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决路径

2024-05-02

法律解决路径(精选十篇)

法律解决路径 篇1

近年来, 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住房产权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成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话题。而农村住房产权改革中, 又以“小产权房”问题呈现的矛盾更深、情况更为复杂, 如何从法律层面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正是本文理论探索之所在。

一、统筹城乡发展之“小产权房”:本体论

1.“产权”的内涵

谈论“小产权”之前, 必须了解何谓产权。学术界通说一般认为,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 产权就是对物品或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一般包含以下规定性。第一, 产权是依法占有财产的权利。第二, 产权的排他性意味着两个人不能同时拥有控制同一事物的权利, 产权的这种排他性是通过社会强制来实现的。第三, 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 即产权一般可分解为归属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第四, 产权的行使并非是无限制的:一是产权分解后, 每一种权利只能在法律或契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二是社会对产权的行使可能会设置某种约束规则。第五, 由于产权使行为人在交换中形成了明确的预期, 从而有助于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2.“小产权”的内涵

产权本无大小。按“大”、“小”论产权, 只是照顾时论并以示区别。其实“小产权”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它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对“小产权”的涵义并没有一个规范的解释。目前, 对“小产权”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针对发展商的产权而言, 将发展商的产权叫“大产权”, 购房人的产权叫“小产权”, 这种叫法是因为购房人的产权是由发展商一个产权分割来的, 相对讲, 发展商的大, 购房人的小。

第二种解释是按房屋再转让时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来区分的, 不用再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 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按这种解释普通商品房就是“大产权”房, 经济适用房就是“小产权”房。

第三种解释是按产权证的发证机关来区分的, 国家发产权证的叫“大产权”, 国家不发产权证的, 由乡镇政府发证书的叫“小产权”, 又被称为“乡产权”。购房人要注意的是“乡产权”并不构成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

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的“小产权”是合法的, 只要交足购房款, 或转让时补缴土地出让金就可以自由买卖, 其法律规定较为明确。而第三种解释的“小产权”的法律属性存在较大争议, 而且拿不到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证。

本文提到的“小产权”正是第三种解释意义的“小产权”。事实上是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集体的土地上建设的住宅楼, 并以较低的价格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 (主要是指城市居民) 销售这些房子。由于房子只有乡镇或村委会发的产权证明, 而没有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合法产权证 (俗称“大产权证”) , 因而这样的房子俗称“小产权房”, 或称“乡产权房”。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 这类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或农民宅基地, 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它没有产权, 更没有国家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 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 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 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有的使用权证叫做“小城镇房屋使用权证”, 产权内容的关键字就是“本证使用权人对本证所列房屋具有永久使用权”或“70年使用权”等。乡镇政府发证的所谓小产权房产, 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 其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1]

显然, 比照上述五证要求, 所谓“小产权”不具有商品房产权的法律效力, 实际上是没有产权的伪产权, 是上不了产权“户口”的。小产权房当然不是商品房, 不能买卖。此类房屋无产权保障, 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 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一旦出现问题, 如转让或征地拆迁等, 将得不到任何法律保护。

这里应当明确的是小产权房只要依法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 其就是合法建筑, 法律是允许乡村集体在集体土地上建造住宅的。因此, 并非只要是乡产权房就是非法建筑, 但这并不是说小产权房就不能转让, 而是说其转让或销售的对象是有限制的, 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让、置换。

三、统筹城乡发展之“小产权房”:现状论

首先, 截止2006年底, 中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 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0%多。通过带房入城、旧城改造、合村并镇、新农村建设、城镇居民的依法建造、村集体直接开发、合作开发、各种形式的信托持有等多种途径, 小产权房已大约50亿平方米, 约占现存中国农村270亿平方米村镇住房的20%以上。伴随着多样化的城市试点, 小产权房的规模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总体上接近我国120亿平方米城镇住房的40%, 小产权房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房产权利类型之一。[2]

其次, 全国房价的高涨给小产权房的大量出现留下空间。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7年5月,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 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现阶段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小产权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转轨时期城市人员增加过快, 需求大于供给, 但由于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高, 使得大量的城市人员只得在城郊购买住房。二是城市化过程中, 农民的土地耕种权益发生变化,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农村农民利用自己的集体土地资源建造住房出售获利。三是在政府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 村里对原来的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房, 不损失耕地总数又多建房, 在自住的同时又能出售。

第三, 我国现有法律对出售“小产权”房的处罚有明确规定, 至少要没收违法所得, 但时至今日, 尚未有一起因出售“小产权”房而遭没收违法所得的公开报道见诸媒体。对于目前已蔚然成风的“小产权”房买卖, 确实存在着因所谓的“法不责众”而不了了之的现象。

第四, 政府制度上的弊端。前几年国家对城市人群购买宅基地控制不严格, 很多人都是直接购买宅基地自建房屋, 这样小产权房并没有什么市场。但是现在国家对农村宅基地控制越来越严格了, 明确规定城市户口不能购买宅基地, 必须是本村的农民才能购买。购买宅基地的难度提高了, 而不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又存在着对住房的需求, 乡产权房无疑提供了另外一种供给。所以在不能购买农村宅基地自建房屋的情况下, 转而追求乡产房的现象便愈演愈热。

此外, 小产权房带来的隐患是盖一栋小产权房, 就少一块土地, 在没有规划先行的情况下, 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无章管理以及大量流失。

四、统筹城乡发展之“小产权房”:风险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小产权房”在高房价的大环境下, 冒着极大的风险, 在法律夹缝中滋生起来了。购房者住上了便宜、宽敞的房子;乡镇和农民的腰包鼓了;合作开发商可以按比例分成;增加了物业管理方面的就业机会。然而, “小产权”房“多赢”的背后却存在着隐患:购房者如果购买了此类住宅, 将主要面临两大风险, 一是政策风险。二是法律风险。

1.政策风险

如土地征收。未来如涉及到道路、市政等规划变更, 国家要对该片土地进行征收, 只能对土地的实际所有人——当地村镇做出补偿, 而不对购房者进行补偿。又如, 如某些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的话, 小产权房就完全有可能被作为“违法产物”而拆除, 到时最倒霉的当然是购房者。开发房屋的村集体因为已把房屋卖出, 赚到了钱;村集体土地也没有因为房产的开发而改变其集体所有的性质, 国家不会因此而遭受土地出让的损失。真正受损失最大的, 就是购房者。因为“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此类房屋, 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2.法律风险

小产权房一类的购房合同或协议不受目前的法律保护, 村委会若要收回房子, 购房者得不到法律的支持。那购买“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拿不到国家房产部门发放的、能够得到法律保护的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不能进行流转、交易;没有房屋质量等的售后保证;开发商资金可能因无银行等机构监管而流失, 从而造成房屋交付延迟等4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 “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 应当认定无效, 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 可以认定有效。”可见, 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极大。

此外, 目前乡产权房屋的开发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以约束, 开发建设的监管同样存在缺位。而乡产权房屋的开发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 开发过程中其大量的开发资金没有政府和银行进行监管, 主要依靠开发商自律进行开发建设, 一旦开发单位的资金或其它环节出现问题, 极有可能变成烂尾工程。如果是将购房资金预交给没有任何资质和监管的开发单位, 对购房者而言, 资金的安全, 开发商资金是否按时到位, 是否能够按质按时的交付房屋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 开发单位的资质没有, 房屋质量和房屋售后保修难以保证。而且, 入住后的物业管理也极易出现问题。再者, 由于所购乡产权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没有得到国家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批准, 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 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 同时对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很大影响。

五、统筹城乡发展之“小产权房”:法律路径论

1.现阶段小产权可否向大产权转化

“小产权”房问题不仅考验了政府调控房价的能力, 同时, 也将进一步督促土地制度的改革。如果小产权市场真的被默许存在, 可能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冲击, 且必然对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带来影响。如果小产权市场被默许存在, 而又不与大产权市场进行整合, 则小产权市场的事实合法和逐步扩大,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同时伴随着小产权住宅价格的提升, 直至两者形成与其风险相匹配的价差。

然而如果经过一定的程序, 将小产权市场整合进大产权市场, 则必然面临土地所有权属的改变, 即从农村集体所有, 转变为国家所有。这个过程不但将遇到如何定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而且所有权一变, 价格陡升, 本来就是各地政府想尽办法将土地“变农为商”的最大动力之一, 如果农村土地再能以宅基地的名义向住宅市场正式开放, 地方政府中的某些人将更有足够的动力与乡镇政府之间合谋, 把更多的耕地转变为宅基地投向住宅市场。即使有“最严格的土地制度”, 也未必禁得起各种利益集团在主力欲望的驱使下钻墙打洞。必须承认, 目前的城乡二元土地政策未尽合理, 小产权市场的日益壮大, 并事实形成房地产的“二元结构”, 就是其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因此, 解决小产权市场问题, 必须从土地所有制入手。而面对如此根本性的问题, 或许谁都无法轻易给出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或许这就是建设部目前只“提示”不“打击”的原因。

