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2024-05-05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精选十篇)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1

1 对校企合作的基本认识

1.1 校企合作的涵义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能够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2 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 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是将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 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1.3 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1]

(1) “2+1”模式。该模式的内涵是学生在学校3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前两年完成基础学习和必要的技能训练与生产实习, 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或轮岗实习, 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考核。

(2) “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工学交替”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即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企业和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 学用结合。

2 我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2.1 推进校企合作, 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紧紧围绕“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基地,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中、高等口腔修复工艺人才”的办学目标;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特色、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进而把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建设成精品专业、示范专业, 把学校建设成名牌学校、品牌学校。

2.2 推进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 除了与国内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推进“订单式”培养外, 还变传统的“2+1”医学教育模式为“1+1+1”模式。“1+1+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重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由企业派出驻校代表, 跟班追踪教学全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年把课堂搬进企业, 在未来工作场所学习口腔修复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 重点学习口腔修复工艺领域新知识和高新技术, 真正做到“课岗融合, 做学合一”;第三年即留在见习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这样就把课堂设在企业,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强化了操作技能, 为培养高素质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2.3 推进校企合作,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

我校与北京联袂义齿有限公司和太原齿科有限公司的临床一线专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及学生就业岗位需求, 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专业实践为主线”,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2.4 推进校企合作,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目前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使用的教材《医用化学基础》和《物理应用基础》所讲授的知识与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学联系不紧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义齿工艺技术》中临床知识所占比重较大, 对于技工操作部分讲授较少, 当前国内外通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内容缺乏, 难以适应教学和未来岗位需求。因此, 为了彰显学校专业特色,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我校在长期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 组织相关教师和企业从事义齿加工的一线人员、专家共同完善和编写了一套更加贴近专业、贴近岗位需求, 突出专业技能的8门校本核心课程教材。该8门教材拟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2.5 推进校企合作, 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教学模式上注重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加强实践教学, 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并根据学生学习规律, 由浅入深进行模块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 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 完成知识的正迁移, 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在“教中做、做中学、学中会”, 学会学习和工作。通过创新教学方式,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和模块教学, 注重“教、学、做”一体化, 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实用型、高技能、高素质技术人才。

2.6 推进校企合作, 加强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因此,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由学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共同设计制订实践教学计划,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了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为了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我校通过增加专业实验课学时数的比重 (实践学时/理论学时为2.6∶1) , 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开放实验室, 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 并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考试等措施,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兴趣。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技能比赛, 2012年在西安举办的中华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技能大赛和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洽会上, 我校学生薛二飞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 我校还获得了优胜团体奖。在作品展洽会上, 我校学生的作品深受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的肯定, 并为我校题词“口腔技工的摇篮”。

2.7 推进校企合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 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学校特色的根本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我校除了制订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每年寒暑假安排专业实训教师到北京联袂义齿有限公司、太原齿科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外, 还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校企通过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企业还安排驻校代表指导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 已培养出了一支“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教育理念新、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8 推进校企合作, 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 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 既节约了学校的办学资金, 又能使学生接触到当前先进的生产技术, 有利于学生提高技能。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经过考察, 确定了北京联袂、山西齿科、深圳现代、珠海维登等30余家综合实力强、规模大、技术领先、管理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将工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 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优秀的实习生, 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除此之外, 校内也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4个层次建设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 共有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14个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验室, 完全满足在校本专业全部学生的校内实训,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 我校将于2013年投资200万元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最终建设成一个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体现职教特色, 与口腔修复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示范性、仿真性的实训基地。

2.9 推进校企合作, 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每年在安排顶岗实习时, 我校召开实习就业洽谈会, 实行实习、就业的一体化管理, 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从而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 为学生进入企业, 走上工作岗位打造了一条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 收到了学校、学生、家长和企业四方满意的效果。

2.1 0 推进校企合作, 设立爱心奖学金

北京联袂义齿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在校设置奖学金, 每年10万元, 对我校品学兼优、技能突出的20名学生进行奖励,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在每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 对于在校设立奖学金的企业可以优先挑选学生。这样, 设立奖学金的企业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优秀技能人才, 这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 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教育, 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需要。我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 不仅提升了校企合作层次, 也提高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培养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口腔修复工艺人才。

