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品

2024-05-14

艺术商品(精选8篇)

篇1:艺术商品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商品化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重要表现特征:坊市合一、坊郭户籍的建立和同业行会的形成.商品意识在城市社会中迅速滋长和蔓延,井向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渗透.文学艺术也开始丁商品化的进程,许多文艺作品成为文化消费品,由此导致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变化.

作 者:龙建国 廖美英 作者单位:龙建国(江西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南昌,330013)

廖美英(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南昌,330013)

刊 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3)分类号:G05关键词:宋代 商品经济 文化艺术 商品化 价值观 审美观

篇2:艺术商品

很多人有种感觉:一提到钱,什么都变俗了,仿佛商业就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而艺术则成了养在深闺的纯洁公主,二者水火不容。其实纵观艺术史,商业与艺术不仅不矛盾,还常常紧密相连,西欧文艺复兴的辉煌,明清小说戏剧的繁盛,都是有赖商业发展的推动。

而在今天,商业化大势所趋,商品流通和商业运作广泛参与社会包括艺术的各个领域,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渐模糊,那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看法显然失于偏颇。这里强调一点,我们谈商业化对艺术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商业统帅了艺术,艺术附庸于商业,因为这并不是商业化的真实含义与必然后果,也不是现实中的主流。

纵观商业化对艺术活动各环节的影响,我方确信:利大于弊。

一、商业化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保证和空间。依靠商业营销的有力运作和全球拥趸的消费需求,J·K罗琳才能安心写作,把本来讲给女儿的故事《哈利波特》讲得如此长久动听。更重要的是,商业化要求关注大众,不断创新,这拓宽了艺术的视野。女子十二乐坊世界巡演,将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正体现了商业化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二、商业化推动了艺术传播与欣赏走向大众。艺术欣赏是整个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艺术品实现潜在审美价值的根本途径。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艺术传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旧有的等级社会里,艺术秩序为少数人主导,艺术形式与欣赏权利都高下有别,而在商业化的今天,艺术不再有贵族与民间之别,当帕瓦罗蒂的美声、阿宝的民歌、周杰伦的说唱同时刻成CD放在架上时,我们看到商业化为社会大众打开了艺术认知的大门,艺术也得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商业化使大众对艺术有了话语权,从而提供了新的艺术评判机制。艺术不是艺术家的孤芳自赏,只有在与欣赏者的互动中才能前进。当商业化使艺术走出象牙塔,面对大众的评判时,艺术价值便不再由某个人说了算,那些精华将借助商业的翅膀飞得更高,而糟粕即使过分炒作、名噪一时,也只会昙花一现、骂名一片。当商业价值要归结到艺术价值时,市场的调节也将促进艺术的良性发展。

综上我方认为:商业化对艺术利大于弊

一楼的又被删了,汗,今天的百度……………………补上!

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四场)

没有现场比赛的辩词,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请热心网友完善辩词!

大家好!我的观点是艺术商品化,显然利大于弊。随着我国20年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越来越成熟。我认为艺术也应当顺应潮流,实行它的商品化。

第一,我要说明的事,艺术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那么艺术是不是商品呢?显然是。第一,艺术是艺术家的劳动产品,伟大的艺术都是经过艺术家经过辛勤劳动所产生的。第二,这种劳动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你也许会有疑问,艺术家不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创作艺术品的吗,怎么会是为交换而生产呢?这就要看艺术家为了什么而创作,如果只是纯粹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绘画、写作、雕塑,当然不能叫商品。因为这时的艺术品只具有使用价值,即具有被欣赏的价值,却没有价值,因为它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然而,一旦当艺术家准备出卖这些艺术品时,它就具有了价值属性,这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属性的这件艺术品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为了商品。

这么说也许太过教条,举个简单的例子。看过韩剧《明成皇后》的同学都知道,剧中有个谋略极深的人叫大院韦大人,他不仅从政有方,而且酷爱画兰花,并且花的活灵活现,很多达观贵人都以收藏他画的兰花为荣耀。平时他画了很多兰花,但基本上是馈赠亲朋好友或者纯粹是为了陶冶情操,这时的兰花虽然有欣赏的使用价值却不是以交换为目的,不能算商品。然而,当日寇入侵之时,为了购买些许武器,他将自己画的兰花大量抛售到市场之上,赚得大笔白银,这时这些画儿已经具备了用来交换的目的,当然具有了价值属性,成为了一件商品。

