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组织结构

2024-05-02

全球化组织结构(精选十篇)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1

IT Infrastructure即IT的基础设施或基础架构, 它是整个IT系统的基础, 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 因此它在整个IT部门中显得尤为重要。Infrastructure部门面向公司全球用户提供以上IT服务。A公司 (以下统称为A公司) 是一家全球化大公司, 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员工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太地区。但是长久以来, 由于IT业务划分或地域的原因, IT系统、服务支持以及相关流程是独立的, Infrastructure部门的组织结构按照区域划分, 下属的几个小部门分布于几个不同国家, 每个小部门都同时做着服务交付和运维, 大家各自为战。但在企业全球化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下, 这种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主要有以下问题。

1.1 不适合主营业务全球运维的模式

全球运营要求IT部门24×7及时响应, 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而区域化的组织结构, 虽然对本地的业务能提供较迅速的支持, 但对需要跨区域的业务支持却是捉襟见肘。

1.2 缺乏流程化管理

表现为流程的标准化, 流程的实施和管理, 以及流程对业务的影响。区域化的组织结构往往各自为政, 自成一体, 常是本地流程和全球流程共存。这样会造成流程效率低下, 流程角色职能不清等问题。

1.3 资源浪费, 成本较高

区域化的组织结构往往是同一版本在不同区域的多重复制。但由于不同区域的人力以及运维成本的不同, 这种结构无法做到优化资源配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为不同的区域管理, 也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全球服务。

2 基于ITIL方法论的组织结构调整

为了解决本地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IT部门从上至下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 以实现:对外, 最大限度保证全球用户能及时获得高效的IT服务支持, 尤其是满足公司核心业务部门的需求。对内, 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 有效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业务高效低成本运营。IT部门运用ITIL方法论, 作为组织结构全球化的指导性纲领呢。ITIL旨在解决并纠正这些出现的弊端, 它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 可保留组织现有IT管理方法中的合理部分, 同时增加必要的技术, 并且方便了各种IT职能间的沟通和协调。

2.1 ITIL简介

ITI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即信息技术基础构架库, 一套被广泛承认的用于有效IT服务管理的实践准则。1980年以来, 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为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问题, 逐步提出和完善了一整套对IT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 叫做ITIL。ITIL并不是一套理论模式, 而是以全球最佳实践经验为依据, 为企业的IT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标准和规范。企业的IT部门和最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定义所要求的不同服务水平, 参考ITIL来规划和制定其IT基础架构及服务管理, 从而确保IT服务管理能为企业的业务运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ITIL将IT服务管理分为十个核心流程和一项职能。这十个核心流程是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事故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 一项管理职能是服务台。ITIL处于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 从1986年至今已经发展出三个版本。ITIL V3在V1和V2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生命周期的概念作为核心架构的基础。服务战略是生命周期运转的轴心;服务设计, 服务转换和服务运营是实施阶段;服务改进则在于对服务的定位和基于战略目标对有关的进程和项目的优化改进。

2.2 运用ITIL方法论建立全球化组织结构

A公司的IT部门支持的公司用户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太地区, 根据ITIL的方法论, IT部门首先在中国设立了24×7小时的服务台业务作为IT与用户的接口, 保证全球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得到IT支持以最大限度保障业务的不间断运转。在ITIL中, 服务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 它是IT部门和IT服务用户之间的单一联系点。通过提供一个集中和专职的服务联系点, 促进了组织业务流程与服务管理基础架构集成。服务台通过协调用户和IT部门之间的联系, 为IT服务运作提供支持,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 服务台后方需要有一支队伍提供Infrastructure相关服务的二线支持, 因为它无法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IT服务请求和事故。这个团队的人员具有更强的技术能力, 但通常情况下不直接接触用户。Infrastructure部门将之前各个区域的运维部整合起来, 下设了全球化的Infrastructure运维部。员工分布于四个不同国家, 但根据其技术领域的不同, 被划分到不同的技术小组支持全球用户, 包括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服务器和存储以及中间件等。

运维主要是针对现有服务, 当用户提出标准服务以外的请求或Infrastructure的容量已不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时该如何?谁去负责设计和递交这些新服务从而转化成可被日常支持的标准IT服务?答案就是服务设计部和服务递交部门。服务设计部对服务及服务管理流程设计和开发提出指导。服务设计的范围不仅限于新的服务, 还包括了为了保持和增加客户价值, 而实行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中必要的变更和改进, 它指导组织如何开发设计服务管理的能力。而服务递交部门负责如何将新的或变更的服务转换到运营过程中, 同时作为客户代表与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

通常服务台在接到用户请求时首先判断其请求是否属于Infrastructure现有服务范畴, 如果不属于, 用户需要单独提交一个服务需求给服务递交部门。处理这些需求的是负责各个区域的服务递交经理, 他们首先判断当前标准流程能否覆盖此需求, 主要包括技术实现性和询价, 若符合即在该部门实现。但若涉及对IT基础架构有变动的需求, 服务设计部作为最高级别的技术部门, 必然需要测评这些变化是否会对现有IT基础架构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会影响IT基础架构的需求, 服务递交经理会与用户沟通以调整需求。

除此以外, Infrastructure部门还需要下设另一个规划部门制定服务战略, 以及负责整个部门的财务管理、资源规划、设定面向客户的服务绩效目标等。规划部从全局上对与其平行的服务设计部、服务递交部、运维部部提出战略指导、政策、指南和流程以及资源规划, 这些战略性指导是其他三个部门正常运营的基础, 对服务的持续改进产生深远影响。

2.3 ITIL方法论应用的总结

综上不难看出, Infrastructure部门在建立全球化组织结构时充分运用了ITIL V3的生命周期这一核心架构的方法论, 其中计划部对应于服务战略和和服务改进, 服务设计部对应于服务设计, 服务递交部对应于服务转换, 运维部部对应于服务运营。同时每个部门通过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 监控服务质量, 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持续改进服务。一方面, 全球性的组织结构使得每个部门能够共享一套标准的服务流程和规范, 提高了运营效率, 降低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 为了增加交流的快捷和顺畅性, 在负责支持全球用户的同时, 部门分配员工所在区域为其主要服务支持区域, 既保证了全球服务支持的标准性, 又大大降低了时区和语言因素带来的服务滞后。

3 全球化组织结构带来的益处

全球化组织结构带来的益处恰恰解决了区域化组织结构的不足。

3.1 保障公司全球业务的展开

全球化的IT组织结构使得任何时间支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用户成为可能。全球化的目标是把公司的全球业务打造成一个统一整体, 而不是多个独立的国家和地域单元。在任何业务都强烈依赖于IT系统的今天, 与此适应的全球化IT组织结构势必是公司全球业务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

3.2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全球化的IT组织结构把共同、重复、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到一个组织, 实施统一的共享服务, 在内部多个区域通过对IT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 实现企业内IT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精简化。提高了运营效率, 降低了运营成本。

3.3 部门的职能得以更好发挥

明晰的部门分工和角色定义使得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范围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使得员工更专注于各自的领域, 有利于业务技能的钻研和提高, 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个职能和角色的作用, 也能更好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需要, 提高用户满意度。

摘要: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走向全球化、国际化已经势不可挡。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让电子化办公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一切使得任何企业都依赖于IT系统。同时, IT也必须面对企业国际化的挑战, 如何建立一套高效、标准、低成本的全球化IT组织结构是IT能否服务于企业全球化的关键。本文以跨国公司A的IT Infrastructure部门的组织结构重组为案例, 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 如何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实现从本地化支持到全球化支持的运营模式的转型。文中对新旧两种IT组织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 总结出如何基于ITIL方法论和IT Infrastructure部门的实际业务情况建立全球化组织结构模式。

关键词:全球化,组织结构,IT,Infrastructure,ITIL

参考文献

[1]Jan Van Bon.IT服务管理:基于ITIL的全球最佳实践[M].章斌,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曹江华.全面解析ITIL V3[OL].CIO时代网, 2009.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2

