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成分

2024-05-16

饲料营养成分(精选九篇)

饲料营养成分 篇1

动物性饲料包括贝类 (螺蛳、蚌等) 、甲壳类 (虾、昆虫、水蚤等) , 杂鱼类、蚯蚓、蝇蛆、蚕蛹, 以及动物的直接或间接产品, 如血粉、骨粉、畜禽加工的下脚料等。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对这类饲料化验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1) 蛋白质含量高。除乳制品和骨肉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7.8%至30.1%外, 其他都在58.6%至84.7%之间, 而且品质好, 富含10种必需氨基酸, 特别是植物性饲料所缺乏的氨基酸。

(2) 含无氮浸出物特别少 (乳制品除外) 。粗纤维几乎等于零, 有些粗脂肪含量高, 加之蛋白质含量高, 所以它的能量价值高。

(3) 灰分含量高。如血、肝、乳品中灰分约4.9%至6.8%, 鱼粉中含钙量达5.44%、磷3.44%, 而且比率良好。这类饲料具有补充其他植物性饲料中钙、磷不足的问题。

(4) 维生素成分含量高。是VA和VD的重要来源。动物性饲料的VB族含量十分丰富, 特别是VB2和VB12的含量相当高, 可补充其他饲料中维生素的不足。

2 植物性饲料

营养与饲料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青绿饲料的概念 2.青绿饲料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青绿饲料的分类

2、教学难点: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给学生讲一段放牧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羊在收割后的高粱地里吃刚长出的高粱苗,而引起氢氰酸中毒的病例。(采用案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一、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1.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2..影响青绿饲料营养特性的因素?)

(一)营养特性 1.含水量高

2.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 3.粗纤维含量低 4.钙、磷比例适宜 5.维生素含量丰富

(二)、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 1.青绿饲料的种类 2.青绿饲料的生长阶段 3.土壤与肥料 4.青绿饲料的不同部位

二、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

(提出问题:1.青绿饲料的种类2.各类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学生带者问题阅读教材,初步总结答案。讲解主要内容,)

(一)豆科青绿饲料 1.紫花苜蓿:营养特点 2.草木犀:营养特点

(二)禾本科青绿饲料 1.青刈玉米:营养特点 2.青刈高粱:营养特点 3.青刈燕麦:营养特点 4.苏丹草:注意事项

(三)叶菜类饲料; 1.苦荬菜:营养特点 2.串叶松香草:营养特点 3.聚合草:营养特点 4.籽粒苋:营养特点

(四)、水生饲料及其他 “三水一萍”

三、青饲料的饲用

(本部分内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把抽象的内容乐趣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一)青饲料在动物日粮中的用量 反刍动物:饲喂量 单胃动物:饲喂量

(二)使用青绿饲料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2.防止氢氰酸中毒 3.其他青饲料中毒

课堂小结:师生小结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等主要知识点

教学课题:青贮饲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青贮饲料的概念 2.青贮的步骤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青贮饲料的制作及青贮设备的比较

2、教学难点:青贮饲料的制作与合理利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语:利用青贮的方法保存青绿饲料,既经济又安全,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有力措施。青贮饲料在我们农村养牛业中已经普遍被采用,那么青贮饲料是怎样调制出来的?(从青贮饲料的优点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一、青贮的意义

(提出问题:青贮的意义,)

(一)青贮能有效的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

(二)青贮能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多汁

(三)青贮可以扩大饲料资源

(四)青贮能杀死饲料中的病菌,虫卵,破坏杂草种子的再生能力,减少对畜禽和农作物的危害

(五)青贮是保存饲料的经济而安全的方法(对学生的答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加强学生记忆)

二、青贮饲料的原理

(提出问题:1.青贮的定义、阶段划分2.乳酸菌大量繁殖必须具备的条件.简单讲解主要内容,)

(一)一般青贮

定义:在厌氧的环境中,使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成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便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这样就可以把青饲料的养分长期保存下来 三阶段:植物呼吸阶段 微生物作用阶段 青贮完成阶段

乳酸菌大量繁殖必须具备的条件 1. 原料中要有一定的含糖量 2. 含水量65%~75% 3. 温度19~37℃ 4. 缺氧的环境

(二)特殊青贮(了解)1.低水青贮或半干青贮 2.外加剂青贮

三、青贮设备

(详细介绍各种设备的规格、建造过程、优缺点等)

(一)青贮建筑设备选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形式

2.青贮的场所应选在地势高燥、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靠近养殖场、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

3.青贮设备应不透气、不漏水、密封性好、内壁表面光滑平坦 4.取材容易,建筑简便,造价低廉

(二)常用青贮设备的的建造

(结合当地的情况重点讲解青贮壕的建构特点和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和塑料青贮袋。介绍各种设备的规格、建造过程、优缺点等(包括窖和机械情况)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

(提出问题:1.一般青贮的操作技术2.制作青贮饲料的方法和原则3.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然后给学生讲,主要是理论结合实际介绍普通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如何掌握适时开窖时间,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一般青贮的操作技术 1.收割 2.运输 3.切碎 4.装窖、踩实 5.封窖 *方法和原则 关键是青贮饲料的酸碱度,使PH接近4,调制的基本要点,就是阻止“四化”:一是阻止“氧化”;二是阻止“腐化”;三是阻止“霉化”;四是阻止“酵化”。

(二)半干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

1、半干青贮饲料的一般调制方法

2、用塑料袋调制半干青贮饲料

3、饲料发酵

五、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

(一)适时开窖

(二)正确的方法取用

(三)合理饲喂

(四)调节饲料的酸度

(五)及时清理青贮窖

课堂小结:师生小结青贮的意义、青贮的原理、青贮饲料的制作、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等主要知识点

教学课题:能量饲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能量饲料的概念 2.能量饲料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量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性。

2、教学难点:各类营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喂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语:对于畜禽来说,能量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供能不足的话,会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直接给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给畜禽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畜禽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能量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性有哪些?使用能量饲料时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从能量饲料的重要性设疑,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视)

一、能量饲料的概念

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籽树实类、块根、块茎、瓜果类等。

二、能量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性

(举例展示问题:1.能量饲料的种类2..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3.常用谷实类的营养特性4.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一)谷实类饲料 1.一般营养特性

(1)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3)钙缺乏、磷教多(4)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2.常用谷实类的营养特性

