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主学习

2024-05-09

后自主学习(精选十篇)

后自主学习 篇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内容,但是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90后”(1990年以后出生简称“90后”)大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满分100分得分仅仅为44.80,如图1所示,是所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中得分最低的一项能力[1]。这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在21世纪信息爆炸、知识更替速度快的今天,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快速更新知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学习理论回顾与启示

自主学习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学、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核心问题。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成 为教育心 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 要问题,但其概念明确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Zimmerman)教授,齐莫曼(1994,1997) 认为 , 当元认知、动机、 和行为在学习活动中同时发生作用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自主的,提出自主学习的五个维度:动机、态度、计划、方法、调控以及物质社会环境的作用[2,3]。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来自自我激发和内在动力,学习方法是经过计划安排和有成效的,能够意识和评价自我学习效果,并能适应社会环境进行自我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是自主学习(Schunk.& Zimmerman,1998)[4]。Butler & Winne(1995)在Corno和Mandinach (1983) 自主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更详细的自主学习模型并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认为自主学习者面对学习任务时能运用已有知识和信息对任务进行分析解释、设置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和调整学习过程和策略,直到实现学习目标[5]。

国内自主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理论界董奇、庞维国等人对自主学习影响的内部心理因素、自主学习条件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如庞维国(1999,2003)认为自主学习的构成要素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维度考虑:即动机、方法、行为和条件[6,7]。教育实践领域,国家教育科学“八五”、“九五”重要课题为教育工作者开展“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实验。国内学者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内外部因素提出了提高自主能力的对策建议(汪志君、张鲁冀,2013;赵春兰、胡桂红,2013;胡霞 ,2014)[8,9,10]。

以上“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启发和借鉴,但是我国“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中小学教育方面,对大学生如何培育“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成果甚少,特别针对目前“90后”大学生这群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长在物质丰富、没有经过艰苦岁月,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条件下,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结合我国“90后”大学生自身特征,综合从主体、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三方面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提高“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符合认识的科学规律、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构建主义等理论。只有从客观上充分发挥出本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从大学生内心生出巨大的自我学习动力和激情,从而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从课题组调查结论发现,当代“90”后大学生很大部分对为什么来大学学习、为什么要学习、要学习什么、将来想做什么等模糊不清,对前途没有规划打算,处于迷茫状态,每天稀里糊涂跟着同学去上课,跟着老师读课本。这种状态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因此,只有解决学生本体问题才能真正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内心驱动的自主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来源于学习兴趣驱动和目标驱动。因此,(1) 应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兴趣。这要求学生有自主权,在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是考入大学后专业不许变动, 允许大学生入学后根据自身的基础、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专业。(2)大学制定学分制,允许学生 在修完基 础课程后 ,可根据兴 趣选择自 己感兴趣的课程, 这要求学校 提供灵活 多样的课程及本地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满足学生选择感兴趣课程多样化的要求,在不同学校选修课程的学分在本学校可以得到承认。 (3)如果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兴趣,那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潜质和过去学习成绩提供建议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 (4)如果学生没有实现兴趣驱动,目标驱动就是现实的选择。要改变当前学生无志向、目标缺失、前途迷茫的无目标驱动状态。这要求高校教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大学入学及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学习自主状态。另外,要对学生开展人生规划、就业规划等课程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学生有准确的目标定位,不至于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和怎样上好大学,使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引导行动提高“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仅有兴趣驱动和目标驱动还不足以保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艰苦的行动过程。只有学生经过从不自觉采取自主学习到自觉采取自主学习, 才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艰苦过程中,教师引导其行动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行动引导者,因此,(1)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创新创业的自主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要求高校教师避免“满堂灌”,应以学生为主导,从课堂外到课堂内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和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 (2)改变当前评价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当前以期末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多弊端,使学生被动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上课好好听课,下课好好做作业,考试前好好背笔记,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是自主 学习 ,因此 ,老师应改 变评价方 法 ,对课堂回 答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课堂讨论及课外进行创业创新课题研究等都作为学习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以此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学校奖学金评比的依据。这种考核方法、评价激励制度会直接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行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老师应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先进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代高新技术能帮助老师培养个性化的专门人才,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开展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

