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鞋业

2024-05-20

广东制鞋业(精选八篇)

广东制鞋业 篇1

2月26日, 广东鞋业厂商会设计师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成立大会, 并推选出首任会长。该省从事鞋类皮具设计、产品开发、设计展示、生产工艺、教育培训、行业资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设计师委员会。参加会议的150多位鞋类设计师通过选举, 推选郭斌文为首届会长。

新上任的广东鞋业厂商会设计师委员会主任郭斌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前的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 国内的皮具、皮鞋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过去是一种高质量、低效益, 主要收取加工费的商业模式, 现在需要向品牌运营、高附加值商业模式转化, 且这种转化是可以实现的, 因为一方面现在的“中国制造”已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品质一流的精品, 不少国外顶尖品牌的制造是在中国完成的;另一方面中国也逐渐涌现出一批技艺娴熟的设计师和有市场运营经验的品牌运营经理。郭斌文认为, 如果将设计师的精湛技艺与品牌运营经理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 行业核心竞争力及其产业的转化将会水到渠成。

据了解, 新成立的设计师委员会是广东鞋业厂商会的下属机构,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秘书处设在厂商会内, 主要为鞋业设计师构建高层次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规范鞋业设计师职业标准, 拓展鞋业设计师发展空间, 吸收国际先进设计理念, 发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共同推进“中国制造”。

广东制鞋业 篇2

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何贵玲:广东省皮革鞋业是轻工制造业中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生产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品丰富多彩、品牌形象突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一传统产业为丰富人民生活、活跃地方经济、扩大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经过自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广东皮革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实力雄厚、品牌优秀且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支柱、带动和领航的作用,是全行业的优秀群体代表。在总结30年发展历程之际,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在传统行业中争创名牌”和“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精神,广东鞋业厂商会、广东省皮革协会和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这次评选活动。经在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备案,按企业自愿申报、行业推荐原则,经过筛选、评审,评选出“2010广东省皮革鞋业三十年发展成就优势企业”,现给予表彰和宣传,以树立榜样,扩大影响,推动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广东鞋材商会会长刘穗龙:此次评选,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政府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精神,为促进我省皮革鞋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三是打造一批国际采购中心和总部基地,建立国际和国内市场价格指数体系,进一步提升广东皮革鞋业的市场地位。四是成立行业发展基金,协助企业开展品牌发展、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企业上市、人才引进等工作。五是加强商会协会建设和发展,积极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大力推进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六是承担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推行环保节能生产,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关心爱护员工。

广东省皮革协会王建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广东承接了港、台以及欧亚皮革鞋业的历史性转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鞋业、皮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产量占全国半壁河山,占世界1/4。从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广东省皮革工业年总产值从2.12亿元增长至1550亿元,30年共增长730倍,平均年递增25%;制革年产量从133万张增长至2750万张,30年共增长20倍,平均年递增11%;皮鞋年产量从520万双增长至12.18亿双,30年共增长234倍,平均年递增20%;皮鞋年出口量从94万双增长至4.2亿双,30年共增长446倍,平均年递增23%;皮包袋年产量从30万个增长至3.8亿个,30年共增长1264倍,平均年递增27%。

过去的30年,是广东皮革、鞋业生产规模急速扩大的30年,也是全行业生产技术快速提升、装置设备不断更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自主品牌迅速发展、产业配套全面完善和产业集群规范建设的30年,也因此是广东皮革、鞋业最值得大书特书、永留史册的30年。

皮革、鞋业是广东省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活跃地方经济、提供人们日用消费品、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的皮革、鞋业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一样,面临许多困难,对我省皮革、鞋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等,此外还有企业规模小、出口为主、自主品牌少等自身因素。因此当前要重点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主动的调整、转型和升级,以适应全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总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总目标。

广东省皮革鞋业百强企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真皮女鞋

新百丽鞋业(深圳)有限公司

佛山星期六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大沣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英妮鞋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比莉华鞋业有限公司

广州天鹅星鞋业有限公司

惠州市港盈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莱思丽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欧雷鞋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五度空间鞋业有限公司

时尚女鞋

合众服饰(深圳)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大沣实业有限公司

嘉和鞋业集团有限公司

潮州市美特鞋业有限公司

揭阳市华翔鞋业有限公司

揭阳市越兴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足美鞋业有限公司

惠东县振丰鞋业有限公司

广州罗尔纳莉贸易有限公司

广东信利达鞋业有限公司

广东香恋鞋业有限公司

惠州市源锋鞋业有限公司

惠东县嘉和鞋业有限公司

惠东县嘉诚鞋业有限公司

惠东县源利通鞋业有限公司

男鞋

东莞市琪胜鞋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必登高鞋业皮具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虎威实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华尔俊豪鞋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恒达鞋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富华鞋业皮具有限公司