(1)玉米:能量含量居谷实饲料之首

营养特性:含有效能高;蛋白质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较丰富的维生素E与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含量低 使用时注意的问题?(2)高粱: 营养特性: 使用时注意的问题?(3)大麦: 营养特性:(4)小麦:

营养特性:使用时注意的问题?(5)稻谷: 营养特性:(6)燕麦: 营养特性:

(二)谷实类的加工副产品 1.小麦麸与次粉: 营养特性: 2.米糠: 营养特性: 3.其他糠麸: 营养特性:

(三)液体能量饲料(了解)1.油脂:

营养特性: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糖、糖蜜: 营养特性:

(四)块根、块茎及瓜果类 1.甘薯: 营养特性: 2.马铃薯: 营养特性: 3.木薯: 营养特性: 4.胡萝卜 营养特性:

饲料营养成分 篇3

关键词:肉鸭;饲料;粪便;成分;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834.5;X7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155-03

收稿日期:2013-04-23

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编号:BC2009427)。

作者简介:洑琴(1988—),女,浙江嘉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fuqin1988@163.com。

通信作者:周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Tel:(025)84396067;E-mail:zhouym6308@163.com。我国肉鸭饲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我国肉鸭存栏量约10.96亿只,全年肉鸭出栏量为35.2亿只[1],肉鸭养殖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的主导养殖产业。随着肉鸭饲养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粪便排放量也日益增加,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肉鸭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粪便中的氮、磷、有机碳等有机污染物及Cd、Cr、Cu、Zn等重金属。据调查,200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排放总量已达到32亿t[2],畜禽粪便N、P流失总量分别为化肥N、P流失总量的1.2、1.3倍,已成为农业污染以及环境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3]。畜禽对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较低,Cu为5%~10%,Zn为30%左右[4],有机铬为10%~25%,无机铬为1%~3%[5]。饲料中超量添加的重金属元素会蓄积在肝、肾、肌肉中,危害畜禽健康,影响畜产品安全;随粪便排入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将污染环境,造成土壤的物理性状退化,并逐渐富集于作物中进一步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6]。饲料中各成分的含量与粪便中的含量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分析同一地区18个肉鸭养殖场饲料和粪便中TN(总氮)、TP(总磷)、有机碳、重金属的含量,为控制肉鸭养殖污染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及处理

选取同一地区的18个肉鸭养殖场,所有肉鸭均处于生长后期,生长状况接近、采食正常,采用多点随机取样的方法采集鸭场的饲料和粪样,共采集18个粪样、5个饲料样(每个鸭场只采1种饲料样)。饲料和粪样采集后分别混匀、烘干至水分含量相同,并粉碎过1 mm筛储存备用。

1.2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2.1饲料中的总氮采用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中的凯氏定氮法。

1.2.2粪便中的总氮参考NY 525—2002《有机肥料》。

1.2.3饲料中的总磷参考GB/T 6437—2002《饲料中总磷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1.2.4粪便中的总磷参考NY 525—2002《有机肥料》。

1.2.5粪样及饲料中的有机碳有机碳含量采用NY 525—2002《有机肥料》中的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

有机碳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有机碳含量=C×(V0-V)×0.0031m×(1-X0)×D×100%。

式中:C为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0为空白试验时使用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V为测定时使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0.003 为四分之一碳原子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m为风干样质量,单位为g;X0为风干试样的含水量;D为稀释倍数,为50/250。

1.2.6饲料及粪便中的Cu、Zn、Cd、Cr的含量样品经硝酸-高氯酸(体积比4 ∶1)湿消化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7]测定Cu、Zn、Cd、Cr的含量。

1.3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双变数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饲料及粪便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含量

由表1可见,饲料样品中TN、TP和有机碳的含量差异不大:TN含量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14倍,TP的为1.63倍,有机碳的为1.18倍。粪便样品中TN、TP和有机碳的含量差异较大:TN含量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02倍,TP的为3.95倍,有机碳的为4.52倍。

2.2饲料与相应粪便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含量的相关性

由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随着饲料中TN含量的增加,相应的粪便中TN含量也增加,TP和有机碳也有类似趋势。对饲料和相应的粪便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饲料中TN、TP、有机碳含量和粪便中TN、TP、有机碳含量之间具有弱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4、0.160、0.18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2.3饲料、粪便中锌、镉、铬、铜的含量

由表3可见,饲料中Zn、Cr和Cu的含量较高,Cd含量较低。所测饲料样品中Cd、Cr和Cu的含量差异较大,Zn含量差异不大:Cd含量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倍,Cr的為3.63倍,Cu的为3.03倍,Zn的为1.13倍。

由表4可见,粪便中Zn、Cu和Cr的含量较高,Cd含量较低。粪便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差异很大:Zn含量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6.79倍,Cd为18.77倍,Cr为5.15倍,Cu为444倍。

nlc202309041843

2.4饲料与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由表5可知,总体上,随着饲料中Cu含量增加,相应的粪便中Cu含量也增加,Zn和Cr也有类似的规律。对饲料和相应的粪便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饲料中Cu、Zn、Cr的含量和粪便中Cu、Zn、Cr的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Cu:r=0.606。

3讨论

畜禽粪便中的氮、磷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含氮化合物通过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等物质,污染水质和土壤;含氮物质还会降解产生氨气,污染大气[8]。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质和造成水源、土壤污染的主要元素[9]。有研究表明,畜禽粪磷排出量随日粮磷含量增加而增加[10]。对氮而言,当饲料蛋白质氨基酸不平衡时,粪氮排出量也随日粮氮含量增加而增加[9]。饲料中氮磷含量高于畜禽对它们的需要量是造成粪便氮磷排泄过多的主要原因[9]。参照NRC中肉鸭的饲养标准[11],TP的推荐添加量为0.70%,而本试验日粮TP含量较高,可能与饲料中含磷较高的米糠等使用较多有关。随着饲料中TN、TP、有机碳的含量增加,相应的粪便中TN、TP和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也增加。可见饲料中TN、TP和有机碳等的含量与粪便有机物污染密切相关。

畜禽对饲料中普通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较低,超量添加的表5饲料与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重金属绝大部分随粪便排入土壤中。有研究表明,粪便中Cu、Zn等重金属含量随日粮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2],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3]。重金属不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长期滞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微量元素的平衡,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酶的活性,造成土壤微生态异常[14];改变土壤的pH值和可溶性盐浓度[15],不利于植物生长;还会积累在农作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畜禽及人类健康。参照我国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和我国农业部1224公告,本试验饲料样中Cr超标率达100%,这可能与饲料中添加有机铬产品有关;Cu超标率为20%,Zn和Cd未超标。参照我国GB 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粪便中Cd和Cr未超标,而Cu、Zn含量则无相应标准;参照德国腐熟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16],Cd、Cr和Cu均有1个样本超标,超标率为5.56%,Zn有4个样本超标,超标率为22.22%。

饲料是畜禽粪便污染的源头,为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饲料法规,防止某些成分的超量添加,同时通过氨基酸平衡日粮、酶制剂应用等技术措施来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槟全. 鸭产业链发展与产品深加工趋势[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5(5):50-52.

