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

2024-05-09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精选十篇)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 篇1

1 电视新闻敏感

1.1“新闻敏感”定义

“新闻敏感”也称新闻嗅觉,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主观的反映,是电视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电视新闻的能力,也是电视新闻记者把新闻报道和社会需要、群众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本领。那么,记者的新闻敏感应该敏感在什么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讲,主要是对新闻事物的敏感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其一,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政治意义。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代表党、政府和人民讲话的,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记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其二,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宣传价值。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有的事件具备宣传价值,有的事件不具备宣传价值,这也是电视新闻记者检验自己的主要方面。其三,判断新闻事物是否适合电视新闻宣传。在许多的新闻事件中,有些新闻事件不适宜用电视来报道。

总的来说,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同志,必须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只有这样,才能对发生在你身边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及时地知道,才能及时获取、捕捉新闻线索,并能敏锐、准确地认识事实的报道价值。

1.2 记者电视新闻敏感性的现状

从电视新闻宣传的实践中看到,由于电视新闻记者队伍比较新,新闻敏感性还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有的新闻事实很有新闻价值,却没有任何感觉,不知道是新闻。其二,看不出新闻价值。主题挖掘得不深,把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作一般的新闻事件来处理,结果误了大事,错过了机会。其三,依赖性很强。一些记者总指望部门主任、台领导出题目、派好活,给联系好的新闻线索,自己不动脑筋、不找线索。其四,拍摄的电视画面单调枯燥,不去细心观察,不去拍摄有代表性的画面,而是把大画面、万能画面,只见物不见人的空画面一贯到底,没有一点特色,看不出敏感在何处。

2 强化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对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要想练好这一基本功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提高自身政治敏感性

善于在新闻事件中发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记者要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因为记者从事的新闻工作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记者要以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的姿态投入工作。例如,记者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宣传上必须要有政治敏感,要在吃透“十八大”报道的基础上,才能搞好宣传报道,否则是无法进行新闻宣传的。

2.2“深入实际,勤于思考”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吃透了上边精神的基础上,必须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往下边跑,勤于思考、勤于观察、遇事多想、多看、多调查研究。把党在每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基层的具体事件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例如,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政府要减轻农民负担,那么农民负担问题到底解决得怎么样,在办公室里是猜想不到的,必须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听听群众的意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搞好报道。

2.3 重视自身学习与积累

首先,要不间断地学习党在每一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要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次,要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电视新闻记者除具有采访、文字写作等能力外,还要学好电视新闻摄录设备的使用和图像拍摄技巧。还要学会编辑制作,每一名记者应力求成为集采、写、摄、录、编于一体的多面手。记者要做到多积累,知识积累程度的不同,信息在人的头脑里的反应就不一样,电视记者面向社会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新闻线索,记者要博学多识,有着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就会挖掘出比较深的新闻主题。

3 结语

总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电视记者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功,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认识到新闻敏感的重要性,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不断深入实际,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才能搞好电视新闻宣传,才能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新闻宣传任务。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信息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青睐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电视新闻重要核心的新闻记者,其新闻敏感度直接决定着其新闻质量与水平的高低。为此,本文针对当下电视新闻传媒现状,对其记者的新闻敏感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敏感,记者

参考文献

[1]孟燕梅,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科学之友,2005,(12):90.

浅谈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篇2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由于电视新闻摄影具有纪实性和形象性的基本特征。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思维,不仅要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还要有“直觉思维”,这是一种快速地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并用的思维,也就是“一触即拍”的电视记者的思维。

在电视摄影中,屏幕虽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现象的再现但是,这绝不是机械地“有闻必录”和自然主义的拍摄,也不是无视形象造形和视觉效果,恰恰相反,记者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选取具有一定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同时,这种形象性既不是生活现象的机械记录和事实图解,也不是脱离客观纪实的主观设想和臆造,而是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的一角,是概括了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因此,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多方面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一新闻敏感。概括起来,新闻敏感大致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一、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

电视是一种运用视听语言和现代综合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记者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服从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并积极地反映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要求利益和愿望。所以,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对于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广大群众所关注而又涉及无迫切的问题,我们新闻记者都要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去发现、去捕捉。1976年“天安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少电视新闻记者怀着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厚感情,冲向天安门广场,不顾身家性命,大智大勇地拍下了那纪念碑下花似海、天安门前人如潮的悲壮场面,形象地记录了首都人民怀念周总理的真情实景这些珍贵镜头,记者不仅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千方百计地突出了思想性和政治意义,深刻地反映了这场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的政治敏感和对客观事物的敏捷洞察力。

二、新闻敏感是记者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的能力

世界各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事实,虽属平常小事,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区却成了突出矛盾,成为影响全局的因素新闻记者的敏感,不但要善于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而且要善于抓住某些寻常事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某些事实的报道,影响全局。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对全局情况了如指掌,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

