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算

2024-05-03

小学口算(精选十篇)

小学口算 篇1

一、注重创新兴趣培养,提升口算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思考,从而迅速掌握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在简算、速算、估算、珠算等各种数学计算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购物、生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各类物品的尺寸丈量等等,都离不开口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口算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口算练习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例如可以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口算训练,那么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能力一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注重创新数理理解,增强口算的能力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 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同时,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巧算的方法。在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

三、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领悟口算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 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 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 怎样分? 你的理由是什么? 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 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四、注重创新训练形式,培养口算的习惯

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中不难看出,加强口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口算内容遍布每一个练习,教师要利用教材来强化学生的口算练习,把口算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口算练习见效快,成绩提高显著,优等生越练越聪明这自不用说,差生练习后也能够从不断提高的成绩中找到自信, 并树立起信心,从而对数的运算感兴趣,就会花时间去学习,去追求,甚至感到乐在其中,而且趣味无穷,变厌学为乐学。这样,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从而达到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目的。总之,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包括:分散集中结合练。每堂课上安排练。多种形式变换练,如:开火车、听算训练、抢答口算、找朋友、口算游戏、口算接力等等。

小学数学口算方法 篇2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教学建立9+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

2.理清算理助口算。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

应把8+5分成2和3 8 + 5

8与2组成10 2 3

10加3得13。 10

并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

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念好“教”字经

“教”就是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变成2?5×4×8=10×8=8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1.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2.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3.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4.掌握一些运算规律。

例如,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都为1的分数相减,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把分母的差作分子;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相同,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相减的差再乘以分子作分子,等等。

(四)熟记常用数据。

如:1.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2.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各自的积。

念好“练”字经

“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1.分散集中结合练。

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基本口算训练中,先集中练“进”、“退”位的口算,然后分散练9加几、8加几……;11减几、12减几……,最后集中起来训练,引导学生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20以内退位减法表。”

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复性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

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口算教学;有效教学;口算;学生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教学比较单一、枯燥,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教材的修订,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角度考虑,为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比较新颖的东西,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看似更愿意也更有兴趣去学习,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在一步步倒退,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教学,对比今昔两种计算的教学,我们必须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

一、口算错误成因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口算能力比较薄弱,从平时的家庭作业检查中发现,就算很简单的口算题,也会出现错误,这是粗心造成的。实际上,学生在口算中出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课堂作业的批改中也可以发现学生口算出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或把“45”看成“54”等。

在教学中曾遇到: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计算时,把第一步的结果当成最终结果。如在计算8+6-9时,有学生便将结果写成14,而正确结果应该是5,这样看来明显就是学生分心所致,漏掉下一步计算。

二、口算教学错误对策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切不能只在错题旁边打个“×”草草了事。而应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最好能将全班学生的错题分类记录下来,然后对记录情况再次分析,看是学生知识存在缺陷还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随后进行及时补救。

班级中总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在接受知识时速度比别人慢,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数学要学生计算的东西比较多,而这些学生计算经常出错,日积月累,他们对数学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时候如果教师再去打击他们,长此以往只会让他们更加自卑。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关心去融化他们的自卑心理,用自己的耐心让他们能扎实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帮他们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当然,对于学生来说,表扬比批评效果会更好,所以当他们有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表扬,让他们信心倍增,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当然,我们也不能缺少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计算特别是口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思想上逐步重视口算,并且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相信长此以往就不会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计算结果的错误,更不会在直接写得数时出现错误。

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强化学生口算,需要通过大量的口算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才能实现。考虑到学生年龄比较小,控制能力比较薄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师通常会激发学生口算兴趣,变换方式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1.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在每节课前,利用3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口算能力会有一定提高。我曾采取过以下几种形式加以训练:

