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法制教育

2024-06-10

就业法制教育(精选十篇)

就业法制教育 篇1

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 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 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 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其实, 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 如果, 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 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 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

中国的就业教育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 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 就业教育, 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 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 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 恰好相反,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 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 甚至可以说, 创业教育的内容, 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 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 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否则, 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改变观念, 适应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如今世界各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掀起了科技与教育竞争的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 以此来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 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2、教育转型适应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转变的需求。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 注入新的教育内容, 寻求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培养一代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 既能从事一般生产劳动又能从事某种开拓性的创业活动的劳动者。这就把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加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使

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创新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 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的视野, 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敢想敢干, 勇于创新;有经济头脑, 注重经济效益, 讲究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善于社会交往,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素质的培养, 正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 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许多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对大学生创业教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5、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先进的

理念管理学生, 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 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中的团队优势,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 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社会调研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创业教育在基础理论上,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社会实践上,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研立项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创业教育终会创造新的辉煌。

创业教育是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 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 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形成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发展的本领, 以提高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 《社科纵横》, 2006 (9) 。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篇2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937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305 元,其中3-5年工资2833元,0-2年工资5749元。

招聘要求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中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100%。

就业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就业岗位

幼师、幼儿教师、幼教、幼儿园园长、幼教老师、课程顾问、早教老师、幼教驻地记者、销售代表、幼儿园教师、教师、亲子教师等。

城市就业指数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上海。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850个]、上海[592个]、广州[580个]、武汉[375个]、深圳[345个]、成都[226个]、东莞[222个]、杭州[208个]、南京[166个]、朝阳[15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上海[7385元]、广州[6333元]、沈阳[5000元]、深圳[4999元]、苏州[4000元]、北京[3999元]、天津[3749元]、济南[3374元]、武汉[3332元]、大连[3000元]、兰州[299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教育学类,其中教育学类共10个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5,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6位。

就业法制教育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 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 教育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需求多样化更加明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职业技术学校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坚持“就业导向教学,教学服务就业”的教育理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 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首先应该面对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本着“改造已有仍需专业、开发尚无急需专业”的原则,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学校应该从师资培养、设备更新、教育管理等方面对已有仍需专业进行改进和充实;淘汰市场需求痿缩专业;增设原来学校没有但目前市场急需或近期需要的专业,并拓展各专业的专门化方向,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把专业办成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器。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必须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合作具有两种模式:一是“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量身订造”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学校教学、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二是“定向式、定点式”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挂钩实行定向培养培训,面向企业员工、青年农民工开展各类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当然,在推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中,学校同时应实行弹性学制,即允许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一定年限内积累学分达到要求即可获取毕业证书,否则不能保证学校教学、学生修业及企业用工的一体化实施。

二、 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工作需求出发,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文化课、专业课及实训课进行筛选与整合,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文化课应精简内容、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文化课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专业教学服务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目标选择内容。专业课内容的设置应突破学科本位,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职业分析等方法,对教学内容科学地整合,将有关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进行综合归类,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融合于一体,确定若干个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方向(每一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通过一个个训练项目进行教学的),并依据综合化、模块化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要求,编写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实训课程应根据行(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实训的流程应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工作的内容来设计。实训的内容应该包含有四大模块:一是基础训练模块,以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岗位实习模块,根据职业岗位面向,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四是社会实践模块,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应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融入到每个训练模块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岗位不仅需要相应的学历,还需要证明岗位适应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证书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三、 面向就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职业技术学校在其课程实施即具体教学中,应该面向学生就业需求,同企业一起创新实施诸如行动导向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它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一般分四个环节:一是课前准备,包括教学课件、教学任务书、教学设备及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及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准备;二是下达任务,教师简要陈述本次课的任务,并下发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三是完成任务,这个环节是行动导向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形成“作品”;四是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找出规律等。学生在通过对行动过程全面、主动的学习,初步了解某种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全过程,包括接受订单、确定任务、收集资料、制订计划、加工服务、控制质量、售后服务等,是学生即将从事的某一职业可能发生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最适合于订单培养,它不仅实现学生毕业一出校门即对口上岗的就业意愿,更培养学生从事对口职业所发生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开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寓教于学、寓教于做的直观教学活动,是一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鲜明的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同时进行,而且由同一位专业教师承担,实现了基础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并进的课程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当然,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有很多方法,教育者可在上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如任务驱动、模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并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是职业技术学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坚决改变传统教育单纯用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或做法,在完善“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将“产出评价”和“社会评价”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范畴。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学评价”主要包含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实验实习开出率等三项指标。“产出评价”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学生就业率,包括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二是就业质量,包括起点工资高低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社会评价”主要包含用人单位满意率和毕业生满意率两项指标。职业技术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系列调查,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所学专业的岗位需要及职业能力要求等;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专业能力调查,同时了解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组织招生就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获得“产出评价”和“社会评价”指标。

职业技术学校只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坚持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追踪,将信息反馈到专业建设、教学工作中,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针对性,使教学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五、 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抓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教学服务经济建设,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毕业生就业稳定率高低及就业质量的优劣,与学校教学质量相关之外,同德育工作及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密不可分。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就业指导,提高职业素养,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方向、是保障、是影响学生一生一世的大问题,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职业学校应该遵循“先做人,后做事”的育人理念,通过系统教学、专题讲座、系列活动、心理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现代企业培养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级,开展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服务。例如,指导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了解企业对人才品格要求及自己应具备哪些技能等;指导二年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指导三年级学生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以及择业方法、择业技巧的辅导等。其次,学校应适时提供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就业技能指导。适时进行就业技巧指导,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盲目性和踏入择业的误区。再次,学校应建立一支观念新、沟通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的专职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地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岗位要求,以敏锐的市场意识捕捉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全面指导,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甄贵章.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新型高技能型人才[J].辽宁高职学报,2005(1)

