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

2024-05-13

新疆高校(精选十篇)

新疆高校 篇1

一、新疆音乐专业高校的基本情况和维吾尔民族的主要乐器

(一) 新疆北疆开设音乐专业的大学分别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昌吉师范学院、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南疆设有音乐专业的大学只有喀什师范学院一所大学。

(二) 新疆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大体可以分为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这四组。

1.弹拨乐器有弹拨尔、都它尔、热瓦普、卡龙、扬琴等。

2.拉弦乐器有艾捷克、萨它尔、胡西它尔、哈密胡琴等。

3.吹管乐器有笛、巴拉曼、唢呐、喀奈依、曲拉等。

4.打击乐器有手鼓、纳格拉、冬巴克、萨帕依、石片、木勺等。

这些乐器在北疆和南疆的外形大同小异。绿洲文化的传播, 是新疆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因为各个地区相隔较远, 交通不便利, 所以除了音乐风格相差比较悬殊以外, 乐器的外形也不尽相同。我们最常见的乐器有弹拨尔、都它尔、热瓦普、扬琴、艾捷克、萨它尔、笛、手鼓、纳格拉等, 在一些商场集散地或是婚丧嫁娶的时候经常看见它们的身影。维吾尔族孩子, 或多或少的受家庭、聚会的影响, 很多乐器都会简单的演奏。

二、新疆各个高校对维吾尔民间乐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各个高校专业师资、教学环境的发展不一, 民间乐器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高校在民族器乐教学领域发展的很好, 已经形成了系统, 有的高校却还处在摸索阶段, 还有的高校还没有开设民族器乐这门课程。新疆艺术学院在几年前就已经开设了维吾尔民族器乐课程,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他们培养的最早一批学生已经毕业并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好评, 在校的学生已经由最初的学习乐器提升为系统学习维吾尔的古典套曲木卡姆。在2 0 1 0年青歌赛时, 艺术学院还派出了比赛团体, 演唱木卡姆套曲选段参加原生态组,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的学习热情。新疆师范大学近些年来也开设了民族乐器课程, 专门为少数民族同学开设了乐器课, 并引进了许多民族乐器教师, 系统的教授民族乐器。石河子大学分院奎屯艺校因为哈萨克民族较多, 所以他们主要发展的是哈萨克民族的音乐, 对维吾尔民族乐器没有作相应的深入的教育。喀什师范学院从2 0 0 7年起, 音乐学专业教育也将民族乐器纳入到对民族学生教育的范畴中来, 让民族学生自愿、自发地学习他们本民族的乐器,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几年来, 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顺应其自身发展的体系。

三、我们要提倡维吾尔民间乐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

由于维吾尔族所在地的局限性, 还有他们音乐文化的口传心授式的传承, 至今没有哪一个高校有很系统的教育体系, 也没有哪一个人或者组织有能力把它归纳总结出来。很多学生考取了艺术类的专业后, 受的完全是西化的教育。连他们最基本的一些音乐节奏感都泯灭了。无论是学习钢琴还是声乐, 还是欧洲大小体系的乐理, 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掌握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让他们学习自己的民族音乐, 是更容易出成绩的, 同时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师生共同进步。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真切地记录了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 少数民族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在新疆的高校里开设维吾尔民族乐器课, 可以使我们能更好的传承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是伟大的。无论哪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 在世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没有哪个民族的音乐能成为中心、其他民族音乐是附庸的说法。过去欧洲大小调体系的音乐作为中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赞赏其它种族是终生的发展过程, 而起点是正确的自我民族意识”。热爱本民族才能谈到尊重和赞赏其它民族。如果没有阿曼尼沙汗的归纳和整理, 那么就没有现在的维吾尔族瑰宝——《十二木卡姆》套曲, 如果没有维吾尔艺人对音乐的痴迷和坚持, 也没有维吾尔族音乐的一代代的流传,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 传承和发展好我们民族音乐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该做的事。

每所高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新疆的高校音乐教育只有结合新疆的民族特点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学习维吾尔族舞蹈, 学习维吾尔族乐器等。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新疆音乐教育的要求。现在新疆的很多中小学都实行民汉合校, 学生毕业后, 进入工作岗位, 既可以教学生学习音乐课本的知识, 又可以教学生学习民族器乐。对民族同学来说他们很好的传承了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对汉族学生来说, 扩大了音乐视野, 丰富了音乐知识, 还加深了民汉之间的感情, 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提倡维吾尔族器乐教学在新疆高校中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彩的, 少数民族的音乐更是异彩纷呈。结合新疆维吾尔族占人口比例大的特点, 在新疆高校中开展维吾尔族民间乐器这门课程, 是非常有必要的。能突出新疆高校音乐教育的特色, 有利于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 给别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比如: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族等开了好头,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 对学生形成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 1世纪是人类社会更加趋于全球一体化的新世纪, 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深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在这种思想浪潮下, 民族音乐教育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也将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要对维吾尔族乐器的教学拓宽视觉, 加强教学的力度。为我们的民族乐器教学融入到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浪潮里并能走入世界前列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0.

[3]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6.

[4]张肖虎.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10.

[5]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音乐, 2004 (4)

[6]张天彤: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兼论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叨.中国音乐.2004 (4)

绿篱在新疆高校的应用 篇2

----以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为例

鲜宜桐

指导教师:苗翠

摘要:通过对校园绿篱植物资源的调查,整理出校内常用绿篱植物,并对这些园林绿篱植物的特性及其应用做了介绍,分析了校园常用绿篱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绿篱的应用;校园绿化;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

Application of hedgerow in Xinjiang Universities

Xian Yitong

Tutor:Miao Cu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Yil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Hedge plant resources on campus investigation, sorting out the campus common hedge pla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garden hedge plants and its application have been described, analyzed the campus common hedge plant application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Hedge applications;campus greening;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Yili Normal University

234

3.1.1.3 紫叶矮樱

紫叶矮樱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彩叶植物新品种。紫叶矮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较耐修剪,萌枝力强,生长繁茂,因此要注意修剪,使之通风透光,并保持圆形美丽的树冠,提高观赏价值【20】。紫叶矮樱叶色亮丽【21】,加之从出芽到落叶均为紫红色,在宿舍楼下与榆叶梅相互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图4)。3.1.1.4 水蜡

