人性

怎样塑造现代人的人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这也是历史使命。衡量心理教育的有效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促进现代人性朝着完善成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因此一定要回归到建设现代人性这个轨道上来才可以最终变革心理学教育的观念。

现代人性不是一种静态的而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概念, 虽然很难完整详细的掌握它的内涵, 但是要知道现代人是最具主体意识的, 是积极主动的, 具有自觉的创新精神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能够顽强的适应环境并勇于负责。

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篇5

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人性与管理关系密切.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其人性管理为“塑造论”,注重德治;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其人性管理为“适应论”,注重法治,两者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是德治与法治、“适应论”与“塑造论”的有机统一.

作 者:刘唐宇 LIU Tang-yu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科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3(4)分类号:B82关键词:人性论 人性管理 比较研究

把人性的和超越人性的都讲给干部听 篇6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全院教职人员——包括常务副院长梅黎明都在寒暑假外出调研,搜寻史料,采集口述史。目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图书馆收存已经收集到约2600个县级行政区的县市区志,占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90%以上。

这所以党史军史和红色遗迹为核心资源的干部学院,期望通过更为扎实丰富的基础工作,构筑起更为真实、完整的历史图景,从而让中国数万名上至省部级、下至科级的干部在此加固理想信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有一次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教育”,他还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些执政党最高领导人对于革命圣地现实意义的描述,为依托红色历史资源的国家级干部学院增强了使命感。

而在梅黎明的思考中,“一栋房屋、一所建筑”的恢复,显然还不足以应对多元化冲击以及执政党所遭遇的其他现实挑战。这正是“三个一千万字”的由来。

同时,让干部们走出教室的新型教育培训方式正在中国快速蔓延。从临沂、大别山到兰考、红旗渠、大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纷纷生长。

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梅黎明强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要起到桥梁作用——嫁接历史与现实,且必须用长久的、不间断的教育“触动灵魂”。

在历史中对自己的坐标再定位

《瞭望东方周刊》:建院10年后,你如何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三大干部学院培训模式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特殊之处?

梅黎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这种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加强统一思想,用共产党鲜活的史实去激励干部。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讲的,从哪里来的问题。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原点和家园,干部们到这里来,就是要找寻自己的根。

我们不只展示一栋房子、讲一段历史、看几本书,而是塑造一个历史现场,把80多年前那些鲜活生命为理想抛弃一切、艰难奋斗的地方恢复出来。

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快要被忘却的、沉睡的历史,一页一页、一个一个人地找回来,从而和现实对接,比如干部的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纪律问题等等,最后通过鲜活的事例讲给干部听。

这样,无论我们走了多远还能回到初衷。

在井冈山学习,就是在历史中对自己的坐标再定位,改造主观世界,然后去分析、解决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

结束培训后回到客观世界、回到工作岗位,肯定不是风平浪静的,一定会有各种问题、各种利益纠缠。对照历史,就知道这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去做,像历史人物一样守好底线。一个干部这样做,100个干部,成千上万的干部都这样做,可以带动多少人?

《瞭望东方周刊》:像井冈山这样被称为“革命圣地”的地方,其历史研究及史料积累还不足以支撑目前的教育培训吗?

梅黎明:我们要用史料来联系、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即问题导向——针对目前干部的一些问题来组织历史资料。这也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存在的重要意义。

比如党员干部中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找出党史上讲规矩、讲纪律的故事。红军在进入井冈山时,有人拿了老乡地里一个红薯,毛泽东就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有了这个,红军才能在井冈山立足。这就是守纪律、讲规矩的作用。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史实使干部找到相信党的依据,包括实践依据和历史依据。它就是一种时代的诉说,必须不断挖掘和补充。

尤其是面对一些人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史料搜集工作就更显重要。瞿秋白唱着《国际歌》赴刑场,有人怀疑是假的,但我们就在征集来的当时国民党的报刊资料里看到了有关这个细节的报道。

目前世情、国情、党情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但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果不了解历史,就难以理解共产党的传统与信仰。我们也可以看到,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工作。

传统文化和党的历史一定可以打通

《瞭望东方周刊》:一次10天、20天的教育培训,到底会对干部有多大影响?也曾发生过一些干部一边接受教育、一边腐败的情况。

梅黎明:对于“两面人”的问题,我们的老师也很困惑。有些人培训时很诚恳,回去台上一套、背后一套。我认为这不仅是素质和修养的问题,而是骨子里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这要靠我们党的纪律和组织不断给他戴紧箍咒、拧螺丝,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纠正。

其实,让一个人激动一阵子也不是坏事。我们希望触动灵魂,但教育不能太功利,毕竟对一个干部的教育是长期的。

现在连80后都当县委书记了,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工作、学习的压力,这些年轻干部接触党的历史要比过去的干部少。

教育培训一定要是长期的,也应该是刚性的、强制性的,是不可以宽容的,不能可有可无。

nlc202309021453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干部教育培训的趋势?

