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算教法

2024-05-19

一年级口算教法(精选五篇)

一年级口算教法 篇1

一、培养学生做题认真、准确的习惯

口算是要求速度的, 但是如果正确率很低, 做得再快也没有什么用。因此, 首先要先达到正确, 然后是速度。于是我要求学生做题认真, 准确。

例如:做30道题应该用3分钟, 但是开始时, 我让同学们做5分钟, 看谁在这个时间里得分最高。然后, 我把时间缩短, 还是30道题, 我把时间定为4分半、4分、3分半、3分。渐渐地, 学生做题正确率提高了, 速度也提高了。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

正确的计算方法既省时, 又提高正确率。口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例如:一年级下半年学习的100以内的加法, 27+52, 先算整十, 2+5=7, 2个十加5个十等于7个十, 个位7+2=9, 70+9=79;再如:27+15, 十位2+1=3, 个位7+5=12, 30+12=42。减法也是一样, 25-7, 5-7不够减, 从十位上借1是10, 10+5=15, 15-7=8, 8加十位剩下的1是18。也就是说, 学生明白正确的算理是十分重要的。

三、点拨口算技巧

技巧是在正确的计算方法下, 根据某些特别的算式, 进行简便计算后总结出的方法。

例如:11-3=8;21-3=18;我们就能很快算出61-3;81-3。

15-8=7;25-8=17;我们就能很快算出95-8;75-8。

再如:75-6-4, 可以直接用75-10=65;15+8+5可以先算15+5, 然后再加8得到28;80+17-10可以先算80-10再加17等于87。

诸如此类的计算技巧, 在教学中, 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口算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长期有效的训练

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 因此, 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练习。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每天第一节数学课打铃后开始做32道口算题限时3分钟, 从不间断。然后收上来, 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 及时查漏补缺。每周在课上练习两次进行检测, 效果较好。

一年级口算教法 篇2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教学的现状

1. 对口算的教学不重视

小学中的大部分教师认为口算是很简单的教学, 于是在教学中总是一带而过, 使学生对口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无法提高口算的能力。只有增强教师对口算的重视, 才能使教师认真备课和讲课, 教授学生口算知识与技巧,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口算的重要性并且认真地去学习。教师是小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行动和话语在不自觉之间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教授学生口算时, 如果连自己都是用笔算, 那么学生也会对口算不以为然。所以,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对于口算的认识, 以身作则, 使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认为口算的方法古板

部分教师对于口算的教学比较古板机械, 没有体现出口算教学的灵活性, 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计算题目, 只是自顾自地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目的, 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口算能力只要靠做大量的题目就能提高, 这个想法是片面的。单纯的只是靠不断地大量做练习, 而练习又没有针对性, 这样不仅花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练习的结果也不会理想。一味地加大口算的练习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适得其反。

二、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 培养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 就必须让他们对口算感兴趣, 这样才能学进去, 才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数学的乐趣, 并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例如, 在学习十几减9时, 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情境, 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气氛。

师:在一个公园里, 所有的游戏设施都是数学游戏设施, 就是说只有答对了数学题目, 才能玩公园里的游戏, 同学们, 你们想玩吗?

生: (异口同声) 想!

师:我们来进行一组口算的练习。 (教师展示有关的题目课件:9+3=? 9+4=?9+9=? 9+ () =11 9+ () =14 9+ () =17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算的练习)

师:哪位同学如果想玩公园里的游戏可以举手回答问题。

生: (纷纷举手回答)

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兴趣, 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有趣,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 口算学习要由易到难掌握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面对这种差异, 口算的学习应该一步一步由易到难, 这样的学习方式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也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 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要先掌握口算的技巧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数与数、式子与式子之间的一定关系, 最终做出相应的解答。

例如, 在学习十几减8的算法时, (出示相关的课件) 小白兔来小猴的水果店买水果, 小猴的水果店有16个桃子, 小白兔说:“我要买8个桃子。”让学生想想, 小猴子还有多少个桃子。让学生摆学具来算出答案, 然后小组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16-6=10 10-2=8

方法二:10-8=2 2+6=8

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算。

通过让学生摆学具得出答案,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自己找到解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并且找到最容易的口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口算时, 要先学会数数, 认数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了, 再学习加减法, 这样可使学生基础更加牢固, 由简单到繁琐, 由生疏到熟练, 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口算技巧

培养学生的口算技巧是提高学生口算速度的关键, 是学生算题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题目本身的难度。要想使学生自己发现口算当中的技巧, 就要不断练习和教师的引导, 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计算中的规律, 使口算的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 我们在学习8加几时, 可以列出这样的式子让学生思考:8+2+1=? 8+2+3=? 8+2+4=? 8+2+2=?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计算题中有哪些共同之处?

