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2024-05-20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选十篇)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1

一、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说到企业信息化, 业界并不陌生。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 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 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开发能力和综合经营水平[1], 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企业信息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 一) 缺乏主线, 系统散乱

纵观目前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大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主线, 基本上是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开展需要, 分别上马相应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服务于本部门工作开展需求, 同时提供给其他部门一些必要的数据, 但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紧密的关联和总体规划, 因系统不兼容或没有数据接口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实时传递和共享, 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 二) 各行其是, 信息孤岛

大多数企业已经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建立了如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ERP)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 (CRM) 、供应链管理系统、会计核算软件系统 ( 涵盖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薪酬管理等多个模块) 、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和档案管理等信息子系统。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 因职能需要而建立, 也因职能划分而割裂, 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导致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突显。

( 三) 新瓶旧酒, 理念难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上了不少新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系统, 期望通过新系统的运行快速改变企业状态, 提升经营业绩。但现实是, 大部分企业虽然上了新系统, 但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做事习惯等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 新系统只是在原有的运作模式下代替了部分手工操作的程序, 并没有真正发挥新系统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作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 就是一套规范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模式的固化和展现, 观念不变, 依然按照老办法、老模式去使用新系统, 结果自然只有失望。

二、管理会计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评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2]。从上述定义看, 管理会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和传统财务会计相比, 既有紧密联系, 又有明显区别, 主要表现在:

( 一)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唇齿相依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在对经济活动的正确反映和控制过程中逐步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的现代会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拥有共同的工作环境, 共同为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互之间分享彼此的信息成果, 二者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荣辱与共, 相辅相成。

( 二)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各有所长

财务会计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法规、准则、制度等规范性标准体系, 有统一的模板和处理程序;管理会计长期滞后于财务会计的发展, 主要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做一些数据深加工和再利用, 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固定程序。同时, 财务会计主要面向企业外部使用者, 擅长使用历史信息, 按规定模板和程序事后处理相关信息, 侧重于反映;管理会计主要面向企业内部使用者, 擅长用发展的、动态的多方面信息, 根据需要灵活地处理事前、事中的相关信息, 侧重于影响和控制。二者各有所长, 缺一不可。

可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各具特色, 不可相互取代, 共同从不同角度服务于企业内外部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展现出新的面貌, 充实着更丰富的内涵, 在引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合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财会[2014]27 号) 明确指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强力支撑, 要大力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 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 促进管理会计的落地和发展壮大[3]。上级主管部门已经给管理会计的明天绘制了美好蓝图,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基本路径, 但要想让管理会计真正在企业落地并真正发挥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 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搭建起一个兼容、开放的信息融通平台, 促进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方能使管理会计作用最大化。

( 一) 做好顶层设计, 系统长远规划

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日渐清晰,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企业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特殊价值, 结合目前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主线和系统散乱的现状, 应积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良好机遇, 以管理会计的精神内涵和便捷实现为主线和中心, 全面梳理、规范企业现有的各个信息管理系统, 统筹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 用动态的、前瞻的、开放的眼光统筹做好顶层设计,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 二) 做好端口布局, 业财充分融合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企业的量化管理, 只有用充分、多维度、内部和外部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海量数据做分析, 以数据和模型总结现在, 预测未来, 最终提供出有用的决策参考信息, 才能实现其独特功能, 发挥其卓越价值, 但这一切离开了完善的信息化基础都是空谈, 只有便捷的实现业财在信息化平台上的深度融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因此, 在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深入业务终端, 处理好各个端口的系统布局, 既要方便管理会计中心随时抓取各业务系统的数据, 又要便于各业务端口随时从信息化平台取得相关决策参考信息。

