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2024-05-09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精选十篇)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篇1

(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提供。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政府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十分有限。长期以来, 我国又一直实行着重工轻农的政策, 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此对应, 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又形成了城乡相对独立的二元供给结构。政府将有限的财力多用于提供城市公共产品, 使得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农村公共产品。相对于城市, 农村只能实行以农民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公共产品供给。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数量奇缺、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基础教育普及率极低, 公共医疗事业几十年处于停滞状态, 农村社会保障至今未完全启动, 农村公共产品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目前,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总量严重缺乏, 而且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也十分突出。在有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 政府对各种公共产品的投资分布是不均衡的, 供给缺失和过剩现象并存。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膨胀。农村基层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减弱,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对于非生产性公共产品, 如县乡级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在乡镇的诸多派出机构却机构庞大、人浮于事。二是有形公共产品投资相对较多, 无形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府对于“看得见, 摸得着”的有形的公共产品投资往往较多, 而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关键作用的无形公共产品像, 信息、技术等却很少问津。我国农村至今尚未建立起灵活的信息传递系统, 农民无法及时掌握多变的市场供求信息;农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供给缺失导致先进的科技成果无法推广。三是投资新建公共产品较多, 对存量公共产品维修较少。在我国, 农业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农村电网老旧、电压不稳, 农村道路尘土飞扬现象比比皆是, 而各种各样图名摆阔造声势的达标活动、小康工程等项目也处处可见。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对农业的影响

(一) 妨碍农民增收。

一方面,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滞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或中间投入品构成了私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它的供给水平及获得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着私人生产成本的高低。同城市相比, 农村电力、交通、通信等设施供给的落后, 无疑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影响私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降低了农民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不合理又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政府用于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少之又少, 使得年均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三分之一的农民不得不额外自筹资金提供公共产品, 这必然加重农民的负担, 减少农民的收入。

(二) 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直接构成了私人生产的外部环境, 从而影响着资金、技术等能创造财富的社会资源流向, 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资源总是自发地向较好的投资环境流动。农业本来就是弱势产业, 投资激励小, 对资源的吸收力较弱。我国实行的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又人为地促进了这种效应, 使得原本应该配置于农业的资金、技术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也倾向于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如近几年来, 农村的税费负担明显高于城市其他部门, 超额税负只能由流动性较差的农业劳动力承担, 致使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不足, 这又进一步恶化了投资环境, 大量资本继续外流, 形成恶性循环, 削弱了农业发展后劲,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基本举措

(一) 扩大投资渠道, 实现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

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 农村幅员辽阔, 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规模较大, 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肯定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 按照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别多方筹措资金。对于农村中只有外部收益而没有内部收益或私人无力投资的纯公共产品, 如农业科研, 大型水利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等, 需要政府财政提供。但要指出的是, 政府以财政手段来提供。并不意味着公共产品一定要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政府可以交由私人部门生产, 再由政府出资购买。对于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生产者个人也可从中受益的准公共产品, 如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推广等, 可以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 积极引进民间资金、私人资本或外资,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由私人进行投资。但由于这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单纯的私人提供往往缺乏效率, 因而政府必须给予适当的扶持, 通过补贴的方式矫正私人投资数量的偏差, 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纯粹的私人产品, 如种植、养殖等, 应当完全由农民自主进行生产, 政府只可给予适当指导, 要尽量避免直接行政干预。

(二) 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理顺供需关系。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篇2

赵 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策研究室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本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调结构;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201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六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了深化推进的阶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要素不断流出,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围绕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内涵实质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连续4年站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态势。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下降、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等,构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以问题为导向,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实质。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1.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品、品质和区域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产品结构上,最为突出的是玉米供给过剩,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而大豆缺口日益加大,2015年进口达到8169.4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3倍,对外依存度达到88.2%。在品质结构上,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农产品大路货多、品质一般,还有一些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与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区域结构上,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错配问题严重,南方地少水多而北方水少地多,造成了南水 北调、北粮南运的局面;主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成为“原”字号农产品的调出地;玉米带和畜牧带重叠度不高,形成了北粮南猪的格局。

2.主要粮食品种库存量大。到2015年底,我国粮食库存已接近一年的产量,达到5.2亿吨,其中玉米库存占了一半左右,约2.6亿吨,比2015年全年玉米产量2.25亿吨还要多。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率已达83.2%,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水平。超额储备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会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制,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安全。此外,由于出库困难、超期存储问题大量存在,还带来质量安全隐患。从这个视角看,我国正面临库存越多越不安全的窘境。

3.农业成本不断攀升、竞争力下降。农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不断加大资源利用强度,追加物质和劳动投入,导致边际成本增加快于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增加。2004年-2014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种粮食每亩生产成本由395.5元提高到1068.57元,增长170.2%,而同期三种粮食亩均产量只增长了16.34%,亩收益率由33.2%下降到10.46%。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4.资源环境透支利用、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我国本来就是土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要保持粮食连年增产,势必加大了对土地、水资源利用强度,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超采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亩化肥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由于投入品使用不当,目前我国耕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污染率为19.4%。超标准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超采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面沉降和塌陷屡屡发生。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实质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全面的改革来解决。2015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明确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一去一降一补”三大任务。2016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究其本质,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臵,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

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是完善农业供给体系,核心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路径是改革体制机制,目标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内容上看,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长期的托市价收购是导致粮食“三量其增”的根本因素,因 此,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就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的主要取向就是逐步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富有弹性;合理确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二是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重点,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供给从主要满足“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三是消化积压粮食库存。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疏通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堰塞湖”。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关键是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展休闲观光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能。五是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集中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金融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明确了新要求、提 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一)为金融发展指明了发力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也要把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业务发展主线,具体来讲要循着以下导向发力。

1.结构调整导向。就是金融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大局,把信贷资源逐步从过剩产业退出来,聚合到支持紧缺产业发展中去,从低端无效的供给中退出来,聚合到市场急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中去。

2.保障产能导向。就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由追求提高产量向提高产能转变,农业不要求连年增产,但要保持充足的产能以备不时之需。

3.创新发展导向。就是金融服务要突出创新理念,积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创新创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等新兴领域,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引领创新发展。