(1)口算卡。每次上课的前几分钟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口算。

(2)听算练习。老师说题,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得数,然后指名报得数。

2.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活泼好动,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动动脑,动动手,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完成了口算练习。如摘苹果;夺红旗;推箱子;帮小动物过河;当小医生帮大树或是小动物看病等,让学生在玩乐中练习、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口算的能力。

3.家校结合,学以致用

孩子的学习需要多方支持,家庭教育很重要,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督查孩子完成情况,检查是否正确,最后在作业下面签名,到学校教师再检查。家长、教师双方携手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长期坚持,从源头抓,要分析口算错误成因,稳中扎实有效的方法,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家校结合,学以致用,共同提高口算教学。我们教学中如果能理解教材中编者意图,必要时用旧知作铺垫,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注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并坚持不懈地付之行动,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阳.浅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J].学周刊,2013(29).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口算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口算能力,耐心

一、提高学生数学口算的兴趣

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必须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导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好奇心强, 喜欢接触陌生的事物等, 进行口算训练的时候, 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出学生热爱训练的目的。

二、训练形式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 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每天挑战“擂台主人”。

2.轮流做“医生”找“病人”。

3.选择喜欢的题型进行训练。

教学中利用闲暇时间, 化整为零。如茶余饭后, 家长扮演老师的角色, 给学生进行提问, 回答对了有奖励, 回答错了再重新做题。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家长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多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如, 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 结账的时候让孩子口算价钱。

三、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学生训练的时候, 给他们规定时间。坚持就是胜利, 滴水穿石, 日积月累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训练的时候可以采取下面的形式:

1.规定时间, 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 或者听算练习。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好习惯让人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也能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四、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多带孩子去买东西, 让孩子去付款, 去找零, 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培养每天都口算的好习惯, 熟能生巧。也可以带孩子看益智类的电视节目, 去参加口算比赛, 好胜心更能促使孩子提升口算能力。现如今, 网络发展突飞猛进, 在平时, 可以在手机下载口算软件, 让孩子在游戏中, 不知不觉锻炼口算能力, 还能培养他们对口算的兴趣。

培养孩子口算兴趣要有耐心, 要坚持, 要有方法, 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打消学生的兴趣。定一个长期的计划, 持之以恒来训练, 形式要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李文菊.加强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培养[J].基础教育:上, 2013 (11) .

小学数学口算比赛总结 篇5

2015年 10 月 20日,数学组口算竞赛活动在教学楼举行。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 10月 20日下午 2:30 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1、二、三年级组安排在实验室,由李美兰老师负责。

2、三、四年级组安排在四楼多媒体教室,由韩发伟老师负责。

3、五六年级在实验楼教室,有王瑞凤老师负责。

3、竞赛的时间为 20 分钟,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到时候统一交卷。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奖名单如下:

二年级:第一名

高晨

第二名

王江珊

王冠杰 第三名

马海盛

李俊贤

三年级:第一名

杜雨涵

第二名

王浩宇

李子明 第三名

刘建易

孙静雅

四年级:第一名

张雨菲

第二名

代晓圣

宋金洪 第三名

周茂林

高慧凤

五年级:第一名

王玉涵

高傲

第二名

李文昊

王玉婕 第三名

王晓东

马佳乐

六年级:

第一名

王柯涵

王诗迪

第二名

刘昊坤

王浩 第三名

刘立志

王亚楠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何重视学好小学数学口算 篇6

关键词:口算能力;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教师;关注学生;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54-01

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究竟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一、忙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不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的不同。课堂中学生的口算方法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鼓励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再过分地区分哪种方法好,因为自己的方法对个体来说是了不起的,而且自己的方法衰退是很缓慢的。

二、面对灵活开放的教材,忽视文本解读

较之老教材,新教材在每一个知识点后,并没有出现规范的计算方法和总结语,也没有完整的提示语。这就给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开发教材的空间,也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机会。然而,灵活开放的教材也时时拷问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事实上,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往往就情境而情境,缺少结合笔算教学同时加强口算练习意识和行为。