[2]任凯.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6-02-09

[3]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岳维华,席东梅. 就业导向导向教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作者简介】唐启焕(1965-),男,广西都安人,河池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讲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师。

“大学后”就业与就业教育延伸 篇4

一、高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现象的形成

由于就业教育政策的惯性, “大学后”就业现象目前尚未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关注, 也没有被就业教育和公共就业服务覆盖, “大学后”就业群体成为政策作用的盲点,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大学后”就业现象。

1.“大学后”就业没有纳入就业指导, 离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教育的盲点。

职业是个人发展的载体, 而就业是职业发展的起点, 就业选择影响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 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内容的就业能力培养应该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以足以实现就业为目标, 只要毕业生没有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教育就不应该停止。因此, 就业教育应该分为毕业前就业教育和毕业后就业教育。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率衡量指标主要采用毕业前初次签约率, 如果大学生毕业前一次性签约率低于80%, 高校下一年的招生比率将缩减至实际就业率水平。这种考核导向让高校将就业任务重点放在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 而轻视大学生离校后的就业帮扶。大学生一离开校门, 学校就卸掉了就业责任, 那些毕业前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成为就业指导的盲区。

2.政府、高校和社会对于“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 未就业大学生孤立无援。

就业实现是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靠大学生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毕业前未就业大学生更需要就业指导、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 未就业毕业生户口在学校保留3个月后退回原籍, 如果申请暂缓就业, 户口在学校至多保留2年。受教育资源约束, 单靠高校自身难以为所有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跟踪就业教育, “大学后”就业教育似乎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然而地方政府就业责任主要以辖区户籍为限, 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也没有给与足够关注。也就是说, 在3~24个月时间里, 未就业毕业生既没有被原就读高校重视, 也没有纳入原籍政府就业帮扶计划, 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没有被就业教育庇护的未就业毕业生孤立无援, 就业结果不容乐观。据麦可思调查, 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6.6%, 约有73.56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仍然处于失业状态[1] 。这个数字经逐年累加, 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学生失业群体。

3.高校创业教育缺失, 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难。

高校不但需要开展就业教育, 更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不能替代创业教育。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工作岗位不是自然存在的, 而是由开拓者创造出来的。就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岗位搜索和匹配能力, 而创业教育则能够培养大学生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然而十几年来, 创业教育仅在几所高校试点, 尚未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从毕业生创业情况来看, 据麦可思调查,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1] 。大学生创业受其家庭文化影响较大, 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 而就业率最低的无业和失业家庭因其企业家文化的缺失, 其子女自主创业比率最低。这说明学校创业教育缺失, 没有普遍提高毕业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 即使在难以就业的困境下, 就业难的压力也没有驱使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创业。

二、毕业生“大学后”就业现象的成因

高校毕业生滞后就业既有自身原因, 也是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就业教育、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就业政策是主要因素。

1.职业定位模糊和社会资本约束延长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期。

职业和人的匹配是职业特性与人格特征相互选择的结果。个人与职业关联的人格特质可以称为职业人格, 不同的职业人格对职业特性的要求不同, 确定适合自身职业人格的职业定位是职业选择的基础[4] 。大学生就业选择期涵盖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 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的滞后让大学生就业选择期从毕业前延伸到毕业后, 形成“大学后”就业现象。职业定位期的延迟源于职业定位的模糊, 这是就业教育作用的结果。就业教育除就业能力培养外, 还应通过职业人格识别教育帮助大学生职业定位, 大学生在职业定位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5] 。在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基础上, 大学生依靠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实现就业[6] 。从就业教育开始到职业定位为止为职业定位期, 从职业定位到就业实现为职业搜寻期。当前的就业教育重视就业能力培养轻视人格识别教育使得职业定位期延迟;大学生社会资本匮乏且社会资本积累缓慢拉长了职业搜寻期。“两期”延长形成了“大学后”就业滞后期。

2.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试错心理共同作用拉长了就业搜寻期。

首先, 正规工作岗位的稀缺性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在竞争中失利的求职者从最优目标到次优目标的调适需要经历一个多次失败后逐步修正期望值的过程, 就业期望值的梯次修正促成了就业滞后期;其次, 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增大了劳资双方选择的失误风险, 重新选择开始了新一轮的职业搜寻 (吴可明, 2004) ;最后, 大学生初次就业普遍存在试错心理, 喜欢尝试不同工作, 不甘心长期驻留在一个岗位而频繁跳槽, 这就形成了持续的职业选择。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试错心理的共同作用拉长了就业搜寻期。

3.就业的过程性和招聘的常年性催生“大学后”就业现象。

计划经济时期, 大学生就业和单位招聘几乎同时完成。与毕业生计划分配不同, 市场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信息搜索处理、预期调整和不断试错的过程。就业的过程性迫使用人单位改变过去毕业前集中招聘的惯例, 部分单位及时调整招聘策略, 开始常年招工。这两个方面使大学生就业呈现常态化。如果大学生毕业前没有实现就业, 毕业后就进入一个期限不等的就业选择期。

4.计划经济时期毕业即就业的观念使就业教育缺乏延续性。

就业教育或就业指导是应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而产生的, 继承了计划经济时期毕业即就业的观念。与计划安排就业不同, 市场化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不同, 市场机制作用必然存在一个效应时滞, 这个时滞阶段将大学生毕业和就业分离开来, 大学生毕业即就业现象已不是必然, “大学后”就业成为常态。相应地, 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应该从毕业前延伸到毕业后阶段。然而, 高校没有及时应对市场化就业需求, 没有提供延伸性就业教育, 如此“刻舟求剑”, 必然会出现“大学后”就业现象。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识别自身职业人格, 缩短大学生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