参考文献

口腔义齿专业雕艺技能大赛策划方案 篇2

活动主题: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突出技能,展示风采

活动目的: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巩固和加深理解牙体解剖形态专

业知识,熟练掌握雕牙操作技能,特举办“首届义齿专业雕牙技能大赛”。此次技能大赛对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同学们专

业动手实践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流程:本次大赛历时两周,我们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敬请大家关注!大赛分为

初赛、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

时间:

地点:口腔义齿义齿实训室

班级:口腔工艺技术大专班、10级口腔技术班、11级口腔修复工艺班、12级春招班

形式:描绘上颌第一磨牙

要求:

监考老师:

备注:考试内容为口腔工艺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选手成绩高低,每班选出前十名进入决赛。

(二)决赛

时间:

地点:口腔义齿实训室

形式:雕刻右上颌第一磨牙石膏牙

要求:

评委:李彦辉、于飞

具体流程:决赛分为两组,新生组内容为描绘牙体解剖形态图,每位选手描绘指定的牙体

解剖形态图;老生组内容为雕刻右上颌第一磨牙。根据选手的最终成绩评出一等奖一名,二

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3

关键词:烹饪专业 技能人才 评价体系 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思索和探究也越来越深入,已有不少文章从评价的功能、方法、主体、内容、标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学生评价问题。

综观各种学生评价模式,可分为选拔性学生评价、水平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通常所说的传统学生评价主要是指选拔性学生评价。选拔性评价认为,在一个群体中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优秀,大多数人只能是中常水平,而评价的目的是要把这少数的优异者选拔出来,或者选出合格者,淘汰不合格者。它强调的是甄别、选拔的功能。选拔性评价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用外在的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鉴别和分级划等,分出高低优劣,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评价的结果比较重视,忽略了学生在各个阶段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方法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极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一、构建过程化评价体系

在现有学校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模式评价改革。建立以班级成绩增量、技能鉴定合格率、技能竞赛成绩、学生反馈调查、教学巡视记录等为依据的量化、过程化指标体系。

技能人才评价涵盖职业素养、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建立以学生技能考核目标、知识能力考核目标、职业素质考核目标为主的综合考核标准,其中技能突出核心技能点考核,职业素养渗透到技能与知识能力目标考核中。通过试卷考核、过程化考核、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参与现场听课、现场观看指导技能训练、技能考核等形式的综合评价,将职业习惯、卫生习惯等纳入到技能成绩考核中去,经常进行量化打分。

专业学科课程成绩按以下表格进行项目分布和权重评分。

二、评价方法与实施

1.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建立“三个监控”体系和“一个反馈材料”体系。“三个监控”体系即由学校、家长共同进行学生认知期间的学习态度、纪律评价与考核的监控体系,由企业指导师傅、带队教师共同进行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态度、纪律、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顶岗能力评价与考核的监控体系,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指导师傅、家长等共同对学生健康品质、责任心和毅力等进行评价与考核的监控体系。“一个反馈材料”即企业对实习生、毕业生评价反馈材料。这样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建立学生、企业、家长、社会“四位一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制订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2.课题成绩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评价方式,将烹饪专业一体化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课题,并确定权重,由任课教师对课题各个项目进行评分和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平时表现,并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

3.综合及亮点表现评价

学生的综合表现,即学生在烹饪专业各类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具有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掌握了一种烹法的基础上,如何从原料上、配菜上创新菜肴?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练习才比较科学?如何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才让大家没有意见?在上课和体验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学生对炉灶着火、被刀碰伤等都应掌握科学处理的方法。

在团队能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时时努力,为个人和集体赢得荣誉。在教学中,老师要常常表扬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要得到表扬、赢得奖励也不是件难事。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分工的时候注意人员分工的轮换,使学生全员参与,并且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

