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商品

2024-04-07

伪劣商品(共8篇)

篇1:伪劣商品

伪劣商品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涉假领域两法衔接存在缺陷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是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窃两种不同的法律制裁方法之间的适用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由于它们“都属于公法责任的范畴,因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22]两法衔接机制是指行政职能部门在查处涉嫌犯罪的行政违法案件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在各司其职、各负i责的前提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确保依法追宄涉嫌犯罪人员的刑事责任的办案Ik乍制度。[23]-方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分工十分明确,当事人违反了行政法规要接受行政处罚,违反刑法则要受到刑事处罚;另一方面,刑事司法又是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是行政处罚的保障。

但在实际法律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长期以来要么界限模糊,要么截然分开,没有达到相互补充、合理衔接、形成合力的良好状态,以致未能及时追宄部分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纵容了伪劣商品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

涉假领域的两法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法律法规的“执行之难”

在我国,国家、部级、地方三级法规性文件搭建了两法衔接的基本模式,但法规文件位阶较低,内容多以倡导性和调解性的规定为主,缺乏可操作性。[24]这就导致在实践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人员长期忽略两法衔接的重要性。再加上责任追宄机制不完善,监督缺少强制力,使的行政与刑事部门之间的两法衔接协作更是难以顺利推进。虽然相关法规对两法衔接工作中的部分情况有追宄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约束力缺乏刚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

另外,重庆市对规范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的实施细则,没有较高阶位的法规,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的限界较为模糊,出现法规执行困难、部门交流不畅和协作不力等问题。

2.信息共享的“实践之难”

公安机关为了及时发现涉假苗头和严厉打击侵权制假犯罪行为,可以从各类涉假行政处罚信息中分析研判筛选出有价值的涉假犯罪线索。同时,也可以通过掌握涉假违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涉假重点关注人员库,为案侦工作服务。为此,解决信息共享问题是解决部门间衔接配合机制的重点。目前公安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间信息共享还存在信息线索通报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全面、行政机关查处的违法案件信息不完整等问题。

3.考核体系的“运行之难”

由于两法衔接绩效考核体系缺位,导致行政机关不移送刑事案件、移送非刑事案件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受部门利益、对不法行为的界定有差异、案件移送意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行政执法部门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出现以罚代刑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即使移送,行政部门移送的往往是自己处理不了的疑难复杂案件,公安机关侦办此类案件费时费力且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除以上三点因素外,检测鉴定环节不规范同样将导致“两法”不能顺利衔接。从目前来看,鉴定机构不提供相关鉴定资质证明、鉴定人不签字、不出具鉴定意见、检测费用过高、检测标准不健全等,是现阶段检测鉴定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案件侦办困难重重

1.案件线索发现难

涉假犯罪特别是食品、药品类犯罪类似于毒品犯罪,属于隐性犯罪,犯罪方式日益隐蔽,犯罪手法不断翻新。一是由于普通消费者在消费时难以识别真伪优劣,特别对有毒有害食品、假劣药品产生的隐性危害难以察觉,主动举报线索少。

二是行政职能部门虽然办理了大量的涉假行政案件,但移送给公安机关的案件线索少之又少。三是基层公安机关任务重、警力有限,没有专门人员负责涉假案件线索收集工作,特情耳目、阵地控制、情报研判等手段应用不多,对重点区域、行业、部位情况的掌握薄弱,主动发现线索少;四是对网络涉假犯罪新动向认识不足,网上打假意识不强,通过网上作战获取的案件线索少;五是即使发现了案件线索,在线索经营和深挖扩线时也往往受警力、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使线索白白流失。

2.案件侦办难

涉假犯罪大都是有预谋犯罪,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主观故意方面难认定,证据收集困难,导致案件侦办难度大。一是涉假犯罪案件侦办涉及专业知识多,特别是在法律适用方面专业性强,对办案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基层办案人员大多没有经专门培训与系统学习,涉假犯罪案件侦办能力和水平不足。二是涉假犯罪涉及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多为跨区、跨省(市)作案,往往需要基层公安机关把大量的警力、财力、精力投入到案件侦办中才能取得实效,但由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基层不想办,民警不愿办。三是行政职能部门移交的涉假刑事案件,由于行政执法人员缺乏现场保护、证据保全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往往造成先期取得的证据不符合刑事诉讼要求,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时已时过境迁,关键证据难以弥补。四是涉案物品的处置也是一大难题,特别是涉案食品药品的保存对环境要求相当严格,公安机关没有相应的保管场所和条件。

3.检验鉴定难

涉假案件尤其是食品、药品类案件,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是关键、核心证据。

流通领域的商品包罗万象,食品药品种类繁多,侵权制假领域也日趋多样化,涉假案件尤其食品、药品类案件需要检验鉴定的项目越来越多、门类越来越广。基层普遍反映检验鉴定工作还存在诸多难题:一是办案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提取检材,不知道送检什么项目,不知道送哪里检验;二是检验鉴定费用高,一次取样检验鉴定费用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严重超出办案单位承受范围;三是检验鉴定周期长,有些检验报告或鉴定意见到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仍无法做出;四是部分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人员的素质以及检测设备良奏不齐,所出具的鉴定报告或鉴定意见不规范,不符合证据的使用规格,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4.打击处理难

