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口算比赛计划

2024-05-18

数学口算比赛计划(精选7篇)

篇1:数学口算比赛计划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生在口算技能方面的水平,我校二年级举行口算比赛。

活动时间:

XX.12.12(星期三)下午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形式

做口算二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一百以内加减法、口诀乘法

活动操作

数学教研组具体负责实施。比赛活动内容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本次比赛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宗旨。

通过本次比赛,数学学科老师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

奖项设置:

比赛活动将从正确率、速度等方面设置奖项。(规定时间内正确率优先;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完成试题的速度优先。)

二年级数学组

2012.12.12

篇2:数学口算比赛计划

2015年 10 月 20日,数学组口算竞赛活动在教学楼举行。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 10月 20日下午 2:30 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1、二、三年级组安排在实验室,由李美兰老师负责。

2、三、四年级组安排在四楼多媒体教室,由韩发伟老师负责。

3、五六年级在实验楼教室,有王瑞凤老师负责。

3、竞赛的时间为 20 分钟,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到时候统一交卷。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奖名单如下:

二年级:第一名

高晨

第二名

王江珊

王冠杰 第三名

马海盛

李俊贤

三年级:第一名

杜雨涵

第二名

王浩宇

李子明 第三名

刘建易

孙静雅

四年级:第一名

张雨菲

第二名

代晓圣

宋金洪 第三名

周茂林

高慧凤

五年级:第一名

王玉涵

高傲

第二名

李文昊

王玉婕 第三名

王晓东

马佳乐

六年级:

第一名

王柯涵

王诗迪

第二名

刘昊坤

王浩 第三名

刘立志

王亚楠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篇3:重视口算训练提升数学技能

一、技能培养需要“实”与“勤”

1. 实, 即算理要理解透彻, 算法务必掌握扎实

扎实掌握算理、算法, 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 口算也不例外。教学中如果单纯追求口算结果, 忽视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则严重影响学生已有知识的运用, 直接导致口算速度无法提高。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在口算之前看清数字、符号, 观察题目的特点, 认真审题等, 这是正确解题的习惯保证。

2. 勤, 即要求教师不厌其烦、反复组织学生练习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但有的老师在教学计算单元时加强口算训练, 而在其他单元则忽略训练, 这就直接导致口算训练的不连贯。所以坚持做到诸如每课前的三分钟专项练习, 课后组织学生相互出题练习等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训练题量可由少渐多, 训练难度要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 以此提高训练实效。

二、日常练习讲究“活”与“巧”

口算题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算式, 其本身就比较枯燥, 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式和训练形式的变化,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

1. 练习形式要“活”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好奇心、好胜心强, 我们训练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 (1) 游戏类训练:扑克24点游戏、全班的口算接龙比赛等, 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闯关、积分等游戏; (2) 竞赛性训练:小组夺红旗、诱错练习如12+7-12+7、100-55+45等; (3) 逆向思维训练: () =8+1、 () =6-1等; (4) 活动性游戏:“开火车”“找朋友”“小白鸽送信”等; (5) 实践性学习:让学生采访卖菜的摊主, 学习他们不用计算器就能很快地算出商品的价钱的方法, 在班级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 让学生在买与卖的“交易”过程中应用口算知识。这些形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始终对口算训练充满热情, 兴趣盎然, 提高训练效果。

2. 运用知识要“巧”

即鼓励算法多样, 多中选优。例如口算16+9时,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生1:把9分成4和5, 16+4=20, 20+5=25;

生2:把9看成10, 16+10=26, 再把多加的1减去还得25;

生3:把16分成15和1, 9+1=10, 15+10=25;

生4:把16看成10+6, 6+9=15, 15+10=25;

……

对于不同的算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评价, 选择自己理解并擅长的方法进行运算, 多中选好, 好中选优, 要求学生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这样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时机, 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随着学习的深入, 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梳理一些口算的技巧, 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实现“巧”算。

三、强化记忆在于“准”与“拙”

对数学运算中出现频率很高、运用频繁的数据或算式结果, 可让学生强化记忆。对于需要强化记忆的一些常用知识, 首先要保证答案“准”, 即使记忆方式有时显得比较“笨拙”, 但对口算速度的提高还是大有好处的。比如: (1) 20以内的表内加减法、乘除法等必须熟记; (2) 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必须熟记。如a+b+c=a+c+b, a+b+c=a+ (b+c) 等; (3) 常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结果必须熟记。如3/5=0.6=60%等; (4) 一些特殊算式的结果必须熟记。如1/2+1/3=5/6, 25×4=100等。

当然, 像这类值得强化记忆的“小知识”还有很多。运用“笨拙”的办法熟记以上结果, 不但对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度大有好处, 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将受用无穷。

篇4: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02-01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基本训练,属于教学要求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恰当的应对措施,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见解:

一、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

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师,大部分都认为口算比较简单,都没有积极的研究教法和学法,只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学生计算正确为目标,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评价各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不愿在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上下工夫,忽视学生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的培养。还有一部分教师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的、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多算理都不清晰,往往都是边学边忘,对学生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阻碍。

