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2024-05-23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精选十篇)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篇1

1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高, 而且致残率也高, 不论任何原因所致的脑损害, 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损害均可造成智力、记忆等大脑高级功能的明显障碍, 栓塞面积大可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降低或丧失。所以患者入院后, 一定要详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 包括意识、认知、饮食生活习惯, 大小便 (有无尿失禁) 及疾病的合并症。老年患者一般在入院时, 已在医院或家中治疗和护理一段时间, 所以对家人和护理人员产生一种依赖心理。由于老人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时的心理反应复杂, 环境改变的心理压力, 疾病不能痊愈的焦虑, 和医生护士是否能相处融洽等, 造成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要表示理解和支持, 给予安慰和必要的帮助, 为患者创造一个家庭化病区。包括娱乐室、洗澡间、卫生间、餐厅等, 设施要齐备, 使老人处于一个温馨愉快的环境, 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 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 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 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 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血压控制不理想, 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患者, 疾病的发展会使患者想到生命的终结, 为此感到悲观、恐惧和紧张。因此, 护理人员更应加倍关怀照顾, 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 理解患者内心的痛苦, 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 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提高自控能力, 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 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悲观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 老人的生理特点及护理

2.1 大小便失禁

2.1.1 有功能障碍造成大小便失禁的老人, 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坐便及处理老人裤子里的污秽物, 并洗干净老人会阴部, 清除异味。

2.1.2 大便干燥老人要记录大便日期, 并每日晨喝淡盐开水一杯。5d不大便者可用缓解药 (番茄叶) , 严重便秘的老人可肛注开塞露两支。如仍不能排便, 可带乳胶手套以示指插入肛门, 由浅入深抠出粪便, 但动作必须轻柔, 以免损伤肛门黏膜, 结束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2.2 重视老人的皮肤护理

2.2.1 有长期卧床和不能自主活动的老人, 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 因此比较瘦的老人应给予用荞麦制作的大垫子, 减轻身体局部压力, 保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 同时在膝关节、外踝部置放柔软小枕。

2.2.2 定时为老人翻身, 日间1次/2h, 夜间1次/3h。翻身时观察受压部位皮肤, 如有发红可用京万红软膏涂抹并按摩5min, 之后涂滑石粉, 同时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无渣屑。

2.3 老人病情变化的特点及必要的功能锻炼

2.3.1 由于老人自我感觉迟钝, 不容易发现自己患病, 主诉不多, 自觉症状比较轻, 有时主诉与客观病情不一致, 而且症状不典型, 多以精神不振, 情绪异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不言不语、表情淡漠、卧床不起或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视幻觉和特征性、功能性的精神症状, 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和家属, 给予对症治疗, 以免发生意外。

2.3.2 功能锻炼可根据老人的健康而定, 能自主活动的老人可在户外做保健操, 打太极拳、散步;有一侧肢体不能自主的老人, 可在护士的保护指导下做患肢被动运动, 还可配合理疗, 以提高患肢的肌力, 减轻麻木无力等效果。全身瘫痪的老人可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每天两次各按摩上下肢体20min, 可疏通周身经脉, 使肢体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

3 老人的饮食特点及护理

3.1 要保证老人的饮食合理、营养、卫生。一日三餐要订出食谱, 定时开饭, 根据身体状况定量, 饭菜要在花色品种上下工夫, 主食要尽量吃有助消化的发面食品, 副食要合理搭配各种蔬菜, 做到先洗后切, 并煮的软一些, 尽量使用植物油且口味要淡。对特殊患者, 如糖尿病、有肾脏疾患的老人要单独另做饮食;吞咽困难的老人应给予半流食, 并有专人喂饭喂水。

3.2 饮水对老人来说至关重要, 也是容易忽略的问题, 老人必须适时适量饮水, 每天总量2000ml左右, 以白开水或茶水为主, 也可适量饮用一些饮料, 应分多次饮用, 一次不超过300ml。夏季可使用降暑中草药泡水饮用, 以增加尿量, 对泌尿系统也有冲洗、排除毒素与保护肾脏的作用。