侵权制假犯罪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社会危害大,能否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调研中发现,基层公安机关在侦办涉假案件中面临一个难题:往往是公安机关做了大量侦查取证工作,检、法却不认可,导致对涉假犯罪嫌疑人捕不了,诉不出,犯罪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也挫伤了基层办理涉假案件的积极性。宄其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假案件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提升,新型涉假犯罪不断出现,对于公、检、法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一些涉假案件检察院、法院都从未接触、办理过;二是由于法律固有的滞后性,针对打击涉假犯罪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不具体,不明晰;三是检察院、法院对涉假犯罪案件定性、证据规格要求的门滥高,公检法在案件定性、证据规格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认识上存在诸多差异。

(三)巨大非法利益驱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咖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成本极其低微,因此犯罪嫌疑人往往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正规生产厂家相比,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的利润十分可观。巨大的利益驱使犯罪分子不惜“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和“敢于冒绞首的危险”.[27]根据犯罪经济学的观点,犯罪行为人是否实施犯罪,最终是由犯罪行为人自身于其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成本与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由于法律规定本身的缺陷和执法过程中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相对于其谋取的暴利来讲,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风险成本又十分低廉,对伪劣商品犯罪者的惩罚远远没有达到与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当的程度,这样就更使得犯罪分子敢于铤而走险。

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发生后,有记者对于奶粉行业进行了一份调查:一位从事奶粉批发多年的经营户说,经营中、低档正牌奶粉利润较薄,平均一箱奶粉只有四五十元,雀巢等高端奶粉的利润才会达到八九十元,而一逢假冒奶粉的利润也可以达到六七十元,并且因为价格低,销售很快,所获收益也非常可观;据他介绍,像他所经营的这个约20平方米的店铺,一年下来仅奶粉一项就有五六十万的收益,其中销售假冒奶粉占三成以上。

满足自身的需求是人的本能,当合理的需求得不到合理的满足或者不合理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时,人就会采取非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3?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犯罪。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伴随着极其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忽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提倡和鼓励人们对某种主义的追求。战争年代精神激励的成功经验说明了在和平年代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激励机制仍然十分重要,仍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这种社会激励机制之下,尽管有时也注意到尊重价值规律和实行按劳分配,但由于没有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保障,事实上使得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的原则难以贯彻实施。[29]因此,传统的、被我们视为法宝的“社会精神激励机制”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承认,物质利益的刺激必然会强化劳动者的生产动力、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将劳动者获取报酬和利益分配的权利与其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和成果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励他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社会激励机制的转变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人超越社会的许可界限去追求物质利益的享受,这种越线形式的表现之一,就是实施国家法律禁止的行为去谋取非法利益,伪劣商品犯罪就营运而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观念开始了极大的转变。我们知道,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体现其时代精神的观念,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这种体现时代精神的观念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服务,因此,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造就出一批反映该时代精神观念和价值观的代表和典型,使之成为人们效法的措模。全面地评价体现时代精神的观念和价值不是我们研宄的重点和任务,但是研究作为时代观念和价值观的外化行为的犯罪现象却需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时期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的转变去加以说明。

循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脚步,崇尚自由平等,服从真理,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观念并不是任何外部力量强加的,而是人们在市场经济运动过程中自觉形成的观念。总而言之,市场经济观念讲宄的就是法律意识、利益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交织着新旧观念和价值观的依存和斗争,呈现出种种既不同于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又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观念和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和人们相应法制观念尚未普遍建立起来之前,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无视法律法规,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是由于这种消极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肆意泛滥和伪劣商品犯罪的大量出现。[31]

(四)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的结构不完善,也是伪劣商品犯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32]管理机制不完善包括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金融管理机制不完善,物资管理机制不完善。市场是商品相互交换的媒介,是任何一群相互进行大量交易的人之间相互交还的关系,是所有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目前的市场管理机制中,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政府行为不规范等是导致伪劣商品犯罪的起初推动力。我们知道,市场体系是一个包括商品、金融、劳动力等相互配套的统一完善的体系。但是,从目前的市场体系来看,各类市场发展参差不齐,残缺不全,不能够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商品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因生产资料价格多轨而不健全;金融市场相对落后,不能发挥其作为其他生产要素流通的先驱作用;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更是处于初创阶段,且未脱离自发状态,无法同商品市场配套。市场体系不完善,正常的商品经济-动不能顺利进行,客观上为伪劣商品犯罪留下了空隙。比如企业要进行自我^造和自我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扩大资金的来源,但由于资金流通市场相对落后,企业不可能通过资金市场筹措到资金,单纯依靠自身积累:又十分缓慢,而国家财政投资主要用于影响国计民生全局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因此,在企业要扩大生产而又没有实际实施到位的情况下,不法分子就会利用时间差大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谋取巨额利润。其次,我们知i,市场规则就是国家凭借其力量对市场及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作出的某些强制性的规定,以使市场形式和市场行为规范化。具体而言,就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颁布严密的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经济活动当事人的正当活动范围、行为规范以及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目前我国的市场运行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规范,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则,在有些环节上处于无序状态。由于国家对市场行为主体在某些方面和某些行业给予不同的待遇,因而导致市场行为主体不能公平展开竞争。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不惜采取各种非市场竞争规则,使非市场竞争盛行,其结果就是假冒伪劣的商品往往处于竞争的优势。在这种规则不统一的市场竞争中,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交易主体,无视市场交易的起码信誉和规则进行非法经营和违法犯罪活动,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物价不稳定、投机盛行等严重的局面。再者,由于我国的企业历来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依附性大,独立性弱,往往承担着许多本应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社会功能,这样就使得企业负担过重,形成习惯性的依赖于行政机构的惰性。这种政企不分、企业行政化的现象往往导致政府直接插手经济活动,而作为管理、监督、调节、控制市场的权力部门更不能成为交易对象和交易工具。政府部门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的主体,应该成为制定政策,以经济手段进行场外的指导者和协调者,并利用宏观调控作用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平衡供求关系等。然而,现有政府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大量存在,市场管理混乱,反而为伪劣商品犯罪泛滥提供了土壤。

