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促进

2024-05-05

营养促进(精选九篇)

营养促进 篇1

营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营养的意识,传播一定的营养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益于营养的饮食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动质量。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防治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对保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护健康、提高肌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的知识是大学生营养教育的基本内容,营养教育能为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及效果的评价,旨在探索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现状,以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选修营养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不分年级,共110人,以教学班形式开展营养教育,通过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营养教育。主要内容为热能和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等,每周开课1次(120分钟),为期6周。

1.2 方法

参照文献及资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营养教育前后进行同一内容的基线和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开课前与最后一次授课结束时。问卷经预试后在指定教室发放,由学生当场填好,当场收回。教育前发放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3份;教育后发放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2. 结果

2.1 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

表1显示,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最主要是报刊书籍、广告和电视及网络,从教育和同学处获得营养知识的比率很低,但教育后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途径增多,很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变。说明学校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课程对学生提高营养知识是很有效的。

2.2 教育前与教育后的一般情况比较

分别对2组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统计中对象的性别、民族、年级、系别、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讨论教育前和教育后学生数据的差别。

2.3 营养知识

表2显示,教育后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好于未开课的教育前,差异有显著性。

2.4 营养态度

教育前在83名调查对象中,有36.1%的学生不吃早餐,甚至有不吃早餐而吃四餐的学生。92.7%的学生愿意为了健康改掉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68.7%的学生愿意接受有偿营养教育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态度不良的习惯,如表3:

2.5 饮食行为

2.5.1 饮食习惯

教育前仅有63.9%的学生一日会按三餐来进食,大部分学生进餐无规律,73.4%的学生有偏食的习惯。

2.5.2 对早餐的关注程度

教育前有58.1%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教育后比例变化不大,有10.3%的学生不吃早餐。

2.5.3 早餐质量

表4显示,早餐同时包括牛奶(或奶类、豆浆)、蛋类、面包(或馒头、面条等)的占少数,教育前有25.3%的学生每天少于1袋奶,有60.2%的学生每天少于1个鸡蛋。也有的学生一天多袋奶或是2—3个鸡蛋及以上。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普遍较差,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必要性。营养学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患有营养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贫困,而是缺乏营养知识。现代社会有些人营养过剩,是由于不能正确选择食物所致,如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肿瘤的发病均与膳食不健康有关。国内外专家近年来都十分重视这种疾病模式的变化,并试图通过营养教育、膳食调整来进行防治。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营养知识缺乏及膳食搭配不合理、不平衡化都将给学生的身体及学业带来影响。

一般认为,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们选择食物行为和对营养食品的认识有关,人们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必须以知识和态度为基础。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摄入的数量和质量应该适当,数量过多或过少,种类单一或者配比失衡,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而大学生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观念及目前正逐渐向广大民众宣传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得很少,说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急需加强。各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设《营养与健康》、《营养学》、《营养与食疗》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或开设各种形式的营养知识系列讲座、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专题报告。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在食堂、教学楼、宣传栏等地开辟营养宣传专栏,向学生宣传有关营养知识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大学生营养知识的不足主要是因为一般人对食物信息的获得大多来自广告,广告吸引消费者购买某些特定的食物。的确,精制的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装精美,易于运送和储存,并经过消毒杀菌,不易腐败,但是营养也大打折扣。这些食品在精制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营养素,但广告却夸大其词,宣扬它的营养价值如何高,使人深信不疑,不再费心学习营养知识和改善营养。在食物选择上,近1/3的学生喜欢吃熏烤、煎炸食物,豆类、内脏类、杂粮类吃得很少,膳食结构不够平衡。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94.7%的学生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这是实现从态度到行为转变的基础。因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的改变并不表明行为的真正改观。相当一大部分大学生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依自己的口味,虽然也能兼顾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的关系,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以营养价值和利于健康为主。所以,应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从而改变学生中的种种不良饮食态度及饮食习惯。

我校大学生的营养态度良好,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并且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因为采用合理的膳食模式,受自身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且营养态度决定其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及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然而,许多大学生仍然营养不良,一些学生缺铁、缺钙,另一些学生却营养过剩,究其原因,是由于90%以上的大学生营养知识完全缺乏,许多学生不善于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因此有专家说,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的营养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主要是受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可以说,它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由于缺少营养知识,并不能收到合理营养的目的,所以,营养保健必须与营养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实践证明,同样的经济水平,有营养指导和没有营养指导的情况大不相同。”所以说,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快速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向大学生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我国大学生的营养知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很多饮食方式也不科学,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认识肤浅,而且重视不够。因此,全面系统地学习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作者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110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 选择食物单一。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 愿意接受营养健康教育。根据调查结果作者指出, 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营养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筠, 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侯彦喜.大学生的营养与营养教育[J].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 31, (5) :304-307.

[3]孙要武.某医科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 27, (5) :135-139.

[4]刘真美.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6, (6) :475-476.

[5]汝骅.贵州与南通中小学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状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7, 36, (3) :96-101.

[6]张华.江苏省初中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6, 45, (2) :235-239.

[7]李世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2, 44, (6) :356-340.