水蜡为落叶灌木,适应性强。水蜡树主要的观赏点集中于树形、枝条、叶片等方面。从枝条变化上来看,部分树篱应用的新生枝条斜向生长,修剪后新生枝条叶片鲜绿色而有光泽,观赏价值极高。水蜡的叶片是夏季的主要观赏器官,在早春,叶片颜色呈现出浅绿色,与丁香相比显得更加鲜嫩,也容易给人以温暖舒适的心理感觉【22】。

校园道路绿化是校园绿化主要的考虑要素,每天都要在校园穿行很多次的人们,当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散步或上课时,走在校园道路上应该能感受到校园的美丽。水蜡叶色鲜绿,植于宿舍楼下(图5)、校园道路旁(图6),除了可以较好的吸收粉尘之外,还具备一定的隔音效果。

图5 图6

3.2 新疆财经大学

由表2可以看出,新疆财经大学校园绿篱植物涉及3个科7种植物,均为落叶植物。

表2 新疆财经大学校内绿篱植物统计

种类 大叶榆 拉丁文 Ulmus laevis

科名 榆科

生态习性

喜阳光,耐寒耐干旱,抗高温风沙,适应性强

垂枝榆 Ulmus pumila var.pendula

榆科

喜光,抗干旱,耐盐碱,中、高篱,整形绿篱,落叶篱 耐土壤瘠薄,耐旱,耐寒,不耐水湿

白榆 Ulmus pumila L.榆科

喜光,生长快,适应性强,中、高篱,整形绿篱,落叶篱 根系发达,耐干冷气候,抗旱能力强

中华金叶榆 榆叶梅 Amygdalus triloba(Lindl.)Ricker

紫丁香 Syringa oblata alba

木犀科 蔷薇科 Ulmus pumila cv.jinye

榆科

耐寒、耐干旱、抗盐碱性强

耐寒,耐旱,喜光,耐轻盐碱,不耐涝,抗病力强 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水蜡 Ligustrum obtusifolium Sieb.et Zucc.木犀科

适应性较强,喜光照,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矮篱,整形绿篱,落叶篱 中、高篱,不整形绿篱,落叶篱

中、高篱,整形绿篱,落叶篱,彩叶篱

绿墙,不整形绿篱,落叶篱 应用类型

矮篱,整形绿篱,落叶篱

3.2.1植物应用

3.2.1.1 大叶榆、垂枝榆、白榆

校园道路两旁的绿篱是由大叶榆、垂枝榆、白榆混合栽植形成的(图7、8),其叶色浓绿,生长繁茂密集,夏季给同学们带来清爽的感觉。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缓解眼部疲劳,尤其对于用眼较多的老师和学生。

图7 图8 3.2.1.2 紫丁香

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紫丁香植株丰满秀丽,枝叶茂密,且具独特的芳香,校园中植于建筑物前、道路两旁,形成美丽、清雅、芳香,青枝绿叶的景色(图9)。

图9

910

4.2 配置方式单调

校园中绿篱造景形式过于简单。如新疆农业大学通常是单一品种成带状栽植,没有充分发挥其枝条、叶片、果实的观赏特点。校园道路两侧连续的配置同一种植物,且植物的造型过于简单,难免使同学们产生审美疲劳,植物配置单一不利于植物病虫和防治,同时也会使校园景观显得没有活力。伊犁师范学院大多是用绿篱围成的规规矩矩的形状,这样的布局缺少自然美,有些绿篱长得过高过密,造成了人与景点的隔离;里面的乔木经过多年的生长,已显得有些拥挤。这种拥挤、封闭的空间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烦燥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调节自我,放松心情。4.3 管理不当

校园绿化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养护管理,要达到绿化的最佳效果,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校园内部分绿篱生长过快,未及时做修剪,导致绿篱已失形。如新疆农业大学宿舍楼前的垂枝榆(图15),伊犁师范学院校内道路两侧的榆树篱(图16)。有些绿篱植物因长势不良,失去秀逸挺拔的风姿,有的甚至已经枯死(图17,18,19、20),导致资源浪费。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应用的落叶篱种类丰富,应用方式以中、高篱为主,矮篱较少。宿舍楼前绿篱配置方式多样,校园道路配置形式单一。5.1.1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校园道路两侧绿篱以混合栽植形式为主,也有丛植形式的栽植。宿舍楼前缺少绿篱植物,校园绿篱植物缺乏管理。5.1.1 伊犁师范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常绿篱树种较多,都以观叶为主,而花篱、果篱、防护篱应用非常少。

31415

谢 辞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

本论文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没有导师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导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老师们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我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和我一起生活四年的室友,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亲人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感谢家人及朋友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无时无刻不对我细心的照料与呵护,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新疆高校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篇3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in Xinjiang, explore the motiv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tools and problems and conducts a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bove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and posi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self-learning medical students.

R-4;G642

21世纪以来,自主学习成为很多学者和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对医学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求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学习方式、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为600人。编制“医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表”进行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依此考察当今医学生自主学习状况,了解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薄弱环节。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学习方式、学习工具使用情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评价五个方面。针对一到五年级的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发放问卷600份,最后回收问卷568份,实际有效问卷559份,有效率为98.4%。

二、调查结果

1.自主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是必要的;61.5%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对其自身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有帮助;71%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比课堂学习更重要。对于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62%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及其授课方式占主要因素。此外,部分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和地点等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2.学习方式

对于自主学习方式的调查,61%的学生选择依靠教师提供的资料学习;73%的学生选择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搜索引擎作为其获取学习资源的网络工具;59%的学生选择到图书馆查找资料;45%的学生选择与同学交流;19%的学生选择向老师请教。

3.学习工具使用情况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常选择的辅助学习工具依次为:手机(84%)、书本资料(81%)、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75%)、MP3/MP4/MP5(63%)。

4.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调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从未遇到过问题的情况为零,也就是说所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障碍。障碍较多的依次为专业问题(71%)、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信息技术问题(65%)、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53%)。对于解决问題的途径,学生选择最多的是通过网络寻找解决办法和向身边同学请教,仅有26%的学生选择寻求教师的指导。当各种问题经过努力无法解决时,31%的学生选择放弃学习和暂停学习直到问题解决。

5.学习评价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反思,68%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对当前的学习进行一些总结。总结和反思的内容多是针对专业知识进行的,而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总结则较少进行。对于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多数学生表示很有必要,也很期待。

三、分析与讨论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见,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容易受开设课程、教师的授课方式、周围环境、个人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成为目前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网络资源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互空间,同时也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平台。在这个大环境下,除了传统的书本资料外,大部分学生选择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辅助学习。这种方式能够令学业繁重的医学生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地点也延伸到了户外,初步具有了泛在学习的学习模式。但是,医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尚不够系统化,缺乏目的性、持续性及教师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而不能及时解决时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自主学习的中断。从调查数据可见,专业问题和信息技术问题是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最易出现障碍的两个方面。医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很多,但他们缺乏对资源的相应辨别能力,不能正确选择适合其本阶段的学习资源,容易在大量资源中迷失方向。

为此,要推动医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首先应加强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同时,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交互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传授者,而应同时承担学生的导师、学习的促进者以及学术顾问等多重角色。一方面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并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手段及教育理念应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中,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宋晓焕. 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 5) :183-184.