在个体能力评价方面,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的表现。例如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仪表仪态等方面的表现如何;展示的技巧有没有掌握,能不能在同学面前展示个人的能力和风采;有没有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和学校的大型活动,在活动中有没有突出的表现。这些都要反馈到学生综合成绩中去,使学生养成重在平时、贵在经常的良好学习习惯。

4.应知应会评价

教师根据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设置学生应知、应会方面的知识点,通过传统试卷或计算机试题、答辩会、心得体会文章、问卷及调查表制作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应知应会知识掌握的情况。按照课程比重纳入总分。

三、实施控制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餐饮市场需求的烹饪专业毕业生,必须结合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这是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中之重。笔者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实施了专业教学规范化管理。

在烹饪教学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笔者学校结合专业特点、餐饮市场需求、5S、7S、三T、课程设置及学生特点等,制定了一系列烹饪专业教学规范,主要包括《烹饪专业职业道德规范》《烹饪专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烹饪专业课堂行为规范》《烹饪专业刀工训练课教学规范》《面点技能课教学规范》《烹调技术课教学规范》《食品雕刻课教学规范》《冷菜技术课教学规范》《烹饪专业岗位实习规范》等。这些规范主要从职业道德、日常行为、专业技能、家庭行为、岗位实习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使教师、学生、家长的行为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逐步通过教育教学的实施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专业素质。

1.实施规范的过程

(1)制定规范。由教师根据多年烹饪教学的经验及用人单位对烹饪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参照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制定系列规范制度。endprint

(2)学习阶段。烹饪专业规范经过组内讨论制定后,由班主任发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手中,并集中进行专业规范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初步认识专业规范。为实施规范做好准备。

(3)理解阶段。从学习规范到掌握规范再到实施规范,还需结合专业特点,结合餐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对专业规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班主任、专业老师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另一方面,邀请实习生和已走上社会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使学生理解专业规范在自己成长道路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实施阶段。在上述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各项专业规范的要求,在专业课、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专业规范的实施。班主任、专业教师严格把关,学生严格按规范要求去做。在实施规范时,除教师负责外,还实行学生组长负责制,各组长负责要求、督查本组成员规范的落实,并定期进行规范落实的汇报、评比、讨论、再学习,确保专业规范落实的实效性。

(5)反馈阶段。学校教育还需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在家里,都能用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要确保专业规范的实施,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进行家访很有必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不仅使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的规范养成,同时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沟通和解决。

2.实施规范的方法

(1)校内实施与校外实施相结合。校内实施是在教师的督促、组长的督查和自我约束中进行的。例如在落实集会和大型活动规范时,教师严格按要求去检查每一位学生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外实施主要包括实习规范、行为规范、家庭规范等。报到的第一天,不仅学生每人一本规范,家长也人手一本。校内由教师进行监督落实,在家由家长按规范要求自己的孩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规范的落实。

(2)课前、课上、课下实施相结合。课前的准备工作中蕴含着专业规范的落实。如课前三分钟,学生在操作间门口站好,由组长检查服饰仪表、个人卫生、用具准备等。课上更是实施专业规范的主阵地。如站姿符合标准,盘子摆列成行,墩子摆成一条线,毛巾统一放在墩子的左边等一些细小的环节,都要规范。除此之外,学生的卫生、言行举止、劳动、服务及操作等更是要规范到位。课下的行为规范、卫生规范、安全规范等也不能放松。如操作间的卫生打扫都有统一的要求,工具的放置要到位。只有课前、课上、课下全面规范,才能使规范全面落实。

(3)学生、教师、家长实施相结合。专业规范是为了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品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教师和家长只有为学生做好表率和榜样,才能使规范的落实更有说服力。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这里也强调教师、家长实施规范必要性,每位教师不仅按规范要求学生,也要按规范要求自己。

3.规范的检查及落实

(1)教师负责。教师和班主任在每一次活动、每一节课上,都必须把握好课前、课上、课下等环节,严格执行烹饪专业规范,要求学生、督查学生。

(2)组长负责。每一次上课,在课前、课上、课下,各组组长都要严格检查本组成员的规范落实情况,实行组长负责制。

(3)家长负责。建立家长联系卡,家长将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行为规范等及时向学校汇报,共促学生规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润洲.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2]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作者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endprint