(一)今天,有关国际机构经过五十多年的运行,在处理不同国家经济和社会新问题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非凡应该指出的是,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工作,大大方便了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快“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在不少国际组织中,目前存在着各方面的、大量的合作可能性摘要:这些组织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分别从事金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社会(国际劳工组织)、环境(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卫生(世界卫生组织)、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诸方面的协调促进工作;此外还不应忘记最后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它成立以来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功能。

其次,我们生活的时代以和平为主流,世界或地区冲突的危险有所减弱;人们注重到,由于苏联的解体及随后发生的经济大变动,冷战时期的“集团”概念业已消失;经济大变动给原属苏联的国家带来的急剧转折确实难以预料,但这些国家多数将能克服困难,通过建立新的内部协调机制,使本国生产方式适应新的国际制约条件,从而归附于新的“全球化”集合体。在这个进程中,国际及地区组织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最后,一些巨大的地区性经济集团正在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美共同市场)、亚洲(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集团、西非货币联盟)纷纷崛起,欧洲(欧洲联盟、独联体)自然更不容忽视。非凡值得指出的是,在东亚的黄海四面创办经济开发区,以便在中国、日本和南韩的若干沿海港口城市之间建立国际性的工业中心网及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喜好。

(二)经社理事会及类似机构,作为社会各界及公民社会的`代表,对“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各经社理事会及类似机构应努力分析这些变化,同时还应提出对处在复杂、艰难转型期国家可能具有指导意义的各项办法。这些国家面临的困难是,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进程布满曲折,他们必须学会善于处理前进中出现的意外波折。

(三)有一种意见认为,也许不再去建立新的国际机构为好,和其建立新机构,还不如好好利用现有的机构,非凡是世界贸易组织。当然,世界贸易组织正受到来自非政府组织、农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种种批评。然而,由1994年4月马拉喀什协议产生的这个跨国家机构还很年轻,人们应该为它对某些新问题的行为方式给予理解并主持公道。肯定该组织的另一条重要理由,就是那里的决策程序堪称高度民主,每个成员国都只有一票,都有平等表达意见的可能,地缘政治在这个组织中不起决定性的功能。我们应该使所有国家都能够加入这个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现有135个成员国,另有30多个国家正在申请加入这个组织,在申请国行列中就有中国。国际社会为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先生和欧盟贸易代表帕斯卡。拉米先生于5月19日签署贸易协议一事感到兴奋,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基本没有障碍。

(四)在“全球化”的经济开放中,经社理事会需要扮演促进心态演变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经社理事会还可以施加影响,使地球上繁荣地区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或转轨期国家从事投资和商务活动时,为传播最好的实际社会办法做出贡献。

为达此目的,还要求所有国际组织在讨论相关新问题时必须更好地进行合作,非凡是世界贸易组织和现有国际机构之间的合作。如在粮食平安和转基因机体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应和世界卫生组织配合工作,在文化行动新问题上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配合工作。在社会方面,如能和国际劳工组织协调配合,在竞争法和劳动法互为补充的新问题上达成共识,也将是人们所希望之事。为确保产品制造和产品经销中的社会条件具有更大的透明度,这种互补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3

关键词:媒介全球化;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调整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素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正确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由于我国媒介教育工作起步晚,对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不重视,制约人们媒介素养提高。同时,在媒介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公众媒介素养增添了新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好适应媒介全球化趋势,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下面将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一、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媒介全球化给新闻媒体、普通公众的信息获取等都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必须对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

(一)媒介文化进入的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起步晚,对媒介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而媒介文化包括丰富内容,对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背景之下,为满足媒介文化进入需要,应该做好思想准备,重视调整公众媒介素养,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

(二)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需要。媒介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媒介相互传播,通过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增进不同文明间的联系,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但不同文化、媒介素养存在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公众媒介素养进行调整,以更好满足跨文化交流需要。

(三)媒介素养内涵增加的必然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也取得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介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例如,微博、微信、手机媒介等。这些媒介技术的更新能提高人们信息处理能力,便利信息传播,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便利。另外,媒介技术发展导致媒介素养变得更为丰富,由于媒介文化衍生新内容,进而大大丰富媒介素养。在这样背景下之,有必要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认识,以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培养公众媒介素养。

(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重要措施。在媒介全球化影响下,在媒介素养内涵不断丰富的前提下,通过对媒介素养进行适当调整,有利于促进普通公众更好学习,促进媒介素养提高。

二、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调整的策略

为应对全球化趋势,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结合媒介全球化的要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调整策略。

(一)公众媒介功能观念调整。媒介文化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在其变化发展过程中,为更好掌握其内涵,需要公众调整媒介素养结构,实现动态调整,以不断丰富公众媒介文化知识,促进自身素养提高。媒介全球化给媒介文化带来相应变化,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媒介素养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现实要求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对媒介功能观念有全面认识,更好适应新情况。媒介功能观念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社会效果领域,而应该是多功能的,全方位的。根据相关学者的阐述,公众媒介素养构建需要接受以下几个观念:媒介是构建的,媒介能将现实再现,公众在接受媒介信息知识时进行意义协调,媒介构建具有商业性目的。只有在对功能观念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接受媒介信息,促进自身媒介素养提升。

(二)公众媒介知识结构调整。全球化趋势下,媒介信息丰富多样,大大便利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但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媒介知识的内容、结构也出现不断变化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媒介知识结构应该及时调整,以满足变化发展需要。从而提高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更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

(三)公众媒介能力结构调整。媒介能力结构调整包括多方面内容,也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这种能力结构进行调整,能促进公众素质提高,更好适应媒介全球化趋势要求。首先,文本分析和批判能力。建立解读媒体内容的思辨模式,对媒介内容进行接受和批判,全面分析媒介信息,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合理批判。公众应该树立批判性的接受观念,具体的过程是,将文化研究成果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对媒介信息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分析和认识,挖掘其隐含意义,让广大观众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自发剔除负面信息影响,明辨是非,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其次,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的真实内涵,以对话交流方式扩大相互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调整媒介素养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公众。在接受西方媒介信息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培养自己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注重吸收先进文化知识,能理性借鉴相关制度来全面认识社会热点问题,促进自身媒介素养提升,对相关问题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认识。

(四)公众人格主体重新塑造。人格主体重塑是媒介素养调整的核心内容,在媒介全球化背景下,应该重视该项工作。由于新媒介会引发新的创意,全球文化快速消费性的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公众应该重视人格主体重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媒介观念,科学合理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塑造良好的人格主体。

三、结语

总之,媒介全球化不仅丰富了媒介素养的内涵,还对跨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这种趋势,更好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媒介素养结构。从而更好应对新情况,提高公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更好获取各种信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祺.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媒介素养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4(01)中:351-352

[2]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04):26-29

[3]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52-60

[4]葛明驷.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94-98

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组织内外变化探微 篇4

一、全球化及其映射出的社会诉求

在考察全球化以来的大学组织变化问题之前,有一个前提需要首先澄清,即什么是全球化及其带给全球的冲击。全球化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更精确地理解这种现象?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乌尔利希·贝克在《什么是全球化?》一书中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金钱、技术、商品、信息、毒品都超越了国界。……是空间距离的死亡。”[1]他的这种解释得到广泛认同。在西欧全球化的辩论中,许多学者把全球化看作是一种多元范畴的发展进程。

从更深刻、更广泛的层面来说,全球化就是在全球即全世界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联系、沟通、相互影响、互相借鉴交流、互相依存的历史趋势和进程。全球化的本质:一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审视、分析,从而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二是承认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和人类的共同价值及利益。由此我们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描述全球化过程的影响特点,即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推动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政冶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的政治交流,加强了各国在政治生活中的对话和合作。文化全球化,开辟了文化传播与文化科技交流的新时代,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全球文化现象的出现。

全球化的根本特征的核心是技术的快速更替和流通。在许多国家,大学被视为技术孕育的温床,因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转型与即将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全球化必然会对以“现代性”和“现代社会”为现实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发展模式的探索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因为全球化以来,发展科技、扩大经济效益的迫切的共同需求,使其推动者极力寻求有力的支持者与合作者,大学组织即其一。而大学组织也希望通过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来推动疲软的改革步伐,改善发展中的不平衡。全球化打破了现代性条件下那种单一的“在场”时空观念,瓦解了行动的本土情境,为所有成员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可视的平台,彼此遥相呼应。