所以,艺术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这是无庸置疑的。

第二,艺术商品化是对艺术家权利的保障。艺术家为了满足艺术品欣赏者的欣赏需求,投入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花费了自己的心血。理应得到他本该具有的权利,即他所需要的酬劳。也许你会反驳我说这是对艺术这个神圣行业的玷污。诚然,《共产党宣言》中说道:“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但是,我要说,这句话确切的意义是指资本掌握了一切,改变了一切。艺术家变成了生产劳动者也就成了被剥削者,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历史事实。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和诗歌相敌对”。他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审视了资本主义这个万恶的东西对艺术家的残害。

打个比方,一个街头卖唱者本来以他动人的嗓音满足了过路人的欣赏需求,而过路人为了答谢他的劳动,给他少许的金钱,比如是10元钱作为酬劳,让他填饱肚子。有谁能对这种交易方式抱有否定态度吗?如果谁有,我将不得不可怜这种人,因为这种人无疑与资本家是一条路上的人。某一天,一个剧院资本家看中了卖唱人的才华,与他签份和约,让他为之劳动,付给他比原来多一点的钱,比如是20元作为酬劳,但是,资本家从观众那里获得的利益可能是几百元甚至几千元,除了他所需支付的场租、工作人员的费用,剩下的钱全部落入资本家的钱包之中。而这部分钱,毫无疑问是剩余价值!我们既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大学生,对此也应该明白这部分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赤裸裸的血腥剥削!剥削的是艺术家的血汗酬劳!所以《共产党宣言》中的话,是针对万恶的资本主义的,而不是被剥削的艺术家。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理所当然要保障艺术家的根本权利,而保障的途径就是艺术商品化。对此,我党很早就确定了〈版权法〉,更突显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先进组织!

第三,艺术商品化可以鼓励艺术家更多地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广大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我国曾经实行过“大锅饭”制度,历史证明,这是不可行的。只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艺术创作既然是劳动的一种,当然适用这种规律。只有使艺术家的劳动得到与他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值的酬劳,才能刺激艺术家的积极性,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也许你会说,这样会导致艺术家们单纯为了金钱的利益而创作出一些反动、低级趣味的文化垃圾。但是,不要忘了,权利与义务是并存的,有多少权利就有多少义务。艺术家们享受了社会主义给他们的诸多权利保障,他们有义务也必须创作出具有爱国的、进步的、健康的思想内容,真正给人民精神上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鼓舞力量,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的艺术作品。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而服务,即便有极少数的艺术家做了破坏这种制度的事情,他们不仅对不起他们所享受的权利,国家的司法机关也会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

说了这么多,现在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铮铮日上的现在,艺术商品化毫无疑问是大事所趋,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艺术商品化都是利远远大于弊。所以,我支持艺术商品化,更希望艺术商品化能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巨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3:商品与艺术影响的相互性

在古代世界, 商品生产主要是一种自然经济范畴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 还不是资本支配下的生产形式, 因而还不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 所以像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艺术还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商品化的生产但是在现代世界, 情况则完全不同, “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资本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 支配着一切。对于资本这只如同如来佛掌的万能之手来说, 艺术生产就像孙悟空无所遁行。虽然艺术商品化不是艺术生产的欲求, 但在这种历史情境下, “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 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 从而宗教、法学等, 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 马克思如是说, 所以艺术生产想远离资本拒绝商品化, 就像那只想逃离如来佛掌的孙猴子一样, 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幻想于是, 艺术生产服从于资本的生产, 成为商品化生产, 就不是艺术对历史的选择, 而是历史对它的选择。

但是, 从历史发展来看, 资本生产并非一无是处。当人类进人资本主义时代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艺术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艺术的商品生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即使在这一时代, 也不能一概地说商品生产对艺术生产的消极性大于积极性在资本主义早期, 艺术的商品生产仍可说消极意义远远小于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 艺术家们还没有完全成为分工和商品的奴隶, 资本对艺术劳动的掌握还不很强烈一方面, “那些不顾市场行情、坚持独辟蹊径的艺术家们往往被人视为‘疯子, ”;另一方面, 为金钱而阿世随俗粗制滥造的艺术家们又为世人所不齿这种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 以至于直到19世纪还非常有市场在这一段时期, 艺术家还普遍能够积极地非常投入地进行艺术创造, 努力追求在艺术上有所造诣, 有所创新, 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从历史来看, 整个美术史的发展也是离不开资本生产的。所以说艺术生产的商品化也是由积极意义的, 它带给艺术生产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 为现代的艺术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具体如摄影、电影、电视艺术等新艺术形式的诞生, 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当资本生产将工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科学等整合进物质生产的同时, 它也一并将这些现代性因素整合进了艺术生产, 因而推进了新形态的艺术的创造和生产, 其次, 推进了现代艺术生产的社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艺术生产的个体性特征, 现代艺术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以个体创作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性特征在者, 资本的运行为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为各个民族之间的艺术交流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 商品对艺术的正面影响