五、营造良好环境提高“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1)学校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最重要的是教师和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只有打造适应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流师资力量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管理制度,要真正把教学自主权交给老师和学生,评价老师由学生和教学委员会评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引导好。好制度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好学风和好教风。学校的硬环境包括创新创业的实验室建设,学校的多媒体和网络设备等,图书馆和数据库等资源也是重要的学习环境。 (2)良好的家庭环境要求家长以更宽广的眼界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其解决创新创业中碰到的问题。 (3)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改变现有高校人才的招生制度,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仅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考核进行高校招生选拔;其次,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招考不仅依据已有的学习成绩和招考的考试成绩,要看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如果整个环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营造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氛围,就会从外界环境驱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总之,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时代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综合从学生为主体、教师行动引导和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三方面相互配合, 共同作用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摘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问题,对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知识快速更替、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自主学习理论结合我国“90后”大学生自身特征分析,提出从主体、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三方面提高“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0后农村自主创业项目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老人服务业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以及子女外出打工的空巢老人的增多,将成为农村独特的行业。

80后农村创业项目――乡村导游业

随着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兴起,乡村导游将会成为一个新职业。由于农业旅游的特殊性,乡村导游除了要具备一般导游素质外,还应有较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

80后农村创业项目――农机具租赁店

购买农业生产机械及相关配套机具,对于一家一户来说,一次性投入较大,且对于大部分农产来说只在生产季节使用,一家一户投资购买不合算。若在农村开家农机具租赁店,既可满足农民耕作生产的需求,又可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市场前途必定看好。

80后农村创业项目――自然肥产业

自然肥是农家有机肥的统称,自然肥除了提高质量外,还要针对市场需求“绿色化”,这是市场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自然肥产业也是城市垃圾的最终归宿,自然肥生产完全可以人工化、工厂化、产业化。

80后农村创业项目――农产品经纪人业

随着农产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牵线搭桥搞好农产品流通日趋重要,经纪人也将呈现产业化、规模化。经纪人也不再是简单地以推车自卖,弄筐萝卜以“对缝儿”维生,也要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专业知识。

80后农村创业项目――经营图书报刊

随着农民科技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增强、大量青年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口袋鼓起来的同时,他们希望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法律意识也能得到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刺激了农村图书市场的繁荣。因此,在人口较多或交通便利的乡村开个书店,经营一些文化、政策、法规、科技等方面内容的图书,生意肯定火爆。

后自主学习 篇3

关键词:后课堂;导师制;自主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四专题: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第15点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中提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了较多的实训、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减少了理论课程的课时。如何利用课后时间,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的效率,成为了目前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下的内容不仅仅是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课上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巩固,更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利用其它资源拓展学习内容,学习新的附加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收集、整理、归纳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的锻炼,为将来工作中的创新打下基础。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笔者课题组关于課后自主学习现状对学习《综合英语3》的265位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1.关于课后作业。75%的同学主动完成教师的课后作业,如果没有规定性的作业,只有23%的同学额主动做课后作业。2.关于课后预习。1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认真预习;20%的同学认为老师布置了才预习;还有一半多的同学基本不预习。3.课后学习时间。每天花一小时及以上时间学习的占30%;花30分钟到60分钟学习的占52%;学习30分钟以下的占18%。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严重不足。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是互补互促的共同体,课后自主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巩固,有效的课后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避免课堂内学生水平层次多样导致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的现状。

二、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课堂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忽视了互补性课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也没有具体研究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一)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确定

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不仅仅是该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和教授该课程的老师两者。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还有较大的科研任务、课程建设任务等,所以不能保证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和监督。所以该模式下的导师不仅仅指承担该课程的教师,更重要的导师任务由学生来承担,可以是本班学生,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

1.学生导师人选的选拨

首先,在进行学生导师选拨前,任课导师应该充分分析该班学生的成绩、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以及性格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制定对应导师学生的选拨要求和条件。其次,在选拨后上任前,教师要对学生导师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交代工作任务,同时预估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一起商讨大致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导师对自己的工作和将遇到的问题心中有数。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跟学习学生和学生导师密切联系,及时沟通,解决突发问题。