二、全球化以来大学组织的内部变化

全球化过程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突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迈克尔·吉本斯所认为的:全球化增大了不同地方资本主义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差异,全球化激励新方法的传播和在世界上的普及,反过来,这种传播和普及又进一步强化了全球化的过程[2]。全球化体系中的利益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的迅速发展,因为大学是这个体系中知识和科技的创新基地。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组织行为,不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都以知识和科技这两个基本的、核心的要素为基础,这也就奠定了大学在全球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被拉进全球化体系中,这对大学自身带来的变化与差异是什么,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从哪些方面影响着大学?对此需要进入大学内部来寻找答案。

(一)多维的知识“生产”方式

全球化背景下动态的竞争启动了创新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形成了获得知识的新方式。现在通常把全球化和创新当作是正在形成的知识经济中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正在触及大学的中心———研究过程本身。这种变化发生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知识是在一种应用的环境内产生的。这不同于“纯”科学在理论的或实验的环境中产生的过程。所谓“应用的环境”是指整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科学的问题产生了,方法论得到了发展,结果得以传播以及用途被确定。第二,知识越来越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产生,一系列理论的观点和实际的方法论被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在这一跨学科的形式中,知识在个别研究人员和研究小组的专长中体现出来。第三,知识形成的场所具有更大的多样性,还存在一种与之相连的现象,即在知识形成的类型中有一种多样性正在形成。研究团体存在于开放的新领域,允许许多新型的“知识组织”,诸如思想库、管理顾问和行动主义的组织参加研究活动。第四,知识是高度反射的。新知识的“应用”和效果不再被认为是研究过程“以外的”东西,其结果,作为对研究和知识的外部评论影响到研究的设计以及研究和知识成果将来的利用。第五,质量控制的方法正在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的“同行们”不再能够被可靠地确定了,因为不再有一种不变的学科分类系统。其次,质量控制的简单化方式容易适应那些设计范围更广泛的研究问题。再次,决定质量的清晰的和没有异议的标准也不再有效了。

知识的形成相比之前更加错综复杂。作为一种系统,知识形成的社会分布构成了一个技能和知识的仓库,在各种问题的环境中可以利用这些技能和知识。大学因为可以提供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决定研究事项的过程中,大学仅仅变成许多部门中的一员。知识的形成正逐步变得不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知识的形成,不仅在其理论与模式上,而且在其方法与技术上,都已从大学扩展到许多不同类型的机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知识的形成是一种全社会的活动。社会分布的知识观正在获得一种全球的维度,因为,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已被描述成:把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3]167。

(二)多样态化的大学组织类型

最初提出大学多样性是出于宗教环境的多样性,而今,大学的多样化被看成是反映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的更广泛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大学类型有着特殊的多种职能。一方面它是一种工具,能对一种正在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整个大学体制的发展中维持其稳定性。大学多样化可以被总结为以下几点:(1)增加了学习者可选择的范围;(2)尽管个体间有差异,但是实际上使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大学教育;(3)使教育和每个学生的需要、目标、学习风格与能力相称;(4)使大学能够选择它们自己的使命,并把它们的活动局限在那些和它们的定位、资源、教学与学生的水平等相一致的范围内;(5)对一个社会的压力做出反应;(6)成为学院和大学的自由与自治的一个前提,因为大学之间越是不同,对于一个中央政府来说,想把大学变为灌输的而不是教育的机构就越困难[3]199-200。

大学体制的多样化和竞争性的市场之间有一种强有力的联系。大学的多样化被认为和商业市场中产品的多样化是相似的,大学越是多样化,公众的选择越是能得到满足,社会也会越受益。市场或者“准市场”被认为是向大学分配经费的一种有效机制,公共经费通过竞争以不同的款项分配给学校,其根据是学校所做出的成绩。例如吸引更多的学生,或者拥有更好的研究人员。在这里,政府充当的是个人的或更广泛的公众的代理者,将私人经费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分配。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问题和高等院校分层或等级制度的问题,以及它们同体制多样化的关系,有两点要指出:第一,虽然近年来在许多国家中,大学体制已经变得更有竞争力了,但是它们还不能构成完全的市场。在本科生收费和招生数这两个方面,大学常常受到政府的限制。在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大学仍然是接受公共资助的非营利组织。第二,大学体制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它的声望等级制度,不同的院校之间,它们在地位和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精英院校需要大众化院校在政治、财政和社会方面的支撑。大众化院校要依赖精英院校的价值观、标准和研究以显示出其教育的有效性。两种形式的院校不断吸收对方的优点。

很明显,大学作为一种机构的形式,反映了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院校多样化本身来说,它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我们需要弄清楚多样化旨在达到的结果,然后检查这些主张是否被落实。例如,大学能否把学术课程延伸到新的学生,延伸到那些自学者,那些由于受地域或社会因素限制而无法享受教育的人。类似地,当大学引入更完善的组织形式后,能否提供新的生产因素,在降低成本和增加质量的同时,创造公共效益和社会价值等等。

(三)市场导向的“教”与“学”

全球化在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方式和性质改变的同时,也正不断影响大学组织中的教和学。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全球化使国际学生流动加快,由此而造成了许多大学课程框架的调整,以及对国内学生布局变化的影响。可以说,国际留学生既是全球化的征兆,又是全球化趋势的推动者。校园里国际留学生的大量出现已经迫使许多大学改变教学方法,促使主要课程的变化。“课程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战略目标。在当今时代,国内外的毕业生都正面临着这样一种前景,即有更多的全球流动择业的机会。国际留学生对信息技术和商科的强烈偏好已经使许多大学的课程框架做了调整,它们的招生也偏向这些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系科重点不在于基础和理论的研究。对于教师和研究人员来说,工业的相关性和部门的经验被认为比学识更有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已在大多数学科领域中改变了教和学的做法。一方面,教师的活动被信息和通讯技术所改变。教师们被敦促把他们的课程上网,或者被迫使按照一种样板参加“上岗前的培训”,或者学习电子屏幕投影技术,简单地把他们“演讲”的幻灯片上传到网络,让学生下载。但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需要时间、精力以及在图像、音频、视频和电脑编程方面的专业技能,然而这些技能在大学中是稀缺的。“网络课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些工作量既包括最初资料的准备,也包括对网站与链接的不断维护和升级。可以说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作,剥夺了教师所希望的课程自主,这种自主其实也反映学术的自由。网络资源所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是:在世界范围内,学生在获得资源方面正越来越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图书馆预算的减少和图书馆不断减少订购量。商业性的出版机构逐步购买了期刊的出版权。学生们也愿意使用这种简单快捷的电子资源,也许这些电子资源并不适合他们的课题。此外,一些网络搜索引擎可能引导学生使用非学术性的资料,而结果是不能完成具有深度的和准确的学习。学习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便利,也为他们节约了时间,但这些网络对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提出了另一种挑战:大量的信息可以在大学以外获得,这就迫使学校要重新考虑它们作为主要的知识库的角色。

全球化引起了教学科研时间分配结构的变化。对许多大学来说,教学花费了学术工作时间中更大的比例,如果时间不是花在上课中,那么时间就是花费在“管理”大班级的繁重的行政事务上,花费在为社会各种机构培训和指导专业人员,花费在开发一些课程上。结果是,只能在完成这些不同任务的时间空隙中去从事一点研究工作。在某些大学和营利性大学中,它们注重专业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有很大的大众市场需求。在这里,市场导向的教学就是大多数教师所承担的一种新的、没有预料到的任务,对于这一任务来说,许多教师表现出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三、全球化下大学组织的外部调适

英国的阿什比曾说过,遗传和环境共同孕育出大学。大学是科学理论滋生的第一场所,聚合了被社会和大众所认同的公共信息和理论资源,这里同时也是每个需要者真正能获取到他们所需要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关的各种价值性解释的最大信息库。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以研究人类社会运行中的共同的、普遍的、迫于当前的问题为目的,聚合了众多的学术人才,学科专家等。他们所做的研究和实验是与时俱进的、独特的、崭新的;他们的认知过程充满了理性和评判,直指事物的本质,以探究未知世界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大学人员的各种创新活动和各种产品的创新是大学与外部全球化环境达成一致的方式和途径。目前的情况是,全球化以来的新的社会秩序把大学纳入到经济运行的体系中,大学的专业批判精神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这种应然的逻辑只是其中极少数人的坚守,而整个大学似乎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航道,大学组织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身份模糊,大学文化的迁移受阻,人文情怀缺失,对于如此分裂的大学,我们又将如何面对?