[2]张田,卜美东,耿维. 中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产沼气潜力[J]. 生态学杂志,2012,31(5):1241-1249.

[3]朱志平,董红敏,尚斌,等. 规模化猪场固体粪便收集系数与成分测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增刊):179-182.

[4]黄建国,刘全. 铜锌微量元素添加剂概述[J]. 饲料博览:技术版,2007,17(9):51-54.

[5]刘显军,陈静,边连全. 铬营养研究进展[J]. 动物科学与动物醫学,2004,21(5):48-49.

[6]吴大伟,李亚学,吴萍,等. 规模化猪场育肥猪饲料、猪肉及粪便中重金属含量调查[J]. 畜牧与兽医,2012,44(4):38-40.

[7]王培龙,苏晓鸥,高生,等.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9):1841-1844.

[8]丁小波,文利新,蒋政云,等. 畜牧氮污染及其营养调控[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8,13(5):23-26.

[9]孙艳朋,王利华,吕娟,等. 减少畜禽粪便氮磷污染的营养调控措施[J]. 中国饲料,2011(20):14-16.

[10]张军,黄瑞林,伍国耀,等. 生长猪饲料氮磷代谢调控研究进展[C]//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64.

[11]NRC. 家禽营养需要[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46-47.

[12]Nahm K H.Efficient feed nutrient utilization to reduce pollutants in poultry and swine manure[J].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32(1):1-16.

[13]李德成,花建明,李忠佩,等. 不同利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J]. 土壤,2003,35(6):495-499.

[14]张利庠,纪海燕. 饲料安全与环境污染治理[J]. 环境保护,2007(1):65-68.

[15]苏秋红. 规模化养猪场饲料和粪便中铜含量分析及高铜猪粪对土壤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16]Verdonck O.Compost specifications[J]. Acta Horticulture,1997,469:169-177.杨庆稳. 表达EGF乳酸菌对断奶仔猪回肠中大肠杆菌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58-159,215.

饲料营养成分 篇4

为验证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桑叶粉

桑叶粉由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

1.1.2试验动物

130日龄2000只海兰灰蛋鸡(正定县西里寨史贵喜养鸡场),采用常规饲养管理。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分组

选择饲养130日龄2000只海兰灰蛋鸡养殖专业户,分为东西两个鸡舍,各为1000只鸡,西边鸡舍饲喂添加桑叶粉的饲料为实验组,东边鸡舍饲喂不添加桑叶粉的饲料为对照组,两组蛋鸡饲养环境、疫苗免疫、饲料等均相同,由养殖户一人亲自全程饲养,并有试验人员亲自跟踪指导,预饲期7天,实验期为30天,饲料桑叶粉添加比例为7%、6%、5%,间隔30天换一次比例,先7%,后6%,再5%,以后均按6%饲料桑叶粉添加量添加。

1.2.2指标测定

饲喂30天后随机收集试验组、对照组外观一致的鸡蛋各30枚,送检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2结果与分析(见下表)

由表可知鸡蛋的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最高,达13.16%,酪氨酸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较高,达1.43%;微量元素锌试验组含量为28毫克/千克,对照组含量为25毫克/千克,增加了12%;硒试验组含量为0.17毫克/千克,对照组含量为0.16毫克/千克,增加了6.25%;胆固醇试验组含量为334毫克/100克,对照组含量为386毫克/100克,降低了13.47%。

3讨论与小结

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多种,我们检测了鸡蛋中16中氨基酸,蛋鸡饲料中添加桑叶粉的鸡蛋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其中人体需要8种“必需氨基酸”(即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由食物中提供。饲料中添加桑叶粉的鸡蛋中8种“必需氨基酸”明显提高,具有很好营养保健食用品质。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组鸡蛋中的锌含量比饲料中不添加桑叶粉鸡蛋含量增加了12%。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促进食欲,保护皮肤健康。人体可因缺锌而影响皮肤健康,出现皮肤粗糙、干燥等现象。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组鸡蛋中的硒含量比饲料中不添加桑叶粉鸡蛋含量增加了6.25%。硒具有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桑叶粉组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比饲料中不添加桑叶粉鸡蛋含量降低了13.47%。人体摄入高胆固醇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鸡蛋的营养成分显著提高。一是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二是微量元素锌、硒含量明显提高,三是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此禽蛋食品有利于“三高”人群的食用。

由于经费不足,鸡蛋中的V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没有进行检测,我们将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完善。

表鸡蛋部分营养成分监测结果比较

动物营养与饲料简历 篇5

户口所在: 云南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市场/营销:销售经理或主管,物流/仓储:物流助理或专员,行政/后勤:行政专员或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1000以下 希望工作地区: 贵州,广东省,浙江

工作经历

云南省生物治药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7 ~ 2008-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普通员工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昆明安宁市“万春园花卉公司 起止年月:2008-01 ~ 2008-0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品种培育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正昌百瑞尔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7-07 ~ 2007-08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饲料推销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学校后勤部 起止年月:2006-10 ~ 2008-10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卫生维持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毕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动物营养与饲料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 2009-07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营养与饲料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接受新事物快,逻辑思维强。

(2)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详细个人自传

(1)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对人友善、热情。

(2)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3)擅于动手,勤于思考,富有挑战精神,生活能力强,适应力强。