( 三) 做好输入输出规范, 操作流程便捷

管理会计起源于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灵活处理和综合再加工, 并从中得出有用的决策参考信息。因此, 以管理会计为核心主导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要充分做好信息输入输出的规范管理, 保证信息输入的全面、完整和信息输出的规范、便捷。一方面, 信息输入涉及面非常广, 包括外部信息 ( 如互联网、物联网、财税政策信息等) 、内部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信息、财务会计系统的财务信息, 等等, 信息输入人员一般是一线员工, 主要是执行层面。因此, 对和企业相关的海量信息, 哪些需要输入到信息化系统中, 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形式进行信息输入都需要加以明确规定, 制定规范的信息输入流程, 便于相关人员执行。另一方面, 信息输出的对象往往是企业各级管理者, 主要是决策层面, 对信息输出的结果要求与决策相关、与本部门职能相关;同时要求管理报告简介明了, 便于理解, 不能太专业, 晦涩难懂。这就要求信息化系统充分了解数据输出的需求特点, 设计规范的信息输出模板, 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总之, 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交给信息化系统, 尽可能规范和简化输入、输出两个口的工作流程, 只有操作便捷有效, 才能将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阻力降到最低。

( 四) 积极转变观念, 不断规范业务流程

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 企业需要用管理会计的思维来开创一个新的管理时代。首先, 要转变观念, 用管理会计的理念去贯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做好业财融合,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业务模式设计中的价值创造功能。其次, 要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为中心, 加强内控管理, 不断规范相关业务流程, 明确信息化相关岗位职责, 确保系统运行流畅。最后, 要不断习惯于从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要数据, 要企业经营需要的各种决策参考数据, 不断修订完善各系统功能, 确保系统与企业实际深度契合, 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创造功能, 助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 五) 做好财务转型, 打造智能财务

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必然使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企业需要做好财务转型, 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量身打造企业智能财务。首先, 传统财务会计不会消失。根据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 任何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对外的统一报告体系, 传统财务会计不会消失, 在新的信息系统中需要有专门的信息输出出口来进行规范。其次, 企业财务部门将重新定位, 打造新时代的智能财务。大数据时代, 企业财务部门将由“成本中心”重新定位为“价值创造中心”。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多维度、全方位、智能化地展现各部门、各业务单元、各产品上的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真实数据, 以及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和关键点。使财务从后台走向前台, 变事后反映的算账先生为事前筹划、事中控制的价值创造模式设计者和引领者, 用财务数据反映和助力业务, 以智能财务规划企业未来。

综上所述, 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既有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又有微观层面企业规范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客观需求。建立以用户为导向, 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平台, 必将为企业在市场利益追逐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随着互联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借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 在财务会计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管理会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与业务如何衔接融合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图从管理会计如何在企业落地, 如何与企业信息化融合等方面, 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落地途径并不断发展壮大, 助力财务转型升级。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信息化,融合

参考文献

[1]360百科搜索词条“企业信息化”.[EB/OL].http://baike.so.com/doc/3405162-3584145.html#refer_3405162-3584145-3346804

[2]道客巴巴《管理会计的定义》.[EB/OL]. (2012-02-10) http://www.doc88.com/p-490549748300.html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总结 篇2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程”作为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以不可抵挡之势来到了我们身边,我校的工作内容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悄然发生着变化。自上学期认识“微课”、制作“微视频”、使用“微视频”之后,这种用时短,知识点集中,表达简洁生动,形式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依托和凭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了重复学习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这学期,我校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我校教师认真参加培训学习,积极查找资料,内化吸收,并与同组老师交流讨论,提高认识与实践能力。现就本学期的翻转课堂及微课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接收新鲜事物。

了解到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的授课搬至课外,通过老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将课堂时间用于小组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对课前学习的内容开展深层次讨论。翻转课堂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翻转的形式多样,课前翻、课内翻或是课后翻,都遵从教学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翻”而翻。自主学习单的精心设计,微课知识点的选择和微视频的制作是实现有效翻转的前提。