生:都是8加2加几!

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计算题应该怎么算呢?怎样算简单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 或者摆学具算出结果。

经过学生的讨论, 纷纷举手回答。

这组计算题中可以用凑十法进行运算, 这样计算题看起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速度也更快了, 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方法, 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很乐于学习口算。

4. 提高口算的准确率, 加强口算的练习

要想提高口算的速度并且保持口算的准确率, 就要让学生多练习, 把口算变成一种习惯, 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应用。在这之前,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地读题目和分析题目, 而不是看到题目就盲目去计算。小学生很多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算错了题, 学生的粗心大意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地读题, 没有认真地去分析题目。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读题, 并且读懂题。开始可以小声地把题读出来, 以便思考, 时间久了, 形成了习惯就可以默读。不懂的多看几遍, 下次在遇到时就会了, 不要只为追求速度而不注重完成的质量。教师应要求学生从审题开始就要集中注意力直到把题目做完,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 从小培养书写工整、干净的习惯。

要想使口算的速度快、完成的质量又好, 就要不断地进行练习, 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教师在出练习题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出,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速度。

例如, 第一组题7+3, 第二组题12-5, 第三组题14-9:

第一组题是加数相同, 第二组题是减数相同, 第三组题是被减数相同。在第一组题中, 加数相同, 另一个加数越大和也越大, 在第二组题目中, 减数相同, 被减数越大差越小;在第三组题中, 被减数相同, 减数越大差越大。通过做这样有规律的题目, 可以使学生认识并且完善对知识结构的认识, 增加学生做题的兴趣。

一年级下学期口算题 篇3

一年级下学期口算题

姓名:________班级: 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26-24=80-20=65+24=81-6=26+50=80-60=68-31=23-1=62+2=68-60=72-30=35-32=50-39=7+23=90-3=49-11=87-73=48+22=82-16=32-12=90-6=37+41=86-82=4+70=45-21=31-8=5+11=76-43=42+54=86-46=37-32=25+42=52-20=59-22=26-1=0+58=61+32=17+70=89-46=35+43=89-78=0+52=71-57=74-20=93-52=81-11=11+81=51-6=56-45=3+51=99-31=58-22=23+24=67-4=37+21=90+7=21-10=55-21=80-22=29+41=39-35=54-14=43+50=58-9=19-5=89-28=69-64=54-1=19+1=29-17=60+13=92-12=49-5=2+22=63+6=42-35=0+96=42-32=62+17=76-30=91-70=24+6=85-24=85-9=40-2=66+13=35-3=46+23=99-92=88-78=93-53=38-3=36-13=78+1=55+41=97-37=42+8=95-24=91-30=98-15=

一年级口算教法 篇4

一、目前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与特点

公共英语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生对学好英语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但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 已越来越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实践以及与新生的交谈来看, 目前高职学院新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与特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水平相差较大, 一个五十人的班级差不多是由五十多位高中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特点各不相同, 即使分快慢班, 也多少还有参差不齐的情况。

2. 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能力都比较差, 其根源是由于部分高考制度和平时的考试方式形成的, 因为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高考服务的。

由于以上特点, 在教大一学生的公共英语时, 常有一人难做千人食之感。加之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公共英语教材, 又因校内各专业性质的不同, 也增加了教学的困难。

最近几年的教学中, 我校先后采用了实用英语、新起点等教材 (皆为两册) 。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和随后的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反映教材内容过于浅显和简单、基本语法内容与高中所学时有重复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应该考虑全面兼顾、启发兴趣和各取所需的灵活教学方法, 使成绩好的、差的, 兴趣高的、低的都能各有所得, 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 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二、对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教法的几点思考