去年四、五月间,不少群众反映兴国市场短斤少两、强买强卖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灰鹅贩子,常在收购上坑害养鹅户。对此,兴国广播电视台随同县工商、物价和技术质量监督局等部门进行了一次市场检查。就文明经商、明码标价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开展宣传报道,对一些不法经营者还进行了曝光。这一系列新闻播出后,群众普遍反映这一问题抓得好。在国庆前夕,记者再度来到市场采访,群众纷纷反映市场秩序比以往好多了。一杆秤虽然是件小事,但它连着千家万户,连着市场和农村。灰鹅是兴国的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市场不畅,影响着农民养鹅积极性,也影响到兴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因此,一个新闻记者切莫忽视了带全局性的一些事情,小与大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三、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观众反响程度的洞察能力

新闻敏感是衡量电视记者新闻嗅觉的综合标志。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也表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预见能力。今年4月间,兴国广播电视合收到一封观众来信,反映社富中心小学五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陈联荣,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收到这封来信后,记者立即赶往社富中心小学采访。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陈联荣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10年前。母亲因房屋倒塌被压死,父亲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而精神失常。使陈联荣陷入了衣食无着落的困境。但陈联荣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几年来。小联荣在极其艰苦的困境中刻苦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五次在省市级还放比赛中获奖。由于生活没有保障,年仅13岁的陈联荣,曾有几次或弃学外出打工的念头。面对这位聪明可怜的孩子,我们参加采访的同志的心都颤抖了,我们似乎感到应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呼吁人们救助这位贫困孩子。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第一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的专题新闻产生了,专题以现场采访为主,以事实传情。专题播出当天晚上,兴国糖厂厂长黄青就打电话给编辑部,表示愿意救助陈联荣。第二天上午,黄青厂长带着慰问品驱车赶往社富中心小学看望陈联荣,并代表全厂干部职工捐款1000元,个人捐资200元。县广播电视台又及时进行了报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向陈联荣捐物。赣州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多次采用兴国广播电视台的追踪报道。整个报道,从《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他究竟需要什么>><<陈联荣顺利步入中学>>,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了深度报道,观众反响很大效果很好.不少好心人向陈联荣同学伸出了友爱之手,参与捐款物捐的有一般干部职工,也有领导于部和个体工商户;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主持和希望工程的关注。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完全取决于记者的职业敏感。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道时进行深度报道。

四、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问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都是社会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一些不显眼的形式和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知徽见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不寻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但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论新闻记者的问题敏感 篇3

例一:港台人士的名字究竟能不能命名希望小学?

2003年年初《中华读书报》某期曾刊载一篇介绍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报道《寻找林清玄的心灵地图》,其中写到一个细节:"林清玄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方老先生生前是台湾颇有声望的教育家,浙江田野里长大,早年来台,认为农村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希望。因此林先生亲自撰写碑文以纪念方老先生,亲自来到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为希望小学奠基植树。令人想不到的是,学校建成后,当地的主管部门以国家有令,不能以港台人士名字命名希望小学为由,三番五次地要求林先生更改校名,经纪人不知如何与林先生做出解释。林先生表示了他的尊重和理解。"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当地主管部门当初知道不知道"国家有令"?如果知道而在捐建意向磋商时不予告知,这是以欺骗手段获取港台捐助者的捐助金,这对国家形象是一个损害,也伤害了捐助者的感情。第二,即便国家确有此"令",那么此"令"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港台人士的其他捐助为什么就可以以其名字命名?各地大学里到处都是"逸夫楼"、"英东馆"。按照常理,如果某一做法不伤害国家、社会和别人,就应该被允许做;如果这样做有人明显受益,就更应该被允许做。像林清玄先生以岳父之名命名希望小学来纪念岳父之举,它损害谁了?它没有损害任何人嘛。不仅没有损害他人,反倒使当地孩子和林先生受益(林先生所受之益是完成一桩爱心和孝心),是应该允许、应该支持的。第三,此"令"是否只限制"港台人士"?澳门人士、海外华侨、国内人士和西方人士捐建希望小学是否允许以捐助者的名字命名?第四,有没有开禁的可能?不能"与时俱进"的原因是什么?

林清玄先生是宽厚的,虽然以岳父名字命名希望小学未得遂愿,但他"表示今后每年将在祖国大陆的贫困地区捐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有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然而作为媒体记者,有权利和义务追问上述问题,以使我们的希望工程更健康、更有理性地发展。这样一来,就比仅仅拿"林清玄心灵地图"说事儿立意要高远许多,视野也开阔得多。

例二:火车票涨价的理由是什么?