(一)彰显大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身份

全球化时代,大学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被社会的无序、混乱所困扰,无法准确地定位自己,同组织之外的环境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交换错位,自身的发展诉求被解体了,与社会对话、沟通的渠道不畅,在参与社会事务中发出的声音少了,被改变和被适应的情况多了,为了取得社会资源配置的份额和外部的资金援助,被迫过分地受制于各种行政权力和社会压力。所以,现实情况是大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赫,但对问题做出回应的速度滞后且效果被各种制度和制约所损耗。长此以往,大学的公共效力会因为行政权力的介入而丧失,大学的发展因对经济的过分依赖而缺乏活力和自主,陷入“要而不重”的困境。

在现代性的社会,一切无效的东西都会受到质疑和责难。大学所承担的各种活动(育人、科研、文化传承、服务社会)都是实践性的活动,发展并包容了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事物,这自然地决定了其适当性和合理性。但如果拘泥于已有的模式而不与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化相联系,以往的实践活动将失去其意义,这是由实践的变化性、历史性、灵活性所决定的。大学的影响力形成于同社会及社会个体的沟通、合作、培养中。大学凭籍知识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引领社会的发展,增强大众的文化认同,提升社会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享有了一种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利和自我实现的途径。民主时期的许多大学都履行同样的义务,也是大学长期以来活跃于社会的充分理由,只是在未来,在全球化越演愈烈的明天,大学作为公共领域中介的角色和全球智力加油站的地位要通过大学自身的介入和努力加以巩固。

(二)大学文化的自主迁移

每所大学都有通过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融汇而形成的学校文化范式。包括办学理念、治学风格和科学精神在内的文化范式,是大学的特色与品位,它们薪火相传、创新积累,形成了大学的文化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教化力之中,是大学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4]。大学以其独立的文化品性,成就其社会价值,构成大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使大学之间在多样态下竞争。

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在大学中形成的文化与某种新的文化流对接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力量间的相互博弈是显而易见的。已有的大学文化遭遇了全球化潮流的冲击,直接影响大学内部价值观的形态、制度文化的和谐,甚至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文化情怀。个体无法摆脱社会的多重角色和身份,因此,个体在各个角色和身份下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之间未免会发生冲突,甚至对立,个体角色的多样性影响了大学文化的统一与稳定,集聚形成熵,被卷入斗争、选择、无序的状态中。从承载主体看,大学文化是一个由不同群体文化构成的多维性文化复合体。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员工文化、制度性文化、物理性文化(指学校办学过程中所构建的校园物理环境包括各种建筑物样式、风格、教室与校园布置、教学资源等)、网络文化等。就其本质而言,大学中任何群体的文化都是复杂的、非固定的,而且难以用科学语言加以描述。要了解认识各种文化情景,人们必须接受其相对性、不确定性、多样性,通过文化的各种组成元素或各种形式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凝合成一种新的形式来影响特定文化场域中(这里指大学文化场域中)的各个主体。这一过程是文化与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大学依靠自我力量,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以商品流通和消费为主的消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跨地区(域)以及不同民族的众多文化的聚集、碰撞,就是以这种消费文化为主要影响的,给本土文化带来破坏,自然,也给传递本土优秀文化的大学组织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影响不仅表现在面临异质文化的反向同化,而且本土文化迁移受到阻碍,大学的文化环境日益恶化,要主动承担起抵御不良文化的责任,把大学的精神与文化影响力量传播于众[3]80。

(三)重拾大学组织的人文情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多元综合、相互交杂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新秩序形成的推手。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在全球化浪潮下抬头,人们的真实情感与主体性需求在各种竞争中被封闭,现代化的超快节奏使人们不得不像机器似地运转,身心得不到充分修养,被快餐式的各种产品所包裹,无法体味身心自由的愉悦,全球化的现实给人们同时带来了生存意义上的伤害和情感上的伤痛。对国家而言,竞争更是白日化,利益的获取更加不择手段。国家看重力量的保存,更看重效益和财富积累。全球化进程使效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而对大学来说,社会效益就是重建自己的声誉、威信。这必将为大学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构成大学持续发展不可替代性的能量。大学重整人类的精神世界,用理性和情感来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社会效益,是全球化的社会现实赋予它的一种新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社会的召唤。

再者,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处于紊乱状态,现代性条件下的物质成就是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环境、毁坏人类家园的方式取得的。现代物质成就诱发了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的滋长,它正吞噬着人类的精神,使人类远离精神家园。在寻求精神的安宁和生存的安全需求方面,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竟如此一致。全球化的发展在促进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进行智力交换的同时,也将把大众的视野从传统单一的、固守的“民族”、“社会”、“社会间”扩展到国际乃至全人类社会,使得建构一种适应国际的大学组织机制、规范成为必要,这需要在处于不同文化境脉和区域边界之间的大学组织中建构“全球性话语”体系,寻求力量和观念的和谐、同步。这将是大学未来发展中的一种选择,是全球化模式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大学应该具有世界的胸怀,是向世界开放的体系,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救助站,超越于狭隘的国家和领土的界限,引领和践行世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谐发展,而不是文化的掠夺和精神的歧视。

全球化已然把大学推到更前沿的阵地,在全球化的时代,大学是最重要和最受人关注的社会组织之一。在大学组织中,实际上到处都发生着变化,审慎地、历史地、客观地来澄清发生在其中的这些新变化和新趋势,从而进一步调整大学的行动准则和方式,增强大学的社会适应力,是大学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德]乌尔利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M].常和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

[2]Gibbons M.Governance and the New Production ofKnowledge[J].Science,Technology and Governance.London:Continuum,2001(11).

[3][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7.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5

2007年世界卫生日

国家

2003

2004

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2005

2006

2007

总计

病例数

死亡数

病例数

死亡数

病例数

死亡数

病例

死亡数

病例数

死亡数

病例数

死亡数

阿塞拜疆

0

0

0

0

0

0

0

0

柬埔寨

0

0

0

0

0

0

中国

0

0

0

0

吉布提

0

0

0

0

0

0

0

0

0

0

埃及

0

0

0

0

0

0

0

0

印尼

0

0

0

0

0

伊拉克

0

0

0

0

0

0

0

0

泰国

0

0

0

0

土耳其

0

0

0

0

0

0

0

0

越南

0

0

0

0

总计

116

0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264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反垄断 技术政策 中小企业扶持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3

经济全球化和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范围内新经济的兴起,使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际潮流。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做强做大国内企业和积极引进外资的产业组织政策,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组织政策,事关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发展的大局,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

1.1 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1998年,我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总资产平均值、销售收入平均值、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平均值的2.44%、4.75%、26.40%、17.60%和12.70%。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1995年,我国制造业521个行业CR4加权平均值为20.1%,而美国1963年为40.9%,日本1963年为35.4%,法国为33.1%①。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在某些产业,跨国公司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控制市场、限制竞争的倾向初现端倪。

目前,瑞典利乐控制了中国95%的无菌软包装市场,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行业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芬兰诺基亚、美国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70%,美国思科占有中国网络设备行业市场的60%,日本索尼占有中国照相机行业市场的18%,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及自身的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已经在某些行业取得了垄断地位。在取得垄断地位后,控制市场,限制竞争,谋取暴利的倾向已初现端倪。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②。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行政性垄断是基于法律和行政权利而产生的独家或少数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产业地位特殊,而且这些从事这些产业经营的都是国有企业。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1.2 国际环境分析

