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

2024-05-08

新文化(精选十篇)

新文化 篇1

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现代化在东西方均受到了严峻挑战, 现代化正经受着人们审视与批判。在经济发展中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以自我为中心, 不计后果地向自然攫取, 已经给全球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于是人们开始重视环境, 有关环保的口号“保护地球”、“全球伦理”开始出现, 这也表明环境文化开始成为人类新的文化发展方向。环境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 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领域的变革:首先, 它带来了价值观的变革, 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转变;其次, 它带来了世界观的变革, 即用尊重自然与敬畏生命的哲学来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再次, 它还引发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用整体的生态学思维代替原来的机械论分析思维[1]。这一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人类文化的深刻革新。

2 环境文化的涵义

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即是环境文化[1]。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 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民俗环境文化”构成, 四种文化交融互摄、循环扩展, 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体。环境文化是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 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 把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人类亲善自然, 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高环境质量, 创造新的更适合人类生活的人工生态系统。环境文化的观念近几年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文化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 伸延到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态化社会正在形成。酒店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子, 也必然存在自身的环境文化。

3 酒店环境文化的内涵

企业环境文化是指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内部与外部环境中所渗透的文化因素的总和。企业环境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可以分为物理环境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 企业环境文化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物理环境文化具有表层性、外在性、有形性和具体性, 它直接影响着酒店企业的发展;而人文环境文化则具有深层性、内在性、无形性和抽象性, 它从根本上制约着酒店企业的发展[2]。酒店环境文化是指对酒店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渗透在酒店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 并制约酒店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所有文化因素的总称, 既包括酒店硬件设施设备的环境文化色彩和环境保护程度, 也涵括酒店的经营管理理念、人际关系、观念氛围、精神面貌等。酒店环境文化要求酒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以环境共生为目标, 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把环境效益作为酒店的重要追求目标。

4 我国酒店环境文化现状分析

总体而言, 目前我国酒店环境文化建设较为迟缓, 层次偏低, 与我国旅游酒店业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酒店环境文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地区差异较大,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征。经济发达地区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总体好于其他地区, 旅游业发达地区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总体好于旅游业相对落后地区, 外资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总体好于国内酒店。这一现状致使我国酒店环境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整体滞后, 不利于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酒店环境文化意识淡薄

由于没有将环境文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部分酒店及员工认识上发生偏差, 认为环境文化建设是酒店老总的事情, 不关普通员工的事情, 一般员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甚至有的酒店根本就不进行相应的环境文化建设, 只是追求顾客满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最终导致酒店环境文化的低层次, 进而影响到酒店的竞争力。同时,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 同时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显著, 所以许多酒店没有建设环境文化的热情, 而且措施和方法也比较单一。可见环境文化意识在酒店行业中还较为淡薄。

4.3 酒店环境文化缺乏创新

有些酒店虽然花了时间和精力来建设环境文化, 但往往采取的是本本主义, 直接借用别人的, 很少从本酒店的实际出发, 没有考虑自身的经营特色, 缺乏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而当前我国酒店业竞争十分激烈,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显著, 以往的营销方式已不适应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酒店从环境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 进行营销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 酒店为了适应文化主题酒店、资源节约型社会、低碳经济等理念的提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和一些旅游经理人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更好地营造酒店环境文化氛围, 加大酒店人文素质的提升, 从而提高我国酒店业的竞争力。

5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酒店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酒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强酒店环境文化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酒店环境文化, 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

5.1 创新观念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前提

酒店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要求从上到下全体员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充分认识优秀的酒店环境文化对酒店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为环境文化建设做好观念与思想上的准备。酒店环境文化的建设要求酒店在各个方面都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为主导, 指引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酒店管理者要强化认识, 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把环境文化建设纳入酒店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2) 酒店管理者应努力培育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员工进行环境服务教育与培训, 让员工认识到环境服务对于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形成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价值观, 切实提高酒店员工的环保意识水平。 (3) 酒店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外宣传环境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树立酒店良好的形象。

5.2 创新企业文化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

酒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必须审时度势, 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创建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并将环境保护与酒店的经营目标融为一体, 激励员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酒店绿色企业文化, 首先, 酒店管理者要树立绿色管理理念, 切实把环保意识融入到酒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其次, 要培养酒店员工的绿色营销意识, 在工作中能贯彻酒店绿色措施。最后, 酒店还可以进行节约能源的创新活动, 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绿色酒店文化为酒店的管理与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利于实现酒店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 有利于酒店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 创新酒店企业文化, 建立酒店绿色企业文化是塑造酒店环境文化的关键所在。

5.3 创新产品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通过酒店产品体现出来, 要求酒店产品符合当前潮流, 以绿色酒店产品为主流。目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绿色酒店产品销路甚好, 成为消费者首选的酒店产品。在酒店经营中要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绿色酒店产品,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绿色酒店产品开发时, 应注意节省能源和原材料, 要努力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尽可能利用可回收分解的原材料, 做到产品低污染或者没有污染, 使产品健康环保, 不对消费者造成身心损害[3]。绿色酒店产品主要包括: (1) 绿色餐饮产品。餐厅要提供无污染、无公害、新鲜、安全的餐饮产品, 无珍稀动物和野生动物制作的菜肴, 杜绝在餐厅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2) 绿色客房产品。首先客房建筑材料要采用绿色材料, 在日用品方面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废弃物, 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和能源, 减少排污量。 (3) 绿色无形服务。酒店员工要树立“关注客人健康”的服务理念, 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服务宗旨, 并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需要。通过开发绿色产品, 酒店可以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 实现酒店利润最大化。