营养大脑促进智力发育的食物 篇2

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当其被酶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后将很快到达脑组织中,进而增强记忆力。

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1~2个鸡蛋就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裨益。

牛奶

牛奶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且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体吸收,是脑代谢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此外,牛奶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由于用脑过度而失眠时,可以尝试睡前饮用一小杯热牛奶,有助于入睡。

南瓜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也含量远超绿色蔬菜,同时南瓜还富含维生素C、锌、钾和纤维素。

中医认为,南瓜性平味甘,有清心醒脑的功效,可以治疗头晕、心烦、口渴等阴虚火旺病症。

因此,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的人用南瓜做菜食用,每日1次,疗程不限,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花生

花生内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常食花生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

鱼肉

鱼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卵磷脂,可增强人的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可预防脑细胞退化,延缓衰老。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质和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保护大脑和眼睛来说尤为重要。

菠菜

菠菜是不折不扣的健脑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1和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菠菜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核桃

核桃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早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的健脑益智食品。

建议每日食用2~3个核桃即可,持之以恒能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功效。但要注意不能过食,过食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等情况。

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有健脑的功能。海带等海藻类食物中的磺类物质,更是大脑不可或缺的。

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的作用。尤其是玉米中谷氨酸含量较高,能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菠萝

菠萝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作用,被誉为能提高记忆力的水果。

★ 十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十个月智力发育

★ 1岁10个月宝宝智力发育状况是怎样的

★ 生气影响胎儿的发育吗?

★ 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4个月宝宝发育如何

★ 豆浆促进宝宝语言发育

★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 6个月的宝宝的发育情况

★ 人的智力发育5个重要阶段

★ 十五个月宝宝的智力情况

建立营养餐月报制度促进公开透明 篇3

为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近日,全国学生营养办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省从2013年7月起对所辖市、县建立月通报和专项通报制度。

通知明确,各省要按月通报所辖各市(县)工作总体进展、资金安排及使用、学校食堂建设和供餐、实名制学籍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报送、实名举报及处置等工作情况。对于社会影响较大、公众关注度高的突发事件,要在及时、稳妥处置后在全省范围内印发专门通报,详细说明事件的发生、核查以及处置情况,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

通知要求,通报要做到层层细化,省要通报到市、县,县要通报到学校,实现“全覆盖”。通报信息经审核后要上当地政府工作网站,必要时向全社会发布。

营养促进 篇4

当怀孕到了五个月以后,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开始进行胎教,因为胎教的原因,胎儿的感觉种树区域里面的神经元会增长更多的树突和树突刺,这个时候开始胎宝宝对DHA/EPA的需求量就会大大的增加。不过,DHA和EPA相比较来说,相信大家都会比较了解DHA的作用。那么什么是EPA,其实EPA和DHA的作用一样,是大脑营养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所以,为了胎儿大脑发育可以更健康更聪明,这时候孕妇就需要适量的增加补充大脑发育所必须的DHA/EPA的量,比如可以多吃鱼油等含有DHA/EPA的海产品,或者也可以吃含有DHA/EPA的营养品。并且同时搭配牛奶,豆浆,鸡蛋等食品一同食用,这样对会使得胎儿对DHA/EPA的吸收效果更佳,但让干脆同牛奶或者豆浆一起服用也是可以的。

对胎儿大脑有益的营养素之GA

营养促进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幼儿园共280人, 其中男生180人, 女生100人, 年龄3~6岁;随机抽查其中的100人作为实验对象, 男女生各50人。

1.2 材料

中国营养平衡米 (由广州市长青营养平衡健康中心提供) 。

1.3 方法

每天给实验组提供中国营养平衡米取代普通稻米, 一天包括中餐和晚餐两餐, 观察时间为1年。实验前后均作幼儿身高、体重、Hb检测, 身高、体重用常规方法检测, Hb用高铁氰化法测定;营养米中的Fe、Zn、Cu、Mn、Se、Ca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

检测结果参见表1, 表2, 表3。

注:*表示同年龄组A和B相比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1)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生长发育期, 合理的营养是极其重要的, 实验证明营养知识缺乏、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良都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 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进而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损害近期及远期的身体健康。 如何保证我们的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合理有效, 如何促进其生长发育和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是一个重大课题。

(2) 营养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由主食营养不平衡所致。因为主食量多, 每天吃、每餐吃, 在营养平衡中处主导地位, 因此, 主食营养平衡了, 营养不平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 少年儿童平时吃的那些普通籼米, 本身就存在钙低磷高、钙磷比例失衡, 赖氨酸低蛋白高、EAA比例失衡, 以及VBl、VB2低, 烟酸高, 维生素比例失衡等营养不平衡状态。因此, 以普通籼米为主食, 未能起到营养平衡的作用, 导致少年儿童营养不平衡长期存在。

(3) 中国营养平衡米针对少年儿童营养需求特点, 经过精确计算和科学分析, 从营养平衡角度考虑到了配制问题, 用中国营养平衡米作主食, 经检测其矿物质、EAA、维生素、三大营养素等各类营养素基本平衡, 因此, 它能在营养平衡中起到主导作用。进食中国营养平衡米, 有助于人体营养平衡,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其机理是: 主食营养平衡 → 细胞营养平衡 → 细胞合成功能增强 → 细胞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促使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使其骨细胞和肌细胞生长良好、身高体重达标、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生长正常、智商高、记忆力强、消化腺体细胞生长正常、食欲增加、消化吸收良好、免疫系统细胞健壮、生命力强、疾病少。

(4) 目前,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研究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但在我国营养平衡观念不强, 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忽略了营养失衡给儿童生长发育带来的巨大影响, 往往直到儿童生病了, 才带到医院打针吃药, 没有从最基本的饮食方面着手防治。 中国营养平衡米的出现为我国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手段,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宜香, 肖新才.广州市4~8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03 (6) .

