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2024-04-14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精选9篇)

篇1: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摘要: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本人充分借鉴其他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总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应中学地理教学要求的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地理日常教学当中,将极大地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地理课程的每一部中,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多元化;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现代化教育技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走进了地理课堂。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二者的整合应用就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甚至掀起了一场教育的革命。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按照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无缝融合[1]。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空间感极强的、现实性更强的、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它总是站在一个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问题。因此传统的黑板式讲授教学方式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初中地理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整合是一件顺应潮流的事情。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完美的结合这一重大课题就落在了每一位地理教师的身上。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整合中的误区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上,总体情况是: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缺乏整体考虑;硬件投入大,使用少;教学往往只限于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应用较少;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较多,常规教学偏少[2]。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对象就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俨然已经成了教育信息资源的标志和代言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也就是开发多媒体课件及应用。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程教学被表面化成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可这是我们教师的一个普遍的误区。因此我以多媒体的应用为例阐明我的观点。

(一)“蜻蜓点水”式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很多教师为了追新,一上课就使用多媒体,有时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明明大屏幕上显示课件,教师也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全然不理会课件的存在和学生的感受。这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就叫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的现象着实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如“蜻蜓点水”,将信息技术留在了“水表面”,不曾深入整合。

(二)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 观光客”

有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视觉、听觉、感觉的全方位冲击,索性将一切与本节地理课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全都用上。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如同走马观花,确实是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学生们对于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几乎没有印象。同时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请问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把“人灌”改为了“机灌” [3]。我们教师成了地理课的“导游”,而学生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观光客”。

(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

有些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只顾坐在电脑前点鼠标、照“屏”宣科,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座位上被黏上了万能胶水,不能移动。教师埋进课件里,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忽视了授课过程中的“生成”,也忽视了学生的“微表情”,造成师生之间丧失了交流的机会。有时候由于设备故障,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这位教师就无法授课,只能灰溜溜收场,失去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动把握。

如此种种实事无疑证明了一件事: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上,整合还不够彻底。因此,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使教师成为积极的、正确的引导者,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摆脱传统的角色[4]。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创新

要真正做到“整合”的关键是“融”。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要营造一种新型的课堂环境,实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即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还有我认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如说成是“融合”,更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以后我们只谈融合二字。

(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教育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具有了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还要培养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变成关心如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方法亦出现了多样化:发现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真实性问题解决等。教师根据课程以及学情确立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提供情景,激发学生思考,提供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交流互动,完成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无不体现着“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课程的每一部分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所追求的目标。

1.让备课“信息化”

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设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交搜、索流、下载有利于我们备课的各种资源,例如:我常用的几个课件网站http:///(第一课件网)、http://wenku.baidu.com/(百度文库)、http:///(课件之家)等等。再加上精心地运用PowerPoint(微软公司出品的制作幻灯片的软件)、Author ware(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体技术)、Director(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体开发工具)、FLASH(Macromedia公司出品)、Science Word等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和文档处理软件,呈现出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减少抽象概念认知具像化的负担。

2.电子课本、人机界面必将取代传统教育模式

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必将为以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学生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计算机、U盘等存储设备。这样一来既省去了国家印刷课本的费用,又让孩子们摆脱了书本的束缚。或许我国的减负可以如此行事,必将带来新的体验。这个想法如同英国的教学,英国政府将信息通讯技术(ICT)应用在教育领域,不仅是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电脑的更新速度更快,值得一提的是,交互电子白板在英国基础教育中已经普遍展开。那清晰的可视化界面、便捷的操控方法和灵活的交互功能不仅节省了教师授课时间,而且容易激发其教学灵感;另一方面,电子白板生动、形象的展 示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些都让人向往。