4.绿色安全导向。就是信贷资源要更多投放到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生产方式上来,坚决避免投入到以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去,以绿色金融践行绿色理念。5.共享共富导向。就是金融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中,要注重对普通农户的带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为信贷业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由于农业自身积累较慢且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这进一步突显了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化,必将为金融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空间巨大。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规划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争取建成10亿亩的目标,明确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并提出通过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培育承贷主体,为高标准农田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举措将大大拓展金融业发展的空间。

2.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前景广阔。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网络零售全年交易总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专门用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可以想见,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未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这对金融业来讲,同样是一片蓝海。

3.农业产业链发展环境改善、融资需求增加。这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收储制度及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长期以来,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托市价收购导致市场扭曲,形成“麦强面弱”、“稻强米弱”以及“三量齐增”等怪相,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发展,使得很多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2016年农产品收储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政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后,改变了政策托市价对产业链的扭曲,理顺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约为1685元/吨,广州港玉米主流成交价在1600元/吨,国产玉米比进口玉米的价格还有优势,这大大改善了玉米产业链的发展环境。据调研了解,2016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玉米淀粉、酒精等加工品还出现出口大幅增长,有些深加工企业称“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以说是“一着激活、全盘 皆活”。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国家明确了2017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与上年持平,稻谷每斤下降2分-5分,改变了以往单边上涨的趋势,定价机制更趋灵活。总的来看,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步理顺,农业产业链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态势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带来了金融发展环境的改善,不仅贷款需求会明显上升,更重要的是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对金融业来说构成实质性利好。

(三)对一些金融业传统业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一些领域的经营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并向金融领域传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较大冲击。据调研了解,东北地区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耕种自家承包地的农户基本能保本,流转耕地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不少农业经营者蒙受损失,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退地”的情况。粮价下跌还使收储企业和贸易商承受了不小的亏损,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粮食收储信贷资金安全。同时,玉米市场化收购制度改革,还大幅降低了金融机制收储信贷资金的市场规模,如农 业发展银行2016/2017在东北四省区的玉米收储信贷规模下降了8成以上。还有一些地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具有盲目性,经营者从业经验不足、项目缺乏充分论证,流转土地规模过大,动辄上千亩,结果摊子铺得太大但效益跟不上,甚至还出现了老板“跑路”的**,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准确把握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物质支撑作用和战略导向作用,发挥好金融的作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金融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重点,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找准服务的重点。

(一)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调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金融服务调结构,核心是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国家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调整规划,信贷投放实行有保有压,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等落后产能所在地区和行业实施信贷总额限制,重点支持粮改饲改豆,以及在玉米主产区和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发展畜牧业。二是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进一步增加优质种养作物和品种的信贷投入,大力支持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支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 开展“三品一标”等质量安全认证,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在支持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库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重点是把玉米、稻谷的库存量降下来。要抓住当前农产品加工业景气度上升的机遇,加大力度支持饲料、酒精、淀粉等企业生产经营,促进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加快消化过大库存。

(二)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大力支持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促进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发展。二是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重点支持产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项目、园区和产业,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积极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完善农村物流、仓储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探索支持创意农业、个性化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中央厨房、食品短链、社区支农等新型业态。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到农村创业,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设计好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三)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又是金融业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支持农业节水工程建设。2017年1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包括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农区和牧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这个领域的资金需求量很大,金融部门应积极对接和谋划。二是支持农业清洁生产。重点是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规模化大型沼气建设,堵住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三是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支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结合支持领域和对象研发适合的产品和模式。

(四)突出金融支持的重点区域 2017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三区”“三园”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平台和载体。“三区”指对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及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未来各类资源要素、各类资金项目将逐步向“三区”“三园”集聚,金融服务也要遵循政策导向,将信贷资源向这些重点区域倾斜。具体来讲,要积极对接“三区”“三园”创建规划,因地制宜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这些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推广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挥好社会资金、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协同效应。

(五)选择和培育重点客户

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依托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开发客户资源。要结合各类金融服务的内容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客户群体予以支持。一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该类客户调整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绿色生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科研企业、农业服务公司等农业企业,支持该类客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经营效益,带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 业发展。金融机构应注重与农垦总局、供销总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企业以及涉农央企的沟通合作,开发优质大客户。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主要围绕私人部门不愿进入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领域,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排工程建设、面源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当然,这些领域除了由政府平台公司来承担,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共同参与。

四、加强金融业创新发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业要积极主动从自身发力,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和加强管理,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客户群体特点,开发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流程的融资和便捷支付体系,满足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要注重创新引领,积极拓展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等纳入抵押担保物范围的具体实施办法;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资服务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链条式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积极 “触网”“触电”,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优化银行服务模式,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积极推进模式创新,因地因企制宜,开发设计PPP融资、批发转贷、股权投资、投贷结合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二)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服务重点

我国涉农金融机构种类和层次较多,包括一些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还有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和方向重点,搞差异化竞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农业政策性银行要突出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更多聚焦涉农国企和政府平台公司,支持粮棉油收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特别是要研究加强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和扶贫的支持力度,服务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商业性银行要发挥网点众多、方式灵活的优势,更多服务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要发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更多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以及普通小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都会存在交叉,关键是要培育自己的专长,深耕自己熟悉的领域,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行优惠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弱质产业。金融机构应在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规模上有所倾斜、利率上体现优惠、收费上尽量减免、流程上更加简便,实现让利于农,保障各类农业主体贷款的可得性、低廉性和便利性。此外,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产业和企业遇到了一些困境。金融机构要着眼农业的大周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对涉农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发展情况比较稳定、前景比较好的产业和企业,尽量不停贷不抽贷,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四)加强风险防范

风险和创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讲金融业要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但都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因为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用得不好也可能给农业经营者造成损失,还影响到农村金融稳定。因此,要注意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好事办好。要把好信贷准入关,根据农业经营者的需求特征、财务实力、生产周期、抗风险能力和产业前景进行贷前综合调查与研判,实事求是地提供信贷支持,避免让农业经营者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过度借贷,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要注意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设。要强化贷后管理,严格防范信贷运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确保 信贷资金真正用在农业上,防止被挤占和挪用。