二、精心选题,实现有效翻转。

通过微视频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再拿到课堂上讨论,提升理解。在课堂上展示,拉近了学生与微视频的距离,让师生共同感受翻转课堂的魅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通过展示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到课后作业中,实现课后翻转,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读写练都在课内完成,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前翻、课内翻、课后翻与微视频自然结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一次或多次观看微视频,有充分的时间自学相关内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实实在在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了相对个性化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课前充分有效地自主学习,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更为积极,更为高效,教师也就有机会指导学生完成读写方面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学生们在交流时彼此帮助,互相学习,协作能力得到同步培养。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3

1  数字化为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对图书、档案、情报实施一体化管理”的理念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其总体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全国很少有真正实现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成功案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

一是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彼此之间既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沟通、协调、合作关系,也缺乏主动实施信息资源融合服务的激励驱动。而且,传统模式下的图书、档案管理机构均以纸质馆藏为主,不便于低成本的复制、传播和分享,出于对馆藏安全、自身利益等的考量,其主事者通常会对外部合作采取消极态度。

二是缺乏胜任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档案管理、图书管理以及知识服务、信息服务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承担,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推行的是“专业化培养”的指导思想,档案学、图书馆学被分设为两个专业,其毕业生的知识体系往往专而不博,造成几乎所有的图书馆、档案馆都严重缺乏既擅长图书管理又精通档案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受编制、经费等的限制,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档案馆也不可能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源,同时又不易实现人才的跨行业跨单位借调借用或者共享。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必然影响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服务的水准,影响信息服务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缺乏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服务的标准与规范。我国档案、图书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发展了很多年,不仅在事业经费、人力资源、馆藏结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差异显著,其执行的文献管理、文献检索、文献传播方式以及服务流程也不一致,直接导致了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基础,形成了馆藏资源难以融合的壁垒。加之对这项工作缺乏宏观管理,缺乏高规格的制度安排和顶层指导,也造成了图书、档案管理机构在开展合作时的无章可依、无规可循、无所适从。

上述发展瓶颈,在传统模式下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消解。随着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在我国图书、档案管理部门的广泛运用,显著提升了其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便捷地整合原本分散储存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分布式收藏、远程存取等手段,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标准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匹配与磨合,两者之间的信息服务合作正在实现从实体结盟向虚拟融合的跨越,以资源集成和知识、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的门户系统不仅深刻改变着信息服务的提供和接受方式,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促进两者将“资源共享,融合服务”“两个专业,同一前景”等视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

2  制约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的主要原因

2.1  缺乏高规格的战略规划。面向社会公众的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及公共组织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进。从欧美先发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政府以及图书馆、档案馆行业组织在其间扮演了重要推动者的角色,均制定有高规格的战略规划,甚至通过立法来加以强调,比如,英国不仅在战略规划中强调了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愿景,还于2000年4月成立了全英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联合会(MLA),负责推进、协调相关工作。美国于1996年成立了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借助国家的专门政策、专项资金推动彼此间的深度合作和数字化融合,并于2003年修订了《博物馆图书馆服务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通过相关机构的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2004年,加拿大出台《图书馆档案馆法令》,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也正式合并。反观我国,对这项工作一直缺乏高规格战略规划,缺乏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指导机制,导致相关部门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各自为战,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低效,也易造成元数据标准等的不一致、信息关联程度差等问题。

2.2  体制阻力和法律风险。由于我国的图书、档案管理机构长期分属于不同的条块,在数字化融合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或显或潜的体制阻力。同时,多种法律风险也制约着这项工作的推进,比如,图书馆藏基本属于对公众完全开放的领域,档案馆藏却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制,对其进行开发、开放必须依法进行,稍有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法律问题;再比如,对图书、档案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知识产权问题,而我国在档案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够细化和严密,都有可能为图书、档案信息服务数字化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

2.3  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对图书、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融合性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这些都是成本。只有收益和成本处于均衡、协调状态,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然而,这种带有基础性、公益性的信息服务,虽然外部价值较大,但是财务回报能力薄弱,很难达到收支平衡,长此以往势必打击档案、图书管理机构参与数字化服务融合的积极性。而且,不同层级的图书馆、档案馆馆藏基础、经费来源、软硬件条件的不一,导致了各个成员馆的能力不同,在一体化过程中的投入也不相同,有时很难达成有效的合作,在决策权和利益分配上也存在分歧,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合作的停滞或破裂。