春节期间火车票涨价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年此时,媒体通常都做报道,有些媒体还进行质疑性报道。可是自2001年1月《中国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火车票涨价,请拿出你的理由来?》发表之后,媒体与铁路主管部门就开始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后来律师行业和消费者协会都加入"混战",与媒体一道"三英战吕布",最终导致次年春节火车票涨价的听证会。这是中国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第一次听证会,意义非同寻常。

为什么《火车票涨价,请拿出你的理由来?》这篇报道能起到转折点的作用?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它的标题很醒豁,直指"命门"。第二,文中它提出一系列"致命"的问题,如"春运期间铁路系统的员工固然几倍辛苦于平常,可是这个时期拥挤不堪,旅客的辛苦也同样几倍于平常,为什么不在平常票价的基础上降低20%~30%的票价,以补贴他们的辛苦?你会说,那是他们回家团圆,辛苦应该。怕辛苦就别回家嘛!我说你生当中华民族一员,而且你既已入铁路这个行当,就该辛苦。怕辛苦就别进这个行当!既生在过春节的国度里,既选择干这个行当,这个时候受累是应该的。战争爆发的时候,军人比平时辛苦几百倍,危险几百倍,他们的津贴涨价了吗?春天和秋天是流行病发作的季节,那是医生的'春运',挂号费得涨价吗?药费住院费要涨价吗?突发事故来了,那是警察和记者的'春运',他们得加薪吗?"三夏"大忙,抢收抢打抢种,那是农民的'春运',谁给他们加薪?就像权利和义务是配套的一样,忙和闲也是配套的,你选择这个工作,忙和闲都是你的,闲固然是你的福气,忙也没什么怨言可讲。闲时没扣你的薪水,忙时不加薪理所当然。闲,我享着;忙,我加你们20%~30%的价,有铁老大这等美事的行业中国恐怕不多吧?当今中国,各行业普遍是盼着能忙一些,可是再忙也不会给客户加价20~30%呀;偏偏铁路系统就敢这么邪,说加就加,足见其垄断经营是如何公然地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了。春运大涨价,国人大年没过先放一回血,实在糟糕透顶。过去有'发国难财'之说,这春运涨价叫发什么财?叫发中华民族团圆财!"

上述这些问题,既包含情绪,又包含情感,感染了公众,又让铁路系统难以"狡辩",根本扭转了消费者与服务业者的话语地位。

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篇4

1 新闻敏感性对新闻的重要作用

新闻记者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以及记者本身的新闻捕捉力,发现可以反映社会本质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新闻素材。新闻记者必须尽可能在短时间里判断一件事情在新闻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记者选取的新闻素材必须要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心声和社会情感。要以广大民众是否对这样的新闻有需求为立足点,判断新闻是否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在政治方面也能反映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记者实时地对新闻进行报道,不仅为老百姓通过媒介的手段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及颁布情况带来方便,也有利于政令的实施及推广[1]。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新闻敏感性及政治性,使新闻的政治影响力充分地发挥,要站在全局的、客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新闻事件,从中提出最新颖的新闻观点。

2 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自身对新闻的敏感性

2.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及分析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增多,来源于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及新闻让人们眼花缭乱,新闻记者不仅要全面地掌握这些信息,还要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采用最有价值的信息,使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价值性和社会意义。新闻记者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结合资料对相关新闻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提高了新闻记者自身的新闻鉴赏力和判断力,而且使报道出来的新闻更具时效性和权威性。

2.2 培养实践的灵敏性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新闻记者要具备时事的敏感性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素质,通过对新闻的敏感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使报道出来的新闻能够引起社会效应和民众的关注。新闻记者要想挖掘出与众不同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就要求新闻记者具有敏感的行动及反应的素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判断新闻的主次[2]。

2.3 拓宽记者自身的知识面

新闻记者的知识面和涵养影响着社会对报道的新闻的关注度和新闻蕴含的社会价值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网络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新闻报道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记者一般都是在专题的基础上进行新闻报道。以前的新闻报道覆盖的内容较狭窄、浅显,可现在的新闻报道与以前的新闻报道截然相反,所以为了报道的新闻更加具有社会价值,新闻记者必须加强学科专业的素养,提高报道速度。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全面的报道,加强新闻记者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军事及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促使对专题资料及相关信息更加深入的了解。

2.4 在政治思维方面增强深刻性及敏锐性

因为新闻的报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所以新闻记者要把握好观点和立场以及报道的立足点。为了新闻报道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意义,记者判断新闻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时,要立足于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如果报道的新闻有不良的政治性问题,新闻记者就犯下了巨大的错误。振奋人心,对老百姓有益的新闻,不仅能够鼓励人们积极生活,还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及进步。新闻记者只有敏锐地观察身边的事情,收集有价值的新闻材料,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充分地展示新闻报道的意义,使报道出来的新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新闻记者对社会的切身体会寻找新闻素材,才能发现新颖的角度报道新闻,让人民群众对报道的内容感兴趣,使报道的内容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经常到困难的地区及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采访。新闻记者应深入到实践中,尽可能地挖掘时代性强、新闻重点报道的社会经济及生存生活问题的新闻素材;还可以通过对同类新闻的对比,加入自己的想法,使新闻报道更具特色的方式,报道对老百姓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新闻。

3 结语

人们无法预知新闻报道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记者要对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新闻的时效性,才能保证新闻报道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产生优质新闻的前提,所以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性,认识到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信息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观看新闻的途径增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决定了新闻的质量和水平。新闻敏感度是新闻记者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的能力。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关系着新闻在社会上的价值。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度