[2]邝建明, 李增宝.幼园 (所)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前后5年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

青少年营养教育和促进的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青少年,营养,教育,促进,研究

拥有健康是人生的第一权利, 也是人类不变的追求。人们的健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营养是重要的、可调节的因素。前苏联医学博士兹与诺夫斯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健康长寿公式, 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与合理饮食成正比, 与懒惰成性和烟酒成癖成反比。许多人士对青少年的营养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实施营养教育、促进营养改善, 提高营养状况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数据和参考, 完善了相关理论结构, 丰富了理论体系。现就近年来青少年营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营养的概念、范畴

营养是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1]。是人类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生命的源泉和健康的根本, 不仅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历经许多专家的研究,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中人体营养学[2]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部分, 即生物科学范畴内的人体对膳食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需要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这种营养需要的物质基础, 即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与检测;影响人们膳食营养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和评价方法。依据以上的概念, 当前青少年的营养教育和促进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对营养从理论高度进行研究, 主要的成果就是居民膳食指南和营养素摄入推荐量的研究, 这是居民营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也是指导居民膳食行为的指南。第二, 对居民的营养KAB进行调查, 了解居民的营养KAB现状, 为营养教育提供数据和参考。第三, 对满足居民的营养条件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最终在以上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实施营养促进, 丰富营养知识, 纠正营养态度, 改善营养行为, 保障居民营养供给的安全和营养水平的完善提高。以下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就青少年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2 国外青少年营养教育和促进研究的现状

2.1 日本人的研究现状

日本人认为, 食育应该在智 (知识) 育、德育和体育之上, 因为这是人基本生存的第一需要。因此非常重视饮食文化的研究,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 日本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就沸腾一时, 全国掀起了“食文化热潮”。时至今日日本人仍旧保持对食物精心制作、深入研究的态度和做法。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上, 日本营养学会会长中村丁次说:近年日本的经验指出, 营养教育对国民营养改善至关重要。

在青少年营养促进方面, 日本1954年就颁布了《学校给食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营养午餐已作为一项制度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根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日本中小学营养午餐的实现率已分别达99.4%和82.2%。总之, 从营养教育到营养促进, 日本人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2 美国人的研究现状

18世纪中叶, 现代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氮平衡学说和等价法则的创立, 有力的推动了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各种营养素陆续发现, 1943年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美国首次提出居民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参考数值, 这是营养工作者根据营养学原理, 以科学成果为依据, 针对人群中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 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建议, 以指导大众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它的宗旨是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以减少与膳食有关的疾病。宣传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而平衡膳食是达到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因此, 美国人认为学校营养教育课程应该是整个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之一。美国的学校营养教育除了通过已有的课程领域“灌输”营养知识之外, 再开展一门或一组学校营养教育课程来传播营养信息, 同时营养促进被认为是科学高效的举措。美国一些营养教育研究者认为, 通过具体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能对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技能和营养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校营养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从知 (knowledge) , 信 (attitude) 和行 (behavior) (简称KAB) 的统一中, 从与学生营养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文化情境中, 从学生行为的文化和心理基础中, 找出对策, 调整和矫正学生的营养行为, 实现学生的营养目标。不仅如此, 美国自1914年就成功地开展了对学生体检、学校卫生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方法等一系列营养教育示范项目研究, 并使之逐渐成为学校实施营养教育的基本形式。美国政府认为, 通过促进学校实施营养教育计划和开设相关课程, 还应该保证青少年在未来的社会中成功应对各种有关重大营养问题的挑战。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之后, 于1994年3月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强化这些方面。

而今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级的营养监督管理机构, 有些国家还创立了营养法, 陆续制订了适合本国居民的膳食指南和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 膳食指南是由早期的食物目标、历经膳食供给量、膳食目标演变而来的, 其背景是在工业化后体力劳动减少、脂肪摄入增多及其他营养素摄入量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的情况下而对膳食模式提出的建议。因此推荐营养素供给量 (RDA) 是针对营养缺乏病的预防, 而膳食目标和膳食指南是除预防缺乏病外更多的考虑到慢性病的预防。膳食指南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提供给公众, 其基础更多是依赖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主要是研究膳食组成 (营养素、食物成分或食物种类) 与膳食相关疾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世界上首部膳食目标是于1968年由瑞典提出的。1977年美国也提出了自己的膳食目标, 1980年改为膳食指南, 并由政府颁布, 以后每5年修订一次, 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于70年代和80年代提出了各自的膳食指南, 主要以预防慢性病为目标, 随后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膳食指南, 其内容包含了预防缺乏病和食品卫生问题。