鹤山市华利达鞋业有限公司

广东万里马投资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一日千里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伊万鞋业贸易有限公司

广州市红砂鞋业有限公司

韶关市德成鞋业有限公司

休闲鞋

佛山市高明港星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乾利鞋业有限公司

广东思迪嘉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新成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汉骏鞋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长城鞋业有限公司

惠东县粤通鞋业有限公司

工艺鞋

广东永金兴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众利鞋业有限公司

潮州市嘉富制鞋有限公司

潮州市西达利鞋业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潮州市天裕鞋业有限公司

潮州市宏智鞋业有限公司

广东珈利斯鞋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信隆鞋业有限公司

揭阳市金顺发实业有限公司

揭阳市美兰迪鞋业有限公司

童鞋

东莞市巴巴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广东永金兴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潮州市天裕鞋业有限公司

亿利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柏戈斯鞋厂

广州市红成鞋业有限公司

皮具箱包

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广东万里马投资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胜利来皮具有限公司

广东威豹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苹果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斐高箱包有限公司

广州卡丹路皮具有限公司

广东亨得利实业有限公司

江门市丽明珠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朗泽贸易有限公司

皮革服装

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江门万胜皮制品有限公司

港京裘革厂(深圳)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雅山皮具有限公司

阿弟娜国际实业(香港)有限公司

广州市琪乐皮革服饰有限公司

深圳市思诺兰德服装发展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桂欣皮革制品厂

中山市南区爵派服饰厂

深圳金雪马皮草服装厂

制革

佛山市南海联港皮革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兆福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鹤山市洪萍皮业有限公司

中山市南艺制革厂有限公司

东莞福聚皮革有限公司

广州市新概念皮革制造有限公司

清远市清城区振威皮革厂

广州市欣弛(博奥)皮革有限公司

广州新星皮厂有限公司

广州绿北洋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鞋材

广州市邦尔福鞋材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智颐达鞋材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大昌皮革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方鞋材有限公司

东莞市铨兴鞋材有限公司

潮州市金山塑料有限公司

潮州市威洋橡塑鞋材厂

广州市白云区美联皮革商行

惠州市智华皮革有限公司

东莞市长江创鑫鞋业有限公司

鹤山市新科达企业有限公司

鞋机

佛山市南海区尚格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良强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厚街力泰五金机械厂

佛山市南海区平洲永正制鞋机械设备厂

佛山市南海瑞洲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名栅机械有限公司

皮革鞋用化工

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

广州市惠景皮革有限公司

广东东方树脂有限公司

强尼鞋材化工公司

广州南泾皮革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皮革鞋业商贸基地

广州市荔湾区西城鞋业广场

广州新华南鞋业百货城

广州大都市鞋城

广州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发广场

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

名商天地皮料五金龙头市场

东莞濠畔鞋材广场

惠东县黄大吉鞋材商贸城

粤东(国际)鞋材市场

东莞市南峰国际皮革鞋材交易中心

广东制鞋业 篇3

为了帮助出口企业对产品生产进行质量监控, 应对日本不断增加贸易壁垒, 更新出口法规, 让企业顺利进入日本市场, SGS特邀BO-KEN中国华南区纺织及鞋类资深技术支持的藤代学讲师, 于2012年12月12日下午在深圳举办“2012 BOKEN杂货研讨会”, 其目的是帮助皮革产品出口到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应对在出口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 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成功。

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何贵玲研讨会上首先致辞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和出口国, 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鞋类进口市场, 在日本鞋类产品进口中, 中国鞋占有绝对主导地位。2012年前十个月, 中国鞋类出口到日本4.53亿双, 出口值23.05亿美元, 其中广东出口到日本的鞋类0.64亿双, 出口值4.07亿美元, 同比增长3.62%。同时, 何会长还指出, 中国鞋类具有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 能够满足日本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加上运输成本低, 中国鞋类出口日本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鞋无论是市场地位、产品形象、消费者评价等方面, 在日本市场上与同类产品相比较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 中国制鞋企业应努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加快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档次, 提高“中国制造”在日本市场的地位。何会长表示:2013年即将来临, 广东鞋业厂商会将鼓励与引导会员企业科学经营, 实行进一步的科技创新, 制造消费者可信赖的高品质鞋类产品, 同时将与SGS、BOKEN更深层次的合作, 为广大出口鞋企在检验检测等方面做好服务。