2.学生导师与被指导学生结对原则

在确定好学生导师之后,教师根据前期的调查分配指导学生,在分配指导学生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自愿基础上指定原则。在结对前,教师应该公开学生导师和学生的学习等相关资料,让双方互选。如果没有互选成功,将由老师根据情况指定学生导师。

第二,高对低的原则。“高”指的是年级高和成绩好的学生,“低”指的是年级低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个原则上就可能存在一部分同学拥有学生导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比如:有一些同学高中时候就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班级三级考试都没有通过同学的导师。同时他也要接受高年级已经通过六级考试学生的指导。

第三,尊师原则。在签订结对协议的时候,必须写明,不管是同班同学还是高年级同学,导师就是导师,必须尊重导师的指导,不得任意改变学习内容。

(二)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内容的确定

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的内容包含两个大方面:一是跟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关的内容。包括导师学生负责监督和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教师安排的内容,主要通过校内的课程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二是根据导师学生自己的学习优势和指导对象的学生薄弱情况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是通过学生导师自己选择资料进行。

(三)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评价研究

根据学习的内容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评价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点成绩、学习行为成绩、学习时长成绩等等。该数据都可以在教学资源库中进行统计,期末根据数据统计把课后自主学习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计入到总成绩中,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第二个考核内容是学生导师对被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在期末的时候学生导师需要上交一份学习指导记录表,包括:作为导师指导的时间,指导内容,指导方式,指导效果。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知识弱点等等。这份表格不仅仅作为被指导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也作为导师学生评选优秀指导导师的佐证材料。

三、结语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合理地利用学生资源,积极开展后课堂导生制自主学习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师的时间,用更多的精力改革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楠.导生制学习模式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

[2]魏景柱,段志雁,陈权英.导生制——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新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4(01)

[3]孟祥东,郭春燕.试论导生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4(11)

后自主学习 篇4

1.1自主选练, 改变指令性机械练习。

当教师教授学生新的数学知识后, 根据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适当引导学生, 由学生选择性地进行课后习题练习。 这种学习方法与教师布置课后练习相比, 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完全的信任和鼓励, 而且学生选的题贴合自己当前的水平。 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 布置的作业可能会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起来比较吃力, 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选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较基础的题, 循序渐进地提高成绩;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避开较简单的题目转而分析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应用。

1.2互动考查, 改变单向性封闭练习。

针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可开展一系列的考察活动, 分为学生之间的考察和师生之间的考察, 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考察即教师按照个性特征、能力水平、性别、个人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在教师讲授新的课程后, 学生不再被动进行练习而是小组成员之间自行出题考察, 对于错误的题目, 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析, 这样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 师生互查则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对老师进行提问, 教师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全班同学的数学水平以便及时调整之后的教学计划。 师生之间讨论数学问题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超越教材延伸至生活中, 这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实践方法

2.1设计与布置联系实际作业, 增强作业的生活性。

数学这一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教师的教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在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应立足数学教材内容, 作业内容紧密贴合实际生活, 还应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从而提高数学水平。 如在完成“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这些课程后, 为了巩固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与父母去超市购物后记录一些商品的价格并进行汇总。 作业内容包括学生要观察商品的价格, 记录蔬菜的重量等数据。这样的作业与生活联系紧密, 是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 操作性强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跟随父母亲自参与商品的选择和称重, 对商品的价格核算有进一步理解, 对“元、角、分”的换算有更直观的认识, 更好地掌握 “ 千克、 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2.2设计与布置生动有趣作业,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生普遍具有猎奇心理, 喜欢充满童真童趣的事物并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费时间完成。 因此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考察总结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在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时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小学生对色彩和开通比较敏感, 教师可采用彩色的字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卡通人物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解答题目并缓解学生学习疲劳。作业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快乐地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爱上数学这一课程, 与此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