3 我国青少年营养教育和促进的研究现状

3.1 我国营养教育和促进的理论基础研究

1938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特组织营养委员会制订了“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 提出了成人每千克体重需要蛋白质1.5g, 并应注意钙、磷、铁、碘及维生素A、B、C、D的适量摄入。1952年, 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编著出版的《食物成分表》中附录的“营养素需要量表”纳入了5种维生素的需要量。1955修订再版的《食物成分表》,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修改了1952年的建议, 定名为“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RDA) ”。1962年、1976年、1981年、1988年多次对营养素的推荐量进行修订、丰富和完善。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1997年进行了修订。2007年再次进行了修订, 作为指导和评价居民营养的主要理论依据, 其核心也是倡导合理膳食, 也称为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 它是指能达到合理营养要求, 促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合理膳食是合理营养的物质基础, 是达到合理营养的手段。所谓合理营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既要通过膳食调配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又要考虑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调方法, 以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利用, 同时还应避免膳食构成的比例失调, 某些营养素过多以及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或有害物质的形成[3]。合理膳食能使食物与机体达到统一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表现在能量和每一种营养素必须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 还表现在能量和营养素之间以及营养素相互之间要有合适的比例[4]。合理的膳食不仅能满足人体生理上对合理营养的需要, 也是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合理膳食要求:1.提供种类齐全、比例合适的营养素2.提供数量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3.食物新鲜卫生4.正确的烹调加工5.良好的进餐制度和环境。这一切使的现代营养学不仅具有全局性、宏观性, 更具有社会实践性的指导性[5]。

膳食模式 (膳食组成或食物结构) 指构成居民膳食中主要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从宏观而言, 居民的膳食模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 决定一个地区食物生产供应规划;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微观而言, 是居民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的决定因素, 也是对广大居民进行有效营养干预的重要环节。一个国家的膳食模式受很多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和农业资源状况、农业和食品生产水平、居民消费能力、人体营养需要和饮食习惯等[6]。由于国情不同, 膳食模式也有所不同, 根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可将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在生产、消费、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地区的居民, 其膳食模式有所不同, 它主要取决于食物资源、经济水平和消费观念。进入21世纪, 营养基因组学成为最近两三年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 对于营养学的研究除了上边叙述的后天环境影响外, 将触角深入先天遗传范畴。它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同样在对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和癌症研究中都集中表明了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涉及到营养和营养代谢。营养基因组学最初的目的是研究营养对机体基因表达的作用, 但是最近已经延伸到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代谢调节等整体、系统水平。

3.2 青少年营养的物质基础条件和变化趋势

一个地区的食物种类、数量等供给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结构、食物资源禀赋、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将影响到食物供给状况, 进而影响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一地的食物生产状况, 即食物资源、食物生产水平和食物生产布局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居民的食物消费, 是影响一地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形成的最基本因素。如我国江南地区是水稻主产区, 其居民粮食消费长期以大米为主, 而华北地区主产小麦, 居民以面食为主。东北地区系大豆主产区, 其人均大豆占有量和消费量亦高于其他区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食物生产布局会有较大变化。因此, 因地制宜, 从居民合理食物消费需求出发,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食物生产, 形成区域特色, 对各区食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各国食物发展的成功经验[7]。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 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人的饮食心理和摄食行为很大程度受当地食物生产条件和食物供给的制约。食物资源是居民营养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是食品加工的原材料。而今的情况是:Ⅰ.1996年我国第一次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显示耕地面积13003.92万公顷, 人均0.106公顷 (1.59亩) , 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粮食种植面积为10670万公顷, 比较第一次土地现状调查减少17.95%, 人口132802万, 比1996年122389万增长8.5%。另一方面,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年》显示黄河水系中5类和劣5类水质占37.7%, 淮河被国外学者称为“死亡之河”, 江苏用于灌溉的河流中, 56.8%的水质为5类及其以下。粮食生产的两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产量发展的持续性受到挑战。Ⅱ.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不断刷新、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食物消费升级和扩张连续膨胀、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异日益明显。导致的结果是人均食物占有量持续下降。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膳食模式发生改变, 过去单一的食物直接消费模式受到了置疑, 食物消费向高质量、多样化发展。Ⅳ.我国食物加工业没有按照居民营养健康与食物消费的变化协调发展, 食物消费各个环节存在脱节, 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 食品加工中产品单一, 初级加工占比过大, 高端精加工跟不上居民需求, 产品结构不合理, 优质农产品比重偏低, 奶类、大豆等优质高蛋白食物消费明显不足, 同时由于食品添加剂等的不合理使用, 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

3.3 青少年营养KAB调查的研究现状

膳食行为是居民的取食种类、数量、饮用方式等的综合, 直接决定居民的营养水平和状况, 按照行为学的研究结果, 许多患有营养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贫困, 而是缺乏营养知识。一般认为, 人们选择食物的行为和对营养食品的认识有关, 人们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必须以知识和态度为基础, 故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更好的实施营养教育、促进、改善, 实施KAB调查是必要。知识-态度-行为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 KAB) 调查是七十年代开始在医学领域出现的研究方法, 并已应用于营养学[8]。国内文献已对北京、柳州、南京、锦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中小学学生以及北京、成都、南京、长沙和锦州等城市的营养KAB调查进行报道, 我国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以下特点:营养知识缺乏, 初级层次的态度较好, 具有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学生人数不少, 主要表现为偏食、饮食不规律、喜欢吃零食等[9,9]。