(1)第五次兼并浪潮方兴未艾,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全球性并购事件1990年为11346起,1999年为28265起,年平均增长10.7%③;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2000年,美国在线以164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取代1999年世界微波通讯以1220亿美元收购斯普林特成为新的世界单项兼并交易金额的保有者。1995年,全球大型并购有35项,平均规模为17亿美元,1998年增加到89项,平均规模为45.3亿美元④;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从1990年以来,跨国并购占FDI的比率一直较高,均在60%以上,1995年为69.9%,2000年达到89.8%,跨国并购已经成为FDI的主要实现途径⑤;四是并购以水平并购为主,混合并购为辅,垂直并购微不足道。1990~1999年,在跨国并购总额中,水平并购额所占比重由55.8%上升为71.2%,混合并购额所占比重由40.9%下降为27.0%,垂直并购额所占比重由3.4%下降为1.8%⑥;五是兼并范围广。此次兼并,2/3以上的项目分布在五个产业:金融服务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大众传播业和国防工业,同时还涉及到汽车业、商业零售业等几乎各行各业。

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⑦。

(2)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再加上国际竞争的加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国内的竞争政策,在电讯、民航、铁路、电力等产业引入竞争机制,放松对这些产业的经济性规制,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由。美国联邦政府自二战以来就主动地介入到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80年代为支持美国的半导体工业,巨额资助了大学、工业界的研究开发;90年代中期制定“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世纪末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组织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日本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通过补贴、税制优惠、低利贷款等方式对国内的研究开发进行扶持,使日本的研发规模和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超越英、法、德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5月,经济产业省出台《新产业创造战略》,提出必须培育在今后5至10年内能够成为日本产业竞争核心的新产业。

(3)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但是传统的反垄断理论和反垄断政策却对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显得束手无策。传统的反垄断理论认为垄断厂商通过降低产量、提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损害了社会福利,但是在网络经济领域,垄断厂商往往并不控制产量,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并且新产品的价格低于老产品的价格。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1969年,美国司法部诉IBM垄断PC市场,诉期十余年,最后不了了之。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调整

2.1 产业组织政策主体的调整

中国和日本都是“官僚主导的经济发展指向体制”,但中国和日本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体制并不相同,日本实行的是以产业界自主调整为基础的“官民协调”体制,产业组织政策的主体是政府+企业界,政府和企业界协商制订产业政策。而中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体制,产业组织政策的主体是政府,产业界的要求很少被考虑。很多学者将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归因于这种“官民协调”体制,同时认为政府主导产业组织政策的制订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政策和产业实际脱节的危险,政府及其智囊机构对具体产业的信息拥有量显然不如产业界,不考虑产业界的要求,因信息偏在,政府制订的政策就有和产业实际脱节的危险;二是政策能够贯彻实施的前提是政策目标和企业的赢利目标相一致,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企业会产生抵触行为,从而使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将企业界纳入产业组织政策的制订体系中,形成官、学、商共同制订产业政策的新体制是当前中国产业组织政策应当进行的调整。

2.2 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应当从组建国内卡特尔和积极引进外资转向反垄断和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市场经济性质和国内的反垄断形势决定了当前的产业组织政策必须以反垄断作为重要目标。首先,市场经济要求反垄断。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作为市场机制有机组成部分的竞争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必须通过竞争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竞争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竞争机制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给企业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是企业进步的原始推动力,优胜劣汰的结果使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企业,社会资源的配置由此得到优化。但是企业间的自发竞争会损害竞争,一是作为竞争后果的垄断的出现会使得竞争压力减弱或消失,企业发展的动力弱化,二是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会使社会资源得到不当配置,竞争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生扭曲,因此,竞争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主要方式是制订和实施以反垄断为核心的竞争政策,调控企业的竞争行为,维护有效竞争,保证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其次,国内的行政性垄断泛滥和外国企业控制国内市场的局面要求当前的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必须以反垄断作为重点。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言人,维护本国居民利益和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是政府当然的义务。行政性垄断以部门利益损害公众利益,而外国企业控制国内市场损害了全体国民的福利,因此必须坚决反对。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当前的产业组织政策必须以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重要目标,而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以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立自主品牌作为重点。在经济全球化化条件下,以产业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供给政策已经替代需求政策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市场开放意味着要提高本国居民的福利,除了在国际供给中占有更多的供给份额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而要增强本国的供给能力,就必须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注定不会长久,另外,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过低价格已经引起了无休止的贸易纠纷。跨国公司相较国内企业而言,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研发和营销(以品牌为核心)两个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又是所有价值链环节中增值最多的环节。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这两个核心环节入手,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立自主品牌的思路上来。

2.3 产业组织政策调控对象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把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的调控对象,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地位已经显得已经无足轻重。形势的变化要求产业组织政策将调控的重点转移到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上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控制和引导,使之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组织政策的中心内容。

2.4 产业组织政策手段的调整

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指导,财政税收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倾斜性投资,出口退税、税收减免、外汇配额等),金融政策(包括低利息融资、区别性融资、择优融资等),贸易政策(包括关税保护、非关税壁垒和歧视性待遇等),和信息指导。中国加入WTO已经五个年头,随着商业、金融等行业的新近放开,国内除极个别的行业外,已经全部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以往的一些产业政策手段有的已经变得不可行,如关税保护、歧视性待遇、出口退税政策等;有的面临调整,如政府指导、财政补贴政策等。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手段应向以法律手段和信息指导为基础手段,以适应WTO规则的财政、金融、贸易政策为补充的新的政策手段组合体系的方向发展。

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重构

3.1 制定和实施以反垄断为核心内容的竞争政策

竞争政策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保护和加强市场竞争而制订的法律和政策的总称。从世界各国竞争政策的实践来看,反垄断是竞争政策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是竞争政策的主体,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是反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围绕这一核心的结构框架由三跟支柱组成,即1)禁止限制竞争的行为;2)禁止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的行为;3)对兼并的控制。

中国当前还没有一部反垄断法,有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价格法》和其他法律、政策涉及竞争行为的相关规定,竞争政策主要由政府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实施。这种政策体系和政策运做方式与当前国内、国际反垄断形势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首先,现有的政策体系缺失对垄断的明确界定,尤其是从市场结构方面进行的界定,;其次,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等同于垄断行为,仅从竞争行为角度来制订政策,政策体系本身就不完备;再次,以行政运做方式而不是以司法方式来实施竞争政策,政策的公正性和政策的执行力度便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国内和国际环境要求当前中国制订一部系统、专门的反垄断方面的法律。

3.2 调整技术政策,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技术政策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在技术政策上,重引进、轻自主创新。这种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带来了双重恶果:一方面,丢失了市场,但是并没有换来技术。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国内的三大汽车厂商(一汽、二汽、上汽)到现在还没有掌握小汽车的关键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沦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和代工厂,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而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

调整技术政策,首先要改变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要转变到以技术立国的发展思路上来。借鉴韩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在WTO框架协议下,对产业的保护和扶助仍必不可少,没有国内需求的保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起步阶段就会被扼杀。其次,在具体的技术政策层面上,要加大对企业自主技术开发的扶持力度。

3.3 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精神,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体系和政策机制

中小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在保持经济活力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已于2002年6月29日由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宗旨是“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为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但是“这部法律本身并不提供任何具体的促进办法,因此它没有作为主张权利基础的功能。它要求受影响的(地方)机关、银行和机构根据该法阴极一项更为优惠的待遇,并创造专门的项目改善其对中小企业的行为。”⑧具体而言,在开业登记、融资、资金援助、税收优惠、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该法涉及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去制订具体的政策体系和政策实施机制。

注释

① 资料来源:《华人时刊》,2005年第三期.

② 资料来源:同①.

③ 资料来源:美国证券资料公司(转载于《中国经济日报》1999年12月15日).

④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9)。注:大型并购为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

⑤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3).

⑥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3).

⑦ 先是空客搜集波音系列飞机历年的安全飞行记录,在其报告中称波音飞机存在安全隐患;后是波音向美国政府施压,指控欧盟对空客实施了不正当补贴.