笔者认为现阶段, 小产权房还不能转化为大产权房。尽管《物权法》的出台使公民的财产权利全面被肯定, 但不等于说是小产权房也会被法律所认可, 最终可以转化为合法的产权房。而从我国对土地的管理理念与土地管理的价值取向来分析, 短期内我国还不会放开集体土地的流转。基于我国的社会现实, “集体土地入市”将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利益调节问题, 至少现阶段不是小产权房合法化的成熟阶段。

2.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之法律路径选择

关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路径选择, 目前有这样一些方式:

(1) 一些学者主张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 效仿西方, 修订有关法律, 采取严格的、狭义的“公共利益”概念, 控制政府行使土地征收权的范围。同时主张非公共利益的用地配置, 由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让用地者自己跟农民通过谈判达成交易。

(2)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基于我国的社会现实, 认为“集体土地入市”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利益调节问题, 比如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地位、性质, 集体土地溢价缘由与归属 (本村农民还是全社会) ,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农民土地利益差别, 农民权利保护与社会公平、整体效率的冲突等等, 应谨慎从事。

(3) 有实务界人士认为:至于目前只能采取在制止新的小产权房项目出现的同时, 一定要对过去的小产权房、乡产权房予以处理, 才能显示法律的公平性。至于已经建成的小产权房, 在开发商和购房人应该补交相应的税费的同时, 还要对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的开发商和村组织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罚, 并没收非法所得。

(4) 有研究者提出:在制度解构和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三种宅基地动迁的路径选择:一是征地拆迁中的统一补偿安置。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有货币化统一补偿, 有房屋自行置换, 有集中统一建房, 其结果是农民得到适当的经济补偿, 集体土地被征为国有土地, 以苏州为典型;二是村庄整理中的统一拆迁安置。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 根据村镇规划用地, 划出一定区域集中统一建设标准农民住房, 可由农民自建, 可由集体统一建设, 同时需要政府的政策优惠或资金补助, 通过经济上的补贴, 动员农民整体搬迁, 同时将原宅基地整治成耕地。以浙江嵊州为典型;[3]三是政策引导中的自发进城安置。政府通过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配套措施, 引导进城愿望强烈的农户自动退宅还田, 让他们以较低的门槛进城落户, 从而为用地集约化和农村城市化奠定基础。以上海为典型。[4]

(5) 有人提出:微观政策选择上建立农村房产登记制度, 明确产权, 严格宅基地管理;而宏观政策选择上则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 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5]

(6) 还有媒体舆论认为, 可以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来认识“小产权房”的危害性。国家应尽快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 使交了税费、取得正当合法手续的开发商, 能够基于维护其团体共同利益、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对“小产权房”的销售者提起公益诉讼, 从而保障合法产权人的利益。

笔者认为, 以上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但第4种观点比较切合我国现行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 分类型分情况, 区别对待, 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肯定性的成果, 似乎更具有实践性的说服力。但具体实施的做法还需要不断完善并于法有据。

《城乡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 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废止。从城“市”到城“乡”, 标志着从2008年元旦开始中国彻底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制度, 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时代。这意味着中国的600多个城市, 1600多个县获得了中国32万多个村镇规划的主导、主审权, 这是中国规划史上最大的一次放权, 也是地方政府主导集体土地利益调整的最大的历史机会。由此, 笔者认为, 针对愈演愈热的小产权房, 两千多个市县政府完全可以依法进行行政调整和补办一些手续。应该说, 城乡规划法拉开了解决中国小产权问题的序幕。

在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必然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紧密相联, 总体思路是: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性质的情况下, 实行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 以换得农村住房的完整产权;同时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允许农村住房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自由流转, 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产权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 培育城乡一体、开放、规范的房地产市场。

具体路径包括:

首先, 针对小产权问题的立法路径。目前来看, 仅靠广东、成都、重庆、天津、上海等地的试点办法已不足以应对小产权房的洪流了, 以新的全国性的法规统一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已成为改革的必然。建议修改土地管理法, 建立有关集体土地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体系和权利安排;建议国务院制定有关条例, 初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制度和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建议国务院或国土资源部门发布有关集体土地改革的行政通知, 以政令的方式确立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路径和架构。

其次, 借鉴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在不改变现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 要求流转给城市居民的农村住房补交土地出让金, 允许农村住房自由上市交易。流转过程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由国家和集体按比例分成, 并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品供给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 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进程。

第三, 对流转的农村住房, 参照城镇政策性住房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 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在出售农村住房后不得再申请宅基地或在城市享受政策性住房。农村居民出售住房后无固定住所, 或农村住房上市交易后会造成农民家庭居住困难的住房不准上市交易。

第四, 实行城乡住房产权的统一登记和管理。利用现有产权登记机构专业化、系统化的房地产测绘、产权登记及房产档案管理队伍, 对补交了土地出让金的农村住房进行统一规范的产权登记, 发放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

第五, 确立由地方政府试点解决的过渡性安排。2008年元旦城乡规划法的施行, 就给地方政府解决小产权问题带来了依据和契机。

最后, 全面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 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实现农村住房产权内涵的完整, 使“小产权房”问题得以最终解决。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实质就是要平衡城乡建设的利益冲突, 实现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土地为主的财富分配, 从而达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之目的。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争议比较大的“小产权房”这一热点问题, 从本体论、法律属性论、现状论、风险论等角度进行探讨, 并最终提出法律解决的路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性质的情况下, 实行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 以换得农村住房的完整产权;允许农村住房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自由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产权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培育城乡一体、开放、规范的房地产市场等。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小产权房,法律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传玖.“乡产权”为何物[J].中国土地, 2007, (02) .

[2]武建东.小产权房:不得购买不意味着不解决问题[N].南方周末, 2007-12-20.

[3]钱正永.盘活农村存量土地、统筹城乡用地空间[J].国土资源通讯, 2005, (08) .

[4]吴本辉.城市化与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6.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 篇2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

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诊所法律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诊所法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的特定性

法律诊所一般涉及三方主体:法学院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当事人。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诊所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诊所教师需要既有法学理论知识,又有律师实务或法律工作经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视野,诊所还会聘请一些专业人士,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妇联、残联和青少年联合会等社会团体中的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责任是指导、监督学生学习律师技巧和办理具体案件,提高其综合能力。当事人是诊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当事人与法律诊所是委托关系,在假期来临或其他影响学生办案的情况出现时,诊所对于妥善交接案件、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负有义务。

2.受理案件的局限性

与法律援助案件不同的是,诊所受理的案件具有局限性,诊所往往需要确定某一类特殊群体作为援助对象,办理同一类别的案件。这是诊所永远无法也不可能取代法律援助机构的地方。由于指导教师的专业不同,不同地域、人群法律援助的社会需求量不同,诊所更趋向于专业化。对于诊所法律教育而言,基于教学所需,结合诊所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选择地受理教师熟悉的领域,学生力所能及代理案件的做法是现实、明智的,也是负责任的。同时,应注意将案件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另一方面又能使当事人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达到法律教育与社会需求双赢的效果。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法律诊所在授课形式上,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单独辅导等部分,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模拟法庭、录像分析和诊所游戏等方式。实践教学,包括回复信件、法律咨询、非诉讼代理、诉讼代理等活动。两类教学方式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在“学”与“教”的互动之中,在“学”与“做”的实践当中,在书本与社会的矛盾之中,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之中,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达到诊所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诊所法律教育的优势

实践证明,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法学院学生获得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突出的实践性特色具有单纯的课堂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诊所法律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法律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诊所法律教育可以很好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如通过模拟法庭辩论,准备代理词、答辩状和辩护词等,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与锻炼。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偏重于对法学理论、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解析,而忽视了对社会生活本身的关注,这不利于学生独立判断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需要自己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如麻烦的委托人、复杂的案情、其他领域的知识等等,这促使他们必须耐心地对待、仔细地分析、认真地思考,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归根结底是为了设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并对逾越规则的行为划分责任。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无法适应法律实践的要求,由此形成了法律教学活动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法科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他们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即分析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在诊所法律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为委托人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法律实务能力,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一些法律人功利心很重,有的怠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有的甚至以身试法,究其原因在于其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诊所法律教育以弱势群体为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学生在法律服务中,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的诉求,根据法律规定为其争取权利,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职业的理解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基于对法学专业或者是法律职业了解与热爱才选择研修法律。他们或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或是基于社会舆论或功利性的考量等,都缺乏对法律职业本身及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法律不仅是比较完美的理论性学科,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通过诊所法律教育,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职业的真正意义,从而投身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事业中去。

