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规律

2024-05-01

本质规律(精选九篇)

本质规律 篇1

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 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 相应地增加了“找规律”的内容, 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并应用规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四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是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并进行简单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 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的物体相同时, 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 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个”这一规律.

教学时教师通常都先出示例题里的“兔子乐园”场景图, 观察和比较“兔子与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多少个, 再比较每组中的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从而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 教师再总结、板书规律.接着再由学生动手操作, 用摆小棒和小圆片来验证这个规律.

第四个环节是联系实际, 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做到练一练:“ (1) 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 在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 问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和“ (2) 池塘的四周栽75棵柳树, 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 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学生只会解答第1题, 而第2题则要么因为思维障碍不知所措, 要么形成了思维定势, 只会套用规律, 转不过弯来, 题目的答案五花八门, 一团雾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一是教师对教材研读不够, 没有弄清教材除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的物体相同时, 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外, 教材中还隐含了另一个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的物体不同时, 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二是找规律没有找出规律的成因, 为什么两端的物体会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呢?教师和学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剖析规律的成因.认识了规律, 并不是已经到达了终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数学思考, 对规律本身的成因作一番思考.此时可以安排摆小棒和圆片的活动, 一方面是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对规律进行验证, 另一方面则是有意识地安排剖析规律成因的环节, 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数据和具体的学具中体会一一对应这个基本思想, 即两端物体相同时最后一物体缺少对应物, 于是就多1;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正好一一对应, 个数相同.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篇2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篇3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语文学科性质是纲,其他是目,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育爱美的情趣,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变通性(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允许个性的存在,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不是泯灭个性,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两者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让学生心灵自由,思维自由。比如,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误,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严密感,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它培养出个性观念,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犹如灵丹妙药,能使枯草发芽,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边读边想,想象情景和画面,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要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写也不能忽略,读写结合,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注重以上五点,高屋建瓴,注意模式的科学性,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

学生,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适当的表演,及时的鼓励,耐心的引导,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使思想产生共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在教学观念上,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教以学为依据”,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得找准切入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瞻前顾后的,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要区别情况,灵活对待,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字上下工夫,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对化学学习的本质规律的一些认识 篇4

“教育工具论”“功利论”“塑造培养论”曾经长期困扰着人们, 使人们强化了教育的应试环节, 却无从在知识、应用、创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实施素质教育。化学本身具有知识的实用性, 实验的探索性, 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创新性, 为什么要提出提化学教学在知识维度的“活”、在实验维度的“动”、在模拟研究的“玩”这三个维度, 理论上说, 教学不是直接的解决生产问题, 不是直接的解决科研问题, 我们不迷信化学教学的知识本身, 因此,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不仅是学习方法问题、社会应用问题、研究创新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从教育的哲学高度去解放人、发展人、创造人。

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人与其活动环境、方式、结果的关系, 而不是知识本身。近年来, 化学教学忽视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我们的教学误区是人在不体验到这种关系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知识灌输, 因而迷信知识本身便有改变人类环境、活动方式和结果的作用。

马克思提出人的教育前提是“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之所以为人, 不在于人是物种的人, 而在于人会学会做人。事实上, 一切人类环境、知识、活动都不是可以被动的接受的。人是通过自己的生存、活动去“学会”表现自己的形象、素质、创造力。这种学会包括目标定位、实验模拟、生产实践等人的“虚拟活动”。这个虚拟是人与人之间的主动交流的结果, 人类不仅创造了科学, 还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这样, 知识、能力、素质的本质就是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个意义上说,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创造者。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一切社会知识、科学能力、人文素质的教育, “不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才产生了教育, 教育产生于生物的生存意识”。化学染料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人类为了从大自然中取得颜料来将衣服染出各种颜色, 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知道用赤铁矿粉将粗麻布染成红色。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彩绘印花丝绸织品上面有鲜艳的红色花印, 那是用珠砂 (硫化汞HgS) 描绘的, 另外还有用炭黑、云母 (白色) 、铅粉 (氧化铅) 的颜料。这些都是无机化合物颜料。