⑧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立法进程资料汇编》(1999-2000)第六页.

参考文献

[1] 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4月第1版.

[2] 植草益等:《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的前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3] 曾国安、吴琼:《市场对外开放条件下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4] 陈明森:《跨国资本进入的市场结构效应与市场行为转换》[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7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方面内容。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 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分工的全球化。原先一国内部的分工协作拓展为全球范围内的分工, 所生产的产品集合了全球各国的优势, 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不断发展, 生产要素实现了跨国界的流动, 资源配置的范围逐步加大, 跨国公司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贸易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全球化作为开端的, 贸易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世界市场,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随之而来的就是消除贸易壁垒的要求。在二战后, 贸易全球化伴随着GATT/WTO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贸易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 极大地增加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同性。

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国际资本大量迅速流动, 各国相互开放金融市场, 巨额国际资本通过国际金融中心和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运转。金融全球化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经济全球化对工人和工会组织的影响

2.1 劳资双方力量不平衡

在劳动问题的研究中,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马克思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条件,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统一的原始关系也逐渐演变为劳动者与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相分离的新关系, 由此就发展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在工业社会中, 这种关系又演化为劳资关系。

进入20世纪, 福特开创了以流水线装配为特点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 吸纳了更多的就业, 壮大了工人队伍, 为现代工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在30年代大萧条后, 由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拉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序幕, 用以协调劳资关系, 缓解社会矛盾。此时, 政府对工会组织的完全承认, 使得工人和工会的权力有所扩大, 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 劳动条件得到改善, 工资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在政府的主导以及工会的推动下, 逐渐形成了政府、工人、企业三方相互制约的产业关系格局, 劳资力量相对平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劳资关系的相对平衡逐渐被打破。从资本角度来看, 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资本的全球化, 脱离主权国家控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一国经济实力奠定了该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 对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则是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资本作为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理所当然的得到各国青睐, 为了吸引外资, 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手段, 例如放松政府的管制、限制工资增长、减少福利保障等等, 资本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另一方面,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 工人的力量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被削弱。马克思指出:“如果资本输往国外, 那么,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各国政府为提高利润率吸引资本, 所推行的政策都带有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因素, 政策内容包括了抑制工人福利、压制工会和工人运动等等, 这使本就因为相对于资本的流动性不足而处于被动境地的劳动力, 在这些政策的压力下的处境更是每况愈下。

2.2 工会谈判能力减弱

第一, 在战后集体谈判作为西方国家工人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方法, 曾在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以及增加工人工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政府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由对资本的控制转为对工会权力的限制, 许多原本支持集体谈判的国家, 转而对相关法律进行了修改, 有些国家甚至取消了全国、地区或行业级别的集体谈判, 改为自愿协议或自行谈判, 由工人个人同企业进行协商。例如德国的雇主协会就提出, 取消全国级别的工资谈判以避开产业工会, 将产业合同改为企业级别的合同或者个人合同。集体谈判这一途径遭到破坏。

第二, 随着资本力量的愈见强大, 雇主与工会在谈判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不平等。资方常以将企业前往低劳动成本的区域为要挟与工会组织谈判, 为留住企业以保住职工的工作岗位, 工会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种种让步, 放弃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工资等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 美国伊利诺伊斯州的履带拖拉机有限公司企图大幅削减工资时, 遭到了东匹亚利亚联合汽车工人工会的激烈反对, 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 导致了12家工厂的停产。面对罢工, 公司的做法是宣布会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巴西、日本等海外工厂以降低成本, 面对公司做出的削减就业岗位的计划, 工会只能妥协。

第三,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使跨国公司内部的劳资关系问题更加复杂。跨国公司的劳资问题往往牵涉不同国家, 但工会的力量范围则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 这样就使工会获得的信息不够充分, 存在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的工会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削弱了工会的谈判能力。

2.3 工会密度不断下降

工会密度是一个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工会化程度的指标, 是指实际会员人数在潜在会员人数中的百分比。潜在会员是指那些可能会加入工会的人, 其数量等于劳动力人口减去雇主、自雇用者以及军人。由于潜在会员人数在各国统计中没有直接统计, 有的国家, 例如美国, 工会密度是指工会会员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比重。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 各国工会密度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英国历史上工会密度最高点在1979年的55%, 而2011年仅剩15%。而美国私营部门的工会密度则从1979年的超过三分之一下降到7%。在OECD国家中, 也只有不到20%的工人选择加入工会组织。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就业方式的转变, 使工人的分布由集中转变为分散。随着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日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市场也有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原先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商品市场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服务部门和非正规部门急剧扩张, 出现了大量不定期、临时的、试用期或短期的非正式工人或散居的家庭工人, 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化。这种分化加大了工会集中工人开展组织活动的难度, 降低了工会密度。另一方面原因在于, 许多国家的劳动立法中具有“延伸机制”, 降低了工人参与工会的愿望。此外, 上文提到的工会谈判能力下降也进一步增大了工会吸收会员的难度。

2.4 国际间工会合作遭遇瓶颈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全球化加剧了各国工人之间的矛盾。生产全球化在客观上会带来就业岗位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 各国工会出于对本国成员利益考虑, 使得国际工人阶级自然被区分为不同阵营。例如, 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会提出禁止从发达国家进口某些商品, 反对本国公司把生产线转移至国外, 反对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进入本国劳动市场。欧洲工联认为中东欧低工资的劳工进入欧盟各国劳动力市场, 会破坏各国工会之前投入巨大努力才建立的高工资和较好工作条件的社会环境;而2009年2月, 针对英国东海岸一个石油炼油厂合法雇用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建筑工人, 英国建筑工人也举行过一场罢工进行抗议。

在国际组织层面上, 全球各工会组织之间也存在各自为战, 明争暗斗的局面。在冷战时期, 国际工会组织的相助争斗就对国际工人运动造成了不利影响, 冷战结束后矛盾依然存在。例如, 国际工联自2006年重新组建以来, 不断唱衰在组织和经济方面不如自己的世界工联;针对国际工联的此类做法, 世界工联并没有听之任之, 近年来也一直努力抵制国际工联。这给国际工人运动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工会组织应对经济全球化不利影响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国际合作

首先, 各国工会应该在国际主义的原则下, 克服民族主义的影响, 开展双边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组织, 包括国际工联和世界工联等等, 加强各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可以通过产业工会这一平台, 与一些跨国公司签订全球性产业层面的集体协议。国际工联的前身, 也就是国际自由工联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康采恩委员会, 一些国际产业工会利用这一平台签订了跨国集体协议。

其次, 国际工会组织之间也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 冰释前嫌, 加强合作。作为现阶段国际上最为重要的两大工会组织, 国际工联和世界工联应该或采取直接对话的方式, 或采取第三方协调的方式, 就各自关切和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合作谈判, 以期建立某种形式的全球工会联盟。

3.2 积极发展会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使各国就业结构发生了改变。蓝领工人的数量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国工会密度的下降。针对劳动力分布的分散化, 应该大力发展新会员, 尤其是分散度较高的新兴行业雇员、女工、青年工、中小企业工、非正规就业工人和非正式经济部门工人以及其他“边缘”人员入会。各国工会也应该进一步改革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 积极探寻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新运作机制。

4 对我国的启示

4.1 紧抓工会维权工作

工会组织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工人权益。中国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 这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当前, 我国工会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加大对广大职工群众的服务力度, 认真倾听广大职工群众的呼声, 能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 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会职能, 依法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主动、依法和科学的进行维权, 积极协调劳资关系, 切实监督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和措施。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工会应有作用。

4.2 增强企业工会独立性

独立性问题是我国工会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工会制, 在这种体制下, 上级工会领导下级工会, 下级工会直接对上级工会负责。我国的《工会法》中也明确规定, 无论是地方工会、企业工会还是基层工会, 其建立都必须要经过上一级工会的批准才能成立。我国境内合法的工会组织只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地方和产业工会, 而其余的一切未经批准的由职工群众自发建立的工会是不合法的, 是不被承认的。此外, 为了建立工会, 中国工会还享有其他国家工会所没有的国家政策的支持, 即单位拨缴工会经费并以法律确保的特别待遇。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工会无法真正独立的行使自身职权, 给职工权益的维护带来困难。因此, 增加企业工会的独立性作为进一步改革工会制度的内容之一, 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特征之一, 影响着各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也给工会组织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入手, 认为全球化打破了旧有平衡, 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新格局, 给工会组织带来了谈判能力减弱、工会密度下降等问题。面对以上困扰, 工会组织应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积极发展会员来减少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工会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代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5) .

