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

2024-05-19

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精选8篇)

篇1: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

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空间感极强的、现实性更强的、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总是站在一个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问题。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早已不适应现代的地理教学,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并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按照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无缝融合,所以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还需谨慎。

首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一味的演示,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会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而教师却成为了地理课堂的“导游”。我们只有深入到教材里面,把教材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课件彻底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

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控制好教学节奏。信息技术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知识点转化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不能很好的做好课堂笔记,失去了课后复习的课堂笔记,也就无法系统地进行课后复习,最终导致课堂低效。如果采用板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将重点知识罗列在黑板上,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思考,这样既能使重点得到突出,也能使重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得到了强化,大大的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

第三,课堂的设计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记生搬硬套。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仅仅从网上下载几个,简单的组合一下,自己的思路完全跟着别人走,自己要讲的东西无法很好的融入到课件中,这样课堂效率就大打折扣。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把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因此,课堂的设计应该是我们自己设计好的,充分融入了我们自己的思想的,这样课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才能真正地做到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篇2: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

摘要: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本人充分借鉴其他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总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应中学地理教学要求的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地理日常教学当中,将极大地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地理课程的每一部中,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多元化;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

现代化教育技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走进了地理课堂。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二者的整合应用就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甚至掀起了一场教育的革命。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按照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无缝融合[1]。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空间感极强的、现实性更强的、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它总是站在一个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问题。因此传统的黑板式讲授教学方式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初中地理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整合是一件顺应潮流的事情。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完美的结合这一重大课题就落在了每一位地理教师的身上。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整合中的误区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上,总体情况是: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缺乏整体考虑;硬件投入大,使用少;教学往往只限于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应用较少;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较多,常规教学偏少[2]。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对象就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俨然已经成了教育信息资源的标志和代言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也就是开发多媒体课件及应用。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程教学被表面化成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可这是我们教师的一个普遍的误区。因此我以多媒体的应用为例阐明我的观点。

(一)“蜻蜓点水”式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很多教师为了追新,一上课就使用多媒体,有时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明明大屏幕上显示课件,教师也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全然不理会课件的存在和学生的感受。这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就叫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的现象着实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如“蜻蜓点水”,将信息技术留在了“水表面”,不曾深入整合。

(二)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 观光客”

有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视觉、听觉、感觉的全方位冲击,索性将一切与本节地理课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全都用上。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如同走马观花,确实是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学生们对于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几乎没有印象。同时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请问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把“人灌”改为了“机灌” [3]。我们教师成了地理课的“导游”,而学生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观光客”。

(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

有些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只顾坐在电脑前点鼠标、照“屏”宣科,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座位上被黏上了万能胶水,不能移动。教师埋进课件里,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忽视了授课过程中的“生成”,也忽视了学生的“微表情”,造成师生之间丧失了交流的机会。有时候由于设备故障,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这位教师就无法授课,只能灰溜溜收场,失去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动把握。

如此种种实事无疑证明了一件事: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上,整合还不够彻底。因此,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使教师成为积极的、正确的引导者,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摆脱传统的角色[4]。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创新

要真正做到“整合”的关键是“融”。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要营造一种新型的课堂环境,实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即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还有我认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如说成是“融合”,更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以后我们只谈融合二字。

(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教育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具有了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还要培养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变成关心如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方法亦出现了多样化:发现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真实性问题解决等。教师根据课程以及学情确立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提供情景,激发学生思考,提供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交流互动,完成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无不体现着“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课程的每一部分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所追求的目标。

1.让备课“信息化”

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设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交搜、索流、下载有利于我们备课的各种资源,例如:我常用的几个课件网站http:///(第一课件网)、http://wenku.baidu.com/(百度文库)、http:///(课件之家)等等。再加上精心地运用PowerPoint(微软公司出品的制作幻灯片的软件)、Author ware(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体技术)、Director(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体开发工具)、FLASH(Macromedia公司出品)、Science Word等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和文档处理软件,呈现出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减少抽象概念认知具像化的负担。