3.4 青少年营养状况评价的研究现状

营养状况是指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的程度。营养状况评价是对从膳食、生化、人体测量及临床研究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定性评价, 比如依据膳食调查的数据, 结合膳食指南进行评价;也有定量评价, 例如理想膳食模式评价 (DDP评分) 、身体发育丰度评价。其中身体丰度评价是对群体进行营养评价的较好指标。在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 体质量指数 (BMI) 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比较常用的2种方法。利用BMI为指标建立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已成世界潮流, 原因是BMI具有很多优点;但该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南方和中西部乡村地区仍可能偏高, 矮小身材者易被高估, 以致那些体型相对矮壮者将作为“超重”筛出[10]。

人群的营养状况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学生营养问题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发达、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高的城市突出的营养问题是肥胖, 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和乡村主要营养问题是营养不良, 大部分地区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并存。张琼等[11]对北京房山区中小学生1998-2004年营养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 结果发现7年间男、女生低体重和营养不良均呈下降趋势, 超重和肥胖则逐年增加。女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 男生超重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 杲强[12]等也有一致的报道。胡佩瑾, 季成叶[13]利用2000年新制定的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 比较江西和上海6^22岁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发现, 人均GDP已达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海市学生较突出的营养问题是肥胖, 男、女学生肥胖检出率分别达14.5%和9.1010。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江西城市学生与上海乡村学生都表现出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并存的“双峰现象”。江西乡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相对突出, 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13.1%和7.7%。解勇国[14]对陕西省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膳食及营养状况研究, 结果表明, 男女生营养不良均超过30%, 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

3.5 青少年营养教育与促进的研究现状

现在的中学营养教育通过生物、劳技、综合、科学、社会等课程进行实施。传授的理论以西方现代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为核心, 重视膳食平衡观念的培养, 强调营养素摄入的适量和平衡, 这些知识基本上以西方人的膳食结构为基础, 通过实践调查统计, 结合人体成分和食品成分分析获得。但是我国居民膳食模式和西方有很大差异, 许多方面不同, 我国传统饮食主要根植于农林业经济, 以粮、豆、蔬菜、果等植物性食物为基础, 膳食结构中主副食的界限分明;动物性食品中猪肉的食用比例较高, 重视山珍海味和茶酒, 喜欢异味和补品, 食物制作方法多样, 饮食文化积淀丰富。而西方饮食主要根植于牧渔业经济, 以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基础, 膳食结构中主副食的界限不分明;动物性食品中牛肉的食用比例较高, 重视黑面包、海水鱼、巧克力、奶酪、咖啡、冷饮与名贵果蔬, 食物制作方法简练, 多烧烤, 口味以咸甜为主, 重视应用现代科技, 强调营养卫生。简单的模仿西方营养教育, 加之教育课程比较分散, 知识体系的相关性不强, 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获得, 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导致学生营养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实际应用能力不足。营养促进几乎没有实施, 营养教育和促进急需普及。

营养促进 篇7

近年来, 我国的疾病谱、死因谱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的比例急剧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慢性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了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 同时各种慢性病不但在中老年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 并且发病年龄也趋于青少年人群。有资料显示, 已有6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环境中。而无论是亚健康, 还是慢性病, 都与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其中, 营养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 养成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良好习惯, 是控制慢性病的关键措施。

合理膳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是向人体提供感官性好, 容易吸收消化, 营养素平衡的食物, 同时要求食物安全、无毒无害, 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合理膳食不仅需要注意食材的选择, 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加工烹调方法, 以及膳食时间、进餐环境等。通过合理膳食可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一、我国饮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一) 食品的选择

在我国居民的饮食选择中, 大多数人的选择更加趋于个人偏好或食物精致程度。例如:在我国, 奶和奶制品的消耗量极低, 仅相当于日本人消耗量的1/4, 距世界水平也差得很远, 由此导致在许多人群中蛋白质、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状况十分明显。在粮食选择方面, 大多数人已经抛弃粗粮, 而选择一些加工精度高的大米、白面等细粮。但粮食经过加工后, 通常会损失部分营养素, 如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B等, 加工程度越精细, 损失的营养素就越多, 也就越不利于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在部分大城市中, 人们不光在粮食的选择中产生错误, 甚至荤素比例也严重失调, 食用动物性食物过多, 谷类和蔬菜的摄入严重不足, 导致了肥胖及其他慢性病的发生。

(二) 烹调方法

烹调是我国传统文化, 不同的菜系更是形成了我国博大的餐饮文化, 但是这些美味的食物并不一定能带给人们绝对的健康。烧烤是人们普遍接受并喜爱的烹调方式, 烤肉虽然美味, 但其含有很高的致癌物质, 同时过于油腻, 胆固醇含量极高, 经常食用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腌制食品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 但这类食品由于长时间用食盐腌制, 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大量损失, 并且大量增加亚硝胺类致癌物质, 食品本身也属于高盐食品, 长期食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有资料显示, 我国居民整体的食盐摄入量过多, 其平均值已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

