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023-02-12

第一篇: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第二篇: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重点)

一、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❷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❸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❶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❷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❸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❹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三、简述认识主体的特点。

❶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❷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❸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四、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❶认识客体的含义: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❷认识客体的构成: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构成。

❸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五、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❶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❷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❸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和认识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六、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❶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❷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❸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七、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❶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❷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

❸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

❹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 1

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它一切怪论。

八、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❶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❷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十二、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㈠真理与谬误的含义: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 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㈡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运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❶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①二者的相互排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区分具有绝对意义: 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

②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否定是指,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❷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②真理与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十三、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❶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❷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十四、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❶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含义:

①真理绝对性: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相对性: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在深度上认识有待于深化。

❷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十六、简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统一的表现。

❶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❷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

❸“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

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❹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㈠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㈡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❶这一概括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①前者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根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后者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❷这一概括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

❸这一概括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①前者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作是主体能动

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②后者离开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去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把认识理解为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二、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

会导致的错误。

㈠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的辩证关系:

❶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的区别(特点):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

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 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㈡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❶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分割开来,就会犯经

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❷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①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②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到处生搬硬套。

三、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①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

3

②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❷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

持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

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

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五、试述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❶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关系:

①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②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❷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关系:

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

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在现实社会中,

人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追求满足需要的方式也会各异,于

是便产生出这样或那样的价值观。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并不是所有的价值

观都是正确的,我们主张与真理一致的价值观 。

六、试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❶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提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中,货币

具有特殊的功能,它是交换的主要手段,只要有货币就能获得所需要的一切,极容易滋

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防止和抵制这些腐朽

的东西对自己的侵蚀和毒害。

七、试述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❶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的过程。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③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

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党在新形势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执政地位,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重大意义。

十、简要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不重要)

4

❶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❷认识客体方面:

①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

②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❸认识主体方面: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十一、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不重要)

❶认识的有限性、无限性含义:

①认识的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②认识的无限性: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❷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①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

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②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

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十五、简述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不重要)

①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

证伪)另一种认识。②在人们探求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为

人们认识和证明真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即使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

可少的。③不能把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设、一个重大的理论(包括计划、方案)贸然直

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常常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逻辑证明已经

证伪的认识、假设和理论,就不要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④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

用并不表示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

四、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不重要)

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

❶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①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②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❷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①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

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

②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许多认识的真理性往往不是经过实践的一次检验就

能被证实或驳倒,而是经过多次反复检验,才能被证实或驳倒。

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的理论意义: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❶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❷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第三篇:教学的意义and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系统的教授知识的活动。(教学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高效过程,通过间接经验的获取。)

2、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通过科学的教学过程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培养人,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人类社会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确的知到确切的知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活动也遵循这样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而,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智力、体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然而,教学这个认识活动本身避免了前人的艰难摸索和失败的过程。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认识过程中的错误,少走弯路。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充分发展,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教学活动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鉴于此,教学活动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而学生的能力又是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互为发展的条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地处在统一的过程之中的。

第四篇:和认识规律

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裹还是比较显著的。 17.《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

在上《自选商场》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食品、鞋子、饮料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在班级里摆一摆,认一认,如果想得到这样东西,必须认得上面的字,把它读出来。这样,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课桌、椅子、讲台、黑板、幻灯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词语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生活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等。 18.《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上这一课时,当学生读通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自编,自导,来表演课本剧,学生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进入意境,想他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通过参与者扮演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真是妙不可言。 19.《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便于教师创设情境,感受小燕子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燕子,在反复的朗读体验中体会小燕子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说教。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将学生的心灵与文字相沟通。

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分角色朗读、指读评议、齐读……),在反复的美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燕子和燕子妈妈,演一演,把学生引领到一个童话的世界中,丰富其心灵的体验。 20.《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本课可以立足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感悟书中的精美语言,被伟大与神气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课后找一找,在冬天,还发现了哪些“小秘密”,亲身体验,寻找冬天的小秘密,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学习的快乐。由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的语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心灵的花朵在尽情绽放。

第五篇:新发展理念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016年05月05日 来源: 经济日报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今日起推出“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栏目,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新探索新实践和新成效新经验,宣传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是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主导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一、新发展理念把引领中国新发展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贯通起来,凝练表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

1 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当代中国发展新成就与发展新理念融为一体,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规律的思想凝练与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化,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

对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抓住创新这一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中国版“发展经济学”的要义所在。

发展理念新突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培育发展新动力等观点,突破了西方经济学中创新理论的狭隘界限;协调发展理

2 念,强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协调中拓展发展空间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部门和部类之间协调发展理论的运用,是对毛泽东同志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等观点,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凝练;开放发展理念,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理论的重要发展,是中国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升华;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建共享相统一等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发展,等等。