3.让学生放开接手脚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的信息素养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穿插讲授各种信息如何取舍,课件如何制作等等,教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初级信息素养。例如七年级下册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东》和八年级下册的《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上网搜寻资料、制作课件,并以小老师的身份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给同学们讲课并且将自己分析整理后的资源同大家分享。这种体验会让学生快速成长,同时也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既然放手,就不要再“自以为是”地插手了。你别看他们是初中生,他们的总结、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一点也不差。如此反复让学生思考、练习,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各种能力,正好符合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敞开信息资源的大门,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交流互动

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初级信息素养,通过这些基本能力实现知识探索和创新,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你想象不到的能力。例如:在讲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时,我提前布置一些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到底是什么原因?火山的类型,各种火山喷发的情形,以及火山喷发后只会给当地带来恶劣影响吗?日本的和服与中国哪个朝代相关,这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哪个特性?学生在浏览相关网站之后,经过讨论并作相应论述,条理清晰,丝丝入扣,实在让我刮目相看。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应用分析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手段,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显著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一)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有的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太低,还有网络教室的设备不会使用,不会打开,关机,也不会控制网络教室软件,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5]。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同时课件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还要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这种“渔”,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鱼”。地理课上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做做课件,学生动动鼠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去搜集想要的资料,并学会使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课程要求达到的目标,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收获“鱼”以及“渔”这种能力。

(三)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但是计算机辅助地理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图1:简单的图却能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做出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夏天正午的杆影要比冬天的杆影短。冬天太阳照入室内的阳光要比夏天照进室内的阳光要多。借此可以用简单的现象来解释地球公转致使同一地区的太阳高度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那所谓的“重点、难点”已不再是教师难啃的骨头。

(四)尽管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仍不能忽视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或方法都要紧扣教学内容重难点的需要。不能一味追求新潮,对教学内容不加分析地套用多媒体技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也有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面。

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文字和背景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而且多变,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但却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放映过程中,文字、图片一幅幅的放过去,学生对其板书内容只有零碎的而没有整体的概念,学生只顾看和听,不能顾及思考与练习,而独具匠心的板书,灵活的板图,既能很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分析和理解[5]。

一组好的地理板书,不仅可以完整地表明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整堂课知识的回顾和记忆。(如图2、3所示)

(图2)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图(图3)黄河流域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在讲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我用了这样一个板书(如图2所示),动静结合地讲了雨带推移这一难点,同学们大部分可以在我的指引下自己描绘雨带推移图。

“5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此时我国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以及西南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7月中旬—8月中下旬夏季风北跃到华北和东北地区,为夏季风鼎盛时期。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势力减弱迅速南撤。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带随之结束。”

又如我在讲完黄河流域存在问题时,还剩5分钟下课,忽然意识到少了点什么,于是我临时设计了这个板书(如图3所示)。先引导学生和我一起画出黄河主干图代表流域,标出中下游,按照河段边回忆,边提问,标出存在问题,同学们不仅说出了本节重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严重的地上河,还开拓思维,讨论出了黄河上游荒漠化问题、黄河流域两个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饮用水等过量用水问题、“塞上江南”是黄河水的功劳。同时还激发了我的兴趣,我饶有兴致地讲了凌汛的发生条件、危害以及治理措施,并把凌汛的现象引申扩展到凡是有结冰期且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南北向的河段都会发生凌汛。例如:俄罗斯的叶尼塞河就会发生凌汛。这节课因为这个板书,我和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升华。

因此,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寻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切入点,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才能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才是高效的教学方式。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地理日常教学当中,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地理教师任重道远。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地理课程的每一部中,还需要更多教师去亲身实践。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它不仅能融合到地理学科中,我们或许可以统一叫它“通用技术”,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学科,帮助任何学科发展壮大。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践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道路上,与我同行。

[参考文献] [1]蒋鸣和.融合 重构 拓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J ] .教育情报参考,2007(39-40)[2]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J ] .电化教育研究, 2 0 0 5(1)[3]高娟.浅谈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J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 0 11,(124-125)[4]丘萍 彭玲.浅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A ] .教育与职业, 2 0 0 8,(186-187)[5]李庆红.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推进生物教学改革创新[ J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7-18)