(2)学习阶段。烹饪专业规范经过组内讨论制定后,由班主任发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手中,并集中进行专业规范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初步认识专业规范。为实施规范做好准备。

(3)理解阶段。从学习规范到掌握规范再到实施规范,还需结合专业特点,结合餐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对专业规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班主任、专业老师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另一方面,邀请实习生和已走上社会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使学生理解专业规范在自己成长道路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实施阶段。在上述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各项专业规范的要求,在专业课、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专业规范的实施。班主任、专业教师严格把关,学生严格按规范要求去做。在实施规范时,除教师负责外,还实行学生组长负责制,各组长负责要求、督查本组成员规范的落实,并定期进行规范落实的汇报、评比、讨论、再学习,确保专业规范落实的实效性。

(5)反馈阶段。学校教育还需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在家里,都能用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要确保专业规范的实施,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进行家访很有必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不仅使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的规范养成,同时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沟通和解决。

2.实施规范的方法

(1)校内实施与校外实施相结合。校内实施是在教师的督促、组长的督查和自我约束中进行的。例如在落实集会和大型活动规范时,教师严格按要求去检查每一位学生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外实施主要包括实习规范、行为规范、家庭规范等。报到的第一天,不仅学生每人一本规范,家长也人手一本。校内由教师进行监督落实,在家由家长按规范要求自己的孩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规范的落实。

(2)课前、课上、课下实施相结合。课前的准备工作中蕴含着专业规范的落实。如课前三分钟,学生在操作间门口站好,由组长检查服饰仪表、个人卫生、用具准备等。课上更是实施专业规范的主阵地。如站姿符合标准,盘子摆列成行,墩子摆成一条线,毛巾统一放在墩子的左边等一些细小的环节,都要规范。除此之外,学生的卫生、言行举止、劳动、服务及操作等更是要规范到位。课下的行为规范、卫生规范、安全规范等也不能放松。如操作间的卫生打扫都有统一的要求,工具的放置要到位。只有课前、课上、课下全面规范,才能使规范全面落实。

(3)学生、教师、家长实施相结合。专业规范是为了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品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教师和家长只有为学生做好表率和榜样,才能使规范的落实更有说服力。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这里也强调教师、家长实施规范必要性,每位教师不仅按规范要求学生,也要按规范要求自己。

3.规范的检查及落实

(1)教师负责。教师和班主任在每一次活动、每一节课上,都必须把握好课前、课上、课下等环节,严格执行烹饪专业规范,要求学生、督查学生。

(2)组长负责。每一次上课,在课前、课上、课下,各组组长都要严格检查本组成员的规范落实情况,实行组长负责制。

(3)家长负责。建立家长联系卡,家长将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行为规范等及时向学校汇报,共促学生规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润洲.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2]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作者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endprint

(2)学习阶段。烹饪专业规范经过组内讨论制定后,由班主任发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手中,并集中进行专业规范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初步认识专业规范。为实施规范做好准备。

(3)理解阶段。从学习规范到掌握规范再到实施规范,还需结合专业特点,结合餐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对专业规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班主任、专业老师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另一方面,邀请实习生和已走上社会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使学生理解专业规范在自己成长道路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实施阶段。在上述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各项专业规范的要求,在专业课、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专业规范的实施。班主任、专业教师严格把关,学生严格按规范要求去做。在实施规范时,除教师负责外,还实行学生组长负责制,各组长负责要求、督查本组成员规范的落实,并定期进行规范落实的汇报、评比、讨论、再学习,确保专业规范落实的实效性。

(5)反馈阶段。学校教育还需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在家里,都能用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要确保专业规范的实施,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进行家访很有必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不仅使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的规范养成,同时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沟通和解决。

2.实施规范的方法

(1)校内实施与校外实施相结合。校内实施是在教师的督促、组长的督查和自我约束中进行的。例如在落实集会和大型活动规范时,教师严格按要求去检查每一位学生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外实施主要包括实习规范、行为规范、家庭规范等。报到的第一天,不仅学生每人一本规范,家长也人手一本。校内由教师进行监督落实,在家由家长按规范要求自己的孩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规范的落实。