但其实无机矿物颜料对有机物纺织品附着力不好, 也很难均匀, 染出来的布不够光亮平滑。大概在新石器晚期, 先民就开始使用天然植物的色素做染料了。这类植物, 中国古代以“蓝草”运用最多, 据《天工开物》蓝草有五种:茶蓝、蓼蓝、马蓝、吴蓝、苋蓝。而提取“靛蓝”的复杂工艺 (石灰溶出靛白 (3-基吲哚) ———空气氧化生成靛蓝沉淀———浸入水中酒糟发酵还原靛白———印布日晒变回靛蓝) 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发明了。而相对西方, 由于蓝色来源少, 《圣经》里犹太人的圣服带子、褶边是蓝色的, 至今以色列国旗的花纹是蓝色的, 显出蓝色的尊贵。《圣经》旧约中蓝色来源是海螺分泌物, 在空气、阳光下氧化成蓝色或紫色, 品种稀少的来源使蓝、紫的使用只能是皇帝。一直到现代染料工业以煤焦油分离出柏金紫和靛蓝, 才实现了西方靛蓝的大量生产, 今天全世界每年的产量已足以用来染十亿条牛仔裤。每条裤用了约12克靛蓝, 然后拼命捶洗褪色才卖。

一方面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 另一方面人又发展了自由、创新的全面素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更能证明这一条规律。因此, 我们的教学观应当向学生全面广泛地介绍化学的总体发展, 把基本知识的获得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 让生动有趣的活动回到化学教学中来, 虚拟一下化学的未来, 进行虚拟的化学生活、生产、科研活动。

本质规律 篇5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为什么要办学?创办什么样的学校?把学校办成什么样?这是学校举办者要明确回答的问题。

基于外来工子女上学难、找到优质的学校更难的窘境,加之我学生时代接受基础教育的波折,以及我外出打工造成我的子女未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的痛楚,我决定创办专门为外来工子女提供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此回报社会。

“回报社会”是我办学的动因。“为外来工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是我的办学目的和宗旨。我要创办的是“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外来工子女九年一贯制学校。

“外来工子女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学校定位。其一,是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其二,是专门针对外来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而不是“贵族学校”。外来务工人员收入不是很高,其子女很难上得起高收费的“贵族学校”。

“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是办学目标。其一,是高标准——按省级标准配置硬件与设施;其二,是高水平——面向全国招聘优秀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人才;其三,是高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宽度和个性特长高度达到或超过当地公办学校;其四,是有特色——把创新融入常规,让常规赋予创新,打造学校管理特色、德育特色、教学特色、后勤保障特色。

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二、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

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创立了传统教育学。他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对当时乃至之后一百多年的教育理论发展和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建立了“进步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了现代教育学。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近现代教育。他的“儿童中心论”向传统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是一次“哥白尼式的教育革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在美国求学期间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成归国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的思想主张。

依据教育大家们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我逐步形成和确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的人才”这一办学理念。

从学校教育的运作维度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创造出适合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教育条件、环境、手段和方法。学校运作的价值取向均应指向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成长和成才的教育上来,“一切为了孩子”当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通俗表述。高标准配置硬件与设备、面向全国招聘优秀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人才、实施奖学金制度等,都是为给学生创造适合他们成长和成才的教育的具体运作。

从学校教育的目标维度看,“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的人才”,就是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优秀个性特长的新时代建设人才。

学校教育的客观规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合规则成、违规则败,顺时则兴、逆时则衰。只有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建设人才。

三、发挥校训的文化功能

关于校训,《辞海》里没有对它的解释。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的 《中华百科辞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对校训的解释是:“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人们普遍认同的表述是:校训是学校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规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绝非是为展示给外人看的“摆设”,制定校训“目的在于使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要充分发挥校训的提醒、约束、鞭策、劝勉和激励功能,从而持续不断地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有价值的校训会让人铭记并实践之,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守本求精”是我所创办学校的校训。

“守本”,从个人(私人)身份看,人为“善”与“恶”一体两面,要摒弃“邪、恶、丑”,“正、善、美”就是要守的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勇”就是要守的本。从集体人(学校人)身份看,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或学业就是要守的本。如,高尚道德情操、先进办学思想的引领和足够的资金投入是民办学校办学者要守的本。如,教书、育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教师要守的本。再如,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学生要守的本。从社会人(公民)身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高度概括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要守的本。

一个想守本、敢守本、会守本的团队是友善团队,是和谐团队。

“求精”,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

追求管理过程的精细,环境设置的精雅,育人方式的精妙,活动设计的精悍,学习方法的精当,把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及学习都做到精致,特色自然生。