4 药物治疗与护理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 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 加之循环调节功能减弱, 体液量减少, 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不良反应。因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采取药物降压时, 必须做到温和、适度, 药物用量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 在数周内逐渐加量, 2~3个月缓慢达到降压目标。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 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变化指导用药时间, 一般在6:00、14:00、22:00服用降压药物更合理。同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并学会应对处理方法, 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让患者发挥自身潜能, 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也不能擅自停药, 应与医生联系, 调整用药剂量, 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波动, 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 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篇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比研究社区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差异。方法90例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情况。结果社区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缓解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患病例数较多,且病情发展较缓慢持续,致死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选取了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发展较慢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与社区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月~2月本院及所处社区中90例处于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社区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排除肿瘤、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结核、脏器功能不全、智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患者[1]。常规治疗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3.6±3.1)岁,病程2~。社区康复治疗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2.6±5.1)岁,病程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参考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方案,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同时采用社区康复治疗,包括:①心理与健康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树立患者信心,逐步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戒掉以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②家庭氧疗:方法是使用鼻导管吸氧,吸氧时间保持≥15h的低流量,夜间不间断,吸氧浓度保持在28%~30%,给氧流量为1.5~2.0L/min,防止患者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器具清洁卫生,防止患者感染。③营养饮食支持:注意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进食高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牢记多餐少吃的原则。④体育锻炼:要根据患者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情况,为其合理选择运动方式,诸如散步、慢跑、骑车、太极拳或者辅以简单的器械锻炼等,适当控制强度,循序渐进,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min或感觉轻微疲劳、稍微出汗为宜。⑤呼吸功能训练:采用胸式呼吸,患者体位为半卧或仰卧,用鼻吸气,将两手放置于前胸和上腹部,升高腹部达到最大隆起后缓慢呼气,不要用力。训练次数可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基数为3次/d,15~20min/次[2]。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采取社区康复治疗法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不但能更好的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便于调节饮食营养、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患者自我康复能力的提高[3,4]。家庭氧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部动脉高压,预防肺源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目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倡居家养老的方式正在被社会广泛接受,社区康复治疗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应运而生[5]。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病程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常见疾病,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康复率,值得在社区老年患者和医院常规治疗中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志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疗效评价.辽宁医学院学报,(8):34.

[2]赵宇冰,林丽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治疗.西部中医药,(8):25-28.

[3]郑荣斌,杨沈雷,方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当代医学,(10):14-15.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3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社区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56-02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1〕,其发病率高,常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是脑出血、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达38.2%,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就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的护理措施加以探讨。

1 健康教育

护士应依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开展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2〕,同时对病人家庭成员进行指导、示范。运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其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技巧,使病人及家属充分认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坚持长期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鼓励和指导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管理、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等,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人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2 心理护理

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心理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方面症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与本病的形成密切相关〔3〕,因此,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病人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血压控制不理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病人,疾病的发展会使病人想到生命的终结,为此感到悲观、恐惧和紧张。要加倍关怀照顾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帮助病人提高自控能力,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3 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4〕,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对病人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含碘和维生素C食品。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如黑木耳、香菇、西红柿、玉米、芹菜、山楂、苹果、海藻类等。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4 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5〕,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指导病人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方式可采取步行、慢跑、打门球、太极拳、放松疗法等,每次运动时间20~40 min,肥胖者可适当增加运动次数。运动适度,防止因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进一步增高而发生脑血管意外。运动最好有人陪伴,防止碰伤、跌倒等事故。夜间是血压波动的低谷阶段,夜间起床会使病人血压骤升,起床后应先清醒片刻,然后缓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发生脑供血不足而晕倒摔伤。鼓励病人参加适度的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根据情趣培养个人爱好,如绘画、书法、种花、养鸟、欣赏音乐等,不宜做的运动有打麻将、搬运重物、剧烈运动等。

5 药物治疗与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加之循环调节机能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因此,老年高血压病人在采取药物降压时,必须做到温和、适度,药物用量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缓慢达到降压目标〔6〕。指导病人遵医嘱合理用药,根据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变化指导用药时间,一般在6:00、14:00、22:00服用降压药物更合理。同时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并学会应对处理方法。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和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波动,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使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48

〔2〕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 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