油条、油饼一直是我国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油炸食品富含大量的脂肪和热量, 同时油炸会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几乎全部损失, 同时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特别是明矾的使用, 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油炸食品同样带来了铝污染, 铝是人体健康的非必要元素, 大量铝元素在人体器官堆积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从而引起痴呆、骨痛、肾功能降低等多种疾病。在对油炸食品铝含量的实验研究中, 其结果显示, 油条中铝含量极高, 多数在450mg/kg以上, 最低含量也在370mg/kg, 而薯片等休闲食品中最高的为54.10mg/kg, 最低含量约为1.858mg/kg。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中, 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入的铝不能超过1mg, 按普通成年人体重约60kg计算, 每天允许的摄入量也仅为60mg, 只要食用100g的油条, 便有铝摄入过量的危险。同时油炸食品也会产生大量的脂肪, 如:100g富强粉所含的脂肪量为1.1g, 而制成油条后则增至25.9g, 若制成油饼, 则高达40g左右。长期食用必会导致热量堆积, 引起肥胖、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另外, 经研究发现, 肉食在经高温烤、炸过程中, 会产生杂环胺。杂环胺是前致癌、致突变物, 经过体内代谢活化。至今, 已从烹调食物中分离鉴定出近20种不同的杂环胺, 像人们日常喜食的烤串、各种酥肉的制作等等, 皆在此列。

(三) 不良饮食习惯的后果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人体负担减轻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 就餐时间、食量控制也更加的随意。一部分人省去早餐, 或由于种种原因而改变正常的饮食时间, 导致下一餐毫无胃口或暴饮暴食。这样的饮食是无规律无节奏的, 无论是忽略饮食, 让肠胃无负载运转, 还是弥补不足, 使肠胃超负荷运转, 都是一种伤害。长期的饱饥不均, 节律失常, 会使肠胃留下隐患, 甚至出现慢性病。

二、如何合理膳食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而合理营养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中国营养协会将食物大体分为5类:谷物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量食品。饮食搭配上, 要做到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薯类, 来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 这样可以保持心血管的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的发生。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油和荤油, 动物性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也富含大量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及维生素, 尤其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但要少食动物的内脏, 其含有的胆固醇含量极高, 经常食用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一) 合理选择食物

每日都有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此类物品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 含钙量较高, 且利于人体吸收, 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经研究发现, 每100ml牛奶中含钙量高达120mg, 且牛奶中所含的乳糖会与钙合成低分子可溶性络合物, 更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而每100g豆腐所含钙量为277mg, 并不含胆固醇, 其中的植物固醇更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天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保证每日适当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对于刺激肠蠕动, 减少有毒物质在体内的堆积有着积极的作用。

每日保证2-4两的肉、蛋、鱼虾。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既可以增强免疫力、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生长发育, 又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很好作用。

在主食方面, 要粗细搭配, 经常吃一些粗杂粮, 可以起到抗衰老及降血脂的作用。在对粮食中含不同营养物的测定中发现, 不同种类的粮食所含元素的含量差异极大。例如:钙元素在大米中含量为49.3mg/g, 在黑米中为176mg/g, 在黄豆中则高达647 mg/g;锌元素在大米中为16.7g, 在小麦中为29.8mg/g, 在黄豆中为35.1 mg/g;钼在大米中为4.2 mg/g, 在黄豆中为65.9 mg/g;铁在大米中为5.2 mg/g, 在黑米中为27.6mg/g。铁、锗、钼、硒、锌等元素, 对促进健康, 预防某些慢性病均有一定功效, 而这些元素在大米中的含量较低, 不能完全满足人体需求。所以, 我们在饮食上要做到相互搭配, 从而更好地补充各类元素。

(二) 合理烹调

在烹调方面, 可以多选择使食物中营养损失较小的方法, 如:蒸、煮、煨等方式, 此类方式可以使食物中的营养不被破坏或使其溶解到汤汁中。例如:煮对脂肪没有太大影响, 却促进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溶解, 蒸则很大程度保证了无机盐和矿物质不被破坏, 而少选择炸、烤、熏等烹调方式。

同样也不要常食用腌制食物, 研究显示:高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提升高血压的发病率。

在烹调的过程中, 也要把握烹调的时间与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使维生素大量流失, 长时间进行高温烹饪, 会使蔬菜中维生素C全部损失, 维生素D、E等也会损失超过50%, 同时蛋白质变硬结块, 脂肪氧化分解, 都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 我们要控制合适的温度与时间, 例如:大多数绿叶蔬菜, 可以采用“急火快炒”的方式, 不仅有效的减少营养流失, 并且还保持了蔬菜清爽的口感。

(三)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保证合理的饮食搭配后, 人们也要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一日三餐的习惯, 两餐间隔以4h-5h为宜, 三餐的用量比分别为25%-30%、40%、30%-35%, 同时对自身有控制力, 不能暴饮暴食, 不盲目跟风减肥, 做到饮食前勿动、饮食后勿静, 使肠胃得到正确的保护。

中国营养学会曾于1989年和1997年先后制定和修订过《膳食指南》。1989年的第一版提出8条: (1) 食物要多样; (2) 饥饱和适当; (3) 油脂要适量; (4) 粗细要搭配; (5) 食盐要限量; (6) 甜食要少吃; (7) 饮酒要节制; (8) 三餐要合理。

1997年的第二版提出: (1) 食物要多样, 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 经常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和荤油;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保持适宜体重;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 如饮酒要限量; (8)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专家委员会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结果, 结合10年来营养学的新进展, 反复论证, 制订了新版《膳食指南》的10个条目。现简介如下:

(一)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粗细搭配; (二)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四)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五) 减少烹调油用量, 吃清淡少盐膳食; (六) 食不过量, 天天运动, 保持健康体重; (七) 三餐分配要合理, 零食要适当; (八) 每天足量饮水, 合理选择饮料; (九) 如饮酒应限量; (十)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合理膳食与人类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只有平时注意合理的膳食, 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远离疾病的困扰。

摘要: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生活的区域、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至2010年, 卫生部公布我国只有6.48%的居民具有健康素养。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迫使人们必须重视营养知识, 规范和科学的饮食理念是保障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我国居民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及建立健康合理的膳食指导的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不良饮食习惯,合理的平衡膳食,膳食指南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8, 01.

[2]陈梅梅, 刘晓庚, 李萍.试论粮食中的微量元素及其抗癌作用[J].粮油食品科技, 1997, (4) :31-34.

[3]金华丽, 谷克仁.油炸食品安全性分析及危害预防[J].中国油脂, 2010 (9) :74-77.

[4]林丽玲.油炸食品与人体健康[J].医学纵横, 2007, 7.

[5]张兵, 王惠君, 王志宏, 等.我国成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的变化趋势及对高血压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 (4) :63-64.

[6]杨晓光, 翟凤英, 朴建华.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1 (1) :5-7.

[7]刘娜, 沈月平, 李宝霞, 等.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 (3) :263-269.

[8]刘法佳, 吴燕燕, 李来好, 等.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1) :165-167.

[9]韩希光.论合理营养烹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25.

营养促进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高尿酸血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为40~69岁,平均年龄为(49.5±6.1岁)。干预组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50.7±4.6岁)。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7版中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男性和绝经后女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

1.2观察方法:对照组仅对饮食、行为习惯、痛风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干预组则对饮食、行为习惯、痛风相关知识外加讲座、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宣传教育:①饮食、行为习惯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干预前后的饮食、饮酒、饮水、食物偏好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②痛风相关知识:印制宣传册、定期开展讲座以及电话沟通、咨询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以及教育普及。患者观察8个月后,对比两组观察前后的调查项目差异。且指定专门的质控员对调查的各项内容进行质控,对记录表及时进行完善。

1.3统计学的方法:采用SPSS16.0的统计软件,输入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s)表示,P<0.05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尿酸水平的对比分析:干预前两组的尿酸水平,干预组(493.25±35.17)μmol/L,对照组(485.73±33.20)μmol/L,两组间差异不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尿酸水平,干预组(421.58±32.58)μmol/L,对照组(484.92±35.05)μmol/L,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干预组前后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见表1。

注: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P<0.05

2.2干预前后饮食、行为习惯、痛风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干预组在观察前进行调查,显示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8个月干预期过后,干预组在饮食、饮酒、饮水、食物偏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干预组前后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见表2、3。

3讨论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性别、年龄、饮食、药物及生活环境等。有报道称[5],9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者的发病主要是由肾功能对尿酸的排泄障碍造成的,另外10%左右的患者则是由于尿酸盐在体内的合成过多而引起。合成多,排泄少,则导致体内的尿酸高。体内合成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生活饮食方面,不注重高嘌呤食物的控制,过度饮酒、喜好糖分过高的饮料以及不科学饮水等。排泄少的主要原因是肾脏转运尿酸盐的蛋白基因发生了突变或者缺乏而导致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

注: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P>0.05

注: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P<0.05

饮食、行为习惯对高尿酸血症者的影响巨大。许多文献报道[6,7]可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交往的增多,“三高”发生率增加,如马春燕[8]等对开封市公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男性,公检法司类别、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有高血压、每周锻炼1次或不喜欢锻炼、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因素成为公务人员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本次的调查研究表明,营养宣传教育对干预组在饮食、饮酒、饮水、食物偏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干预组的人数高于对照组,虽未能如在临床得到系统的指导,但营养教育结束后,能够有目的的选择少嘌呤的食物、控制饮食、限酒、合理运动、科学饮水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照组的虽未进行营养宣传教育,但是在经过干预前的调查后,个别有意识的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自行了解,饮食、生活等行为习惯有所改善。

因此,通过营养宣传教育对改善高尿酸血症者行为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以及对自身不良生活、饮食等习惯的改正,合理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控制体质量等,并定期的对尿酸水平进行测量,控制尿酸值,从而降低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昌莲,艾荣.高尿酸血症及其防治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0):882-884.

[2]王家银.高尿酸血症及其护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22):82-84.

[3]Liu L,Lou S,Xu K,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tyle choices and hyperuricemia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J].Clin Rheumatol,2013,32(2):233-239.

[4]沈丽琼,陈观连,黎华锦,等.健康干预对某高校社区高尿酸血症的控制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11-13.

[5]Riches PL,Wright AF,Ralston SH.Recent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uricaemia and gout.[J].Hum Molr Gen,2009,18(R2):R177-R184.

[6]李婷,金勤华,范静.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6):2311-2315.

[7]王艳.健康教育对体检人群中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3):2030-2031.