就业实现的内因是大学生基于就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自主职业搜寻匹配能力。高校就业教育除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外, 还需要帮助其识别自身职业人格。就业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个性特征进行个性化教育设计, 帮助大学生尽早识别自身潜在个性特质, 明确职业定位, 缩短职业定位期。在此基础上, 借助社会资本搜寻和匹配适合自身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工作岗位, 尽早实现初次就业, 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自身职业人格, 修正职业定位, 提高职业匹配效率。

2.政府、高校和社会协同行动, 共同分担“大学后”就业责任。

失业大学生就业实现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政府应该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能力训练, 或者委托私营培训机构组织未就业大学生培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将就业指导服务对象延展到毕业后半年内的大学生, 让其享有应届毕业生权益, 就业工作人员应该分工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跟踪服务, 为其组织专门的校园招聘会。优秀的暂时未就业毕业生可以留校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助理, 在此期间通过高校的就业帮扶实现就业。鼓励企业聘用失业大学生, 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可以享受额外的优惠政策。

3.建立社会补偿机制, 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

麦可思调查表明,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毕业生求职成功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 无业与失业家庭毕业生求职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会”, 每得到一个面试机会需投递简历最多、求职成本最高。无业与失业家庭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家庭毕业生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更需要就业服务援助[1] 。当前, 应首先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实现就业。一是要建立贫困失业大学生社会救济制度, 帮助其度过失业难关。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失业大学生统计工作, 建立倾向贫困家庭的失业大学生就业援助帮扶计划。三是将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险, 发放失业保险金。

4.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结合, 提高失业大学生培训效率。

除专业知识外, 胜任工作岗位还需要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学毕业生亟待提升的素质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能力。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不是由于知识技能的缺乏而是经验和综合能力的缺失。失业大学生的培训除职业技术培训外, 还需要进行素质能力的专门训练, 如信息搜集分析、人际沟通和商业谈判等情景模拟训练。

5.建立专项基金与风险补偿机制, 激励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越是就业环境好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越低, 12%-15%的创业是源自失业的被动性创业。但被动性创业者往往因家庭经济条件约束难以实现成功创业, 创业政策应该在激发有创业压力的失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基础上, 为失业大学生建立专门的创业启动基金。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创业风险补偿政策, 目前, 我国各地的扶持政策对创业失败者有补偿规定的较少。从实际情况看, 创业失败的损失均由大学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 这显然对鼓励和促进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利。如果经过专家鉴定, 政府给予不是人为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创业尝试者一定比例的损失补偿, 创业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而大学毕业生创业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2][3][7]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丁立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人格与社会不适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 :7-11.

[5]刘维政, 罗萌.浅析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2) :206-208.

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篇5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410200)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准备教育,培养目标是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在进行教书育人的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就是进行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技术,培养技术人才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学观理念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目前,职教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大多数教师是由普通教育转轨搞职业教育的,很少有真正的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新的教育观念的学习和转变相对滞后于普教,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于我们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的思想,职业教育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主要是应试教育,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条件的约束,因此在针对农村生源进行航海职业教育培训时,要以人为本,拓宽专业口径,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广泛培养市场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走特色发展之路,创建高职教育品牌”是当今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和共同发展追求。须具备较强的能力,应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向既有具备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显得极为迫切,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正视自己,不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通过自学、专家讲座、教研活动、课堂实践等形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同时应重视“有岗敬业、虚心好学、与时俱进”的教育,以积极的心态,去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二是从工科院校招聘一批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或从生产一线聘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学校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结合起来。“职校姓职,重在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始终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内涵所在。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宗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正确处理好专业课、文化课的关系,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简化难度过大的内容,优化重组知识结构,构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系统知识框架,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重点,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养。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配备必须的试验器材、操作工具和原料,把教学活动尽量搬到学生即能动手,又能动脑的现场,让学生边学边实践,从而加深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实践的操作,提高技能技术水平。

三、校企合作,搭建教育和就业的平台

把建立符合专业设置标准的实验实习基地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与社会企事业等单位挂钩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校企联办,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实行产教结合,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水平,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

合。同时,也使学生得到职业道德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的熏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既得到学校的认可,也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熟练的技术工人现在比较短缺,技术学校的学生就业好于本科大学生的现象正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在好的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人才,走出校门就能就业,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改进评价办法,让评价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就业,获得技能,这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对职校学生的评价方法必须科学,应逐步建立“专业技能水平分阶段达标考核”的评价体系,做到“考教分离”,严格考试制度,“以考促练”“以赛促练”,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学到真正的专业本领。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能力考核,改革考试方法。由于各门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课程考试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应制定一套旨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制综合考试机制。这种新型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单一笔试考核为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测试。如德育课考试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并未降低对学生考核的要求,在题型上体现综合能力的考核。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科目考试既有理论考核,又有占比例较大的技能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与就业 篇6

千千万万个学子为了报效国家和报答父母,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不惜“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头悬梁,锥刺股”,吃尽苦中苦,真可谓用心良苦!