参考文献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篇5

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及观众对信息交流的高层次要求,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记者开始从幕后转到台前,以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的方式,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介绍新闻事件,述评新闻事实。这就是记者出镜。关于记者出镜的定义,新闻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笔者认为,记者出镜即电视记者以收集素材、播报评述新闻事实为目的,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使记者本身作为最灵活、最有效的采访手段出现在镜头中,不但凸显了电视采访的媒体优势,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记者和观众双方的心理距离,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①相比其他的电视采访手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在许多电视新闻和专题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记者在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对新闻事件作简要介绍。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的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的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播出的上海闵行区大楼倒塌事件真相的报道,摄像机一直跟随出境记者在现场拍摄并随机进行采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到哪、问到哪”,这样就有效的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2、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德国世界杯期间,除了直播全部赛事以外,还提出了“我在现场”的口号,派遣50多名记者奔赴德国的10个城市的赛场。记者在每场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都在场外和场内现场出镜,采访球迷和各界人士。采访中记者的口述都是一气呵成,并形成和被采访对象互动的热烈氛围,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增强新闻的深度。电视新闻和传统媒体相比,缺乏深度是一大弱势。而记者出镜就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憾。记者在出镜中通过被采访对象的叙述使一些抽象意义的话题得到直接的发展,从而比较迅速的实现采访主题的深入。例如记者在报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时,如果单凭画面就难以反映这一宏大抽象的命题。但记者可以通过采访有关人士,通过同期声语言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样可以起到和纸媒体相仿的宣传效果。

尽管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在新闻采访中较少使用出镜手段,即使出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1、把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混为一谈。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甚至领导都认为出镜的记者要形象好,普通话标准,加上地方台人员紧张,因此在需要记者出镜时都派出播音员临时客串。但是“由记者担任主持人和由播音员充当客串主持人,从表面上看似无多大区别,1

其实质却是不同的。„„播音员的业务技巧侧重于吐字发声、语言调整及播讲时表情神态的掌握上,而主持人的业务技巧则在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于采访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事态进行分析评述的口头表达能力上。”②播音员客串出镜,由于业务上的隔阂,往往只是机械的背诵记者写好的主持词,而不能根据新闻事件现场灵活的变通,因此常常被戏称为“话筒架子”。这样的出镜当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2、电视记者综合素质难以胜任。地方台在挑选电视记者时往往是先看笔头(跟报纸电台记者无异)后看个头(要的是活动的摄像机脚架)。并不考虑外形和语言条件,这就造成了记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需要。此外记者在工作中不注重业务的学习和钻研,造成在现场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驾驭能力,提问问题千篇一律,造成在出镜时脑子跟不上嘴巴,从而影响了效果。

要解决以上问题,更大的发挥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并不是简单的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需要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驾驭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以播音员代替出镜记者的职能和作用。其次要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除了一般新闻业务能力以外,还要学习和提高运用电视语言能力及视听表现能力。“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不同的是,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非声音语言如形象、神态和手势等)进行现场报道。当然他(她)也许还不能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训练不素,但至少要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口头表达。”③除了具备这些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出镜。一般来说,动态或突发事件新闻较为适合出镜,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而对于常态、非事件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但并非绝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相比较而言,内容单

一、时间空间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特别适宜记者作现场报道。但是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也常以记者现场出镜的形式以点及面进行报道,增强了可视性。

2、选择合适的时机出镜。许多动态和突发事件的新闻稍纵即逝,因此记者在现场要准确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出镜和采访。例如大型会议开幕时记者在会场内的出镜现场报道,记者就要抓住与会人员到齐和大会宣布开始之间短短的一两分钟,做完出镜工作。还有大型活动时的领导人采访,在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的情况下,就需要记者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对采访对象展开采访。

3、选择合适的背景出镜。选择怎样的背景,往往会影响到出镜的效果。除了拍摄技术上的光线、角度外,出镜的背景要考虑是否有新闻性和吸引力,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例如采访一位科学家,背景在他的研究室就比户外的花园好得多。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出镜记者还要要注意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举止、仪表等,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语速等。这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 篇6

2003年夏季非典席卷中国,一时间国人谈非典变色。地处中俄边境口岸的满洲里市也一时成了邻国俄罗斯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不时传出有死亡病例的消息,俄罗斯与满洲里市接壤,每日的出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数千人,能否把非典传入俄罗斯成了俄罗斯人较为担心的事。同时一些俄罗斯媒体在没有正面采访的情况下,大肆渲染满洲里有非典的事件,说什么满洲里市的政府官员整天戴着口罩办公,这更加增加了俄罗斯民众的恐慌。一时间,口岸出入境人数在几个月之内竟然锐减成几百人,口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为了以正视听,扭转不利局面,满洲里市委宣传部邀请俄罗斯赤塔州新闻媒体代表团来满洲里市进行采访。当时笔者在满洲里报社俄文刊当记者,陪同俄罗斯媒体代表团进行深入采访成了我们编辑部所有成员的任务。采访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两国边境经济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两个友好邻邦人民的深厚友谊和身心健康。