5.4 创新管理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保障

酒店树立环境文化理念, 创建绿色酒店文化, 在酒店产品上进行环境文化的创新, 为环境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但是, 环境文化真正在酒店中发挥作用, 还需要实施环境文化管理创新来配套。酒店环境文化管理创新内涵丰富, 涵括环境经营思想、环境产品开发、环境生产过程、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技术保证体系等内容的创新。酒店要努力建构环境管理体系, 强化环境理念, 改善环境经营, 实现酒店物质资源利用与效率最大化、环境保护最优化、产品生产绿色化[1]。因此, 酒店要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这种经营理念, 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建立酒店环境运行机制以实现环境市场的创新。在于成本管理方面, 环境保护所需的费用应包含在酒店产品的成本之中, 并及时对外界公开环境成本信息[1]。同时, 酒店会计部门还应编制环境成本预算以便分配各项环境支出。酒店在管理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 凸显人是环境文化的载体, 加强酒店日常的人员管理, 创造和谐的氛围, 促进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6 结语

酒店环境文化建设涉及到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 需要酒店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建设。酒店环境文化的核心是酒店企业绿色文化, 它包括酒店绿色精神、绿色价值标准、绿色经营理念、绿色规章制度、绿色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4]。努力建设酒店环境文化, 对于提高酒店业的竞争力, 实现酒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酒店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致力于环境文化建设。其中, 创新观念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前提, 创新企业文化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 创新产品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创新管理是酒店环境文化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酒店,环境文化,构建

参考文献

[1]蒋洪强, 曹东.论环境文化与企业新文化构建[J].中国环境管理, 2004 (4) .

[2]佟玉梅, 刘静.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1 (18) .

[3]赵爱华.论饭店绿色营销[J].中国市场, 2008 (9) .

新文化广场 篇2

新文化广场正文:

本篇四年级是由论文先生网整理,谢谢浏览!

,忻城县新建了一个文化广场,它位于县城中心。广场不是很大,却小巧得可爱。

以前,这里还没有建文化广场时,这儿是一个很简陋的灯光球场,灯光球场是夜宵摊,右边是一个礼堂,礼堂前面常堆有垃圾,卫生十分的差。

现在政府规划在这里建起了文化广场,把以前破旧的灯光球场拆了。文化广场面积大约有7000平方米,人们称之为“袖珍广场”。 文化广场中心有一个“龙池”。每天当华灯初上的时候,“龙池”就会随着音乐喷出许许多多高低不等的水柱,就像无数条银色的水蛇在龙池周围舞动。

在“龙池”的后边有十几级台阶,顺着台阶往上走就来到升旗台前。再转身向后,举目四望,文化广场的美景尽收眼底。右边的凉亭古朴典雅,左边的壁画形象逼真。广场上二十多根灯柱的灯光颜色不断变化,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紫真好看!两块草坪里的`草绿油油的,细细的,如果你走在上面就会感觉脚底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对面的两棵榕树枝繁叶茂,一簇簇鲜花争芳斗艳。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文化广场因为美丽,常常有许多退休的老人和下班的工人们到这里来玩赏。他们的到来,让清静的文化广场立刻热闹起来。人们有的聚在凉亭里海阔天空地聊;有的绕着花圃走,像是欣赏美丽的花,又像是在锻练身体;老奶奶们在大榕树旁边欢快地跳起舞;老爷爷们坐在树下一边打着扇子一边说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新生活

新文化 新挑战 篇3

而创刊于1962年的《小学教学参考》,亦伴随在教师们的身旁,50年来,从未离开。

50年的荏苒岁月,《小学教学参考》见证了中国小学教育的每一次飞跃。从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从“双基”地位的巩固到新大纲的修订,从选择小学教材的自主化、多元化到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小学教学参考》与每一位教师相互依靠,风雨同舟,励精图治,演绎了一段段鱼水之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佳话。

50年的上下求索、矢志追求,《小学教学参考》迎来了累累硕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年检优秀刊物”、“广西优秀期刊”的荣誉凝聚着几代办刊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为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然而我们常怀惴惴之心,不断调整编辑方向,追求“新、实、高、活”的刊物特色,2011年还把刊物从正度16开变为国际标准大度16开,更贴合教师需要;不断设置新栏目新专题,聚焦热点,立足现实,紧跟潮流;不断增强板式的美观度,激发教师的审美情趣……

2012年的《小学教学参考》将秉承老刊传统,更突显名师导向性,更注重专题研究,等待新老读者的检验。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兴国”的重要决定。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文化传递与传播的过程,是人类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必需手段。我们教师,因此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形势的变化,必然带来对任务目标调整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但是也必须发展新鲜的、有创造力的现代文化。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亲爱的老师,《小学教学参考》再一次与您同行!

新年之际,让我们傲立潮头,共同迎接新教育春天的到来!