饲料营养成分 篇6

家系选育是获得优良品种(品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家系建立对于品种的遗传性状分析与育种研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家系,对不同家系的经济性状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是进行水产动物种质改良的重要途经[1]。当前,对虾遗传育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抗病力2大指标。FJALESTAD等[2]、GJEDREM[3]和ARGUE等[4]等通过驯养和选育获得了适合人工养殖,生长快和抗病力强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品系,对生长速度的选择,使其生长速度提高了21.2%,对抗桃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性状的选择,成活率提高了18.4%。张天时等[5]采用定向交配建立了101个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全同胞家系和29个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并对其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BENZIE[6]研究分析了斑节对虾的体重遗传力。CHENG和CHEN[7]对养殖环境中的斑节对虾生长特性和体长、体重等遗传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其它虾类,如日本囊对虾(Marsuenaeus japonicus)[8]、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9] 、美洲鳌龙虾(Homarus americanus)[10]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11]的生长选育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目前,国内外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饲料利用和全虾营养成分组成之间的研究仍极为有限,此研究通过对6个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饲料利用及营养成分等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选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抗病能力强和营养价值高的斑节对虾新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虾来源

试验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三亚)进行,以中国海南省三亚海域野生斑节对虾为父母本,采取人工授精方法建立了40多个斑节对虾家系,选择6个产卵时间相近的家系:hsy5-5,hsy7-7,hsy8-5,hsy10-10,hsy12-13和hsy15-15,进行不同家系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及成活率比较试验。表1为父母本生物学数据(家系代号的第一个号码为母本编号,如hsy5-5的母本编号为5号,hsy8-5的母本编号为8号)。

1.2 家系建立及苗种培育

雌、雄虾分池暂养。待雌虾脱壳后,24 h内进行人工交配(精荚移植),在人工授精前,分别将数字环套在雌雄虾眼柄上,以识别不同家系父母本,用挤压或解剖方法将雄虾精荚取出,放入雌虾纳精囊,手术后雌虾放入催熟池进行催熟培养。以营养丰富的活沙蚕、鲜牡蛎和鲜鱿鱼等为饵料,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为亲虾体重的15%~20%。对雌虾进行单侧眼柄切除以催熟并遮光保持亲虾培育的弱光环境,每天吸污和清除剩余的残饵及代谢物,换水率50%以上,水温28℃左右。

雌虾性腺发育到Ⅳ期时,移到产卵池待产。产卵后计算产卵总数,发育到仔虾15 d(P15)后,移至室外水泥池中的网箱(2 m×2 m×1 m)隔离培养,密度为200~300尾·m-2。投喂人工饲料和碎鱼肉,饲养到3~4 cm体长。

1.3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1.3.1 不同家系生长和饲料利用试验

每个家系挑选大小均匀的个体,每组30尾(体重0.45±0.01 g),分别置于80 cm×80 cm×120 cm 水泥池中,设3个平行组。在水泥池上方120 m处遮盖黑色遮阳布。每天投喂3次,时间为8:00、16:00和22:00,投料量为虾体重的6%~8%。试验所用饲料为广东恒兴牌草虾料,养殖用水经沉淀后砂滤。每周换水和清污一次,试验养殖时间为56 d,水温26~30℃,盐度30~32,pH 7.8~8.2,溶氧6.6~7.0 mg·L-1,氨氮0.3~0.5 mg·L-1。

1.3.2 水泥池混养试验

每个家系挑选30尾大小均匀的对虾(体重0.59±0.02 g),不同家系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注入虾的尾节进行标记,置于700 cm×120 cm×80 cm水泥池中混养,在水泥池上方120 cm处遮盖黑色遮阳布。饲养管理同试验1.3.1,试验养殖时间为60 d,每30 d称重一次(每个家系成活虾的总重)。

1.3.3 池塘混养试验

每个家系挑选400尾3~4 cm的个体,标记方式同试验1.3.2,混养于三亚安游基地水泥池塘(13 m×13 m×2 m),池底为沙底质。定期消毒,施加微生物制剂调控虾池水质,养殖4个月后进行移池,计算成活率,每个家系随机取样50尾,测量体长、体重。

1.4 结果计算及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终末体重-初始体重)/初始体重×100

饲料系数=总投入饲料量/(终末总重-初始总重)

存活率(%)=100×试验结束时虾尾数/试验开始时放虾尾数

1.5 样品营养成分分析

试验结束后,每个家系取6尾虾用于全虾的营养成分分析。样品分析前存放于-20℃的冰箱。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采用索氏提取法,水分105℃烘干至恒重,灰分用马福炉550℃灼烧法。

1.6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法分析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

2.1 不同家系生长和饲料利用

经8周的养殖试验,6个斑节对虾家系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家系hsy10-10的增重率(506.48±183.35)和饲料系数(1.28±0.17)优于其它家系,其次为hsy7-7、hsy8-5和hsy12-13,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hsy15-15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最低;hsy8-5、hsy10-10和hsy12-13的成活率高于hsy5-5、hsy7-7和hsy15-15,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 水泥池混养测试

6个斑节对虾家系混养试验的生长和成活率情况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hsy10-10的成活率高达

注:同行数据(平均值±标准差)上标字母不同者之间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 Note:Values are means of 3 replicates±SD. Means within rows with the different superscript lett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90%,比hsy8-5、hsy12-13、hsy7-7、hsy15-15和hsy5-5分别高出13.3%、13.3%、20.0%、23.3%和30.0%。hsy10-10和hsy8-5的30和60 d的增重率则明显高出其它4个家系。

2.3 池塘混养再测试

池塘混养的生长和成活率情况见表4,结果表明,hsy10-10家系具有最大的终末体重(即取样的50尾虾的平均体重)和较高的成活率,分别要高于6个家系平均值的13.1%和1.5%,其次为hsy15-15。hsy5-5的终末体重最低。hsy8-5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平均体重为中等水平接近6个家系平均值。Hsy12-13具有最低的成活率。

2.4 不同斑节对虾家系全虾营养组成的比较

6个斑节对虾家系全虾营养组成见表5。家系hsy10-10全虾水分为74.73,显著低于其它5个家系(P<0.05),而家系hsy5-5和hsy15-15全虾水分高达77.28和77.23,高于其它4个家系;家系hsy12-13、hsy8-5和hsy10-10的粗脂肪含量相近,高于其它3个家系;家系hsy10-10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5个家系(P<0.05)。

注:同行数据(平均值±标准差)上标字母不同者之间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 Note:Values are means of 3 replicates±SD. Means within rows with the different lett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3 讨论