在官方的安排下我们陪同俄罗斯记者团走访了人员客流比较密集的车站、客运站、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所到之处都是在听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介绍如何防护非典如何采取隔离措施等,并没有俄罗斯记者想要知道的非典病例。他们好像不太甘心,于是提出想要在第二天早上到公园里看看中国的太极拳。作为记者的我突然敏感起来,难道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直接采访公园里的平民百姓吧!记得当时是6月份,马上就要过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了。公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除了晨练的人们,还多了一些卖鲜花、葫芦和中国结的小摊贩的叫卖声。这些赤塔的记者们,看着那些他们从没见过的红红绿绿的小玩意顿时喜欢了起来,东问问西摸摸爱不释手。一位叫玛丽娜的女记者拿起了小本子问旁边晨练的小伙子知道不知道满洲里有没有非典,害怕不害怕?小伙子是位外贸公司的职员,如实告知满洲里没有,很安全。摄影记者阿列克看到两位中国姑娘在打羽毛球,一时兴起也上前攀谈了起来,并且跟她们打了一会,兴高采烈的走了过来。一对卖中国结的中年夫妇看着俄罗斯人这么喜欢他们的小玩意,高兴得汉俄夹杂的说:满洲里非典捏度(没有),欢迎俄罗斯人来满洲里做客!引得俄罗斯记者们兴致大发,不但买了他们的商品还和他们合影留念。公园附近有一个菜市场,记者们又走入了早市。看着新鲜的西红柿和黄瓜,还有那琳琅满目的水果,记者们仿佛忘记了非典,纷纷掏起了腰包准备回宾馆享用。这一切都被笔者写入了自己的文章《收获的早晨》,参评当年内蒙古好新闻荣获一等奖。更主要的是俄罗斯媒体把在满洲里的所见所闻进行了通篇报道,消除了俄罗斯民众的恐慌心理,口岸渐渐繁荣起来,满洲里口岸从非典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可见,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是新闻记者的生命。不仅关系着新闻工作的成败,更是衡量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标尺和准则。他是记者出精品的根本要素,是发现、鉴别、采写、发掘重大新闻主题与新闻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政治敏感是一个成熟记者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要注重政治敏感的培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培养新闻记者政治敏感的重要性;2.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理论政策水平;3.深入实际,善于分析和比较,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政治敏感;4.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5.不断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俄语新闻中心)

论电视新闻记者的形象敏感 篇7

我们习惯上把主流媒体划分为报纸, 广播和电视。和其他媒体比较起来, 电视媒在技术上有这样几个特点:记录生活原生态, 电视采访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形象素材, 利用现场环境中真实存在人和物, 颜色和声音以及其他的现场元素。电视的高科技决定了电视能最大可能的记录生活原始形态信息, 并加以还原。在某些重大的历史场合, 只有电视记者才可以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保留下当时的外在形态, 这是单纯的文字和声音记录所不可比拟的。电视在记录生活时, 有“此时此地”的感觉, 仿佛身临其境, 如见其景。基于电视的技术属性, 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要有很强的形象敏感, 抓取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瞬间, 记录最能表现传播效果的场景。另外, 电视的记录有不可重复性, 现场往往会稍纵即逝, 如果记者的形象敏感不强, 没有要求摄像师及时记录现场情况, 很有可能这个瞬间这也不会出现。

二、电视新闻记者的形象敏感是电视媒体的受众构成要求的

不同类型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受众范围。不可否认, 在目前的媒体受众构成中, 电视媒体的是最多的, 构成也是最复杂的。从另外的意义上讲, 纸质媒体的受众是有一定门槛的:纸质媒体的受众是有一定的健康要求和文化要求的, 至少眼睛要能看到, 而且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同样广播媒体, 对受众也有一定的要求。比较来说, 电视媒体的受众, 这样的限制是最少的, 在某些偏远地区, 电视成为当地了解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电视对于受众的文化要求也是最低的, 因为电视是多媒体传播, 受众的听觉和视觉上同时受到刺激, 大脑接受的信息比其他媒体要丰富, 受众的认知也更深刻。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电视是最容易体现“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的媒体;这样的受众构成也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具有很好的形象敏感, 把尽可能丰富的现场形象带给受众。

三、形象本身就是新闻的来源之一

电视媒体的优势也在于它更多的依靠形象传播信息。形象敏感和新闻敏感一样, 它并不是电视新闻记者与生俱来的, 它也需要积累和训练。如何才能具有较强的形象敏感呢?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记者应该从以下几各方面入手, 训练自己的形象敏感。