新文化 篇4

(一) 志愿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 “志愿文化”概念属舶来品, 其合理内核却是中国特色, 本土化的志愿文化主要核心表现为自愿与奉献, 由于中国民族多样性和东西发展不平衡性的特殊国情, 文化价值能否获得多元文明, 地区、民族的认同非常重要, 其价值体系决定着能否承载着国家与民族对于生命个体最根本的思考与关怀, 然而提升到国际社会的高度, 在国际社会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交织下, 志愿文化除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 还承担着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 “让中国志愿文化走出去”是当前“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由于志愿文化在我国发展历史较为短暂, 所以关于志愿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处于缺失和零散状态。目前, 普遍集中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志愿服务的性质角度解释志愿文化概念, 志愿文化即是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根植于志愿群体, 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 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二是将志愿文化内涵进行了拓宽和延展, 置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之外研究, 认为志愿文化作为社会群体和社会行为的特殊文化, 还具有内容的丰富性, 即凡是涉及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文化都可以作为志愿事业的发展方向, 包括历史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2]。三是主要从精神层面对志愿文化做出解释:志愿文化作为一种自觉的公民精神, 它是个体对于他人、对于志愿组织、对于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也是一种实现权利和义务相当的承诺[3]。

综上所述, 志愿文化的落脚点应该是文化志愿观的传承与延续, 过程借助志愿行为与意志, 其手段应该是文化的传播与熏陶, 借此可以从价值层面对志愿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志愿文化是个体出于本能反应且愿意为他人、组织、社会无偿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进而成为主流价值文化观。

(二) 志愿文化的特征

1. 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一体化进程

志愿精神渗透志愿文化, 志愿精神的本质是志愿服务, 这也是联合国精神的体现。实现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到志愿服务的转变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当然, 参与志愿服务也能丰富和弘扬志愿文化。目前, 志愿服务行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是社区、高校以及社会志愿组织, 不同的文化交融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促进的志愿服务规模和影响力的壮大。志愿者团队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充分利用业余时间, 能使个人价值最大化发挥和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 这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内容, 也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鲜明特征。

2. 超前性和大众性相结合, 呈现创意中国新文化特色

志愿文化具有文化繁荣超前性特征, 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创新和突破。志愿者作为新兴文化力量, 凭借着其特殊魅力和号召力, 承担着行动与组织的重要任务, 因而对其超前性的要求比较高。当前, 志愿文化先于其他种类文化繁荣的超前性的特性, 成为文化领域的楷模和风范。当前, 虽然志愿文化处于萌芽的发展阶段,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普及各个领域, 但是我们依然不可否认它的大众性和普世价值。因此, 志愿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 成为创意中国新文化的重要方面。

3. 差异性和演变性共存, 突出文化的延续性特征

当前, 由于志愿文化的多样性存在, 导致志愿服务的发展形式与内容呈现差异性特征, 志愿者团队内部组成形式与处理非志愿者关系也因志愿者和非志愿者的特征差异存在不同。诸如此类, 因此在志愿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文化认同的差异, 但是尽管如此, 志愿文化中所反映的志愿精神依然没有改变, 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差异性与志愿精神文化的共同性相辅相成, 这就是常说的“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 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充, 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导致整个志愿体系不断完善与进步。对志愿文化的理解认识不断加深, 从而使得志愿文化日益演化和融入到一种个性化的生活中, 逐渐迎合了社会趋势和文化形态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差异性和演变性特征正是文化延续性的内在反映。

二、志愿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 志愿者数量分布不均衡

目前, 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数量与中国总人口相比, 其仍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还没有达到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的比重, 而且参加志愿者的群体大多是青少年和大学生、退休老年人以及部分事业单位人员, 加上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性, 导致志愿者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此, 需建立常规性的志愿管理体系, 吸收社会多层次的技术人才, 均衡分布志愿者队伍。提倡志愿服务领域更宽更广, 甚至鼓励志愿服务者将志愿服务精神作为终身信念坚持, 造福和回报社会。

(二) 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尽管目前我国已建立关于志愿者管理的专门网站, 如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上海志愿者网以及一些以城市命名的志愿者网等, 关于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以及其他事项都有详细的规定, 但我国志愿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导致志愿矛盾突出、志愿管理的松散和志愿活动的开展无法有序进行。为此, 国家应该用宏观调控和法律手段, 建立关于志愿的法律条文来保障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十年来, 志愿服务已拓宽至扶贫、教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 固定长期服务模式逐渐取代“一阵风”式的短期志愿服务, 诸如青年志愿者团队、中小学志愿组织以及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丰富了志愿文化的发展, 很多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得到志愿者的经常性服务。政府理应发挥服务和监督功能, 支持和监督诸如红十字会、公益基金等志愿组织的发展, 推动志愿事业的繁荣。

三、志愿文化的价值功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与完善, 志愿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的引入, 它已经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中并具有中国特色, 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 掌握志愿文化的价值功能是更好发挥志愿文化的重要保障, 也有利于我们充分理解和把握志愿文化具有的服务社会公益文化特性的发展脉搏。

(一) 指引价值的功能

志愿文化指引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志愿服务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志愿文化加以解释, 从而鼓舞更多人参与。志愿文化的利他主义价值观以及自愿、公益属性, 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分配的公正, 注重实现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贯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自愿奉献、共同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内在要求, 志愿文化的志愿服务理念对志愿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功效。通过宣传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 发挥志愿者的主动性, 维持志愿活动的长久性和持续性。国际上一般是通过自愿、不计报酬及利他等三个标准判断是否具有志愿精神, 这些只是志愿精神内涵的部分层面, 随着文化的繁荣, 其标准和层次会更加丰富, 诸如从事义务性工作。总之, 志愿文化体现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指引现代公民参与社会运作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二) 整合文化的功能

志愿文化具备文化的整体内涵, 作为文化的一个层面, 它具备凝聚、整合及规范主体成员的社会行为。在整合文化过程中要兼顾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融合, 首先, 由于志愿者群体融合具有非强制性的特殊性, 能够充分融合多元志愿者主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志愿事业群策群力;其次, 实现文化共同体诉求, 通过加强志愿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能够加强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增强志愿者的集体意识、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 有效避免志愿组织出现内部矛盾激化和外部环境制约等现象;最后, 规范志愿文化内涵, 确立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 弥补相关制度的不足, 志愿事业的发展除了依赖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还有赖于自身观念意识的规范和更新, 实现志愿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 创新方法的功能