[2]王静琼,朱祖德,张 卫.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47-52.

[3]王俊,乔 蔚 虹,范 赟.学 习 指 导:改 善 当 前 大 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81-83.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篇4

自国务院于2007年5月颁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文件以来, 新疆已经逐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免”为主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大学生求学难、求学苦的现状, 为进一步缩小新疆与内地学生受教育程度差距、提高新疆学生素质和整个新疆教育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尽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新疆高校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方面。

1) 目前新疆各高校的资助育人体系还不够完善, 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高校资助贫困学生仍以经济资助为主体, 无偿资助所占的比例较重, 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缺乏责任感, 认为这是理应享受的权利, 甚至引发其惰性;资助贫困生的模式社会化程度不高, 采取的措施不是以提高能力为主的, 往往达到了“授人以鱼”的目的, 而无法“授人以渔”等。此类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将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成长, 有失教育的公平性, 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影响。因此, 构建与完善新疆各高校助学体系, 从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问题, 保证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各高校在资助育人方面还不够完善, 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目标, 忽略了育人, 在一定程度上就淡化了资助的意义, 这使的资助的部分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 难以真正的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2) 如何鉴定贫困学生存在困难, 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学校是严格按照贫困学生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为依据。相关证明材料只能作为参考使用, 如贫困证明等。贫困证明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目的是为有效避免个别学生冒充家庭贫困。但事实却是, 真正贫困的家庭能开出贫困证明, 还是很费时费力的, 然而一些非贫困的学生也开具了贫困证明材料。对这些鱼龙混杂的贫困材料的真伪, 辅导员也只能通过走访学生了解或联系生源地了解。特别是少数民族, 家庭状况好一些的家长都会供孩子上大学, 而个别学生家中子女较多, 家庭确实贫困, 能上大学实属不易, 个别限于父母文化差异或特殊情况, 无法开到贫困材料;还一些学生害怕被瞧不起、丢人等心理障碍, 不愿开具证明。这样往往使那些真正挣扎在贫困上、确实需要的帮助的名额受限, 而没能真正落到实处。

3) 贫困大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心理偏差。深入调查就会发现, 一些学生身着名牌却照样拿着贫困证明申请国家助学金, 而有一些家境确实贫困的学生却一声不吭。这是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偏差造成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在面对他人时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心理, 这使得他们羞于申请国家助学金。

二、完善新疆高校资助体系的现实意义

鉴于新疆高校的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那么, 完善资助体系, 加大对贫困大学生, 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 各大高校都义不容辞。

首先,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体系, 加大资助力度, 可以进一步缩小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一是根据贫困生认定情况,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数据库,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 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全部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实行动态管理。在给予物质资助的同时, 加强思想引导, 使二者相辅相成。二是鼓励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获取经济资助的同时, 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发奋学习, 立志成才, 从根本上实现解困脱贫。

其次,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体系, 解决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困难, 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一些边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还处在极其落后的局面,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服务家乡, 建设家乡, 不仅可以有效地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 带动边远地区实现自我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第三, 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以“助人”来实现“育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高端人才的神圣场所, 大学生凝聚着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技能, 是带动国家和社会发展最突出的力量。新疆高校完善资助体系, 帮助贫困大学生渡过生活和学习上的难关, 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如何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问题颇多, 而新疆高校资助体系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因而,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迫在眉睫。由于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新疆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情的相关政策。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首先要加强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制度建设。完善宣传措施, 加大资助力度, 提高监督水平, 使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深入到每一位学生,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及学校的恩惠, 促进新疆高校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开展。

其次, 新疆高校要根据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机会, 进一步开拓勤工助学市场, 真正实现“经济上帮助民族学生, 精神上鼓励民族学生, 能力上锻炼民族学生”的资助理念。新疆高校为贫困大学寻找合适的勤工助学机会, 既能够有效地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又能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不仅能够有尊严的得到资助, 还能够为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积累经验。

最后, 新疆高校应组织开展优秀贫困大学生, 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贫困大学生交流会, 邀请已毕业的校友以及社会优秀人士到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充分发挥榜样楷模的引领作用, 给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 促进他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让他们真正懂得“困难是暂时的, 前途是光明的”。

摘要: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是全国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虽已取得相当的成绩, 但在资助育人、贫困生鉴定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着重分类分析这些问题, 阐明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重大意义, 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新疆高校具体情况的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现状,意义,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C].中国成人教育, 2014 (4) .

新疆大学排名高校排行榜 篇5

新疆大学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浅析提高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水平 篇6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200-02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目前,学界对公民道德诸方面的探究已经比较有深度,相关著作、文章也较多,但对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新疆地处祖国的最西部,与多国相邻,且民族关系复杂。如何在新疆高校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新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独特性

新疆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所应对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与其他地域相比亦存在较大差异性。

1.新疆位于祖国最西部,属边疆地区,从古至今都远离主流文化中心。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很容易形成与外界隔绝,造成自我封闭。这种封闭性千百年来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人们思路的开拓与观念的更新。新疆水资源非常匮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的落后又致使该区政治、文化发展均滞后于我国中东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所以,也决定了该区整体表现出道德认识相对薄弱的现状。

2.新疆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世居民族就有十三个,现在聚居在这里的民族有47个之多。各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与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各民族保持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各民族间虽有融合,但由于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也会产生排斥现象,使得新疆民族关系、社会关系更具复杂性。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新疆高校的道德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也有差异。