一个想求精、敢求精、会求精的团队是精英团队,是卓越团队。

只有使校训“守本求精”从“公见之地”进入学校人员的心中,只有让践行校训“守本求精”成为学校人员自觉行动,校训才升华为校训文化,校训才承载学校灵魂,校训的文化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只有遵循教育本质规律,学校才会越办越好。但愿再有十年,我所创办的学校能成为珠江三角洲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样板,成为南粤大地民办教育的典范。

本质规律 篇6

一、感悟规律, 体会数学语言

生活语言、口头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化的训练, 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从学生生活的情境和学习的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其中的规律, 从而提升到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在“找规律”一课的开始, 老师先摆出图形□○□○, 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往下摆,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这样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正方形后面跟着圆形, 圆形后面跟着正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是一组”等。老师指出这就是“一一间隔排列”, 引导学生表述“长方形和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用上“一一间隔”、“一一对应”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知识中蕴含的规律, 显得更准确、清晰, 也更简单。

二、发现规律, 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的过程, 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环节, 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描述出数学模型,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外化, 这是极其重要的。其中,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 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离开具体的实例对数学模型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 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规律。在“找规律”一课中, 在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小兔和蘑菇一样多”、“蓝花和红花一样多”、“红灯和紫灯一样多”三幅场景图后, 引导学生可以用正方形表示小兔、蓝花、红灯, 可以用圆形表示蘑菇、红花、紫灯, 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 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如果一一对应, 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数学语言的表达相结合, 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找寻知识中的规律和知识的本质特征。

三、验证规律, 表述思考过程

建立了数学模型, 探究得出了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需要回到数学活动中去, 引导学生去验证规律, 尝试用建立的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语言去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在验证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其中的数学符号语言, 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 往往使学生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 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 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解决。在“找规律”一课中, 在学生探究得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 引导学生回到“小兔和蘑菇”的主题图, 解释“为什么小兔比蘑菇多1个”。一开始, 可能学生会遇到表达上的困难, 可以“扶着走”, 采用填空的形式: () 和 () 一一间隔排列, () 可以看做是物体, () 看以看做是间隔, 因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 所以 () 比 () 多1。让学生尝试填一填、说一说、议一议;到了“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图的时候, 逐渐去掉填空的答案和填空的形式, 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表述。这样的“扶”与“放”相结合, 引导学生验证规律, 加深其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运用规律, 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 又要回归生活。重新回到具体的实例, 用得出的数学结论、公式、规律等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既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 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考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找规律”一课的练习中, 引导学生去会议室看一看, 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本质特征去解释笔记本与笔的数量一样多, 二是用“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去解释椅子的数量比间隔数多1。让学生思考电线杆与广告牌个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电线杆与广告牌一一间隔排列, 可以把电线杆看做物体, 把广告牌看做间隔, 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 所以电线杆也就比广告牌多1个, 反之广告牌比电线杆少1个。然后请学生举些生活中的实例, 当学生举到诸如“课桌和椅子”的时候, 可以随机问“如果一排课桌有6张, 需要几把椅子”等, 通过举例的形式, 引导学生尝试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锯木头”一题, 引导学生明确锯下的一段木头看做是物体, 锯几次看做是间隔, 这样让学生用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来解释生活现象。植树问题, 先是让学生明确把柳树看做物体, 把桃树看做间隔, 桃树比柳树少1棵, 然后用多媒体逐步演示, 将这些桃树围成一个圆形, 引导学生发现第1棵和最后1棵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间隔, 所以要比原来多植1棵, 进而发现当围成一个圆形的时候, 物体个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 所以一样多。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运用找寻到的知识的规律和本质, 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知识的同时,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本质规律 篇7

一、管理学本质及其要素

1.管理学的本质

关于管理学的本质众说纷纭, 哈德罗·孔茨在其《管理学》中认为管理学的目的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小詹姆斯·H·唐纳利 (J·H·Donelly) 在《管理学基础》一书中认为管理学就是讨论与某一特定的事例有关的管理过程, 就有限的资源的管理展开讨论。而罗纳德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认为管理是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 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 管理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如何用行政命令机制调配组织有限资源获得最佳配置效率的过程。