对于资本对艺术的促进作用, 具体可表现为:艺术的商品化已与大多数以卖艺为生的贫寒艺术家来说, 为他们提供了物质基础, 缓解了他们的衣食之忧, 这样他们能把精力放在磨砺艺术才华, 提高艺术技能上, 这无疑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的创作, 使他们能够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所以商品化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艺术家们的积极性, 带给他们良好的经济收益, 促进了他们的创作, 另一方面也为艺术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扩大了消费规模、范围, 开发了艺术消费的潜力。

2. 商品对艺术的负面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 艺术品的商品化似乎给社会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影响下面以电影电视艺术和动画艺术为例, 指出艺术过于商品化的负面效应。

众所周知, 大量资本的投入必然导致需要得到更大的产出, 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许多影片忽视艺术最重要的审美属性, 片面追求商业利益, 致使艺术作品的艺术性降低, 最后造成不良后果另外, 在电视艺术方面, 其作为电视媒介的派生物, 就其连续的活动的声画并行、视听结合这样一个特性来说, 它同电影艺术的特性带有共同性正因为电视艺术在其形式和内容上的通俗性, 其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和审美水平, 使之更具流行性但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值得提倡的, 在此过程中一味追赶时髦, 缺少鉴别把握尺度, 则会使电视艺术限于庸俗和低劣的地步所以说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带给艺术的不仅仅是蜜糖。也有苦楚。

二、艺术对资本的影响

那艺术是不是就完全成为商品或资本的附庸了呢?并不是。首先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 艺术是一种生产但是他是一种特殊的生产, 即精神的生产, 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 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他有独立性同时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的关系又有其不平衡性。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艺术对社会反作用的表现:首先艺术商品化对社会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商品化的过程必然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社会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新世纪后我国的艺术产业已经基本成, 包括风起云涌的电影产业, 获益丰厚的电视产业前景广阔的艺术演出市场, 灵活竞争的艺术人才流动机制等等。加上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国家对东方文化的探奇和借鉴日趋热门, 国际贸易更方便, 更自由, 这为我国以大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借着WTO这个跳板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 占领国内外艺术文化市场。

其次艺术商品化对艺术创作者有极大的鼓励作用, 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不断攀升和对高雅艺术的孜孜渴求, 充分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动力, 要求艺术家不断地自我提高, 多创造出精品已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来满足大众对艺术的不断需求再次, 艺术商品对人民群众有极大的教育作用艺术商品化使艺术受众的范围扩大了, 更多的人民群众开始接触艺术, 开始懂艺术, 从艺术中得到精神层次的提高和心灵深处的享受, 这样就彻底告别了艺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历史, 全面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是艺术的这些能动作用, 使得艺术对于经济、商品资本和运作有积极地构建作用。

篇4:被低估的艺术商品

今天的艺术观众相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艺术,因为今天的艺术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公众。如今大规模艺术群展、双年展和艺术节数量和投入不断增加,初衷并不是为了买家而是公众。以服务买家为基础的艺术博览会和画廊也努力使自己更加公众化,去吸引那些没有意愿成为艺术品藏家的大众。这是因为今天的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毫不夸张地说,艺术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代名词,艺术品本身就是商品,而公众则是保持艺术纯粹性最后的救命稻草。

艺术在当代以一种展览实践的方式期望将大众包含其中,又在艺术品和大众之间严格控制着可供审视和敬仰的距离。尤其是在装置艺术出现之后,公共空间被转换成一件整体的艺术作品,空间中任何东西都是作品的一部分,观众可以自由在空间内穿梭或者停留,展出作品的评判标准对于公众来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策展人和艺术家所圈定或营造的展览氛围如何赋予观众艺术的体验;艺术品和普通物品之间的差异也变得毫无意义,取而代之而的是明确的展览空间与边界模糊的公共空间之间的差别。

黑格尔在《美学》(Lectures of Aesthetics)中预示着“艺术”的终结。在今天看来,随着艺术的不断公众化,艺术终结的是其本体,即作为权力和政治工具的艺术作品,而艺术的意义(也就是黑格尔所预示的“哲学”)则转换为可被感知的审美性,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附加在社会生产与传播活动中。

“艺术商品”是艺术公众化过程中最直接衍生物。最初的“艺术商品”是画廊销售的廉价艺术品,然后是美术馆商店准备的艺术纪念品,后来是奢侈品商不时推出的和艺术家或者独立设计师合作的限量版产品。总的来说,“艺术商品”包括了廉价艺术品、艺术衍生品、限量艺术品、艺术家产品、独立设计师产品、限量奢侈品以及高级定制产品等。