二、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相通的。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和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1.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引导新疆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经历着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全方位变革或社会文化变迁,这个过程被称为社会转型时期。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这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1]。此外,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没落腐朽思想也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再加上新疆分裂主义分子的消极思想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使新疆高校道德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只有不断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才能引导新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新疆大学生“四个认同”。“四个认同”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如学者所言:“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2]。因此,实现“四个认同”的关键是“对祖国的认同”即国家认同。所谓国家认同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将自己自觉地归属于国家,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共同体的一员,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效忠于国家。显然,实现四个认同的首要条件是社会成员要有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养成,因此公民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要实现新疆大学生“四个认同”,必须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教育。

3.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新疆的和谐发展。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所以教育“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教育的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促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目的[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向上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但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违法乱纪、缺乏诚信、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现象比较显见。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大学生长足的发展。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4]。21世纪,我国急需高素质的公民,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更需要大批有道德的公民为之奋斗。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

三、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道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道德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全面领会并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针对新疆地区的特殊性,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升新疆高校道德教育,不断开创新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优化教育环境,加强高校公民文化建设。环境因素对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软环境方面讲,一个有着优良校风、学风并充满人文关怀和重视法律、保护人的权利的学校,师生公民道德意识和履行公民行为的自觉性会增强。从硬环境方面讲,学校环境美化、设施完备、网络渠道通畅等,会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隐性感染力。为此,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高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文化讲座、学术研讨会、文艺晚会等,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开启他们的智慧,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还可以利用学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公德观念。

2.改革课堂道德教育方法,提高课堂道德教育实效。道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道德灌输法,这种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仍有一定的价值。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在现阶段单纯利用这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来进行,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此外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用真诚去感染人,激发、调动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力量,抑制其消极情感。还可以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从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校公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公德心。

3.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力。为使公民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把公民道德教育融合到各种活动中去。国外很多国家进行公德教育时,就特别注重活动的渗透力。新加坡高校的德育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活动对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使其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在美国,各高校各类组织活动相当活跃,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中的活动,积极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并学习公平竞争与集体协作等观念和诚实、正直等方面的品性。近年来,我国也日渐重视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体的社会实践包括这几种:一是学校活动,如文娱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育活动等,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公民道德的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二是社会活动,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诸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习雷锋活动、扶贫助残等,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现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生组织活动,如参观、调研等,学生自己组织并参与其中,有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培养,同时加强了自我教育。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其中,德是最重要的。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多,如学习紧张、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导致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又往往通过一些不文明的方式进行发泄,如考试作弊、破坏公物、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同居、婚前性行为等,这些都是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才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

参考文献:

[1]王丽.论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3):74.

[2]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53.

[3]毕红升.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迪[J].成人教育,2005,(12):6-7.

新疆高校 篇7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 在新疆区内10所本科院校中, 最有实力的6所均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其长期奋斗的目标。在这6所高校中,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作为自治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两所综合性大学, 通过十多年的合并和重组, 相继跻身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行列, 在硬件和软件上明显优于其余4所高校。由此其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层次定位为第一档:国内先进水平。如新疆大学的目标是“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石河子大学的目标是“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而言, 其余4所高校作为自治区所属单一制高校, 基本上自我定位为第二档:“西北一流、国内知名”。新疆农业大学的目标是“西北一流、国内知名”, 如新疆医科大学目标是“国内先进、西北一流, 并在周边国家具有较大影响”;新疆师范大学的目标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地域特色、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教学研究型、综合型、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的目标是“新疆名牌、西北一流、全国知名财经大学”。

关于第一层次新疆高校的定位已有学者进行过深入分析[1], 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层次高校的转型定位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共性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 优势特色学科不够突出;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学科建设投入不足, 实验室和基地建设较薄弱;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产学研结合不够密切等。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定位、特色及对策进行案例分析, 旨在为地方院校提供借鉴。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一)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按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的大学分类标准, 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 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 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反映大学的科研规模, 按科研规模的大小, 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种类型。每个大学的类型都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 类在前, 型在后。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大学, 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学。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 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占较大比重) ;从科学研究的贡献看, 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上;从社会服务的功能看, 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人才及对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贡献[2]。

(二)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但基本上是以学校学科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价的共同标准。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特征。

1. 与时俱进的办学指导思想。

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统帅大学一切工作的灵魂, 定义之一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教育规律、学校的培养目标及现实而确定的人才质量标准及其保证措施的思想观念。其外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的途径 (教学工作地位) 以及保证人才质量的具体措施。”[3]成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符合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优势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

2. 知名的特色学科。

对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 不可能像研究型大学一样, 学科门类齐全, 且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已形成学科“高原”和较高的学科平台, 有能力承担知识创新和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但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备较齐全的学科专业和少数优势学科, 这些优势特色学科在行业内或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3. 规模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合理的规模与结构, 即合理的生师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同时, 还必须拥有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和科研团队。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水平, 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在学科建设中起领军作用。

4. 丰富的科研业绩。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锻炼与培养教师队伍, 保证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实现知识创新与服务社会;同时教学研究型大学还以丰富的科研业绩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提升其学术声望, 实现学科高地的占领。科学研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两个中心工作之一, 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支撑点, 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5. 良好的办学条件。

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科研与教学并重”这一目标, 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一定特色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专业与学科实验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等, 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此外, 还须具备与学校相适应的教材、现代教学手段、校舍和运动场所等。

6. 独特的办学水平。

在承担大众化教育的同时, 应有能力承担部分精英人才的培养。另外, 由于“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 本科教育除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外, 还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因此,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十分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 并根据其自身环境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鲜明特色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7. 公认的办学声望。

通过学科专业的知名度和办学特色形成对优质生源 (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的吸引力, 对教学与科研形成正反馈。教学研究型大学还应具有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 特别是毕业生在相应行业或区域中做出的成就和业绩对办学声望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其办学指导思想、学科特色、办学质量与水平的综合体现。另外, 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对行业或区域建设的贡献也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体现其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新疆农业大学办学定位分析

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

(一) 发展目标定位

自1952年建校以来, 新疆农业大学已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思想,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考虑到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新疆农业大学2004—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立足新疆, 面向‘三农’, 服务社会, 建设以农业学科为优势, 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 以应用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 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层次, 农、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 西北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并具体制定“两个阶段、三个台阶”的发展战略。从宏观上看, 这一目标符合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也切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

(二) 办学类型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分属于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七个学科门类, 其中农学类专业占25%, 理学类专业占20.8%, 工学类专业占25%, 经济学类专业占4.2%, 管理学类专业占16.7%, 文学类专业占6.3%, 法学类专业占2%, 在“类”上属“多科性”大学, 从“型”上看已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近十年来, 学校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研究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400余项, 科研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 科研经费大幅增加,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其中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土壤学、果树学等学科已初步形成优势与特色。学校确立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的办学类型定位是充分考虑学校目前的现实条件和今后学校发展与生存需要的。