三、面对多样的口算方法,忽视正确定位

小学生学习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接接受某一种算法;另一种是探索式,即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思考,创造出算法。就计算方法而言,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其成功的方面,也给少数学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后遗症”。

四、算理与算法之间脱节,忽视方法渗透

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是计算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是计算的具体方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计算的原理。口算教学,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才能灵活掌握算法。而事实上,算理与算法脱节,造成算法抽象与算理直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已经是口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五、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

当前口算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病是,部分教师认为口算简单易教,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计算结果,忽视思维过程。

主要表现为:

1、重法则而轻算理

教师只重视口算的结果,忽视算理教学,致使学生运算速度慢,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的、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由于算理不清晰,学生一旦形成计算习惯,将对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障碍。

2、重结果而轻思维过程

教师以学生计算正确为目标,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评价各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不愿在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上下功夫,忽视学生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培养。

六、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学生练习口算时,听题、读题、抄写答数往往不够仔细,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总之,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完成口算题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说话,独立思考,养成“看清题目、注意符号,正确口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口算正确率。

七、练习形式设计单一,忽视兴趣激发

一堂计算训练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什么是教师该传授的?什么是该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时若能将教材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突显口算教学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日常的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还有的教师平时不加强练习,只在期末测试前才进行突击,并加大练习量。这种过分集中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八、过多依赖电脑演示,忽视示范引领

目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很多青年教师上课都喜欢使用多媒体手段,变革教学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使用课件(光盘)的特别多。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节省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些教师整节课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生动的图画、逼真的效果,学生学的时候兴趣盎然,看的时候目不转睛,而到独立练习时却头脑空空。很多教师的数学课,黑板上连课题都不板书,都在电脑上操作演示,一闪而过,忽视示范引领和过程展并,以致新课结束时,黑板上一片空白。这样的口算教学失去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缺失了学生参与计算算理和算法的形成过程,无疑是有缺憾的。

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初探 篇7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方式训练。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对数字特点的敏锐观察能力,是对口算中已知数字进行分解、分组,进而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学生刚入学认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教室里有几块黑板?花园里有几棵大树?学校门口有多少奖牌等等;还可以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也可以请家长带孩子出去购物的时候,多让孩子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来了解数字的特点,自觉主动地通过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持之以恒自觉坚持口算的好习惯。

三、科学安排口算训练

1. 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其次,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相关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2. 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①20以内的加减法;②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③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础。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再次,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最后,要有意识地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四、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的方法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年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巧算的方法,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

五、培养坚强的意志

要提高口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才会有成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口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就会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六、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做错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做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的:如先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并分析错误原因,最后进行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还要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浅议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篇8

认数是计算的基础, 反过来, 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 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 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 也是最重要的, 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学期一开始, 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 去获得数概念, 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 每认识一个数后, 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 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 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 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 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 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 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 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 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 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 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 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 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 可以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去探究, 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 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 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 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 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 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 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 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 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 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 即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盒中, 第一盒凑成十, 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反之亦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 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 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 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形成数的概念, 领会计算方法以后, 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 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 尽可能使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 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名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 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 并统一涂色.例如, 教师出“9-6”的卡片, 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 学生人人动脑动手, 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 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但一味地注重数量, 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 最后会适得其反.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 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 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 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 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 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 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 7-7, 9-9, 13-13, 4-0, 6-0, 8-0, 0+2, 3+0……先让学生计算, 算完后思考, 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 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等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 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 竞赛中, 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夺红旗”比赛, 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 山上有3条路, 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 抽出18位“登山队员”, 分成3组, 每组一人算一道, 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 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 让学生在“玩”中练, 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 分组进行, 每组人数相等, 各组竞赛题相同, 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 接着交给第二组、第三组……直到做完为止, 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 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因为学生不会计算, 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 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 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 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 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 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 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 坚持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篇9