三、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我国,法律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授还是思维训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但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尤为必要,因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才是法律职业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为了训练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诊所式法律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的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诊所教师可以利用讲授诊所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崇尚法律的能力。如可以利用上课时间每次抽出三分钟给学生出一道题,起初的题目类似于“小鸡为什么过马路?”一类的问题,学生可能会给出若干种答案,但只要有一位学生指出“由于法律规定”,我们也是很欣喜的。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后来的许多问题学生回答得都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如我们熟知的“母亲和女朋友都掉进了河里,你先救谁?”学生如条件反射般地回答“法律规定救谁就救谁”。总之,通过这种反射性、强制性地训练,学生可以形成法律思维的第一个能力就是崇法性思维。随着不断的积累,当讨论到“恶法是否是法”这一古老命题时,学生虽然可以从自然法观念的角度认识到恶法的局限,但仍然基于以往的训练提出“恶法只要未被废除,仍然要遵守”的法律人的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庭审判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庭审报告,在报告中重点要求学生必须对庭审中法官的提问、诉讼代理人辩论的内容以“三段论”的形式展示。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用“三段论”的方式将辩论对方的内容快速分解,然后指出对方观点中存在的大前提错误或小前提错误,最后给出总结性结论。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辩论能力以及法律思维能力必然大大提高。此外,以具备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职业人为培养对象的法律教育不必是通才教育,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制定教学大纲时,应该选择对学生来讲最急需、对实践来讲最实用的课程,虽然这可能会被一些人批评为急功近利,但法律教学的目的决定只能如此。

四、结束语

面对时代挑战和历史机遇,诊所式法律教育需要引入中国,教会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从而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当前的中国大陆法学教育而言,需要通过一系列渐进式的改革,将法学教育牵引出与实践相疏离的循环轨道,使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地了解实践、关注实践,培养起真正的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法律技巧,形成新的法学教育传统,使法学教育真正关注社会、思考社会、服务社会,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在校园中靡费光阴,学不到有意义的东西;也才能促进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法律解决路径 篇3

【关键词】城市水务业 产业化 市场化 行政垄断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13JK0091);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3Z035)。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国有水务企业的法律问题梳理

回顾城市水务业市场化改革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以下简称“历史演进”),最为根本的变化是在资源配置和资本使用中计划手段逐步被市场机制所替代,国有水务企业垄断整个城市水务业的局面被打破。外国资本、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展开激烈角逐,竞争性的城市水务市场初步形成。然而,在体制转轨中,围绕着“产业化”与“市场化”这两条改革的主线,国有水务企业仍然面临诸多堪称“掣肘”的法律问题。

1.产业化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产权制度保护的表述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对于国有水务企业而言,如果不能真正触及产权制度,仅仅是以筹集建设资金为目的改革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从历史演进看,不论是政府直接担保融资还是BOT模式,针对的基本上都是新建水务设施。虽然BOT模式开放了一定期限的有限产权,但仍然回避了城市水务业原有资产的产权处置问题,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国有水务企业的主体。总体来讲,国有水务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非但获益甚少,反而由于“厂网分离”的加剧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市场化改革中后期,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掀起了新一轮进入城市水务业的高潮,产权的多元化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无论是政府还是国有水务企业都存在角色转换“迟迟不能到位”的问题[1]。当外国资本采用“高溢价收购”模式纷纷抢滩登陆中国水务市场时,多地政府存在“撇脂行为”。然而,城市水务业具有区域垄断性、准公共物品性、外部性、资本的密集性和投资回报的长期性等特征[2],这就决定了这是一个代表政府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保本微利行业。因此,首先,城市水务企业的姓“国”或姓“私”与企业效率无涉。国有水务企业出现的运营低效等问题是自然垄断固有的弊端。其次,“市场化”不同于“私有化”。英美等国推行的私有化改革是建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制配套基础上的。我国城市水务业若全盘私有化,将有外资控制国计民生进而绑架政府的制度隐忧。

国有水务企业中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之所以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政府仍直接行使国有水务企业财产的所有权,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1)行政干预与企业自主经营的衡平问题。《公司法》第68条的“公司行为的外部化”使得地方政府在国有水务企业的投资经营中施加的影响力不容小视。(2)国有水务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权利制衡问题。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水务企业不设股东会,股东会的决策权和对资产的监督权都由地方国资部门行使。国有水务企业的董事会获得地方国资部门的授权时,既拥有企业的管理权,又拥有企业的部分决策权[3]。董事会的双重职能会出现因董事会或个别董事专权而导致对股东(国家)权益的侵害。另外,虽然《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制度,但国有水务企业的监事会只有控制权而没有剩余索取权,导致因激励不足而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很难形成对董事会的制约。

2.市场化问题

从历史演进看,之所以在市场化改革中后期城市水务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主要原因是将特许经营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制度实施工具。究其精髓,特许经营成功实施的本质在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在笔者对我国某副省级城市国有水务集团的调研中发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深化,国有水务企业超越行政区域限制通过联营、兼并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收购外地水务企业的意愿十分明显,但由地方性立法所形成的“制度壁垒”成为扩张的主要掣肘。

仔细检索市政公用事业的地方性立法,行政垄断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1)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标准过窄。我国《反垄断法》第5章的制度规定属于“行为+后果”模式,即“因为某种行为的做出,阻碍、排斥或者限制了竞争”,此种模式属于典型的“事后补救型”。然而,面对实践中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行为,此种模式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果因为某种不作为的行为,阻碍、排斥或者限制了竞争,是否会逸出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制范围之外?第二,如果因为某种行为的做出,可能会产生阻碍、排斥或者限制的效果,是否能够作为行政垄断行为进行规制?(2)行政垄断违法主体的范围过窄。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行政垄断的违法主体只有两类,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城市水务业的垄断更多是由地方立法机关所实施的,而目前的《反垄断法》并未将其涵盖在内。(3)对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缺位。由于法律责任的空白和反垄断机构职能设置上的孱弱,导致地方立法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所实施的抽象行政垄断行为交织成为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竞争机制的主要障碍。(4)认定“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标准不明。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的解释,“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该行为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第二,该行为是否有法律或者政策依据。”[4]这里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法律是广义还是狭义?是否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第二,政策是否能够纳入滥用行政权力的豁免范围?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国有水务企业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展望

1.产业化方面

创新产权制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是未来夯实国有城市水务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尽量减少国有水务企业董事对地方国资部门的依附性。现有《公司法》第68条规定在实践中易导致国有水务企业董事的“依附性”,出现因无法反抗自己作为理性人的自然属性而迎合上级部门漠视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象。因此,应当考虑国有水务企业董事构成的“多元化”,在不违反《公司法》第70条关于竞业禁止规定的情形下,加强“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的引入。(2)强化董事会的职能。第一,董事会集体行使职权。董事会的一切决定,都应该以整体名义和整体行动作出。董事长是董事会的召集人,只有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并且在授权范围内,才能单独行使董事会职权。第二,鉴于国有水务企业董事身份的特殊性,董事只是所有者代表而非所有者本人,只拥有经营权和薪酬权却并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建议明确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的剩余索取权。(3)明确监事会的职权。在国有水务企业中,企业监事会只有监督权而无利润分配权,其报酬与国有独资公司的业绩——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关,就很难形成对董事会的制约,建议明确国有水务企业监事的剩余索取权。

2.市场化方面

(1)拓宽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标准。可以吸收和借鉴俄罗斯《竞争保护法》对行政垄断的认定标准[5],对现有的“行为+后果”模式进行改造:首先,将行政垄断行为从目前的“作为”拓展为“作为+不作为”;其次,将“可能”情形加入到“阻碍、排斥或者限制”的条款中,变“事后补救型”为“事前预防型”。(2)拓宽行政垄断违法主体的范围。我国目前行政垄断的违法主体仅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该考虑将违法主体扩展到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3)完善对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笔者认为,我国应该成立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形成“统一执法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除此之外,将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成立专门的宪法法院,由反垄断执法机构针对特定的抽象行政垄断行为向宪法法院提起诉讼以确定其是否违宪。(4)明晰“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标准。对于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所给出的解释,笔者认为至少第2条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即便有了法律依据也未必不构成行政垄断,原因是《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只有构成适用除外才能豁免于规制。其次,政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作为体制转轨的国家更应该杜绝政策在行政垄断豁免中的适用。

参考文献:

[1]刘戒骄等.公用事业:竞争、民营与监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92-293.

[2]刘继平.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51-58.

[3]尹灿,张玉敏.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86.

[4]孙炜.关于我国反垄断法中行政垄断规制对象问题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10(5):164.

[5]刘继峰.俄罗斯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之借鉴[J].环境法律评论,2010(2):125.