篇2: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面对深度融合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借助开发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研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开发微课资源,变教学资源为学习资源。

在以往的资源建设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些资源的局限性愈加明显:一是不能满足不同教师对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这些资源大多属于课件资源,主要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服务,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微课的兴起,为信息化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微课资源容量小,便于在不同的终端上使用,且微课开发的门槛低,方便教师掌握。

因此,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的老师先行先试,尝试开发微课资源,通过他们培训和吸引全校教师共同来参与这项工作,同时将教师微课开发与校本研修学分考核挂钩,有效地保证了微课制作的质量。我校开发的微课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自主学习检测单三个部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认为开发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校本研修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笔记,开发智慧课堂,以先教后学为先学后导。微课程,开启了“融合”新时代。受翻转课堂的启发,学校在开发微课程资源的同时,积极尝试智慧课堂的实践探索,规定各教研组每月必须开出一节智慧课堂研究课,并向全校展示。

我们的智慧课堂借助“为知笔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网上协作,具体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网络观课,自主学习。课前利用为知笔记的群组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和自主学习检测单。学生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不懂之处可通过网络请教同学和老师。

第二,预习检测,提出疑问。利用VBA开发的自主学习检测单具有即时反馈功能,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我们设计了三种梯度的检测单,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讨论群组中,并由教师精选汇总后上传到为知笔记,供课堂上讨论解决。第三,小组合作,研究解决。主要包括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3人小组,合作解决经教师精选后的学习疑问,在合作过程中可有学生扮演小教师角色帮助解决,也可将问题提交到讨论群组由其他小组或老师帮助解决。第二次是6人小组,合作解决由老师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该合作探究任务更具挑战性,需要组内合作交流或组际协作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第四,巩固练习,小结提升。学生可以利用测试平台自主完成巩固练习,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同时老师也能利用测试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作出必要的指导。此外,学生还可利用为知笔记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为知笔记不仅是一种教学平台,它还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现了“人人通”,使学生在“云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许多学生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个人知识进行管理,需要时又能将自己的个人知识共享给老师和学生。

三、建设研修平台,实践网络教研,变封闭研修为开放研修。

课例研修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以数字校园为支撑;与智慧课堂、微课程等探索相融合;根据教与学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确定研修主题;采用团队研修形式。具体操作步骤为①预案上传。开课团队由三人组成,其中开课者、同学科协作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各一人;接到开课任务后,通过网络协作或面对面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研修网“教学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②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各成员针对开课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并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上传研修网,开课团队汲取同伴建议后完善教学设计,并将信息化教学设计修改稿上传研修网“教学设计”栏目。③观课评课。开课一般在两个信息化专用教室进行,要求研修团队各成员到现场听课,其他教师可以采用网上听课的形式。听课教师可现场通过手机等无线终端上网即时发表评论,或课后到研修网上发表评论。④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要求开课者认真参考各位同伴的评课建议,两天内写出教学反思、一周内整理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上传研修网,供同伴参考,各同伴也可再次提出修改建议,提升教研深度。⑤视频上传。视频内容包括开课者说课、课堂实况、协作同伴点评3个部分,要求在三天内上传视频,让开课者自观课堂,引发反思;同时也让其他教师网上观课,发表评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五步课例研修”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有效实现知识管理,促进其专业发展。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了“优质轻负” 开发微课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新途径。一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发现身边问题,通过“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的过程,帮助教师解决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简单实用,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二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三是微课便于传播,为教师交流学习提供便利,从而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四是微课便于将专家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传播,引导和帮助年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五是通过开发微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开发微课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华中微讲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微课有效地帮助一些学困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了各学科及格率。