梅黎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和理论,它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在。所以我们不能回避、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单独讲共产主义。

应该说,共产党人的行为或品行,是党章、党规所规定的,但骨子里也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党的历史文化打通,也一定可以打通。

比如党章规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它就是我们民族一种忠贞文化的体现。

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要做这么多细节的工作,就是要恢复历史的真实性。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生活的细节是怎么样的?那时当共产党也过着一种真实的生活,要看书,要生孩子,要寄钱给家里。

现在要向我们的干部讲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那个时候共产党人也有情有义,但是他们把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处,在欲望和责任之间选择了责任。我们要把这些人性的东西,以及超越人性的东西,都讲给现在的干部听。

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有明确边界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很多地方也在模仿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挖掘本地的红色资源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是否会对中井院这类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构成挑战?

梅黎明:井冈山及其周边的红色资源是我们的核心要素,但是要做到教育培训就要有一套很完整的教学体系,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始终按照开门开放办学要求,根据不同班次、不同培训种类、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去设计,要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教育培训模式。

我去过几所地方干部学院,它们才办了两三年,都做得很好,比较完善。但是我想,它们要产生更大的发散作用、影响整个社会,还要做一些工作,要有一个过程。

除了针对干部党员,党史、党性教育还要更好地走向社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也有一些声音质疑这种立足红色资源的教育培训方式和红色旅游很相似,二者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吗?

梅黎明:培训是一种正规的教学,有模式、有规定、有要求、有办学宗旨,不是去观光。建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些原则,比如讲解员要相对规范,他们每年都要搞两三次培训。讲解员要讲真实的井冈山历史,不能随意讲党史。我以为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可以有相通之处,但也要有边界,今天还要不断完善一些制度和规定。

人性 篇7

从传播学三大流派对媒介的认识上来看, 他们对媒介的认识存在着基本的共识, 即媒介的技术工具特性, 媒介首先是传递信息的技术, 传播经验学派将媒介看作为信息流通的渠道, 批判学派将媒介作为生产大规模、同一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工具, 而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具有塑造环境的作用, 甚至认为媒介本身就是环境———媒介的技术尺度、范式成为社会环境中固有的成分, 对人的行为、认知以及信息存在的方式等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工具性的认识, 将媒介作为一种中介化的手段, 传递信息的渠道, 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工具;而人类学的视角, 则认为媒介何种程度上是人体之延伸的问题, 这两种观点对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尽管对媒介认识的差异很明显, 但是不论哪一种认识, 作为对媒介的人类意义的争论, 最终都需要预设媒介 (技术) 与人性的关系, 正如吴国盛所言:“在对关于技术本性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分析时, 人性化问题被广泛间接提及……被认为最恰当理解了技术的理论描述, 无疑会对理解技术与人关系产生影响。”[2]

一、媒介的工具性认识

一般认为, 技术是为已有的目的寻找并提供合适的手段与工具, 是由人们特定需求在人脑中形成的目的思想作用外在世界而客观化的表现。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特殊技术, 对技术工具性的认识必将沿袭到对媒介工具性的认识上, 媒介也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交流、传递以及处理信息的需要而借助的外在中介。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 最早将技术的本质界定为改造自然、用于劳动的工具性特质, 马克思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他将技术看作是对象化过程的工具, 人借助工具而使其生理机能得到放大、延伸, 认为:“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 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 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并进一步认为, 技术的本质属性应在对象化的过程中考察, 技术成为对象化的工具、实现改造自然的工具。

早期传播学关于媒介的研究, 受到这种工具性传统的影响, 而将媒介看成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渠道, 如香农的信息论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等, 内容是通过渠道从一端被传递到另一端。传播经验学派关注更多的是传播的效果问题, 而媒介作为影响效果的一种因素, 多从传播信息的效率、清晰度等角度来分析, 将媒介以何种方式传递内容、传播的速度等方面作为研究的关注点;而传播批判学派将媒介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信息传递工具, 关注在媒介中立观的掩盖下, 传播带有意识形态偏向的内容。技术一旦成为技术, 它与社会 (包括人) 的关系就不仅从技术的工具属性来看, 还应该探讨技术 (媒介) 的价值属性, 而且, 技术 (媒介) 本身的这种工具属性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价值上的判断, 逻辑上也不可能直接导出“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现代技术 (媒介) 是将工具属性发展到极致, 而忽略了技术 (媒介) 的价值属性, 忽略了技术 (媒介) 与人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这种技术 (媒介) 的自逻辑发展, 将导致技术 (媒介) 对人性的侵蚀, 所以, 进一步探讨媒介与人性之间关系是很有必要。