研讨会上, 来自日本BO-KEN的藤代学向与会者介绍了鞋、箱包、皮带等测试方法以及日本国内品质要求;来自日本BOKEN的东浦刚则介绍了鞋包类产品的标识及有关法律规定与标识备注事项。期间, 参会人员还积极提问, 讲演者均给予了详实回答。来自深圳的皮革制品 (主要为鞋类) 出口企业约5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广东制鞋业 篇4

一、成都鞋业基地介绍

1、成都制鞋业历史沿革

成都市制革制鞋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始于三国, 成于清代, 在清代已达到一定繁荣程度。1994年, 成都市武侯区开始在永丰乡建立四川省个体私营皮革加工贸易区。1999年, 武侯区在皮革加工贸易区成功举办了首届西部鞋业博览会, 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商来武侯参展订货, 自此, 成都武侯鞋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鞋业最集中的永丰乡成了名扬西南的皮鞋之乡, 同时带动了簇桥、金花、机投等几个乡镇的鞋业发展。2002年5月, 西部鞋都工业园项目经省计委批准立项, 并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武侯区组建了鞋都工业园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鞋都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将鞋都工业园作为全区经济特区推进建设发展。2006年1月, 成都市武侯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女鞋之都”区域品牌, 同年3月, 园区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优秀工业园区”称号。目前, 工业园区附近鞋业企业集中,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中国女鞋之都及其周边聚集了成都市80%以上的制鞋企业和90%的配套企业, 以中国女鞋之都为中心, 已聚集形成了专门服务于制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人员培训、信息咨询、货物配送、印刷包装以及鞋楦、鞋垫、鞋底生产等诸多企业配套较为完善, 产业链初步形成。

2、成都制鞋业概况

在产业格局中, 成都以武侯区为中心, 以女鞋制作为特色, 以差异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成都目前鞋业年产达1.35亿双, 年产值在148亿人民币。产品以出口为主, 约占销售总额的80%。出口地以欧洲和美国为主, 占出口总额的75.63%, 其中欧洲市场占出口总额的56.49%。

目前成都市以“一都两园” (武侯鞋都工业园、崇州制鞋工业园、金堂制鞋工业园) 作为制鞋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 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的发展重点。

武侯鞋都工业园:功能定位为成都市制鞋产业的高端和核心区域, 重点发展“五大中心、一品牌基地”, 即:贸易中心、品牌展示中心、研发设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及中介服务中心和品牌生产基地。因此武侯鞋都主要承接设立贸易、品牌展示、研发设计、人才培训、信息及中介服务公司等方面的企业, 引进少量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生产企业。

崇州制鞋工业园:功能定位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成品鞋、鞋面革及鞋材生产基地, 鞋材交易市场及技术工人培训机构, 重点发展鞋业制造, 着重引进沿海制鞋大型生产企业, 使沿海制鞋企业数占园区制鞋企业总数的25%以上。鼓励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入住园区, 并力争达到35%以上;大力支持鞋材等配套企业发展, 配套企业规划用地面积达到30%, 努力提高配套比重, 力争使配套能力达到40%以上;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和鞋材交易市场的建设, 满足企业的需求。

金堂制鞋工业园:功能定位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成品鞋及鞋材生产基地、鞋业技术工人培训基地, 一定规模的鞋材交易市场。园区以发展鞋业及鞋材生产制造为主, 着力引进沿海制鞋及鞋材大中型企业, 优先引进台资及外资企业, 注重引进为世界知名品牌贴牌生产的企业, 努力使园区形成全国最大的制鞋贴牌生产区域。同时, 建立西部规模最大、工种最全、水平最高的制鞋技术工人培训学校。

3、成都制鞋业品牌现状

成都目前的女鞋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占全国总产量的10%, 全球的7%。涌现出一批明星制鞋企业, 其中规模较大的包括:艾民儿鞋业、卡美多鞋业、古奇鞋业、美丽点鞋业等。