(三) 办学层次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两万人, 其中普通本科、高职学生16000余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确立“以本科教育为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适度开展继续教育等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的办学层次, 既符合学校目前的办学状况, 也适应了国家与新疆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四) 学科发展定位

学校历来重视学科建设, “十五”期间提出“突出重点学科, 面向学科前沿, 发挥其提升学校地位的作用, 辐射形成优势学科群的作用, 示范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培育特色学科, 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 通过交叉、渗透、融合, 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发展应用学科, 面向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 将学科建设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学科建设思想。

十年来,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学校加大了对学科建设的投入,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4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1个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20个研究所 (中心) 和56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及20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以农业学科为优势, 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 以应用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 农、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定位, 既切合学校目前的学科实际, 又符合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上, 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和学科结构模式, 在区域特色、民族特色、行业特色和水平特色中寻求突破。

(五)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工作的归宿。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出发, 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是现阶段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总的来看, 应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学校根据今后发展的总体走向及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所处地位, 提出的“培养大批热爱新疆、扎根新疆、奉献新疆的高级农牧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实事求是的, 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 服务面向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是自治区所属高校, “立足新疆, 面向全国, 服务地方, 服务农业”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关键是如何立足新疆, 服务地方, 如何面向全国, 服务国防,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找到适当的结合点。

三、新疆农业大学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建设思考

大学办学特色有四个关键特征, 即:独特性、优良性、持久稳定性和社会公认性。大学特色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沉淀的过程, 又是一个不断建设与完善的过程, 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经过各级领导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共同努力, 不懈追求, 长期积累, 才能逐步完善[4]。

进行办学特色的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赢得社会地位的关键, 是学校优势的集中表现, 是参与竞争的前提。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新疆农业大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领域已形成初步的特色, 如何进一步挖掘、继承、培植、强化和创新学校的办学特色, 是现阶段转型初期面临的一个课题, 对顺利实现学校的最终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深入进行“办学特色”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方面, 从理论上研究其概念界定、特征、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等, 借鉴国内外高校在办学特色建设方面成功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 结合学校的实际, 研究如何挖掘、总结、继承、保持、培植、强化和创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根本上讲, 主要在水平特色上下工夫。因此, 新疆农业大学今后的努力方向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从而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 加强办学思想的继承、创新、巩固和贯彻

要根据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农业建设的环境与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自身条件与基础, 以继承与创新、生存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从宏观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特色的突破口, 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特色;从微观上明确办学特色培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 以科学研究带动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

只有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到达学科的前沿和制高点, 在分析学校现有学科、队伍和研究基地等资源的基础上, 结合确定的特色学科建设目标, 充分整合学科、人才和条件资源, 形成能长期在相对稳定领域坚持开展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 并同时考虑优势学科群的配套建设。加快特色学科的形成, 带动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 重视师资队伍质量建设

在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 教师至少承担着三种角色:一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学校已有办学特色的传承者;三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创造者。学科和专业是否有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是否有特色。在目前学校以特色建设推动从“教学型”大学转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 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教师队伍建设中重点是教师队伍的“质”, 即科学精神、学术水平和结构。

(五) 以学生培养质量保证办学特色

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有特色, 归根到底要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有特色, 是否受社会的欢迎, 要实现特色学生的培养, 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外, 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践环节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学生思想建设。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教”与“学”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强调“教”的建设的同时, 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学”。

(六)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营造一个办学特色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氛围

一要建设一个能表现学校特色的、优美的物质文化氛围, 包括人文景观、学校形象设计等;二要培育高尚的大学精神, 包括健康积极的价值观、科学素养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等;三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学生管理、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等。

四、科学发展, 突出特色, 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新疆农业大学为实现上述转型目标, 从“九五”开始, 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效。

(一) 加强学科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1. 优化学科结构, 构建学科群。

将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干旱区生态与环境科学、动物科学与疫病防治、干旱区节水与水资源、农林经济管理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群, 形成集成、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 带动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促进交叉、新兴学科的孕育和发展。

2. 完善学科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 统一协调全校学科建设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 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博士点和硕士点定期评估制度, 完善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

3. 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从2007年开始, 学校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巩固已有的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优势, 遴选建设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培育新的博士点和自治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支持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和对口支援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沟通, 共同合作, 成功申报了一大批国家级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 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建设经费的支持, 加快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步伐。

(二) 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1. 合理规划办学层次。

稳定本科生教育规模,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大继续教育领域和规模,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办学渠道, 以新的办学体制建设发展科技学院和国际学院。

2. 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加大专业调整、改革和建设力度, 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专业, 积极扶持自治区经济发展急需的种子科学与生产等特色专业, 培育应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在保持优势和特色的同时, 拓宽专业口径, 扩大专业外延, 充实和调整专业内涵。

3. 加大教学建设力度。

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深化学分制改革, 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工程、精品课程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和公共基础课改革工程。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教学投入制度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实验实习条件建设,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4. 加强教学管理。

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 完善教学与管理各项制度, 规范教学与管理行为,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强化汉语教学, 努力提高民族学生教学质量。

(三)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队伍建设

1. 坚持稳定、培养、引进并举。

启动“2612”人才建设工程, 积极参加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依托南京农业大学等名校对口支援优势, 在校内设立新疆农业大学科研骨干人才重点岗和骨干岗, 采取有力措施,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设立人才培养基金, 加大对教师攻读学位和进修、培训的支持力度, 优化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 提高专业素质;充分利用教育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的政策优势, 加强少数民族教师的培养,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从新疆逐步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骨干人才, 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2.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两优先。

对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及学校重点学科的队伍建设, 实行“学科优先”;对与自治区经济建设重点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培养, 实行“专业优先”, 实现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快速发展。

3. 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 合理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大管理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力度, 不断提高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推行师资队伍校、院两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形成适应学校发展、相对稳定、资源共享、有序流动的师资管理模式。

(四) 加强科技工作, 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1.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近年来, 学校建设了一批自治区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科研合作, 构筑了新疆特色林果研究中心等6个开放式科研平台, 初步形成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格局。

2.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挥学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 积极参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2007年学校成功申报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新疆农业项目“干旱区绿洲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棉花持续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和“西北农区生态型奶业生产技术和奶牛性控技术研究与开发”。面向农业生产一线, 主动服务, 努力解决新疆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 理顺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加大对重大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校、院科研管理体制, 强化学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职能, 合理调配科研资源, 加强项目申报的组织引导和科研项目的评价、考核工作。

(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1. 加快基本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教学、生活、体育、文化设施功能;加大对实验室、实践基地、教学实验设备的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建设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 改善育人环境。

2.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大投入购置图书资料, 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步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建立校内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信息化。

3. 拓宽筹资渠道。

调整办学结构, 扩大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总量;用足用好政策, 争取国家及自治区专项建设经费;积极开展科研、科技推广服务, 争取社会资金;保持银行融资渠道的畅通, 确保学校资金良性运转;积极开辟其他资金渠道, 增加办学经费。

(六)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 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开展“五观”教育, 深入持久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鼓励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养成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规范日常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宏春.石河子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理解与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2]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2002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5) .