(2)课前、课上、课下实施相结合。课前的准备工作中蕴含着专业规范的落实。如课前三分钟,学生在操作间门口站好,由组长检查服饰仪表、个人卫生、用具准备等。课上更是实施专业规范的主阵地。如站姿符合标准,盘子摆列成行,墩子摆成一条线,毛巾统一放在墩子的左边等一些细小的环节,都要规范。除此之外,学生的卫生、言行举止、劳动、服务及操作等更是要规范到位。课下的行为规范、卫生规范、安全规范等也不能放松。如操作间的卫生打扫都有统一的要求,工具的放置要到位。只有课前、课上、课下全面规范,才能使规范全面落实。

(3)学生、教师、家长实施相结合。专业规范是为了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品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教师和家长只有为学生做好表率和榜样,才能使规范的落实更有说服力。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这里也强调教师、家长实施规范必要性,每位教师不仅按规范要求学生,也要按规范要求自己。

3.规范的检查及落实

(1)教师负责。教师和班主任在每一次活动、每一节课上,都必须把握好课前、课上、课下等环节,严格执行烹饪专业规范,要求学生、督查学生。

(2)组长负责。每一次上课,在课前、课上、课下,各组组长都要严格检查本组成员的规范落实情况,实行组长负责制。

(3)家长负责。建立家长联系卡,家长将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行为规范等及时向学校汇报,共促学生规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润洲.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2]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4

关键词: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校外实训基地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一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践性教学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 而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从事和胜任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 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 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因此,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键是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稳定现有的实训基地

为了满足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我校与国内行业、企业紧密联手, 建立了26个校外实训基地, 作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的场所, 国内知名的义齿加工企业, 如深圳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 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 同时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 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 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 真正实现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 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了稳定和加强与这些实训基地的合作, 我校还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以下几方面达到校企互助共赢: (1) 充分利用各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 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2) 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 把专家请进校园, 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 介绍生产、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 (3) 建立专家聘任制, 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 (4) 鼓励教师进入生产一线进修学习, 把实际问题和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依托区域经济优势, 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 我们需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更为广泛地与全国乃至海外的同行进行交流,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保证毕业生就业。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域位置独特, 面对台湾, 北联浙江, 南引广东, 西靠江西, 辐射内陆广大腹地。而厦门和台湾一水相隔, 与金门咫尺相望, “五缘”关系密切, 地理位置独特, 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近年来, 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口腔学术会议多次在厦门召开, 吸引了海内外口腔工艺技术院校及专家来到我校进行参观指导。2009年5月, 在厦门举办海峡论坛期间, 我校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并选派教师及学生赴台进行学习交流。2010年7月, 台湾口腔工艺技术专家团赴我校参观考察, 与我校洽谈合作办学事项。学校还在广州、深圳等地与国内口腔工艺技术一线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成立校外实训基地, 如深圳市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洋紫荆牙科器材 (深圳) 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 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计划, 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充足和完备的实训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实训基地来培养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第二学年, 定期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企业和附属口腔医院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见习, 体验生产一线的工作, 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安排企业一线技师带教, 为学生介绍义齿制作流程, 加深学生对义齿制作流程的认识, 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两年的校内学习结束后,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岗位上学习, 尽早熟悉就业环境, 并聘请义齿加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这样, 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立刻顶岗上班, 而不需要漫长的培训期和试用期。实习期间, 定期由企业一线技师为学生开设“小讲堂”, 讲授工艺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个岗位实习结束时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以上措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实现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向技能型转变,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上岗, 承担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另外, 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校在校内课程安排方面加强了对口腔工艺技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原有的口腔工艺专业课程外, 还新增了心理健康、生涯体验与就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生涯体验与就业课程为学生做好人生指导, 将就业指导变为生涯辅导、生存教育, 真正做到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 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 引导学生“干哪行爱哪行”, 做到不论在何种就业环境下都能正确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职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课程让“90后”的一代能在为人处事方面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 能在集体生活中做到相互关爱、融洽相处。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 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这个过渡, 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 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 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 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不稳定, 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是医生。学生在实习期间难以适应“学生”和“技术工人”两种身份的转换。学生与企业召集的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农民工同工同酬, 也造成高职学生心理极端不平衡。因此, 学校与实习生应保持紧密联系, 发现问题时辅导员及实习管理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身份的变化, 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 为实习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专业教师应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 使学生认识到高职的学生经历了正规的专业教育后, 跟速成的农民工相比, 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能更快接受国际口腔工艺新理念和新材料的应用,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总之,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 一方面, 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 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 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 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 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并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口腔工艺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会兰, 张亚荣, 欧洲, 王艳玲.以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教学模式在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5) :1-3.