2.3在设计与布置操作实践作业, 增强作业的探索性。

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但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 学生不能尽情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定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设计一些操作实践作业, 作业内容应贴合生活实践且操作条件应该比较容易满足,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进行探究。 另外, 作业可以要求学生之间合作完成, 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负责专门的任务,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协作解决问题并总结相应经验。 教师应特别注意所布置作业的可探索性, 以便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培养数学思维,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4设计与布置层次不同作业, 增强作业的自主性。

教师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时其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为作业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时就要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相应地布置有一定梯度的作业。即布置的作业要难易相间, 且应该紧贴教材内容, 既要保证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巩固基础又要保证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提高。 作业的多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

结语

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课后练习的设计与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牢固树立起来,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能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学, 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为最高目标,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使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提升, 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身心和谐地发展。

摘要: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与实践是当前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 课后练习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数学方法与思维的培养与形成。随着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后练习的构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 是对现有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环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与完善, 强调通过内容选择、练习方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创新, 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了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后练习实践与思考的相关内容, 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后练习

参考文献

[1]刘胜.创新作业设计提高学习效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07:220.

[2]陈玉梅.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S2:61.

[3]刘婷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5, 03:182.

高考后自主招生方案应尽快公布 篇5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鉴于以上措施将面向2015届高中毕业生实施,笔者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和自主招生高校应尽快公布适用于2015届学生的自主招生方案,不能让已准备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和家长,处于焦虑的等待之中。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自主招生改革也应该给考生三年适应期,不宜当年公布、当年实施。根据《意见》,从2015年起,联考方式将被取消,这意味着三大联考解体,高校的自主招生将移到高考之后,那么,高考之后的高校自主招生究竟怎么操作,这应该尽快向考生和家长说明。会不会还有学校,比如北大清华,在高考之前提前进行学校测试,用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再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自主选拔预录取改革的复旦和上海交大,是不是也一视同仁,在高考后自主招生?

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借鉴香港地区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学生以高考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独立录取;二是采取上海交大等校已经尝试的“三位一体”多元评价,放在提前批录取。不同的选择,关系到自主招生改革的走向,也影响传统高考。由于我国内地已有90所学校试点自主招生,如果都放在高考之后自主招生,为给学校充分考察学生的时间,应该拉长自主招生的时间,比如从高考结束之后的6月中旬或者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6月底到7月底,学生可选择申请多所学校,参加多所学校自主招生测试。如果考后自主招生时间可以有一个月左右时间,这会给自招学校充分的探索空间,如果给的时间过短,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学校的面试考察仓促,学生的选择也受限,二是部分高校很可能在高考前就对学生进行测试,给学生所谓自主招生资格。

为让自主招生从容进行,时间可从公布成绩后的6月底,到7月底一个月时间。在自主招生结束后,未获得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再填报志愿,学校按原来的集中录取方式进行录取。按照这一“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组合,既可以让学生和高校在自主招生阶段实行双向互选,也可保障高校能在高考录取阶段完成招生计划,如果自主招生试点成熟,就可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高校和名额,逐渐完成从集中录取制度向自主招生体系的过渡。

浅谈00后中职班级的自主管理 篇6

关键词:00后;中职;班级;自主管理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重视的不断提高,中职教师也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一些班主任日夜坚守在学校,从学生起床、吃饭、宿舍卫生、上课、违反纪律,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管理,一天到晚都在处理学校的事情,而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家庭。然而学生并不感恩,反而更加反感。中职生的管理真的需要一天到晚都看守着他们吗?真的需要事必躬亲吗?为什么不让学生来监督学生,让学生去管理班级呢?

一、中职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1.班级学习的需要。中职生就是未来的高级技工,就是祖国未来的“蓝领”,中职生的学习和班级管理体现的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班级管理就没有良好的学风、班风,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

2.班级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学校里面,班主任成为了班级的“保姆”,大到打架违纪,小到叫学生起床都要由班主任来去执行,这样的管理模式是非常累的,是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万一有一天班主任病倒或者家庭意外请假了,整个班级就会大乱。所以班级的自主管理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是班主任解脱的方法,才是学生稳定的方案。

二、00后中职生的特点

1.学生生源越来越差。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比较优秀比较勤奋的学生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而在中国则不是这样,多数都是读不了普通高中才被迫来读职业技术学校的。读不了高中的“学困生”,从来不肯学习,或者可以坚持的学习时间非常短暂。