2、促进了学教方式的转变,形成了“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实践有利于培养教师新的教学素养,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的转型。一是改变了教师原来认为学生不会自学的看法。信息化教学前移,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供更多的内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为教学创新提供新空间。在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商讨难点,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会协作学习,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收获学习成就感。二是发展了教师的教学新素养。在智慧课堂实践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功底之外,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一定修养。这些新的教学素养与传统教学素养融为一体,增强了教师实施教学最优化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新提升。三是养成了常态化反思习惯。智慧课堂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事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教学视频,便于教师播放、审查和修改,实现教学反思常态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从“演员”到“导演”,教师新职能开始显现。在智慧课堂学习方式下,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认真制作教学视频,积极设计课堂创新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因此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向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转变。

篇3: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自从信息技术引入教育系统以后,信息技术就打破了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一些教育工作者原来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软硬件,所以无从下手,容易产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此乃第一境界。

1. 特征分析

(1)信息技术处于工具地位。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教育部、政府的政策文件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被动接受信息技术,于是开始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备。开始被动的学习Microsoft office,Flash,Photoshop,Premiere pro,Nero等软件。信息技术此时只是具体的服务于教学任务,还没有成为学科教学的自觉需要,是为了迎合教育信息化改革,信息技术只处于工具的地位。

(2)信息技术处于边缘状态。学科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偶尔当成教学的一种门面的装饰或者点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彼此边缘的状态比较明显。

(3)教学模式处于封闭状态。教学课件、文稿、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参与并没有真正改变传统的知识教学导向,以黑板、粉笔、教材、教参为代表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依然封闭在教材、教参、教室,简单、孤立的课件内,隔离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之外。学生的学习作业以及评价机制都没有本质的改变。

(4)师生处于被动状态。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科教学,但是信息技术的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接受,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与学习。教师还处于摸索和观摩状态,学生还处于被动地看、听的阶段,缺少实际操作和互动的机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还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 学科分析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简单融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结合教材、教参编写演示文稿、静态演示课件,能够清晰地演示教学内容,呈现直观的知识内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工具演示一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课程的重点难点,能够拓宽学生的固定思维,帮助学生脱离厌学的枯燥学习氛围。

3. 优势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增强了师生的感悟。通过教师备课,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观看课件,借助课件的力量,让师生真正感受知识立体化的魅力。

(3)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的视频、课件、图片,通过计算机、投影机投放到显示屏上,既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深刻理解重难点知识,又扩充了教材、教参以外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科教学的创新氛围

经历了第一境界,教师渐渐淡忘了接受新事物的迷茫和恐惧感,反而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软件,那种动态的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教育工作者在追逐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此乃第二境界。

1. 特征分析

(1)信息资源得以整合应用。通过对设备的使用,软件的学习,不再是单纯、静态、偶尔的使用课件、图片、文稿、视频、音乐。而是上网收集更多的资料,各种资源可以整合利用。

(2)信息技术处于依赖状态。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参,而是通过信息技术一切可以利用到的都将加以利用,使得课堂由原来的死气沉沉变成好奇、主动、创新的教学模式。

(3)师生角色得以改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书匠,而是开始成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成为主导者、创新者。教师帮助学生获取、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如何进一步创新的能力。

2. 学科分析

通过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各学科深度融合,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动态多媒体立体化课件、视频、图片;教育工作者也乐于参研学科教学了,学生也乐于线上线下学习了和课内课外学习。

3. 优势分析

(1)拓宽了信息资源渠道。当课堂讲解提出一个生疏的知识,教师上课前没有精心准备,这样师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搜索,输入关键词,找到相关答案,让学生乐在其中。

(2)线上线下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课可以录制视频,建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当学生在上课中走神或者一时没有消化的知识,可以通过下课后重新回放上课时的教学视频,反反复复的播放,直到理解掌握。

(3)增加沟通的机会与渠道。教师上课时间毕竟有限,可以通过网络QQ、微信、E-mail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既不受时间、空间、成本的限制,又能快速、高效的学知识。

三、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自由发挥

经历了第二阶段的无怨无悔的追逐,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实现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自由发挥。此乃第三境界。