此研究中,hsy10-10、hsy8-5和hsy12-13家系在3个试验条件下大体上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饲料利用或成活率优势,其中又以家系hsy10-10的优势最为明显,家系hsy5-5的各项指标较低,尤其是在分养和小水池混养试验条件下。池塘混养和小水体养殖结果又略有不同,家系hsy15-15在池塘混养下具有次高的终末体重和成活率,而在小水体试验中生长等各项指标较低。显然养殖环境会显著影响养殖虾的生长和成活率等性状的表现。GREG等[12]发现不同家系和养殖系统下对虾的生长差异显著,认为不同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这将有利于通过人工选育对其性状进行改良。中国对虾家系在养成期,不同家系间生长增量差异极显著[5]。此研究的结果与之相似,在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家系间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差异显著,可能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6]。

大个体的斑节对虾产生较多的卵,且其幼体具有较高的质量[13]。从表1的各家系父母本生物学指标来看,家系hsy12-13的母本最大,体重达324.3 g,其次是hsy7-7、hsy15-15、hsy8-5、hsy5-5和hsy10-10,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所有母本体重在150 g以上;家系hsy12-13的父本最大,体重达159.4 g,其次是hsy10-10、hsy15-15、hsy7-7和hsy5-5,所有父本体重在75 g以上。试验结果显示,父母本个体大小优势与子代的生长、成活等性状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似乎与父母本的个体优势相反,父母本个体最大的家系hsy12-13,生长的各项指标在6个家系中都处于一般水平,较小个体的母本(hsy8-5和hsy10-10)表现出较好的生长优势。这可能与家系hsy12-13的父母本年龄偏大,超过了其最佳繁殖时期有关。从试验中唯一一对雄性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来看,母本较大的家系hsy8-5的生长性状明显优于母本较小的家系hsy5-5,显示出了母系遗传的影响,由于此试验雄性半同胞家系数量少,此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BENZIE[6]研究也证实来自同一雄性不同雌性的斑节对虾后代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母系遗传影响。姚雪梅等[14]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杂交系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率遗传力偏向母本,即母系遗传占主导地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斑节对虾的品质也成为家系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虾遗传育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抗病力2大指标,对于品质改良的选育未见报道。林利民等[15]认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家系之间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遗传因素决定了可通过家系选择进行大黄鱼肉质改良,此研究中,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斑节对虾家系间的营养成分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通过家系选育改良斑节对虾的品质具有可行性。

饲料营养成分 篇7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亦称海鲡,属鲈形目,军曹鱼科。由于其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已成为中国近海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鱼类[11]。实际生产中军曹鱼商业饲料中粗脂肪质量分数都在16%左右[12],用这种高脂饲料长期饲喂军曹鱼容易使其发生脂肪肝,因为摄入过量的脂肪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之一[13]。对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研究表明,脂肪质量分数在5%~12%时,均引起营养性脂肪肝病,且病变程度与死亡率随着日粮含脂量升高而增加[14]。营养性脂肪肝病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已有许多针对脂肪肝问题的研究,但是在军曹鱼中研究的较少,鉴于甜菜碱是一种重要的甲基供体,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该试验考察甜菜碱对军曹鱼生长、体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探讨这种降脂因子是否有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试验共设计6种等氮(N)等能饲料,包括1个对照组和5个甜菜碱(纯度≥96%,购于广州桑马动物保健饲料有限公司)梯度试验组,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20%、0.30%和0.40%。饲料配方见表1。饲料原料经粉碎,过筛并按配方比例称质量、混合后,使用双螺杆挤条机制成直径为2 mm和4 mm的2种颗粒(分别饲喂生长初期体型略小和生长后期体型略大的军曹鱼幼鱼)的饲料。自然晾干后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试验鱼

试验用鱼购自海南某商业育苗场,养殖试验在国家“863”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湛江)营养实验室进行。试验开始前试验鱼暂养7 d以驯化其适应硬颗粒饲料和环境。驯养后试验鱼体质量上升至3 g左右,禁食24 h,再挑选体质好的鱼种随机分配到18个圆形玻璃纤维缸中(1 000 L),每缸20尾[初质量为(3.00±0.05)g]。试验分6个组,每组3个平行。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00和下午5:00。投喂率为8%~10%,每2周对每缸鱼称质量和计数,并调整投喂量。试验持续8周。

1.3 养殖系统

试验使用流水养殖(15 L·min-1),海水来自近海,经沙滤后进入营养实验室。试验期间的溶氧大于7 mg·L-1(增氧气石充气);水温24.2~30.5 ℃;盐度约29;pH为7.8~8.0;自然光照,各缸光强相近。每2周清洁1次玻璃纤维缸。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养殖试验结束时试验鱼先饥饿24 h后,再从各缸中随机抽取9尾鱼。其中3尾鱼测定终末体长、鱼体质量、内脏质量、肝脏质量和肠脂质量,计算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肠脂比(IPF)等形态学数据,并收集肝脏样品;另外再取4尾经尾静脉取血,取得肌肉和肝脏样品,剪取少量肝脏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甲醛(40%) 100 mL,无水磷酸氢二钠 6.5 g,磷酸二氢钠 4.0 g,蒸馏水 900 mL] 中,以制作肝脏切片,剩余肝脏放入液氮中保存以测酶活性;2尾鱼留做全鱼体营养成分分析。血液样品在冷冻离心机中4 ℃下,以5 000 r·min-1离心10 min并吸取上清液得到血清样品。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成活率和一些体形和内脏器官相对质量指标:

增重率(WG)/%= [(终末全鱼质量-初始全鱼质量) /初始全鱼质量]×100

特定生长率(SGR)/%= [(ln终末全鱼质量-ln初始全鱼质量) /试验天数]×100

饲料系数(FCR)=饲料总摄食量/(试验中死鱼质量+终末鱼体总质量-初始总质量)