法律解决路径 篇4

因为小产权房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所以, 国家相关部门从1999年开始多次发文, 明文禁止小产权房的建设、出售和购买。[1]而且, 大部分小产权房小区已出售并已入住。这些已入住的小产权房数量如此之大, 涉及人数如此众多, 已成为全国性的难以破解又必须破解之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S小产权房小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提出解决已入住的小产权房的法律解决路径, 以在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保护我们的耕地红线, 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购房者的利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对北京市海淀区S小产权房小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2010年, 我们走访了北京周边的一些已入住的小产房小区, 并对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已入住多年的S小产权房小区的“业主”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了解了该小区购房者的基本信息、购房的基本情况、已购房者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以及对解决小产权房办法的意愿调查。海淀区上庄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海淀区最北端, 镇域面积38.5平方公里, 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截止2006年11月, 上庄镇有常住户7897户, 常住人口26490人。其中, 本镇农户4878户, 占全镇常住户总数的61.8%。S小区位于上庄乡政府所在地, 分为南北二区, 共有楼房逾百栋。除少数部分房屋有国家颁布的产权证书外, 其余大部都属于小产权房。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580份。调查的结果如下:

1.购房者的基本情况

(1) 购房者以附近城区居民为主, 兼有部分外地在京人员。

在收回的580份问卷中, 此项调查的有效问卷为500份。调查数据显示, 外地购房者共110人, 占受调查人数的22%;本市其他区、县购房者70人, 占14%;本市本区其他地区的购房者260人, 占52%;本乡的购购房者仅有60人, 12%。以上数据表明, 非乡的其他附近城区居民是小产权房的主要购买者。另外, 即使本乡12%左右的购房者也多为城镇户口, 本村的村民大多自盖楼房, 很少有人购买这些楼房。即使按照本地区农户占本地区住户61.8%的比例计算, 本地区农户购房率也仅为7.32%, 低于10%。本村村民的购房比例则可能更低。一位当地村民也介绍, 在此处购房人主要是北京附近城区的居民, 同时包括少量外地在京打工人员。这一点在我们走访昌平区松兰堡村几个小产权房小区时也得到印证。也就是说, 按照现行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大部分的小产权房业主属于非法购买和占有小产权房。或者说, 我们对小产权房的处置措施将涉及到90%以上的小区“业主”。

(2) 购房者有大多没有稳定职业, 且中年购房者居多。

在对购房者的职业情况进行的调查中, 收到的有效问卷为540份。调查结果显示, 干部、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等有稳定职业的购房者仅为80人, 占受调查人数的14.82%;待业或者自由职业者的购房者70人, 占12.96%;从事建筑、酒店、餐饮、园林等行业的购房者110人, 占20.37%;退休人员购房者有110人, 占25.93%。

在对购房者年龄进行的调查中, 收到的有效问卷为580份。调查结果显示, 20岁~29岁的购房者有50人, 占受调查人数的8.62%;30岁~44岁的购房者300人, 占51.73%;45岁~49岁的购房者180人, 占31.03%;60岁以上的购房者50人, 占8.62%。由此可见, 45岁以上的购房者占受调查人数的39.65%, 占四成。

(3) 购买小产权房者多为低收入者, 小产权房已成为他们的重要“财产”之一。

在被调查者中, 年收入在1万以上至3万以下 (不含3万) 的购房者有200人, 占受调查总数的41.67%;年收入在8万以上 (含8万) 至15万以下 (不含15万) 的购房者50人, 占10.42%;年收入在15万 (含15万) 以上的购房者10人, 占2.08%。而2009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444元, [2]也即就是说近一半的受调查者都属于低等收入阶层, 而中低收入阶层占受调查者总数的83.34%。

另外, 调查表明, 受调查者购买现居住小产权房所花费的平均支出为家庭年平均收入的7倍。这也就意味着小产权房是这些中低收入家庭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财产”。加上如前所述, 这些家庭大多属于中低收入家庭, 家庭成员大多没有稳定的职业, 而且45岁以上的购房者占总数的四成, 所以, 如果这些家庭失去他们的现有住房, 大多数人极有可能会流离失所。这将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2.购房者购房的动机和原因调查

(1) 购房多以居住为目的, 小产权房不是理想投资对象。

在关于购房目的的调查中, 580名受调查者中有570人买房都是为了自己居住, 只有10人是以投资为目的而在此处买房的。这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小产权房的购房者属于刚性需求者。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小产权房在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人们多以居住为目的购房;二是小产权房并不是理想的投资对象, 因为小产权房为法律法规所禁止, 投资风险高。而在第二点上, 在城区的大批商品房就恰恰弥补了小产权房作为投资对象风险成了众多炒房客的投资对象。结果就是房价被越炒越高, 真正需要买房的人更买不起房。这样, 一些人们就只得转而去把眼光投向城郊, 购买那些远离自己工作地点, 基础设施落后, 但价格却比城区商品房低几倍的小产权房。

(2) 购买小产权房是中低等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的无奈选择。

如前所述, 小产权房的购房者大多为中低等收入的人群。占总数41.67%的受调查者的年收入在3万以下, 另有41.67%的受调查者的年收入在3万以上 (含3万) 至8万以下 (不含8万) 。而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0年上半年北京五环路的商品房每平米的单价已经超过1.5万元。也就是说, 83.34%的受调查者一年的家庭年收入最多能买5.4平米五环路的商品房。在城区房价不断飙升的今天, 对于低收入者, 购买城区的正规商品房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在中国“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选择城郊的小产权房无疑是城市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无奈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明知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而不顾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购房者对小产权房风险的认识

(1) 购房者学历一般在中等偏上, 大部分人购房前知道有风险。

受调查者中, 具有初中学历的有110人, 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0%;具有高中学历的200人, 占36.36%, 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240人, 占43.64%, 后两类所占比例高达80%。所以从总体来看, 受调查的购房者学历在中等以上, 也就可以认为是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不容易出现因为无知受骗而购房的情况。接下来的一项调查更直接的显示了这一点, 在被调查者中, 在购房前就已经知道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的350人, 占总数的64.81%。就是说, 有近三分之二的购房者是明知有风险而购买这里的小产权房的。

(2) 部分购房者在购房后, 转而认为小产权房没有风险。

虽然在购买小产权房时, 有64.81%的受调查知道小产权房的风险。但是, 在购买小产权房并入住后, 则仅有270位、占总数的47.37%的受调查者依然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这一比例比购房前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的人数下降了26.44%。这也就是说有26.44%的受调查者, 在购买小产权房后, 从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转而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没有风险。毫无疑问, 这和政府近年来, 对小产权房雷声大雨点小、惩处不利有关。

4.对小产权房解决办法的意愿调查

(1) 七成购房者希望自己的小产权房能够转为大产权。

在对该项的570份有效问卷中, 有410位购房者表示希望将自己的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 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1.93%;另有140位购房者表示想就这样先住着, 占24.56%;剩下有20人表示无所谓, 占3.51%。而在前面已经有数据表明, 有近2/3的购房者在购买前就已经知道所购房屋是小产权, 这就又一次说明, 绝大部分人购买小产权房都是出于无奈。虽然事先知道有风险, 但是出于一些原因, 最终只能选择购买小产权房。如果有条件, 这部分人是希望自己的房屋能够转为大产权的。这也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条件和程序, 把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另一方面, 我们也同样看到有24.56%的购房者明确表示并不希望自己的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 就想这样先住着。这说明, 整体看来, 人们对购买小产权房属于违法行为, 具有明确的认识。但是, 对小产权房违法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认为自己居住小产权房是没有危险的, 只是在出售小产权房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

(2) 九成以上购房者不想迁出小产权房。

近一半购房者愿意补交土地出让金, 以获得大产权。为了解小产权房购房者的心理承受范围, 我们特地在问卷中设计了四种解决现住小产权的方式“A获得一定经济补偿, 迁出小产权房”、“B补交土地出让金, 把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 合理的补交金额是多少”和“C继续居住不改变现状”、“D其他”四个选项, 供被调查者选择。

在被调查者中, 表示愿意接受第一种解决办法的购房者共有50人, 仅占到全部570份有效问卷的8.77%, 不足一成。这表明九成以上的购房者不想迁出小产权房。这也进一步表明, 购房者购买小产权不以投资为目的, 以居住为目的。

表示愿意补交土地出让金, 把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的购房者有260人, 占受调查人数的45.61%, 接近一半。而表示愿意继续居住不改变现状的购房者有140人, 占24.56%。另有21.06%的受调查者表示, 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接受。

另外, 从调查情况来看, 虽然大家愿意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的形式, 以使自己目前居住的小产权房“转正”。但是在具体补交金额上, 受调查者可以接受的金额都不高。一般能够接受2万~3万的数额, 这一数额基本相当于受调查者的平均年收入。在我们提出能否愿意补交更高金额的土地出让金时,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如果要缴纳更多的钱, 则宁愿先这样住着。这也进一步表明, 小产权房业主对小产权的违法性估计不足。

二、已入住小产权房的法律解决对策研究

小产权房问题纷繁复杂, 牵扯到的法律关系和利益主体也很多。而解决已入住的小产权房的问题, 则可能涉及到范围较大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因而涉及到社会的安定。所以, 已入住小产权房的解决路径, 应该在保证法律权威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博弈, 尤其要注意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

目前存在的小产权房可以根据所占用的土地性质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上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 一类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上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这两种小产权房, 虽然出售对象都是本集体以外的人, 但是二者却有实质的不同, 应该区别对待。