2.电子课本、人机界面必将取代传统教育模式

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必将为以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学生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计算机、U盘等存储设备。这样一来既省去了国家印刷课本的费用,又让孩子们摆脱了书本的束缚。或许我国的减负可以如此行事,必将带来新的体验。这个想法如同英国的教学,英国政府将信息通讯技术(ICT)应用在教育领域,不仅是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电脑的更新速度更快,值得一提的是,交互电子白板在英国基础教育中已经普遍展开。那清晰的可视化界面、便捷的操控方法和灵活的交互功能不仅节省了教师授课时间,而且容易激发其教学灵感;另一方面,电子白板生动、形象的展 示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些都让人向往。

3.让学生放开接手脚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的信息素养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穿插讲授各种信息如何取舍,课件如何制作等等,教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初级信息素养。例如七年级下册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东》和八年级下册的《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上网搜寻资料、制作课件,并以小老师的身份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给同学们讲课并且将自己分析整理后的资源同大家分享。这种体验会让学生快速成长,同时也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既然放手,就不要再“自以为是”地插手了。你别看他们是初中生,他们的总结、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一点也不差。如此反复让学生思考、练习,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各种能力,正好符合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敞开信息资源的大门,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交流互动

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初级信息素养,通过这些基本能力实现知识探索和创新,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你想象不到的能力。例如:在讲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时,我提前布置一些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到底是什么原因?火山的类型,各种火山喷发的情形,以及火山喷发后只会给当地带来恶劣影响吗?日本的和服与中国哪个朝代相关,这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哪个特性?学生在浏览相关网站之后,经过讨论并作相应论述,条理清晰,丝丝入扣,实在让我刮目相看。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应用分析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手段,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显著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一)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有的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太低,还有网络教室的设备不会使用,不会打开,关机,也不会控制网络教室软件,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5]。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同时课件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还要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这种“渔”,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鱼”。地理课上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做做课件,学生动动鼠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去搜集想要的资料,并学会使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课程要求达到的目标,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收获“鱼”以及“渔”这种能力。

(三)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但是计算机辅助地理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图1:简单的图却能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做出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夏天正午的杆影要比冬天的杆影短。冬天太阳照入室内的阳光要比夏天照进室内的阳光要多。借此可以用简单的现象来解释地球公转致使同一地区的太阳高度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那所谓的“重点、难点”已不再是教师难啃的骨头。

(四)尽管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仍不能忽视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或方法都要紧扣教学内容重难点的需要。不能一味追求新潮,对教学内容不加分析地套用多媒体技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也有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面。

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文字和背景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而且多变,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但却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放映过程中,文字、图片一幅幅的放过去,学生对其板书内容只有零碎的而没有整体的概念,学生只顾看和听,不能顾及思考与练习,而独具匠心的板书,灵活的板图,既能很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分析和理解[5]。

一组好的地理板书,不仅可以完整地表明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整堂课知识的回顾和记忆。(如图2、3所示)

(图2)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图(图3)黄河流域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在讲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我用了这样一个板书(如图2所示),动静结合地讲了雨带推移这一难点,同学们大部分可以在我的指引下自己描绘雨带推移图。

“5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此时我国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以及西南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7月中旬—8月中下旬夏季风北跃到华北和东北地区,为夏季风鼎盛时期。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势力减弱迅速南撤。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带随之结束。”

又如我在讲完黄河流域存在问题时,还剩5分钟下课,忽然意识到少了点什么,于是我临时设计了这个板书(如图3所示)。先引导学生和我一起画出黄河主干图代表流域,标出中下游,按照河段边回忆,边提问,标出存在问题,同学们不仅说出了本节重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严重的地上河,还开拓思维,讨论出了黄河上游荒漠化问题、黄河流域两个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饮用水等过量用水问题、“塞上江南”是黄河水的功劳。同时还激发了我的兴趣,我饶有兴致地讲了凌汛的发生条件、危害以及治理措施,并把凌汛的现象引申扩展到凡是有结冰期且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南北向的河段都会发生凌汛。例如:俄罗斯的叶尼塞河就会发生凌汛。这节课因为这个板书,我和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升华。

因此,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寻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切入点,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才能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才是高效的教学方式。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地理日常教学当中,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地理教师任重道远。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地理课程的每一部中,还需要更多教师去亲身实践。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它不仅能融合到地理学科中,我们或许可以统一叫它“通用技术”,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学科,帮助任何学科发展壮大。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践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道路上,与我同行。

篇3: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 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 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舞台, 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 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且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 信息技术则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 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