一、 增强口算信心,培养口算习惯

信心是动力的源泉。对学生的口算尝试行为教师要多鼓励,让学生树立口算信心,不要因学生的口算速度较慢而失去耐心也不要因学生的口算失误而批评挖苦,更不要过分要求学生的口算正确率,要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口算。实践证明消除口算时的紧张与惧怕心理,能使学生体验到口算的简单与方便,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口算的信心。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口算的决不用笔算。改变学生力求正确而不口算,课内口算而课外不口算,学习中口算而生活中不口算的局面,养成自觉口算的良好习惯。

二、 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基本口算的教学, 不在于单一地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应重视并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4=12”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 让学生理解:“4可以分成2和2,8和2组成10, 10加2得12。”并画出口算“8+4=12”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4+8”怎么算,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再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出示“16-9=?”,问 :“16减9等于几呢 ?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等于7。”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有学生说:“因为9+7=16,所以16-9=7。”我马上表扬“说得真好 ,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他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 ”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9=1, 再算1+6=7。”另一位学生说 : “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3=7。”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几道题目,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说思考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的思路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 与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 激发口算兴趣

口算与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游戏占据了他们的很多时间, 他们经常在一起玩石子、跳绳比赛、拍皮球比赛等游戏。我认为要教好学生,教师得有一颗童心,要能和学生们一同欢笑,一同游戏。在课余时间里,我常常和学生一起游戏,在跟他们玩拍皮球游戏时, 我会让他们数出自己拍了几下,然后把本组成员拍得的成绩累积起来,再跟另一组的比,看哪一组的多,多多少,这样学生会很积极地参与计算。在这样愉快的游戏中,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篇10

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观察, 我发现学生口算错误率极高, 以至于到二年级还存在一部分学生用“掰手指”口算的情况。 对于一年级口算题, 马虎的学生提笔就算, 加上口算比较单调枯燥, 可能引起心理疲劳, 这时遇上相似的数字、符号, 往往会出现错误, 如把8+5看成8-5是一年级学生常有的事, 二年级有些学生计算100-25胸有成竹地把答案写成85, 不仅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法和除法也不过关, 造成简单的口算出错。如4+7=13, 24÷8=4, 75+25×2=200, 36÷4×72÷8=81, 事后让学生后悔不已。 所以家长、老师都在苦苦寻找一种能提高孩子口算能力的方法。 通过对我校学生问卷调查, 以及对我校教师的当面访谈, 发现导致小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有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 从这次调查发现导致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计算过程出错, 计算过程出错是因为学生缺乏扎实的计算技能。 计算技能里又包括口算技能和算理的应用,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 78.5%的学生掌握了算理, 所以计算方面的知识性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口算能力过差造成的。

二、口算的作用和意义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 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的口算来说, 核心内容是基本口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口算, 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 用口算方便易行, 灵活快速。 学生口算时, 既要耳听又要眼看, 既要说话又要心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 口算能力差, 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 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 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学生掌握基本口算就是在头脑中构建这样一个“数学事实库”的过程。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 我们都深刻明白口算在学生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正如是“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三、如何提高口算能力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 也翻阅了很多关于计算类的书籍, 结合在小学低段任教多年的经验, 我认为口算教学要得到充分重视, 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1.学生亲身体验, 获得数概念, 领会算理。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 反过来, 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 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 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一年级开始, 我就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 获得数概念, 领会计算方法。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 每认识一个数后, 我们都通过摆小棒或实物图片, 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 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 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我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 还把分出来的10比作大王, 另一个数比作小王, 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 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基础。 如:口算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高位算起, 做到眼看、心想、脑记, 最后口述结果。 如:口算14×2,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的正确得数, 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的, 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 进而说出想的过程。 10×2=20, 4×2=8, 20+8=28, 即2个14就是2个10和2个4的和。 若让学生充分讨论, 学生还会说出14×2是2个14连加, 即14+14=28, 或是14×2, 先用4×2=8, 10×2=20, 然后合起来就得28。 只要他们会说就一定是已经掌握算理。 我们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算理的基础上, 加强训练, 让口算在学生头脑中构建一个“数学事实库”。