五、相关政策建议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金融业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催化酶”和“助推剂”。要着力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金融服务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财税和货币支持政策。当前,涉农金融机构普遍面临资金成本走高、利差收窄、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不利于提高服务水平。要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研究加大奖励力度。延长小额贷款利息免税政策,提高免征小额贷款税的起征点,提高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计提比例,降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PSL、“三农”债券、绿色债券等方面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特殊优惠,保障资金规模、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强化差异化监管制度。要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为专注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机构“撑腰”。监管部门要加快构建支农服务目标、方法和责任监管体系,并将支农服务功能监管评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等有效对接,形成金融机构支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度放宽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监管部门灵活掌握监管尺度,引导金融机构区别对待暂时面临困难的各类农业主体。三是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抵押 担保物不足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要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以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抓手,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总结推广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经验做法,推进向市县延伸,形成较为健全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借鉴福建沙县等地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重点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借鉴东北地区玉米收储信用保证金的做法,鼓励地方政府出资或联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出资,建立共同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风险分担和补偿能力。

四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短板。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对金融机构布放ATM、转账电话、POS机等设备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服务成本。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对金融机构设立农村网点、服务点进行优先审批,对农村地区跨行、跨区域的转账、汇款、结算等业务实行手续费减免政策,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服务贵的问题。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完善相关产权确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以及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建立有效的处臵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覆盖面,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加快建设较为 完备的农村征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利率定价等方面对守信农户给予适当优惠,增强农民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汪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求是,2017(6):3-6 2.杜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9月9日

3.马晓河,新时期我国需要新的粮食安全制度安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76-80

作者简介: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篇3

近日,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柏泉的武汉农业嘉年华正式开园营业。

当天,正是周六,共有1.2万名游客入园参观。

参加完开园典礼,临空港经开区农业局负责人专程到园外去查看。在农业嘉年华园外,不少农户都在销售自家种植的草莓。

“感谢政府引进了这样一个项目。”销售草莓的农民告诉农业局负责人,当天摘的草莓不仅卖得快,价格还卖得好,“一斤草莓的价格足足比去年贵了一倍。”

同样一颗草莓,种植技术没变、品相口味相同,身价却实现倍增。

分析原因,临空港经开区农业局负责人认为,原产地草莓新鲜,进出农业嘉年华的游客相比菜市场消费者,“对价格并不太敏感,更在乎草莓口感和外观”。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推进“一产三产化”,实现传统农业直接向绿色服务业转型升级之前,“草莓”问题曾让临空港经开区农业部门困惑。

赴北京考察寻找草莓后面的“魔鬼”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生产了武汉70%的草莓。这些草莓不仅供应武汉本地市场,还远销北京等地。

小小草莓,堪称临空港经开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历史的标本。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临空港经开区西部农业区域,先后从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发展到种植蔬菜,再从大路菜升级到附加值更高的草莓等产品。

“相比传统农产品,草莓种植技术较难把握。”临空港经开区新沟镇街四大队一名干部分析,来自浙江、安徽等地的农民在五六年前纷纷来经开区租地种植水果贵族——草莓。

草莓种植耗费地力,必须轮作。浙江农民转战其他区域后,草莓种植技术外传,本地农民开始跟风种植草莓。

“勤快一点的农民,一亩地一年大概净收入2000元不到,一般的在1 500元左右。”临空港经开区农业局负责人说,量大杀价的苦果让部分农民又开始改种蔬菜。

北京昌平,有将近3万亩的草莓种植基地,规模超过临空港经开区。不过,困扰临空港的量价问题却并没有出现。

“当地草莓每亩净收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上述负责人说,同样种植草莓收入却有5倍差距,引发临空港农业部门深思。

昌平草莓基地所在的小汤山,有北京农业嘉年华。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北京农业嘉年华,带来大量的游客,不仅压缩了草莓的市场流通环节,高端的体验环境直接拉抬了草莓的身价。

“农业变成服务业,泥土变黄金。”临空港经开区农业部门介绍,前年北京考察的经验,让临空港农业工作者非常有触动。

换思路成临空港农业“破顶”华山路

长期以来,人们将修建农业设施,当作发展农业的稳定器。“我们在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设施农业建设,新增的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4万亩。”临空港经开区农业部门介绍,新增面积超过以往的总和。

不过,大投入却并没有带来大产出,反而让临空港农业陷入量大杀价的怪圈。投入越大、产量越高、亏损越大。这种农业供给侧怪圈,不仅出现在临空港,在全国其他区域也时有发现。

国家对农业种植业的价格补贴已经到顶,菜篮子工程使得蔬菜消费品供应充足,市民消费者从“吃饱”到“吃好”转变,菜价并没有随着产量扩张向上增长。

“国家给临空港确定的基本农田18万亩,我们不能减少。”相关负责人说,在必须发展农业的前提下,除了农业发展遇到的普遍情况,临空港农业升级之路还有其他特殊问题。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是中部首屈一指的食品工业密集区。区域内,不仅有益海嘉里粮油巨鳄,还有周黑鸭等全国卤制品龙头,按理说为一二产配套发展优势明显。

“周黑鸭的鸭子都是在山东购入,当地养殖规模大,一个鸭场年出栏就是几百万只。”相关负责人说,虽然有地理优势,但临空港18万亩的农田规模,难以发展规模化生产,并不能满足对本地二产业的配套。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破顶,必须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华山路。

“一产三产化”逆转农业被动局面

直接从一产跨越二产到三产,将临空港经开区农业整体转型为“绿色服务业”。

2015年,临空港经开区主要负责人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经开区农业发展既要戴着“镣铐”继续跳舞,又要打破固有线性思维枷锁,通过整体转型突破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瓶颈制约。

戴着“镣铐”,就是着眼现实限制和未来功能,在农业区域不走工业化的路子。经开区农业布局于该区沿武荆高速的西部柏泉、东山、辛安渡等地,这些区域大部分处于我市划定的生态保护区。

着眼后工业化时代农业的特质,将农业视为有工业特质的大健康产业,有旅游性质的观光产业,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链条的价值。临空港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认为,“一产三产化”是经开区发展休闲旅游观光都市农业的客观需求,也是继续保持经开区现代农业领先发展水平的必经之路。