[3]俞子荣.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定位、特色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学, 2006, (6) .

新疆高校 篇8

一、新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疆有32所高校, 就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方面而言, 新疆农业大学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觉分析, 可以窥见新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斑”。

1. 大学精神文化: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发展战略逐步完善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对其历史渊源、文化积淀、优良传统的认同、传承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 统领师生的奋斗目标。新疆农业大学从1952年建校发展至今, 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发展战略逐步完善, 凝练出教育思想, 形成了共同价值取向, 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并把立足新疆, 服务三农,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到2020年建设西北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 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奋斗目标。现已成为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七个学科门类, 50多个本科专业, 以农业教育为优势, 以少数民族教育为特色, 以自然科学为重要学科领域, 以应用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 以本科教育为办学层次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 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高校。

2. 大学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制度文化以人为本的有效建设, 是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的保证, 是精神文化传统能否源远流长、办学理念能否得以贯穿学校工作各环节的保证。新疆农业大学先后修 (制) 订了78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运行机制逐步在建立健全。如为了保证本科教育质量, 逐步建立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完成“四大纲”修、制定工作, 制定部分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建立了高效的网上教学运行管理系统,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全面启动, 学生信息服务系统建成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网上查阅成绩和意见反馈交流等功能模块;建立健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先后制定青年导师制和教师培养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了师资管理体系等。

3. 大学物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到位

新疆农业大学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 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等构成的物理空间以及物理空间体现出的人文意味构成了大学的物质文化。学校先后建有不同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30多栋, 图书馆、礼堂与学术报告厅、生物基础实验楼、体育馆、室外塑胶跑道操场等教学设施, 体现农大特点的校内园林绿化、人文景观、各种宣传栏、指示牌随处可见。学生食堂、教工餐厅、超市、浴室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校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草坪清新, 教学环境恬静幽雅, 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 使师生直观地体验理解大学内在精神, 精神生活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 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4. 大学行为文化:校风、学风、教风积极健康向上

大学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校风、学风、教风、行风和党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教师的仪态举止和学术风范, 特别是那些谦和待人、学术成就斐然的学者、教授, 他们的为人、为教、为学的品格和气质为人仿效传颂, 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新疆农业大学传承了老一代大学人艰苦奋斗, 勤俭办校的优良传统作风, 形成了艰苦朴素、务实真干、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校风、学风、教风。教师中有一大批德高望众、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和自治区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科研成果有首创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解决了世界性的工程泥沙难题, 百万公顷单产皮棉世界第一国家科技攻关技术等。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进步, 学习上勤奋刻苦, 生活上生动活泼, 校风、学风、教风积极健康向上。

二、新疆高校大学文化存在问题

1. 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和大学特色有待深化

当代大学人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应当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经过长期发展, 新疆农业大学凝练出的大学精神是“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办学特色是“传承南泥湾精神, 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 校训是“明德笃志, 励学竞业”。但如何把这些大学精神和大学办学特色有效继承和发扬光大, 需要深入研究。

2. 大学制度文化:“人文关怀”有待提高

新疆农业大学的建章立制终将要“以人为本”, 要引导、规范、服务于人。行政治学代替学术治学, 行政本位取代了文化机制, 管理运行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 官本位、等级观念一定程度影响着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制度导向等原因, 教师中出现分层:首先是条件好的行政科研双肩挑;其次是科研教学双肩挑;最后是教学单肩挑, “马太”效应明显, 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职称、竞争、生存等精神压力增大。

3. 大学物质文化:软件建设要如影随形

随着办学规模扩大, 新疆农业大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到位, 但办学目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化和市场化, 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规律, 有些学科专业匆忙上马, 使学科建设相对滞后, 学科群建设起步乏力;药学、数理、化工等新学院新办专业实力较弱;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生师比例较高, 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师资质量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教学科研条件和教工的生活福利待遇需进一步改善。

4. 大学行为文化:学风教风建设要上水平

因受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个别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行为高于服务意识行为, 服务态度和意识较弱;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岗位待遇差别明显, 教师主体地位体现不够;个别教师的职业养成不能做到为人师表, 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够强;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急功近利思想, 心态浮躁, 急于求成但缺乏吃苦精神;部分学生个人社会基本公德的养成、诚实守信、勤奋钻研、学习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

三、加强新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1. 大学精神文化:有效继承, 发扬特色

新疆农业大学本着这一原则, 借鉴成功经验, 努力实现西北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办学条件上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在教学科研上要“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并把这种大学精神内化在制度、环境、行为建设中。坚持和发扬“传承南泥湾精神, 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特色, 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规律, 根据学校特色优势, 结合市场人才需求,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结合生产, 主动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

2. 大学制度文化: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办学和管理最重要的理念, 其基础是充分地尊重人, 其支撑是大力地依靠人, 其目的是全面地发展人, 从而体现和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新疆农业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逐步完善各级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各类组织作用, 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逐渐实行学术治学、“教授治学”, 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完善各类学术奖励机制, 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大学环境文化:教学科研, 协调发展

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新疆农业大学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重点学科, 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学术文化。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 努力提高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制度建设为导向, 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以创新为着力点, 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培育优秀文化主体。完善骨干教师遴选制度和教师考评机制等引导教师发展, 制定创新奖励措施, 为人才脱颖而出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4. 大学行为文化:教风学风, 多管齐下

注重行为文化建设, 树立良好教风学风。新疆农业大学以师德建设为重点, 增强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提高教学水平质量, 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学风建设, 端正学习态度, 抓紧学生考风考纪、课堂考勤和晚自习等环节管理的同时,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完善激励机制,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 在全校形成生动活泼、勤学向上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0) :5-10.