[2]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社会学研究, 2006, (2) .

[3]任鲁萍.金融危机时代反思工会的社会作用[J].工会论坛, 2010, (7) .

[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课题组,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工会发展道路的影响[J].中国劳动, 2010, (3)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 篇8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原本是以体育服务为主要产品的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但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第一,二,三产业相互交叉,相互参透的现象日益明显。我国体育按现行的做法,将体育产业界定为:以体育本体产业为主,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其类型可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体育本体产业,指由体育部门归口管理的,发挥体育自身价值和功能的,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如竞技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产业,体育场馆产业,体育科技产业,体育无形资产产业等等。第二类为体育相关产业,指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体育场地,器材,用品,服务,传媒等的生产和经营。第三类为体育内部产业,是指从事体育工作人员,在分工后创办的产业,体育部门利用自身人,财,物的条件,所从事的其他各类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们逐渐改变着对体育的认识。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的需求,而且更有其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那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经济产出可以远远大于社会对它的经济投入。体育参与经济活动,产生了经济效益,继而也带来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1)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的产值已占G D P的1%~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消费还比较低,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2)促进投资方面的作用:北京申奥成功,引来了2800亿的对体育产业的巨额投入,对于北京乃至全国都产生极大的影响。(3)解决就业方面的问题:体育产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各类健美健身中心,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竞赛表演等体育经营,同时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4)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国民素质在经济学上叫人力资本,体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很大作用,健身投资也是一人力资本投资。

二、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还存在着产业缺陷,本体产业发展不够大未能形成支柱产业,无形资产的开发还在探索之中。有些体育产业还仅仅是一个行业,规模、资金、技术都不够;有些产业(如体育用品)重复生产严重,产品质量差,即不能出口,又不能内销,造成产品积压。

体育产业结构受到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水平较低,体育消费需求不活跃。老百姓预期收入不确定,体育消费需求不乐观。据有关人士调查,城市居民中34.1%的家庭认为未来三年收入减少,3 8.6%认为收入不确定。这使得大部分老百姓的体育消费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健身娱乐的消费上。体育产业结构受到投资结构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大部分由国有投资,民间投资极少且不稳定。缺乏稳定的投资政策。

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广东等东南沿海城市以及东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严重滞后。如1998年全国共发行25亿元体育彩票,广东一个省就销售了4.9亿元,比西北、东北、华北地区1 3个省的总和还要多,约占2 0%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较快。运动项目间产业发展不平衡。由于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不同,项目的观赏性不同,产业发展也不同。球类项目市场开发较好,而非对抗性项目的开发还未形成规模。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高校体育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体育事业随改革开放的轨道发展壮大,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面对的却是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要认清和分析经济转轨给高校体育改革所带来的问题,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让高校体育改革进入产业化,使高校体育贴近市场,依托社会,多方参与,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三、结论

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以开发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等本体产业为主,利用我国劳动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对于一些小型的、分散的产业,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进行产业重组,有利于公司组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要充分发挥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国际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来建立产业和配置资源,才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并在已经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发挥民族地区自身的优势,开发和利用传统体育项目,把我国的传统体育推向世界。尽快建立与国际经济规则协调的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要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龙超罗仲伟:体育产业与体与时代市场[J].经济管理2003(7)

[2]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N].南方日报,2003-5-21

[3]张岩: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4](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9

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要方式的全球化过程正深深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也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起了根本的推动作用。同时, 作为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组织形式—跨国公司也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战略调整和实现价值链优化升级, 实现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投资布局的区位优化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

众所周知, 一国跨国公司综合竞争力是该国国际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对宏观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使得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体跌入发展的冰期。可是,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美股在危机后坚挺的上扬表现。从相关数据显示, 自2009年3月6日美国股市真正见底以来, 就开始了持续反弹过程;到2010年10月, 美国道琼斯指数破万点大关, 逼近危机前水平, 期间道琼斯指数曾上涨至10017.60, 涨幅为1.48%, 标准普尔500上涨至1091.85, 涨幅为1.74%,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至2170.68, 涨幅为1.44%, 引领了全球股市的持续回暖。理论界已经关注这一现象, 并给出各种解释:Alexandru Ionescu, Nicoleta Rossela Dumitru[1] (2011) 认为整体经济稳企回暖是美股两年牛市的根基;Nick Godt[2] (2011) 美联储持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反弹提供流动性支持;王庆 (2012) (1) 认为欧债危机和我国地方融资链的断裂导致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但是, 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以及价值链优化升级而带来的利润结构变动角度来分析美股股市逆市上行现象还鲜有尝试。

二、全球化下美国企业利润结构的变迁

全球化背景下, 企业利润结构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运作成果, 而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经济增加值成为新的衡量工具。纵观全球化整个进程, 美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经济增加值一直保持着强有力的增长动力, 而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其海外子公司的贡献。

从利润来源分析,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 (BEA) 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跨国公司母公司经济增加值总体上稳步上升, 其中从1982年到2002年的20年间保持年均增长率4.4%, 并在2000年实现增加值达到2.1415万亿美元的峰值之后有所下降;同时海外子公司经济增加值也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并且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在1982年至2002年间保持年均增长率5.1%, 高出同期母公司经济增加值增值0.7%, 2000年之后虽然略有下降, 但在之后两年迅速回升 (2) ;从行业分布来看, 制造业经济增加值增幅一直都占到美国所有跨国公司经济增加值增幅总额的三分之一, 2003年全美主要行业海外分支机构经济增加值中制造业占比36.5%, 其中化学品行业经济增加值达到743.43亿, 占比为21.44%, 其次是运输设备行业经济增值为492.92亿, 占比达到14.25%;同时, 零售行业和信息产业作为最具盈利性行业之一, 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 其中2003年分别实现增幅19%和19.2%, 仅次于初级材料行业 (其增幅为20%) [3]。其中以信息产业和电子设备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变化尤其明显, OECD相关数据显示, 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4% (深受泡沫经济的影响) , 而到2010年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7.2%, 提高了171.07%, 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增幅[4]。

上述研究结果和数据明确反映了全球化对美国跨国公司利润结构的变迁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营战略上, 适应多变性外部环境的跨国公司正逐步成为全球公司, 利用全球价值链的重置和外延, 通过虚拟化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内部价值链与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相衔接, 最终实现自身价值持续增长;在国际化进程中利润来源在资源和生产流程的整合中形成不同的归集, 最终导致各行业利润结构出现新的特征。正如国外有学者指出,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以实现在本国内无法实现的优势[5]。

三、美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利润驱动因素分析

(一) 理论分析

在全球价值链理论背景下, 美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实现价值增值依靠技术创新、链条管理和客户支持等战略调整实现。价值创造过程其实就是一系列相互独立、经过整合的在整个链条扮演各自角色的供应链、价值链和顾客链价值增值过程。