(一) 观察生活, 增加阅历。

有时候, 记者对形象素材的价值判断来自于记者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理解。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或者阅历过于陌生, 会带来拍摄时的困难, 记者自身的生活阅历会直接影响记者对不同采访对象的理解, 从而影响记者在现场所拍的素材的质量, 进而影响新闻的主题表达效果。记得记者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 去农村采访, 本来和农民之间就有交流障碍, 再加上三脚架支起来, 机器架上去, 采访对象就更加紧张, 采访到的素材自然也就谈不上生动了。时间一长, 由于经常去农村采访, 熟悉了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采访起来自然就驾轻就熟了。这就要求电视记者, 要更多地参与社会, 获取直接经验。

(二) 观摩优秀作品, 获得间接经验。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从学习开始的, 电视新闻发展到今天, 已经有很多优秀作品存世, 电视新闻记者要通过学习, 研究这些优秀作品,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并在工作中尝试运用, 进而创新发扬。这次汶川地震中, 有很多珍贵的记忆留在了观众心中, 敬礼的男孩, 被困群众获救的瞬间, 当地民警奋力工作的场景。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做的一条新闻, 给记者流下了深刻印象, 李小萌在采访回来的路上, 很多人都在从受灾严重的村里出来, 但是有一位当地村民却往村里赶, 李小萌顺便给他聊了几句, 整条新闻就是他们聊天的一段场景, 但是感人至深。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突出了记者的形象敏感, 她知道这个人肯定和其他灾民有些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 人的真实想法很容易说出来, 几句对话, 故土难离, 灾民的朴实, 灾难的可怕都在屏幕上表现出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 像其他艺术形式借鉴, 打破常规。

好的美术作品, 电影, 电视剧甚至电脑游戏的创作者都具有很好的形象敏感, 虽然这些作品都是虚构的, 但是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良好的形象敏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他的叙事方式, 剪辑手法都可以为电视新闻记者提供很好的参考。有心的记者朋友肯定注意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 这个栏目的很多节目在叙事手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这种探索可以说就是借鉴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手法。还有很多记者为了向观众传达某些不好理解的事物或者现象, 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 利用电脑的多媒体技术, 创造立体直观的虚拟形象, 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 这些尝试和借鉴对于记者提升自己的形象敏感都是很有作用的。

摘要:在采访现场, 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很好的新闻敏感, 迅速判断现场诸要素的新闻价值。除此之外, 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形象敏感, 能够找到表现和负载新闻价值的形象来加以体现, 这是电视媒体的技术属性要求的, 也是电视媒体现阶段的手中构成要求的。

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培养初探 篇8

那么, 新闻敏感是什么呢?新闻敏感是一种新闻素养, 是记者迅速、准确地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 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同时, 它也是一种职业敏感, 综合体现的是记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新闻敏感也称“新闻嗅觉”、“新闻眼”, 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新闻记者的生命。然而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新闻记者在实践中, 通过不断努力培养、锻炼出来的。

一、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

虽然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存在差异, 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很紧密的关系。这里提到的政治敏感, 是指新闻记者对当前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掌握, 是一种政治鉴别力。具备相应的政治敏感, 新闻记者才能敏感地捕捉到新闻线索, 正确地把握新闻舆论的导向。因此, 记者要不断学习政治方向的理论的大政方针, 理解摸透政治在变化中的新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政治敏感。

新闻记者要增强政治敏感, 应该要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样才能拥有对国家、党, 还有人民负责的强烈愿望。记者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怀着对国家强弱和人民贫富的忧患意识, 才能触发其新闻敏感, 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发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进而做到掌握全局、高屋建瓴。

二、注重积累学识和经验

依据心理学, 新闻敏感属于“直觉”范畴, 要获得这种“直觉”需要记者在平时广泛积累知识和经验, 从而提高新闻敏感。记者是否博学多识关系着发现和判断新闻敏感的效果。缺乏学识和经验的记者, 是判断不出材料是否有价值的, 即使面对强烈的外界信息, 其思考的范围也比较狭隘, 无法对信息产生联想和创新思维。因此, 记者要注意做好日常的采写积累工作, 其所涉猎的知识越多, 在采写中越能得心应手, 也越有创作灵感。

范长江同志在总结记者工作中曾提过, 要写好一篇新闻报道, 必须有广泛的知识、深厚的积累, 写作时, 尽量少用别人提供的素材, 大部分应该是记者本身的积累和观察。

三、培养对新闻事实的好奇心

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随处都会有新奇的事情发生, 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有强烈的好奇心, 缺乏好奇心, 是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记者的, 有了好奇心, 记者才会对新闻的发展充满疑问, 发现新奇的新闻素材, 进而激发起其探究新闻现象和本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记者所接触的都是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事物, 有了好奇心, 才能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进而激发起记者捕捉新闻事实的热情。好奇心强的记者, 才会对社会中出现的事物一直保持新鲜感, 其思维比较开阔, 凡事都会提出相应的问题, 善于对问题进行比较和推理, 喜欢刨根问底, 希望将问题弄清楚、梳理明白, 有很多比较有价值的新闻就是通过记者这样的方式被发现和捕捉的。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应该培养灵敏的注意力, 保持对新闻材料的热情, 最不应该对一切新闻事物麻木不仁, 好像对凡事都提不起兴趣, 即使出现了有价值的新闻, 也不会多加注意, 这样往往会导致新闻素材的人为流失。