芮明杰教授认为管理学是研究和探讨组织和管理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 过程、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 是管理学科群最基础的学科。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论述, 虽各有不同, 但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即组织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管理学的本质就是如何有效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配置而发生的各种活动, 如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控制等。

2.管理学要素

管理学本质是对组织系统内的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以企业为例,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企业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随着知识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 企业内部的资源已超出原有范围, 现在条件下企业内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信息、知识、技术。

管理的任务就是在既定环境条件下对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资源的重要程度不同决定了管理的中心不同,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早期, 后工业经济时期, 以及信息经济乃至知识经济时期, 不同的资源对企业的作用是不同的, 对不同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不同时期的管理中心。

3.管理的影响因素模型

一般系统论认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谓系统就是由两个以上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 工商企业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 以便达到一定的目标。工商企业是一个人造的系统, 它同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 并具有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 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 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企业在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时要不断地与外界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 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时, 管理活动受系统外的环境因素影响, 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 并且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人的思想的变化, 知识技术的发展, 会提升主体——人的能动性及对组织的重要性, 而且环境的变化也将影响各种管理因素发生变化, 新的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促使新的管理要素的出现, 因此管理活动具有环境依赖性, 管理是这些要素的混合函数。[1]

f=f (h, m, i, t, is, e)

h=h (e) , m=m (e) , t=t (e) , is=is (e) , i=i (e)

H—人力, m—物质资本, i—信息资本, t—技术资本, is—制度要素, e—环境要素。

在一定环境下, 这些要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是稳定的, 管理学是在既定环境下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配置与管理,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管理理论的演进回顾及规律探寻

管理是在既定的环境下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 在管理实践中, 把各种管理观点、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形成了管理理论, 反过来管理理论又进一步影响管理实践。

人类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前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要素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 在每个阶段, 每个要素对组织的作用是不同的, 要素的不同作用发生的变化, 导致管理实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因此影响管理理论的不断变革, 借以指导新环境下的管理实践。新的管理理论通常是由于传统的管理理论在新环境下受到挫折, 在新的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管理方式方法适合了新的管理环境, 进而形成了新的管理理论。

1.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阶段, 按照杨文士教授的观点基本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

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及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经济理论》。 在这一阶段, 泰勒重点研究工厂中如何提高效率, 中心是理论是配备一流工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严格的分工等, 虽然这些理论相对经验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 但是把人作为经济人, 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

法约尔的主要的贡献是界定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些职能使管理的内容更加明晰, 对于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 如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提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管理的职能又有新的拓展。马克斯·韦伯的主张是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其他的管理学者还包括英国的厄威克与美国的吉利克, 他们的研究理论柱石是对前者的系统和扩展。

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方法上研究效率问题, 对人的心理、能动性没有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 (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 。

20世纪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使企业陷入低谷之中, 如何从萧条中复苏, 该时期理论主要是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寻求答案,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该理论认为, 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着;麦格雷戈的人的特性理论;波特和劳勒提出的复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模式。

这些行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 试图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 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人的行为分析。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 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这些管理学家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的不同见解, 如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西蒙的决策学派, 德鲁克的经验学派等。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 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样, 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 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 。

这一阶段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变化, 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 较为突出的是管理学引进了战争的词汇——“战略”, 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 开创了战略规划的时代, 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出版, 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阶段强调企业根本的长远的规划和策略。同时这个阶段还强调企业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如劳伦斯和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 (1969年) , 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 这些管理学家的观点是企业组织应根据外界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 强调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同期迈克尔·波特 (1980年) 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 深刻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 如五种竞争力量, 三种基本战略等, 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

总之, 战略管理阶段侧重于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的竞争策略。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

8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素质的提高, 企业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发展, 盲目扩张的“大企业病”成为企业适应快速响应市场的阻碍,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 因此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 (1993) 阐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快速的响应市场, 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使企业重获活力, 因此BPR为起点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的管理热点。

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研究热点是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 打破原来的组织分割, 建立面向市场能快速反应的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 。

80年代末, 信息经济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 使企业跨出了国界, 因此跨文化的整合与沟通成为企业新的问题, 1990年, 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管理方式的成立, 这种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激荡的时期, 谁能掌握比对方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谁就更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应把整个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

除了学习型组织之外, 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 它是围绕核心能力, 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通讯手段与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建立合作, 合作的目的达到后, 合作关系随即解散, 因此这种组织能快速响应市场, 使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