二、媒介与人性的关系

媒介作为一种与信息相关的技术, 媒介与人性的关系实质上仍是对技术与人性之间关系的延伸, 而且媒介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一) 媒介与人性之间关系的两种形态

媒介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存在着两种形态:一是媒介的人性化;二是人性的媒介化。相比较而言, 人性的媒介化取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它主要强调人的情感形式及表达、思维方式以及内在的心理活动等, 都受到媒介的技术特征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在大众传媒时代, 人们对信息正确性的判断不是依据人的直接经验, 而是要靠各种媒体来佐证。人性的媒介化对媒介的存在和发展基本上是一种悲观的论调, 法兰克福学派常常批判技术对人性 (理性) 的侵蚀, 哈贝马斯认为,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必须针对科学技术本身, 阶级对立已被“科学技术与人性”的对立取代。经验科学由于强调人与非人现象在构造上的相似性以及对人属性量化的处理而导致人性客观化, 进而发展为统治的技术, 使现代技术社会中人性的认知理解与交往遭到非人性的管理和控制。媒介环境学派的尼尔·波兹曼也持有相同的论调,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 如统计、智商测试等, 是科学知识侵蚀人文知识领地的表现, 并成为衡量事实的标准, 最终人文文化向技术投降。媒介的人性化, 主要关注的是媒介本身的发展趋势, 认为媒介的历史是一部进化史, 是不断满足人类信息需求的进化史, 更快、更好、更逼真地反映、传播信息是这一进化的规律, 使得媒介有着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 因为人借助媒介可以随着自己的心理意向来获取信息, 距离、时间不再成为问题, 复杂的数字处理可以交由电脑处理, 遥远的行星可以借助望远镜来认识, 如此等等, 媒介实现了人类感知器官的全方位延伸, 包括大脑。

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 对人性媒介 (技术) 化问题, 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而对媒介的人性化问题, 研究的不多, 也未能追根溯源进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历史影像, 而本文将着力探讨媒介的人性化问题。广义的媒介人性化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对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向的认识 (狭义的媒介人性化) ;二是媒介属性对人的属性的比附, 这两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 媒介对人属性的比附是基础, 对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向是这种比附的佐证。

(二) 媒介对人的比附

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思想家就将有机体与机械之间进行类比, 这种类比存在着两个方向:一是, 人的属性比附于机器 (技术) 的属性;二是, 机器 (技术) 的属性比附于人的属性。“最初, 生物———机械类比的潮流是从技术向生物移动。有生命的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过程是用机械术语描述和解释的。但在19世纪中叶, 却出现了方向的比喻浪潮……技术的发展首次通过用生物类比来解释。”[3]在笛卡尔时代, 人体首先被看作是一台机械装置, 这种类比方式在历史中不断延续着, 随后的历史将这种类比表征为:一种化学机器, 再后来变成了一种电磁机器、物理机器, 计算机科学兴起以来, 人又被比喻成计算机, 人脑被看成了电脑等等。莫尔斯在发明了电报之后, 曾形象地说电报可以将全世界相互连接, 而形成一个大脑, 他的这个蓝图, 在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以及电子媒介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观点, 也有着相同的表述。而将机器性质与人的某些属性相比附, 则是人与机器关系类比的另一个向度。Samuel Butler的乌托邦小说《Erewhon》 (1872) 和小说《机器中的达尔文》 (1863) 中, 提出了这一种观点:机器发展的方式与人类进化的方式很相似, 如技术进化等观点, 就这种类比的可行性, 法国学者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技术现象的根源和动物学的逻辑是一致的, 与达尔文进化论奠定的动物学系谱相似, 技术学系谱体现了人和物质之间的关系。”[4]将媒介与人的属性相比附, 也是对媒介属性的一种静态关照, 缺乏用历史的观点审视媒介发展、变化, 所以, 还需探讨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向问题。