四、加强对新闻事实的注意力

衡量一名记者新闻敏感的高低, 可以从其对新闻事物注意力的强弱来判断。心理学中, “注意”的定义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要养成新闻敏感, 加强对新闻事实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 是对各类相关新闻素材集中注意的结果。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 都能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点, 所有相关信息都在他的搜索范围内。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记者一旦发现新闻点, 就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搜寻、捕捉、加工和外销。对于有预定新闻线索的采访, 新闻记者应该集中注意, 排除干扰。

五、深入生活捕捉新闻

新闻素材到处都有, 关键是需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 记者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时刻关注身边事物的变化, 从不显眼的小事中发现新闻点。有种说法是, 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新闻, 这主要取决于记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 记者需要不断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深入群众, 联系实际, 增加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 更多地关心社会, 关心人民。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角度切入, 并且以敏锐的视角去发现新闻、表现新闻, 从不同的层面将生活实际和新闻集合起来, 这样才能发掘出更多的新闻题材。

参考文献

[1]陈若霞.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培养初探[J].青春岁月, 2013, (7) .

[2]金红梅.浅谈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J].黑河学刊, 2010, (7) .

[3]张宗梅.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从哪里来[J].青春岁月, 2012, (18) .

基层电视台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篇9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敏感性

新闻节目讲究时效性与真实性, 因此, 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就成为基层电视台广大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基层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新闻热线, 缺乏主动性的新闻采编, 使一些新闻成为“旧闻”。此外,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基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自然成为基层电视台的重要工作之一, 是避免基层电视台在激烈的行业中而走向没落的对策之一。

1 提高基层电视台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觉悟

作为党政机关的舆论喉舌, 基层电视台是承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角色, 而作为基层电视台的主要成员, 新闻记者是这一工作的实际承担者。对新闻记者来说, 除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外, 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觉悟是获取第一手新闻的重要保证。责任感与政治觉悟的欠缺将使新闻记者对某些新闻事件敏感度降低, 无法抓住第一手新闻素材, 尤其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缺少一手新闻素材将直接导致基层电视台的竞争力下降。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需要对政府相关方针、政策进行深刻解读, 并及时传达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不仅如此,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也要时刻关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事件, 并能够站在道德与法律的角度对引起社会舆论的事件进行持续性报道;同时, 可以开通网上互动平台, 积极与观众进行沟通, 及时解答热心观众提出的问题。

2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

受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综合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工作内容与上一级电视台记者并无区别, 因此, 在对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自身要求并没有降低。相反, 由于更加接近基层群众, 基层电视台记者对自身的要求更高, 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中需要深入到各行各业, 与不同类型的基层群体进行接触, 因此, 丰富的知识储备成为基层电视台记者新闻采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基层新闻记者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将使其对新闻事件更加敏感, 即便缺乏相关知识储备, 通过临时学习, 也能够弥补其中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是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不断成长的必然要求, 对基层电视台新闻采编、报道等工作意义重大。

3 培养基层电视台记者的新闻挖掘能力

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是新闻热线, 但单一的资讯渠道限制了新闻节目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过分依靠热线培养了新闻记者的懒惰性, 导致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开展极为不利。网络与数字终端的快速普及, 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快速、广泛传播, 然而, 对于基层电视台来说, 网络与数字终端是一把双刃剑, 在为记者提供一手新闻素材的同时, 基于网络与数字终端的新媒体也对传统新闻行业造成了冲击。

4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

新闻记者自身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实践, 新闻记者所到之处都有新闻, 只不过是新闻价值有所不同。作为深入到新闻一线的记者, 基层电视台对新闻采编、报道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 需要新闻记者不断获取新闻素材, 深度挖掘新闻线索隐含的价值。例如, 在某偏远地区出现了有偿献血的活动, 而活动发起方并不是正规的医疗机构, 在掌握该信息后, 该地区电视台新闻记者深入一线, 在参与献血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许支离破碎的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整理, 该记者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原来, 该机构是国外一家生物制药公司, 为获得我国人口DNA图谱而在我国各地举办有偿献血活动, 这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安全。该记者将所掌握的材料带回电视台, 并向上级机关与公安机关进行汇报, 通过跟踪报道, 这一违法活动被及时叫停, 且销毁了该机构所获取的所有血液标本, 并通过外交途径对该机构提起诉讼。该事件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第一起大规模的盗取血液标本事件, 最先发现该事件的基层电视台记者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

5 结语

尽管处在基层电视台, 新闻记者依然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学习, 在业务素质水平方面向上一级同行看齐。通过新闻实践活动, 基层电视台记者不断提高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在日常工作中, 基层电视台记者应当安心本职工作, 利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为基层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万雷.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成功之道[J].视听纵横, 2016 (4) .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 篇10