成活率/%=[终末尾数/初始尾数]×100

肥满度/g·cm-3=[全鱼质量/体长3]×100

肝体比/%=[肝脏质量/全鱼质量]×100

注:1.每1 000 g饲料中复合无机盐含有以下成分:硫酸亚铁172 mg,硫酸镁576 mg,氯化钴25 mg,硫酸锰21 mg,碘酸钾0.45 mg,氯化铝35 mg,硫酸铜58 mg,氯化钠450 mg,硫酸锌101 mg,硒酸钠1.08 mg;2.每1 000 g饲料中复合维生素含有以下成分:维生素B1 60 mg,维生素B2 200 mg,维生素B6 40 mg,维生素B12 0.1 mg,泛酸钙280 mg,烟酸800 mg,叶酸15 mg,肌醇400 mg,维生素K3 40 mg, 维生素A 0.1 mg,维生素E 400 mg,生物素6 mg Note: 1.In 1 000 g diet,mineral mixture contains: FeSO4 172 mg,MgSO4 576 mg,CoCl2 25 mg,MnSO4 21 mg,KIO3 0.45 mg,AlCl3 35 mg,CuSO4 58 mg,NaCl 450 mg,ZnSO4 101 mg ,Na2SeO3 1.08 mg;2.In 1 000 g diet,vitamin mixture contains: thiamin hydrochloride 60 mg,riboflavin 200 mg,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40 mg,cyanocobalamin 0.1 mg,calcium pantothenate 280 mg,nicotinic acid 800 mg,folic acid 15 mg,inositol 400 mg,menadione 40 mg,retinyl acetate 0.1 mg,phytogermine 400 mg,biotin 6.0 mg.

脏体比/%=[内脏质量/全鱼质量]×100

肠脂比/%=[肠系膜脂肪质量/全鱼质量]×100

所有样品的分析指标(包括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按照AOAC[15]的方法进行。在105 ℃的烘箱中干燥至恒质量测定水分质量分数;在马福炉中(550 ℃)焚烧7 h测定灰分质量分数;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为溶剂)测定粗脂肪质量分数;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量分数。血清生化指标[包括总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日立7107A自动生化测定仪上分析。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取出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肝脏,经过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烘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脱水、透明和封片制成肝脏横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1.5 数据统计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undefined)显示。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法,检验各组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当P<0.05时差异显著。以上分析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5中进行。

2 结果

2.1 甜菜碱对生长、体形和内脏器官的影响

整个养殖试验过程中军曹鱼摄食正常,无病害发生。养殖试验56 d后不同饲料组间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有显著差异(P<0.05)。Ⅱ饲料组的WG最高,且显著高于Ⅰ(对照组)、Ⅳ和Ⅴ饲料组;各组间SGR和WG有相同的趋势。Ⅰ组和Ⅵ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Ⅴ组,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2)。

注:表中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后表同此 Note:Within the same column,values with different superscrip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tables.

形态学指标中(表3),Ⅱ组和Ⅲ组军曹鱼的CF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Ⅴ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HSI均低于对照组,且除Ⅲ组外,其他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VSI显著低于Ⅰ组、Ⅳ组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各添加组的IPF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各添加组的CHOL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表4)。各添加组T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甜菜碱添加量的增加,血清TG浓度有先增后减的趋势。Ⅴ组HDL-C浓度显著低于Ⅵ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添加组的LDL-C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

2.3 对全鱼、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

全鱼和肝脏中各添加组蛋白质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全鱼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肌肉中Ⅱ组蛋白质质量分数亦最高,且显著高于Ⅵ组(P<0.05);全鱼和肌肉中各添加组脂肪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鱼添加组的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肝脏中除Ⅲ组外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表5)。全鱼和肌肉中各添加组的水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但肝脏的添加组中除Ⅲ组外均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全鱼和肌肉的灰分质量分数亦无显著影响(P>0.05)。

2.4 对肝脏GPT和GOT活性的影响

各添加组肝脏GP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添加组肝脏GO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表6)。

2.5 对肝脏组织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碱对军曹鱼肝脏组织的影响见图1。对照组肝脏细胞分散、破裂,有脂肪空泡,状况最差;0.05%添加组肝脏细胞排列紧密、完整,状况最好;0.10%和0.20%添加组情况略好;0.30%和0.40%添加组则随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组织状况越来越差。

a.0.10%添加组;b.0.20%添加组;c.0.30%添加组;d.0.40%添加组;e.0.05%添加组;f.对照组 a.0.10% addition;b.0.20% addition;c.0.30% addition;d.0.40% addition;e.0.05% addition;f.control

3 讨论

3.1 甜菜碱对生长、体形和内脏器官的影响

甜菜碱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参与氨基酸代谢,促进动物生长[1,2]。在对甜菜碱促进短盖巨脂鲤生长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甜菜碱使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内分泌水平调控机体代谢活动,实现甜菜碱的促进生长功能[16]。此外,宦海琳等[3]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0.3%甜菜碱显著促进异育银鲫(C.auratus gibelio)生长;阎希柱和邱岭泉[3]对尼罗罗非鱼的研究显示,添加甜菜碱的各组的SGR较对照组均有上升,促进了鱼体生长;对1龄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的研究报道,在淡水环境下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该鱼的生长、死亡无显著影响,但在海水环境下对生长有显著的提高作用[4]。可能是因为大麻哈鱼主要生活在海洋,海水中生长环境更适宜,仅仅在性成熟时才进入淡水进行繁殖。同时在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17]、短盖巨脂鲤[18]、黄鳝(Monopterus albus)[5]等水产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甜菜碱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该试验结果与之前的报道结论相似,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影响了军曹鱼的WG和SGR,当添加量为0.05%时显著提高了军曹鱼的生长性能。

同时,在该研究中随着甜菜碱质量分数的上升,军曹鱼幼鱼WG达到峰值后有下降趋势。冯家斌等[19]在研究甜菜碱对黄鳝生长影响的试验中也发现,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8%和1.0%时鱼体平均WG达到峰值,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大,增重效果迅速下降;陆清尔等[18]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短盖巨脂鲤的日增重的影响研究中也有类似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已经满足生长要求,过量后非但不会促进生长还可能影响生长。

甜菜碱的添加也影响了军曹鱼的体形指标和内脏器官的相对质量。当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10%和0.20%时CF略上升,而添加水平为0.30%和0.40%时则显著下降。对短盖巨脂鲤的研究表明,饲料中盐酸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10%和0.20%时CF上升,添加水平为0.40%、0.60%和0.80%时则略有下降[18];对鲫的研究显示,当饲料中添加甜菜碱(纯度为40%)水平为0.1%时CF最低,且显著低于杆菌肽锌(添加量25 mg·kg-1)+硫酸抗敌素(添加量5 mg·kg-1)组[20]。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甜菜碱可以降低鱼体CF,使鱼体更苗条。该试验也发现,各添加组的H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除0.6%添加组外,其他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对异育银鲫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甜菜碱添加组的HSI均低于对照组[1]。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甜菜碱可以降低军曹鱼幼鱼的HSI。