由此足见求职立业之艰辛,望子成龙之心切。而要实现理想就得拼搏就得竞争,这也是必然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是当今中国,人口急剧膨胀,加之企业改制、机构改革、高校扩招、人世挑战,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竞争压力旷古空前。家长、学生对就业的渴盼和关注程度前所未有。随着高校扩招效应的显现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必然。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双向选择”的主动权无疑在用人单位一方。这种“买”方市场的出现又无疑抬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门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横挑鼻子竖挑眼,择优选用是不争的事实。而择优的方式一般为笔试、面试、实际操作、综合考察等,这些方式和程序着重考察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即综合素质。这种要文凭而不唯文凭,重在高素质、高能力,好中选优的用人机制,无疑有利于那些德才兼备、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就业。而这些素质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和推崇的。也就是说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使毕业生具备这样的素质。显而易见,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毕业生就业,高的就业率需要成功的素质教育。所以推进素质教育是市场所需,民心(社会、家长、学生)所向。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清这种市场趋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主动改革,自觉推进素质教育,以便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人民、促进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都应从各自角度共同努力,方能奏效。

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宗旨,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教市场之所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紧盯市场,改革创新,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着力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化人才。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今天的学生必是二三十年后之国家栋梁。试想,20年后,将是全新的生命科学时代,那今天的生物课就不该不重视;20年后去世界各地也许就像今天去全国各地一样方便,那今天的外语教学就不能追求只有高分的“聋哑”英语;20年后电脑网络无处不在,那今天的电脑课就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一句话,今天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全面发展,没有高素质是绝对不行的,而“高学分”“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只有善学习、会创造才是高素质;只有德智双全、身心健康才是高素质。这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理所当然应成为教育事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工程师的各级教师,一定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敢于创新,不仅应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最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要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和常识,以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择业方法,按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及早弥补自身能力素质之不足。把做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放在第一位,因为做好这些工作取得的成效远大于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成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因材施教,教会学生“乐学、勤学、会学”,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启发学生,以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以现代的观念武装学生。

作为学生第一学校的家庭、家长要为孩子全面成长、提高素质创造先机。首先家长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作出表率;其次,要注意对孩子进行高尚品行、文明礼貌、健康人格、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切忌过分包办、溺爱、放纵;第三要根据孩子年龄和学业的发展,适时提供发展德、智、体、美、劳所必需的物質条件,如玩具、学具、书籍等;第四,要有意为孩子创设培养其艰苦奋斗、坚强毅力、识多见广的条件;第五,要注意了解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搞好教育,促其全面健康成长。

作为学生成长大环境的社会,一定要抱着对下一代负责、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强化政府管理机能,树正气,除邪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要尽可能地健全各种社会服务功能和文化设施,如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科技馆等,为青少年全面成长创造条件;更要为学生就业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为毕业生公平竞争和社会合理选人用人制定规章,以进一步形成规范、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为了就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一定要志存高远、胸怀博大、放眼世界、脚踏实地、勤学好问、动手动脑、善思多研、文理兼通、学创具能、身心健康;要自觉培养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业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及择业能力;要自觉养成讲公德、有礼貌、守纪律、能吃苦、勤动手的良好习惯,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多种能力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更早更好地就业,为终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业导向”下高职法制教育的反思 篇7

一、“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必修课进行。该门课一般开设在大一阶段,共54个学时。其中,它的大部分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两章内容为法律知识。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教师法律素质偏低等原因,不少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二是学院组织的普法教育。其是由学院纪检监察部门每年按照司法局的要求开展的普法教育,一年一次,主要方式是向全体师生发放普法教育考试试卷。而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普法考试在实际中往往变成照抄照搬,应付了事。卷子虽然交了上去,但写的内容就连自己也未必清楚。

(二)法制教育的效果

为了解以上两种方式的教育效果,笔者对本校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抽查,发现现实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核心。而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如当问及“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是否有保留小票的习惯”时,96%的学生选择“没有”。这种法律意识的缺乏会给学生们将来的维权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法律知识欠缺。对于非法律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法制教育的目的虽然不是使他们掌握非常丰富的法律知识,但是与生活和学习相关的的法律常识还是应当熟悉。而在调查中发现,当问及“盗窃他人QQ帐号是否违法”时,有42%的学生选择“不违法”,34%的学生选择“违法”,24%的学生选择“不清楚”。

三是法治精神不足。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是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而当今高职学生在法治精神方面也非常欠缺。如当问及“假如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你该怎么办”时,有68%的学生选择“自认倒霉”;有23%的学生选择“同商家理论”;有2%的学生选择“到消费者协会”投诉,还有7%的学生选择“其它”。

(三)法制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在“就业导向”意见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许多与专业技能“无关”的课程被删减或剔除掉,法制教育在课时、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都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

一是法律课程较少,专业针对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进行,而该门课中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又少之又少。从实践效果来看,将法律教育放在从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该门课程的教学对所有专业不加区分,而不同专业又有各自的特点,对法律素养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它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二是法制教育途径少。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以外,很少有高职院校会开展其它类型的法制教育方式,而象学院组织的普法教育又多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自学一部分法律知识外,能够亲身体会、参与法律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薄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是师资队伍力量弱。法律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教育,它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法制教育的人员大多是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基本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法律培训,更没有从事过法律实践的经验,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往往是纸上谈兵,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二、正确理解“就业导向”对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要求

(一)“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的一种切合实际的指导方针,它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促进高职学生就业为目的,按照职业岗位的客观需求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侧重于教学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法律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就业等许多方面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就业导向”方针对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要求不但不是可有可无,而且是非常明确的。“2+1”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大多需要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加必要和迫切。

第一,职业岗位的特点需要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入,大多数职业岗位除了需要高职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他们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常识。如公司或企业的会计职位除了要求从业人员会进行日常的帐目处理外,还要求他们熟悉《会计法》、《税法》等法律法规。

第二,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职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其合法权益则往往容易遭到侵犯。如很多学生在假期打工或定岗实习时,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都会碰到克扣或欠发工资的现象。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的愿望。当问及“你觉得高职学生是否有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时,97%的学生选择“有”。当问及“当前学校的法律教育能否满足你们的需要”时,86%的选择“不能”。当问及“你最想了解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时,答案则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经济法》等方面。可见,高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