[2]王冀生, 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7) :1-8.

[3]黄依群.关于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下旬刊, 2009, (3) :167-169.

[4]邵书峰.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J].教育与职业, 2008, (23) :165-167.

新疆高校 篇9

(一) 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定义

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 是高校大学生立足于相关专业, 依据对专业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 涉及学科发展和科研, 通过学术活动开展社团工作, 实现社团宗旨的群团组织[1]。它是高校大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加强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建设, 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功能

高校学术型社团与其他大学生社团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学术型的本质, 具体体现为学术研究、专业实践两个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术型社团承担着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 学术交流与辅导。由于学术型社团是以大学生依据对专业的兴趣而建立的, 因此, 社团成员以共同或相关专业为基础, 通过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探讨与指导, 共同提高成员的专业素养。 (2) 学术研究与宣传。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社团成员围绕相关专业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同时, 普及和推广宣传专业知识, 使社团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3) 社会实践与服务。成员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开展实践与服务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 建设新疆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意义

1. 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 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

学术型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社团成员的共同学习, 可以促进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 尽快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 通过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 有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让学生既受到教育, 又增长才干, 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2.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学术型社团建设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它有效地把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学术提升连接起来, 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在校园中培育了学专业、爱专业的浓厚氛围, 极大的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3. 丰富校园文化,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学术型社团通过专业交流、社会实践与服务等形式, 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丰富了校园文化, 并确保了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

4. 完善社团结构, 提高新疆高校整体社团建设。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 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 高校大学生社团中必须具有学术型社团, 以满足大学生加深专业学习、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适应就业需要的要求。同时, 只有具备了学术型社团的有力支撑, 新疆高校社团整体建设才能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健全,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现状

新疆农业大学的大学生社团绝大多数都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目前拥有大学生社团31个, 其中学术型社团4个, 占13%。另外, 还有个别社团在校团委领导下, 由学院具体指导, 这类社团几乎都是学术型社团, 如:法律学社、房地产兴趣小组、动植物标本协会等。这些学术型社团中, 以法律学社规模最大, 最具影响力, 最有代表性, 所以在此重点介绍法律学社的发展现状。

新疆农业大学法律学社, 是以提高专业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法律精神为目标的学术型社团, 该社团于2008年在新疆农业大学法学系老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发成立。学社先后有200余名学生入会, 现有成员100余名, 包含大一至大四学生。2008年至今, 社团不断探索学术型社团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良好的梯队建设加强了法学专业学生的沟通, 在学社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受到了师生的认可。

目前, 法律学社共设立活动部、培训部、模拟法庭部、读书沙龙部四个部门, 部门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活动部以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为主题进行辨析、讨论, 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 旨在培养成员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 举办了以“许霆案”为主题的案件分析等活动,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部旨在通过在校内外组织普法宣传, 在学社内部开展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复习培训, 使成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以致用, 举办了大型的普法宣传活动;模拟法庭部通过模拟各类案件的司法审判活动, 使成员熟悉法庭审判的程序, 为将来从事司法活动打牢基础, 多次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界的模拟法庭活动, 反响强烈;读书沙龙部以研读法学名著为主要活动, 提高成员的法学文化修养, 增加法学知识底蕴, 先后围绕《犯罪与刑罚》、《木腿正义》等著作开展沙龙活动, 使成员受益良多。此外, 学社还多次承办新疆农业大学在普法宣传日的专题活动, 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 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社团定位不够清晰, 建设目标有待明确

学术型社团不同于其他文艺、体育类型的社团, 学术型社团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性、专业实践性。由于专业的不同、不同年级学习程度的不同, 导致社员对专业掌握程度的差异, 因此, 学术型社团呈现出定位不够清晰、建设目标笼统的问题。结合法律学社来看, 学社的目标是提高专业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法律精神,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大一的学生还未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大二学生进行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 大三学生参与学社的目的主要是学习提高应对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能力, 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学社的目的和学习程度不同, 因此法律学社的定位与建设目标较为笼统, 缺乏针对性。

2. 缺乏有力的指导, 活动开展实效性不足

学术型社团相对其他一般社团来说, 需要两方面的指导, 一是对社团建设、社员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指导, 这类指导一般由校团委完成;二是就学术、专业方面的指导, 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专业指导的内容, 这类指导必须依靠专业教师或社会资深人士。不难看出, 比起管理类的指导, 专业指导更为重要, 专业指导的力度与时效直接影响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学术型社团的专业指导非常欠缺。对新疆农业大学而言, 学术型社团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这些老师学术水平很高, 对学社基本是义务的指导, 这会占去老师们许多时间与精力, 使得指导缺乏长期性, 对成员学术活动的有效监督也难以实现。

3. 成员过于松散, 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学生基于兴趣、对专业的热爱等因素参加学术型社团, 但在一两次活动后, 有些会员会丧失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社团又受到社团指导教师不足的限制, 使会员无法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使得有些会员会觉得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因而退出社团。另外, 由于学术型社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 每次社团招新之时便是成员的大变动, 轻视新老成员的衔接和社团成员梯队建设。还有, 社团定期换届随之带来领导骨干的更换, 刚刚积累了工作经验的社团骨干退团了, 新骨干没有足够的社团管理经验来领导团队开展工作。总而言之, 社团成员管理松散, 制度不健全, 为社团发展带来了困难, 结果使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无法持续发展, 社团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 缺乏科研成果, 社会实践不够科学

学术型社团不同于其他社团, 它既要增强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又要提高成员的实践水平, 这样对于成员的专业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都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这也是学术型社团独特的魅力所在。然而, 目前许多学术型社团的活动仍然比较表面化, 缺乏深入的对学术的探究和实质性的社会实践。从新疆农业大学来看, 学术型社团的活动还仅仅停留在开展读书沙龙、进行专业知识的宣传等层面, 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参与和独立申报课题、展开调研等目标仍停留在书面层面, 还未切实开展。

三、新疆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 明确社团的地位与目标

针对社团定位不够清晰, 建设目标有待明确的问题, 认清学术型社团的特点、发展的优势尤为重要。社团发起人必须对学术型社团的特点, 发展的优势、劣势, 社团与社团管理者、与专业指导老师的关系、成员的专业特点、成员的层次等问题有充分认识, 对社团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在清晰定位的基础上, 社团才能针对成员的年级特点、专业掌握的程度, 确立目标, 保证目标的可行性, 确保在社团活动中使每个社员的能力、素质都得到有效提高。另外, 社团还应当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方面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针对大一至大四成员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 兼顾不同年级成员的需求, 力图做到在统一的社团活动中, 不同年级的成员都能得到收获和提高。