1. 与中学相同的内容, 采取不同的方式教。

在进入大学后按高起点标准学习英语的学生中, 尚有部分人连基本音素也发不准确,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还不知道Z这个字母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读法, 任其存在。因此我觉得教一年级公共英语时, 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语音。但是单纯教语音对这些学生来说又会感到重复而枯燥。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尝试先让一部分学生把所有的音素读一遍, 然后再让他们听正确发音的录音磁带, 使他们发错音的地方可以得到纠正。继而, 再播放不同外籍教师和本国教师发音的录音, 使学生来分别比较他们的发音在音调和声色上的差异程度。这样既无形中使学生在不感厌烦的情绪下再学习一次语音, 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英语的语音 (包括任何一种语音) 在音素正确的前提下, 个人的发音也还有一个必然存在的在音调、音质和音色上的差异幅度。

2. 浅的深教, 深的浅教。

任何一本教材, 其中所编的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教的人和学的人则常常不一样, 教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不同。刚从高中毕业来的学生, 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因此在教一般较浅的课文时, 不宜采用逐句翻译讲解的方式来进行, 而只能抓住几个重点词汇、词组或句型稍作讲解。而让学生做更多的句型练习, 如以课文为材料做些口译练习, 使学生对口译有个初步了解, 或者干脆让学生把段落改成对话然后上台表演, 这样, 课堂反而更加活跃。

多种表达形式的教法也是我们应注意的方面。例如讲到“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时, 我试着要求学生用其他的形式来表达本句子的意思:如果无人能够回答, 我便介绍“People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because they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的用法。又如在讲“to be an active rather than a passive student”时, 我便引入“to be an active and not a passive student”这样的用法。还有在“This, just like the shots of Nixon downing Maotai, was televised throughout the world.”中“was televised...”可以用“was broadcasted by television”来表达也比较简练。对于像“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draw a line under the sentence.”这样的句子, 我只是提出用to underline the sentence更为简练, 更合乎日常用语。同时我又进一步介绍to draw a line还有“不做某事”的意思, 如:I help him along in his studies, but I draw a line at doing his homework for him.这样使得原来简单的句子, 在学生学后仍有所得, 也不至于感到乏味。

对于较难或较长的句子, 为了照顾全班的水平, 教师有必要用剖析方法来教。其做法是压缩长句, 仅带有最基本的主谓语的短句, 然后再将其他成分, 按其重要性逐次增加还原。例如这样的句子:In towns that are near the sea, the tiny lanterns which had been hung in the streets the night before, are placed into the water when the festival is over.

我会先提出“The tiny lanterns are placed into the water”这样的短句, 然后加上前面的地点状语和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及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而成为:“In towns, the tiny lanterns which had been hung in the streets, are placed near the sea”和“had been hung”的时间状语“the night before”而恢复成原句。

在教一些看来是较浅的课文时, 我们就是从分析学生的水平, 找出他们的弱点, 突出一些汉英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词和句来进行教学, 这样总能使学生有所得, 不感乏味;同时, 也使学生认识到, 浅的东西未必都容易, 深的东西也未必都难。

3. 抓住学生的弱点教。

在教学中我们除发现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能力差而经常要求其放声朗读和大胆开口讲话外, 又发现了另一个弱点, 就是学生在造句时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很大, 有时用句不地道, 有时甚至是错句。

比如, 当甲方邀约乙方去操场打球, 乙方不愿意时总是习惯说:“I don’t like to go playing basketball.”而不习惯说:“I’d prefer to stay in the classroom doing my homework.”甲方称赞乙方:“You are a good singer.”乙方总是说:“No, I’m not.”而不习惯说:“Thank you.”表达来或去的意思时, 总是说:“I’ll go to see you this evening.”而不习惯说:“I’ll come to see you this evening.”为纠正这类缺点, 我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读熟, 在日常生活中练说, 以期牢固掌握正确的用法和逐步提高口语的能力。

4. 引用Role play练习 (即角色扮演) 来提高公共学生的口语水平。

这个练习是通过模仿课文内容来操作的。例如, 在讲解完“Back from the Summer Camp”这篇课文之后,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How I Spend the Summer Vacation”。当然对于公共英语的学生而言仅仅给一个topic就让他们去准备这个练习是有难度的, 开始阶段教师应当提出指导性意见,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再鼓励学生自行完成。课堂上教师给出situation以及sentence frames:

Wang and Zhang, classmates in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are happy to see each other at the school Homecoming.They begin to reminisce about schooldays, but what the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is how each of them spent their past summer vacation.