明确了算理之后, 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大量的、扎实的口算训练, 但是绝对不能像之前那样采用题海战术, 久而久之, 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 适得其反。 在调查问卷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觉得计算题枯燥乏味, 算起来没有意思, 纯属应付。 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采取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训练方法。

(1) 观表象助口算

在讲授10的分与合时, 开始我在黑板上事先粘上10个磁钉, 让学生上讲台来分, 活动中我设置了一个抽奖箱, 里边装了10个乒乓球, 分别写了10个数字, 学生抽到以后要说出凑十法的另一个朋友。 巩固训练时, 我又用帮小猴摘桃子游戏, 在一棵树上写了1-9, 规定学生每次只能摘两个, 必须满十, 才能落到筐里, 学生热情高涨, 积极响应。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每天课前我都以这样的游戏热身, 学生很快熟练掌握了凑十法, 等到我们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 轻松愉快, 如顺水行舟。

(2) 形式多样练口算

为了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 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练习机会。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 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 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 使训练形式多样化, 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 兴趣更浓, 从而增强训练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每节数学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选择适当时间, 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 开火车, 口算接龙等。

2集体视算、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 并统一涂色要求。 例如, 教师出示15-8的卡片, 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7”卡片作答, 学生人人动脑动手, 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使用。 这种方法既节省了时间, 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3听算。 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 单个学生说出得数, 集体订正。

4开火车。 教师念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 其他同学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但要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5抢答。 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 一名学生迅速回答, 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6单元竞技。 一般控制在50道以内, 当堂学生互改, 适当奖励。

7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 发给不同的同学, 让拿到题目的同学提问。

8掐时赛、乘法口诀口算训练, 我采用掐时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9擂台赛, 学生上台打擂, 每道题限时30秒, 多者胜。

在口算训练中, 设计出不同的题型,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但一味注重数量, 只会挫伤学生计算的兴趣, 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 持之以恒,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创设情境促口算

数学书上有好多计算题, 如数学迷宫、啄木鸟医生、小马过河、夺红旗、找朋友等, 若直接布置学生计算, 有些学生慢腾腾地磨蹭, 有些学生心不在焉、错误百出, 只要你稍微用心, 创设一个小小的情境, 譬如, 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谁的方向感最强? 谁比啄木鸟治病还快? 看看哪一只小马会掉到河里? 谁能当护旗手, 把我们班的红旗最快插上去, 就会事半功倍, 瞬间就能激起学生计算热情。 最后要及时评价。 对计算进步快或计算能力高的同学及时表扬奖励, 使学生在愉快的成功体验中继续进步。

(4) 沟通家长抓口算

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只有家、校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走向了成功的教育。 我经常做家访, 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 家长在家中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如, 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 家长抽出几分钟时间, 与孩子对答式地进行口算练习, 再配合适当奖励,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这就需要家长创造应用口算的机会。 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 让他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 进一步激发、 培养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 我们班孩子都配有口算题卡, 家长根据孩子作业量, 以及口算情况, 要求孩子完成, 寒暑假我要求父母每天给孩子出20道计算题, 监督孩子完成。 保证每个学生都长期安排家庭口算, 这样长期进行, 孩子的口算能力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口算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通过口算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特别是低段年级学生的口算训练, 教师应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利用新课程的理念大胆改革, 勇于探索, 科学合理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 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

摘要:口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笔算、估算的基础, 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 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 口算却因内容简单而被忽略, 导致学生口算能力不容乐观, 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分析其错误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口算错误的对策。

关键词:口算能力,提高策略,算理

参考文献

[1]兰社云.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09.

[2]肖国衡.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3.

[3]彭莲芝.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5]李爱霞.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上一篇:钻前工程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