志愿文化在长期的志愿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有传承、融合与创新的特性。当前, 志愿文化所营造的宽松、和谐的志愿环境与氛围, 促进了志愿者行为和志愿者组织的服务对象、内容、领域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 实现了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提升, 完成了志愿服务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繁荣”、“文化自信”的转变, 最终建立了创意文化之邦。因此, 在具体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 志愿者通过了解和认识社会文化, 在具体志愿活动中展现志愿文化的魅力, 鼓励多方面的人才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来, 担负起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

四、志愿文化的现实意义

志愿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 例如, 世界发展、国家制度、文化本身、个性塑造以及高校德育建设, 了解志愿文化的特色和引导参与志愿服务, 形成志愿文化价值观, 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同时带动整个文化建设的繁荣与进步。

(一) 国家制度建设层面

从国家制度建设层面来说, 由于志愿文化具有传播和弘扬社会价值取向的功能, 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关于志愿运作的法律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机构运行的负担, 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繁荣。比如, 制定有关志愿方面的专门法, 规范志愿组织的运行和发展, 实现志愿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此外, 资金是志愿组织运行的重要载体, 由于志愿组织的志愿性特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及激励措施鼓励捐赠行为, 实现志愿组织长久有序的运行发展;此外, 由于志愿服务涉及多行业、多领域, 在了解我国志愿事业发展趋势和规律基础上, 应善于总结各自志愿特色并进行整合应用, 取长补短地指导志愿行动。据此, 应该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法律规范, 践行志愿文化荣辱观, 指导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 促进志愿服务的稳定与进步, 实现志愿事业的长期有效发展[4]。

(二) 文化本身发展

从文化本身发展来说, 志愿文化具备当代创意中国新文化的重要特征, 并肩负着促进中国新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这一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也是完善和谐社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建设[5], 最终实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自身的升华。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志愿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框架性内容, 在尊重其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的基础上, 在文化发展提供的良好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基础上, 实现对志愿文化进行系统性改革与完善, 实现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和共同发展[6]。在这一伟大的创造历程中, 中国人在以全新的方式解读、创造与使用“知识”, 形成“知识资本”的大国成长之核;中国人在以全新的方式解读、创造与使用“创新”, 形成“创意资本”的后发优势与大潮;中国人在以全新的方式解读、创造与使用“传播”, 形成“媒介资本”的生产方式与内容产业趋势;中国人在以全新的方式解读、创造与使用“文化”, 形成文化经济大潮、“文化资本”创新的跨越发展之路。

(三) 个体发展提升角度

从个体发展提升角度来说, 满足公众需求和实现公众利益是志愿文化完善自我修养和塑造健全人格、意志品质的最终落脚点, 也是社会发展坚持人为本的本质要求。通过参与志愿事业, 除了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实现志愿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因此, 21世纪社会生活的和谐个体力量不断壮大,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便不再是空想[7]。因此,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具体实践出发, 践行以人为本的志愿文化观, 将志愿精神文化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的志愿文化、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8]。

(四) 世界发展角度

从世界发展角度来说, 志愿文化作为西方舶来品, 它的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价值。志愿事业是一个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事业, 其繁荣富强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志愿文化产业, 既有利于实现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志愿文化的发展, 又有助于提升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价值, 更好地实现共赢。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交融与和谐发展, 需要以志愿服务理念为支撑, 接受和承认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的民族特色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加强和弘扬志愿奉献精神的传播, 营造和谐的国际氛围。

五、结语

如今,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已踏上现代文化产业腾飞的跑道, 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参与到中国文化产业变革和创意产业崛起的大业中, 已成为大势所趋。纵观志愿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可知, 志愿文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成为我国文化繁荣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 不管在志愿的道路上会遭遇何种阻碍, 我们理应坚定发展的信心, 贯彻志愿服务精神, 为建立一个强大的志愿文化事业而努力奋斗。

摘要:当今社会, 资本技术时代已被创意时代侵蚀, 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繁荣的新方向。志愿文化作为创意中国的新文化, 它掀开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让志愿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通过对志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发展现状, 以及兼具指引价值、整合文化、创新方法等三大价值功能研究, 结合志愿者和志愿精神可以深刻了解当代志愿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意文化,志愿文化,志愿精神

参考文献

[1]田庚, 杨依凡, 刘旭霞.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101-104.

[2]余蓝.大学生志愿文化及其德育功能[J].中国德育, 2009 (7) :34-37.

[3]陶倩.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8) :56-58.

[4]和谐文化建设专家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29-32.

[5]边素婷.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EB/OL].http://www.sxgov.cn/jrsx/nr/288604.shtml, 2006-02-13/2006-08-29.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60-67.

[7]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1) :47-49.

新联想需要新文化 篇5

16年来,联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转变过程中唯一不变的便是联想所强调的一种创业的企业文化,一种创新的文化。

联想刚起步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把5%的可能变成100%的现实”。这是联想在当时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常坚定的目标导向。这个时期联想面对的是关系到能否生存的竞争压力,充满了创业的决心。在从“做学问”向“做市场”的转变中,联想逐渐明白了必须关注客户需要什么,考虑什么产品才好卖、考虑怎么控制成本才能赚钱、考虑要打出自己的牌子,经营意识就这样一步步地建立起来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联想把自己领进了市场的大门。