〔3〕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9(4):356

〔4〕王书臣,李浩,魏明,等.老年高血压防治与调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1-33

〔5〕石湘云,朱智明.高血壓与肥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6,15(3):232

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篇4

1 康复护理的内容

1.1 评估老年患者衰老的变化及功能状态

为使康复护理顺利进行, 对老年患者均做四方面的评估:全身体力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患病脏器、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的功能状态;心理、社会状态。护士通过良好的沟通正确评估, 明确老年患者为何建立家庭病床或住院, 是残疾后发生伤病还是因伤病后致残, 同时还要了解存在的其他疾病或退变可能对残疾康复的影响。

1.2 开展预防性及治疗性的康复训练

老年人因外伤、疾病、退行性病变易发生并发症, 因此为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 防止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功能障碍, 应进行预防性的康复。如胃溃疡愈合期的老年患者, 为防止长期卧床休息引起的肢体功能下降, 可在跑步器上运动, 或打太极拳等。对功能障碍已形成的老年人,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的康复锻炼以恢复和发挥残余功能与代偿功能, 尽可能保留其生活自理能力, 此为治疗性康复。根据护理评估所得的资料, 详细分析功能障碍或可能发生功能障碍与个人体质、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如对偏瘫患者从训练手的抓、握及腿的伸、屈功能到训练自主吃饭、站立, 最后能行走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1.3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需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老年患者原本心理较为脆弱, 容易对疾病的恢复或残疾的训练丧失信心, 又因康复短期效果不够明显, 常导致老年患者不愿参加康复治疗。护士应该及时、正确发现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 进行心理护理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冷静、全面分析康复的意义、目前的困难、共同努力的方向, 减轻其压力, 消除其烦恼, 使老年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

1.4 维持营养

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与脱落, 消化功能差, 进食偏少, 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而疾病、创伤后的康复, 自理能力的恢复, 都需要合理的营养来保障。因此应进行维持营养的护理, 强调经口补足, 宜选择易消化、适量纤维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1.5 调适环境

调适周围环境, 其目的是让老年患者能适应功能改变的状态。老年患者虽经康复治疗及护理, 仍有不可逆的功能性缺陷, 当无法适应周围环境时, 则需对环境作出必要改造, 如改造居住环境的布局、设施、改造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 使残疾者方便出行顺利, 回归社会。

2 康复护理的程序

老年患者的康复过程, 是通过护患双方良好的沟通, 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康复技能训练的过程, 是老年患者进行学习的过程。护士可用护理程序, 开展康复护理工作。

2.1 评估

对入院或家庭病床的患者,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等人的交谈、观察及体检, 了解其病史、生活习惯、家庭状况、患病过程、治疗方案、康复过程、目前功能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有无并发症。

2.2 计划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 配合医师康复治疗的计划确定康复护理目标, 制定出康复训练护理措施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 康复护理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必须实事求是, 宜征询老年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意见, 同时更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实际状况和可能性, 目标不宜过高, 这样有利于老年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2.3 实施

实施是达到康复护理目标的关键, 护患双方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护理人员应按照康复计划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护理技能, 采用适当的方法, 落实计划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预防为主、功能训练、整体康复的原则, 注重老年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

2.4 评价

康复计划实施后, 要根据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情况对康复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如康复效果明显, 可继续进行。如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并发症等异常情况, 应该修订计划。护理人员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判断其病情及心理状态, 不断完善计划, 采取有效的训练手段, 达到康复的目标。

3 老年康复护理的特殊性

3.1 重视康复护理评估

评估时需系统、全面、抓重点, 并注意动态变化及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3.2 关注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康复的影响

老年人既担心自己有不测, 又容易患病受伤, 如没有他人的关怀、鼓励, 老年人常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康复训练, 成为永久性功能障碍者。因此在康复训练时, 护士必须关心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 采取有效措施, 改变其抑郁的心理, 让其在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中开展康复训练。

3.3 解释退行性病症对老年患者的困扰

由于老化老年人常有腰酸背痛、关节痛、行动不便、头晕、乏力、易疲倦等, 应向老年人解释清楚这些病症常会出现, 让老年人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治疗护理。