1. 特征分析

(1)优课教学。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下,实现多途径的教学传播。

(2)合作教学。在有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远程互联网实现合作教学

(3)自主探索。知识在于创新,实现了信息技术自由,时间、空间、成本的自由,那么就可以开始走上自由探索的路线,走上教育信息化的改革的前列。

2. 学科分析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各个环节有效地深度融合;实现开发学科教学软件、视频、图片、教材;实现游刃有余地互联网遨游搜索资源,融合资源,随时随地为己使用。

3. 优势分析

(1)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原创性。丰富了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校校通服务平台,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

(2)借助微课融合,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导。通过网络观课、自主学习、预习检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研究解决、巩固练习、小结提升。

(3)实现网络研修。通过案例与视频上传,教师观看,教师探讨,发表评论。

四、应用实践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3种境界的分析,总结出以下3种可以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

1. 教学做研模仿型教学模式

这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现场观摩、现场技能训练、总结巩固为一体的被动式模仿型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采取教、学、做、研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厌倦式被动学习方式脱离出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研,从而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快乐。可以从课前备课、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切实有效的实施。

2. 项目驱动主动型教学模式

这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进行创设情境、再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型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主动学习能力。

3. 学导结合自由型教学模式

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各自的智能,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学科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但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辅导、督导;学生学会、会学;以及导学有机结合的分寸把握。通过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各环节的程序环环相扣。做到先学后导,问题先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导结合,符合认知;以导利学,学导相长;及时评价,开发智能。实现自主性,创新性、发挥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3个境界的分析和3种实践方法的应用,让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应用,并不断地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优化整合,更好地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优势,真正落实信息化教育,让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辉煌。

摘要:通过特征分析、学科分析、优势分析3个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3种培养:信息技术打破了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科教学的创新氛围、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自由发挥。提出了教学做研模仿型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主动型教学模式、学导结合自由型教学模式3种实践教学应用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融合,境界,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EB/OL].[2015-12-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1/t20160120_228489.html.

[2]周学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36-137.

[3]李彦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2):33,38.

[4]王俊卿.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3-45.

篇4: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科深度融合;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08-0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课程整合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仍有着“渐进式修修补补”[1]的弊端,导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文简称《十年规划》)放弃传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符合国情的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及国外现状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澳门大学单文经教授认为,课程整合不仅是组织学科内容的技术或重新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也是一种兼容并蓄的课程设计理论,包含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学习的本质、知识的组织和使用、教育经验的意义。[2]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多媒体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梳理并整合零散的知识点,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接受知识。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国外现状

21世纪以来,欧盟为了达到“知识欧洲”目标,截至2006年,欧盟实施了两期苏格拉底计划。2009年欧盟启动第二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2009-2013)。2013年,欧盟启动了学习能力提升计划。2014年,欧盟启动全球最大发展的资助项目“Horizon 2020”。

亚太多数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教育发展战略,或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有专门针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部分。韩国推进基础教育电子课本,自2007年韩国政府制定电子课本标准后开始着手电子课本的开发,到2015年,以电子课本全面取代纸质课本。新加坡从1980年制定第一个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The National Computerization Plan ),已经发布了六个信息化战略规划,第六个计划是2006年发布的一个为期10年的规划——iN2015,该规划的目标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化国家和全球化城市”。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全球竞争力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二。2010年,澳大利亚在中小学实施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新西兰教育部2013年3月发布的“E-learning趋势、规模及亮点”报告,报告总结了2004年至2009年高等教育E-learning取得的成果。

北美地区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近年,美国和加拿大利用其技术优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丰硕果实。

南美洲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横向对比,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重点不同。纵向对比,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启动时间不同。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IDI)仍然落后于信息化发展较快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概念及国内现状

1.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概念

《十年规划》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国家需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

我们认为,学科深度融合是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从而突破使用主体(师生之间)与使用客体(硬件、软件等)之间的明显界限,使教与学更加灵活。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学成为师生双方互动式、引导式的融入性合作活动。

2.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国内现状

2012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十年规划》,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3]。