此外,诸如缺乏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服务的标准与规范,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都制约着两者之间的数字化融合服务。

3  推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的对策

3.1  建构高规格的推进机制。档案馆、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数字化融合,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更需要推进机制,推进策略必须与支撑其运行的管理机制综合起来考虑,从多个维度寻求能够平衡各方需求的合理方案,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的图书馆、档案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体系,其数字化服务融合尤其需要来自高层面的外部推动,因而我国对此应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笔者建议,可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领衔,相关机构积极参与,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体制特色、法制环境以及公众知识、信息服务需求的特点,尽快制定两者数字化融合的发展规划,明确公益性信息机构资源整合服务的发展愿景和路线图,建立高效的、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指导、推进机制,借助高规格的引领、推进机制化解图书馆、档案馆之间由于条块分割而难以合作建设网络门户平台等困境,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彼此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尽快实现图书馆、档案馆与知识信息用户之间无障碍、无壁垒的信息流通。

3.2  围绕数字化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从先发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技术的标准化是档案馆、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的重要基础,是衡量数字化融合程度的关键指标。在我国,技术标准化程度是制约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功能数字化融合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在文献分类标准、著录技术使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亟须开发符合我国实际的、满足图书与档案融合服务的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中国档案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等机构要积极作为,尽快出台融合图书、档案管理各自特点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技术、管理与服务规范,并根据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传递的特点,把握数字化融合服务的需要,引导有关机构加强对数字资源存储技术、纸质载体信息数字化技术、元数据著录技术、分布式异构数据跨库检索等的技术攻关,研发用户感受更良好的信息资源集成整合、个性化定制、自动分类导航等技术。

3.3  建设一站式“图书+档案”文化资源服务平台。以当下的技术手段而言,建设这样的数字平台并不困难,但是考虑到国内尚无先例,我们不妨先以“国家数字文化网”为平台依托,通过开发专题性的数据库、增加链接等模式,探索建设涵盖图书馆、档案馆乃至博物馆、美术馆等馆藏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必要性。国家数字文化网是文化部、财政部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主站,主要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负责运营管理,其愿景是打造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平台,实现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共享。笔者认为,整合开发图书馆、档案馆的优秀文化资源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考虑到全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文化系统,如果能够争取到档案系统的认同,由该网站先行试水“一站式”的“图书+档案”文化资源服务,一是可节约经济、时间等成本,二是可以减少体制阻力,三是示范性强。还有,不少高校图书馆、档案馆都拥有丰富的馆藏,且同属一个上级部门管理,因此,也应当激励有条件的高校尝试建设图书、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的门户网站,增强知识服务的整体性、方便性。

3.4  追求可持续发展。共享资源可以降低所有合作伙伴的成本,但考虑到我国图书馆、档案馆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彼此间馆藏资源、人力资源、事业经费等的不均衡,馆际合作在发展中容易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笔者认为,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合作理念的可持续性、收益能力的可持续性。所谓合作理念的可持续性,就是参与合作的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都要自觉树立共建、共享、共赢等理念,统筹兼顾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精诚协作、共创价值、共同成长。所谓收益能力的可持续性,则应当通过适当尝试公益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双轨运行,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在确保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增强其市场化生存、发展能力。

3.5  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复合型人才。员工素质决定服务品质,员工能力关乎公益性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的进程。作为社会主要学习资源、知识资源的管理者,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都应自觉将自己打造为学习型组织,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再教育,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员工尽快掌握档案学、图书馆学专业技能,了解信息技术、文化传播等相关学科知识,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档案、图书信息服务数字化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篇4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 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 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舞台, 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 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且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 信息技术则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 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