3.4 注意老年人的生活情形

老年人的生活情形各有其特殊性, 有的喜欢独处, 有的喜欢有人陪伴;有的在生活上依赖别人, 有的特别好强;有的经济上有一定的实力就医行为强烈, 有的经济实力差, 需依赖别人, 可能只在家里接受简单的康复治疗。因此老年康复护理存在着许多难点。

3.5 确定老年人康复的基本目标

解决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 (或稍加帮助) 为主, 并能进行某些娱乐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3.6 尽早、有序开展康复护理

无论是肌肉、骨骼、关节功能的恢复, 还是脏器功能的康复都应该尽早开始、循序渐进, 并且要做到坚持不懈。特别是回到家里, 更应自觉进行, 家属要做好督促工作。

4 结语

对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 使老年性痴呆患者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 延缓疾病进程, 延长有生活质量的生存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人均寿命逐渐延长。目前,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将逐年增高。痴呆患者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还给直接照料者带来身心压力。如何做好痴呆患者的护理及给照料者提供支持是当今社会迫在眉捷的问题, 也是提高痴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如何将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及家庭护理很好地结合起来, 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预防保健和社会问题。为此, 我们应借鉴国外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经验, 加速培养专职的社区护理人才, 开展、指导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涂美琳.老年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多普勒检测意义[D].浙江大学, 2006.

[2]胡淑玲.老年患者心理护理[N].现代护理报, 2007.

[3]刘延利.英国医院老年患者饮食问题严重[N].现代护理报, 2006.

结核病患者康复护理与自我保健 篇5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提高全社会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增强结核病的预防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护理和自我保健教育,对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控制、消除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大理州疾控中心对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帮助患者提高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的同时,做好康复指导和自我保健知识,使其早日康复。

结核病是长期威协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倍受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已成为世界成人的主要致命疾病,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口占世界感染人口的1/3[1],受结核菌感染人数已超过4亿,每年约145万人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死亡人数约15万人,是我国所有传染病中引起死亡最多的一种病。云南省有肺结核患者20万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约8万多人,因此提高全社会对结核病的防治水平,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护理与自我保健意识,对结核病的发现治疗、控制、消除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8-04-01/2009-12-31,大理州疾控中心对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帮助患者提高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的同时,做好康复指导和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早日康复。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04-01/2009-12-31,大理州疾控中心登记治疗管理的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

1.2 方法

每季度随访1次,采取知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避免因访视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用关切的态度询问病情,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生活等情况,以便密切医患关系,了解、掌握干扰患者坚持规律治疗的影响因素。

1.3 访视内容 询问患者确诊前出现症状、就诊等情况,询问目前治疗情况、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了解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和对坚持规律抗结核治疗的认识,利用访视的机会,对患者进行宣教,强调坚持规律治疗的重要性等。2.结果

通过坚持规律抗结核治疗和生活保健指导,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有1828例治愈,治愈率为91.99%。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慢性病,病程长,花费较高[2],而且是传染病,患者担心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这些都能使患者产生压抑感,挫折感,自卑感,从而会情绪低落,悲伤、恐惧,思想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必需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解疾病的防治常识,使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身保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用药指导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不规律的治疗,将非常容易引起抗药菌株的产生[3],,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所以规则、足量、全程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人的心理,开展有效的心理沟通,同时还要向他们宣传足量、规则和完成全疗程的必要性,不完成治疗的危害和传染性教育,消除其不正确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收到完好的效果,早日治愈。

3.3 生活指导及保健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篇6

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寿命已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数也因此相应增加,髋关节疾病是困扰老年人生活处理能力的最大障碍之一,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善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应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疼痛[1]。在为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首先做好术前的护理,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的色、量等,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遵循的原则。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通过26例患者的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前、术后观察,认真的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详细的出院指导,使人工髋关节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6例,均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6例,女20例,年龄68~85岁,19例跌伤致股骨颈骨折,7例车祸致股骨颈骨折。

方法及效果: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并及时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18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8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1例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护 理