篇5:营业员培训教案商品陈列的艺术性

营业员培训教案之四

培训题目:商品陈列的艺术性

培训对象:营业员

培训目的:掌握陈列商品的五种方法

培训形式:面授

培训重点及难点:如何进行店内商品的陈列

培训时间:

培训课时:100分钟

培训内容:

商品的陈列

第一节 概述

一、商品陈列的目的

商品陈列是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手段。就是要通过商品的陈列引起顾客的注意,也就是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满足顾客所需,自然就引发顾客的购买动机。所有的陈列原则,任何的陈列技巧,都应考虑到是否促进商品的销售,应在这第一优先要素的基础上,再来评价便利性与整体美感。记住!陈列的最终目的如果与销售无任何关联的话,那么此项陈列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商品陈列上可分为商品展示与商品贩卖陈列两种。商品展示是针对商品性质、流行、品质、颜色等配合整体美感之需要,作主题性或介绍展示,让顾客由展示(不说话的语言)得知此类商品的优点及性能。而商品陈列是将商品分类整理并陈列于门市卖场,准备让顾客挑选购买。

二、陈列的原则

如何陈列无统一模式,好的陈列不是用专家的眼光来规划的,好的陈列应该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规划,使消费者感到最舒适、最方便,最愿意掏钱买东西。

那么,怎样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陈列呢?那就是

•易找

•易看

•易选

•易拿

第二节 营业员陈列商品的五种方法:

作为营业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进行商品陈列。商品陈列的具体方法,应由营业员根据零售企业的类型、经营方针、经营品种、经营场所、经营设备,甚至不同的季节气候而千变万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陈列方法:

一、醒目陈列方法:

醒目,就是要便于顾客看到商品。因此,它是商品陈列的第一要求,在商品陈列中要注意:

1、位置:人的视线的最佳醒目位置是与眼睛成直角的地位,从顾客的眼睛以下到胸部是最有效的高度,对这一黄金面积必须充分利用,防止空置浪费。另外在橱窗摆设中还要注意合理布局,尽是减少边角、死角,增加商品陈列的有效面积。

2、量感:数量少而小的东西,不引人注目,必须使小商品和形状固定的商品成群陈列,集小为大以造成“声势”。有时可以利用视觉误差,造成产品丰盛的感觉,如水果店,在斜着置放的水果平柜后,放一块大镜子,看起来商品就琳朗满目了。

3、色彩和照明:很多商品及其包装都具有各种丰富的色彩,这对于吸引顾客注意力是个有利条件。要研究色彩的配合,使商品陈列给顾客留下赏心悦目的印象。按舞台灯光设计的方法,为橱窗配置适当的顶灯和脚灯,不但能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而且还能使橱窗原有的色彩产生戏剧性的变化,给人以一种新鲜感。对灯光的一般要求是光源隐蔽,色彩柔和,避免用过于鲜艳、复杂的色光,尽可能反映商品的本来面貌,给人以良好的心理印象。如:食品橱窗广告,用橙黄色的暖色光,更能增强人们对所做广告的食品的食欲;而家用电器橱窗广告,则用蓝、白等冷色光,能给人一种科学和贵重的心理感觉。

4、节奏:把经营的商品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强弱,全部平排出来,总体既不突出,也不可能醒目。因此,橱窗陈列要注意节奏,做到有强有弱、有主有副、有密有疏。要挑选那些顾客欢迎、市场热销、包装或造型优美的商品作为陈列重点,放到黄金位置,以吸引顾客,再在周围附带陈列那些有联系性的商品,以扩大顾客注目的视线范围。

二、接触陈列方法:

为了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有时候在一定的距离外观看是不够的,通过实际接触商品,直接刺激顾客的感觉器官,满足其心理需要常常能取得更好的成果。例如出售服装鞋帽的商店。如果不让接触商品,不让试穿、试戴,光凭视觉,除非是紧俏商品,否则顾客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心购买的。

接触陈列法就是商品的陈列要有助于顾客的接触,让顾客在购买商品前先摸摸、试试,比较一番,其促销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三、季节陈列方法:

季节陈列法强调围绕季节商品来摆布橱窗陈列,这种陈列法常常把突出的季节商品陈列在橱窗的中心、商品的前列等引人注目的位置。如果是在盛夏,橱窗陈列的是大棉袍、羊毛毯、大皮袄、取暖嚣,那就会使顾客感到烦躁不安而避之不及,不仅这些过时货无法推销,而且时令货也会失去销售机会。节日橱窗陈列也要根据节日性质选择与节日有关的商品。