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 我认为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转变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会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 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课程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 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对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 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判断它的可信度, 然后对自己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 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 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 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 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 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 面向世界, 开阔视野, 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不同时代的人学习方式不同, 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未来五年, 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和生活。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 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去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 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 更容易获得, 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 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因此, 我认为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应该分几步走。

第一步, 采用双重视角,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 具有多重观察视角。采用双重视角, 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融合是两者相互靠近, 相互优势互补, 寻求共同点与连接点, 产生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 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 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 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 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 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第二步, 加强教学创新, 推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 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学手段创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 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用, 代之以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生间讨论、师生间交流, 班级面授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 设置几个任务, 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 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如下。

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 搜索相关信息, 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呐的定位;科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污染的研究。

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学生。每个成员选择一科, 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网络上检索信息, 下载下来, 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 扩充到资源库中。每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 可以相互讨论, 相互研究, 使学生积极协作, 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各组互相交换成果, 互相点评。

老师总结点评。

在组织这节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另一方面, 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大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 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驱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就会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步,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 开展超级开放课堂, 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教师要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 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 采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 采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 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 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光明.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5)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5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 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的成果

近年来,美国可汗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等学校正在引领的美国大规模公开网络课程(MOOC)的热潮,可以说都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成功案例。

当然我国也在积极的探索中,例如:天津市十九中学是一所有91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初中校,多年来虽然教师非常努力,但由于生源不理想,教学成绩难以和重点校媲美。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自信,学校在七年级成立教改实验班,采用“新知点”个性化学习检测平台,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改之路。学校在未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任何经济负担情况下,率先在七年级开展教改实验。教师们放弃休息,利用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时间,义务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在线学习检测。

实验班虽然刚进行十六天,每天1小时,45位参加实验班同学的成绩,在月考中不同程度都有提高,26人在年级排名提高15名以上,很多同学单科成绩提高30多分,还有几位上初中就未及格过的学生,这次也能取得80分左右的成绩,更关键的是,这45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面对成绩,学生们难以置信,而校长和教师们却极为坦然,孙茁校长指出:教学模式一样时,生源决定教学效果;生源一样时,教学模式决定教学效果。孙茁校长强调: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坚信也能够改变学习模式。我们要寻找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才能在减负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

浅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篇6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有利于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事实上,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首次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又提出了“五化”的概念,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由此可见,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中央一直高度重视。

2011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其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二、前期发展特点

“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长一,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居世界前列表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通过加大技改投入、严格产业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等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显著;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高性能计算机以及电力、石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已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高档数控机床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通信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就,电信网络规范、电话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稳居世界第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稳步推进,信息技术载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动漫游戏、软件服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但我们也看到,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工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众多传统业急需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量落后产业亟待淘汰,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缺位,严格的市场规范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形势要求我国工业化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根据我国的实际,求索新的发展模式。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呈现加快融合趋势。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发展大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后,利用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向信息社会迈进。而我国工业化的加速期,正逢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与广泛渗透,这就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缩短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整合资源,发挥大部门全产业链的优势,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两化融合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未来展望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我们要大力推荐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结构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我们要冷静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积极用对,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我们要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互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一要找准切入点,努力使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到工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全面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要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信息产业水平;三要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四要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稳增长、调结构”的目的,是亟待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推进此项工作也具有很多积极因素:从宏观层面看,利用经济下行压力易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两化整合助力转方式、调结构的从企业角度看,要在当期复杂经济形势下实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利用两化整合提升技术能力、进一步降低成本。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7

近两年, 学校先后完善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精品课录播室等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建设。为满足教师远程培训及录制微课的需求, 学校特意为每个教研组增加了两台电脑, 配齐音箱、耳麦、手机录制微视频使用的支架等设施设备。2015年, 又在教室极其紧张的情况下, 腾出两间修建了微课录播室。目前, 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学校依托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全员参与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一站式”平台管理模式设计方案已初步完成。学校“智慧教室”建设项目方案已经通过区、市审核, 将于2016年施工。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 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均已能够基本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在常规教学工作中, 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助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信息技术与思想观念相融合