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 我认为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转变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会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 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课程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 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对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 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判断它的可信度, 然后对自己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 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 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 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 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 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 面向世界, 开阔视野, 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不同时代的人学习方式不同, 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未来五年, 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和生活。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 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去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 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 更容易获得, 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 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因此, 我认为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应该分几步走。

第一步, 采用双重视角,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 具有多重观察视角。采用双重视角, 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融合是两者相互靠近, 相互优势互补, 寻求共同点与连接点, 产生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 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 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 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 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 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第二步, 加强教学创新, 推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 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学手段创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 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用, 代之以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生间讨论、师生间交流, 班级面授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 设置几个任务, 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 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如下。

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 搜索相关信息, 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呐的定位;科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污染的研究。

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学生。每个成员选择一科, 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网络上检索信息, 下载下来, 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 扩充到资源库中。每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 可以相互讨论, 相互研究, 使学生积极协作, 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各组互相交换成果, 互相点评。

老师总结点评。

在组织这节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另一方面, 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大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 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驱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就会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步,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 开展超级开放课堂, 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教师要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 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 采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 采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 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 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光明.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5) .

篇4:信息技术与动力教育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从学习、教学、科研到管理的全面数字化。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这一要求,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很多中小学校都在探索和实践。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遭遇技术瓶颈

实施“动力教育”模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过程中,遇到了评价数据量大、增加教师工作量、纸质手工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及时地评价,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自主开发、校企合作,构建信息化环境

1.自主开发评价模块

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处理机房,专门进行评价数据的程序管理,自主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处理软件。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会自动生成评价结果,方便快捷。原始数据的输入,学校统一安排时间,由各班综合素质评价部的两名信息执行委员完成。

2.校企合作,开发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

学校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学校特有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评价数据的处理和评价结果的生成全部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教师和学生在家就可以通过上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瞬间就可以完成,大大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升为可以便捷操作和学习推广的管理模式。

三、数字化管理平台简介

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学校管理、动力教育和教学管理。其中学校管理包括校园办公、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师档案管理、专用场馆管理、班级管理等。

1.学校管理

(1)校园办公

校园办公系统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无纸化、零电话现代化办公。系统内置功能包含了信息发布、留言管理、请假管理、日程管理等校园日常办公功能。

(2)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岗位编排、课表管理、教师备课管理、教学周检、教务周历、教师批改管理等功能,方便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提高日常办公效率。

(3)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系统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入学分班、学籍导入和录入功能、学籍查询、奖惩统计、Excel导出功能等,大大简化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

(4)教师档案

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对教师的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灵活的信息检索功能,可以任意设定查询条件,并指定查看的结果信息等,方便学校对教师档案的管理工作。

(5)专用场馆

专用场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实验室、音乐教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场馆使用的申请、审批、统计,有效解决场馆的使用冲突,便于场馆使用安排,随时可以统计场馆使用率等。

(6)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系统是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联系纽带,通过这个平台有效地将三者整合在一起,方便学校管理,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家长和学生。

2.教学管理

(1)考务管理

考务管理系统包括考试安排、考场安排、监考教师安排、考生安排、考试信息统计等功能。

(2)网上阅卷

网上阅卷系统包括答题卡制作、条码制作、考场安排、试卷扫描、网上阅卷、成绩分析等。

(3)成绩管理

在成绩管理系统中,教师通过设置考试,然后把考试成绩录入或者导入系统,教师可以针对单次考试进行多维度查询分析,分析指标多达数十种。

(4)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使学生和教师网上查询、借阅、归还图书成为可能,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和教师积极地去看书,对借阅图书的学生进行积分奖励,给学生和教师创造读书的空间。

(5)资源分享

资源分享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结构,构建符合学校教学特色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案、教案、课件、试卷、习题、课堂实录等的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同时学校购买教学大师资源库。

3.动力教育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单一的学业考试结果不可能反映一个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更不能预示他(她)的前景。强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系统从思想道德评价、科学文化评价、运动与健康评价、审美与表现评价、实践与操作评价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实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成长动力,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断提高,逐步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成长动力教育”模型。到学生毕业时,系统自动形成贯穿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全面、科学、公正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并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包括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和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两个部分。其中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包括学生和家长评、互评、自评、专家评等多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单独维护一套评价题库;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包括考勤、教案及试卷、作业批改、教育成果、听课记录等平时积分项目评价。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和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同时对教辅人员也进行学期教辅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每年教师节百花奖奖项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数字化管理平台用户