以上四家鞋企概况及生产能力见表1。

二、重庆鞋业基地介绍

1、重庆制鞋业历史沿革

重庆皮鞋生产已有百余年历史, 早在清朝就已开始生产皮鞋, 解放前, 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 制鞋企业一时成为军用皮鞋的生产基地。制鞋及其相关产业, 作为重庆经济的一大支柱, 在政府的关注下, 近年来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向规模型现代化发展。现在重庆作为中国鞋业生产基地之一, 拥有中小型制鞋企业五千余家, 从业人员超过18万人, 年产值达到百亿规模, 形成三大集团区域:璧山县、铜梁县及重庆市内 (南岸区、大渡口区、渝北区) , 其中壁山鞋业又占据重庆鞋业的龙头地位, 在壁山县甚至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重庆鞋产品主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乌克兰、欧盟、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06年2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璧山县“西部鞋都”荣誉称号。

2、重庆制鞋业概况

重庆制鞋产业包括三大集团区域:璧山县、铜梁县及重庆市内 (南岸区、大渡口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

其中, 以璧山县为中心, 以综合化为特色, 以规模化形成竞争优势。璧山县是重庆最重要的制鞋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 璧山县已经形成完整的制鞋及配套产业链, 年产皮鞋6800万双、年产值50亿元人民币。产品主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乌克兰、欧盟、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 通过对西部鞋都工业园的规划建设, 坚持以奥康集团为龙头, 园区为载体, 建设产业孵化区, 鞋业企业发展规模有较大提升,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目前西部鞋都工业园已吸引了红火鸟 (奥康旗下) 、金田、砂之船、卓雅、长庆、红土地等名牌鞋业生产及配套的大批国内外企业入驻。此外, 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形成了以鞋业生产为中心, 原辅材料、鞋机设备、技术研发的产业集群。璧山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重庆市及周边区县制鞋产业的发展, 带动能力明显。

三、西部鞋业市场潜力分析

1、市场趋势

从生产层面分析, 制鞋业从发达国家大量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 再由东部地区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 是鞋革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经过最近20多年的发展, 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制鞋业已相当发达, 竞争日趋激烈。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价格低廉, 近年来部分中国制鞋企业开始把生产车间向西部地区转移, 以期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二次创业。“东鞋西移”的趋势, 是中国皮鞋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是东部企业开拓市场与西部企业寻求发展的共同需求, 这一转移有可能在3到5年内完成。

从消费层面看, 中国人均鞋类消费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皮鞋行业尚有巨大发展空间。庞大的人口基数, 以及较为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确保了鞋类产品的消费量, 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国内零售业的稳步增长也为鞋类销售渠道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制鞋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人们用于鞋类产品的消费支出逐年提高, 也为鞋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 国内市场对于鞋类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细分化、差异化, 内需对于制鞋行业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2、政策支撑

2011年3月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按照规划, 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而作为全国鞋业重镇的成、渝两地, 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3、市场分析

成都自古就是西部地区繁华的商业城市和消费城市, 女性消费长盛不衰, 作为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不仅成都本地的消费潜力巨大, 周边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也偏好到成都购物。基于历史地域因素、商业特点和国内外市场导向, 成都女鞋生产的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

2011年1月, 总投资达3亿元的四川外销鞋城出口展示订货中心项目在中国女鞋之都品牌企业基地正式启动, 该中心位于中国女鞋之都核心商圈, 预计于2012年5月建成, 建成后的鞋城将成为成都外销女鞋品牌的集中展示窗口。建成后的鞋城有近6万平方米的纯鞋业外贸档口, 这些外贸档口兼具出口订货、外贸档口、工业旅游、金融服务、外贸服务、财务结算、电子商务、品牌推广等核心功能, 将大大缩小成都鞋企与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出口贸易的产业配套差距, 同时也将带动国际采购商到成都来采购女鞋等商品。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是我国西南和长江上游特大型中心城市、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第四个直辖市。又是中央决定开发西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的重要前沿城市。现辖40个区、县 (自治县) , 面积八万平方公里, 人口三千余万, 是中国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作为西部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重庆居民爱消费、敢消费, 对鞋类产品的需求有较大上升空间。

涨声一片制鞋业如何应对? 篇5

制鞋业,一个众所周知一个低利润的产业,随着材料市场价格和用工成本的轮番上涨,很多企业主都纷纷表示,在过去的2010年制鞋业遇到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危机。据了解,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制鞋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从2010年初开始,整个原材料市场都在涨。美吉鞋业的徐经理告诉记者,2009年原材料上涨的苗子就出现了,但是涨价还是个别现象,2010年则是全面上涨。他总结,2010年皮革上涨了1 5%左右、鞋用胶水上涨了10%、包装纸的涨价也远远超过15%、鞋底上涨了10%左右。其中,越高档的鞋涨价越多,因为越高档的鞋用料越好,材料涨幅越大。通过这些数据来算一笔账:一双鞋光成本涨幅就在10%~15%,还没有加进人工成本。在此番形式下,制鞋业不得不在“保利润”和“保客户”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一旦客户大量流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企业生存,因此一些企业只得选择牺牲利润来保住客户。但是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乃至销售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涨,如此压力之下,涨价已是大势所趋。