路走顺了,就要想想怎么为长跑做好一些准备。于是联想开始讲“管理三要素,讲“做事三原则”。一切围着目标转就逐渐转变成了“围着规则转”,从目标导向变成了规则导向。诚如杨元庆所言:“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员工的行为需要规范,业务怎么开展需要规范,企业怎么管理也需要规范。”联想向规则要的是“精准和效率”,把很多事情都放到一个个流程制度里去规范它。比如用“入模子”来统一新员工的价值观,比如把总经理室的沟通变成固定的“早餐会”。

当公司发展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的时候,联想讲的更多的是团队意识,告诉员工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多讲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的理念,并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和层次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联想的“亲情文化”也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据说联想内部实行“称谓无总”,不听从者,罚款50元,可见一斑。

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要面临新的挑战。创业精神再次成为联想重点倡导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此一时已非彼一时。以前联想面临的是能否突出重围、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而今天的联想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业务也已经发展壮大,联想现在提倡的创业精神必然要赋予更新的含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联想在业务增长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来自联想内外两个方面的危机。从外部环境来看,新世纪刚开始,伴随着美国股市的暴跌,包括宝洁、韩国大宇、摩托罗拉、思科等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开始在大规模裁员,世界经济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以前几乎被神话的新经济似乎变成了垃圾;在美国和欧洲,pC已陷入市场饱和、利润降低、竞争空前残酷的境况。与之鲜明对比的是,pC在中国仍是规模巨大且还将迅速增长的产业,这就使得几乎所有的外国IT公司都把中国市场设定为自己取得增长的一块肥肉,国内企业将要面对国内市场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作为走在市场前沿的联想不得不思考自身核心业务的增长是否足以维持对新业务的拓展,毫无疑问,多元化发展就势必意味着面临更多的风险。联想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

据了解,联想的绝大部分员工来到联想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更短,而这段时间正是联想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在联想的成绩被别人津津乐道的今天,联想的员工是否能够融入新的企业文化,是否也能够居安思危,具备了危机到来之后的心理素质?这的确是联想现在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看来,联想现在所倡导的“危机文化”不无理由。“我们能坦然地面对裁员、减少开支、降低薪酬吗?盲目的乐观、看不清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成为来自我们自身的最大危机”。杨元庆的忧虑无疑也间接反映出了国内其他企业的忧虑。

不久前,杨元庆与Intel的高级副总裁Otelini先生在中央电视台有个对话,主持人称二者皆为成功的企业,杨元庆连忙打断:Intel应该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了,而联想只能算是到目前为止还比较成功的企业,因为联想还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和风浪的洗礼,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九死一生后的成就。

杨元庆是聪明人,这般言语只能说明他是一个理智的人。因为只有思危是不够的,关键的是还要想办法去避免危机的产生,去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要求联想必须加速巩固并扩大自身业已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势,要求联想在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开展的业务当中不断创新、学习、成长、开拓,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去获取外部资源和支持。

联想把应对新业务、新目标和新挑战,视为联想人的第二次创业,这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确难能可贵。既然危机与生存的辨证关系明了了,那还犹豫什么?走!

新文化 篇6

关键词:生态文化;校园文化;高校教育;以人为本

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提出

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就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任何类型的高校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他把人类社会比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高校教育则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同时在大学教育生态系统中又蕴含着许多的更小以级的小系统。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中,教职工生作为这个系统的主体,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课外活动等都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即在传承着人类优秀文化,同时也在创造着时代的文化。在这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教职工生所创造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都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范畴之内。

从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校这一组织系统内,教职工生在构建的和谐校园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高校生态系统的因子之一,其中和谐校园生态环境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校园内各种布局、结构、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的高效利用,集教学、科研、学习、活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新时期,学校生态文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的发展必须和社会发展步伐相协调或一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同步,因此,必须促使大学子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大学内部各子系统、大学内外环境等相协调,从而使大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社会的思想库,为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教职工生为本原则

在整个校园生态化境中,应该以教职工生为本,校园生态环境的各项建设制度和措施都必须服务于这个宗旨,所以,在校园生态文化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应该以教职工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等重点,从各种制度的合理化、人性化、高效化出发,把教职工生的根本需求放在最中心的位置考虑。

(二)实用主义原则

大学生态校园建设,在各项因素设计上都必须把实用性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应最大限度满足生态校园生态文化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在制度方面也一样,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教职工生的根本利益和学校的科学发展为目标。

(三)科学人文原则

组成生态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环节都应该坚持生态校园和科学和谐的原则,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尽量体现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生态性、和谐性,特别是在教学设备方面,积极引进高科技的教学设备,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为师生的教学资源带来国际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

(四)综合效益原则

生态文化校园应体现时代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生态校园文化的产出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在生态校园文化概念下,这些产出所需要的成本是不应该增加,有的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降低,这些产出还能衍生出更多的公共效应,这些效应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在生态校园文化的各个因子互相更加和谐健康,形成总的学校发展综合效应。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构建的建议

(一)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应以生态文化观为指导

当前,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转为生态文明,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仅仅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而是要注重后代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应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去规范、控制、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在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以生态观来指导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宣传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態化进程,形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科建设多样化的绿色教学改革格局;同时结合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等创建学校的生态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生态育人氛围。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态教学氛围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教职工生,而且也包括教材、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等,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的教学活动是人和环境的对话过程,也即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信息个能量传递的过程,或者说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

在此过程中,生态观注重人的全面培养、知识结构和整体教育,智力、非智力因素,促使理性、非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注重学习者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教育,增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使学习过程充满着主体的情感色彩的直感性,提高学习者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注重使这种对话得到进行和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建设大学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