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更快的响应市场。侧重点是组织的创新。

2.管理演进的规律探寻

这些理论代表了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观点, 包括了组织、管理方式方法领域。因此可以看出组织理论有如下演进路径:从古典组织理论到社会组织理论到企业再造理论, 以及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组织等组织创新。

管理方式方法有如下演进路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决策理论——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等。

管理演进的路程主要是企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管理要素重要性的变化, 从而导致不同时期管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的发展变化, 每个不同阶段的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都是管理学者从不同方面的研究。因此管理理论的发展并不存在明确的替代关系, 而是一个相互补充问题。

无论哪一种理论或思想, 都是围绕着管理的核心问题“效果”和“效率”而展开 , 对当今的企业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此并不是某一个理论对于企业是灵丹妙药, 企业应结合所处的环境, 从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借鉴自己适合的理论。

三、管理及管理学的新趋势

1.管理要素的侧重点变化, 且不断出现新的管理要素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 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 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 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2.管理竞争主体的变化——组织变革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企业对市场的敏锐程度, 谁最先抢占市场, 谁能最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因此围绕最终消费者而建立的战略联盟或者供应链成为竞争的主体。管理活动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组织的内部, 而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供应链和业务流程;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而围绕着新的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

3.管理客体: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未来的管理重点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 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是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和, 竞合双赢;开始研究企业间的合作, 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产业经济学所关注的领域; 运用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 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权理论等。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革

管理内容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研究方法突破定性分析, 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

5.管理学与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融合

管理学的两个趋势一是向经济学研究领域渗透;同时管理学逐渐融合了社会学、伦理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管理学变得更加包容。

参考文献

[1]钱颜文, 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 2005, (2) .

[2]哈德罗.孔茨等.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2:1.

[3]杨文士, 张瑾.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进[J].IT经理世界, 1999, (1) .

[4]刘倩, 张喜荣, 曲洪燕.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4, (5) .

[5]杨文士, 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1.

本质规律 篇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学习乘法口诀求商之后,通过文具店(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花园(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一些简单问题)这两节内容认识了“倍”. 低年级小学生刚接触到“倍”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因此如何解决与“倍”数有关的应用题成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解决策略

如何区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知道一个数,它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这三类有关倍数问题的应用题? 如何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如何选择正确的算法? 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通过深入探究我发现:把握乘除法意义的本质,尊重知识规律,把乘除法“意义”与“倍”的概念有效结合可以达到整体把握、立足本质、化难为易、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

( 一) 充分利用教材,准确把握基础知识,重视乘、除法意义建模思想的形成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 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量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问题. 由于只学习了加法,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乘法的意义就是: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在学习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个“分一分”活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虽然分的物品不同,分的数量不同,分的份数不同,以及分的方法不同,在分的过程中还出现分不尽的情况,但都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部分的活动. 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情景中,体会到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每份都同样多. 体会除法的意义就是“平均分”,每份都同样多. 既然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从而建立起除法的问题模型.

( 二) 用 “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建立“倍”的表象认识,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1. 通过“摆一摆”引入“倍”,形成“倍”的表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 ”数学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对概念的获得会通过外部操作,实行内外互促,提供感性认识作为理解的基础. 低年级小学生刚接触到“倍”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在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的操作在黑板上摆圆片,增强了简单情景创设的动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的先前储备. 学生接受“倍”概念自然有效.

2. 经历“倍”的形成过程,感知“倍”的含义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建议学生把1倍量用一个集合圈表示,几倍量就圈几个集合圈. 帮助学生建立视觉印象. 通过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的倍数关系,使得学生内在的概念印象变得扎实而深刻. 比如下面的这个操作:

活动:第一步,在黑板上先摆3个红圆片.

第二步,摆黄圆片,摆和红圆片同样多的一份黄圆片.

第三步,老师再在黄圆片后面摆3个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在操作的同时,很清晰地摆出了3个3、4个3、5个3,学生从起始的2个3到3个3、4个3、5个3,“份”的痕迹十分明显,表象十分清晰. 通过让学生移一移、说一说、圈一圈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感知“倍”的内涵,从起初“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引起“倍数变化”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不断地在变与不变的比较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走向深刻.