四、连带陈列方法。

即把那些在使用上有联带性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既便于顾客购买,又便于销售和商品保管。

五、图案陈列方法。

图案陈列方法是充分利用商品的形状、特征、色彩进行摆布,注意适当的夸张和想象,形成一定的消费者最喜爱的图案,使顾客既看到有关商品的全貌,又受到艺术的感受,产生美好的印象,常用的图案有:

1、直线陈列;

2、曲线陈列;

3、塔形陈列;

4、梯形陈列;

5、构图陈列;

6、悬挂陈列。

第三节 营业员如何进行店内陈列

进行店内陈列,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进行选购。要搞好店内陈列的准备工作,首先应当从遵守“三易原则”。

所谓“三易原则”,是指个别店铺在进行店内的商品陈列时,应当处处以顾客为重,应当想方设法使商品的陈列合乎顾客的要求,让商品易看、易摸、易选。

在进行具体的商品陈列时,有关人士应当特别加以考虑的是下述两点:一是要使之体现本店的经营特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美观大方,赏心悦目。二是要力求货位合理,高低适度,方便顾客挑选,利于营业员服务。

在一般情况下,店内商品的货位,大致上分三大类型。

一是速购商品类。

此类商品多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它价格低,交易多,选择小,消耗快。顾客在选购此类商品时,只求方便、快捷,因此,应将其设置在店内明显之处。

二是选购商品类。

此类商品从求弹性大,交易不够频繁,价格较高,使用周期长,因而需要认真挑选。顾客在选购此类商品时,往往希望选择,无人干扰。其陈列之处,一般应当场地宽阔,光照充足。

三是特殊商品类。

它多为享受或鉴赏品,一般价格昂贵,功能独特。顾客在选购此类商品时,通常会反复比较,精心挑选。考虑到这些特点,将此类商品陈列于环境优雅、客流较少之处,才是比较恰当的。

具体而言,在进行店内商品陈列时,还有四个要点必须加以注意。

其一,要醒目夺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对顾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二,要丰富多彩。陈列商品,讲究新、奇、特、美、全,并要注意使之系列化、配套化。不允许搞什么“仅供展示”、“概不出售”、“货已售缺”的名堂,让顾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其三,要信任顾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允许顾客对所陈列的商品触摸、挑选、调试,使之产生信任感与亲切感。

其四,要便于交流。在陈列店内商品时,还须考虑到营业员所处的位置是否方便其服务于人。最好是使之与服务对象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既两不相扰,又两相方便。此外,还须考虑其走动、取物、答疑的方便与否。

篇6: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前言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现象,懂得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经济常识的责任心和信心。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提高辩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商品和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完整地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

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通常有着这样几类东西,一种是陈放在商店里的物品、一种是放在家里的物品、还有一种东西是我们大家都能享受到但却不用花一分钱的东西。我们把这三类物品称之为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那什么样的东西能叫做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呢?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我们的新一课--【板书】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在讲正式内容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做《麦琪的礼物》。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他们非常的恩爱。妻子有着一头漂亮的秀发,丈夫是个很能干的工人。这一年他们打算送给对方一个特别的圣诞节礼物。妻子想着丈夫一直以来都有一块缺了表带的手表,不如送表带给丈夫吧;而丈夫想着妻子整天辛苦做家务,一头漂亮的秀发从来没有装扮过,应该送一个好看的发卡给妻子。到了圣诞节,苦于夫妻两人经济困难,妻子最后剪断自己的长发将其变卖给丈夫买了表带;而丈夫把手表变卖给妻子买回来了发卡。

同学们,故事的内容尽管让人伤感,但我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却能发现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需要我们花钱去购买。不论是昂贵的房屋还是汽车、又或是书包还是课本都需要用货币进行购买。我们说,这些通过买卖进行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那么什么样的物品才能称之为商品呢?

【板书】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我们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于千岛湖湖水。平时我们要花上几块钱才能买到一瓶的农夫山泉,对于居住在湖边的村民来说却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喝到湖水,这是为什么?村民喝到的“农夫山泉”是商品吗?【同学发言】

原因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要购买才能喝到农夫山泉,就在于我们所购买到的农夫山泉水是源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山泉。同村民喝到的泉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许同学们会问,挑水喝的村民也花费了自己的劳动,他挑上的水就不是商品吗?我们说,商品的形成必须要构成两个因素。

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二、他必须用于交换即要有买卖的实质。村民挑的水尽管也源自于千岛湖湖水,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但只要村民不将其变卖,那这就不能称之为商品。就如同故事《麦琪的礼物》中妻子的长发一样,在没有剪断之前,长发尽管要花费时间去呵护,但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再美丽的长发也一文不值,不能称之为商品。

由此可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设问】既然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接下来请同学们请根据商品的定义判断以下问题,一、故事《麦琪的礼物》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是不是商品?