数字化管理平台用户包括:平台管理者、学生、家长、校长、教师、各办公室人员、年级干事。为了使平台高效地运行,学校数控中心组织了多次分用户培训、定期数据审核和平台优化、召开相关领导的会议。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管理平台必将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

篇5: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和同行一起讨论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中,信息技术给其他课程带来什么?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等等.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是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我是这样认为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改变我觉得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对改变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篇6: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篇7: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已经是摆在广大我们面前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入挖掘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目的,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而有效运用,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提高。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使用恰到好处是核心。不可为运用而运用,也不可“好事多事”而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现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本人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尝试和初步认识。

一、案例简述 本文将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为案例来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问题,也将结合本在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篇采用故事形式的书刊推介文章,题目本身就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作者选取这个题目,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一下的疑问。首先,这个课题强调这本书是“必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书,如此重要,列入了“必读”的范围?这是第一个疑问,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个地方。其次,“男孩子必读”。为什么单单指定男孩子必读?女孩子就不一定要读了么?作者是不是故弄玄虚?这就使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最后,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为题,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要我们学习什么?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经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包含太多的信息,作为教师该如何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来构思、讲解这节课并且还要保持文章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不借助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运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自己不断的在黑板板书,通过自己文字表述与学生就课本内容回答自己的提问来讲解课文,那样避免不了教学模式单

一、枯燥,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毫无新意,也不能很直观的讲解课文,分析课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保持课文对学生持续的吸引。课堂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入的具体方式

本人已经对本文所要结合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我们运用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所以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来展示本课。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可以插入与文章相关的视频、图片与相关资料,使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课文。如在课文导入时,我们可以播放一段与一些武侠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武功秘籍相关的视频,再提问学生“这些是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什么样的书才是男孩子必读的”,借此来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在课件中出示自学要求、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图片、《鲁滨逊漂流记》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我们可以插入到教学课件当中,以此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保持课堂对学生的吸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在教学生字词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生字词的形声字、形象字、多音字以及字词解释等,还可以插入相关音频来纠正学生的发音。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出示练习,可以在习题当中隐藏答案,在学生作答时可以插入一些音频,比如掌声、鼓励的话语等,同时,在勾选答案时也可以选取多种方式,如打勾、划横线、正确答案出现、错误答案消失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完成作业的效率,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具体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课件。而具体的方式可以为在制作课件时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等,同时也表现在课件制作时对制作技术的具体运用中,总之,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展望未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区别有些地方还没有变普及甚至还没有设备,所以也就存在巨大的地域差距;还有有些地方,由于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对教师的培训不足,有许多教师不能熟练甚至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也存在有些老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不足,认为不运用信息技术依然可以把教学工作做到很好的误区。

因此,各层领导应该要重视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应该在技术、资金、设备给予支持。

篇8: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智化技术两部分。所谓的物化技术,指的是人们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硬件及其软件;所谓的智化技术,指的是人们在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策略、方法和技巧,如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所以,不要将技术简单的理解为物化技术。

2001年至2010年,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0年以后,我们常听到的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来源。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2001)”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推动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极大的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 涵义。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何克抗,2005)”

3. 特点。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所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析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三个属性:一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二是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三是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只有准确把握这三个属性,才能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然而这三个属性并不是并列、平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是营造支持学生多种方式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实施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特征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一般称为“整合”课),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 来源。

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描绘出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的蓝图,其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2010)”教育部为深入落实《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内容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并在2011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战略部署,《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部,20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提法就来源于《规划》,它强的调信息技术和教育全面、深度地融合是一个宏观、系统的工程。

《规划》中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也进行了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义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部,2012)”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2. 涵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就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随时(Any Where)、随地(AnyTime)、多途径(Any Way)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与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3. 特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特点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式、面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个性化学习环境就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个性化选择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实现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式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开展,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整合”与“融合”的区别

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很多人认为这三个词的含义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时髦的炒作概念。其实不然,三个词既体现了对教育中技术价值追问的不断深入,也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强调的是教师利用其编制的课件采用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把作为教育之外客体的信息技术与作为主体的教育相整合,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强调的是教育内的技术与教育相互改变、不断适应的过程,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的变革,“融合”阶段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开展的核心要素,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

四、总结

上一篇:学校中秋佳节晚会主持词下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