在金融管理机制上,现行金融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致使严重违反国家现金管理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致使部分失控资金自由自在地运行于经济交往中,给伪劣商品犯罪者提供了便利。在账户管理上,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目前经济状况的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和制裁措施,开立账户审査不严,手续简便,对己开立的账户缺乏认真的检查和监督,致使出租、出借、出卖银行账户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管理上的漏洞为伪劣商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伪劣商品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些合法金融机构的名称以及设立的账户进行犯罪,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失。

在物资管理体制上,我国目前的管理机制极不完善,物资流通十分混乱,主要表现为:物资来源及去向的管理失控,物资价格管理失控,对市场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交易竞争手段缺乏有效的管理,国有物资批发市场存在严重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物资管理混乱,市场流通渠道不畅,呈现盲目性,使得合法交易与非法交易界限模糊,这种局面的存在为伪劣商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机会,犯罪分予往往利用这种混乱的局面及管理的失控,大肆制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扰乱正常经济秩序。

总之,分析伪劣商品犯罪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就现象论现象,而应把宏观背景和微观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犯罪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以及个体原因,这样才能真正看到产生伪劣商品犯罪的本质。

篇2: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类考研英语范文

考研英语作文题目:假冒伪劣商品

Writing(图画提纲式议论文)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are to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within 30--35 minutes.Your essay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low.1.Show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 below

2.Stat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3.Suggest ways to fight against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考研英语作文范文

As the picture given depicts, the socialist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just like a truck running at a high speed.But the general public i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seriously hampering the expansion of our market economy.Consumers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in purchasing goods and services they need;otherwise they will fall into the traps set by the illegal manufacturers.There is no doubt that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extremely harmful.In the first place, they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giving rise to a lot of injury accidents.For instance, inferior-quality medicines not only aggravate a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tend to threaten his life and, what’s worse, to result in his death.Secondly,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usually sold on the cheap.In many cases they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economic order in our country, affecting the marketing of many high-quality goods.This, in a great degree,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harms the interests of our state.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a dangerous “tumor” in our healthy economy, which must be cut away as soon as possible.资料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

In my opinion, several strong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fight against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On the one hand, those who make them deserve to be severely punished by the law.On the other hand, consumers should learn to discern between true and false.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defend their own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263 words)

译文:

正如所给的图画所描绘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 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但是公众惊讶地发现, 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必须经常谨慎地去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或服务, 否则他们会落入不法制假人所设的陷阱。

毫无疑问, 假冒伪劣产品极其有害。首先, 它们危害人民的健康, 引发了许多伤害事故。例如,伪劣药品不仅使病人的病情恶化, 而且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 更糟的是, 导致病人的死亡。其次, 假冒伪劣产品通常廉价出售。在许多情况下, 它们又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 影响了许多高质量产品的销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并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利益。因此, 我们可以说, 假冒伪劣产品是我们健康经济中的一颗“毒瘤”, 对此必须尽快清除。

篇3:伪劣商品

学界对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取得了一致意见, 但对于故意的内容, 则存在不同声音。有学者认为,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是“行为人故意违反国家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明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会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损害用户、消费者的结果, 为了牟利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 不包括直接故意。还有观点认为, 既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也能由间接故意构成:行为人明知自己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害用户、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笔者认为,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 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危害后果是侵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及侵害消费者权益, 而非如“直接故意说”的“构成本罪客观要件的危害结果, 应当是伪劣产品被生产出来、被销售出去”。若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 放任侵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危害后果的发生, 则应认定为间接故意;若行为人以侵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为目的, 希望该危害后果的发生, 则应认定为直接故意;若行为人以侵害消费者权益为目的, 为此行为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 则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人身权利罪定罪。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形态

(一) 数额犯的犯罪形态

刑法分则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分别规定了该罪的既、未遂形态, 但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和可罚的犯罪预备?笔者认为, “数额犯”属于情节犯的一种, 所谓情节犯是指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学界通说认为, 情节犯不存在未遂形态, 法定的情节要件是构成该类犯罪的必备要件, 也是构成其要件齐备的标志。因此, 刑法第140条的罪名除了上述解释中规定的未遂形态, 没有其他未遂形态, 当然也不存在犯罪中止。而可罚的犯罪预备, 则完全可以适用97年刑法第13条中关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的”的规定。