(二) 加强专业指导, 制定合理的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制度

学校、学院应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专业指导老师的聘任, 社团可自主或委托学校在校内外聘任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以及与社团性质相关的专业特长, 其资格应受到学校、学院的审查[2]。学校给予学术型社团指导老师以相应的资金补贴。学校应明确指导老师职责和要求, 严格进行考核, 以确保指导老师能够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具体指导。指导老师既要对学术型社团的规章制度、活动原则、程序进行指导, 保证社团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又要经常参加学生的学术研讨、学术实践, 引导学生接触前沿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方法, 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3]。

(三) 加强制度建设与成员管理

学术型社团应当以规章制度为基础, 培养和传承优秀的社团文化。学术型社团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如成员档案管理制度, 活动记录与评价制度、纪律与考勤制度、指导老师评价制度等。针对成员管理松散, 容易流失的问题, 应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并支持成员进行学术研究, 对成员的实践活动及时给予引导, 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定期对进步快、表现好的成员给以奖励与表扬, 如可以将成员的表现记入学生日常档案, 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还可进行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制, 给表现优秀、积极参与的成员加综合素质学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社员的稳定性, 同时在制度层面克服成员管理松散的问题, 从而促进学术型社团的更好发展。

(四) 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提高实践的时效性和科研的创新性

学术型社团应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提高实践与科研的能力。此外, 应借助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 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 力所能及地进行课题资料收集、课题调研等工作, 以此锻炼科研能力。专业素养高的成员还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项目, 由此在社团内形成科研团队, 建设科学、合理的科研梯队, 提高成员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摘要:新疆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 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促进优良学风、丰富校园文化、完善新疆高校社团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拟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探讨新疆高校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定位、功能、意义, 并针对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学术型社团,新疆农业大学,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继维, 秦伟.浅谈大学生科研型社团的现状和思考[J].科教文汇, 2006, (12) :31.

[2]张卫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2 (2) :36.

新疆高校 篇10

目前, 新疆大学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有近20000名, 其中贫困学生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50%左右。学校非常重视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有关资助工作的文件精神,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目前有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 几乎涵盖了新疆高校所有的奖助学金, 以保障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一新疆高校奖学金的来源及性质

1. 奖学金的来源分为中央财政出资、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学校出资以及社会企业及个人的资助

国家奖学金, 由中央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则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的奖学金, 比例根据各省、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其他奖学金如“小岛康誉”奖学金、南航“十分关爱”奖学金是由个人或者企业出资设立的。

虽然出资的主体有所不同, 然而它们都在履行着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

2. 从奖助学金设立的性质来看, 分为助学金、资助类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类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因此是纯粹的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企业或者个人捐助的奖学金是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 奖励资助的对象是我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附加的条件是“品学兼优”, 学习好、品德好, 归入资助类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宝钢奖学金等是不论贫富、不论困难与否,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资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和出现的问题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多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随之增加。据统计, 新疆大学现在有将近50%的学生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新疆大学承担着为全疆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的责任, 因此从贫困地区来校读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 这部分同学大都来自经济困难家庭。

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

以前学校奖助学金的评比由班主任、班长或者辅导员根据学生的成绩评定获得奖学金的人员, 现在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参与评比过程, 他们希望能够在奖助学金评比的过程中得到公平的对待, 同时也期待这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随着法律意识的深入人心, 学生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在奖助学金评比过程中, 监督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3. 近两年由于受资助面积的扩大, 不同民族同学的比例分配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疆大学是国家重点综合大学, 承担着为国家以及新疆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重任, 各少数民族学生占40%左右。家庭经济困难的民族学生占了整个新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很大比例, 因此在评选奖助学金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合适比例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学校的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评比标准呈现单一化

随着高校奖助学金评比工作的深入开展, 评选标准主要是单一的成绩标准, 大部分奖助学金对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成绩的优秀不等同于人的优秀。有的学院已经开始尝试着在评比过程中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但是推行起来却十分困难。

5. 评比过程中心理问题凸显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 不能正确地看待挫折, 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对落选的结果不能正确面对。有的同学在落选后, 心理上的落差往往会带来心理压力和障碍, 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如果不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

6.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感恩意识淡薄

在组织奖学金的评比过程中, 出现了诸如“我家里困难, 而且成绩也不差, 这个奖学金就应该是我的”想法。现在接受资助的学生很少有人主动地向资助方表示感谢的。因此, 除在经济上的资助以外, 还应该加强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

7.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较难, 信息化建设难度较大

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增大, 给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存在中间环节的脱节、虚假信息等情况;另一方面,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考查也面临着信息量大、地域范围广等困难。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进行核对, 这给学校的资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新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 正确认识奖助学金评定过程

奖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 要引导学生对学校的奖助学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可以在新生入校之初进行宣传, 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学校奖助学金的种类、申请条件、评选原则以及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对学校奖助学金管理工作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明白国家和学校充分地考虑到了他们的困难, 只要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是可以通过学校的资助项目完成学业的。

2. 将资助管理工作纳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中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对家庭困难但是自立自强学生的鼓励来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样的学生能够带动那些有放弃念头的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坚强向上的品格, 进而教育学生面对生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生活观。

3. 继续规范奖助学金评选程序

坚持评比过程的公开、透明, 健全评比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尽量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评比的过程中。强化评比的信息反馈体系, 当有学生对评比结果有疑问时, 能够尽快做出反应, 查出问题所在, 并给予答复。

4. 在评比过程中强化对学生集体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用企业或者个人, 尤其是通过捐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企业和个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要正视和勇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要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5. 做好评比结束后的心理干预工作

个别学生由于有很强的优越感, 一旦遭受失败, 就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调适。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正确面对挫折, 正确认识学校的各项资助奖励政策在个人学习生活中的位置, 寻找原因, 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6. 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自强教育

如征文比赛、交流活动等。鼓励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会自强、常记感恩,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2007年5月13日,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新疆高校因地域的特殊性, 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以新疆大学为例, 着重分析了新疆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性质及面临的困境, 从多方面总结了新疆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特点。

上一篇:网络用户安全问题下一篇:土地平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