二、妻子的长发拿去变卖时,长发是商品吗?

三、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叫做什么?【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尽管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只能称作劳动产品。而当妻子把长发拿去变卖,实现交换这个过程后,长发由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尽管没有花一分钱,尽管这些都非常有用,但因为不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得,因此这些应叫做物品非劳动产品。

由此我们发现,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在于:商品、劳动产品都具有有用性,但商品用于交换,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商品同非劳动产品的区别就在于商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而非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在一般情况下不用于交换。于是,我们发现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即物品包含劳动产品包含商品。如课本P6左下图所展示的。

【板书】商品经济的含义

【设问】之前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并了解了商品同劳动产品、物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那老师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商品是不是从人类一出现就有的呢?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商品经济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通过课前同学们的预习,我们来试着总结一下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板书)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板书)

A.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农业部落和畜牧部落之间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不过,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

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劳动效率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后,生产资料出由原来公社所有逐渐变为个体家庭私有。于是,私有制应运而生。

这时,商品生产就不仅在原始公社之间进行,而且在原始公社内部开始盛行。手工业者拿出自己生产的剩余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交换粮食,同畜牧业者交换肉类、毛皮,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是真正的商品生产。有了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于是商品经济问世了。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板书】

由于商品经济的产品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因此请同学们务必注意这三者间的区别:首先,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相互让渡买卖商品的行为。需指出的是:出现在原始部落间、由部落首领出面进行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最初的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出现以后经常出现的商品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生产某种或某些产品。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和他人交换劳动产品。私有制表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大家共有。这样,一方要获得另一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因此,商品经济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教师设疑)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我们知道了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你能推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吗?

3.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

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划分第7页第3段粗体字)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划分第7页第3段)

因为有了社会分工,不同提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同时又都需要别人的产品,所以 才需要互相交换。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要求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需要。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划分)

由于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谁也不能无偿地取得对方的产品,只能通过自愿互利的平等交换,才能获得自己的产品。可见,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使商品交换成为必须。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社会分工、私有制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

课后思考题:

篇7:商品品名与商品品质 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买卖合同中的溢短装条款中,如果对溢短装部分规定作价办法,按惯例应该按(合同)价格结算。

2、国际贸易中惯常用来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包括(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和(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两类。

3、国际贸易中,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看货买卖)和(凭样品买卖)。

4、按其在流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商品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5、运输包装上的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标志)和(警告性标志)。

二、翻译并解释下列名词 1.Sale by Sample 答:凡是以样品表示商品品质并以只作为交货依据的称为样品买卖(Sale by Sample)。2.Counter Sample 答:对等样品。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品买卖时,为了减少交货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我们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有时也称之为确认样品。3.Sale by Description

答:凭说明书买卖。在国际贸易中,凭以文字、数据说明书等来说明具体品质特征。按此方式进行的交易称为“凭说明书买卖”。它适用于机器、电器和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因其结构复杂,很难用几个简单的指标来表明品质的全貌;同一名称的产品,由于所使用的材料、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差别,也会在功能上有所差异。按这种表示品质的方法成交,卖方所交货物必须符合说明书的要求。4.Quality Tolerance 答:公差条款(Quality Tolerance)是指工业制成品由于科技水平或生产水平所限制而产生的公差的差误。

三、问答题

1.简述在合同中约定商品品名的意义。

答: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必须列明商品名称,品名条款是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主要交易条件。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惯例,对成交商品的描述,是构成商品说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一项基本依据,它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若卖方交付的货物不符合约定的品名或说明,买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直至拒收货物或撤销合同。因此,列明成交商品的具体名称,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实践意义。2.为什么说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质量是主要交易条件? 答:因为合同中的品质条款,是构成商品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主要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交货必须符合约定的质量,如卖方交货不符合约定的品质条件,买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也可要求修理或交付替代物,甚至拒收货物或撤销合同

3.买卖合同中规定货物质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许多种,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以实物表示和以文字说明表示。以实物表示品质,有凭成交商品的实际品质和凭样品两种表示方法。前者称为“看货买卖”。是指卖方应按买方验看过的商品交货的方式,适合于鲜活商品、古董、工艺品以及字画等物品的交易。后者称为“凭样品买卖”,是指以样品表示商品品质并以此作为交货依据的方式,适合于难以用文字表示商品品质的商品。凭样品买卖又可分为凭卖方样品买卖、凭买方样品买卖和凭对等样品买卖。凭样品买卖时要注意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并做好样品的留样、封样工作。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可细分为凭规格买卖、凭等级买卖、凭标准买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凭商标或牌名买卖、凭地理标志或产地名称买卖。一种商品并非只用一种方法来表示品质,而是可以用若干种方式来表示它的品质。