2.00后的新特点。00后最明显的特点是:一天到晚玩手机。随着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天天玩手机不学习现象越来越严重。

被宠坏了的孩子—00后,多数都是“掌上明珠”;受不了责骂,毫无意志,无法坚持学习;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生具有好动、逆反的特点。00后的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年纪大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代沟”,对班主任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困难。

三、如何实现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

在这么复杂的新形势下,班主任要想管理好这样的学生更加需要建立完整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

1.首先要挑选和培养得力班干部。一个班级的自主管理主要还是依靠班干部,光杆司令是做不了事的,所以一定要选对人。班干部的挑选不能太过随意,对于正、副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这些重要职位一定要经过仔细研究,不能放任学生去投票竞选,但也要考虑班干部的群众基础,不能完全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所以这些重要职位需要一个月的试用期,用来观察合适人选,而其他班干部职位则可以直接投票选举。

2.制定合理的班级赏罚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在古代,国家的管理是“人制”,在现代是“法制”,这说明个人崇拜和集权主义是违背社会发展的,班级管理也一样不能“人制”,而应该建立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的赏罚制度,才能实现公平、公正的良好班风。对违反纪律的同学给予对应的惩罚,对做贡献的同学给予对应的奖励,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才有依据,才能避免出现班干部包庇朋友的现象出现。

3.合理分配班干部职责。制度管理需要清晰的职责界线,这样每一个班干部才知道自己负责哪些事情,如果出现问题,才能找到负责人,不然的话就会像玩“踢皮球”,这个说找那个,那个说找找这个。职责分明才能分清赏罚的对象才能更好的执行赏罚制度。也要避免有些班干部任务过重的现象,毕竟学生干部还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每个班干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把班级事务职责合理分配。

4.培养班干部的管理独立性。刚刚选拔的班干部往往能力不足,要慢慢引导和培养,然后放手让班干部去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培养班干部的管理独立性才能让班主任脫身出来,才能让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让学生真正适应班干部和班级制度的管理模式。

5.及时调解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矛盾。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必然会发生一些小的摩擦。所以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对班干部不理解的学生,同时要敦促班干部不要带有感情色彩去评判其他同学,大家都要大度一点,不要在意一些无意的伤害和误会。

6.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目标,避免其违反纪律。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缺乏源动力,做事没有干劲,没有耐力,静不下心来学习,容易躁动不安,容易违反纪律,所以要引导学生为成为国家高级技工、成为优秀的“蓝领”而不懈努力。不要和太优秀的人比较,要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树立学生的信心才能慢慢主动去学习。

7.培养班级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人人监督。充分利用每一次班会课组织班级活动,组织一些游戏,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大家在娱乐过程之中感受到与别人合作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监督者和建议者,举报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和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让大家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来才能让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班级制度。

8.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和教育学生。00后的家庭教育多数都有宠爱过度的现象,导致学生任性、独立性差, 多数“学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好的家庭教育。所以需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当孩子犯错时要严格教育,不要为孩子找借口。

建议家长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不要给学生太多零花钱,会导致学生抽烟、玩网游、去酒吧等不良习惯,不要给学生买好的手机,更不要让学生攀比家庭背景。要引导学生勤奋好学、自立自强,不要沉浸在父母的溺爱之中,要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建议家长不要太迁就学生的无理要求,特别是随便请假不上课的现象,让学生的学习出现断层,消磨学生学习的意志。顽皮学生需要家长的努力配合才可能教育好,才能为班级的管理扫清障碍。

四、结语

00后中职班级自主管理面临着重重困难,需要班主任、家长、学校、班干部和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让班级纪律、班级文化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1.