3.2 对全鱼、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

添加甜菜碱后,全鱼、肝脏和肌肉(0.40%添加组除外)中各添加组蛋白质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但全鱼和肌肉中0.05%添加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说明此添加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蛋白合成和鱼体的生长。全鱼和肌肉中各添加组脂肪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但全鱼和肝脏中(0.10%添加组除外)各添加组的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全鱼和肌肉中各添加组的水分、灰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在尼罗罗非鱼的研究中发现,添加甜菜碱后各组之间鱼体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中的脂肪质量分数[4];对短盖巨脂鲤的研究得出各添加甜菜碱的试验组全鱼水分、粗脂肪质量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18];对黄鳝的研究也显示随着甜菜碱质量分数的升高,黄鳝肌肉和肝脏中脂肪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5]。大多数研究表明,甜菜碱为重要的甲基供体,参与动物体内的脂肪代谢过程,并且影响动物体内的脂肪含量与分布[21,22]。该试验说明,甜菜碱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肝脏中的脂肪质量分数。

3.3 对血清指标、肝脏酶活性及肝脏组织的影响

该试验中添加甜菜碱的试验组血清T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有先增后减的趋势。有报道称患脂肪肝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的脂质浓度与血清TG浓度呈反相变化趋势[23]。曹俊明等[24]的研究结果说明,草鱼肝脏脂质浓度的升高与肝脏中脂质向血液中的转运有关。该试验中添加甜菜碱后TG升高可能因为脂蛋白将肝脏中TG转运到血液中,降低肝脏中甘油三脂浓度,从而增加了血液中的甘油三脂浓度。笔者认为添加一定量甜菜碱可能改善了脂肪在军曹鱼体内的转运。

GPT是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该试验中基础饲料脂肪含量偏高,长期投喂肝脏可能会受到破坏,引起GPT活性偏高[7]。检测肝脏中GPT和GOT活性,发现各添加组的GOT活性无显著差异,而GP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甜菜碱对GOT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降低肝脏组织GPT活性,添加甜菜碱可能有助于缓解长期摄食高脂肪饲料引起的肝脏损伤。

通过观察该试验肝脏切片图,发现0.05%添加组肝脏细胞排列紧密、完整,状况最好。对照组最差,脂肪空泡多。0.10%、0.20%、0.30%和0.40%添加组则随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细胞分散程度及破裂状况越来越差。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甜菜碱会影响肝脏组织状况。

从血清指标中看出,甜菜碱可能改善了脂肪在军曹鱼体内的转运,而肝脏切片显示甜菜碱影响了肝脏组织状况,对照组脂肪空泡最多,0.05%添加组最好,同时,肝脏中GPT活性的差异也间接说明甜菜碱参与了肝脏内脂肪的代谢,三者均表明甜菜碱可能改善了军曹鱼的脂肪代谢。

饲料营养成分 篇8

1 沙棘的饲料营养价值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VC、VE、VA、VK及VB等含量居果蔬之冠,特别是VC的含量更高,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含沙棘油,是各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缩物,可抗辐射、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1]。同时沙棘枝叶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了沙棘叶,嫩枝叶和沙棘果可以作为牲畜和家禽的补充饲料。沙棘残果占到总果实量的20%,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C以及脂溶性维生素C,含量为426~503mg/100g。研究发现,将沙棘叶作为补充饲料可使猪的体重增加9.4%~21.3%,山羊产奶量增加6.2%~6.8%,家禽的产蛋量也增加了8.7%~13.3%;产期添加沙棘叶于饲料中促进了动物的生长、提高了机体免疫力[2]。

2 饲料营养价值指标体系

饲料营养价值的指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饲料的化学成分来表示,另一类是按饲料所含营养物质的用途评定其营养价值。按化学成分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时,主要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和粗灰分6个指标。按营养物质的用途评定饲料价值时,主要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3项指标[4]。

3 按饲料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沙棘的饲料营养价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沙棘的粗蛋白含量大于其他饲料20%,粗脂肪含量大于其他饲料2.8%,超过了当地优良牧草紫花苜蓿和白花草木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是谷草和玉米秸秆等一般饲料的5倍以上。同时,沙棘的粗纤维含量最低,灰分含量也较低,水分含量也低于10%,因此从化学成分对比分析,沙棘具有较高的饲料营养价值[3]。

4 按营养物质的用途对比分析沙棘的饲料营养价值

4.1 蛋白质

蛋 白质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评定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时,不仅要注意蛋白质本身的含量,还要注意氨基酸的种类和数 量。

由表2看出,不同林龄的沙棘叶片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同属的同林龄的柠条和小叶锦鸡儿。

从表3中看出,沙棘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多大于苜蓿、箭舌豌豆和聚合草,是优于这些饲草的优质饲料。因氨基酸含量高是其作为饲料的一大优势。

4.2 矿物质

矿物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钙、磷、镁等,微量矿物质有锰、铜、铁、锌、碘、硒等,以每公斤饲料中所含毫克数表示。

由表5可以看出,沙棘中含有牲畜生长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种类多,普遍优于优良牧草——紫花苜蓿和草木樨,也优于蛋白质饲料——玉米和大豆,其含量是普通饲料的数倍以上。因此,沙棘嫩枝叶作为饲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表6中可以看出,沙棘干果肉、籽核和果渣中,牲畜所必需矿物质元素较全,除果渣中锰、锌含量小于大豆和豆饼外,其余均高于优质蛋白质饲料大豆和豆饼中矿物质含量,进一步证明了沙棘饼粕、果渣、干果肉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优良材料[5]。

4.3 维生素

从表6中可以看出,沙棘果实中维生素含量比其它7种果类要高出几倍甚至250倍。

5 结论

通过对沙棘枝叶果实作为饲料原料与普通饲料和果类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沙棘的粗蛋白含量、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矿物质元素,都优于紫花苜蓿、白花草木樨和聚合草等当地优良牧草,其矿物质含量优于蛋白质饲料——玉米和大豆,沙棘果实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很丰富,远远优于其他普通饲料,能增加牲畜抗病力,提高成活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沙棘叶、果渣、种子的丰富的营养价值对畜禽增膘快、抗病力强、免疫力提高等有很好的作用,是优良的畜禽饲料原料[6]。

参考文献

[1]胡建忠.沙棘的生态经济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M].黄河水利出版社,郑州,2000,(4):129-154.