2、练习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如今的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任然是在为学生考高分而作准备,在平时的口算练习中,教师都是在传授学生考试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方式单一。加之传统“尊师”观念的严重化,很多的教师都不能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至于我们的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不能实现互动化,教师不能和学生有效的沟通,不能在课堂上或者平时进行口头计算训练,很多的口算练习都是学生用笔代替。很多教师都不会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只会跟着教材赶进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3、忽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知道一味的传授学生技巧,忽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也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特别是口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买菜的经历,计算菜的价钱,打车的过程中计算车费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也能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增加学习的信心。

二、搞好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坚持训练

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口算教学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一朝一夕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课程标准》对口算教学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除了让学生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做到天天练。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以及毅力都有待培养,如果不是学生特别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不会放在心上。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口算教学中,想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练习口算,天天坚持练习,那么培养学生的兴趣极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爱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口算训练的兴趣,用学生的兴趣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快乐自主的投入训练,坚持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2、以生活为基础引出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算得更快、算得更好,结果更准确,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趣味情景:羊村长要请小羊们吃苹果,它为小羊们准备了两框苹果,第一框里有9个,第二框里有8个,羊村长共准备了多少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羊村长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入,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其中的人物,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愿意帮助羊村长计算。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接着提出:你们有办法让小羊们一眼看出有几个苹果吗?这时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框中拿出一个苹果放在第一框中,第一框凑成十,加上第二框中剩下的7瓶就是17个。这时,教师在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在遇到难度较大的计算时,学生也会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计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培养。

3、积极开展口算比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中,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保持口算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口算比赛。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男女同学各一个小组搞对抗赛。每小组组长可以每周组织搞一次比赛,看看谁用的时间少,谁用时最少,就给谁加小五星,完了后互相检查,错一题扣一分,做好记录,一周比一次。谁的小五星最多,就是该组的“神算子”,再统一在班上每月评一次数学口算“小明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比赛中找到乐趣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

口算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之处,教学中,我们应对此引起充分重视,扎实开展口算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参考文献:

[1] 杜翠兰.加强算法指导,提高口算教学实效[J].文理导航(下旬),2010

篇5:一年级数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口算,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按学校工作计划定于本周三开展一年级数学口算比赛。

一、活动宗旨:

1、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口算计算能力。

二、比赛形式:

先进行初赛,根据初赛成绩,一、1班10人,一、2班10人,一、3班10人进入决赛。比赛以形式笔试进行。满分100分。

三、竞赛时间、赛场安排:

比赛时间:本周星期三中午。

地点:四楼会议室,由各班任教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到场。

四、阅卷、监考教师安排:

监考老师:万春红、周银辉、陈春华。

阅卷:周银辉。整理后将试卷及评奖结果交教研组长。

五、评奖:

篇6: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口算比赛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8+6= 6-6= 5+3= 7+5= 4+7= 10-3= 5+8= 8+4= 4+9= 5+4=

8+8=1+96+3= 8-5= 9+2= 5+9=

8+5=7+617+2= 6+7= 10-7+3=

7+6-10=9-4= 5+6= 6+9= 10+4=

9-6=7+48+7=9+37+0=9+514-4= 5-0= 3+9=

= 7+9= 6-4= 8-2=

9-1== 5+9= 2+8=

12-2-8=9-1+4= 3+6= 8+2= 20-6= =

= = = 6+6= 9+7= 3+5= 7+7= 10-1= 9+6= 9+8=

13-10=

10-7= 14+5= 8+7=

7-6+4= 8+2+3=3+3+44+8= 2+9= 9+8= 8+10= 2+6= 8+1=

17-10=9-210-8=10+76+4= 8+3= 6+2= 5+10= 0+9= 6+8= 9+4= 7-7= 5+7= 10-9=

13-3+0= =4+4+98-1= 10-6= 3+4= 3+7=8+9=8-7=

= =9-3= 8-3= 3+8=7+8= 6+5= 4+6=7-6=10+6=8-0= 9+9=

9+5-2=

篇7:数学口算比赛计划

奇台二小数学组举行口算速算比赛

(本报讯通讯员杨黎报道)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奇台二小数学组于2013年11月1日下午进行了小学生口算速算竞赛。本次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1——6年级的全体学生人人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运算速度和计算技巧。有口算、笔算和巧算,比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计算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口算既是笔算、珠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怀着“对孩子一生负责”的理念,数学老师们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口算速算,在教学中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督促学生每日进行口算速算练习。在每堂数学课中,各班的数学老师都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口算练习的方法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不感到单调,乏味。数学老师们常用的口算练习方法有视算、听算、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游戏、口算本等。在口算练习中,多种形式变换练,经常练,做到形式多样,并且在班级设立评价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愉悦地、有挑战性地长期感兴趣地练习计算。辛勤耕耘终将换来丰硕的成果。在本次比赛中,各班都涌现出一大批计算能手,他们获得了“计算之星”的光荣称号,因为他们算得巧、算得快、算得准,表现出很强的计算能力。这次比赛不但激发了同学口算速算的兴致,而且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我校数学教学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撰稿人:杨黎 奇台二小 审稿人:包晓芳 奇台二小

上一篇:拥有一颗孝心作文700字下一篇:疫情期间五四青年节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