营养促进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牡蛎全营养粉,主要制备过程为新鲜翡翠贻贝→去壳,取1份肉洗净→打浆→加0.5份水搅拌均匀→过60目筛→滤液除味→均质→喷雾干燥→牡蛎全营养粉。牡蛎钙粉,购自青岛城阳东泰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碳酸钙等钙化合物含量95%。牡蛎全营养粉和牡蛎钙粉以999:1质量比混合得牡蛎营养钙粉。每100 g营养钙粉中主要营养成分含粗蛋白52.6 g,脂肪16.1 g,糖类23.5 g,钙150 mg,锌42 mg,牛磺酸3.7 g。清洁级SD断乳大鼠,65~85 g,由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电子天平、游标卡尺、测量尺。

1.2方法

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的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检验方法进行喂养、实验和结果判定[2]。SD断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一个中剂量组(5 g/kg),另设一个高剂量组(10 g/kg),一个低剂量组(2.5 g/kg)和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大鼠。大鼠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按设计剂量用纯净水配制到所需浓度,大鼠每日按1 ml/100 g灌胃量灌胃一次,给样量根据每周体重增减调整,连续42 d。每只动物单笼喂养,自由饮水摄食,动物室保持安静、通风、自然光照,温度21℃~26℃,相对湿度51%~68%。结果判定标准:实验第28天和第42天的体重、身长(头部到尾根部长度,不包括尾长)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食物利用率不明显低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实验结果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断乳大鼠体重的影响

见表1,实验起始时(第0天)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和第42天时牡蛎营养钙粉低剂量组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牡蛎营养钙粉对大鼠体重的增长有促进作用。高、中剂量牡蛎营养钙粉实验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对断乳大鼠身长的影响

见表1,实验起始时(第0天)各组大鼠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和第42天时牡蛎营养钙粉低剂量组的大鼠身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身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牡蛎营养钙粉对大鼠身长的增长有促进作用。高、中剂量牡蛎营养钙粉实验组间大鼠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断乳大鼠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见表1,食物利用率=体重增加量(第42 d体重-第0天体重)/摄食量。牡蛎营养钙粉各剂量组的大鼠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牡蛎营养钙粉能增加大鼠食物利用率。牡蛎营养钙粉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间大鼠食物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牡蛎具有突出的中药及食疗补益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其为第一批既是药材又是食品的保健品。研究表明牡蛎提取物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肿瘤、保护肝脏和心血管、抗菌等作用[3]。本实验所用的牡蛎营养钙粉无需化学反应和酶解,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纯天然绿色食品的品质。每100 g牡蛎营养钙粉中主要营养成分含粗蛋白52.6g,脂肪16.1 g,糖类23.5 g,钙148 mg,锌42 mg,牛磺酸3.7g。锌参与机体蛋白质与核酸代谢,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免疫调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神经细胞至关重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60%以上的儿童存在锌缺乏,锌缺乏可直接影响基因表达,使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味觉蛋白、消化酶等200多种酶和蛋白的表达和合成发生障碍,致使儿童骨生长发育缓慢、骨钙化不良、食欲低下、消化功能降低和整体发育延迟[4]。研究表明[5]牡蛎肉中锌的含量居人类食物之首,为海参的76倍、瘦猪肉30倍,苹果的500倍,是非常好的食物性锌源。牡蛎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完善,超过牛乳和人乳,除20种常用氨基酸外,还含有β-氨基丙酸、γ-氨基丁酸、鸟氨酸、牛磺酸等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多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牡蛎肉中,有重要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富含的天然牛磺酸,牛磺酸能维护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对婴幼儿的脑、神经、内脏、内分泌功能等都十分重要。婴幼儿体内合成牛磺酸的酶系尚不成熟,体内合成的牛磺酸量很少,必须从外界补充[6]。本次实验所用牡蛎营养钙粉在牡蛎全营养粉的基础上添加了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得的牡蛎钙粉,牡蛎所含的钙盐入胃后可迅速形成可溶性钙盐,易于被机体吸收,对改善中老年人钙的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补充少年儿童及孕妇钙的摄入都非常有益[7]。

本实验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牡蛎营养钙粉的改善生长发育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其中的判定标准:“实验第28天和第42天的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食物利用率不明显低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实验结果阳性”,结合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定牡蛎营养钙粉具有促进断乳大鼠生长发育的功能,具有开发成断奶幼儿辅助食品的潜力。

摘要:目的 对牡蛎营养钙粉促进断乳大鼠生长发育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的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检验方法进行实验,检测大鼠体重、身长和食物利用率等指标。结果 牡蛎营养钙粉能显著增加大鼠体重、身长和食物利用率。结论 牡蛎营养钙粉具有促进断乳大鼠生长发育的作用。

关键词:牡蛎,钙粉,断乳大鼠,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滕瑜,王彩理.牡蛎的营养保健及综合利用.齐鲁渔业,2006,23(2):31-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S],2003:108-110.

[3]徐静,于红霞.牡蛎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95-1397.

[4]李峰,于洪领,王月霞.微量元素锌与儿童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5):2081-2082.

[5]刘政.海之奶牡蛎.饮食科学,2004,33(2):16.

[6]陈文雄,陈文珊,陈达光.牛磺酸与生长发育.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11(1):3-6.

上一篇:养成安全工作行为习惯下一篇:农业档案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