2013年,在教育部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6.36万个教学点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教学点长期以来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

华南师范大学的胡钦太教授在2015年3月兰州研讨会议上提出,学科深度融合模式作为前瞻发展需求,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应用与其他要素完美的融合,从而服务于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以提升全民的教育质量[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5月23-2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会上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刘兆义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必须有“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变革、创新和完善来整体、系统地构建新常态的学与教的关联、共生、和谐和平衡。[6]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其中10M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学条件,学校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7]。

三、学科深度融合和课程整合的相同与区别

学科深度融合和课程整合之间有相同点与不同点,下面这个表格从具体的内容上对两个概念做出的比较,如表1所示。

1.二者相同点

学科深度融合和课程整合表现形式基本上相似。二者都是想要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并实现其最大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现代化教育。同时它们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教学质量,改变了教育现状。

2.二者区别

课程整合和学科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学科深度融合是课程整合的升级版。这两个概念都是从传统教学模式演变而来。但是,课程整合带有强制性学习,学科深度融合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当作乐趣。下面我们将以美国为代表的课程整合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学科深度融合进行对比。

首先,两国的教育背景不同。课程整合是西式教育背景的教育理念,不一定适合中国教育。基于中式教育理念,中国提出学科深度融合理念,它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突破教学活动中师生主客体之间的明显界限,符合中国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更加灵活。

其次,两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美国在基础教育完善的前提下,课程整合得以成功实行。而中国近些年,虽然基础教育由于经济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区域间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均衡。因此,中国缺少实行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

学科深度融合是根据中国教育现状提出的。中国基础教育区域分布不平衡,大体上是沿海发达地区使用课内与课外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中部地区混合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与课内融合教学模式,西部欠发达地区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再次,两国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课程整合需要先进的信息化基础作为保证,否则美国不会从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阶段、TELS(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阶段、TPACK(由“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者整合而成的一种新知识)阶段[8]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很成熟,课程整合的实施是从宏观的角度解决美国教育出现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只能从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学科深度融合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解决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问题。

3.主要案例

目前,苏州市正在开展“信息化教改暨未来教室”项目,其中,国家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未来教室的功能特性,为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推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教学流程(见表2),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

未来教室配备电子双板(以StarC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为主)、平板电脑(以学生应用平台为主),提供所有以上流程所需信息技术,此流程在翻转课堂理念的基础上,融入具体信息技术,使教学实施过程更加明确。目前,七所教改实验学校部分参与教改数学教师已开始使用此流程,教学效果后续会继续跟踪。

四、中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提出中国教育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观点,即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其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改变[1,6]。其实,如果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就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基于中国国情,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是要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1]。中国传统课堂采用的填鸭式和考试成绩至上的模式,不仅束缚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严重阻碍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基于以上各方面因素,如何能让中国实现真正的“学科深度融合”?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从宏观上引导,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12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十年规划》,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3]。2015年2月发布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在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9]。由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担当主要角色,所以必须深化他们对建设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以利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宣传、培训和推广。

第二,创造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教育发展需要国家作保障,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证稳定的教育环境,那么将不能正常的发展教育。之所以美国的教育信息化非常成熟,是因为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作保障。2003年,美国公立学校已实现100%联网,宽带接入率将近100%。2013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连接教育(Connect ED)”计划,要求美国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充分利用并升级E-Rate 项目,力争在未来五年内使美国99% 的学生都能用上高速互联网,让高速网络和最新的信息技术走进校园,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10]。在中国,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只有81%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73%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5]。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围绕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第三,建立示范点学校,注重教育资源实用。

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建立示范点学校,推动教育信息化,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在整个教育行业、区域中的应用。示范点学校的领导需要制订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与要求。另外,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教育资源实用。如果盲目的效仿,只能造成浪费资源的恶性循环。

第四,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

信息化高速发展状态下,中国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只是使用信息化工具,却没有信息化意识。从而在信息化环境中既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又浪费大量精力。