做为鞋材供应企业,浙江任浪鞋材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料和整体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我们只能被迫提价以保持相对的利润比例。鞋跟是微利行业,我们的涨价后的报价也就提高大约5%~8%之间,提价的报价也是主要针对新客户,老客户提价提价难度较大,但是如果市场形势要是还继续下去,全面提价是在所难免的。温州最大的线行——一可线业的潘总告诉记者,线是小辅料,但今年线的原料供应源非常紧张,不仅涨价,还需要提前订货,市场供不应求,去年的10月份情况尤其突出,目前,市场已经缓过来,供应还算稳定。当记者问到鞋企对涨价的反应时,他说“今年的形势大家都知道,鞋企面对各种各样的辅料涨价,也无奈地习惯了,或者是很纠结地被动接受了。”可以说,原料涨价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整条鞋产业链的神经。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前不久,记者从瓯海鞋革行业协会何秘书长处了解到,因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制鞋业的发展,瓯海鞋革行业协会在去年数次组织带领几十家企业老板考察安徽、江西等地,为产业转移做规划。纵观目前西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产业西迁,控制成本将会是在一定时间内鞋企保持利润的一种方式。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温州鞋企开始在研发上重点下功夫,引进技术研发方面人才,加强研发创新能力,提高附加值,通过技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多品类生产。近年来,功能鞋的崛起就是温州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之一,蜘蛛王集团依靠氧吧呼吸鞋,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从三线品牌一跃成为二线品牌。另外,以跳跳鱼鞋业为代表的一部分鞋企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认真分析市场的变化的基础之上,开辟差异化营销,增强抵抗力,杜绝价格战,避免因原材料的涨价,陷入被动,促进企业建设及品牌发展。

与此同时,在制鞋业中设计、生产和营销的“哑铃”模式中,更多的制鞋企业在设计和营销上下功夫,然而在原材料突飞猛涨的关键时刻,中间的“铁管”环节亦有文章可作,比如进行精益化管理,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毕竟相对日益上涨的工资,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应该更为合算,未尝不是缓解劳动力成本压力的有效方式。今年很多鞋厂存在招工难、开工不足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使用能够减少人工的机器来弥补不足,从而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业内人士预测这也是鞋机的高自动化必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国制鞋业 篇6

一、我国制鞋行业的地位及今年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制鞋行业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生产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2014年我国鞋产量145亿双,占世界总产值的50% 以上;出口538.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0% 以上;国内鞋的消费量38亿双,以上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其中,2014年我国规上制鞋企业4305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 899.6亿元,同比增长8.9% ;利润总额423.1亿元,同比增长9.30% 。

2015年1~4月我国规上制鞋企业销售收入2165.1亿元,同比增长6.2% ;利润总额123.3亿元,同比增长2% 。 2015年1~4月我国鞋类出口32.4亿双,15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7% 和增长0.4% ; 进口3071万双,7.5亿美元, 同比分别 增长31.5% 和18% 。

二、我国制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近年来,我国制鞋业除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以及俄罗斯卢布贬值、中东政局动荡区域等共性热点问题外,还面临以下问题:

1、成本不断提高,以数量求发展的模式难持维

近年来,随着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增大、各种综合成本持续刚性上涨,我国经济正面临深刻调整。而我国制鞋行业与制鞋强国相比,品牌力不强、效率较低;与发展国家相比,成本优势不断弱化,国际订单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我国制鞋业生产和出口增长明显放缓。我们看到今年制鞋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出口增速 仅为6.2% 和0.4% ,而 “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分别为19% 和12.5% 。

2、高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使出口高增长难度加大

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是世界鞋类主要进口市场, 占世界鞋类进口总额的70% 以上。在上述四个主要市场的进口中,我国均位居首位。其中,我国在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进口额所占比重均超过60% ,欧盟占20% 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市场容量有限,而且很多国家与我们有较强的竞争性。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东南亚和非洲制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鞋类向主要市场的出口比重正逐年下降。