1.占用农用地开发建设小产权房威胁耕地安全, 应严格禁止

对于占用农用地建设的小产权房, 并且违反规划的, 要坚决予以查处, 并要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以维护现行法律的严肃性, 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

如果小产权房占用的土地可以复垦, 应对小产权房予以拆除, 对土地实行复垦。对于购房者的利益保护, 可以比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即因购房者与售房者之间的买卖合同因违反了国家法律而自始无效, 购房者可以要求退还购房款以保护自己的权利。此外, 相关的乡政府和村委会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实际上, 乡镇政府作为政府的一级派出机构, 在小产权房问题上一直是主动的推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明知小产权房的违法性存的情况下, 却同意甚至以其自身的信用来建设、开发和销售小产权房, 从而误导和危害购房者, 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如果小产权房所占用的土地已经不可能复垦, 政府可以将小产权房予以没收, 将其作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 (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限价房等) 。由于此类小产权房的性质恶劣, 我们以为不宜采用“罚后转正”的办法 (即在补交“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应该依照耕地补偿制度有关规定征收“耕地开垦费”和相关罚款的办法) 处理。但是, 由于建设在小产权房上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 所以, 在没收时, 还应征收或租用农民集体的土地。

2.占用建设用地的小产权房, 原则上采取补交相关费用后转正的办法处理

在原有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 其所谓的违法性主要源于有争议的土地二元制。所以, 对于该类小产权房, 我们以为原则上应该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后予以转正。特别是在1999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地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一文之前, 已经修建的小产权房, 应该允许其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后转正。目前, 南京八卦洲等小产权项目属于此种情况, 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之中。 (3) 对于1999年之后开发建设但是在中央政府反复强调并禁止小产权房的2008年之前建造并已入住的小产权房, 我们也建议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和罚款后, 予以转正, 理由如下:

首先, 如前所述, 在原有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并未改变土地的用途、并未危及我国的耕地红线。其所谓的违法性主要来源于有争议的土地二元制。在土地二元制结构下, 集体土地无法与国有土地之一样获得市场交易的资格, 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严重缺失。这种制度本身就值得商榷。

第二, 国家现行政策有对违法建筑确认房屋所有权的先例。对于违法建筑, 建设部在1988年颁布了《关于永恒所有权登记工作中队违法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 该意见表明了建设部对违法建筑的态度, 即对于属于从宽处理的违法建筑,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给予所有权登记, 确认建造人的房屋所有权。

第三,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 购房者大多属于中低收入群体, 购房不以投资而以居住为目的, 且确属无奈 (因房价高, 收入低) 。小产权房不仅是他们赖以寄生的场所, 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如果我们将这些房屋都拆除或者没收, 那么社会上将会出现许多居无定所的人 (应该承担责任的开发商可能也早已不知去向) 。而且, 这些人大多年龄偏大, 没有固定职业, 购买小产权房已经花费他们大部分的积蓄, 如果他们失去现在所居住的房屋, 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赖以寄生的场所。如果国家新增这么一大群流离失所的贫困人群, 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动荡和不安。

第四, 国家是否有能力拆除这些为数众多的小产权房, 也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因为小产权房拆除或没收的无偿性, 拆除或没收的工作肯定比拆迁更为困难。而且, 调查结果显示, 即使在获得补偿的情况下, 也仅有8.77%的购房者愿意搬离现住房。所以, 小产权房拆除或没收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国家天天宣传小产权房的购买是违法的, 而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少见小产权房被拆除, 那么, 政策和法律的威严何在。这或许也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 有的购房者在购房时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有风险, 购买后反倒认为购买小产权房无风险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结果, 还会助长小产权房的蔓延。所以, 不如让一部分小产权房在符合一定条件和履行一定手续后, 予以转正。这样, 可以集中力量对于占用农田建设的小产权房进行拆除或者没收。从而, 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的政策和法律的实施, 维护政府和法律的严肃性, 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耕地。

第五, 从调查结果看, 大部分购房者也表示愿意补交一部分钱, 以使自己的小产权房变为大产权房。这说明, 这种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开发建设, 但出售给本集体以外的人的房屋。我们走访了北京周边的已入住小产权房小区, 并对海淀区上庄S小产权小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对已入住小产权房, 要区分占地性质以及建设时间, 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而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本解决则依赖土地二元制的改革。

关键词:小产权房,处理办法,二元土地制

参考文献

(1) 王克群.小产权房的解决对策[J].广东经济, 2010, (03) .

法律解决路径 篇5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可以引导高职大学生合法创业,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文章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尝试从明确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法律教育,深化政行企合作模式等空白领域探索创业法律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创业法律教育;实施路径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强国富民之路,必须实施更加明确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增效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和激发其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其自主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高校应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所谓创业法律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储备,帮助他们树立依法创业的观念,形成创业法律思维,以增强他们在创业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抵御法律风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的教育者注重传授创业技术技能,而轻视传授创业法律知识,也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法律意识的培育,而缺少创业必备的法律思维和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势必将会给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增加很多风险和困难。

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路径探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04-03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是什么、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路径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内涵的解读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的专家指出,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1]。思维是指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2]。方式是说话、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3]。

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形式。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形式,是一种非职业性法律思维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指要使大学生养成法律思维的取向与习惯。

(一)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

法律思维方式不是一种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取向,而是一种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作为一种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法律思维具有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等四个方面的特征[4]。使大学生养成法律思维的取向和习惯,属于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内在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就是使他们养成法律思维的取向和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过程中,首先养成的是一种取向,取向成为人们的下意识后,法律思维才会成为大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易言之,先有取向,后有习惯。

(二)大学生法律思维是一种非职业性法律思维

大学生法律思维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相比,在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法律知识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湖南省执业律师每月都会收到省律师协会收集整理一本厚达188页的《湖南律师业务学习资料》。一名律师需要掌握或了解这些法律知识,而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不可能,也不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正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非职业性法律思维”又被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相对较低层次的法律思维方式”、“基础法律思维”与“公众法律思

维”。

二、培養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路径

《基础》指出,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和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毫无疑问,教材为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也存在值得商榷的方面。例如,法律方法应包含在法律知识之内。《基础》指出,基本法律方法有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推理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认定事实的方法等。前三种方法属于法理学范畴,最后一种方法属于诉讼法学与证据学的领域。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其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除了需要大学生艰苦努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学校与国家管理者为之付出。只有通过大学生、教师、学校与国家管理者的共同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一人才培养工程。

(一)教师的教学实践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的前提;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与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除自考生以外,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离不开《基础》课与法律课程教师(非法专业的法律课程)的教学实践。

1.传授和指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基于《基础》课法律知识的有限教学课时,教师应该探索如何传授和指导大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研究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法律知识。易言之,《基础》课教师应探索《基础》课法律知识教学的针对性。

《基础》教师指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应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需要。仅仅学习和掌握《基础》提及的《公务员法》与《劳动法》,远远不足以应对他们职业生活的需要,教师应研究不同专业的职业法律知识需求,指导大学生学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应对以后职业生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学习和掌握建设活动主体法、建设活动市场法、建设活动技术法、建设产品物权和房地产交易法、建设活动宏观调控法、涉外因素的建设活动法等国内外建设法律法规知识。上述法律法规显然不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一针对性问题研究,这既是《基础》教师研究的课题,也是非法律专业法律课程教师应予以关注的领域。

《基础》课教师传授法律知识应针对现实热点问题的需要。在“5.12”汶川地震期间,针对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笔者在讲授第五章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时,着重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与《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第15条①,使大学生了解地震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传播有关地震的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是一种违法行为。总之,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基础》课教师针对时事热点问题讲授大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

药家鑫事件是当下现实的热点问题。药家鑫之所以杀死张妙,是因为“害怕农村人难缠”。这位西安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认为,交通肇事后,他和他的家庭从此陷入被害人张妙要求无穷无尽的赔偿阴影中。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与驾照是大学必考五证。汽车已经走入中国百姓寻常家庭,很多大学生有机会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轻或重的交通事故。从药家鑫事件来分析,大学生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交通事故。为此,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现实需要,《基础》课教师应讲授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与赔偿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懂得任何赔偿都有法可依,没有“难缠”一说,“撞伤不如撞死”是对法律的误读。

《基础》课教师传授法律知识,应针对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不是在一张白纸画图,而是以中学知识为基础。不同录取批次、不同类别大学生的文化成绩差距很大。根据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音乐、美术、体育等类别考生文化成绩达到170分便有望被大学录取,170分仅占总分的23%,而一本文史类分数线583分,583分意味着失分不能超过总分的23%。《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随堂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学对象法律知识的积累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

即使通过《基础》课教师有针对性的传授和指导,大学生也不可能在课堂上掌握其应掌握的法律知识,但要使大学生对法律产生认同感,感觉法律不仅是有用的、必要的,认可法制教育是他们成才的内在需要,以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2.组织法律实践教学,指导法律实践。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5]。法律实践就是依据法律的实践。大学生要参与法律实践,必须首先拥有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法律实践能力是指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为基础,运用法律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法律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等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法律实践教学来实现。