三、探究“倍”数概念的本质内容,分析比较量和标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理性思维

经过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遇到倍数应用题的,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找条件中的比较量和标准量自主探索解题规律. 如:

(1)白兔有8只,黑兔的只数相当于白兔的3倍,黑兔有多少只?

(2)白兔有8只,黑兔有24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3)黑兔有24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白兔有多少只?

本质规律 篇9

□请您谈谈近几年河西区在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从2008年开始, 我们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 开展了新一轮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我们结合实际, 瞄准更高水平的现代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学校与社区互动、扩大对外交流、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于全市的标准。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区域校际联合发展模式。区域校际联合发展模式主要是指, 在小学阶段将全区29所小学组建成5个教育发展联合学区, 发挥中心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校共同发展;在中学阶段建立“一对一互助提高”机制, 将7所优质示范校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 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科研、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同时, 我们还尝试建立了“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 实施了“名校带新校”策略, 即在我区相对偏远的东部地区建立优质小学分校, 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些措施有效统筹了区域义务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 实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整体提升, 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二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要深化课程改革, 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发展学生个性品质。近年来, 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行了“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 建立了“区域教研联合体”, 重点突出学片教研, 充分发挥了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的联动作用, 强化了优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优势, 有效促进了片内学校的辐射作用与片际的交流, 取得了“一片教研、多校共享;一片教研、多片受益”的良好效果。同时, 我们还通过举办特级教师、“小中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专场和高效教学论坛活动, 开展课题研究, 加强示范课引领, 努力做到高效课堂教学常态化。

三是开展“一校一品一特色”创建活动。学校特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必须彰显自身特色。为此, 我们以“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建设”课题研究为引领, 要求全区每一所学校重新审视学校历史, 发掘文化底蕴, 重视人文知识积淀形成的办学特色, 凝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承载学校精神文化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 转化为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目前, 把学校建设成为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 已成为我区每一所学校的自觉行动, 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积极奋发的内驱力。

四是建设数字化校园。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是我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策略。近年来, 我们利用天津市的光纤宽带教育专网, 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 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配置了1间或2间信息技术教室, 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已达到13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基本配送到了每一间教室, 进一步充实了区、校两级教育资源库。同时, 我们特别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是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区是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验区, 从2003年开始,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我区有十余所学校参与了现代学校制度试点, 主要在社区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代学校制度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科学化与民主化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取得了多项实践研究成果, 特别是在引入社会评议机制、委托社会评价机构对学校课堂教学和社会满意度进行评估方面, 实现了一些突破,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 我们正在继续深化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 提出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您认为在教育系统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的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我们今年将文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从两个层面开展工作。一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总结河西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精心提炼和大力弘扬河西教育精神, 丰富活动载体, 营造良好氛围, 形成河西教育发展的精神动力, 引领方向, 鼓舞士气, 凝心聚力, 以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发展。我们搞文化建设, 就是要在教育系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行为取向和良好的氛围, 这对我们河西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靠人, 而教育又要育人, 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每个单位都要跟上教育系统的工作和发展要求。我们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搞得如何, 关键也在于文化。家庭是家风, 学校是校风, 国家是社会风气。人们追求什么, 每天就想什么, 每天就会把精力放在什么上。对话论坛

因此, 教育局领导班子已经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下气力抓文化建设。只有把河西教育的文化建设搞上去, 彰显河西教育精神, 传承河西教育宝贵财富, 我们的教育才能保持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二是各校在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 更要注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在于精神的引领。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与核心地位, 发掘学校传统资源, 繁荣校园文化活动, 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塑造学校品牌形象,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内涵发展与持续发展, 让学校在文化自觉中办学。

□近年来, 天津市一直在大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河西区的学校大多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发展基础, 目前已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验收, 在这个前提下, 如何理解和做到“均衡发展”?