(二) 结果犯的犯罪形态

结果犯是以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要条件的犯罪。结果犯“应当以法定危害结果实际上是否发生来区别犯罪的既遂及未遂”。因此, 结果犯存在既、未遂形态。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结果犯中, 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一定后果 (如第142条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才可认定为既遂, 若行为人已着手实施, 由于其意志外的原因未得逞, 应认定为未遂;若行为人在实施过程中主动有效地防止了结果的发生或者主动在过程中停止犯罪, 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三) 行为犯的犯罪形态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典型的行为犯类型的犯罪。有学者认为“行为犯是以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还有意见认为:“行为犯应以是否发生了行为人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结果为标准, 而不能以是否实施了行为作为标准”。还有理论认为, 对于行为犯而言, 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 就构成既遂”。以上几种意见均肯定了行为犯也存在犯罪的既遂、未遂、中止和预备状态。就刑法分则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来说, 笔者认为, 其既遂状态应以实行行为达到一定标准后认定为宜, 即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或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 才认定为既遂, 其他情况根据是否是因行为人意志的原因造成危害后果的为实现认定为既遂或者中止。

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销售金额的认定

对于销售金额, 学界主要有两种理解: (1) 认为销售金额是指实际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金额, 包括生产者、销售者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而作的投资及其增值; (2) 认为销售金额既指实际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金额, 又指尚未销售而可能销售出去的产品金额。

如何认定具体的销售金额?笔者认为, 一般而言, 若生产者生产的伪劣产品, 或者销售者购进的伪劣产品尚未进行销售, 则货值金额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价确定;若生产者生产的伪劣产品或者销售者购进的伪劣产品, 一部分已进行销售, 一部分尚未销售, 则未销售部分的货值金额按照已销售部分伪劣产品的单价乘以未销售部分伪劣产品的总数进行计算;若生产者生产的伪劣产品或者销售者购进的伪劣产品尚未进行销售, 而只是订立了购销合同, 则其货值金额按照相应合同标的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高西江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与适用》,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99页

[2]、于改之、包雯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载.《河北法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 第:27-32页。.

[3]、姜维著:《犯罪形态论》, 法律出版社, 1994年版, 第.122页。

篇4:假冒伪劣商品的威力

01.手袋/钱包 2012年,美国扣押了总价值约为5.11亿美元的手袋和钱包,其中来源于中国的商品总价超过了4.46亿美元。

02.手表/珠宝 从新加坡走私的假冒伪劣商品中,有98%是手表和珠宝,总价约920万美元。但中国依然是主要来源地。

03.服装/配饰 服装及配饰是2012年扣留数量最多的商品,大约占扣留商品总数的29%,零售总价值在1.42亿美元。

04.消费类电子产品/配件 消费类电子产品占2012年查扣总数的8%。其中山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数量在过去几年中急剧上升。

05.鞋类 2012年查获总额超过1亿美元。尽管查获最多的是运动鞋,但高端品牌的山寨皮鞋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06.医药/个人护理 来源于印度的假冒伪劣商品中,医药和个人护理产品占到了76%,零售总价值超过了530万美元。

07.CD/DVD 2012年查扣的总价值3840万美元。这并不包含电影和音乐的非法数字传输,因此这个数字可能大大被低估了。

08.电脑/配件 比起2011年,2012年查获电脑的总价值增长50%,数量却减少了,这意味着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比2011年更高了。

09.标签 2012年查扣假冒标签的总价值下降了80%。这主要是因为标签价值的降低和每起案件查扣数量的减少。

10.玩具 海关没收的山寨玩具各式各样,但最近自行车的数量开始增长。2012年共查扣价值1360万美元的山寨玩具。

篇5: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本文从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成因等方面,分析对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治理;措施

一、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并深入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为何如此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其主体主要有厂商、消费者、政府等。

1、从生产者角度来讲。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目的在于牟取暴利,这是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劣质的材料,无需广告宣传费用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获取高昂的利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这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生产者由于打假成本太高,以及不明晰的产权导致厂商只愿意做短期的生产,而不愿意为厂商长期的企业形象、信誉做过多的投入而形成了一种间接上放任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2、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消费者的信息不完全,无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随着仿冒技术的不断提高,假冒商品与正品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正品与假冒商品越来越难以辨别。由于技术的限制、厂商的疏忽,厂商的防范措施做得很不够;或由于成本的限制,做的宣传力度不够,这样使假冒商品有了可乘之机。还有一些消费者信赖的部门不负责任,做虚假认证等,消费者因为对此机构信赖而疏忽了对其认证的商品的辨别。如原有的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等都成了劣质商品的掩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网上购物已经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虚拟的商店中,销售者与购买者往往是相隔在很远的地区,消费者不能看到真实的产品,不能了解销售者的信誉,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庞大的网路销售中;第二,由于消费者对一些奢侈品的向往和有限的支付能力,故意去买假冒商品,以满足其虚荣心。一些奢侈品价格高昂,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然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很难承担如此高昂的价格,但由于虚荣心,而去买一些仿冒品;第三,对于某些商品,假冒商品与正规商品的使用价值区别很小或没有差别,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贪图便宜,明知道是假冒商品但还是去购买。