(三) 媒介的人性化

技术人性化是指作为客体的技术越来越具有人的属性特点, 或者说人与外界的作用方式越来越可以借助技术来延伸、发展, 而这种技术“越是有机地融入人, 就越能使人失去对它的存在感, 就越能被人无痛苦和异化感地接受, 也就越能起到内在地帮助人造福自己的效果, 从而也就越是人性化的技术。”[5]

具体到媒介的人性化主要是指人的感知系统借助媒介技术, 其感知功能被延伸、扩大甚至替代, 而这种作用方式人自己却不会轻易感觉到, 如除非在电脑坏掉或断电的时候, 我们才会体会到没有电脑这将对我们感知周围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麦克卢汉曾将这种机制称为神经系统的“截除”, 即媒介对感官系统的延伸, 影响着感知比率的平衡, 影响之大以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得不将对这个媒介本身的感知神经“截除”, 这种“截除”将使人“忽视”具有延伸感知作用媒介的存在感。

卡普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中, 提出了“器官投影说”, 将技术比喻为类似人体器官的客体, 视技术为人体器官的一种投影———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延伸和强化, 而且, 他认为人在“投影”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意识, 找到了自我解放的手段。卡普的这种技术人类学观点, 认为工具的本质是人类用自己的肢体器官作用于事物的行动的投影, 所以技术被理解为人体的投影、人体的外在化以及人体的客观化。也就是说, 技术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 而人体的外形和功能是所有工具的源泉和本源, 是创造技术的外形和功能的尺度, 如他本人所说:“在工具与器官之间所呈现的那种内在关系, 以及一种将要被揭示和强调的关系———尽管较之有意识的发明而言, 它更多地是一种无意识的发现———就是人通过工具不断地创造自己。因为其效用和力量日益增长的器官是控制的因素, 所以一种工具的合适形式只能起源于那种器官。”[6]

这种技术的人类学背景, 从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到卡普等, 预设了人是有缺陷的, 而为了生存和发展, 人们必须借助技术来加强、延伸以致替代人类器官。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一书中也认为,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神话揭示了两个问题:一、人生来即有“缺陷”;二、超越缺陷是人之为人的前提条件, 而这个神话象征着人借以超越“缺陷”的工具 (技术) 而成为人。[7]斯蒂格勒通过对技术进化史的考察, 将人类对技术的依赖称为人的“代具性”。人的这种先天性缺陷面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有两种途径可以使人继续得到生存和发展, 一是积极改变环境, 进而使环境适应人的需要;二是人自身不断进化, 对其先天缺陷的进化而使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变强, 当然这两个途径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都是存在着的。从积极改变环境和人类自身进化这两个角度来看, 技术的存在是这两个机制发生作用的保障, 可以说没有技术、工具的作用, 人改造环境是很有限的。这一点可以从工业革命后一百年所创造的人类财富相当于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所有的财富这一事实上看出, 机器 (技术) 的大发展前后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差异是如此之大。而且, 在人类文明史中人自身的进化也是很缓慢的, 几千年前人的形体特征也几乎与现代人的形体特征相比, 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类现有文明的发展, 主要在于人通过自己的“代具”———技术而使得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 如波普所说:“动物的进化大部分 (虽然不是全部) 通过器官 (或行为) 的改变或新器官 (或行为) 的出现来进行。人类的进化大部分通过发展人体或人身之外的新器官来进行。这些新器官是工具、武器、机器或房子。”[8]所以, 人通过技术的发展, 替代、延伸人的生理甚至思维功能, 显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对象化力量日益增强, 对外界甚至人类本身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

媒介作为技术的一种, 同样也就具备了一般技术的特性, 但是, 媒介作为人类获取外界信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信息处理等人的生理或心智功能的延伸, 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技术, 媒介并不直接作用与外界社会, 而是通过对外界感知范围的扩大、人类感知能力以及处理感知信息能力的增强来间接作用于外界的。媒介的人性化, 是媒介的技术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的意愿, 而人也越来越将之作为自己身体一部分的存在, 这种双向的过程不断促进了媒介的人性化趋势, 如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发展历史, 是人类从感知平衡到感知不平衡再到电子媒介时代的重新平衡, 而他认为的重新平衡正是电子媒介, 特别是电脑对人所有感知的延伸而非单一感知片面化的延伸。