(1)组织法律实践教学。如何组织法律实践教学,学者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方案,但有一些方案不太切合实际。例如,旁听庭审与模拟法庭。这是法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法律专业学生旁听庭审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大学一年级非法律专业新生旁听庭审纯属外行看热闹,由他们来组织模拟法庭更不切合实际。《基础》课教师应根据实际组织法律实践教学:

课堂法律实践教学。正如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走出去”的社会实践层面,它实质上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6]。言下之意,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课堂法律实践教学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每个学生提交一个亲身经历的问题,依据法律,写下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分析的结论。教师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引发他们依据法律思考、分析问题。此外,时下热点问题(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亦可是作业的内容。总之,所有能引发大学生依据法律思考、分析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至于问题的载体,可以是作业本,也可以是视频等。

课堂之外的法律实践教学。就近参观监狱、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或者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法制教育基地。我校《基础》教研组曾组织学生参观湖南省武陵监狱、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罐头嘴镇张家汊村与常德市武陵区城东新东街社区。高墙内的同年龄人以舞台剧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大学生对法律有了直观的认识;民主法治示范村、小区的法治建设成就,使大学生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提高他们依据法律思考、分析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指导法律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觀的能动的活动才是实践。法律知识应该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以致无穷反复。《基础》课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指导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用法律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并发展认识。

参与立法讨论。中央和地方很多立法都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信息时代,网络是了解民意最便捷的途径,而大学生是网民的最大群体之一,应鼓励他们通过网络参与立法及有关法律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该系统的网页有正在征求意见法律草案的名录。2011年4月25日至2011年5月31日该系统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向公众征求意见,有82707人提出了237684条意见。

用法律来指导大学生活。法律知识只有用来指导实践才能彰显知识的价值,法律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大学生应该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指导大学生活。这既是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内容,也是大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应用法律来规范其大学生生活,以大学生撰写论文为例,高校或科研院所大多规定大学本科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研究生、博士生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才准予毕业授予学位。大学生撰写论文应以《著作权法》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不得剽窃他人作品,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2009年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就因博士论文第四章抄袭,被取销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

(二)学校与国家管理者的管理实践

掌握了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并不意味着会依据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一个人面对一件棘手的问题,是选择法律思维,还是取向于其它思维方式,首先要看哪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利益最大化。如果人们认为依据法律解决问题不如走关系,甚至依据法律解决不了问题,他必然会放弃法律。正如有学者指出,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人人都是捍卫法律思维的斗士,明知法律思维不可行还坚持法律思维。如果法治的实施最终要靠个人的自我约束,不就是另一种版本的德治吗?[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8]借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没有天才得土壤,哪有天才”。没有法治的土壤,哪有选择法律思维方式的大学生。要培养选择法律思维的大学生就必须有法治环境。法治校园是培养大学生选择法律思维的小环境,法治国家是培养大学生选择法律思维的大环境。法治校园与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与国家管理者付出艰苦的努力。

学校管理者应依法审视管理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清理不合法的管理条例。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2条明确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高校管理者必须清理与该《规定》内容相冲突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湖南文理学院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第6条,参与直销,情节较重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影响的,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规定,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七种情况不包含参与直销②。更为重要的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直销管理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直销是合法的,参与直销何错之有?

学校管理者还应依法审视管理制度之外的管理行为,不得侵犯大学生的名誉权、财产权、公正评价权等权利。据新华社报导,山西临汾联通公司与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连手在该校推出一种联通手机卡。该卡与学校的多功能卡捆绑,可以使用该卡在食堂吃饭,还能做宿舍门卡、图书馆借阅卡。如果不办该卡,将在校园里“寸步难行”[9]。校园里不应有这种强制消费,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

只有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选择法律思维才会成为一种取向,乃至习惯。

如果说营造培养大学生选择法律思维的小环境需要学校管理者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营造培养大学生选择法律思维的大环境,即建设法治国家之路无疑更加艰辛。只有在法治校園与法治国家的土壤中才能培养出选择法律思维的大学生,法治校园与法治国家又会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提供条件。法治校园与法治国家又会要求大学生选择法律思维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注释:

①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

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

下罚款。

②(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

社会秩序的;(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三)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四)由他人代

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

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

情节严重的;(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

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

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

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参考文献:

[1][4]罗国杰,夏伟东,唐凯麟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8.

[2][5]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763,2885.

[3]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5.

[6]陈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索[J].焦作大学学报,2011,(1).

[7]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路径选择 篇7

----------------------------------------------经济后果也不相同, 使学生切实明白通过学习该门课

程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合法经济效益, 从而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具体税种教学中穿插案例, 加深学生的理解。税务会计课程牵涉的税种繁多, 而且容易混淆, 因此在各具体税种讲述时, 引入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各税种。比如在讲到增值税时可以引入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税收筹划的案例, 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 形象地描述由于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不同, 导致企业实际税负不一样的经济后果,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增值税这个税种中非常特殊的纳税人身份这个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其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自主创业时, 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处理相似的经济现象, 提出正确的方案, 实现企业的最低纳税成本。

3.课程结束前引入综合案例, 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该课程。税务会计课程内容较多, 前期讲述通常只是针对具体的税种进行相关分析。然而现实生活中, 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 牵涉到的税种是多样、复杂的, 因此, 有必要在课程结束前对前面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这时引入一个较真实的综合案例将会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对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组讨论, 各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出具一个具体方案, 然后派代表当众宣读该组方案。通过案例的讨论, 学生会充分发挥学习知识性, 主动回顾前期学过的相关知识, 并且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税种的理解, 对税务会计课程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时效性。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应重点关注案例的时效性, 不合时宜的案例不但起不到教学效果, 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税务会计课程尤其应该注意这点, 因为税收法规制度修改变动的频率较快, 而其变动会影响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 原来税收法规制度下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在法规制度变动后可能并不合理。因此,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必须认真研读最新的税收相关规定, 然后在案例设计时运用最新的数据资料, 选择最新、最合适的案例, 避免误导学生。

2.选择的案例应该与课程安排相适应。案例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有两种, 一种是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 另一种是管理大师彼得·杜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前者由于案例比较详细, 因此分析时耗用的时间较长, 而对于税务会计课程而言, 课时的安排是有限的, 如果每个税种讲述时都引入哈佛式的案例, 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在各税种讲述时, 只适用于引入彼得·杜鲁克式的短小精悍的案例, 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案例内容, 掌握问题的本质。而在课程结束前必须引入哈佛式的案例, 因为在课程结束前要运用综合案例对所学全部税种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因此, 必须引入非常详细全面的案例, 包含企业全部的税务经济活动, 使学生全盘掌握所学的税务会计知识,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案例时应该与学生保持互动。案例教学中, 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过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通过案例传达的相关信息, 因此在进行税务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学生的互动, 充分保证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设计的案例分析中, 并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自我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一个例子, 然后将结果演示一遍, 根本不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法很难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 更无法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虹英, 王书果.高职院校《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探讨[J].商业会计, 2011, (2) .

[2]庞博慧.案例教学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3]张玲, 李杰.浅议会计学案例教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4]杨森平.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税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探究[J].商场现代化, 2011, (4) .

[5]周晓苏, 张晓农.陆宇建;综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新视角[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10, (1) .

[6]张营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作者简介:王红 (1974-) , 女, 湖南邵阳人,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讲师, 从事税务会计教研工作。科生约为30万人, 专科生22万余人, 硕士研究生6万余人, 博士研究生8500余人。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领域, 除经济学科外, 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 法学教育事业都可谓规模空前。然而, 毋庸讳言, 法学教育事业在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 其培育的人才质量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尽可能地克服与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今天更好地推进法学教育事业, 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如何培养合格法律人才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看法, 欢迎大家批评。

一、合格法律人才的标准

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法律人才?德国近代学者洪堡 (W.von Humboldt) (1767-1835)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出发, 认为大学培育的人才应该兼具有个性和理智, 既要掌握经验知识, 又要掌握道德科学,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完善的人格, 在精神上“成人”。我国现代学者燕树棠认为, 由于法律事业属公益事业, 法律教育并非单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 而更主要在于训练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让机械的法律知识有生机与动力, 使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死法律变为活法律。张文显也认为法律人应同时具有基础的素质与职业的素质。基础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包括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以及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等。统采各家论述,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学者刘伯穆 (W.W.Blume) 的观点最值得借鉴, 并在其基础上提炼出合格法律人才的如下标准:

1. 坚实的通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专业的划分都是相对的, 不同学科或专业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专业学习过程中若能跨越学科或专业界限, 认识境界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与深度。提倡坚实通识基础的标准就是要求法律人才应具有较为扎实与广阔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法学专业学生来说, 要尽可能地在专业学有余力情况下不断拓展知识面, 积极主动地接触与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不唯法学而法学。只有了解与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背景知识, 才能在法律学习与以后的实践中更深刻、更科学地理解与运用法律。从目前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看, 除法学所谓核心课程外, 还应在注意协调好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的前提下适度开设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课程, 尤其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课程。