发展规律新认识。新发展理念的总体以及每个发展理念,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决定了新发展理念是遵循规律、顺应趋势的,又是脚踏实地、有的放矢的。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决定了新发展理念指导中国发展、符合时代要求,融合全球治理新理念。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决定了新发展理念不是囿于一隅的,是着眼全局、切实可行的新理念。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决定了新发展理念宏微一体、虚实互补、知行合一。

发展全局新变革。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指向变革。新发展理念勾画了新发展的五个维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综

3 合一体,共同规定了新发展的大方向。二是价值观念变革。新发展理念确立了新发展的五种价值,反对停滞不前、失衡冲突、透支环境、封闭狭隘、分配不公,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念。三是动力机制变革。理念转化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新发展的多重动力。创新提升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在有序融洽发展中增添发展动力,绿色通过减少发展代价、降低发展成本无形释放扩大了发展动力,开放是从外部世界吸收资源、技术、信息、文化来充实发展动力,共享则是集聚激发人民群众蕴藏的无穷动力。四是结构布局变革。理念贵在设计,新发展理念筹划了新发展的结构布局,新格局呈现新风貌,如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蓝色经济空间,等等。

二、新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一起来,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95年来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创造性地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形成新认识、丰富新内涵、开辟新境界。新发展理念就是这一探索过程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反映发展的实践要求。发展理念反映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应对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从而在关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彰显鲜明的实践内涵。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比如,如何

4 转换发展动力,如何化解发展矛盾,如何保护发展环境,如何拓展发展格局,如何分配发展成果。概而言之,就是如何推动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达到新的境界。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同时也是不断破解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难题的历程。我们党先后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动力机制、经济体制、发展方式、社会关系、治理方式等重大发展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丰富、提升。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仍然要继续破解新的发展难题。中国解决发展问题、避免发展陷阱、走出发展困境、防范发展风险的种种探索和努力,同样具有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意义,是回应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解答。

系统推进发展跃升,反映发展的总体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拿发展动力来说,确立发展的第一动力,还要形成系统动力相配套,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关系、资源、空间和主体条件。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在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抓住最为紧要和关键之点,作为引领发展的枢纽;是在已有的多种发展理念基础上,经过精心筛选提炼、科学排列组合,将五大要点提升出来组成新的发展理念体系,形成系统发展理念,作为推动发展的总纲;是在系统发展、整体发展,防止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的要求下,构建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理念集合体,作为统领发展的大逻辑。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阶段、发展问题不尽相同,但发展规律具有相通性,都要在整体统筹、总体发展

5 的层面上推进发展,提供了总体发展的路线图。

努力实现发展价值,反映发展的共同要求。当代中国和世界在追求发展、推进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拓展和提升发展价值,对发展理念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形成共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发展,提炼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发展支撑全面小康、造福全体人民、贡献世界经济。有估算认为,中国的发展使1/5的世界人口、1/4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和近3/5的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口从中直接受益。新发展理念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表明中国的发展之路与世界各国的发展之路并行不悖、相通相连。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价值,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传播着中国的发展哲学。

三、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遵循转型跨越发展的科学路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根本的是发展方式转变,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四个全

6 面”战略布局积聚起的发展力量转化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系统动力,把新发展理念展开为五大发展战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决胜全面小康统一于同一个过程。这既是世界范围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实验,又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中国路径。中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这就抓住了我国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必须闯过的历史关口。

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框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保持的发展状态和发展秩序。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新发展理念是解决这些发展矛盾的关键锁钥,设置了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平衡属于发展结构的不协调,不可持续属于发展阶段的不协调,都可依据协调发展的规律来解决。协调发展就是追求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发展空间、发展要素、发展进程的协调性,遏制孤立发展、隐患发展。从效果看,新发展理念都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都具有促进协调发展的功能。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是对我国发展资源的深度开掘、发展潜力的极大释放、发展空间的多维拓展,必将转化为发展实践质的变化和提升。

厚植中国迅速发展的特有优势。我国发展规律内生于中国特色社

7 会主义发展实践,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集中体现。新的发展理念汲取了各国发展理念的有益成分,但归根结底是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和实践结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必须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实质就是中国迅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就是新发展理念何以可能的根据所在,六个原则确保五大理念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党对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新发展的总体原则。坚持深化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奏响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是中国新发展的持续动力。坚持依法治国,为国家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国家有序发展提供规范框架,为国家持续发展提供确定空间,是中国新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中国新发展的大国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新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 颜晓峰)

8

上一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心得下一篇:人力资源专业毕业鉴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