3、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对假冒伪劣生产厂商的惩罚太低是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政府在执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问题。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以及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使政府的功能丧失,假冒伪劣商品更加猖狂。中央政府基于整个市场经济的考虑,决心很大,出台了很多打假的措施与法规。但是,地方政府在执法过程中,有损自己的利益,以至于打假的热情不高,任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打假也需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尽管对假冒伪劣厂商有一定的处罚收入,但往往不足以弥补政府的投入。政府得不偿失,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

二、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

假冒伪劣商品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利益,正是由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不遵循相应的经济规则,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导致了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治理假冒伪劣商品,就要从根本上、全面地治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要充分认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远,追求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要做充分的思想认识工作,从理念上树立打假的积极性和必然性。

2、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并且要严格秉公执法,加强对执法工作人员的监督。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完善的法制做后盾。今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但对于猖獗的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要敢于赋予打假执法人员权利,同时更应该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3、严格实行区域责任制。中央作为一个整体,在打假力度上往往很大,有很大的决心,尽一切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使整个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但是,地方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从地方的角度来看是作为一个小整体,它会从自身的角度处罚,谋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往往不会从整个国家去考虑。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由于自己的政绩,或是连带责任,当出现假冒伪劣现象时,不去管理制止,反而放纵、包庇。

4、提高消费者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降低打假成本。假冒伪劣产品若无法销售,其危害将无法形成。消费者是商品的最终购买者,若消费者能有效地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那么将有效地制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对此应该大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监督意识。对于技术含量高、专业强的产品,国家应该严格把关,严格控制认证,降低消费者的识别成本。企业也应该提高产品的防伪技术,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形象和无形资产。

5、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首先,要大幅度提高行政处罚力度,明确制定行政判罚的依据;其次,应大幅度提高判罚的比例;最后,对于行政执法机关查获的制假售假案件,达到立案标准的,应从大局出发,及时交于公安部门刑事立案,不能单单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罚代刑,拿钱了事,否则无法达到震慑和严厉打击违法者的目的。此外,对在流通领域查处的售假案件,不应只做局部处罚,应追根溯源,从查处的案件线索上溯回查处制假窝点,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6、加强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领导体制上要有所转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地位,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传统官文化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政府管得过多、过死。一些政府官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制售维护,不予管制,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危害也不予管制,使得不法分子越来越猖狂。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变,给经济发展创建更多的流通空间,在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把关的同时让市场本身来检验产品的有效性,进行自发调节,让市场本身来淘汰假冒伪劣商品。

7、提高低收入人群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根据三鹿奶粉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掺入毒品的奶粉大都是低档奶粉,一般都是销往农村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低收入人群对于价格非常敏感,这对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可乘之机。国家应该严格控制低收入地区的产品质量情况。这种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国家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并加大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力度。

假冒伪劣现象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因此应该同时从各方面入手,形成多管齐下的局面。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对网络环境的建设还没有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中假冒伪劣现象更加严重。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也应该与时俱进,严格控制新环境下的市场经济秩

序,使我国经济能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使人民、国家、企业的利益不受危害。

主要参考文献:

篇6: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承诺书

一、甲方的权利和责任

1、甲方按实际需要行使管理权,采取必要措施为乙方创造优良经营环境。

2、甲方有权根据市场变化、顾客需求和大多数商户的意见等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管理规则、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及其他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3、甲方有权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和制止各商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的商品,配合工商等执法部门查清侵权商品的来源和数量,并采取公示栏曝光、停业整顿、罚款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有权解除租赁合同。

3、甲方负责市场检查管理,负责市场安全防护工作,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乙方财产、人身的安全,为乙方提供必要的销售、管理、礼仪、法律等方面培训。

4、甲方在公共场所适当设置监控设备,监控记录的内容作为日后解决纠纷的依据,妥善处理市场的对外公共关系,为市场保持良好公共声誉和对外形象。

5、甲方有权收取乙方进货来源的证明文件、产品验货合格证明、商品的.商标注册证明及其他认证标志证明、授权代理证明等知识产权文档。对于涉嫌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责令乙方在天内下架;同时设置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箱,定期公告排名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名录,接受公众监督。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在甲方市场内开展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北京市工商、税务、物价、消协等部门的监督管理,遵纪守法,文明经营,必须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管理,自觉维护甲方整体信誉和消费者权益,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不欺行霸市、哄卖、强卖等。如有违反,甲方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严肃处理,视具体情节对乙方进行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保证金,终止租赁合同。

2、乙方在甲方市场内销售的商品(包括赠品、礼品、试用品),不应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水货等商品。如因商品质量问题和价格而引起的消费者纠纷,乙方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乙方承担由此给甲方造给成的信誉损害赔偿责任。

3、乙方不得销售侵犯他人的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商品,积极配合相关单位查处侵犯知识产权产品。若乙方有前述侵权行为的,乙方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甲方有权解除租赁合同。除此之外,乙方应承担给甲方造成的信誉损失赔偿责任。

4、乙方所销售的商品应具有完整的产品标识、厂名、厂址、品名、规格、等级、成分、含量,并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三、履行保证金的缴纳、补足、扣除及退款