[2]焦雨梅.探索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2) :44.

[3]郭素华, 王二丽, 蔡扬帆.药学系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 (2) :139-140.

[4]杨晓新, 杨勇, 孙巨峰, 雒新峰.产学结合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其效益[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3 (1) :55-56.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 园艺专业 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3-01

如今现代农业发展很快,园艺产业以多元化的形式在不断发展着,有了高科技的支撑在培养园艺人才的时候,园艺业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节能水平,还要有充分的实践能力,这为培养中职园艺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中职园艺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针对的是观赏园艺以及果蔬等方向,负责进行这些方面的教学、科研以及开发新技术,在经过系统性的学习以后学生要对园艺方面的各种知识和理论有所掌握,园艺作物有什么常见的病虫害要知道具体种类以及如何防治,了解培养植物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操作过程,有能力防治区域中常见的病虫害,掌握了贮藏、加工以及销售园艺产品的能力。学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使课程体系与实际情况更贴合,积极建设实训基地等,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上来。

一、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惠农政策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在应用农业技术方面变得更加广泛,技能型人才非常稀缺。园艺专业必须要和市场的情况以及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不仅与建设新农村的需求相符合,而且在园艺植物生产技术方面要有足够的掌握。中职院校园艺专业走出来的人才,基本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等自然要非常良好,同时擅长人际交往,有良好的能力开展团队合作;对园艺植物如何生产有足够的了解,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比较扎实;有良好的能力对园艺植物栽培养护使用的机具进行操作和维护;有能力繁育园艺植物良种并且完成防治病虫害、检疫等工作。所以中职园艺专业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对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只有根据市场导向将培养目标明确下来,才能将与一线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园艺专业课程结构,多为“基础宽泛、模块灵活”这种模式,基础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分别是普通文化、专业大类以及专业,还可以划分这三大类成为很多小类,例如邓小平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都属于普通文化基础的范畴,都是必修课;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遗传学等都包括在专业大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园艺植物保护以及园艺设施等属于专业基础,是学生专业必修的课程。而模块灵活则是说开设了很多与学生某方面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这些课程。但是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作为导向”的话,通用的基础平台使课程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大不如前,与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园艺专业为了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属于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从职业岗位出发进行专门化模式的构建,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改革。

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够用,对专业理论的应用程度进行强化,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供主干课程学习。同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充教学内容,将那些新的技术和知识引进进来。首先要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注意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今社会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的原因专业应该将理论课程的时间适当缩短,例如《植物保护技术》这门课程中,在讲到昆虫头部构造的时候大部分为理论,我们可以适当缩短这部分的授课时间,重点对调查、治理病虫害的方法等进行讲解。还有一个知识重点是农药基础知识,可以将用药的禁忌、如何安全用药等实用性内容增加近来,保证学生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校本课程进行重点开发,例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等,这些只是往往都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同时多引导学生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双政治教育,不仅要多培训职业技能,还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将技能鉴定和学习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岗位能力。园艺专业在学生实操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鉴定职业技能就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适应。再次园艺专业可以设置一些特色科目课程,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帮助,例如在花卉教学课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插花,还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经营理念有更多了解,提供去花卉市场参观调查的机会,对花卉市场的现状、流通渠道、盆花处理等相关内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途径。