四、单项选择题

1.“标的物”条款就是合同的(C)。

A.品质条款

B.数量条款

C.品名条款

D.说明条款

2.适用于在造型上有特殊要求的商品,表示品质的方式是(B)。

A.凭等级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商标买卖

D.凭说明买卖

3.珠宝、字画等具有独特性质的商品,在确定其品质时最好(D)。

A.用文字说明

B.既用样品又用文字说明

C.用样品表示

D.看货成交

4.对于某些品质变化较大而难以规定统一标准的农副产品,其表示品质的方法通常为(C)。A.看货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良好平均品质

D.上好可销品质

5.对工业制成品交易,一般在品质条款中灵活制定品质指标,通常使用(B)。A.品质机动幅度

B.品质公差

C.品质与样品大致相符

D.规定一个约量

6.不能作为明确商品品质的标准,因而对买卖双方都没有约束力的样品是(A)。

A.参考样

B.对等样

C.买方样

D.卖方样

7.凡货、样不能做到完全一致的商品,一般都不适宜(C)。A.凭规格买卖

B.凭等级买卖

C.凭样品买卖

D.凭说明买卖

8.凭商标或牌名买卖,一般只适用于(A)。

A.一些品质稳定的工业制成品

B.经过科学加工的初级产品

C.机器、电器和仪表等技术密集产品

D.造型上有特殊要求的商品

9.品质机动幅度条款一般适用于某些(B)。

A.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

C.机电产品交易

D.仪表产品交易

10.若合同规定有品质公差条款,则在公差范围内,买方(A)。A.不得拒收货物

B.可以拒收货物

C.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D.可以拒收货物也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11.凭样品买卖时,如果合同中无其他规定,那么卖方所交货物(B)。

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12.在出口业务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表示品质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B)。A.对买方不利

B.对卖方不利

C.对双方都不利

D.对双方都有利

五、多项选择题

1.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AB)。

A.看货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规格买卖

D.凭等级买卖

2.看货买卖常用于(AC)商品交易中。

A.字画

B.石油

C.珠宝

D.家用电器

3.商品的品质是商品的(BCD)综合。

A.使用环境

B.化学性能

C.外观形态

D.内在品质

4.为了避免交货品质与合同略有不同而造成的违约,可在合同条款中作出某些变通的规定,这时可使用(BD)条款。

A.凭样品买卖

B.品质机动幅度

C.凭确认样买卖

D.品质公差

5.卖方根据买方来样复制样品,寄送买方并经其确认的样品,被称为(BCD)。

A.复样

B.回样

C.对等样品

D.确认样

6.F.A.Q.是指(AD)。

A.大路货

B.上好可销品质

C.质量劣等

D.质量优等

7.当合同中规定采用凭样品买卖时,其含义是(ABCD)。

A.样品是作为所交货物品质的惟一依据

B.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C.买方应有合理机会对货物与样品进行比较

D.不能含有对样品进行合理检验时不易发现和不适合销售的缺陷

8.规定商品品名条款的注意事项有(ABC)。

A.内容明确、具体

B.切忌空泛、笼统

C.尽可能使用国际上通行的名称

D.不得选择方便进口的名称

六、判断题

篇8:艺术商品

中国古代的造园成就是世界造园史上的精华, 历朝历代名园层出不穷, 天堂苏杭等地都是精品聚集地。如今的中国已发展到了私家庭园兴起的时代, 财富的积累让部分人从物质追求过渡到精神追求, 人们返璞归真, 重返自然之心再次燃起, 造园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园林重要的部分。但是现代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土地资源的局限,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这种追求, 所以, 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大的景观价值体验是现代造园的追求。中国传统造园博大精深, 继承传统固然重要, 但从中国古代传统造园孕育出现代造园, 建立新的造园设计思想体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一个新的基准, 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消费观都在发生改变。如今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 希望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 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人生。庭园就是一种具备创造性、艺术性, 开启人们新生活意识的现代商品。既然庭园可被归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准的商品, 那么以下过程即为现代造园的大致流程。

1 认识———认识园主、认识庭园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凡事都从基层开始, 造园亦是如此。现代领域广阔, 专业细分, 多半园主都不涉及造园领域, 所以需聘请专业设计师。设计师通过与园主沟通、踏勘现场, 理解园主自身的想法要求十分必要。设计师与园主的互相认识, 再转到设计师与庭园的互相认识是现代造园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庭园设计不仅与个人的价值观以及喜好有关, 在当今的商品社会, 也是促进经济利益增长, 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 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2 分析———分析园主、分析庭园