临空港经开区农业发展思路转变,让企业从中嗅到商机。武汉嘉年华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一产三产化的思路,是基于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科学研判,是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为农业企业拓展市场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坚持项目带动,谋划一批‘一产三产化的项目:围绕‘如意和‘嘉年华两个示范点推进农业公园建设:集中资金倾斜性投入到‘一产三产化项目集中片区。”临空港经开区负责人表示,与以往政府唱主角不同,新一轮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发挥市场在配资资源中的主导作用。

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探讨 篇4

一、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性分析

1. 农业的弱质性,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生产周期长, 且生产方式的变革比较滞后;同时, 农业又是公益性很强的特殊产业, 它既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又影响到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弱质特征使得农业要获得与其它产业平等发展的条件, 在公共产品需要的范围上、层次上和程度上更要高于其他产业。

2.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政府对农业的有效保护和支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WTO《农业协议》中关于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市场准入、国内支持与出口补贴。其中只有国内支持属于WTO所提倡的, 国内支持的目的在于鼓励与支持各成员国采用对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无扭曲作用或扭曲非常小的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对属于国内支持的五项政策,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承诺, 我国已放弃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政策, 承诺《农业协定》所要求削减的“黄箱”政策支持量为零。“蓝箱”政策主要是指农产品限产计划下的补贴, 有条件限制并且数量有限。那么我国保护和支持农业不受数量和条件限制、免于减让的只有“绿箱”政策。它主要包括政府一般服务、为粮食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政府自然灾害救济支付、通过投资援助提供的结构调整支持等12项内容。这些农业公共产品, 目前在我国供给严重不足。所以, 为农业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3. 农业产业化,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农民迫切要求政府给予技术、信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 但有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有限, 致使这些地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不成规模, 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 政府如何公平有效的提供农业公共产品, 保证农业在稳步和快速增长的基础上, 顺利实现我国的工业化, 就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切实抓紧抓好。这里的农业基础设施就属于农业公共产品的范畴,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它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世界银行1994年发展报告曾分析: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 GDP就会增长1%, 所以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5.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长期以来, 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造成水资源污染、土壤板结、生产率低下,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使农业走上“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需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农业公共产品的内涵界定

要保证有效的供给农业公共产品, 首先应该对农业公共产品的内涵加以界定。所谓的农业公共产品是指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能满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共同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物品和服务。与农业私人产品相比, 农业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斥性,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某一农户对农业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农户同时消费该产品, 更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例如, 湖泊、水库可以为流域内所有的农田提供灌溉。第二, 任何农户都不得不消费它, 即使有些人可能不情愿, 但无法对它加以拒绝, 如农产品价格补贴、中低产田改造等。二是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即农业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 增加一个农户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农户的受益, 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 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征, 农业公共产品还应该能够满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共同需要;并且不仅包括有形的物品, 还包括无形的服务, 如政府的支农护农政策, 农业保险制度等等。

三、保证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举措

1. 建立完善的农业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现阶段, 我国农业公共产品供求不均衡, 出现了一方面供给不足, 另一方面又供给过剩的供需结构失调现象, 这是由于我国没有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正是这种决策体制忽视了农民的真实需要和价值偏好, 从而不能充分体现和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农民是农业公共产品的直接受益人, 对农业公共产品的需求最有发言权, 所以应该重视农民的参与作用, 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使农民在农业公共产品需求偏好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需求。政府在进行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时,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由政府提供“菜单式”服务, 让农民自行选择, 然后以农民的需求为依据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 以此来保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在建立需求表达机制的同时, 还应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是否满足农民的需求进行反馈, 监督, 实现农业公共产品的动态供给。农民越满意某种农业公共产品, 就说明该公共产品正好反映了农民的需求。以此来时刻调整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 保证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需求表达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 不但可以很好的解决我国农业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 还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倡的村务公开, 村民自主管理的精神实质。

2. 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实现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供给主体单一, 只有政府提供, 而且只靠公共财政投资很难满足农民对农业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让民营企业或私人参与农业公共产品供给, 由政府规划统筹, 加以指导监督, 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各种农业合作组织、政府与私人及其他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构建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这种由单一的供给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 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又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维护和实现农民合法经济权益的机构, 不仅使组织起来的农民能有效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还可以作为农业公共产品的一个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从各国农业合作的经验看, 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是不可短缺的。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协会在满足特定群体的利益要求上的优势, 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不同群体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求压力。同时通过第三方力量的介入, 改变政府提供农业公共产品的方式和途径, 更有助于提高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增加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3. 提高农业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首先, 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力度, 尤其是农业公共产品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其次, 需要严格规范农业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以防止有些地方政府对公共财政资金的滥用。再者, 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确保农业公共财政资金全部用在了农业公共产品领域。以此来提高农业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进而保证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摘要:农业公共产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经济发展越快, 农民对农业公共产品的依赖就越强。只有保证了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才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的发展, 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在对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农业公共产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 给出了保证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举措。

关键词: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刘雪梅罗伟忠: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25~27

[2]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0, 10:28~30

[3]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N].新华网, 2005

[4]魏灵:公共产品提供与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6:159~160

[5]匡远配汪三贵: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 2005, 4:49~54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简报 篇5

让李忠友喜笑颜开的好政策就是北湖区今年2月区委经济工作会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按文件精神每亩奖补200元,奖补上限不超过10万元计算,李忠友今年就可得到当地政府10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北湖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万元,鼓励李忠友这样的农业大户发展生产。据悉,这种以出台文件形式对区内现代农业进行奖补在郴州尚属首创。

与广东毗邻的北湖区是湖南现代农业强区。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区决定在全区实施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即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强力推行土地流转支持、生产设施补贴、品牌创新奖励、销售平台对接、金融贷款贴息、基地建设奖补6项措施;重点打造休闲农业产业、油茶、食用菌、小水果、高山肉牛、观赏类特色养殖、葛根和雪莲果、稻田冷水米和禾花鱼、蜂业和油菜9大特色产业。

透视农业供给之变 篇6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表面波澜不惊的农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专家认为,相关变化将进一步助力国人端牢“饭碗”,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使得农业供给从“养得活”向“养得好”转变。