2015年在中国青岛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实现教育高度公平提供了机会[6]。中国教育信息化的难点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应意识到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同时教育部门应利用体制机制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对于学科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学会信息技术的手段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信息技术转化成为教师的教学能力,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第五,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意识。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生具有信息化学习意识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再好也是徒劳。这就要求要把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五、结论

课程整合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效果。区别在于课程整合是从宏观角度、从形式上改变教学模式。学科深度融合则是从微观角度、从本质上改变教学模式,即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从而使读者可以在本质上区别这两个概念。

学科深度融合是学科教师充分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信息技术变成学生构想和验证的工具,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创造信息化教育环境,建立示范学校,同时加强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虽然学科深度融合从理论上得到阐述,但是目前还缺少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真实的教学数据支持,这将是我们继续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02:58-62+67.

[2][美]James A. Bane.课程整合[M].单文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通知[D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2012-09-05.

[4]教育部.2013年教育大事记——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D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402/t20140207_163507.html.2014-2-7.

[5] 教育部. 我国教育信息化三年六突破[D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89/201505/187465.html,2015-5-15.

[6]新华网. 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综述[D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5/28/c_127848883.html,2015-5-28.

[7]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2/t20160219_229804.html.2016-2-4.

[8]何克抗.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12,05:5-10.

[9]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503/184892.html,2015-2-12.

[10]张进宝,张晓英,赵建华,吴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强调小组交流与协作,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个性教学资源中心和互动协作空间。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篇6: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一味的演示,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会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而教师却成为了地理课堂的“导游”。我们只有深入到教材里面,把教材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课件彻底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

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控制好教学节奏。信息技术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知识点转化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不能很好的做好课堂笔记,失去了课后复习的课堂笔记,也就无法系统地进行课后复习,最终导致课堂低效。如果采用板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将重点知识罗列在黑板上,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思考,这样既能使重点得到突出,也能使重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得到了强化,大大的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

篇7: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培训小结

延安路小学电教处,根据区教育局电教中心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1月3日和5日的下午4:00——6:00,在学校综合楼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准时参加了培训活动。

为了搞好这次培训,我们准备比较充分。首先是我校王玉坤、郭艳、朱素梅、沈学明四位老师,积极参加了区电教中心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培训项目。培训中四位教师专心听,认真记,努力领悟专家的讲座,为回校培训打好了基础。其次是四位老师回校后,利用区电教中心提供的专家讲稿,进一步学习,尽力提高自己对培训内容的熟悉程度。第三是负责电教工作的沈学明及时向学校领导传达了区电教中心的培训精神,取得领导支持,制定并汇报了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做好了培训的准备工作。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按照培训方案,电教处如期举行了培训活动。活动首先由学校分管领导夏延中校长讲解了培训的目的,提出了培训的要求,鼓励老师们认真听讲,努力实践。全体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要求聚精会神,专心听讲,对于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进行交流。

通过培训主讲人的认真讲解和教师们的积极听讲,以及相互交流,本次培训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1.通过培训,教师了解了国内、国际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更新了理念; 2.通过培训,懂得一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方法,知道利用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环境,创新地开展教学实践,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活动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3.通过培训,教师了解了“三通两平台”的含义及作用,明白了在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与专业提升的重要性。培训后老师们表示要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探索,为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而努力。