三、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让学校培养出与生活需求更加符合的学生,让企业和学校真正做到零距离对接,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训提升技能技巧,在获得了一定的顶岗能力后再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下一步的实习。中职院校园艺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配备各种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实习实训,由教师带领大家共同进行无籽西瓜等改良果蔬品种的种植,进行避雨栽培并且进行果实套袋等。在实训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分组包干的形式,最后教师对每组学生中指出来的产品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进行考核,卖出产品获得的费用充作班费。其次是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院校要善于利用附近的资源,与周边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行顶岗实习协议的签订。学生现在校内实训中积攒生产经验,然后去校外实训基地真正上岗实习,严格遵守企业的规范。还可以将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农业专家聘请来进行指导,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

四、结束语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园艺专业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结合学生的特点、市场人才需求等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自然是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完全满足,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建忠,蔡银杰,殷琳毅.园艺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70-72.

[2]唐俊泓.高职院校“3+2”教学模式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6):163-164.

[3]田妹华.江苏省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22-26.

[4]汤书福,陈茂铨,陈海萍.我国高职风景园林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刍议[J].中国园林,2013,(04):80-84.

[5]徐基艳,唐长贞,刘冬.高职类都市园艺专业市场调研与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29):374-375.

作者简介: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6

1 参赛要求

(1) 报名要求:由各班组织报名, 每班限报10人, 参赛选手由任课教师选拔。

(2) 比赛项目要求:一年级学生雕刻上颌中切牙, 二年级学生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3) 比赛时间:共90分钟, 赛前抽签确定座号, 不得在石膏块上做任何标记。

2 器材准备

石膏块 (赛前一天灌注) 、切削刀、雕刻刀 (46#, 48#) 、刻度尺、铅笔、垫板。

3 评分标准 (见表1)

满分为100分, 2个年级分别评出名次。

4 讨论

(1)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是对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一个专业, 传统教学较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养, 无法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学校邀请义齿加工中心的高级技师作为技能大赛评委, 使得人才培养更贴近实际。

(2) 学生踊跃参赛, 利用自习及休息时间勤学苦练, 操作技能明显提高。

(3) 经追踪观察, 发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成绩明显高于未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实习单位反馈信息表明, 凡是在我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以上的学生, 如今均在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职位, 薪酬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口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索 篇7

关键词:口腔技术,人才培养

1. 专业背景

1.1 行业社会背景分析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 尤其是工艺技术和口腔修复学密不可分。据有关资料报道: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工的比例应达到1:1.5-2, 才能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目前我国修复医师还处于缺乏状态, 对口腔技工的需求更加明显。

发达国家 (日本、德国等) 的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专业教育机构设置较完善, 教学形式及就业管理较规范。我国的口腔技工多数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培训, 专业操作技能、知识更新能力及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均与岗位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 严重制约了口腔医学的发展。

1.2 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每年笔者都会到义齿加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 我省有义齿加工企业近50家, 每年对人才的需求近500人, 而笔者单位每年只培养百名左右的学生, 远远满足不了口技人才市场的需要。再放眼全国的义齿行业市场, 需求量更大, 每年笔者单位的招聘会都会有多家义齿加工厂来校要人, 学生被南方的大型义齿加工厂“抢购一空”, 而小型加工厂基本要不到人, 扫兴而归。

1.3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

据笔者调查,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分布在考生生源地内的义齿加工企业以及广东沿海一带大型义齿加工企业,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高, 学生的就业数量及就业质量较高。学生毕业后薪酬可达3300元。

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定位

2.1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服务面向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或行业企业要求, 实事求是地调整专业方向或动态优化专业内涵。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门知识, 能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各种口腔修复体和常见矫治器的制作, 适应口腔修复制作行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人才培养规格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立了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教师为主体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整个培养方案的制定, 使人才的培养更符合企业的需要。系里经常派人走访企业, 进行社会调研, 进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利用国内大型的展会时机, 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座谈, 以及举办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等手段, 对人才培养规规定位进行调研, 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门知识。职业能力结构:具有熟练制作常用修复体的能力、具有制作常用矫治器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职业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意识;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专业课程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总的方针是, 以综合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适应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精技术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旨。

本着这样的思路和方针, 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实习—就业”的订单式培养形式, 到如今的“入学-实习-就业”的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 适应了企业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要达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口腔系从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度校企合作与订单式培养等六个方面开展研究, 进行改革和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以“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 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有的条件和状况, 结合改建发展、推进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的机会, 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其他相关要素:不断强化教学条件、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专业及相关课程不断改革和提高的有效机制, 确保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坚.浅谈五年制高职口腔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和探索.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000-1999 (2001) 01-0084-03.