根据区教育“十大计划”, 学校将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

1.外出观摩, 感受改革

三年来, 学校共外派教师百余人次, 先后到重庆市聚奎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春市树勋小学等多所学校, 观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研讨活动, 让教师从感官上触碰, 丰富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阅历, 从思想上触动, 激发实践的热情。

2.专家引领, 对话改革

学校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发展需要, 适时请专家进行诊断式辅导。一年来, 我们先后约请吉林省“提升工程”项目办的郑世忠主任、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刘晓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理想软件工程学院钟绍春院长、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校榆树市武龙中学郭立国校长等, 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 学校依托现有人力资源 (省级专家、市信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瑞晶) 为任课教师, 从理念上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 以便在获取信息化教育前沿发展动态的同时, 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3.校本规划, 切入改革

以校为本是改革的原动力, 找准改革的切入口, 营造改革氛围, 是实现改革的重要保障。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以骨干先行, 示范引领的方式, 通过技术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引导教师从应用技术的误区中走出来。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技术服务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 体验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易操作性。

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相融合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目前,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40岁, 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结合这一现状, 我们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同时, 将技术融于教师培训中, 采取“通过网络, 线上学习;应用技术, 线下实践;平台互动, 混合研修”的培训方式, 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线下培训环节, 学校以微课的设计制作培训与实践为主要内容。主要采取分层培训方式, 完成金字塔结构的培训团队构建。塔尖为省信息技术专家 (本校教师) , 以下依次为:省市级骨干→学科组长或信息技术特长教师→青年教师、老教师。通过市、区骨干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等分层培训, 使全体任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这一环节中, 我们不单单从理论层面进行培训, 还将培训与“自主研创”相结合, 边学边做, 边做边修。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氛围已形成, 教师们在技术的支持下, 完成了微课的录制, 丰富了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资源。目前, 83%的教师参加了学校的“自主开发微课大赛”活动, 30%的教师参加了市级以上的微课竞赛。 (在这个时段解决了“要改革”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是技术层面和课程层面的深度融合, 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我校开展了“三段式”改革实践。

1.初探改革, 发现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是中心环节的重心所在。为了探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我们从2014年10月份开始, 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在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中, 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教改实践中, 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 如大班额情况下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 出现的“大翻转”终端设备不足、“小翻转”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问题;微课不能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问题;微课教学与教学课件应用混淆的问题;低年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等等。

2.深入探索, 剖析问题

实践中我们确定了两个实验年级、三个学科、四个实验班, 采取听思结合的方法 (即“专家听课, 引领反思→组内听课, 集体反思→自我听课, 自主反思”) 深入实践, 边实践边研讨,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实践探索阶段, 教师忽视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二是缺少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三是未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四是教师对微课的片面理解和刻意运用的问题。找准问题, 剖析原因后, 我们对症下药, 进行了第三阶段的大胆尝试。

3.创新实践, 解决问题

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于今年上半年, 适时调整方向, 利用微课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一特点, 确定“微课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这一课题。将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详尽研究、归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 规划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点”, 即为“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一问题找到答案, 避免信息技术使用的盲目性。这一时段, 我们有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对于终端设备不足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试点班级全员发动, 依托家长, 配齐终端的策略;对于低年级学生技能提升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大手牵小手、生对生、一对一教学的策略等。

目前,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实践只是起步阶段, 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已初见成效。2014年12月2日, 在全区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上, 学校宋晓梅老师执教的一节英语课, 迈出了我区小学英语学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一步, 其课堂教学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12月4日, 学校教学校长王晓红在省国培项目阶段交流活动中, 代表学校进行了主题为“注重技能培训, 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交流;2015年4月, 学校有1人考取了全国微课程评优大赛星级评委资格;2015年7月, 学校在NOC活动中, 分别获得1个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1个一等奖, 2个二等奖;2015年, 在全省微课大赛评优中, 学校有13人获奖;在“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中, 学校有三位老师的课被推送参加国家级评选。2015年11月19日,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种子教师”教学展示活动现场会在我校进行。这一年来, 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基地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校。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8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发展、紧密依存的逻辑本质,强调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我国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信息化的成果还没有发挥到最大,还有很大的潜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要从现代化全局高度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趋势,从人类社会活动特征看融合本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我国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以前),主要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特别是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二阶段(1993年至1997年),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并启动了“三金”工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1997年至2005年)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把信息化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大部制改革中将工业与信息化部合并,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