后自主学习 篇7

一、“还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还问题”给学生,即将当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以及将学习问题的提出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提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而学习,这样就违背了学生们自己的意愿,“填鸭式”地强硬地塞给学生要学的知识点。 所以,学校自从开展“研学后教” 后,笔者就开始由学生自己提出关于当节课内容的有效的学习目标,然后进行这节课的学习。另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提出来,大胆质疑,然后由同学们一齐来帮助解决。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学期 《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而学生们看到课题后,学习目标不但定位准确,而且齐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具体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如下:1什么叫作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3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从而整节课学生们都能够围绕着自己提出来的学习目标紧张而又开心、有序地进行着,犹如我们点菜吃饭一样,吃着自己点的菜,格外津津有味,格外喜欢吃,从而吃得也更多、更好,营养更丰富。

另外,在此节课中,笔者还在小组汇报的环节中,让学生们认真留意到汇报的人有没有知识点的欠缺或是语言的错误等并做好记录,从而让他们自行更正并指出,另外还可以提出自己所不明白的问题。如其中一组在汇报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推导后的结果时,只是说: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面积总和,即上面的面积×2+左面的面积×2+前面的面积×2。此时,立即就有同学提出了疑问:你们组公式中上面的面积×2+左面的面积×2+前面的面积×2,为什么要乘2?另外,为什么不是下面的面积×2?或右面的面积×2或后面的面积×2?这两个问题恰好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从而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分为三组,即上下面一组面积相等,左右面一组面积相等,前后面一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 = 上 (下) 面的面积 ×2+ 左 (右) 面的面积×2+前 (后) 面的面积×2。

学生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好学、 主动学习的氛围中让课堂教学进入了高潮,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还时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还时间”给学生,即“研学后教”的课堂在小组合作活动这一环节中,给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学,让小组合作学习不再仅仅成为一种形式,而是真真正正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比如,笔者曾听过一节四年级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课,当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还没完全推导完时,教师一看超过了自己预期的时间,匆匆地要大家汇报了。 导致了很多组汇报不了或是个别组只是将公式说出来,却不知道为什么。从这里可知,教师不能为了上公开课而有意专门组织小组合作,或者说为了课堂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环节而设计这一举措。 匆匆开始,甚至于学生还没搞清楚合作的要求;匆匆结束,不是看学生研学探讨完了没,而是因为讲课者这节课设计这一环节的时间已到而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就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也无法让中下生从中有所帮助,导致“事倍功半”。小组合作是因学生学习起来困难的知识才合作,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去经历、去研学, 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还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还思维”给学生,即“研学后教”的课堂是打破教师以往的一味的“呈现———接受”模式的教学观念,而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还原解题思路,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结果。

比如,这学期听了一节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任课教师在试教时将应该分为两课时的小数的认识及单位换算作为了一个课时来讲授,整节课知识点繁多,时间紧张,所以一节课下来,给听课者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只是在一味地呈现知识,而学生就是被动地在接受结果。导致了整节课的难点无法突破,重点也不突出,学生们完全掌握不了。

在另一个班,此教师又进行了第二次的磨课,这次她把这节课分为了两个课时,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研学。在第一个课时让孩子们充分经历了小数的产生的原因、读与写的方法探究等, 这次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有了比较深的理解,甚至于总结出:一个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的读法就犹如读电话号码一样,按顺序一个一个数字读出来即可。学生们为自己的这一发现兴奋不已, 掀起了当节课的一个高潮,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突破了难点。

利用“研学后教”,就会避免 “呈现———接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研学,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 从而更好的还原解题思路,懂得每个知识点的原理,从而突破难点,抓住了重点,也就会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了。

四、“还分享”,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还分享”给学生,即“研学后教”的课堂是让学生们自己去与大家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经验及注意事项等,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分享在一节课中,可以说如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无时无处地存在着。如:小组合作中,通过优生的分享,可以让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帮助或是更深一层的理解;另外,在小组汇报中, 通过组间分享,让其他同学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知道更多的解题策略。正如一首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不同的角度来看,将会有不同的效果,或者说不同的方法。

“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 篇8

1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 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现大学生的主体行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并使其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激励学生在管理中的主动精神和主人翁态度, 树立自我管理的思想,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积极性, 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动地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成才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大学生自主管理是高校管理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 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体现。

2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2.1 自主管理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 人不是受动性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性的个体。生长在高速发展、急剧转型时期的“90后”大学生, 有着全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 他们希望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受到外界更多的尊重, 他们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会思考其合理性, 一般不希望被动地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 而是要求参与管理。因此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要尊重学生的能动性, 并为其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创造条件, 要从多方面去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和教育改革当中来,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空间。