西方学者在探讨价值链管理 (VCM) 时, 特别强调客户价值的体现。从价格战略出发, 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和降低价格提高客户的产品认可度, 形成稳定的客户群[6];同时执行产品差异化战略, 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特性产品和服务, 细分市场份额然后大肆攫取消费者剩余, 通过以上战略和操作完善客户价值链, 实现价值增值的持续化、常态化[7]。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价值链绩效管理将关注任何可以提高客户价值的活动, 包括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具体地, 首先收集目标市场的信息, 包括消费结构, 收入水平, 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弹性等, 开展研发设计过程, 以便产品或服务符合各市场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和偏好[8];然后通过多年营建的直销分销网络, 将产品或服务快速, 有效地运送至市场地, 以运输成本的绝对优势, 制定富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战略, 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最后通过完善人性化的售后服务, 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维持大量客户群, 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使其成为整条价值链不竭的驱动力[9]。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为投资者增加价值的过程, 因此在实证分析过程中, 通常将资本市场因素考虑到价值链管理之中。投资者价值增值过程是个复杂的互动过程, 可以从中期规划层面鉴别了三种相关营运价值驱动机制:整合供应链节点企业带来的协同增值效应, 导致了客户忠诚度和销售增长率的双增长[9];优化的能力管理2013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525期) 时代Times推动成本效率和资本营运效率[10];营运资本管理加速了成本周转速率和增加了营运现金流量。为了更好地支持基于价值的绩效管理[11]。

R&D活动是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 所以从R&D环节探讨利润结构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了。大多数跨国公司都通过R&D这一主要手段创造新的技术与商业机会来维持自身的竞争力, 其理论机理具体为:首先, 研发环节是任何企业的一种核心资源和优势, 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具有无穷大的利润弹性;其次, 研发环节具有垄断优势, 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可以迅速扩展市场份额, 并制定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价格战略, 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剩余;最后, 根据核心能力学说的精神, 研发能力是现代企业的根本优势, 也是参与竞争的基础优势。而将研发力度纳入供应链绩效管理也不乏其例, David B.Audretsch[12] (1996) 将技术研发嵌入创新价值链集中探讨了技术生产率与企业价值增值之间的联系;而W.Kuernmerle[13] (1997) 则对在美公司R&D投入与价值创造展开了分析, 得出结论为技术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 实现客户价值链的增值;Hiroyuki和Hideto[14] (1996) 通过对日本企业海外经营中的R&D支出情况进行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国内学者郑飞虎[15] (2009) 在研究跨国公司集群模式中就提到过R&D对于后勤支持服务, 信息与金融服务绩效的影响。

在现有文献基础上, 我们可以得出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下, 除了传统的财务绩效指标体系外, 还新增加了技术研发 (R&D) 、售后服务质量、资本市场因素和战略资源配置等衡量指标。这就为文章的数据数据收集、指标选取和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指南。

(二) 实证分析

1. 数据和指标选取。

本文收集了美国106家各行业上市公司最近12年的面板数据, 面板数据均采自OSIRIS (Bureau van Dijk Electronic Publishing) 全球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我们共设置了9个指标, 分别为基于传统财务指标体系:利润率 (PRM) , 营运资本占销售比 (OPE) , 产品成本占销售比 (CSOR) , 资本投资力度 (INV) ;基于价值链理论下的会计衡量体系:国际销售比率 (ISO) , 托宾Q值 (MtoC) , 无形资产比率 (IOR) , 研发支出比重 (R&DOR) , 营销支出占利润比重 (COS) , 以上指标值均通过初始数据换算而来。

其中, 国际销售比率可以衡量公司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 是体现国际化程度的常用指标;托宾Q值是联系资本市场和公司内部业绩的良好纽带, 也是企业价值链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无形资产比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资源运用的效率和价值链重塑的效率;研发支出比率则是价值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不同价值链驱动模式下都扮演着引擎的角色;营销支出占利润比重则体现了企业在开发和保留客户上所做的努力, 该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客户管理战略和关系管理战略的执行强度。

通过以上指标的设置, 本文力图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国际化程度、投资政策、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等方面, 对企业链条式价值驱动流程进行量化分析, 找出推动美国各类大型公司利润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

2. 模型构建和分析。

(1) 聚类分析。首先基于前文提出根据不同价值链特征区分行业的理论基础, 本文先对样本公司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依据指标主要是:国际销售比率 (ISO) 、研发支出比重 (R&DOR) 、营销支出占利润比重 (COS) , 为后来分不同行业公司分别进行分析提供统计上的支持。本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主要是采用了K均值聚类 (K-Means Cluster) 。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研发力度、服务支出比率和国际化程度三个指标区分出三类有明显差异的聚群, 即研发支出聚群为 (0.048062, 0.161285, 0.012918) , 服务支出聚群为 (0.67865, 0.284175, 0.727829) , 国际化程度聚群为 (0.637986, 0.505202, 0.131148) 。其中聚群1中研发支出和服务支出均值水平相差巨大, 而且其国际化程度均值在三个聚群中是最高的, 这比较符合以服务环节为最大价值增值点的价值前置型产业的特征;而聚群2中研发金融inance NO.8, 2013 (CumulativetyNO.525) 力度和服务水平趋近, 而且国际化程度也较高, 这比较符合以研发环节和服务环节为最大价值增值点的价值多元化产业的特征;而聚群3中服务支出均值最高, 并与研发支出和国际化程度有明显的差距, 这也符合偏向依靠不对称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寡头垄断产业的特征。

为了检验聚类分析效果, 本文给出了聚类分布和ANOVA表。在实际应用聚类分析中, 当聚类分布结果均匀分布在个聚群之间, 则说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有效。同时可以根据ANOVA表来判断聚类分析的可靠性。从ANOVA表来看研发开支、服务支出和国际化程度的F值分别为39.312、92.297和101.356。通过ANOVA表中的F值和Sig值, 我们可以知道聚类结果已经最大化地对不同聚群中的案例进行区分, 显著性很好, 这也说明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值得尝试。

(2) 因子分析。在衡量样本公司整体业绩时, 本文综合所有指标试图寻找影响整体业绩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 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因子分析。本文使用SPSS19.0来开展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其结果为: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547,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55.49, sig值显著为0。

由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 应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 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KMO统计量偏低, 说明因子分析模型虽不是很完善, 但仍值得进行尝试。

从变量共同度表 (Communalities) 结果为:服务支出, 营销比率和无形资产比率提取数分别为:0.839, 0.828和0.819, 其他各指标的提取数均大于0.75, 除了投资幅度增率以外, 因此提取出来的这几个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

从因子旋转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意义的公因子系数。旋转因子结果为:

在成分1中, 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服务支出 (-0.899) , 其次为利润率 (0.799) , 研发开支则次之 (0.736) ,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各变量对于这4个成分的影响程度, 我们最终可以得出:影响公司整体业绩的主要有服务支出、营销比率、研发支出、利润率和国际化程度。

四、结论

通过聚类分析将选取样本企业进行分类, 以此为基础进行因子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出, 全球化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企业的利润结构, 主要就是服务支出、营销支出、研发支出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

其中服务支出是全球化过程影响利润结构最为显著的因素。也就是说, 跨国经营导致了企业走出国门, 面向各国不同的消费群体, 为了提供更具特性的产品和服务, 就必须在后续服务中投入更大的精力, 一来可以维持更稳定客户资源, 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海外消费者的好感;二来可以掌握更多消费市场信息, 包括消费者消费定位的转变、消费偏好的转移以及消费结构的变迁。

营销的投入也是全球化过程影响利润结构的重要因素。营销投入可以有力地构建基于全球的分销和直销网络, 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效;而且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存在销售渠道不畅的劣势, 这就导致了营销投入的被动增长, 这也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全球化组织结构 篇10

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组未来两年的研究重点是: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如何改变高等教育机构的角色、使命的自我定位以及工作方式。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组认为, 全球化背景下, 学生精通外语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化不仅仅指学生流动, 而且还包括一系列国际化的机构行为, 它们为各种新兴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鼓舞人心的发展机会。

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新倡议包括:机构的规范与管理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机构国际化趋势;机构的所有成员, 包括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如何看待机构国际化及其实施;机构国际化挑战如何影响机构战略与项目、教学实践、对学生与教师的支持以及质量的评估;什么是国际化机构;它与国家政策以及地区发展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全球化组织结构】相关文章:

全球人口年龄结构07-12

全球著名ngo组织名单06-08

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普遍伦理05-18

全球化06-13

全球化论文04-15

文化全球化04-14

全球化论文05-09

科技全球化05-25

主动全球化05-30

全球化危机论文04-15

上一篇:产后尿失禁下一篇:LCD液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