一般护理:术前进行常规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养饱和度、血糖等,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以及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小时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48小时内将其拔除。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的意义[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①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患者行踝、膝关节屈伸2~3次,5分钟/次。②术后第1~3天应将下肢略抬高,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屈伸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下面绷直,每隔1小时5~10次,每个动作3秒,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踝关节,3~4次/日,每次重复5遍。健侧肢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一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通过本阶段的锻炼基本消除患肢肿胀,患侧大腿,小腿肌肉能够协调用力、做出肌肉舒缩动作。③术后第4~7天,屈伸髋、膝关节练习,患者可以自主髋、膝关节屈伸,使脚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大腿前方肌肉绷紧,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练习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为患者下床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家属、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直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④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学步器的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拐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杖過渡到单拐杖到弃拐杖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床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训练,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术后8周~4个月,此阶段主要锻炼提高肌肉的整体力量。可使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分钟,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跷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髋关节,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和延长假体的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山和举重等活动,并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负担,属患者术后1、3、6个月来医院复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之所以有

这种说法,是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成型术是患者一次特殊的身体体质考验。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护理工作和康复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它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社会知识,术后的功能锻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能恢复是治疗与护理的终极目的,通过规范的功能练习,患者的功能大多有满意的恢复,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并照顾自己。这一过程繁锁而艰苦,需要护士具有很好的耐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篇7

1心理特点

老年患者脑及体内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的状态, 特别从心理上感到老而无用, 孤独寂寞感, 病后感到焦虑、内疚的心理, 甚至消极悲观, 自暴自弃, 出现绝望厌世心理, 有时表现为忧郁少言, 有时表现为暴躁, 遇到小事就大发雷霆。

1.1 敏感的自尊心

有些老年人平时性格固执, 病后不听劝告, 对于年轻医师提供的治疗表示怀疑, 甚至拒绝治疗、护理, 喜欢别人恭顺, 希望得到子女和医师护士的关心同情。

1.2 疑虑重重

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 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患有何种疾病, 对疾病估计过于严重, 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

1.3 孤独感、无价值感

老年人住院后, 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 产生寂寞感, 老而无用感。

1.4 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正常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 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 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因而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 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 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

2心理护理

2.1 环境因素的影响

病室要清洁、安静、舒适, 室内放置绿色植物, 让患者感觉到家庭温馨感。尽量让文化层次、性格类型相似的患者同居一室, 有利于互相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及医护人员,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患者尽快适应角色。

2.2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采取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任何新的治疗措施、护理操作都要向患者解释清楚, 以消除患者的疑虑, 取得患者信任, 对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多做解释, 多给安慰, 并以同情心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指导, 给患者倾诉的机会, 帮助其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劝其多与病友聊天, 培养多种兴趣, 以分散注意力,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家属沟通, 了解其个性习惯, 家庭情况, 思想情况, 及心理需求, 密切护患关系, 增强信赖感, 使患者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针对不同的心理需要给与不同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3 满足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了解

有研究报道[2], 患者有广泛的信息需求, 希望了解更多自身疾病进展和治愈的可能性及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等信息。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有关知识, 使患者看到病情的好转和进步, 看到希望以增强信心, 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多给患者积极暗示, 向患者介绍危重患者顽强战胜疾病的典型事例, 争取患者家属多给关心和鼓励, 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处于最佳状态。

2.4 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

对于老年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安排文娱活动及体育活动。有趣味的活动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的滋长, 减轻患者的忧郁。单调的、乏味的生活加重患者的烦躁和焦虑, 要用真诚的心感化老年人, 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促进老年人早日康复。

3康复指导

要使老年人身体健康, 延年益寿, 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给予合理的康复指导。

3.1 保证充足的睡眠

患者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 用热水跑脚, 避免过量饮浓茶、咖啡, 采用舒适体位, 身心放松, 微闭双眼, 自然呼吸[3]。

3.2 少食多餐

饮食应定时定量, 软食为主。有些老年人牙齿松动, 消化功能减退, 应食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 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多素菜、少油腻。新鲜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油腻食物不但不易消化, 而且脂肪含量高。吃菜不宜过咸, 以防加重胃肠负担, 防止高血压。饮食尽量多样化, 不应偏食。否则会营养缺乏导至患病。饮食要热, 老年人胃口喜暖怕冷。适量饮茶, 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防止高血压, 茶不易过浓, 以防失眠, 勿吸烟, 防呼吸道疾病。