好小麦自己会说话

停车场上,刚生产的一袋袋优质面粉不用落地,通过自动化装车系统整齐码放在货运卡车内;生产车间,制粉、磨粉、打包等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工人操作娴熟利落……

“好小麦自己会说话,农民卖粮不发愁。”在河南温县一家面粉企业院内,总经理李强介绍,近年来公司以销定产,通过提前签订协议引导农户种植指定的优质小麦品种,企业由此解决了加工粮源,农民种地也尝到了“甜头”。

记者在夏粮收购现场调研发现,通过产加销利益链的有效衔接,不少主产区农户正从单一追求高产向量质并重转变,地方政府的抓粮重心也悄然发生类似“位移”,由此构成眼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缩影。

2016年5月19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河南焦作市“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称号。同时举行的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上,外地客商一口气签订了共计16.5万吨的需求合同。

中华粮网分析师焦善伟表示,焦作小麦容重、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出粉率较高,多年来深受国内粮油加工企业青睐。此番获得殊荣,将进一步强化当地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企业深度参与到小麦产业链的融合延伸过程中。

“生产环节重量轻质是国内粮食高库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产粮大县’的传统名号相比,现在地方政府高调打出‘优质牌’,‘帽子’之变的背后是意识之变、观念之变,折射的正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基层一线的最新调整。”

同样的变化在更大范围内出现。据悉,2016年全国夏粮总产13926万吨,产量虽略有减少,仍处历史第二高位。对此农业部分析称,丰收背后夏粮生产区域布局更加集中,进一步形成了黄淮北部强筋小麦优势区、江苏里下河及沿海弱筋小麦优势区、江淮北部及黄淮大部中筋小麦优势区;同时,专用品种比例得到提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强筋小麦面积比重达到23.5%,比2015年提高1.5%。

在东北三省,由于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价格下调预期的传导,当地玉米面积调减趋势明显,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实地督导调查,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以上。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在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时,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从追求“高产”向注重“优质”转变,加强生产能力建设,推广节本增效的科学种植方式,将是未来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

生态循环点亮农业新常态

五花肉炖土豆、糖醋排骨、猪肉鸡蛋卷……连日来,福建沙县府前社区的江女士下班后,利用手机APP下单、冷链物流配送的食材,做得一桌香喷喷的拿手菜——这户普通市民家庭餐桌上的变化,恰是农业传统种植养殖模式经“互联网+”改造之后,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

总部位于福州的田字一号有限公司总裁谢汝平告诉记者,近年来生鲜电商的流行,彻底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消费通道。配送问题解决后,如何吃得更安全更健康愈加成为众所关注的核心。为此公司先后在南平、沙县等地建立了30个自有农场,并从台湾引进微生物工程技术开展养殖:使用五谷杂粮饲养畜禽,同时在环境中喷洒微生物菌,形成微生物菌团,以提高畜禽的抗病性,最终实现减少用药。

“养殖环节实现源头管控后,从今年3月起公司推行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利用微信、手机APP在线下单,同时辅以社区线下配送,目前像江女士这样的省内会员就超过了3万个,单个社区服务站日营业额7000多元。”谢汝平说,“下一步公司准备把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嫁接到APP上,不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并且还要‘让放心看得见’。”

市场倒逼“舌尖上的安全”之外,更加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新常态下农业生产领域的亮点。

记者在河南舞钢市采访时看到,当地年出栏生猪10万头的瑞祥农牧公司像个“生态工厂”,几乎闻不到异味。走进公司的养殖场,但见两座巨型沼气池汇集粪污,沼气除供附近瑞祥社区330户农民免费使用外,还用于发电;沼液经滤净后可灌溉、养鱼;沼渣被输送到肥料厂,变成有机肥。

公司董事长钮延军介绍,公司将社区2300亩耕地全部流转,依托畜禽粪污转化的有机肥种植蔬菜和粮食,由此把原先的“胶泥地”变成“生态田”。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品质口感更好。目前公司已开设十多家超市,直销绿色农产品。

平顶山市市长张国伟说,传统养殖模式下,畜禽粪污堪称“环境杀手”。面对规模化饲养快速发展的现状,全市以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为突破口,建立了覆盖80%耕地、76%乡镇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由此将一条生态循环链从猪场延伸到了农田、社区和市场。“这里面暗含的从‘加法’到‘减法’的逻辑,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极具启示意义。”

从创客到新农人

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持续升级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构成也悄然变化。职业农民、三农创客乃至新农人群体,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深耕“农业蓝海”,展开田园追梦之旅。

走进厦门市杏林老电厂院内,一座经过改造的创客空间展现眼前。由废旧设备和钢材焊接组装的雕塑以及工作台,复古与现代混搭,趣味与创意并存。坐在宽大的钢雕咖啡厅里,厦门快斋食品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卫东侃侃而谈——如果不是听他介绍,仅就眼前所见,实在难以把这个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创客空间,和千里之外的食品企业乃至土地上的薯农联系起来。

吴卫东介绍,公司主业长期集中在营销咨询和创意设计。面对食品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团队果断进入三农行业。年初和山东一家紫薯加工企业合作后,通过粗粮细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紫薯糕点,深受市场欢迎。目前企业已发展紫薯基地1万多亩,并带动周边2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

“作为三农创客,‘微创新,大创意’是优势所在,今后我们将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努力打造高颜值、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三高’食品,最终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健康,产品找到市场销路,农民实现丰产增收。”

和用创意激活农产品加工业的吴卫东们不同,作为新农人的一员,来自福建泉州的林锋山等人直接投资数千万元,扎根武夷山下发展绿色有机蔬菜。记者注意到,除了关注田间生产细节外,接受采访时林锋山嘴里不断冒出“互联网+”“O2O”“用户粘性”等各种时髦新词。

有关方面估算,目前国内新农人数量已达200万。农业部经管司问卷调查显示,74.8%的新农人有自己的品牌,68.4%在生产中运用了互联网技术,88.2%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35.9%通过与农民、家庭农场等合作获得稳定的产品来源。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篇7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肉类、皮毛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十一五”规划以来, 西北地区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使得该地区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 随着该地区的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加深, 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分化, 使得政府传统的“撒胡椒面”式的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面临许多挑战。加之, 西北地区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 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困难。因此, 如何提供反映农民真实需求的农业公共服务, 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顺利转型的瓶颈。