三、媒介人性化———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势

目前, 在传播学领域对媒介人性化问题的探讨, 主要见于对媒介发展持乐观主义学者的研究, 如麦克卢汉、莱文森等人;经验学派更多关注的是媒介的工具属性;而批判学派重点考察媒介的工具属性所导致的人性媒介化问题。多数批判学派学者将媒介看成是非人性化的工具, 但对媒介本身的属性没有探讨, 媒介被认为是一种静态的、孤立的, 对媒介的研究常常是一种片段化的, 而孤立地研究各个媒介的传播信息的能力、特点等, 缺少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媒介的属性;而媒介环境学派将媒介的属性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考察, 在连续而又存在内在发展逻辑的轨迹中找到媒介发展的规律, 进而重新考察媒介的属性, 而媒介人性化发展趋势正是在媒介发展与相互关联中呈现的属性。

(一) 麦克卢汉的感知平衡论

西方学者曾言:“卡普因为观念———工具是人的延伸———而享有盛誉, 而麦克卢汉则因使这个观念大众化而闻名于世。”[9]持有泛媒介观的麦克卢汉, 将媒介看作是人类器官的延伸, 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人类感知觉的延伸。麦克卢汉主要着力分析的依然是延伸人类感知的信息媒介, 认为在印刷文本尚未形成之前, 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靠人的各个器官而获取的, 如眼睛、耳朵以及触觉等, 因而人是全面的人;从手抄文本发展成印刷文本的线性文字形成以后, 人们获取信息更多的是从印刷文本获得, 西方的拼音文字是将文字能指与所指相剥离的抽象思维方式, 拼音文字是事物本身的两重抽象, 而印刷文本的这种线性的文字形式, 将形成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 封闭式的阅读习惯塑造了更加独立的自我, 而进一步导致个人主义的形成, 这种以视觉为主导感知的信息获取方式, 形成了西方的视觉中心主义, 以分割、抽象以及线性特征为主要特征;随着电气化技术的不断发明, 各种信息媒介不断出现, 麦克卢汉认为, 电话使得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获得了重新, 广播延伸了耳朵, 电视延伸了耳朵、眼睛甚至触觉, 并进一步认为, 电视是人类各种感知器官的全面延伸, 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从麦克卢汉描绘的媒介史来看, 他所形成的媒介史观是:感知功能的全面发挥, 到感知的片面化延伸, 再到感知的重新全面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 将媒介的历史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他在论述媒介如何发展时却陷入了心理主义的泥潭, 将感知平衡作为促成媒介发展的机制, 认为:感知平衡是人类理想的信息获取状态, 而当某一种或其中几种感知的片面化延伸, 打破了原来感知的比率而造成失衡, 当失衡到感知系统不能维系的零界点时, 感知系统内部就产生“内爆”而使各种感知重新获得平衡, 媒介作为人类感知的延伸、“代具”, 也就同样遵循着这种变迁规律。可以看出, 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 缺乏作为历史真正主体———人的因素, 而且将媒介的发展看作是内在感知比率的失衡与平衡的转化也是不实际的, 没有考虑到社会中经济、政治以及惯习对技术的影响, 将媒介的发展看成是自组织演化, 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麦克卢汉本人将感知系统的全面延伸作为人类感知平衡的理想状态, 那么, 他这种感知的理想状态其实即为人性化的表现。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到非部落化再到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按他本人的意思, 媒介的发展是, 从部落化社会感知的全面延伸而符合人性化开始, 到非人性化, 再到人性化的过程。

(二)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人性化

保罗·莱文森继承了麦克卢汉对媒介发展的乐观主义倾向, 但他从知识进化论的角度分析媒介的进化问题, 同时, 并没有将媒介的进化看成是一种自组织演化, 而将人的因素、社会中的诸多因素都放置于对媒介进化的选择之中, 就这一点来说,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人性化进化更具有说服力。

保罗·莱文森首先在媒介领域正式提出了“媒介人性化”的进化趋势这一论断。莱文森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 他认为, 在理性的控制下媒介的进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需要, 是对前一种媒介不足的补偿, 而这种补偿将使得媒介更适合与人接受信息, 更加符合跨时空延伸信息、传达更加精确信息的要求, 正如他本人所认为:“技术的人性化即自然化, 尤其是传播媒介的人性化即自然化。”[10]那么, 这种媒介发展趋势被莱文森总结为媒介的人性化。他认为, 人性化趋势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再现真实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 但同时这样的再现又试图维持 (甚至增加) 原始媒介在时空方面完成的延伸, 所以人性化趋势进化的目的不仅是再现前技术环境, 不仅是回到现实世界对传播的生物局限, 而且是技术世界的延伸, 这样的延伸大大超越了原来的生物局限。[11]