为确保乙方所销售的商品不存在假冒伪劣情况,不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况,甲方拟决定于本承诺书生效之日起日内向乙方收取《租赁合同》约定租金总额的%(一般定金不超过主合同的20%),共计_____元的履行保证金,作为履行本承诺协议的担保。履行保证金以现金方式一次性缴纳由甲方统一保管,甲方应向乙方开具收款凭据。本协议终止后,乙方的履行保证金将用于乙方商品发生的质量赔偿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赔偿、拖欠的税费、行政机关的罚没款等费用的抵补,剩余的履行保证金在解除租赁合同后,由乙方和甲方办理交接手续,在乙方最后销售商品的保修期届满后日内,由甲方无息退还乙方。

以下几种违约情形,甲方可在乙方的履行保证金中扣减,乙方应于扣除之日起日内补足履行保证金,逾期应承担日%的违约金,超过日仍未补足或拒不补齐,按严重违约处理,甲方可以解除租赁协议。

1、乙方销售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情况,或者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情况,甲方在接到顾客投诉,或收到商标权利人的禁止销售的函件后,有权使用该履行保证金赔付给顾客或者商标权利人。甲方仅在收取履行保证金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应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甲方可按照实际情况保留向乙方诉讼的权利。

2、乙方在经营期间屡次违反或依次违反多项其他管理制度的,需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时,其相应违约金必须在限定时间内交付,否则甲方有权直接从该履行保证金中予以扣除。

四、其他

本协议有效期与甲、乙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期限相同,租赁合同被终止或被解除,则本协议也自行终止。本协议终止或解除后,乙方应承担的对知识产权和商品质量担保义务,并不解除,仍然有效,甲方保留向侵权商户的诉讼追偿权。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可另行协商,或以《合同法》及有关法律为准。执行协议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双方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甲方所在地法院裁决。

责任人:

篇7:博弈论视角下假冒伪劣商品分析

摘要:本文构造了一个厂商-消费者博弈模型,用于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分析,得出了纳什均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额赔偿金制度、降低消费者打假成本、加大反暴利力度等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假冒伪劣商品,博弈,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为了清除这一公害,广大消费者、正品厂商以及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譬如,颁布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决定;组织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以及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打假”专项斗争;成立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万里行”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等。但时至今日,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之势远未得到扼制,“打假”活动不得不继续深入下去。本文借助一个简单的厂商-消费者博弈模型,对假冒伪劣商品问题作初步分析,并提出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若干对策建议。

二、厂商-消费者博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在围绕假冒伪劣商品而展开的博弈活动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为此,可构造一个厂商-消费者博弈模型。

1、模型的假定

(1)厂商因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信息发生扩散而付出的代价(如销售受阻、被处以罚款或被没收财产)为零;

(2)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效用损失等于他的货币损失;

(3)只要消费者支付足够的打假成本,那么,要求厂商退货,或调换正品,或支付赔偿金总是可能的;

(4)假定厂商x和消费者y为某一博弈格局中的两个局中人,根据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原理,厂商x和消费者y在进行博弈时,都将按照使自身利益(报酬函数)最大化的准则作出各自的策略选择。

其中,可供厂商x选择的策略是:“售假”和“不售假”;可供消费者y选择的策略是:“打假”和“不打假”。于是,厂商x和消费者y的报酬函数都有四种可能:

关于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消费者博弈模型用矩阵形式表达图如下所示

消费者y

打假(q)不打假

(1q)

G,L

(0,0)售假(p)厂商x 不售假

(1p)D,DU 0,V

矩阵形式表达图

(1)若厂商x选择“售假”,而消费者y选择“打假”,则厂商x的报酬函数为-D(D为厂商x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被迫支付给消费者y的赔偿金,不包括商品退款),消费者y的报酬函数为D-U(U为消费者y的打假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投诉成本和信息搜寻及投诉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2)若厂商x选择“售假”,而消费者y选择“不打假”,则厂商x的报酬函数为G(G为厂商x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额外收益),消费者y的报酬函数为-L(L为消费者y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而损失的货币额);

(3)若厂商x选择“不售假”,而消费者y选择“打假”,则厂商x的报酬函数为零,消费者y的报酬函数为-V(V亦为消费者y的打假成本,但它只包括信息成本及信息搜寻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故V

(4)厂商x选择“不售假”,而消费者y选择“不打假”,则厂商x和消费者y的报酬函数都为零。

2、模型的求解和结论

政府或立法机构在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假冒伪劣商品的制售厂商一经被查处,除无条件退款或调换正品外,还必须向受害消费者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即D>0。这时,博弈的结果将取决于消费者的打假成本U与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而损失的货币额L及可得赔偿金D之间的对比关系:

(1)当U≥L+D时,博弈(在纯策略意义下)的唯一纳什均衡解是:(售假,不打假),即厂商x选择“售假”,而消费者y放弃打假。可以看出,(售假,不打假)也是帕累托最优解。

(2)当U

假设厂商的混合战略为p1=(p,1-p),即厂商以概率p选择售假,以概率1-p选择“不售假”;消费者的混合战略为p2=(q,1-q),即纳税人以概率q选择打假,以概率1-q选择不打假。收益矩阵如上图所示:

对厂商x来说,期望收益函数是:

v1(p1,p2)pq(D)p(1q)G(1p)q*0(1p)(1q)*0(DG)pqpG

对于消费者来说,期望收益函数是:

v2(p1,p2)pq(DU)p(1q)(L)(1p)q(V)(1p)(1q)*0 (DULV)pqLpVq

这样,寻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p1*,p2*),即为求解最优化问题

maxv1(p1,p2*)max[(DG)pq*pG]0p1p1P1 maxv2(p1*,p2)max[(DULV)p*qLp*Vq]0q1p2P2

用微积分求极值的方法,最优化的一阶微分条件为

v1p(DG)q*G0 v2(DULV)p*V0q

Vp*DULV 解得Gq*DG

由此得到该博弈模型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p*(p1*,p2*),其中

VLDU,)DULVDULV DGp2*,GDGDp1*(结果的解释:厂商x以V/(L+D-U+V)的概率采取“售假”的策略,以(L+D-U)/(L+D-U+V)的概率采取“不售假”的策略;消费者y以G/(G+D)的概率采取“打假”的策略,以D/(G+D)的概率采取“不打假”的策略。即:现实中存V

在许多个消费者,厂商随机地按DULV的比例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其中,GGD比例的消费者选择打假,而另外1比例(即)的消费者选择不打GDGDGD

假。有

由综合以上讨论可得到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消费者打假的成本越高,厂商选择售假的概率越大。

第二,当有关法规规定的赔偿金大大超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售价,比如相当于它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且足以补偿消费者的打假净成本(U-L)时,消费者打假的概率却降低了。可见,高额赔偿金并不能成为消费者打假的重要诱因,高额赔偿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威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

第三,当法定的赔偿金大大超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售价,同时,假冒伪劣商品容易被识别,均衡的结果将趋近节省社会成本的理想状态:厂商不售假,消费者

也不打假。

三、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政策建议

由上面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提出以下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降低消费者打假成本

信息成本方面1)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广大消费者大力宣传介绍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知识和方法;2)开发各种简便实用的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工具和仪器;3)国家商品质量检测部门应经常公布商品质量检测结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继续将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及其制售厂商予以曝光,并扩大曝光的范围,增加曝光的频率;4)鼓励正品厂商向消费者提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免费服务。

投诉成本方面要加强消费者协会的组织建设,提高其运作效率,降低消费者的投诉成本。消费者协会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社会团体,它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有些地方,消费者协会人员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客观存在,从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投诉成本,挫伤了消费者打假的积极性,甚至不少消费者对消费者协会还缺乏了解,投诉无门成为这些消费者的一大困惑。因此,我们建议建立消费者协会会员制,提高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以及打假的积极性。

(2)建立高额赔偿金制度。立法机构或政府应颁布一项具有较高权威性和较强可操作性的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门法规,在这一法规中,明确规定假冒伪劣商品制售厂商向受害消费者支付赔偿金的数额、方式及时间等,赔偿金的数额应大大超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售价或厂商售假的非法所得。为了保证高额赔偿金制度的有效实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等设立索赔代理机构,监督、代理消费者的索赔事项,厂商开户银行及业务往来单位也应承担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消费者或索赔代理机构的索赔。

(3)加大针对厂商的反暴利力度。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正品如高档服装存在暴利,正是这种暴利的诱惑,使一部分厂商包括大厂商走上了制假、售假的道路。因此,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加大反暴利的力度,把反暴利作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张理智.论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其治理.经济研究.1994(1):51~57

[2]李萍.假冒伪劣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3(5)

[3]康乐.石宏长.假冒伪劣商品的博弈分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篇8:论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价格鉴定”

一、不能进行价格鉴定情况

1. 已经实施了销售行为的

由于销售行为已经实施, 也就意味着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买家”和“卖家”对于“价格”已经达成一致, 至于他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是“先款后货”还是“先货后款”, 均不影响“销售行为”已经实施完毕这一基本事实。2001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以下称《解释》) , 制假售假的“销售金额”, 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这样就包括了虽已售出但未回款的情况。因此, 对于同样一批伪劣商品, 由于要经过一系列的“上 (卖) 家——下 (买) 家”, 而他们之间的销售价格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均会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 (也不排除降价的可能) , 所以, 应该以每一对“上 (卖) 家——下 (买) 家”的实际销售金额来认定其犯罪金额, 方能体现实事求是的法律精神。

2. 虽然没有实际销售, 但是有明码标价的

在司法实践中, 伪劣商品和合格商品的一样, 都有一个从生产到销售, 从销售到零售到销售的终端——消费者, 这样一个流通环节。单从危害消费者权益这一角度来说, 越靠近消费者的环节其社会危害也就越大, 体现在销售金额上来说, 其单位销售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 越是接近终端消费者的犯罪行为人接受惩罚的强度也应该越高。在伪劣商品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 随时都有可能被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侦破而导致流通的终止。在这种情况下, 就有可能形成犯罪行为人没有实际销售行为, 从而无法认定销售金额的情况。但是, 如果行为人有明码标价, 那么就应该依据其标价来计算其货值金额。那么什么是标价?司法机关对此没有特别解释, 因此, 就应该按照中文的一般直面意思来理解, 就是“标示在商品上的价格”, 该标价也就是其社会危害性的的依据, 自然应该是量刑的重要依据。依据该标价计算出来的应该是货值金额, 而不能是销售金额。依据《解释》规定, 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 也就是说, 虽然没有销售行为, 但是, 如果有标价的, 就按照标价作为货值金额认定, 也不应该进行鉴定。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 按照货值金额计算的的, 依据《解释》的规定,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 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的3倍以上的,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未遂) 定罪处罚。