大学学术生态系统是校园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学术成员之间、学术成员与非学术成员之间、学术活动和其他活动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学术生态既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也要受到校园内本身学科建设、专业文化、行为模式、制度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程组和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因此,我们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学术环境,须从内部影响因子着手,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在学术队伍建设、学术资助、住房福利、人事分配等关乎教师和研究人员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面进行慎重决策,切实发挥其积极的激励作用。同时,加强学院(系、所)环境建设,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注重学科关联度,强化学科、专业等学术种群建设。

(四)创新大学生态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态文化活动是创建校园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系列讲座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在内容形上有俗有雅、有深有浅,力求基本上都能满足大家的兴趣。通过这些形式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使教职工生学习和了解科学人文知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生态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感知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美、科学美和自然美,同时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五)培育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改善人际环境是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深层结构因素心理、意识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际交往中要增强民主意识,坚持平等原则,破除等级关系和实用主义庸俗的关系学。校园内每个成员都要得到同样的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也应当得到理解和包容。培养成员的民主精神、生态意识,培育理解人、关心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形成“能干事、会干事、能共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要强调自由平等地探讨与真诚密切地合作,增强群体创造意识,平等而坦诚的学术与思想的交流,有利于打破个人的思维定势,使人们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和思维的惰性,形成各成员、各学科、各领域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 教育生态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

农机信息时代的新文化 篇7

就拿农机电商来说, 如果企业在网上搞各种促销活动, 信息流动非常快, 只要某个地区经销商某一产品降价, 其他地区的经销商都会立刻知道, 会在第一时间质询企业、要求降价, 企业的营销部门难以解释, 不得不承受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压力。

另外, 企业的农机产品技术如果比较简单, 要上网销售的话, 款式、结构、尺寸和价格等信息, 都立刻会被竞争者知道, 从而快速被模仿, 还可能以更低的价格与其竞争, 因此这些农机企业对电商采取拒绝的态度。

面对新生的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 既定的心理倾向、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的惯性很大, 要真正拥抱“互联网+”, 就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真正把信息的快速流动当作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 包括农机流通业在内的整个商业领域, 都需要新的观念和新文化。

农机信息时代的新文化至少有3个新的特征。

一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人类正在互联网上建设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网上空间。同样, 也会在网上产生一个农机行业, 由创客进行农机研发、网络化生产、网上展览、电商销售、网络化服务等等。随之, 农机行业也会产生相应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信息时代新文化。

二是确切性、理性和海量知识性融合。网络空间都是由数据构成的, 这意味着, 所有的信息, 尽管形式上千差万别, 但都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组织起来, 然后被分析、运算和整合。这种分析是确切的,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有就是有, 没有就是没有。这和农机传统文化中的模糊、含蓄、写意等情绪化的描述是迥然不同的。我们正在建设的农机信息时代新文化, 将前所未有地强调确切性、理性和海量知识性。

三是海内外市场融合。以前, 人类无法打破地理带来的隔阂, 文化都带有很强的地区性。今天通过网络, 一个人可以随时和不同国度、不同地方的人交流, 地理空间已经不再是交流传播的障碍, 信息跨越国界的传播, 推动了物质、金钱和人才的跨国流动。时下, 跨境农机电商或许能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海内外市场的一体化融合, 必然使得农机信息时代新文化有着广泛的国际性。

如何建设农机行业新文化?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 值得发动全行业参与讨论。

我们可以从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企业家的行为模式和农机用户的精神风貌入手, 和信息经济的特点进行一一对照, 在这个基础上, 把农机行业新文化中正在形成的一些新特点、新要素明确地、通俗易懂地用语言或图像表示出来, 以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 再通过宣传普及, 去影响农机企业家和广大用户的心理倾向、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这些提炼出来的规范和制度, 再通过实践, 不断补充、丰富和提高。可以肯定的是, 农机新文化需要对旧文化进行扬弃, 中国农机的传统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还会循环、反复。

构建竞技武术套路新文化 篇8

今天,我们急切地让全世界接触、了解竞技武术套路,其主要目的是为世界奉献一种新的体育文化。完善、雕琢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使其丰硕、溢目,是当前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及武术界同仁们不懈努力的方向。认真地反思、积极地探索,努力地构建竞技武术套路新文化,从不同的体育文化,甚至现代文化中选择良性基因,注入本体文化之中,进行新的重组,构成新的文化要素,实现东西方文化的配合、超升,给世界体育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对竞技武术套路的期待是:完善自我,面向全球,不失本色。

1 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努力实现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才能代代传承

文化的现代化表现为一个过程。竞技武术套路的现代化涵义是:由传统武术套路向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转型的,以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科学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变迁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为竞技武术套路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来实现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现代化。

首当其冲的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纵观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传统文化融会了儒、道、墨等家的思想和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思想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气质熔铸其中,逐步形成独具民族风貌的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它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运动风格,博大的内容体系,复杂的功能结构,是任何西方体育文化所不具有的,但同时,传统文化着重追求修养、情操的一面,阻碍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过度注重整体观,抑制了个性,也阻碍了人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切记,传统文化永远是一个“流”,正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我们不能全然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竞技武术套路文化更深、更广地发展。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去更新、改造腐朽的文化,创建新的文化,使中国古代文化焕发出现代青春。

任重道远的是揉进时代对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要求,进而把竞技武术套路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面对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时,我们要有选择性的认同感。竞技武术套路这一载体正是吸收、融会了西方先进的体育理念、规章制度、训练体制以及部分管理手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使得中国武术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因此,认同、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精华,构建具有时代气息、开放精神、富有活力的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新内容和形式,是实现其现代化唯一的选择。