媒介补偿论与媒介人性化发展趋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性化的发展是建立在补偿论基础之上的, 只有新媒介不断地对以往媒介缺陷的弥补, 才使得媒介本身不断更加满足人的信息需求。莱文森认为, 补偿性媒介是有意识地用来抵消技术所引发的问题, 技术所引起的危险或不足, 可以用由理性指导的技术来解决, 录像机是对电视播放时间不可逆转这一缺陷的补偿, 有声电影是对无声电影缺少声音的补偿, 如他本人所述:“这一类补偿性的发展并不是说明, 技术就不产生非有意的、甚至是危险的结果, 而是说明, 所有的结果原则上并非完全或有效地摧毁我们的理性能力”[12], 因为人类至少可以理性地弥补以前的缺陷,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那些尚未被证实为错误的知识或技术, 在新的环境中, 其原来潜在的不足将被弥补, “确定性的缺乏恰好是我们知识的特征, 它使我们的知识成长成为可能。知识的非完美性和乐观主义并非不可协调, 不仅如此, 它正是使未来更加美好的基础。”[13]同理, 作为知识外在化的技术, 也是存在着先天性缺陷的, 但这种缺陷在进化的过程中, 不断得到了完善, 正是这种非完美性, 技术才有可能更加趋向人性化, 因为他指出:直接从错误中获益, 实际上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错误不是朽木, 而是原料, 从这个原料中会涌现出有价值的知识。媒介补偿机制要求对不完美技术的补偿而使媒介得以发展, 使得媒介也就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 那么, 在这种机制下, 最终呈现的景观将是媒介的人性化, 即媒介将越来越能够满足人的这些追求, 并将这些满足的可能体现于媒介自身。

摘要:媒介与人性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媒介化, 二是媒介的人性化, 其中媒介的人性化问题受到关注较少。本文将着力分析媒介的人性化问题, 认为媒介人性化可以分两个层次, 一是媒介与人属性或器官的比附, 二是媒介的发展被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加人性化的过程。

人性 篇8

一、现代物质文明是对人性压抑的文明

马尔库塞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认为“爱欲”是人的本质。他继承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因为整个社会文明是在人类追求幸福的“快乐原则”和人类压抑本能需要以提高自身支配能力的“现实原则”的冲突中向前发展的。因为现实原则的存在,人类不得不压抑爱欲。马尔库塞对这种压抑做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基本的压抑”和“额外的压抑”。“基本的压抑”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满足生存而进行的压抑,“额外的压抑”是统治阶层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对人类实行的不合理压抑。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基本的压抑是必要的。而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不必承受让人痛苦的工作,人们有能力不再受基本的压抑的困扰,但是现实并非如此,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一日胜过一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合理存在的额外的压抑。面对额外压抑,人类选择了接受,究其原因,在于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统治着人的行为,对人性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因而,现代物质文明是对人性压抑的文明。

二、人性的压抑使得人性被异化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使得人性逐渐被压抑,人性的压抑又导致人性逐渐被异化。人性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劳动者的异化。马尔库塞认为,劳动是必须的,但劳动必须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使“爱欲”得到发泄和实现。但随着科技的飞快发展,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致,人类越来越变成机器的一部分,沦为机器的奴隶。人们不用思考,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工作。人逐渐没有了思想,人性便开始走向异化,开始为工作而工作,在工作之中体会不到快乐,自我价值不能实现,这样的工作不仅使身体劳累,人们的爱欲也得不到满足,造成人们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其次,劳动动机的异化。马尔库塞认为,为了满足自身的幸福而劳动,但是,在现代社会,为追求幸福的劳动动机已经异化了。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两大类:为满足人的生存的真实的需求和为满足特定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于个人的虚假的需求。真实的需求是必须的,因为靠此我们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但虚假的需求让人们去贪婪地追求物质享受,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并没有实际意义。现代社会,人们劳动是为了虚假的需求,这样,劳动动机被异化了,人性在异化的劳动动机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异化。

再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由于现代人追求骄奢的物质生活,双眼贪婪地聚焦于金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信任、温情统统不复存在。这使得人性开始异化,开始为物质所驱使,物的存在不再是为我所用,而是我为物而存在。

三、建立非压抑性文明

为了解决人性异化这一问题,马尔库塞提出了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观点。为此,他提出了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开启符合人性的新生活。马尔库塞认为,压抑性文明主要是由于额外的压抑,因而,建立非压抑性文明,就要抛开额外的压抑。为此,一方面人类需要挣脱物对人的束缚,使物回归本位,为人所利用,人应将自己与物的紧密联系解开,不被物所异化。另一方面,人类也需要劳动。这种劳动不是异化了的劳动,而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如此,才能开启人性的新生活,才能为建立非压抑性文明提供条件。