2. 娴熟的专业技能。

相比文科的其他专业, 法学更具有自身的专业性特点。这就要求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化教育, 法学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度锻炼后能独立担当起法律实务的职责, 也就是说能熟练运用法律知识来公平合理地有效解决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其他的各种实际问题, 不至于出现今天仍一定程度存在着的法盲教学、法盲立法或法盲办案情况。对法学教育者而言, 应努力从法律教研与实务相脱节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 向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帕比尼安、乌尔比安等法学家学习, 在法学研究成就斐然的同时, 也能成为深谙法律技能的实践者,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引导与训练学生不断提高法律实务的能力。

3. 高尚的职业道德。

法律人与医生类似, 差别只在于对象的不同。医生面对的是人身体病痛, 而法律人则要医治社会弊病。两者都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如果法律人的道德弱化或缺失, 在实践中就不但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反而会起到相反的破坏作用。为之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大力培育与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大丈夫”的人生气派,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民主、科学地立法, 公平、正义地执法与司法, 在切实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合格法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思路或办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前述追求的法律人才?自清末近代法学教育兴起以来, 我国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其中不少经验仍可资今天借鉴。结合中国实际, 综合各种经验, 本文认为, 法学教育今后应重点鼓励一批有一定办学条件的法学教育单位走博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之长, 并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 宽口径入学, 精英化培育, 业务素质与道德涵养并举的路子。

1.宽口径入学。对已有一定办学条件, 如具有法学硕士或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法学教育单位,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招生规模, 把研究生层次法学教育作为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智力来源。不过,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 也应注意严把质量关。可以考虑成立法学教育行业自律协会, 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行使对法学教育的监督、管理权力。

2.精英化培育。法学主要是一门经验的科学, 目前看, 几乎所有法学课程教学都可以借助演绎或归纳式的方法来进行。而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之长, 精英化培育法律人才反映到教学方法上, 就是提倡演绎式教学与归纳式教学相结合, 以原理来观照判例, 以判例来提炼原理。落实到具体的课时安排, 两者最好能各占到一半比例。不仅如此, 还应将之与法律实务相结合, 根据教学进度, 适时地把课堂变成开放性的课堂, 在法律诊所或法院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与锻炼。

3. 业务素质与道德涵养并举。

长期以来, 人们对法律人才应具备一个什么样的道德标准, 总的来说, 还大致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次, 不明确, 不具体, 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现有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课程在整个法学教学体系中也是处于聊胜于无的境地。加强法律人的道德涵养虽是一综合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大环境整体的改造与配合, 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有效塑造学生“铁肩道义”的精神境界, 并使之在以后的人生中不褪色, 的确是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内地的法学教育事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探讨合格法律人才的标准, 并以此为指导来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从而培养和造就出符合国家与时代要求的法律人才, 对法学教育工作者来说, 责无旁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内地的法学教育在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在提出合格法律人才应具备三个标准的基础上, 对如何确立今后法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路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法律人才,标准,路径

参考文献

[1]何勤华, 陈灵海.统一司法考试后的法学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1) .

[2]燕树棠.法律教育之目的[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328.

[3]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7-20.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路径选择 篇8

一中国商业秘密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相关商业秘密的立法较为分散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时间较短, 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起步较晚, 导致中国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的相关立法不完善, 更缺乏司法实践的检验。从立法层面来看, 有关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不仅有国家制定的法律, 而且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但是它们所保护的重点有所不同, 使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因为主体身份、侵权原因、客观方式的不同, 因而会适用于不同的法律, 导致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经常会钻法律的漏洞。此外, 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虽然可以弥补司法实践的不足, 但是由于其效力低于法律, 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范围狭窄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一般都规定为相关经营者, 并将其主体扩大到第三人, 但是仅限于明知或应知已经存在违法的情况下实施有关行为的第三人, 规定得较狭窄。容易导致经营者以外的第三人逃脱法律的制裁。从《劳动法》相关规定来看, 虽然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了保密义务, 对泄密和违反竞业限制要求赔偿的责任, 但是并没有将劳动者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劳动者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比比皆是, 可以看出, 由于主体狭窄, 不利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3. 缺乏商业秘密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

从程序法的角度, 中国目前对商业秘密诉讼程序的规定只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对商业秘密诉讼进行了规定, 商业秘密案件可以申请为不公开审理。但就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诉讼法并没有有利于实际的可操作性规定。在相关侵权诉讼中, 原告不仅要自己证明所诉事项属于其商业秘密, 而且对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做出证明。这样就导致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原告会担心审判程序中可能泄漏其商业秘密, 为此, 原告可能会放弃诉讼。此外, 被告在面对侵权诉讼指控时, 为了以证清白, 必须进行质证。被告就需要在法庭上出示自己掌握的商业秘密, 如果原告属于恶意行使诉权, 那么被告的商业秘密就会被原告通过合法的程序获悉, 实际上侵害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相关利益。

4. 法律的处罚力度不够

中国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采用的是补偿性的赔偿原则, 但是没有规定侵权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 以及侵权情节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赔偿只限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导致对侵权行为人的处罚力度较轻, 无法形成法律威慑和警示作用, 不能对侵权行为人实施有效的约束。此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对被侵权人开发商业秘密的成本、利润减少、为诉讼所付出的费用等都考虑在内。

二完善中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1. 尽快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当前, 中国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市场价值属性变得越来越大, 有效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国家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从而解决各部门法之间的冲突, 进一步拓宽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 并建立全面的救济制度, 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体系。因此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将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法律的制定, 促进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发展。

2. 扩大商业秘密侵权主体的范围

要改变目前中国法律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主体较狭窄的现状。《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侵权主体的规定较为狭窄, 仅限于经营者和明知或应知的第三人, 这不利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因此, 法律应当将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违法主体, 进一步扩大到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人, 从而使商业秘密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商业秘密的侵权主体。

3. 完善商业秘密诉讼程序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要对商业秘密诉讼参加人员进行补充性的规定, 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的保密义务和泄密责任, 从而明确诉讼主体的主动性。这样原告就不需要担心商业秘密在诉讼过程中会被泄漏。同时, 被告也不用担心受到恶意诉讼而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 在诉讼过程中, 原告可以要求被告停止与诉讼有关的活动, 从而使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无法继续实施, 这样就可以在诉讼结束后对权利人带来的具体损失做出正确的计算。

4. 确立侵犯商业秘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中国应当采取补偿性和惩罚性赔偿相结合的原则来保障权利人的利益。侵权行为人除了对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补偿外, 还要支付惩罚性赔偿金。从而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有效约束, 减少侵权行为, 使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因此, 要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一方面加重对侵权行为人的经济制裁, 增加其违法成本。另一方面, 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讨 篇9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通过完善培养机制的方法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过程中应该从法律意识的组成结构到法律意识所包含的作用等等方面入手, 目前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 所以需要高校去进一步的完善想出比较系统健全的措施方案, 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目前大学校园中的法律教育机构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 在课程安排上也不尽合理, 大部分的高校在法律教育上都没有专门的教学领导来管理, 所以法律教育就经常得不到重视, 在法律课程安排上一般最多的就是《思想道德与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其他课程都很少涉及, 所以在大学校园中并没有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来分配,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将教学的课时进行缩减, 这样教学的内容也就得到了限制, 许多法律教学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法律专业知识, 所以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必然是有限的。

对于大学生法律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具备专业性的法律知识, 但是目前的形式与结果却不尽如意, 高校中担任法律专业的教师并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有些高校甚至在法律专业安排上没有采取特定的教师安排, 教师在教学时也是完全的照搬课本进行讲课。如今高校并没有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的管理机制进行明确的列出并颁布, 所以高校许多学生对法律意识并没有做到人人参与, 而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并没有真正的实现, 高校管理者在管理上首先应当给学生做好示范的榜样, 做好一个带头的工作,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这也是多数高校管理者需要努力培养的法律意识精神。如果高校管理者都不能严格的遵守法律规章, 自然学生也不会去主动地培养法律机制意识。高校在法律专业上的考核方式也较单一, 考试的内容也多为一些理论性的知识, 所以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注重的就是考试的成绩, 这样的做法完全将法律知识的学习放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上, 而且学生也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还有许多的教师在教授法律专业知识时也没有足够的热情, 对待工作也就不会付出太多的心血。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讨

( 一) 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手抓

对于大学生的行为思想来说除了法律制度是一种约束了, 道德规范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力, 只是法律制度是强制性约束力而道德规范是人自发性的约束力, 要想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机制首先应当让大学生对法律有个深入的了解, 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教师应当为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法律知识, 并且要让大学生学会法律的自我保护, 现如今网络发展如此迅速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网络危机, 大学生如果不能有一双公正严明的法律约束力必然会迷失自我。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法律制度进行教授还需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这样大学生才能建立起法律机制意识, 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道德素养, 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并且形成一个理性正确的道德观念, 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 二) 大学生应增强自身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