二、应该进行价格鉴定的情况

1. 既没有销售, 又没有明码标价, 但是有可比较的同类产品的

由于犯罪行为人在流通环节随时可能被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打破, 造成既没有实际销售, 又没有明码标价的情况。如果按照行为人从其上手接货的价格来计算销售金额, 就回明显的将其必然加价部分漏掉, 从而减少其销售金额, 导致对其惩罚力度的降低;如果要将行为人加价的部分计算上, 应该加多少又没有事实依据, 不能凭空给行为人加上去。在这种情况下, 依据《解释》的规定, 没有标价的, 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其依据是, 由于伪劣产品的制售成本比合格产品的成本低得多, 因此, 伪劣产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一般不会超过合格产品的市场价格, 这样既可诱惑普通消费者, 又能满足其逐利的需求, 因此, 立法者的这样推定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这样一来, 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确定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无论是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还是检察机关的公诉人显然都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资格和知识, 因此, 虽然《解释》没有要求做鉴定, 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要求有关的司法鉴定机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中间价格”进行鉴定, 从而确定其货值金额。

2. 既没有销售, 又没有明码标价, 同时又没有可比较的同类产品的

《刑法》和《产品质量法》对“伪劣产品”的界定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时甚至不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其同类的合格产品, 因此, 如果这类“伪劣产品”既没有销售, 又没有明码标价 (当然, 如果有销售或者标价自然应该按照销售价或者标价来认定其犯罪金额) , 就很难客观的确定其货值金额。在这种情况下, 就只能依据《解释》的规定, 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 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7年4月22日联合发布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 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三、将不应该鉴定的情况强行鉴定的法律后果

在司法实践中, 因为强行鉴定的结果往往是将犯罪金额扩大, 有的司法机关为了追求打击的社会效果, 往往会不顾法律的规定, 对不应该鉴定的情况强行鉴定。这种强行鉴定的做法, 不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法律精神, 还会带来法律上的自相矛盾:

1. 在已有实际销售行为的情况下强行鉴定。

在伪劣商品的交易的批发环节中, 毕竟交易双方都知道是伪劣产品, 行为人在客观上也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 不可能按照合格产品的价格进行交易, 但是鉴定的比照对象却是合格产品的价格, 而合格产品的市场价格一般来说都是零售价格。这在客观上人为将犯罪行为人的交易阶段全部推后到终端消费市场, 从而毫无根据的扩大了其社会危害性, 这是有悖法律的客观精神的, 也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因此, 在已有实际销售行为的情况下强行鉴定必然背离客观事实。

2. 在没有实际销售, 但是有明确标价的情况下强行鉴定, 有可能会形成对未遂犯的处罚重于既遂犯的矛盾现象。

依据《解释》规定, 销售伪劣商品如果是既遂状态的, 按照实际销售金额计算犯罪金额, 而销售伪劣商品如果是未遂状态的, 应该按照货值金额来认定犯罪金额。在没有实际销售, 但是有明码标价的情况下, 由于鉴定价格是比照合格产品的价格来进行估价, 其结果肯定鉴定价格比实际销售价格高许多。

以一起假冒苏烟销售案为例, 假设上手销售给下手的价格为每条40元, 一共销售2万条, 而下手接货后明码标价为60元/条, 经过强行鉴定价格为400元/条:

通过上图的比较, 可以看出, 在本案例所确定的情况下:

(1) 对于同样一批伪劣商品, 由于下手比其上手更接近消费者, 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显然比上手更为明显, 下手的销售或者标价能够导致其犯罪金额比上手增加, 其刑期也可能更长, 这应该是正常情况。

(2) 对同样一批伪劣商品, 在有实际销售价格或者有标价的情况下如果强行鉴定, 那么, 鉴定价格肯定会比实际销售价格或者标价高出数倍, 从而导致处于未遂状态的行为人将面临比既遂状态的行为人更重的处罚, 形成未遂犯比既遂犯刑罚更重的悖论。

综上所述, 由于犯罪金额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 在已有实际销售行为或者标价的情况下, 是不能强行鉴定的;更为重要的是, 价格鉴定在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 因此, 必须有确实充分的事实依据, 这种推定才能成立。

摘要:司法机关在认定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金额时, 为了突出犯罪金额的巨大, 往往不顾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一律采取强行鉴定的方式来认定犯罪金额, 这是不实事求是的。依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 对于销售伪劣商品是否进行鉴定, 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对于不应该进行鉴定的案件强行鉴定, 不仅在法理上也不能成立, 而且会造成同样金额的犯罪, 对未遂犯的处罚高于对既遂犯处罚的悖论结果。

上一篇:中学生关于庆祝建国70周年的作文下一篇:2024语言学概论满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