第三,为了避免违法犯罪,高职学生更加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现代社会由于犯罪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合法的行为实际上都已经触犯到了法律。为了避免违法犯罪,高职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有些高职学生由于不懂得国家禁止传销的法律法规,而误入歧途,不能自拔,甚至走向犯罪。

(二)“就业导向”下高职法制教育的目标

对于高校的法制教育,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在1995年12月28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提到:“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内容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

该文件指出了高等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任务、核心和内容,对高职院校开展法制教育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该文件对于高职院校和普通的本科院校没有做进一步的区分,在于高职院校有效的在校学习时间以及法制师资资源稀缺等现实情况下,其中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在“就业导向”的指导方针下,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对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给定具体的目标。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法律知识,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岗位需要。这是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的前提。二是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方式、地位和作用,自觉遵纪守法,具有合法维权的意识。这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核心。三是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的具体表现。

三、“就业导向”下加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要把加强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纳入到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设置。首先,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行业要求合理设置相应的法律课程。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开设与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选修课。

(二)精心选择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在讲授知识时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高校,它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在选择授内容时,任课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讲授该行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特别是学生在将来的工作或生活当中可能遇到了法律知识。另外,由于专业的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差异,如师范类的学生比较侧重于关注《教师法》,而理工类的学生则比较侧重于关注《劳动法》,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改革传统授课方式

对于高职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一般不喜欢那种纯理论性的、学术研究性的授课方式,而比较喜欢生动有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在法律课程的教学当中效果尤为明显。因此,任课教师应注意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教学案例,用案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在采取该种教学方式时,也不排斥其它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四)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毕竟有限,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法制教育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注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如学校可主动加强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单位或组织的联系,建立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参观监狱,邀请法律界人士进校举办讲座,播放法制教育电影和专题广播,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完成为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任务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承担高校法制教育任务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法律专业的背景,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各高职院校应通过进修培训、法律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建设一支既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又熟悉实务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还可以采取聘用律师或其他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办法优化教师结构。

结语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任务,不能因为确立了“就业导向”的指导方针就削弱了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而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也应适应其学生的特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莺.“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法制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岳秋丽.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2010(9).

[3]胡俊文.和谐语境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探讨[J].警官文苑,2009(1).

[4]韩世强.基于“依据”与“方法”视角的高职法制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5).

中等职业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 篇8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就业, 但不等于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有重要作用, 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结果, 但不能因此简单地把就业确定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应包括三个方面: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和升学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功能是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 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形成职业能力,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

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十二个字, 即“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使无业者有业”是指职业教育职业功能, 即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 形成人的职业道德与智能, 使职业者能够胜任和热爱承担的职业岗位。具体而言, 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应该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培育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交往与协调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抗挫折等各方面的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升学功能是合理的, 升学教育对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是有利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指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当然, 职业学校要以“就业教育”为主, “升学准备”为辅。同时, 职业学校的“升学”应该强调“职业技能优先”而非文化基础优先。

就业法制教育 篇9

一、美国女性教育

1. 美国中小学教育现状。

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 女性教育问题已经转变为性别与教育问题, 不再单独提女性教育, 因为美国很多城市的中小学生成绩早已经是阴盛阳衰, 这些学校要关注的更多的倒是男生教育问题。在美国, 中小学女生在写作能力上远远超过男生, 而男生的数学又略微胜出女生, 从而导致进入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新变化。

大学男生在数学上表现很好但是阅读上女生明显占优势, 原因在于女中学教师教阅读时男生的成绩比女生落后一年半的水平, 这对男生上大学有很大的后遗症。一项针对同性教师对学生影响的新实验发现, 同性教师明显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同时也会增进互动。比如, 教科学学科的女教师会增强女生对科学的认识维度, 使女生认识到科学对女性的未来也是很有用的。然而, 由于中学大多数科目的老师都是女性, 这样就导致师生之间的性别动力 (gender dynamics) 在缩短女生科学和数学方面与男生的差距的同时更加损害了男生在阅读上的成绩。另有研究表明, 单亲妈妈的孩子在同性教师的教导下成绩会更好。该研究还指出, 男生阅读成绩不如女生是因为男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所致。

除了从教师性别做了研究之外, 美国中小学校还尝试了单性别班级 (single-sex) 授课制。美国设有单性别课堂的学校从1995的3所增加到2006年的253所, 2010年增加到540所。单性别课堂既能提高考试成绩, 还能提升学生自尊。哈佛大学2008年资助的一项调查表明, 超过1/3的家长愿意将小孩送到单性别学校接受教育。1964提案的美国民权法案第九条修正案于1972年获得通过, 这是美国保证性别平等教育的法律意义上的起点。美国最高法院1996年就单性别公立教育立宪, 2001年时任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参与修订新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NCLB) , 1972提案的教育法案第九条修正案于2006年获得通过, 该修正案为美国更多单性别班级或单性别学校的推行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采取这项对策既听取了研究专家的报告, 也进行了对群众的大样本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当男生在场时女生普遍表现得自信不够, 且更不受老师关注。女孩的特点表现在: (1) 课堂提问讲究温和舒坦; (2) 对课堂提问中购物之类问题反应积极; (3) 喜欢在轻松环境中学习; (4) 既能合作学习也能单独学习。而男孩子则不同: (1) 喜欢竞争; (2) 喜欢活动; (3) 喜欢计时任务; (4) 常常等待别人回答问题, 以免自己答错被嘲笑; (5) 对课堂提问中体育运动方面的问题反应积极。