2.2 自主管理是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需要

传统的刚性教育管理模式单纯地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客体, 不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通过自主管理, 大学生在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会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还会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强的意志, 使他们理性地面对现实、学会取舍、冷静地分析问题。这种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模式, 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随着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在高校不断扩招, 多校区管理,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 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是现代高校学生工作要追求的工作目标, 也是体现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自主管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并提供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满足学生创造的愿望与激情。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 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受压抑, 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认识和把握自我, 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生存能力, 竞争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3 “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对策

3.1 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自主管理空间

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是将管理者作为管理的主体, 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客体, 主体的职责是如何管住客体, 而客体的任务是如何在主体规定的范围内完成各项任务。这样的刚性管理模式严重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 必须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构建以老师为引导、学生群体和个体自主管理的体系, 使大学生成为管理主体, 使管理者成为服务主体, 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实现大学生自主管理, 要把管理者从管人、管物等刚性管理向以引导、疏导为主的柔性管理转化,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实施大学生自主管理, 还要明确自主管理的工作领域和原则要求, 保证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充分性和广泛性。切实发挥好班委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与学生有关的事务, 如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学生活动中心、校报、广播站等,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及学生考试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我监督等。当然, 学生自主管理并非是任学生自由发展, 教师监控要与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谐统一, 在不超出学生当前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 凡事教师都要敢于“放”, 在学生误入迷途难以自拔的边缘教师要及时“收”。教师只有收放得体, 学生才能具备创积极性和创造力。

3.2 强化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和独立意识的加强, 除了要学生工作管理者放权外,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有自主管理意识, 依靠学生自身力量推动这项工作。学生要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理”, 积极主动去学习如何做人与做事、如何学习与交往, 培养他们的自主生活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 组建真正关注大学生自身权益和发展的学生会, 要起到切实的作用, 除了传达落实学校的政策外, 更重要的是当好学生群体的代言人, 切实维护同学利益。在学生干部的组织层面上, 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包括产生、执行、监督、激励等, 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美国的学生参议院和学生参议员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 他们的体制、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90后”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 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3.3 建立规章制度, 为大学生自主管理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高校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 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 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健全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使学生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吸引大学生参与制定有关学校、班级、宿舍等管理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在规范、引导大学生行为的过程中,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管理活动的认同感和自觉维护意识, 并形成自觉约束的内在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协商对话制度的建设,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 利用校内各种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

2005年2月4日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在第五章奖励与处分中的第六十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 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此项规则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创新性、规范性, 而且也体现了民主化、法制化的现代学生管理的总体趋势, 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起点。

总之, 学生自主管理是大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成才需要与思想特点,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且有利于巩固学校的管理成果。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配合同时, 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支持。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 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充分调动与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国勇.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

[2]文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3) .

[3]全继刚.如何建设与大学生自主管理相适应的校园环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4]胡欣, 林锐利.我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 (6) .

后自主学习 篇9

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对作业形式进行设计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 结合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作用进行设计, 具体来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数学作业的题型、数量和难易度进行设计,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好对自己作业形式的设计工作, 还需要学生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工作, 有针对性地修正自己在数学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因为修正后环节是一种补偿性教育环节, 此环节既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 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类型

小学生可以根据数学教师给出的知识点, 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完成作业的方式以及自己作业成果的展现方式。

例如, 学生学完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知识之后,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会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的样子, 也可以说出图形的名字。这样布置作业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三、教师应该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数学作业的权利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小学数学教师既要知道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量上存在差异, 又要知道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别让学生完成不同量的、不同程度的作业。数学教师应该注意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对于数学能力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只知道一种解题方法。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作业模式。

一题多解的作业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智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鲁迅曾经说过,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灵感,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师就得激发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兴趣。数学作业设计是一门学问,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将作业设计作为自己备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进行作业设计工作, 这样, 学生就会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兴趣爱好。笔者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生自主设计数学作业的合理建议,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南.自主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 (11) .