其次,进行革命,解放人性。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物质文明已高度发达,这也意味着压抑性文明发展到了顶峰,对人性的压抑也已经到了极点,人的本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解决这种危机,人类需要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新工人阶级为主体,走从科学到乌托邦的道路,对社会进行全方面的变革,解放人性,推动非压抑性文明的建立。

再次,解放爱欲。马尔库塞认为只有在非压抑性的条件之下,人才能将单调乏味的工作变成消遣,才能克服繁重的劳动并在劳动中解放爱欲,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创造出非压抑性文明。

马尔库塞通过分析现代物质文明是对人性压抑的文明,看到了这种压抑性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为把人类从异化中解救出来,他提出了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构想。他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和思考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我们认清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类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李红梅,对现代文明的批判——马尔库塞伦理思想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2.

人性 篇9

为什么大家在无意识的比较中, 都说到了人性化的问题?国有企业的人性化和外资企业的人性化是一回事儿吗?如果不是, 它们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人们需要它们?这些不同的人性化对企业管理和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我认为, 国有企业的人性化基于“家文化”传统的内容更多, 比如:一是在大部分组织中, 上级对下级有一种“父爱”或“母爱”式的关心。有时候在有些人身上, 即便他不怎么关心, 也要做出关心的样子来。二是由于基于“家文化”, 这样的关心往往会从工作层面延伸到生活、情感乃至家庭层面, 往往会让人很感动甚至感激涕零。三是在组织内部, 同僚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简单。所谓复杂, 就是背后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更多;所谓简单, 就是表面上基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和气一团, 氛围不错。四是在对待制度和规则等外部约束方面, 国有企业尽管呈现不同状态, 但与外资企业相比, 明显地宽松一些, 压力小一些, 约束力差一些, “人情味儿”足一些。五是在同事之间交往方面, 大家更多顾及彼此的关系和“面子”, “较真儿”的时候不多, 不会有尖锐的冲突。六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员工的福利方面做得不错, 各个方面照顾比较周到, 包括一日两餐甚至一日三餐等, 当然也包括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关心与辅助。

与国有企业相比, 外资企业由于区域的问题有较大的差别, 比如简单划分就有欧美企业和日韩企业的区别, 当然, 日韩企业甚至韩国企业的差异也比较大。为了直观对比, 我们仅选择大家都相对熟悉的欧美企业的人性化问题来分析。欧美外资企业的人性化, 不会像国有企业一样基于“家文化”, 因此其表现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一是相对而言更加倡导平等, 层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等级森严的。二是尊重员工, 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工作以及意见和建议。三是更加关注员工的成长性, 愿意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成长前景, 当然外企的职业成长“天花板”现象也较为明显。四是比较重视员工各个方面的权益, 不会因为组织化原则而轻视和忽略员工自身的各种基本权益。五是在福利方面尽管未必像国有企业那样齐全和周到, 但大型外企的福利也不错, 而且更加重视员工精神层面的诉求, 同时愿意将福利制度延伸到员工的家庭中去。

当然, 上述对国企和外企人性化管理的总结, 肯定有遗漏的地方。同时, 这些所谓人性化的特征也并非适合于每一家企业, 因为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 一些国有企业的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局部范围内和一些国企的组织中, 类似于外企的人性化管理也并不鲜见。我们在这里做的比较, 基本上是基于整体状态的。

那么, 我们简单勾勒的这些国企和外企的人性化表征, 是从哪里来的?其实, 熟悉中西文化基本特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些不同的人性化表现, 基本上是中西民族文化的“翻版”或产生物。如前所述, 国企的人性化表现, 基本源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特征, 再加上国有的产权体制, 造就了上述文化特征。而外资企业的人性化, 也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取向相一致。

摘要:国有企业的人性化基于“家文化”传统的内容更多, 欧美外资企业的人性化相对更倡导平等、更关注员工成长性及其各方面权益。

人性 篇10

从故事中读者看到了人性善恶并存的本质, 和主人公阿米尔最终通往救赎的心路历程。

1 成长小说及其特点

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 (novel of initiation) , 此概念最初源于德国, 是西方近代文学中颇重要也常见的一个类型。简单说来, 这类小说处理的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无知至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或许进入社会吃亏吃苦而逐渐明白世途艰难人心险恶, 或许经历某个或某些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领悟有所改变;而在这番的领悟和改变完成之际, 故事亦於焉到达尾声。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涵, 优秀的成长小说往往以生动的戏剧性的方式让事件和故事来表现和促进人物的认知发展, 使它成为成长小说的重要情节素材和叙事策略。人物的认知发展在成长小说中也因此具有了典型性和审美性。