2 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普世文化,力争竞技武术套路全球化

何谓普世文化?一般来说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这种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普世文化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全体人类。文化是一种无形却随时可以感觉到的标尺,是一种不可轻易触犯的软约束;其二,普世文化具有普遍永恒性,即其内涵是永久不变的。文化是人类数千年历史发展的沉淀,是全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普世文化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它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对人类的行为具有永久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固然有很多的矛盾和差异,但二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宗旨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东西方体育结合的产物,其文化新的发展应追求文化内容的扩大,文化观念的更新,文化形式的多元,文化载体的多样,文化发展机制的开放,做到由中国而世界,由不自觉而自觉、由个体而整体、由局部而全面。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克服狭隘、保守的小农意识,把当今世界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吸收、整合到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中去,塑造竞技武术套路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通过文化对话、交流、冲突、修正,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将武术由原先固守地方、本土的,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武术,转变为在世界范围流动、脱离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武术。努力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普世性,实现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整合。从思想的高度,来征服全人类,通过新文化的传播来宣传竞技武术套路,让全世界都认同它,接受它并且延续它。

3 强化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远都做自己的主人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不论文化如何变迁,文化的印记中永远都会存在许多该文化原生民族的历史印记。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以民族精神为依托的,竞技武术套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世界体育文化圈之中,都应该始终显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树立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显著特性的文化标识。中科院杨叔子院士指出:“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正因为中华文化有了不起的凝聚力、创造力,所以中国有了不起的生命力、战斗力。”从产生、存在到延续的过程,竞技武术套路文化证实了它在文化深度和广度上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便是民族性。强化和挖掘竞技武术套路中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让竞技武术套路永远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和文化基因;保持着它显著的特点,即通过身体的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达到“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以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竞技武术套路核心文化应该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使其成为一件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东方艺术珍品。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我们要向西方传播我们的先进文化,显示出我们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球。在西方国家,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正在逐步发展,各级各类的大型比赛和锦标赛水平也相当之高,中华武术文化也逐步迈出了国门参加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因此,保持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中的东方特色和民族精神,为绚烂多姿的世界体育文化锦上添花,我们责无旁贷。回顾从东方体坛步入西方运动项群的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它们走了一条交流、融合之路,从形式上采取了西方竞技体育的做法,但核心内容却保留着深厚的民族风格。它们把武技用于精神的铸造,以武技练习过程作为青少年人格培养的途径,在重视武技个体对抗的实用性基础上,重程式、重礼仪、重双人对抗中的“和”与“争”,把武道练习与人的“生死观”和良好的礼仪举止教育相连。除部分内容走现代竞赛之路外,大部分武道仍然保留较强的民族传统。日本和韩国国民能够认识、感知传统体育社会调节功能的客观存在,并且有意识地积极地加以利用,是我们在弘扬竞技武术套路文化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转型和全球化发展将推动竞技武术套路立足于世界现代竞技体育之林,民族特色将决定竞技武术套路后期的发展和延续。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既不是西方文化一同天下,也不是东方文化独占鳌头,而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趋势,为了给世界奉献一种新的体育文化,我们必须挖掘、强化竞技武术套路文化属性中的民族特色,弘扬渗透在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中的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表现出竞技武术套路特有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使竞技武术套路更好地呈现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完成社会互动,融入社会之中。

参考文献

[1]戴国斌.武术在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4(9).

[2]胡小明.文明的冲突与东方体育的隐忧[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3]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8).

新文化 篇9

一、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1. 农村文化投入力度加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迅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的文化事业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近年,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基层文化阵地尤其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 农村文化活动不断开展

近年来,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形式多样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把欢乐送进千家万户,把先进文化带进广阔的农村,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2131工程”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电影持续下滑的趋势。

3. 农民自办文化得到发展

近年来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许多地方的农民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农民剧团等,由于来自农村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并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赢得基层农民群众的欢迎,而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1. 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1)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协调,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2)相对于城市,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 农村文化缺乏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开展,其中有许多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二是多数文化站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开展活动没有经费保障;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乏,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的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

3. 基层文化队伍薄弱

现在基层文化人才还是相对匮乏。农村文艺创作、表演、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很多乡镇的文化站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两个人在挑着,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趋于老化,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少,异地交流不畅,严重制约文化事业发展。

4. 文化活动形式老套,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由于不善于运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其行为方式过于简单和陈旧,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有些只是唱歌、跳舞等活动,许多地方“为文化而文化”,只是在年节期间象征性的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多,群众参与率低,效果不佳,不能真正满足群众对文化的渴望。

5. 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

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乡镇政府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县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

6. 农民自办文化缺乏政策保障和引导

目前,在农村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定位不明确;二是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三是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三、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1)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将产生其巨大的推进作用。

(2)把文化基础性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 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县乡村文化建设及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农村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

3.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首先,要解决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问题,要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对新进入人员设置必要的进入门槛,开展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保证文化站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机会充实业务,对村级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在政策、经济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照顾。

其次,可以从财政扶持、社会资助、金融投资等多渠道多途径鼓励社会文化爱好者创建民间文艺团体,依托乡镇中、小学校和乡镇文化站,着力培养一批扎根乡土的民间文艺骨干,立足乡土开展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让基层文化工作真正来源于农村,活跃于农村,扎根于农村。

4.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活动质量

(1)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文化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艺术表现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新变化。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各地根据自身的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开展“文化特色乡村”“民间艺术之乡”等创建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5. 改革管理体制

要全面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实行政事分开。绩效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两大部分,对基层文化的绩效考核不仅要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更重要的是对人员行为考核,要实行政事公开,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独立主体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

6. 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事业

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村文化户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正在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的建设。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文化作为软动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只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繁荣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与经济发展相比, 文化发展仍相对滞后, 存在着缺乏资金保障、人才队伍薄弱、体制不顺、活动单一等问题。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 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滞后,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和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N].新华社, 2006—06—05.