[2]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 (数学卷) [J].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后自主学习 篇10

面对就业压力,另一种就业方式——自主创业,将会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就业的主流和毕业后就业的首选(2012年以后毕业的本科生基本上是90年后出生的)。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有创业想法的90后大学生应尽早为创业做好准备。创业既需要勇气和智慧,也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支持。“90后”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中的一股新生力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又有其天生的不足,如何扬长避短,规避风险,借鉴80后创业之初经验和教训成功创业,确实是值得“90后”大学生认真思考。

一、明确几个概念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它集中表现在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组成部分。

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把已知的信息、知识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是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二、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起步

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随后,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逐渐高涨,但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相当低,自主创业的情况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想创业的大学生很多,真正付诸实施的却不多,据统计,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1.35万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4%。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较之以前还算活跃,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都是被动创业,但是无论如何,当今的社会经济状况,大学生创业比过去面临更多的市场机会,大学生也渐渐开始用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创业,尤其在失业严重的时期,很多人有了为自己工作的想法,开始进行创业。

(二)自主创业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90后”大学生对就业和创业选择一直感到迷茫。其中受到影响最多的群体是“80后”,受到影响最大的个体是父母。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出,21世纪将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目前我国这个比例与这个数字还差很远。事实上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但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之路艰难曲折,布满荆棘,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到生产一线积极创业,无疑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乃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政府为“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90后”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还可以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张扬个性的目的。目前政府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订了优惠政策,高校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机遇,“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成果并不是十分乐观的。在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中,首次创业成功的比率是非常低的。2006年数据显示,中国整体的创业成功率基本达到30%,而在创业大军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只占到了成功创业群体的一成。主要问题是:

1、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忽视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精神、一种技能。在大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导向基本上是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到大企业应聘,缺乏自主创业引导,导致在校期间学生没有树立创业意识,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人对北师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如果你即将毕业,你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时,70%的同学选择:“看情况,如果各项措施比较配套,难度不是很大时,会考虑一下”,另有27%的同学选择“不会,自主创业风险太大,不值得”,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很多学生宁愿踏破铁鞋到处寻觅工作岗位,也不愿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不敢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2、学校创业教育不够,制约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得不到系统的指导,在营造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方面多是走过场,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提高其自主创业能力的兴趣,导致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水平较低,有碍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

3、缺失人文素质,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大学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不太理想,渗透力、感染力不够。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缺少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健康的个性、高尚的品德等方面的训练,因此,自主创业人文素质不高,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需要协调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人文精神。

4、社会创业环境较差,大学生创业思想包袱大。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由于社会传统文化惯性给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人际环境上带来门槛磕绊,社会对创业的态度又未形成支持、鼓励的良好氛围,致使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创业时往往存在较大思想包袱,同时政府层面,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公司虽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从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资制度上也未见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大帮助的特殊政策,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

三、“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意识支配着“90后”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规定着创业行为的方向力度,正确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科学引导、树立良好创业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提高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们在离校前即将走向社会之时的渴求,正确的创业意识会促使大学生培养具有敢于独立开辟人生道路、自主创造人生价值,勤于实践、敢于竞争、不怕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加强学校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创业教育也可称为创业素质教育,除指导、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外,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是机遇和风险并存,必须理性对待,既要要树立信心,又要锻炼毅力,同时借鉴“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运用所学知识,立足市场,服务社会。

(三)尽早做好创业准备,确定未来创业目标

首先,做好敢于面对失败,在挫折、失败中奋起的心理准备,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就能够找到成就事业的新起点。其次,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再次,努力强化创业必备的五大要素:积累经验、准备资金、掌握技术、锻炼能力、学习法律。最后,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融为一体。

大学生要利用大学宝贵的时间和有利条件,做好未来创业的知识准备。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阅览室等现有的资源,学习和掌握有关创业知识理论,多参加社会实践,找到自己专业的切入点,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确定自己未来创业目标。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与鼓励,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义重大的。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原因,并提出“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华,王振红.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创业问题剖析[J].商业时代,2009,(7)

[2]、吴松河.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和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0(,7).

[3]、李敏义.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

[4]、覃加幸.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

上一篇: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下一篇: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