2. 美国女性教育概况。

美国最早的女性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1742年的伯利恒女子神学院 (Bethlehem Female Seminary) , 这一阶段的女子学校主要是出于宗教考虑而设置的神学院。1814年爱玛·威拉德在家里开办一所女子寄宿学校, 1821年她获得资助开办美国第一所女子高校, 即特洛伊神学院 (Troy Female Seminary) 。女子神学院主要培养女教师和文艺复兴时期注重古典写作的古典共和主义贤妻良母。之后的美国女性教育使命在于培养女性领导和管理者, 开启女性的潜力, 营造男女共校中女性所不能享受到的良好学习环境, 增强性别意识, 帮助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强, 将自己的才智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社会。这一历史阶段的女性教育已经转移到大学教育, 美国在1960年有298所女子学院。下面拟就三所颇具代表性的女性院校管窥美国女性教育。

塞伦学院 (Salem College) :“Smart Women, Wise Choices (聪明女人, 明智选择) ”。

1772年女子学校成立于北卡罗来那州, 1866年正式成立塞伦女子学院, 1890成立塞伦女子大学。教育强调理智, 创造性和足智多谋。塞伦女子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女子院校。

该校现任校长说, “现在女孩和妇女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 人们可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如今还像230年前或甚至25年前一样, 需要单性别院校?不幸的是, 过去几年的研究看来女孩和妇女有时仍然在男女同校的课室中受到欺骗。20世纪初叶的研究或许大家都知道, 当时的研究做出过结论:老师在课堂上点女生的名的可能性更小。当男生齐声回答问题时, 老师会听;而当女生齐声回答时, 老师将更有可能告诉她们, ‘当有发言时, 要举手’。此类事态向女孩们传递出某种敏感的信号:女孩应该谦恭礼让, 老师们希望女孩不要像男孩一样果敢, 冒险。”

这项研究也表明了这些信号的可怕结果:女孩们的早期学校教育使得她们的成绩倾向于优于男生, 尤其是在阅读和语言技能上。然而, 青春期到来时, 女孩经历一种自尊的急剧低落。这种自尊心的下降正是她们在学业表现上低落的前兆。所幸的是, 女子大学看来减轻了年轻女性在学校学习经历中的这种不公平。而且, 女子大学还取得了额外的收获。一项研究表明, 与男女同校的女生比起来, 女子院校有如下优势:

女子大学的毕业生求得高薪职业 (如法律、医学、商务管理、计算机科学) 职位的可能性是后者的七倍;

虽然女子院校毕业生只占所有取得学士学位的女性的4%, 但是她们在《财富》杂志登载的1000家公司中女性董事会成员超过1/3;

女子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待遇超过国内其它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值;

超过80%的女子院校毕业生会进行研究生深造, 而且获得博士学位 (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 和进入医学院校的可能性超过后者两倍多。

卫斯理学院 (Wesleyan College) :Forever first for women’s education (永远做女性教育的第一) 。

其前身佐治亚女子学院 (Georgia Female College) 于1836年获准成立, 是美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1840年率先开始为女性授予学位, 这成为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转折点, 后改名为卫斯理学院 (Wesleyan College) , 宋霭龄和宋庆龄分别于1909年和1913年毕业于该校, 宋美龄原本与宋庆龄于1909年投靠宋霭龄, 宋庆龄得以正式入学, 宋美龄因当时年龄太小未能正式就读该校, 1912年得以入学, 但1913年因两个姐姐均陆续毕业回到中国宋美龄只好转到离哥哥宋子文就读的哈佛大学较近的韦尔斯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就读。

卫斯理学院的愿景为办一流女性教育:追求卓越、笃实信仰、服务世界。其使命旨在提供一种终身智力发展、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的教育。学院提供了终身学习和成长的价值观基石: (1) 卓越学识和判断思考、以诚待人、以礼待人、笃实诚信; (2) 师生乐教乐学, 以互动合作为自豪; (3) 相信艺术乃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 (4) 在探求目的和理解中注重精神信仰; (5) 在为人民服务时要做有责任心的公民和有民族伦理道德的领导; (6) 尊重宗教、文化和人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才是理解、创新和社会公正的强大力量所在; (7) 承认个人的影响和团队的力量; (8) 欣赏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9) 生活需要笑声、幽默和热情。

韦尔斯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Not to be ministered unto but to minister (关照别人而非受人照顾) 。

韦尔斯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创建于1870年。其使命是为世界上每一个希望学有所成的女性提供优质的教育。她们在学院里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以便将来从政, 甚至竞选美国总统。威尔斯利学院跟麻省理工学院实行交叉注册。韦尔斯利学院的学生都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 强调数学、实验科学、外语素质, 数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要求报考者必须有4年以上的中学数学学习经历, 并且需要至少学习过两门中学实验科学, 报考语言和文学专业的考生至少有4年的中学现代外语或拉丁语、希腊语学习经历。韦尔斯利学院出过不少名人, 冰心于1926年在此获得硕士学位, 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于1959年从该校毕业, 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1969年从该校毕业。

韦尔斯利学院的校训“关照别人而非受人照顾”体现几层价值观信仰: (1) 有所作为; (2) 慎密思考; (3) 尊重多样性; (4) 求真务实的领导能力; (5) 服务意识。韦尔斯利学院坚信Liberal Arts (博艺)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博艺教育与现实技能培养的结合正是培养精神又广博 (deep and broad) 的T型 (T-shaped) 人才的必经之途。博雅的知识和文化教育为女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决策视角, 使女性能够质疑严密, 争论中肯, 决断公正。同时, 这种博艺教育业培养了女性的“道德意识”, 具有清楚、明晰、公开的道德伦理底线。这种教育给传统博艺教育输入两大技艺模块, 即“人类系统”的有效沟通和灵巧管理, 从而构建起韦尔斯利学院的严谨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英国女性教育