3.3 老年人用药常识

尽量避免多种药品同时服用;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 静脉注射慎用;不用损害肝肾的药物, 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给自己开药方, 慎用止痛剂;不宜长时期用一种药物, 除终身用药的慢性病外, 家里常备小药箱, 遵医嘱服用, 不随意加减剂量次数。不宜躺着服药。

3.4 保持家庭关系和谐

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 生活就越充实, 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 教育家属密切配合, 多关心体贴老人, 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 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态度, 减轻其孤独、恐惧的心理。

4小结

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 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 因此, 社区护士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指导老年人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调节, 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 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小敏, 曾赛男.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07, (9) :84-85.

[2]李秋萍, 李红梅.癌症患者的信息知情情况和抑郁积变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9) :39-40.

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指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老年骨折患者57例, 男29例, 女28例, 年龄60岁~70岁34例, 71岁~80岁10例, 81岁~83岁11例, 83岁~94岁2例。其中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2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 占68.4%;胸腰椎压缩骨折3例, 占5.3%;上肢骨折、腕部骨折11例, 肱骨骨折4例, 占26.3%。平均住院日为20 d。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 预防并发症及指导功能锻炼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 容易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因此, 受伤后老年患者大多表现情绪低落, 悲观失望, 也有的表现为烦躁、焦虑。这些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因此, 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我们应当与家属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以及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 做到心中有数。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者多交谈, 生活上多关照, 加强基础护理, 治疗时多做解释, 改变患者心理状态, 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所认识, 使之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老年患者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处处体贴照顾, 并经常进行思想沟通, 对患者多表扬鼓励, 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的变化, 重症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按时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 对突然出现头痛、头昏、呕吐, 脉搏增快、心悸、意识变化, 要高度重视, 做好床头交接班。

3 牵引护理指导

大部分患者入院后首先需牵引治疗, 或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 因此牵引护理也至关重要。牵引时首先保证牵引肢体的正确位置、角度, 床尾的高度和牵引物的重量, 以得到最佳的牵引治疗效果。在牵引期间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 及时调整因患者活动导致的无效牵引情况发生, 并注意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和相关的疾病知识指导。非手术患者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 双腿不能交叉盘腿, 3个月后逐渐使用拐杖, 患肢不负重, 6个月弃拐行走[1]。在牵引期间, 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牵引针眼处2~3次, 保持针眼干燥, 预防感染。并鼓励患者多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屈锻炼, 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4 疼痛护理指导

老年骨折患者一般都存在对疼痛的护理问题, 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骨折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疼痛对疾病康复及心理都有影响, 因此有效的止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从而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描述, 细心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告知疼痛的原因, 并遵医嘱按时给予止痛药物, 观察用药效果。

5 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5.1 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对减弱, 部分患者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因此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促进痰液排出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上肢能正常活动的患者应指导其在床上做扩胸运动、轻微活动上身, 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 增加肺活量。痰液黏稠时可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5.2 预防压疮的指导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皮肤抵抗力及耐磨性差, 容易发生压疮。入院后根据骨折部位及早使用舒适的气垫床, 并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正确使用便盆, 防止擦伤皮肤, 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洁会阴部, 如有尿管的应做好尿道口的护理。对皮肤受压处尤其各个骨突出部位可以用50%的红花油进行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发生。每1 h~2 h翻身1次, 翻身有困难的应由护士协助翻身, 同时应避免推、拖、拉等动作。下肢骨折患者应教会患者抬臀的方法, 即健肢膝关节屈曲, 足底用力, 两肘关节作支撑点, 抬起臀部, 如为牵引床则可以借助牵引床的支架来完成。

5.3 预防泌尿系感染

指导患者多饮水, 每日2 000~2 500 m L, 训练床上排便, 尽可能自行排尿, 减少插尿管次数, 避免刺激尿道, 造成人为因素感染。提高抵抗力也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 术后患者应及早拔除尿管, 每天清洁会阴部, 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

6 康复护理指导

6.1 消除思想顾虑

在进行护理和治疗过程中, 语言亲切, 动作轻柔, 操作熟练, 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信任。耐心进行心理安慰和支持, 及时解决不适、疼痛、睡眠障碍等问题, 讲解疾病预后, 使患者增强参与意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6.2 功能锻炼指导