3、我国制鞋业大而不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中低端水平

目前,我国制鞋业没有一个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贸易中以贴牌加工为主,议价能力很弱,而且90% 的为中低档产品,平均出口单价仅为5.01美元 / 双。

4、鞋进口量值持续高速增长,使国内中高端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近年来,我国中高端产品的消费成为世界新亮点,国外品牌纷纷进入我国抢占市场, 2010年我国鞋 类进口仅 为3286万双 ,8.5亿美元 ,到2014年达到7328万双,20.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2.2% 和24.7% ,这使我国自主品牌向中高端的提升增加了难度。

(二)机遇

制鞋产业处于皮革行业龙头地位,生产和出口均占我国皮革行业50% 以上,具有产品时尚化、需求多元化、消费大众化、市场国际化的特征, 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以下优势:

1、产业链完整,高、中、低档齐全的加工能力给我国制鞋行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机会

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成本优势,不但能加工高档产品,还可以加中、低端产品;与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有质量的优势,可以加工高端产品。巨大的高、中、低端加工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一支较高素质的产业队伍,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及地区不能取代的。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内销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尚流行的快速变化,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服装配不同鞋类产品,快速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消费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国内鞋类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为鞋类转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目前,我国鞋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我国的中西部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为我国鞋类产业的转移提供了巨大的承接空间。

4、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为制鞋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1)制鞋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区域建设成绩显著

新世纪以来,制鞋行业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市场、设计、检测、培训等服务一体的生产体系,成为制鞋行业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制鞋特色区域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 或共建的 有四 “ 都 ”、二“城”、六“基地”、一名镇,其中中国女鞋之都就在四都之一。 这些特色区域已成为促进制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力军。

(2)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注重可持续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国制鞋加工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高档水平。许多大中型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原料和产品检测中心,增加自动化设备等手段,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 通过加大鞋类产品个性化、时尚化设计,引导新的消费和流行,积极地以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创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制鞋行业已有15个“中国真皮标志领先鞋王”、10个“中国真皮标志鞋王”、15个“中国真皮标志名鞋”,以及真皮标志品牌320个,这些品牌已成为制鞋行业优秀品牌群体。其中,成都武侯的卡美多、艾民儿是“中国真皮标志鞋王”产品。特别是百丽国际在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值紧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位居全球制鞋行业第三位。这些都为我国制鞋业由大变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配套行业稳步发展, 推动鞋类产品质量提升

皮革 、 鞋材等原辅材料产品质量的快速提高,制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给我国制鞋行业加工世界一流产品提供了必要保证,为制鞋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河南偃师以商标战略带动制鞋业发展 篇7

前不久, 偃师市制鞋行业的“万福全”、“春暖坊”、“鹏辉”、“狮霸”、“龙姣”、“聚和祥”6件商标被河南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加上以前认定的“华荥桥”、“金旺老字号”2件河南省著名商标, 目前, 偃师制鞋业已拥有8件河南省著名商标。

制鞋业是偃师起步较早的产业之一。前些年, 靠贴牌产品闯市场, 导致了利润空间被压缩、附加值低。由于管理粗放, 市场竞争力弱, 抗风险能力低, 偃师制鞋业一度遭遇了市场的“严冬”。在找准偃师鞋业的发展瓶颈后, 偃师市有关方面经过深入调研, 市工商部门于2010年开始在全市鞋企实施商标战略。安排专人深入鞋企, 帮助企业制定商标管理制度, 召开企业负责人商标战略研讨会, 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商标意识, 并挑选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的鞋企商标进行重点培育, 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鼓励鞋企争创河南省著名商标。

据了解, 在商标战略带动下, 目前偃师制鞋企业已达450家, 注册商标170余件, 年产各类布鞋3亿双, 产量约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广东制鞋业 篇8

据媒体报道, 特鲁西约市 (Trujillo) 制鞋企业协会 (Provenir) 主席威尔弗莱多·加西亚 (Alfredo Garcia) 称, 当地鞋业生产商以前每月平均生产2400双, 但最近只能生产720双至1200双。该协会其他代表认为, 中国向当地出口的鞋产品低价报关、倾销出售且政府采购不足, 1至9月该协会会员的鞋产品销量已经下降了50%。

威尔弗莱多还表示, 该协会将向秘反倾销调查机构INDECOPI申请对来自中国的鞋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就像利马市服装批发市场GAMARRA抗议来自中国的服装产品一样。该协会有可能得到秘生产部的支持, 因为该部已向其索要有关中国鞋产品冲击当地市场的信息。

上一篇: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下一篇:PCI通信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