当设计师接受一个庭园设计时, 已经肩负了使命与责任, 似乎可以决定这个庭园的命运。每个庭园都是一个生命集成体, 有自身的小环境, 有生生不息的生命……一个成功的庭园一定会有生命的赋予, 一定会有灵魂的注入。所以设计师在认识的基础上, 要深入深刻地掌握一切与庭园相关的信息, 如主人喜好、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室内外互动等等。深入分析、理解透彻, 然后再确定主线构思方案。庭园的设计并不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花样百出, 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 而是要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 让园主感受全新的生活体验。

3 认同———对方案的认同

等初步方案成稿, 与园主再次沟通。到现场再次感受布局是否合理, 条件是否允许, 风格是否赏识。设计师需专业地解释图纸内容。人多为视觉动物, 所以图纸尽量唯美, 内容尽量全面, 让园主有良好的图纸体验。但基于客户群的差异, 此环节无论前后都可能遭遇重新甚至多次修改的状况, 此时设计师应不急不躁, 发挥专业特长。凭借扎实的知识, 灵活的应变力, 良好的沟通力, 不断虚心学习的精神与业主沟通, 改进方案, 再按照自己的步骤, 保持自己的立场, 同时设计师需用言语表达设计, 与园主一起交流设计的纤细感受, 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 设计出最佳方案。

4 认知———园主对庭园的认知, 对设计师的认知

方案确定后, 施工图阶段设计师需标明详细的做法, 各类材料, 苗木品种, 水电等全部施工内容的详情让业主确认, 让园主对庭园对设计师都有更深一步的信任与认知, 以便顺利进入施工阶段。但从方案平面图、效果图到现阶段庭园的施工图, 都不过是一种表现方式, 并不是庭园设计的本质目的。如今设计不是一种技能, 不是单纯对图纸的描绘。而是要捕捉到每个庭园的本质, 感受与洞察每位园主的需求, 时刻保持对庭园美的敏感度, 对园主心态的敏感度。从整体到局部, 从竖向到横向, 从平面到立面, 从硬质到软质, 从色彩、光影、嗅觉到给排水、灯光的设计、黑暗的设计都是为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5 施工概算的拟定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在任何时代, 价格与价值的争论永远存在。如何平衡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或则让园主体验出价值高出价格, 也是设计师的设计范围。因为如今设计师也不能是功能单一的职业, 在这个多元化商业化的社会, 设计师必须面对解决很多问题, 虽然设计的本质只为创造艺术性的庭园, 对现在的设计师来说必须重新认识自身职业职能和立场。所以在方案认可的前提下, 应确定材料的种类、数量、价格、产地等一系列与价格相关因素, 合理编制概算并得到园主的认可也是如今造园不可缺的关键部分。

6 施工

从理论到实践, 前面的种种准备都为了这一步的实施。具体过程的看址、放样、选材等就不一一详述,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庭园施工也是如此, 从整体到细节, 都应以创作有生命的艺术品对待, 以专业的知识, 专业的态度赢得信任, 赢得市场。现代庭园作为一种商品, 既然是商品, 品质就必须有保证。设计师与施工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从设计到实践, 创造出让客户舒适的甚至感动的产品, 一流的用户体验。

7 决算

如今的造园已被非常有效的组织到经济发展之中, 合理有效的提高附加值也是现代造园施工的一部分。在概算的基础上, 编制一份清晰明朗, 合理诚实且具有说服力的决算, 让园主体验到庭园的价值, 同时也让企业或个人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8 养护及后期服务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庭园的营造三分种七分养, 庭园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生命力, 日复一日, 时间总能让它更具内涵。故施工完成后期的专业技术养护对于庭园景观效果十分重要。好的养护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施工存在的遗憾之处。对生命的精心呵护, 总能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越发迷人。

造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上述略谈几点流程, 每一步都蕴含丰富的知识, 展开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现代一个庭园的营造需经过重重步骤,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 把每一步都制定成一个周密的战略, 创造出有生命力的艺术性商品, 满足消费者的消费, 注重客户体验, 以真诚对待每位园主, 以热情对待每个庭园。草木润性, 浮沉乱心, 营造出让时间在自然的韵律中慢慢流逝的场所, 创造生命之美。

摘要: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一个新的基准, 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消费观都在发生改变。如今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 希望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 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人生。庭园就是一种具备创造性、艺术性, 开启人们新生活意识的现代商品。

关键词:庭园,商品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架子总包工程承包协议下一篇:学生体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