Roles:

Wang:Pleased to see Zhang and eager to know what Zhang did in the past summer vacation.He/She spent the whole vacation tutoring a child of ten in English and going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library to read books on...

Zhang:Happy to see Wang again and also eager to know how Wang spent his/her summer vacation.He/She helped the Neighborhood Service Committee with their daily routine part time and took a trip to...

Some sentences and sentence frames you might use:

Asking about what one did in the near past:

How did you spend your summer vacation?

What exactly did you do?

Did you do that/go there every day?

How much time did you spend doing...?

Was it the first time you’d done...?

You didn’t spend a whole day doing..., did you?

What did you usually do in the afternoon and in the evening?

Did you learn anything from your summer job?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one’s feelings about the summer vacation:

How did you like your summer job?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Did you enjoy doing...?

Was it fun doing...?

Was it interesting/boring/tedious to do...every day?

Oh, I love/enjoy doing...

I found...interesting/boring.

I’d say that...

As I see it, ...

把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之后要求他们课后认真准备, 告诉他们在下一次上课时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并计分作为平时成绩,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 抓住新生入学时的思想特点和各个时期的思想活动以及所学专业内容来教。

总的来说, 要教好大一的公共英语, 教材是重要的, 而教学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 教材内容的深浅难易, 应由教师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思想活动变化来变动调整、灵活安排, 或增减或补充, 以使教学过程能尽量结合学生的思想活动, 成为反映或联系其生活现状的过程。这样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思, 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

新生入学以后, 常有一些陌生感和探求探索未知的热烈情绪。这时我们在《中国日报》上找到一些如“College Education”和“Tough Lessons for College Freshmen”等描述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有关材料, 印发给学生作补充读物。学生读后对其中所描述的内容都感到非常新鲜和亲切, 学起来颇有兴趣, 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许多新的词汇和句型。

学期之中, 学生曾遇到助学金的问题。思想上产生了波动, 这时我们又从《中国日报》上选了一篇题为“Part-time Jobs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的材料, 报道北京大学生上街卖报, 实行自给自助的行动。因此, 我们让学生在带有思想情绪的情况下, 因学习与自己切身问题有关的内容而维持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发奋图强, 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6. 上好第一堂课, 奠定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任课时间长了的教师, 有时在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 学生是很少见怪的, 而上第一课的教师, 即使写错了一个字母, 也将很难得到谅解。“Well begun is half done.”这句谚语对我们教好英语来说, 也是不无教益的。

根据心理学的“第一印象”理论,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是举足轻重的。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先入为主”, 学生往往就是在第一堂课上戴起了识别教师的有色眼镜, 今后教师教学工作的好坏、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接受效果, 都与第一节课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如能在第一节课中给学生以良好的“First Impression (第一印象) ”, 则学生必定很容易树立起对教师的威信和对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 否则学生便会感到乏味或扫兴。

社会发展对英语运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英语教学要更加重视“实用性”, 也就是高职生实际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去交流信息的“工具性”, 要把英语作为英国文化载体的特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过分强调语言的自身体系和特性就会使英语教学拘泥于自身的封闭体系之中, 成为“学究式”的英语, 而轻视“实用英语”。教育部正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 确定了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改革方向。这一改革方向和思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 是对实现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推动。

摘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适应形势的变化, 在英语教学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尤其面对刚刚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 如何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系统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 上好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 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教法,实践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2]曹兰.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展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

[3]曾莲英.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5.9.

[4]何冬梅.高职英语教学重点的转移[J].机械职业教育, 2005.3.

一年级口算教法 篇5

2012年9月9日, 由永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师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结束, 本次培训推行高效课堂教法, 邀请了市、县知名专家和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444名教师参加培训。

据悉, 本次培训内容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实践高效课堂教法, 向课堂要教学质量, 探讨适合该学段儿童的教育教学方略, 为参训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教师普遍反映, 此次培训针对性较强、效果好, 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永兴县教育局下定决心进行教学改革。今年上期, 全县中小学校长等54人在教育局局长陈声繁的带领下, 先后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 岳阳市许市镇中学等学校参观考察, 考察完后, 要求各校校长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写出推行高效课堂教法工作计划, 并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本次培训是教育局培训计划之一。 (李高炎)

上一篇:高大全下一篇:建筑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