■河西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冠以“优质”二字, 要达到优质的均衡而不是简单的均衡。为此, 我们提出以“普优工程”为重点,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河西区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已经高标准完成, 在总结创建成果、表彰先进典型、弘扬创建精神的同时, 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巩固扩大创建成果,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如何促进学校在特色文化、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新提升。我们准备召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总结表彰推动会, 除了总结表彰、弘扬精神, 更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思路举措、延伸巩固扩大创建成果。一要筹建河西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健全机构, 完善制度。深化实施责任督学制, 建立督导结果公示和限期整改制度。重点开展好专项与综合督导的结合, 特别是重点开展好体育、艺术、队伍建设等专项督导。二要进一步深化校际协作发展机制, 加强区域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设, 加大教师柔性流动力度, 发挥远程教育视频网络平台资源共享、教学研究等多重功能。三要抓实中小学“普优工程”, 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点校包保制度。我们贯彻区委、区政府要求, 局领导班子成员在三年的义务教育学论坛对话

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都建立了联系点校, 责任承包, 深入一线。关于“普优工程”, 我们每位领导至少包一所学校。我们在实践中注重选树典型, 以点带面。

□为实现各类教育的优质协调发展, 河西区有哪些重要举措?

■一是优质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加大资源建设力度, 年内新建3所幼儿园, 出台面向社区、家庭的免费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标准, 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深化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促进公办园所和民办园所共同优质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推进区本特色课程建设, 承办好2012年天津多元智能论坛。规范办园行为, 完善保教质量评价标准,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二是优化提升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力度, 完成两所中职学校的整合与优化。加强社区学院建设, 明确功能定位,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职业学校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整合, 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确保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申报成功。保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全市领先。三是健康稳步发展特殊教育。确保启智学校现代化建设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继续做好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工作, 多法并举提升残障学生的生存、生活能力。四是规范有序地发展民办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严格审批流程, 完善监管制度, 开展公益开放活动, 增强社会公信力。五要创新持续发展终身教育。全面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 发挥青少年宫龙头作用, 完善终身学习网功能, 做好教育资源共享开放工作, 吸引更多居民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依托社区学院建设全日制市民学校, 打造区域内居民终身学习的高端培训平台。

□2011年11月17日, 天津市教委召开了天津市首批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启动大会, 确定了首批24所“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学校”, 您如何看待特色高中建设?接下来河西区将有哪些举措?

■特色高中建设旨在促进普通高中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 创造性地开发教育资源,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标准化、规范化向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提升综合实力, 适应创新型国家对多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区要总结北师大天津附中市级特色高中创建经验, 通过示范带动与典型引路, 加快特色高中建设步伐。一是积极推进梅江中学艺术特色高中建设项目, 力争进入全市第二批特色高中行列。实施第四中学的英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办学的模式, 丰富高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二是鼓励和支持各高中校建设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开设多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实现育人模式的多样化。鼓励和支持各高中校依据自身特点, 加强文化建设, 总结和培植优势学科, 促进学科优势迁移, 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形成发展特色。

□现在大家都在提“内涵发展”, 您怎么看?如何做到?

■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就要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也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

我们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坚持德育为先, 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实际,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继续强化学生基础道德建设和中华美德教育, 突出实践育人, 创新探索学生走进驻区文化场馆实践服务的新机制, 以天津市文化艺术中心落成为契机, 策划组织好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二是聚焦课堂, 发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学校管理者必须关注和深入课堂, 在改进教法、指导学法、研究方法、形成模式上出实招、见实效, 区教育局组织推动, 开展调研指导, 总结发现与完善推广相结合, 多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丰富活动, 全面育人, 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要继续办好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和“艺彩河西”艺术教育博览节, 努力提高日常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质量, 扩大体育特色学校数量和拓展体育特色项目建设, 组织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运动会等, 丰富学生生活, 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 力争体育、艺术竞赛成绩保持天津市乃至全国领先位次。

我们持之以恒地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 全面实施《教师队伍提升行动计划》,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深化“爱、尊重、责任”主题师德建设。创新活动载体, 践行师德承诺, 选树身边楷模典型, 展示教师职业风采, 扩大师德宣讲团的影响力, 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二是促进全员教师专业发展, 以学校为主阵地,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抓实校本研修。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及技能竞赛, 提高继续教育实效, 支持高层次学历进修。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加大骨干队伍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教研员、“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等的辐射示范作用, 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与专业院校合作, 开展学前教育非专业教师轮训。五是建立德育学科带头人制度,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关注德育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六是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做好教师公开招聘工作, 完善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工作, 加大教师柔性流动的力度和政策引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本质规律】相关文章:

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02-12

教学的意义and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04-17

5本质04-09

本质特征05-11

本质安全05-12

价值本质05-14

热的本质09-11

光本质猜想09-11

本质安全论文04-22

艺术本质探究论文04-16

上一篇:比测方法下一篇:乳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