[2]刘莹,何京亮.沙棘——种具有潜力的饲料植物[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8.3:44-47.

[3]李立,张慧颖,王鹏祖.沙棘营养成分及作用的研究进展[J].营养与食品卫生.2007.3:73-75.

[4]吕进宏,黄涛,马立新.型饲料资源—沙棘[J].中国饲料.2004.8:37-38.

[5]张国立,秦丽.绿色饲料资源-沙棘的开发与利用[J].饲料研究.2001.10:13-15.

饲料营养成分 篇9

本文的数据收集自《中国食物成分表》[1], 经过仔细筛选, 确定了如下指标作为解释主食营养的指标:能量 (千卡) X1;蛋白质 (克) X2;脂肪 (克) X3;碳水化物 (克) X4;维生素E (毫克) X5;铁 (毫克) X6;钙 (毫克) X7。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以上指标重新组合成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采用的标准化处理方法是对指标进行正态化。即令xi*= (xi-X軍i) /Si, 其中X軍i和Si分别是指标xi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2 主成份分析模型

主成份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也称主分量分析或矩阵数据分析, 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变量[2]。

若某研究对象有两项指标ζ1和ζ2, 从总体ζ (ζ1, ζ2) 中抽取了N个样品, 它们散布在椭圆平面内 (见图1) , 指标ζ1与ζ2有相关性。η1和η2分别是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η1⊥η2, 故η1与η2互不相关。其中η1是点ζ (ζ1, ζ2) 在长轴上的投影坐标, η2是该点在短轴上的投影坐标。从图1可以看出点的N个观测值的波动大部分可以归结为η1轴上投影点的波动, 而η2轴上投影点的波动较小。若η1作为一个综台指标, 则η1可较好地反映出N个观测值的变化情况, η2的作用次要。综合指标η1称为主成份, 找出主成份的工作称为主成份分析。

可见, 主成份分析即选择恰当的投影方向, 将高维空间的点投影到低维空间上, 且使低维空间上的投影尽可能多地保存原空间的信息, 就是要使低维空间上投影的方差尽可能地大。[2]

3 主成份分析法的应用

3.1 原始数据的处理和标准化

首先对所选14种主食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标准化, 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矩阵 (表1) 。

3.2 中国主食营养成分主成份分析的计算结果

利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公因子方差 (如表2) 、解释的总方差 (如表3) 。

第一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33.311%, 第二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27.931%, 第三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18.000%, 第四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14.689%。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931%。这说明四个主成分能够解释这7个变量约94%的信息。

列出前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并计算综合得分。如表4。

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为:F1=-0.023X1-0.388X2+0.895X3-0.448X4+0.853X5-0.626X6-0.244X7。同理可得其他主成分F2, F3。

构造综合营养指标函数。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构造各种主食的营养指标函数, 公式如下:

最后算出主食的综合得分并排名, 结果如表5。

3.3 结果分析

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四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称作脂肪维E因子, 第二主成分称为能量碳水化物因子, 第三主成分称为铁钙因子, 第四主成分称为蛋白质因子。

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或脂肪溶剂, 它在生物体内的存在与吸收都与脂肪有关。故维生素E和脂肪是一对好搭档, 常态下, 维生素E就溶解在脂肪里, 它们组成第一主成分显然合理。多食用第一主成分高的食物, 可以帮助我们由内而外抗氧化, 从身体内部到皮肤外表得到全面延缓老化的效果。

在人类膳食中, 能量的60%-7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 故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具有正相关性, 组成了第二主成分, 反映了食物的能量含量。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 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可以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改善胃肠道环境和预防龋齿。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

第三主成分由钙和铁组成, 反应了食物的矿物元素含量。其中矿物质元素是核心, 如, 钙不仅仅是造体元素, 也是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 许多疾病都与缺钙有关。铁是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人体生理代谢、营养平衡的必需元素, 一旦缺乏就会引起铁缺乏症。

第四主成分为蛋白质因子, 反应了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4 结论

本文得到了中国主食营养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是:第一主成分称作脂肪维E因子, 第二主成分称为能量碳水化物因子, 第三主成分称为铁钙因子, 第四主成分称为蛋白质因子。

本文中, 脂肪维E因子含量最高的是玉米 (白, 包谷) , 能量碳水化物因子含量最高的是稻米 (大米) , 铁钙因子含量最高的是小米, 蛋白质因子含量最高的是稻米 (香大米) 。而综合排名第一的是玉米面 (白) 。推荐以上四种作为日常主食。荞麦、大麦 (元麦) 、苦荞麦粉排名靠后, 不推荐作为日常主食, 但可以和其他主食搭配食用, 取长补短。

对于加强营养, 我们要考虑三方面, 即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3]首先考虑蛋白质。普通健康成年男性或女性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0.8克蛋白质。目前大众饮食日趋高热量化, 我们要防范蛋白质及热量摄入过多的危害。其次, 考虑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都属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六大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是功能性营养素[4]。以稻米为主食的南方人, 应该多吃些小米、荞麦, 增加钙铁等矿物质的摄取。由于不同谷类的营养侧重不同, 食用多种粮食可以弥补单一种类营养物质的不足。比如我们经常吃的八宝粥、杂粮馒头等, 不仅美味, 而且营养丰富。改变主食结构、丰富主食种类, 对提高健康意义重大。

注:可食部分均计100.

摘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以中国传统主食为研究对象, 选择小麦粉、稻米、玉米面、高粱等14种原料, 查找其能量、蛋白质、脂肪、钙等7种营养相关因素的含量, 通过SPSS软件进行降维分析, 得出四种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称作脂肪维E因子, 第二主成分称为能量碳水化物因子, 第三主成分称为钙铁因子, 第四主成分称为蛋白质因子。它们解释了样本所研究的营养因素总数的93.931%, 较好地概括反映了样本的营养值。主食营养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提出了改善主食结构, 加强主食营养的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营养成分,中国主食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物成分表[M].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12.

[2]汪应洛.系统工程[M].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54-60.

[3]王晓芳, 李林轩.专用小麦粉生产中的品质监控[J].现代面粉工业, 2010, 6:27-30.

上一篇:中医药职业教育下一篇:对朝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