尽管英国是女权主义先锋, 但是处于怀孕状态的女性在求职中仍然受到歧视, 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预计要实现教育和职业受聘上的性别平等至少还要等20年。英国中学教育的历史传统就是单性别教育, 不过在19世纪绝大多数都转为男女共校。英国虽然并不像美国那样在中小学设置单性别的课堂授课, 但却比美国有更大比例的单性别学校。

目前英国全国公立教育系统只在伦敦设有一所温特伯恩女子小学 (Winterbourne Girls School) , 该校建于1906年。该学校校训采用拉丁语单词VINCAM (to win, to conquer) , 汉语意思是“赢, 征服”, 校训释义:我们共同征服种种挑战, 包括学业、体育运动和个人方面的挑战。学校通过创设人人安心的学习环境来鼓励全面的积极正当的学校生活, 其办学宗旨: (1) 赋予每个人平等机会接受广博而均衡的教育, 发掘潜能, 提升素质 (成就感) ; (2) 培养自尊、自立、快乐、合作精神 (自我感) ; (3) 在学校、集体和学业训练中让师生互动合作 (参与感) ; (4) 无论种族、年龄、性别或能力, 都要相互尊敬, 以礼相待 (相互尊重) ; (5) 保持与家长、学校理事会、其它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沟通 (沟通) 。

学校重视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注重家校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信息传播技术和宗教教育, 基础课程包括历史、地理、设计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和游戏。2002年增设了人格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参与指导孩子阅读, 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认识人类世界的能力。学校就性和人际关系教育方面进行专门计划, 要求教师有一种宗教和文化的敏感意识开展教育, 进行性教育时都要通知家长, 性教育教材和资料要让家长参与选择。

英国巴茨皇家女子学校 (Royal School, Bath) 成立于1864年, 专为3到18岁的女孩提供学前直至中学毕业的走读和寄宿教育, 学校分为托幼、小学、中学和大学预科部。同时学校为寄宿的学生提供一流的寄宿服务, 这服务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挑战的并令人神往的学习环境。学校办学理念:欢笑和对学习的终生热爱, 合作和友情, 驱动力和决断力, 启发和参与, 抱负和成绩。巴茨皇家女子学校的特色在于将“精神关怀” (Pastoral Care) 与学业教育紧密结合, “精神关怀”来自每一位老师的倾听、谈心, 并报送专职协调人员进行干预。“精神关怀”为每一个女孩提供绝对的关照, 以保证孩子的快乐和健康发展;“精神关怀”教会孩子互相关心, 互相照顾, 让学校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和助人为乐精神的社区, 从而给孩子一种归属感;“精神关怀”既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感, 又保证了个人自由, 从而使校园充满友爱, 合作和积极肯干气氛。

就单性别学校的研究, 英国2009年有一项高考调查, 女校的女生成绩普遍高于男女共校的女生成绩。还有研究表明, 单性别学校的性别刻板印象比较不明显, 女校的女生感觉数学和科学学得更自信, 男校的男生感到英语学得更自信。在职业生涯中, 女校出来的毕业生收入更高。

英国女性教育跟美国相似, 中小学阶段女生普遍比男生各方面表现都强, 连数学和科学都略胜男生, 因而英国也主要是采取扶持男生的教育。英国女性高等教育不如美国发达, 目前基本上没有单独设置的女子大学, 只有屈指可数的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下辖的女子学院。

针对中小学学生学业和中小学教师的阴盛阳衰, 英国也有研究指出, 男性教师的榜样作用对男女生都有积极影响。不过这项研究为经济学界学术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呼吁政府给中小学老师加薪从而增加男教师到中小学从教的可能性。

三、性别教育之趋势及其启示

从历史上看, 美国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单性别教育走在英国之后, 但是高等教育阶段明显走在了英国的前面。19世纪以前单性别教育非常普遍, 19世纪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男女共校教育,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男女共校成为普遍现象, 进入21世纪以来单性别教育再次回潮。有研究者称, 19世纪单性别学校纷纷转为男女共校并非依据系统的科学研究, 而是出于财政投入、性别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的考量。不过有些国家和地区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单性别学校教育, 比如比利时, 智利, 英国等国家。

1. 单性别教育趋势。

单性别教育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都有新的实践优势:第一, 学生表现自我。单性别学校的男孩子易于缓和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而变得更加具有合作意识。他们不会像男女共校因女孩嘲笑而放弃学习诗歌、舞蹈和演唱。单性别学校的女孩子更加勇于冒险, 敢于竞争, 更加兴致勃勃地参加曲棍球、足球等体育运动, 不会像男女共校因男孩嘲笑而放弃学习数理、科技和工程学科。第二, 教师因性施教。一旦单性别学校的老师掌握了女性教育基本原理, 就会欢欣鼓舞地为女孩设计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机等教学计划和大纲。同样男性学校也会迅速出台合唱、舞蹈、拉丁语之类的教学设计。

西方古典课程中“七艺”的前三艺文法学、修辞学、逻辑学和后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 是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中必修的课程。单性别教育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都沿袭了这一课程理念, 这一点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和开发。

2. 性别教育的全民意识。

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学校教育中进行性别与教育研究之外, 还采取各种可能的途径努力消除普罗大众潜意识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 努力提升社会保守势力、部分家长及少部分观念陈腐的老师、专家和教授的性别教育水平, 主要途径有三:一是修正性立法;二是名家巡讲;三是各地纷纷成立公会。这些途径综合性动用了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民众的力量, 这种社会大背景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只有社会全民化的性别意识及性别教育平等意识得到全新的提升, 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才会获得均等的就业机会, 从而才能体现社会的人类学发展与人性化进步。