本文立足于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 以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和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作为样本县, 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 认为要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 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突出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 将单个农民的农业服务需求有效地集中起来, 并在政府、企业的扶持带动下, 使合作社成为提供具体农业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二是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 对当前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的变革, 吸引并充分利用政府、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和合作社等各种力量, 形成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并通过“三重螺旋理论”理论来界定各个网络主体的分工与协作, 形成一个新型的网络化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来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 进而推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现实困境

1.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失败”表现突出

农村税费改革后, 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包干, 除电网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整修等大型项目外, 国家把大多数的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转交给县、乡基层政府。[1][2]但是, 现实的情况是西北地区的县乡财政大多比较困难, [3]另外, 随着该地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 农产品品种、养植结构得到了一些优化和调整, 不同地域、不同的农产品、富裕村和贫困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整体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非均衡的特征, 一些种养殖大户更是出现了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高层次需要, 比如对天气预报、农产品价格市场及时需求信息、短信通知等方面的服务要求, 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种养殖技术指导。

2.企业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困难

在西北地区, 一些农业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提高原材料质量, 一般采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合约农户提供如种子培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些农业公共服务, 农业企业逐渐成为该地区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主体。但是, 农业企业和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两者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农户追求收益最大化) 。对于企业来讲, 面对分散的农户, 企业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成本非常高, 而且往往效果不佳, 仍然难以保证企业对原材料数量和质量的稳定需要, 比如在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企业收购价格的时候, 农民的违约率比较高, 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收购计划和经营效益;对农户来说, 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 在生产初期, 一些农业企业往往承诺会以优惠价格收购农产品, 而在农产品成熟时, 农业企业往往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过分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 造成农户与企业之间发生严重的利益冲突。

3.行业协会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困难

在西北地区都有许多行业协会, 一些协会发挥组织化优势积极为会员提供一些农业公共服务, 比如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组织会员进行生产、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等服务。但由于不少行业协会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协会整体发展比较缓慢, 无法提供持续有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一是由政府农口部门发起或者机构转变成立的行业协会官办色彩浓厚, 成了“准政府”、“二政府”, 基本失去了其民间特色, 无论是从行业协会章程的制定、日常决策权, 还是内部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 行业协会都缺乏相应的独立性, 不利于协会的宗旨和职能的发挥;二是由农民自发成立的行业协会数量较少, 且缺乏资金支持, 难以发挥支农、惠农的作用;三是行业协会缺乏独立的法人资格。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行业协会法》等相关法律, 已有行业协会是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 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 协会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农业企业、行业协会三者都在提供一些农业公共服务, 但是由于供给主体责任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 使得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在整体上是一种粗放型的模式, 各个供给主体间是相互脱节或者说是相互孤立的, 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来提供系统的农业公共服务。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1.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当政府主导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时, 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推动着人们努力去寻求政府以外的解决之道。自组织理论表明, 在一定情况下, 农民为了应对普遍的公共需求, 能够自发联合起来,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或者直接创立一种机制, 用一种机制去购买或者提供某种公共服务和商品来解决他们共同面对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的问题。[4]多中心治理理论也表明, 通过多方力量的有机互动, 能够有效解决单一主体治理下的效率低下的问题。[5]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制, [6]它首先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本着农民自建、自管、自受益的原则而构建, 建立合作社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农户集体防御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降低交易费用, 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方面, 它可以有效联合和组织农民, 增强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力量, 提高自身的谈判地位, 合作社作为农户集体利益的代表在市场上具有和企业相对平等的地位,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农民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 合作社本身具有提供一部分农业公共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合作社组织会员进行农业生产必然需要统一提供种子、生产或培植技术、销售信息、运输、加工、储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这些服务内容也本来就是农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2.合作社自身的特点也使其具备提供部分农业公共服务的条件

(1) 同质性。

同质性即本地范围内农民、农产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 是影响农民合作的基本前提。[7]同质性越高, 意味着农民之间的差异越小, 其往往会具有几乎一致的行为目标函数、大体相同的资源约束限制、比较接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致趋同的价值理念等特征, 也意味着农业服务需求的同质性, 更有利于集中提供具体的农业公共服务。在样本县调研中发现, 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产品的不同, 各地的农民合作社各有特点。

(2) 具有良好的农村人力资本。

在当地合作社中, “乡村精英”的作用尤为突出。乡村精英在当地一般有很大影响力, 而在这些“乡村精英”的领导下, 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时, 通常能够得到村级或者乡级政府的支持, 而在获得政策资金、扶持之后, 直接在市场上购买需要的农业服务内容。

(3)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经济组织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合作社法》颁布以后, 为行业协会解决法人资格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许多行业协会纷纷改制成为专业合作社, 行业协会合作社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8]它的中心内容是保证“官、产、学”各方面力量相互协作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来推动三个主体共同发展 (如图1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 三个参与主体都具有很强的“互动耦合”效应:在完成自身使命的同时, 也扮演其他功能参与者的角色, 以达到各种资源运用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其中, 政府、企业和大学的“重叠”部分 (即混成组织) 是创新系统的核心, 混成组织集中三方优势资源在区域内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 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三重螺旋模型分析

由于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官产学”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内在逻辑相似性。因此, 运用三重螺旋模型分析政府、企业和合作社在农业服务供给方面的作用, 与原有的三重螺旋相比, 主体有所变化, 但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仍然是成立的 (如图2所示) 。

如图2所示, 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三者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时并不是孤立地各自发挥作用, 而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跨越彼此的边界, 三条螺旋曲线将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重叠区域分为4个部分:

(1) 政府——企业关系分析。区域1表示政府和农业企业除了各自单独提供一些农业公共服务以外, 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提供一部分农业公共服务。比如, 区域内的“纯”农业公共服务, 如农业区划、大型水利工程、农业病虫害防治等, 一般是由政府组织提供, 而一些“准”农业公共服务如良种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等服务, 则可以采用“政府+企业”的方式提供, 这种方式既能够调动农业企业为农户服务的积极性, 弥补政府提供农业“准”公共服务的不足, 又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此同时, 政府和农业企业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相互渗透, 跨越了彼此的边界:对于政府来说, 通过对重点农业企业进行投资或扶持, 延长了农业企业的产业链;而农业企业通过提供部分农业公共服务则发挥了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 促进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缓解政府工作的压力。

(2) 政府——合作社关系分析。区域2表示一些区域范围受益的农业服务可以由政府与合作社联合提供。目前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基本上是分散的家庭型模式, 并且差异化也比较大, 如果由政府单独提供这些多样化的农业公共服务, 不仅成本高昂, 而且效率较低, 而采用“政府+合作社”的方式来提供, 则会带来以下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政府的农业政策。通过合作组织贯彻政府的农业政策, 如发展特色农产品、先进种养殖技术推广等, 可以减少时滞、降低政府惠农政策实施的成本;二是有利于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联系。三是有利于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在政府+合作社模式下, 合作社扮演提供具体农业公共服务的角色, 而基层政府 (包括村委会) 扮演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角色。

(3) 合作社——企业互动关系分析。区域3表示部分农业公共服务可以由企业与合作社合作提供。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资本+劳动的聚合关系:一方面, 农业企业为了寻找数量、质量稳定的原料供应者, 与分散且相对陌生的农户谈判, 要付出较多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 合作社为了避免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也需要找到相对稳定的农产品需求方将其农产品销售出去。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企业+合作社”的方式便会产生,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来换取合作社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发挥了为农户服务的功能;合作社则在企业的扶持带动下, 实现合作社产品的规模化经营, 提升合作社产品的品质。此外, 企业和合作社在互动过程中, 企业可以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农民合作社, 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合作社也可以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进一步转型为“合作社型企业”。

(4) 政府——企业——合作社三重螺旋的重叠部分关系分析。区域4是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三重螺旋的重叠部分——混成组织 (即农业公共服务合作平台) , 表明政府、农业企业与合作社三种组织能够在农业服务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每个主体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每一种组织的创新都能为另外两种组织带来新的发展, 形成螺旋推动上升的关系:一是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社的联系, 获得农民对于农业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 有利于克服政府农业服务供给与农户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又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将推动新的农业分工, 加深农业产出化, 并向政府提出新的服务需求, 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三是合作社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带动下, 掌握了更多的资源, 既可以向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农产品, 为企业节省更多的交易费用, 也可以发挥组织化优势, 去承担更多的政府的农业公共服务职能, 向社员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业公共服务。

在构建具体的混成组织——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合作平台上, 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各自投入有比较优势的资源, 如政府前期投入资金或者牵头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供需信息平台, 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招商引资、土地、税费的有利条件, 吸引农业企业来投资新建项目) 和资源扶持 (给予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资金、农机工具、技术指导) ;政府、农业企业负责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 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签订生产订单, 并予以技术指导和监督;合作社以参与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为契机, 吸引更多的农户参加合作社,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既完善了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实现了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又能保护农民利益, 使得农民更多享受农业产出增加带来的收益。 (3)

五、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西北地区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三元互动的新型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化供给模式, 不仅在实践中是必要的, 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并且这样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化供给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政府、企业与合作社三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时, 通过恰当的角色定位, 可以发挥每一种组织自身的优势而克服另外两种组织的劣势, 来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化供给模式。针对一项具体的农业公共服务, 政府、企业与合作社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 如“政府+企业”、“企业+合作社”、“政府+合作社”以及“政府+企业+合作社”等方式来提供, 来满足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多样化要求。

第二, 政府、企业与合作社在农业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 通过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交叠和螺旋上升, 既能够提高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又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使得该地区农业产出增长与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得以协同实现。

第三, 政府、企业与合作社三方互动构建的混成组织——农业公共服务合作平台, 既是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高级阶段,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元主体的动态互动参与和农业公共服务合作平台的建立必将从整体上提升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 使得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 2011, (01) .

(2) 谈存峰, 李双奎.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农户意愿——基于甘肃样本农户的调查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3) 熊鹰.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 2010, (03) .

(4) Ostrom, Elinor.Governing the Commons:The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David Osborne, Ted Gabbler.Reinventing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the Public Sector[M].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House, 1996.

(6) 孔祥智, 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 2009, (01) .

(7) 周建鹏.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农业公共服务供给 篇8

发展农业保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释放出更强烈持久的农业保险需求。当前我国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阶段。同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投入大、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高,同样风险对现代农业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传统农业。因此,越是发展现代农业,越需要加强农业风险防范和管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等政策工具,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释放出巨大的农村财产保险需求。随着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农村集体资产权益明确为代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及农村产权有形、无形市场的发育和逐步放开,大量的农村资产和资源进入市场流通,强化了集体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保障需求。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两大风险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农业生产经营始终面临着气候和市场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农业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随着农业市场国际化发展,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的市场风险与竞争日益加大。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建立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的农业保险机制。

四是促进农民稳收增收的政策取向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要增加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防止农民收入滑坡的风险,就要防止农民收入源头的异常波动。要合理运用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发挥其保障产量底线、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化解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稳中有进。

五是强化“绿色框架下”的农业支持保护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的约束下,实施农业支持保护必须符合贸易规则和条约限制。我们应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开发WTO允许的绿箱政策工具,强化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的缓冲和舒解作用,保护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

大力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

一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层次。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层次。中央财政政策的施力重点应是保安全和保民生,要提高大宗粮食品种和战略性农产品保险支持力度。地方财政要集中力量保重点和保优势,要发展区域集中度高、农民增收作用大和产业发展潜力好的特色优势品种保险。此外,还要支持渔业、森林、草原、设施农业等领域的保险品种发展。

二是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品种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险种现代化,从传统单一的基本风险保障向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和指数保险等转变,使险种更加适应参保主体的需要。

三是鼓励和引导农业保险商业模式创新。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地位,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地方发展一般商业性农业保险、互助性农业保险等。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保险融合,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业保险”商业模式,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解决农业保险投保主体分散、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查勘定损程序复杂等难题。