早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指导患者在床上开始下肢肌肉舒缩活动、伸屈足趾;踝关节背伸、屈。加强健侧肢体的活动锻炼, 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锻炼要掌握动静结合, 主动被动结合, 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由于老年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骨折后卧床制动时间长, 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 提倡早期活动四肢, 减少卧床并发症。

6.3 饮食护理指导

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 卧床致肠蠕动减慢, 骨折部位瘀血肿胀, 经络不通, 宜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多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钙、新鲜的水果蔬菜, 如蔬菜粥、酸奶、蜂蜜水、鱼汤。忌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 应给予营养补充, 促进骨痂生长, 喝一些骨头汤、鸡汤、鱼汤等, 尽量让患者经口摄入营养, 以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7 预防跌倒护理指导

跌倒是老年人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住院老年患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加强巡视, 做好宣教及预见性护理工作。同时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干燥, 锻炼时护士及家属要陪同。

8 结果

本组57例患者, 2例发生并发症, 1例死于原发病。其余均痊愈出院。

9 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只有掌握其临床特点, 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进行正确的指导, 才能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老年骨折患者存在着由于多种疾病并存, 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一系列的护理问题, 且具有其特殊性, 所以护士必须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 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 制定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和指导措施;并加强责任心, 树立安全意识, 落实预见性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细致,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达到使患者尽早恢复基本功能, 防止并发症, 促进康复的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的特殊性, 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2012年收住57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 采取相应的病情观察, 预防并发症及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 54例患者护理质量优良, 2例发生并发症, 1例死于原发病。结论 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特殊性,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进行健康教育, 可减少并发症, 提高老年骨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康复,护理指导

参考文献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浅析 篇9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老年患者由于突然的外伤, 导致躯体活动障碍, 害怕从此自己不

能生活自理。还有老年患者由于他们的经历、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各不相同, 常有不同的心理变化, 特别是下肢骨折后, 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独立性大为降低, 需要别人的照顾、陪伴、帮助和理解, 这时, 他们往往会表现为暴躁、紧张、焦虑、恐惧、失落、多疑多虑、敏感等心理状态。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同情、关心和理解,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和护理。

1.2 老年患者常因突发的骨折疼痛而惧怕手术, 加之年老体弱, 并且

都有多种老年病, 因此, 害怕手术带来痛苦, 留下后遗症, 身体能否胜任手术的打击等等。所以, 手术前护士可协助医生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使患者有心理准备, 解除他们对手术的顾虑和担心。又因为长期卧床带来并发症, 给子女带来麻烦, 成为家里的拖累, 因此, 寝食不安, 郁郁寡欢。并由于家庭内部的矛盾及经济问题等, 常使老年患者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 不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2 心理护理的实施

2.1 首先要对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

情等情况进行系统而细致的了解,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分析护理, 做到心中有数, 以美好的语言, 友好的态度接近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根据患者情绪外露、性格暴躁、多疑多虑的心理特点。在护理上

要以宽阔的胸怀, 从一点一滴做起, 用"爱心、耐心、关心"和忍让的态度去感化患者, 关心患者。将护士角色转化成患者亲人的角色。老年患者更需要关心, 需要尊重, 骨折后卧床的老年人这方面的需要更加强烈。我们在进行多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应多关心、尊重老年患者, 同情体贴患者, 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术前能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使手术顺利进行, 增强耐受力, 减少并发症。

2.3 老年患者骨折后的生活护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老年人骨折后

生活不能自理, 很多事情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 我们护士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每天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 污染的衣被及时更换, 每次大小便后及时给予清洗会阴。餐前指导患者洗手, 餐后指导患者漱口、刷牙等。患者的饮食要做到新鲜可口, 易消化, 有营养, 高维生素, 高蛋白, 多纤维素等, 避免便秘的发生。

2.4 对于疼痛的解决有赖于病因的治疗, 情绪对人体的机能状态也有

较大的影响,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精神愉快, 情绪稳定, 思想放松, 可提高疼痛的阈值, 以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在护理中护士要以同情、体贴、启发和鼓励的方式, 向患者解释疼痛经过一段时间可缓解或消除, 通过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的配合, 我们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3 治疗结束阶段的心理护理