新闻敏感性是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尤其是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 由于受到县级电视台覆盖范围、机构层次等多方面的影响, 很难像中央以及省市电视台记者一样, 能够收到外界提供的海量新闻线索, 所以, 大部分新闻线索都需要自行挖掘。这就要求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能够准确地发现各种新闻线索, 并及时地进行线索捕捉以及深度报道, 这不仅是提高新闻节目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于提高电视台收视率、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县级电视台记者具备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性及原则要求

新闻敏感性, 主要是指新闻记者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 对各种新闻素材的捕捉能力, 也就是常说的“新闻眼”。对于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来说, 由于外部提供的新闻线索数量相对较少、层次不高, 因此更加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能够及时捕捉发现新闻, 并在印证新闻线索客观、真实、准确的基础上, 进行详细的深度报道。

新闻敏感性有着明确具体的内涵要求, 作为记者, 增强对新闻的敏感性, 首先应该准确地把握新闻的各项要求, 只有具备较强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重要性的事件才能作为新闻线索, 并且对具有这些性质的事件进行深度的跟踪挖掘。其次, 新闻敏感性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能够通过各种表象对事件的本质进行准确的剖析, 挖掘出线索的内在价值。最后, 新闻敏感性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观众视角, 能够充分考虑观众的现实需求, 对有关的新闻内容进行筛选提升。

三、县级电视台记者提升新闻敏感性面临的问题分析

如今, 很多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不强, 对各种新闻线索的嗅觉钝化, 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都没有及时地进行开发利用, 这也是造成很多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整体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深入分析,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 一些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对新闻报道的工作主动性不强, 有的记者发现新闻、捕捉新闻、跟踪新闻的兴趣不高, 自然也就难以掌握相应数量的新闻资讯。特别是县级新闻报道的范围窄, 获取相应的新闻资讯主要靠新闻工作者实际捕捉, 这就更需要增强新闻工作者发掘新闻线索的兴趣, 只有工作兴趣高、主动性强, 才能逐步形成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从而快速、及时的发现各种鲜活的新闻事件线索。

另一方面, 部分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很多并非新闻专业出身, 新闻工作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新闻工作的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很多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习惯于转播省市各级的新闻报道, 这主要是因为地方电视台能力欠缺, 不能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报道, 这也是很多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千篇一律, 影响收视率的关键因素。

四、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敏感性的具体措施

(一) 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担负着为县域范围内群众提供新闻资讯的责任, 也担负着宣传国家相关政策、解决群众问题、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责任, 所以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 积极主动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提升责任感和工作兴趣有助于提升新闻敏感性。同时, 作为新闻记者还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 因为新闻工作主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 很多新闻资讯都是伴随国家有关的政策方针产生的。政治敏锐性的提升有助于把握有关的新闻咨询方向。新闻工作者责任感的提升是提高其新闻敏感性的重要途径。

(二) 坚持不懈的学习, 提高自身新闻工作素养

新闻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对于县级电视台的记者来说, 特别是非新闻专业的记者, 更应该加强平常的学习, 深入学习有关新闻学的理论知识, 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 准确地把握好新闻报道的相关要求, 进而提高新闻敏感性。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 要了解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采访的对象群体主要是哪些、采访内容有哪些以及如何写作新闻稿等。在新闻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以后, 自然可以较好地把握新闻工作的方向, 从而提高新闻敏感性。

(三) 在深入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中培养新闻敏感性

只有越了解社会现象, 越熟悉群众的生活, 越清楚基层情况, 才越能找到更丰富的新闻线索。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离基层较近, 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线索, 特别是要学会观察生活, 从群众中、从有关部门了解、掌握有关的信息, 抓住敏感问题以及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不断筛选挖掘新闻线索, 不断地实践锻炼, 逐步增强新闻敏感性。

(四) 学会分析观众的实际需求

新闻资讯的关键词就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在县级电视台开展新闻工作更应该把握好这一点, 更多地了解观众的实际需求, 在此基础上挖掘新闻。只有以群众视角来看待新闻工作, 才能不断地提高新闻采编的精准性, 增强新闻的敏感性。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展过程中, 还要注意增强创新意识, 特别是要以观众的角度来思考, 思考他们究竟想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并围绕这一观众需求来确定新闻主体,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五、结语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想要增强新闻敏感性, 就应该在培养自身综合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注意分析各种事件发展以及事物变化, 以更敏捷的捕捉各种新闻线索, 促进新闻节目整体制作水平的提高。

摘要: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搜集到有关的新闻线索, 提高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鲜活性。本文针对提高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敏感性等问题, 首先分析了新闻敏感性对于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 进而分析了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制约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的主要问题, 并就加强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敏感性的有关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敏感性

参考文献

[1]王振茹.浅析基层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性[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246.

[2]张慧.论增强县市级电视台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当代电视, 2012 (7) :77-78.

[3]陈锡忠.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加强新闻采编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08) :133-134.

上一篇:网络非理性行为下一篇:后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