[2]马艳.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光明日报.2006—02—16.

[4]邵文杰.新文化.新农民.新农村——写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开幕之际[N].光明日报, 2005—12—28.

浅谈林·亨特的新文化史 篇10

一、新文化史形成的背景

新文化史是后现代学术在史学领域的一种表达方式, 后现代运动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初露端倪。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一系列著作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模式。福柯通过他的名作《诊所的诞生》、《疯癫与文明》等, 对18 世纪以来的理性主义发起了颠覆性的批判, 打破了理性主义的种种束缚。福柯的著作阐释了理性主义也只是种历史过程, 而非历史终极, 只是一种意识形态, 而非绝对的真理, 理性主义是历史的组成部分。福柯的激烈批判使得理性主义时代走下神坛, 后现代开始来临, 并于20 世纪90 年代盛行于西方人文社科领域, 猛烈的冲击着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真理、规律、客观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分析范畴。先前的统治者成为了后现代学术重新审视的对象, 权力和建构等新概念全面刷新了先前的学术范式。后现代学术的盛行具有汤玛斯·库恩意义上的科学范式革命。后现代主义的来临与盛行, 造就了一批经典的新文化史陆续问世。包括卡洛·金兹堡的《夜间的战斗: 16、17 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和《奶酪与虫: 一个17 世纪磨坊主的世界》; 埃曼纽·拉杜里的《蒙塔尤: 1294 -1324 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等。这些著作在写作原则上远离了传统的精英和普世原则, 焦点在于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 运用叙事史学的方式细细描述生活细节, 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不同的微观世界, 使古老的历史学科重新焕发出迷人、生动、有趣的新气象。而其后9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学术氛围之下, 新文化史呈现出扩张式发展, 汤普森、林·亨特、丹尼尔·罗什、杰克·古迪等深受福柯后现代史学影响的学者在政治文化史、社会文化史、物质文化史、感性文化史、身体性态史及媒体与传播史方面纷纷呈现出经典的新文化史著作。亨特主编的《新文化史》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确定了历史学主流的“文化”转向。

二、新文化史模式

福柯的文化史虽然为现代历史学的写作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年鉴学派及社会史本身的写作范本, 但在最初是被人们所误解的。而在批判和误解福柯文化史的同时, 年鉴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也都对过去的研究模式进行了方式反思和革新, 并处于新的机遇和困境中。各种此起彼伏的研究模式或许会带来一段时期的混乱甚至危及, 而福柯的文化史虽然备受争议, 但却为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文化史研究模式。福柯作为一名哲学家跨越到历史学领域来播种, 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如莱昂纳多说“他的大胆总是会令人心动, 他的作品如何都是一种美丽的思想构建”。但是福柯的这种美丽的构建不论赞扬有多么热烈, 批判有多么激烈, 他最终还是脱颖而出, 为史学界所接受, 并成为一种研究模式, 在史学界流行起来, 甚至开始进入反思阶段。汤普森、戴维斯在对下层阶级的历史研究中的构建成为社会史新的文化研究模式。在他们的研究中构建起了“群众”、“共同体”和“仪式”类的模式。戴维斯对于宗教改革的研究成为西方历史研究模式中无法忽略的模式。吉尔兹通过他的《文化阐释》构建了“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历史”, 地方性知识指的是意义的世界以及赋予这些世界以生命的本土观点; 而地方性历史则是在历史学模式中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海登·怀特和多米尼克·拉卡普, 拓展了历史学的边界, 构建了文学与历史、想象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批判了历史学家对待文学和哲学中的“想象”的态度。指出历史学是无法超越虚构, 即使历史学家所运用的叙事所展现的一个连贯、完整、全面、有始有终的生活意向, 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对象, 也只能是想象的意像。怀特认为, 只有历史学家们不那么的执拗地坚持根据将事实与哲学虚构截然区分, 去死板地定义历史学, 他们就不会害怕承认“正宗历史学”中的哲学成分和历史叙事中的虚构因素, 这样历史学家就能够扩大史学工作的定义, 促进史学的转型, 使之成为一项更富有创造性、更自觉、更具有批判性的事业。

三、新文化史的研究路径

玛丽·莱恩通过对美利坚游行的研究, 再现了19 世纪美利坚社会秩序, 莱恩通过聚焦各式庆典, 而不是某些特定群体的节目或更显军事化的列队行进, 重新构建美利坚城市的有关自身的最具普遍性和公共性的图景。莱恩通过游行中的各式庆典构建出了一种文化演出, 概括了美利坚的某种文化。罗杰·夏尔提埃从文本、印刷、阅读的角度来创新研究路径。对两种不同的路径进行分析, 从文本的内部结构对阅读行为或读者进行推断, 另一种研究路径是诸如研究阅读行为的现象学或“接受美学”, 都试图能够从文本外部找到决定阐释模式的个人因素和共同因素。同时关注的模式是文本印刷形式的变化如何主导文本意义的转变。托马斯·拉克尔通过身体、细节和人道主义叙事的路径来研究新文化史, 呈现出一个生动、详实、深入其境并能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给读者, 从心灵上触及或者牵动读者等。诸多的新文化史研究路径被开拓出来。

在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过程中, 新文化史作为后现代学术思想在史学界的一种新形式, 已将社会学理论从历史学研究中有选择的接受和剔除了, 运用的更多的则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和文学理论。新文化史的创作强烈透露出“叙述史学”和“文学性”的倾向, 实现了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下处理下一篇: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