要想让大学生具备法律意识首先需要让大学生对法律有个正确的认知, 教师需要让大学生对法律产生一种认可, 并且让学生认为法律是可以帮助生活和学习的, 国家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前提, 这样大学生才可以在法律面前产生一种信赖依靠的心理, 并且认为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法律上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立法, 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许多大学生其实内心深处是很具备法律观念的, 但是他们往往表现出的法律知识却又是贫乏的, 所以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并且教授专业的法律相关知识, 其根本就是希望让大学生对我国的法律制度永远保持一种信任与认可。

( 三) 优化教师队伍, 依法治教

法律教育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众多的, 而其所包含到的面也是很广泛的, 所以法律专业的教师除了具备法律意识外还应当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的教学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热情, 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教师也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学生在与教师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比较全面自身也很遵守法律规章制度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会相对的优秀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每个学生尽可能的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 这些也都会影响到学生日后对法律制度的判断与实施。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 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并且在学生学习之余让学生建立起法律意识, 在教学时保持坚持依靠法律制度来管理的方针一定可以让大学生的法律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 四) 建立有效的法律教育渗透机制以及考核激励机制

法律教育的渗透机制是高校法律教师需要遵守的教学原则, 通过这种渗透的方法采取非直接的方式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接触到了解到法律机制, 让学生在学习中以及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对法律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 要想让大学生建立起法律意识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其实法律意识可以渗透在其他的大学学科课程中, 作为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所以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是影响大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高校在教学时需要反复不断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渗透除了课堂时间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甚至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的拓展活动等等。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制度可以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自我增强, 这种途径是不需要教师的监督的, 学生会自发性进行法律教育的学习, 通过这种评价的考核方法会让学生更加理性与深刻的面对法律教育教学, 但是教师在这一评价考核中需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系统甚至是考核的方法标准等等内容, 这些都是保证法律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对于法律专业的教师而言为了提高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高效也可以适当的开展奖励制度, 除了精神奖励还可以适当增加物质上的奖励, 这些都是促进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的途径, 在这种激励政策下教师会更加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也会更加肯定大学生法律意识机制培养的重要性。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与主力军, 他们对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不管从哪种角度来讲都应当注重对大学生的教学和培养, 为了让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让每个大学生都培养一定的法律机制意识, 这种途径也是让大学生增强法律基础知识的方法同时也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要素。而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包括对课程的安排, 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及教学方法观念的转变改革上, 在改革时做到适当的调整考核的制度以及注重教学的方法等等, 这些都可以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机制的培养以及形成。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所有公民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栋梁, 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更加应该遵循我国的法律规定, 文章对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就目前存在的状态列出了解决的措施, 希望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健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路径

参考文献

[1]何海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养成机制——基于对河南科技大学的实证调查[J].河南教育 (高教) , 2013 (12) .

[2]江雯雯, 陈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5) .

培育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路径分析 篇10

一、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

(一)坚持立法的科学性,提高立法产品的质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众多成就,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基本构建起来,无法可依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伴随实践的迅速发展,立法工作明显有些滞后,类似《低碳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还没有制订出来,一些旧法的废弃修改仍显得缓慢,不同法律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有些法律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要想使公民对法律形成信仰,就必须立法科学,进一步提高立法者的素质。立法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应由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完善立法听证制度。立法听证,“指的是立法机构(中央的和地方的)就某一个即将推出的新的法律法规草案或修正草案举行的听取证人证言的活动”。[3]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按照一定程序确定。要树立《宪法》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性,任何具体法律都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要根据实践的发展需要,及时立法,及时修改过时的法律,避免有些人利用法律漏洞来谋取不合理利益。要注重不同法律的协调性,不能出现同一情况依据不同法律处理结果不同的问题;具体法律规定的内容应尽量做到详细具体,减少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力。

(二)坚持严格执法,确立法律至上理念

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立法产品的科学性固然重要,还要把科学的立法产品落到实处,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我国目前执法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存在个别执法人员不具有执法资格,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有些执法人员存在渎职腐败等问题。因此,对执法人员资格要严格依法确定,不能社会上随便什么人都有权参与执法,更好地贯彻落实公务员逢进必考制度。执法者应接受过法律方面专业教育或对其进行一定的法律培训,达到执法者知法、懂法、守法,要加强对执法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者的执政能力和责任心。要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严格进行业绩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实行换岗或予以辞退,对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案件给以曝光并严肃处理,由于工作人员渎职而造成的严重危害社会案件,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者的责任。实行公民评议制度,拓宽执法人员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工作人员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地执法,直接决定百姓对法律的态度。

(三)坚持公正司法,更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司法公正有利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使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补偿和救济。我国的司法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对保护民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作用。但我国在司法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存在权力干预司法,司法腐败还时有发生,民事案件执行难,法院判决还存在个别冤假错案等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强司法制度建设,更好落实司法独立,各级法院都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组织、个人都无权干预司法活动,切实实现法院判决的公正性。为确保法院公正独立行使审判权,可以逐步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人事、经费都由上一级政府直接管理,逐步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案件外,坚持公开审理案件,允许家属、群众和媒体旁听,判决结果公开,增强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完善司法工作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维护法律的权威,对于生效的民事判决,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应加大强制执行的能力和力度,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提高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二、进一步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

(一)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培育公民法律意识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强调政府的主导,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行为规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工作,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所采取的形式和宣传的内容也要有所差别,普法内容和形式要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我国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将12月4日确定为宪法宣传日,向国民宣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具体法律规定都必须符合宪法精神,否则是无效的。还要向普通民众宣传《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继承法》等法律,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不仅宣传公民的法律义务,也要向群众宣传公民的法律权利,多向群众宣传法的精神,使群众认识到法律是用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对法产生亲近感,从对法律的惧怕转变为自觉守法、用法。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对小学生进行感性启蒙教育,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对中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法律精神教育,进一步提高其法律素质,把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注重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

“权利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也无法产生对法的需求和对法律的渴望。”[4]权利意识有利于公民对法律价值的认同,能促进法律信仰的生成。要强化法律在适用上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桥梁,强调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纠正重义务、轻权利,重群体权利、轻个体权利的问题,法律不仅要强调公民不能做什么,也要强调公民可以做什么,公民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做事,是自由的,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使公民自觉守法、用法,使公民由被迫守法转变为自愿守法。公民要改变传统认为诉讼可耻的观念,要降低诉讼成本,加大民事案件的执行力度,要彻底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公平问题。

三、构建良好的培育公民法律信仰的外部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法直接规定人的权利与义务,强调合法获取利益。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开放的经济体制,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我国传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也改变了人们重道德、轻法律,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为培育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提供了有利条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重视自身的权利,也相应地尊重别人的权利,能较好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主体的独立和平等,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社会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直接规定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权利,为公民的工作、生活等提供了广阔空间。法律保护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等权利,使人们感觉到生活更有安全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法律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对法律自然产生归属感和依恋感,人们的法律信仰也就会逐步形成。

(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民主和法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国家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实现,有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逐步形成。专制集权社会中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法治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民主发展程度越高,法治化程度也会越高。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权利。当然,我国民主政治还存权力过于集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官僚主义等少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以至于渎职、腐败等案件时有发生,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我国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切实落实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充分发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民主的作用,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也要强调集体决策,从体制上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加强对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易于导致腐败、渎职现象。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依法治国的实现创造有利的道德文化环境。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比较重视道德的调节作用,靠道德伦理来调节家庭关系。国即是家,国家的统治道德伦理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家的“礼”“仁”“义”等思想在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在今天有的已经过时,有的仍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于具有进步性的传统道德我们必须传承,具有道德基础的法律内容更容易被人接受,才更有利于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道德相对于法律调整的范围更宽泛,我国在法治化的进程中,把许多过去的道德问题,现在纳入法的范畴。法与道德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家庭关系方面,赡养老人首先是子女的道德义务,当做得非常差,出现虐待等情况时,老人把子女告上法院,法院判决子女必须怎样做,就变成法定义务。如果子女承认错误,承诺以后善待老人,老人可以撤诉,道德在维系老人和子女关系上又将发挥更大作用。这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法律方面的知识。要通过学校、网络、电视等多渠道对国民进行教育。一般情况下,公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法律素质也相对较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与受教育水平成正方向变化。

目前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培育公民法律信仰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培育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应该有法律制度的完备,应该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还要有民主的完备、人的道德素质提高等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必须符合我国国情。

摘要:培育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应坚持立法的科学性,提高立法产品的质量;坚持严格执法,确立法律至上理念;坚持公正司法,更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应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注重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公民,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三联书店,1991:8.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DB/OL].{2016-06-06}.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10/24/c_1112969836_3.htm.

[3]杨雪冬,陈家刚.立法听证与地方治理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植物也出汗下一篇:机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