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演变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逐步明朗和完善,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支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生产方式转变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先后作出“要广泛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指导方针思想。

1997年4月,深圳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我国的工业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是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在九五计划中“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被列为一项重要目标。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信息化的总体方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到“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的高度。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新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解决了信息化中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中工业发展之间的隔离,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方向。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发展、紧密依存的逻辑本质,强调信息化带动产业的发展,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重要指导思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3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更深层次上的迅速发展;更高阶段更高起点上的迅猛发展;触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本质程度上的迅猛发展。

3.1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产业与工业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工业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业大而不强,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工业行业管理分散,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缺位,严格的市场规范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工业化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方面,工业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为工业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来自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政府引导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如通过信息化减少库存,节约工业用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成本,加快资金流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投入,通过信息化减少原材料损耗,优化流程工艺进行节能,提高智能设计水平、自动化水平,增加产品高技术含量,增加价值。

3.3 两化融合催生新兴产业

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不仅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于两化融合的行业在快速成长,如电力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软件产业、生物芯片、工业电子、金融电子等新兴领域都在迅猛发展;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生产型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这些产业的发展更容易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不仅前景广阔,还可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形成信息时代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的。以信息的技术传播和生产为特征的,非常典型的是新浪、百度、淘宝网等用了典型的信息时代的现代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只是他们的1/4。我国物流业约占生产性服务业的18%,是服务业重要支柱产业。因此,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非常重要。要发展生产性的服务业。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举措,因为很多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其实中小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去做,这就需要靠生产性的服务业去帮助它。另外,在推动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使得生产工业自己做强做大,最后形成我国的新兴产业,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

两化融合最终达到发展和形成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目的。

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思想体系

4.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产业层面。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生产和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分类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

4.2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在全球蓬勃兴起的IT产业中,就是既包括通讯、软件设计、网络交易、网络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又包括电脑硬件生产、通讯设备制造等微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集成不是融合,协同才能算做融合,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都可以突破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限,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业务过程协同,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实现产品商务协同、产品设计协同、产品制造协同和供应链的协同,从而缩短研制时间和费用,提高整个产业链和制造群体的竞争力,构建协作为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协同制造。融合发展在认识论、方法论理论上实现了创新。

5 结束语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地实践,形成了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深度融合发展的概念,概念形成思想,思想形成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将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摘要:分析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思路,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概念、融合的思想、融合的理论体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融合发展在认识论、方法论理论上实现了创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9.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9

2016年7月2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在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发表讲话, 他指出,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两年来, 成效较为明显, 形成了地区、行业、企业协同推进, 系统集成商、装备制造商、研究机构、用户联合实施, 推动智能制造良好氛围的形成。

会上, 苗圩表示, 要深刻认识推进智能制造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 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 是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必然选择, 也是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推进智能制造既艰巨又紧迫, 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攻方向,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篇10

与此同时,姑苏城内、太湖之畔,正在进行着一场互联网和现代农业交互碰撞的饕餮盛宴。9月6—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苏州召开。国家相关部委、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者、涉农互联网企业和新农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畅想“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美好未来。

在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本届全国首次“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有关精神,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快速健康发展。

在这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盛会上,与会者们赶着信息大集,交流着创业创新经验,在主题各异的论坛上晒思想、分享成果,用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当主角”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路径已成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意识到,农村互联网发展必须要“接地气”,要带动农民加入到这场传统农业提档升级的改造中来,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盆景转化为风景。

上一篇: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下一篇:广东制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