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综合保障体系。一个健全完善、健康持续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不仅应包含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初级农业保险,还应有防范保险赔付不足的再保险制度,以及化解区域性或全局性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

五是积极发展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在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主体类型增多、利益纠纷矛盾多发、保险诉求多元复杂的情况下,引入农业保险公估服务势在必行。建立第三方评估和评价机制,对维护农民利益、规范保险程序、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看待农业供给侧改革 篇9

要了解农业的供给侧,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可以说是经济的“需求侧”。劳动力、土地与资源、资本与金融、技术与创新可以说是经济的供给侧。以前我们提到经济增长,总是在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上做文章,过分强调了需求刺激,而忽视了供给。供给和需求就好比经济的两个端头,两头都需要,都要发展,要平衡发展,如果其中的一头强调的过了或者发展的过头了,经济就会失衡,就会出现问题,正如现在的产能过剩就是由于以前我们过分强调了“需求侧”,过分投资重复建设而导致的,产品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和质量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这就好比过去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来买蛋糕,现在则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品种还要多样,让买蛋糕的人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效率,改善产品供给结构,从而提供优质高效和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主要是通过结构的调整方式和手段来达到改革的目的。那么农业的供给侧改革是什么?就是通过改善农业供给体系的结构,通过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打造出符合目前消费者需要的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一方面要生产出数量充足的农产品,同时其品种要多样化,质量也要绿色优质。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就是说我们的农业生产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而生产,就是说我们的农业生产要有针对性,要有目的性,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就是要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这种对接既是产品结构的对接,也是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对接,就是既要有充足的数量,更要有品质的提高,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而这种对接的实现途径就是农业现代化,或者说是发展现代农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

二、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农业的供给结构出现了问题。一是从总体上说供大于求;二是供给的结构配置不够合理;三是供给的质量和品种不能满足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总之一句话就是农业的供给体系和综合生产能力不能适应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农业领域的高库存、高成本以及农业短板的问题。那么,农业领域为什么会出现高库存、高成本以及农业短板的问题?

1、高库存。高库存是怎么形成的呢?高库存集中表现在玉米库存的增加。玉米库存为什么会大量增加?一方面从国内来讲,主要跟国家的收购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上玉米的产量相对较高,于是农民大量种植,国家也大量收购;另一方面从国际来讲,整个国际的玉米进口到岸价格要比国内的价格低廉,于是又大量进口。同时,国内玉米的加工需求消耗有限。正是由于国际国内的这些因素,导致了库存的大量增加。

2、高成本。高成本主要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这主要是指与国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的需求而言。我们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高投入和高污染为代价而进行的生产,比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增加了成本。我们的化肥施用量大,但是利用率低。另外,我们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生产相对较为分散。这些都无疑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高。从而影响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这些问题说到底,最根本的还在于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我们的经济还是一种管制经济,还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或者说指令经济的痕迹,市场并没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种植方面,仍然深受政府指令的影响和左右,再加上信息的不够畅通,尤其是政府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不到位,使得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与市场脱节。这些政策和制度性的约束因素抑制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潜能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了农业供给结构的失衡和库存的增加,也导致了产品成本的增加。

3、农业短板。农业短板主要是指农业自身存在的先天的不足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生产周期较长,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其经济效益要低很多,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效益呈下降的趋势。从农民本身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作为生产者(或者说市场中的经济人),他本身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短时意识和短视行为;从国家层面来讲,也存在着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的问题,尽管这十多年国家每年都在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对农业的重视,并且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农业的政策,但是对于农业的扶持主要定位在补贴方面,而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相对来说重视得不够到位,尤其是对新型农民的培养,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对不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也是农业的短板。这些都是制约和影响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面对农业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比如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机装备水平相对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等。在科技支撑能力方面,除了科技创新不强以外(比如优质农产品品种的研发),主要的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科研不能很好地和生产有效对接,在这一方面的主要障碍是体制制度性的障碍,转化的认证手续比较繁琐,关卡较多,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率较低,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较少,农业科技没有在农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等。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就目前来讲,主要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此要进行结构性的改革,要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政策、制度等各方面入手。

第一,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要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转向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要把我国的农业放到整个国际大市场的环境中来考虑,要从国际大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我国的农业生产,要有国际的视野和市场的视野,不能老是停留于计划经济的视野和局限于狭小的国内视野,要有大农业的观念。

第二,制度改革,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粮食价格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二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三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四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以确定土地权属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以确定土地权属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的落实,可以让农民有明晰的产权,农村宅基地和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可以适当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动放活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可以适当提高农民的土地性财产性收益,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粮食价格制度和收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粮食领域出现的“三量齐增”的现象,即产量增、进口量增、库存量增,这“三量齐增”现象的出现与国家的粮食保护价格和粮食收储制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或者说跟这两个政策工具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要推进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和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前提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的作用,要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和粮食储备回归市场。

第三,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通过结构调整的改革,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应的就是农业现代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农业结构更趋合理,就是要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通过培育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利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就库存情况而言,目前粮食库存最严重的是玉米,而相对不足的是大豆。所以,就种植结构而言,对于非主产区的玉米要压缩,提高大豆种植,稳定小麦和水稻种植。要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化水平,加大防灾减灾力度,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注重品种的多样化,注重市场导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补齐农业短板。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应该加强农业科技职业学校的建设,由国家提供免费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这是农业供给侧补短板的根本。因为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出路就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根本是要有一群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职业农民,没有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所以,补齐农业短板的根本是培养新型的现代职业农民。另外,在农机装备方面,还存在着实用性不够的问题,这是需要有待改进的。相关的研发人员应该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发出更加实用的农机设备。

供给侧改革中的农业转型 篇10

@农视网:当前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其根本原因是农业发展方式滞后, 传统农业尚未根本转型。因此, 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农业。拉长农业“短腿”、补齐农村“短板”, 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吾谷网:2016年, 农业部门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好农业结构调整“组合拳”,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 000万亩左右, 大豆、杂粮、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分别增加900万亩、700万亩和600万亩左右。

@蓬莱发布:今年以来, 蓬莱市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 创新工作思路, 精心组织实施,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上一篇:灾害统计下一篇:排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