参考文献

[1] .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 .单中惠.西方教育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3] .金莉.19世纪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及性别定位[J].美国研究, 1999 (4)

[4] .时德生.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理念中的人生价值观透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

[5] .时德生.国外女校办学理念对我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6] .韦钰.中国妇女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7] .Barbara Miller Solomon.In the Company of Educated Wome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8] .Dee, T.S.Teachers, rac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a randomized experiment.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 (1)

[9] .Ouazad, A.Assessed by a Teacher Like Me:Race, Gender,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s.INSEAD Working Paper, 2008

就业法制教育 篇10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 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 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是指大学生群体对于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 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 包括对相应法律的情感、认知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教育就是在传授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法律思想观念、拥有健康的就业法律心理和具备较高的就业法律认知, 进而塑造大学生理性的就业法律意识,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中加强与实习、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制教育, 对提高大学生相关法律意识, 增强实习、就业与创业能力及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保护大学生在实习、就业与创业中的合法权益。

新的实习、就业与创业机制, 给大学生提供了异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他们不再始终从事单一的职业, 为大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就业与创业创造了条件。要想适应新的工作, 很好地解决即将面临的法律问题, 就需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律意识教育, 使他们树立新的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律意识, 以达到无论怎样实习、就业与创业,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法律问题, 都能够依法办事,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实现自己实习、就业与创业的目的。

(二) 提高大学生在实习、就业与创业中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呼唤专业水平高、法律意识强的优秀大学生。通过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 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就业观、创业观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 从大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出发, 针对他们所处的不同年级阶段, 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 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实习、就业与创业的能力。

(三) 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保持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只有每个高校认真负责地做好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的法制教育, 才能使每个大学生在迈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后, 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依法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法律问题。这样一来, 每个单位的生产经营都沿着合法途径有序进行, 整个国家、社会乃至全世界的经济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和稳定。

(四) 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

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法制教育, 能够从源头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当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健全, 实习、就业与创业形势还很严峻, 法制环境还有待改善, 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就业与创业的法制教育, 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愿望。

二、大学生在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在实习、就业与创业中, 受骗上当事件时有发生, 这既侵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 又不利于整个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实践中, 也存在个别大学生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用工协议, 单方毁约, 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

(一) 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 并且大多采取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单调;大多采用合班上课形式, 教学效果不好;主要进行一些理论的记忆和背诵, 跟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这样就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依法处理在实习、就业与创业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

(二) 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

由于教育模式落后, 教育形式单一, 教学方法单调, 且脱离社会实践, 致使学生对实习、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 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 依然表现出不知法、不懂法, 有的同学甚至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还有的同学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三、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成因

(一) 高校对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的不够重视。

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学科进行的。但很多高校出于对专业课的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安排的课时少, 另一方面通常采用的是合班上课形式, 上百名学生挤在一个阶梯教室, 而且为了给专业课让路, 该课程大多安排在学生已经身心疲惫的时间上课。学校的不重视, 学生的不重视, 导致任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也渐渐失去了上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 教材内容简单枯燥, 实践性差。

由于教材的改编, 将原来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种教材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本书, 并且法律在其中占的比例更少。教材内容仅限于对一些基本原则的简单解释, 根本无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法律问题。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有限的学时解决各种法律问题, 最终导致教育效果的降低。

(三) 教师之间缺乏协作, 学科之间缺乏交流。

实践中, 各高校的实习、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老师通常分别属于不同的系部和教研室, 互相缺乏协作, 不利于综合教育力量的发挥。

(四) 社会整体法制环境尚待改善。

不得不承认, 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现象层出不穷, 这就使得有的学生认为法律是不可信任、不可依靠的。

四、提高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效果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

(一) 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让高校的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形式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出来, 采取多种多样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如带领学生去人民法院旁听审判案件, 举办模拟法庭表演, 进行假期实习、就业与创业的实践活动, 撰写相关调查研究报告等,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法制教育当中, 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主动的探究者。

(二) 加强校内外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 共同提高教育效果。

要花大力气整合校内的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将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 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法制思想体系, 提高法律意识。

同时, 还要整合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 明确分工和领导体制, 落实责任制, 加强管理, 提高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效果, 并开展相关法律研究, 加强对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的法律咨询和指导。

(三) 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不能把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只放在临近毕业时突击进行。大学生的相关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新生开始提早进行相关法制教育, 做好相关法律知识的记录和储备工作, 使他们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法律素养等。

(四) 加强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结果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律意识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工作, 选取最新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资源, 不断更新原有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 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把握时代脉搏, 使学生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在实践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加强实习、就业与创业指导人员的法制教育。

各高校需要加强对本校从事实习、就业与创业指导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使他们成为相关领域的法律专家, 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实习、就业与创业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 还要熟知大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 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

(六) 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 强调诚信精神和维权意识。

高校要尽职尽责, 指导大学生认真学习与毕业生实习、就业与创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习、就业与创业促进法》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与其他相关学科展开联动, 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实习、就业与创业观念,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 将来一旦遇到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 能够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 形成实习、就业与创业法制教育的社会氛围。

高校的实习、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还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 缺乏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高校相关部门应当走出校门, 做好与社会的衔接与联动。通过组织老师与学生到其他高校及法院、监狱、劳动监察部门等进行相关的参观、访问和考察活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进行实习、就业与创业指导法制的实践活动, 提高实践水平和解决相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让知识活起来, 以备将来解决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上一篇:人口调控下一篇:网络互动与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