《追风筝的人》可以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 12岁那年, 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 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 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 他替阿米尔去追, 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 风筝追到了, 哈桑却惨遭横祸。阿米尔目睹一切, 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 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随后, 苏联入侵阿富汗, 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 离乡背井地到了美国, 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然而, 多年后, 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却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 真相、责任、赎罪, 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重返阿富汗, 而哈桑已死, 经过千难万险, 阿米尔救出哈桑的孩子, 回到美国。为了温暖孩子孤寂的心, 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 当内心涌出哈桑曾说过的“为你, 千千万万遍”并捕捉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 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2 真实的人性

人性, 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 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从心理学角度讲, 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本能, 即本性, 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生的本能表现为善良、慈爱、宽容等积极光明的行为。死的本能则表现为杀戮、贪婪、自毁等邪恶极端的行为。

从宗教信仰角度讲, 人有神性 (理性) , 亦有兽性 (本能和情感) 。从现实层面观察人的行为, 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 亦有邪恶的一面。故人性善恶并存。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 都是不客观的, 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孟子·告子上》书:“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鲁迅在《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也写到“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 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 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 对胜利的渴望, 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 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 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 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 但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追风筝的人》完美的展现了人性的本质。童年的阿米尔, 在与哈桑玩耍时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居家的狗、朝山羊掷石头等恶作剧被发现后, 从来都由哈桑来背负, 并且以为理所当然。阿米尔的等级观念和宗教种族观念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 “我是普什图人, 他是哈拉扎人, 我是逊尼派, 他是什叶派”, 因此开哈桑玩笑之后或者捉弄他之后, 尽管心怀愧疚, 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乃至斗风筝比赛结束后, 阿米尔看到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 懦弱的跑开后, 他也找到了开脱的借口:他只是个哈拉扎人, 不是吗?阿米尔只是表现出了人性中利己的本来面目。利己, 是人最终极的根本属性。事实上, 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属性。小说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正视了人性的本质。

阿米尔的父亲, 同样也是哈桑的父亲, 他身上可以说结合了阿米尔与哈桑的个性。他说盗窃是一切罪的宗源, 可是他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 偷走了对阿里的忠诚, 他隐瞒了阿米尔, 剥夺了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 他隐藏哈桑, 偷走了哈桑本应得到的父爱与社会认同感。拉辛汗说过:“当恶行导致善行, 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事, 修建恤孤院, 帮助别人, 祈求为自己赎罪, 于此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崇敬和爱戴。阿米尔的父亲表现出来的对阿米尔的冷漠和厌弃, 是因为他从阿米尔身上看到了自身懦弱欺骗的一面, 某种程度上表现的是对自身性格里的劣性的厌恶与懊悔。而哈桑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忠诚、正直无私是他所推崇并且引以为自豪的自身优点。所以可以说阿米尔和哈桑这两个儿子各自代表了他性格的两面, 父亲的形象是人性善恶两面的真实写照。

3 救赎之路

成年的阿米尔努力融入美国的生活, 但喀布尔梦魇却一刻不停得翻滚在记忆里, 哈桑从未自他的心底消失, 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变得日渐清晰起来。正像他自己说的:“许多年过去了,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 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 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阿米尔的内心的善恶始终在交战, 而拉辛汗的电话最终将他引向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生性懦弱的他在接到电话的那晚梦见哈桑在雪地奔跑, 绿色长袍的后摆拖在他身后, 黑色的橡胶靴子踩得积雪吱吱响。他举臂挥舞:为你, 千千万万遍!哈桑作为人性“善”的代表, 不断唤醒着阿米尔, 战胜人性的恶, 阿米尔在反复的挣扎与矛盾中醒悟,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他的未婚妻也有过离经叛道的往事, 自己置若神明的父亲, 也会背叛朋友, 可不同的是, 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去面对那些不堪的往事。阿米尔决定走上自我救赎之旅, 重回阿富汗, 重新成为好人。

4 成长的见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性】相关文章:

感悟人性04-11

人性挖掘05-21

人性拷问范文05-17

人性主题范文05-17

人性美05-04

人性的注释05-09

人性矛盾冲突05-18

人性的问题05-18

人性的自我觉醒05-25

深处花香——人性最美04-07

上一篇:区域活动实践下一篇:油位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