3.1 老年患者住院一段时间后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 护士则开始指

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其重点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回归家庭后的自我保健和坚持日常生活活动等必要的指导。

3.2 老年患者由于骨折引起的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 为

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应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清楚。功能锻炼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 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注意安全, 克服急躁或恐惧心理, 使老人明白只有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 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 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 待达一定程度后, 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 循序渐进, 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尊重, 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眼花, 在生活方式上也趋于保守、刻板, 护理人员对老人的称呼要尊敬, 与他们谈话要不怕麻烦, 语速要放慢, 声音要大一些, 除必须遵守的项目以外, 要尽量照顾他们的习惯。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篇10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康复护理,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多合并高血压, 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 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症状, 延缓疾病进程。我院在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男21例, 女19例;平均年龄为 (67.5±8.2)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 且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

1.2 护理方法

1.2.1 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评估, 了解既往史、本次发病原因以及患者血压水平, 并将患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根据患者综合情况为其制订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

1.2.2 康复教育

护理人员要系统地为患者讲解锻炼的方式、内容以及目的, 同时告知患者锻炼过程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防止在锻炼的过程中不自觉出现影响疾病康复的行为, 提升患者康复练习的意识[1]。

1.2.3 制订康复计划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订相关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医疗体操、有氧练习、力量练习等, 练习程度以不劳累为宜, 护理人员要鼓励其坚持锻炼[2]。在患者锻炼初期, 护理人员要全程陪伴, 防止出现锻炼不当行为。

1.2.4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护理, 为患者制订相关的饮食食谱。告知患者饮食方面的禁忌, 叮嘱患者戒烟戒酒。过于肥胖的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低脂为主, 过于消瘦的患者应该以高蛋白类、高热量饮食为主, 所有患者均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 防止其血糖、血脂在短期内急速增高[3]。

1.2.5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调节能力较差,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了解其不良情绪的来源。对于情绪较为低落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多对其进行鼓励, 引导患者进行康复练习, 多与之交流, 改善不良情绪;对于焦虑、烦躁的患者则要多对其进行疏导, 可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也要叮嘱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效果观察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躯体功能活动程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

1.4 评价指标

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评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考核, 分数采取百分制, 分值越高则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躯体功能活动评分:根据患者自主活动情况以及日常活动状况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 分数采取百分制, 分值越高则活动程度越好。

心理状态评分: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 分数采取百分制, 分值越高则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康复前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躯体功能活动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康复护理后,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身体功能不断减退, 机体抵抗力不断下降, 血管功能也在不断降低, 因此, 患病的概率非常高。冠心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威胁, 多数患者在患病后要进行康复锻炼, 因此, 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因此, 制订完善的锻炼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完善的计划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 同时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本文结果显示:康复护理前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为 (59.6±11.2) 分, 康复护理后评分为 (85.2±13.4) 分;康复护理前患者躯体功能活动评分为 (63.2±15.4) 分, 康复护理后为 (78.6±11.5) 分;患者康复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为 (62.8±18.4) 分, 康复护理后为 (81.6±14.7) 分,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本文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后可以认为, 我院所选康复护理方式有效。

冠心病患者在病发后24 h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此时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因此, 对于发病时间未超过24 h的患者来说, 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若患者发生头晕、乏力甚至晕厥表现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4]。对于存在高血压的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 保持情绪稳定, 防止患者情绪过激导致血压增高, 护理人员要按时测量患者血压, 对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总之,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不仅要从疾病、锻炼方面进行护理,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护理, 全面改善患者症状, 纠正患者不良行为, 延缓疾病发展速度[5,6]。

参考文献

[1]周玲, 刘平, 张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9) :160-161.

[2]刘永芬.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4 (12) :117-118.

[3]高巍, 贾立荣, 赵娜.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9 (35) :185-186.

[4]谢敏华, 聂香妮.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5 (16) :612-613.

[5]荆淑杰, 焦辉.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应用心得[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7) :355-356.

上一篇:单纯内固定下一篇:运动轨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