淮安市延安路小学

电教处

沈学明

篇8: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一、课前精心制作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所以,课件是我们的主要技术, 而课件又是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合的具体体现,课件设计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教学内容的形象表达、适当补充和深度扩展。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使用能力。 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相关资料和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 美术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有图片、文字、视频和声音等,教师要让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媒体, 从而制作出相应的课件。 信息技术是对教材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教材中虽然选用了许多优秀的图片资料,但这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不够的, 教师所使用的课件要尽可能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例如,我在准备“恐龙世界”这节课时,由于不可能将恐龙的遗迹、化石带入校园,更没有条件让学生们看到这种史前巨兽,于是,我就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 在课上,我展示了大量的恐龙图片,播放了恐龙时代的生活视频,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讲述,使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恐龙的身体组成结构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和掌握。 这说明课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中巧妙使用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环境,增强美术形象直观的冲击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这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也是美术教学的客观要求。 作为学生,特别是县级市的一名普通小学生,他们的见闻相对有限, 接触美术作品的机会也不多, 所以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美育,教师就要上好、上精每一节美术课。 美术课有“造型·表现” 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个领域,其中“欣赏·评述”领域的讲授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过去的课堂上, 许多知识学生只能通过教师枯燥的口述获得,不仅枯燥空洞,而且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而如今,只要教师把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精心提炼和制作, 形成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播放,学生们就可以窥见某件美术作品的全貌,对其有全面、感性的认识,这就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雄伟的塔”一课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们能对塔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我便在课件中将塔进行了动感展示旋转起来的塔使学生们对其组成结构、 主要组件有了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 同时,我将塔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度概括成梯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体,在课件中进行动态叠加,并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课件中融入了我们本地颇负盛名的“复州城永丰塔”形象,使“塔”这种相对陌生的建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也使抽象陌生的建筑形式变得生动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活跃,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课后拓展运用

课堂美术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的求知欲是无限的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班额相对较大,班级中总有照顾不到的学生,因此“因材施教”有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但如今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就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易于接受、乐于探索,真正做到了主动学习美术。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收集相关知识,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美术教学的新“成员”———电脑绘画的内容,将从前要求严苛、工作量极大的连续图案和一些比较复杂的创作等手绘作品的难题解决了。 同时, 信息技术中许多动画的效果也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多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课后会主动进行模仿和创作。 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电脑进行个体学习,这就把课堂美术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另外,美术教学中涉及广泛的学习内容,有许多专业知识的呈现,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对其进行完整的现场展示,但现在,教师就可以将事先录制或下载的视频进行剪辑,加速播放,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接受比较多的美术知识。

篇9:体育学科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关键词:体育学科;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62-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体育课堂。实践证明,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效率。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教学中体育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融合信息技术,让我们的体育课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信息技术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其随学习的深入强化和丰富,为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尽管情感必须由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感悟,但是适当的点拨,使他们入门还是必要的。有位老师在低年级《阿笨熊学本领》(前滚翻)教学时,课的开始就利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制作的森林里各种动物锻炼身体的热闹场面的课件,深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很自然地对“今天我们要干什么?学什么内容?”感兴趣。这种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形象直观,突出重点

抽象的知识用语言描述,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通过信息技术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如体育实践课《气体交换站》一课中,吸入的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中的氧就会渗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以维持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再由血液带到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这样就完成了气体交换。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制作气体交换过程的动画,通过信息课件的演示,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便能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亲眼看到气体交换的过程,真正了解了肺泡是气体交换站。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三、信息反馈,完善动作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动作技术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模仿、练习、纠正动作、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反馈功能,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动作情况,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学习的动作技术。有一位老师在排球技术的教学中就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反馈,学生能看到自己的动作,找出并改正错误动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融合音乐,愉悦身心

音乐是一种节奏明显的艺术形式,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种奇特的作用。在教学中,音乐又给了充分的想象与表现的空间,在音乐的伴奏下,积极的、活泼的、自由的想象,并力图在姿态、形体、气等方面充分表现了个人的潜能,使身心得到了协调的发展。队列训练改哨子为音乐伴奏,效果会更佳,游戏配上音乐,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武术教材中,音乐伴奏解决教材单调、枯燥的缺点,使学生很快兴奋地进入角色,提高学生运动的适应能力。体育课的结束部分,进行音乐伴奏的短时间整理活动,使身心从紧张到平缓,这一过程一般选编舒展、节奏轻盈的乐曲,才能达到心理和身体各部位放松的目的。音乐可以使学生精神愉悦,消除疲劳,可以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学生在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中会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的情绪,使其可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上一篇:房地产激励员工口号下一篇:举重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