[2]徐国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 1671-1246 (2008) 20-0008-02.

[3]姬海莲.略论高素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浙江医学教育, 1672-0024- (2006) 02-0009-03.

[4]马莉.高职教育口腔技术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2月第3卷第2期.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8

随着社会发展, 口腔病患者对修复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向口腔修复工艺及修复体制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历史、教育及经济等原因, 造成了我国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和形成“精品齿科”的需要。随着我国的入世, 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将向国际化、规范化目标迈进。

牙体解剖学是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掌握了牙体解剖学的理论后, 有必要进行牙体形态的雕刻训练, 通过反复训练, 可以逐渐熟悉与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与特征, 对每一颗牙达到理解并诠释其特征。雕牙是口腔修复工艺的一项基本功训练, [1]只有牙雕得好、雕得像、雕得美, 这样才能在口腔修复工作中得心应

我校注重对学生牙体解剖形态雕塑技能训练的强化, 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的, 使学生能面向当前适应生产实际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学生的就业及适应职业变化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牙体解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为了将来制作高质量修复体将美学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为了学生适应市场及就业的需要, 我校探索研究在遵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基础上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将原有的基础课、普通课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删减, 增加了专业课、雕牙实训课的课时。把原《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牙体形态雕塑的内容拿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牙体雕刻技术课) , 并制定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解剖形态雕塑技能训练的内容、方法、形式及测评标准。注重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练地掌握牙体形态雕塑技能。成为一个具有较好工艺技术及技能的口腔修复技术人员, 以适应社会需求,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具体实施办法:在我校2010级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三个班, 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安排了牙体雕刻技术实训课, 将其一直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过程中。在雕牙训练之前, 首先, 要求学生对临床拔除的离体牙进行详细的测量,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 制定出统计表, 然后, 要求学生按标准对每一颗牙进行牙体形态描绘, 熟练之后再按前后牙及难易程度对照标准模型先进行放大倍数的蜡牙的雕刻和石膏牙的雕刻 (雕牙用标准模型和雕刻器械人手一套) 。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要完成约1000颗左右的牙体雕刻 (每天2颗) , 先雕刻3倍大的石膏牙, 目的是把每一个牙齿的细节都体现出来, 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牙体的细微结构。既能看得见、又能摸得着, 使学生对牙体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其具体的雕刻方法我们分别采用了现有教材中的方法和日进公司教授的方法及德国技师教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在每雕刻两个3倍的石膏牙后, 再进行2倍、1.5倍及1倍石膏牙的雕刻, 1倍石膏牙的雕刻量要大, 使学生对一颗牙齿的认识逐渐过渡到牙体的真实状态。在训练中, 我们重点强化了上颌1、3、4、6、下颌6等牙体形态的雕塑。牙列具有复杂的形态, 牙体雕刻不仅仅要做到形态的雕刻与参照物相似, 更要符合牙列的生理结构, 在牙列中雕刻不仅要有正常的牙合曲线, 还要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这种在牙列中进行的牙体雕刻和滴塑, 更接近真实牙的情况。最后, 进行烤瓷内冠滴蜡法制作。

同时, 我们也在考试制度上进行了改革, 加大了技能考核的力度, 每两周由教务科组织专人监考的实做考核, 选派两名非任课的口腔专业高级讲师进行两轮打分后给出最后成绩。对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 并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口腔雕牙竞赛, 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一活动, 唤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并养成勤学苦练的好习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为每位同学配备了一套标准的牙体解剖模型和雕牙用工具, 供同学进行临摩, 并购置了大量各种放大倍数的牙体解剖模型教具, 制作了相关的教学录像片和多媒体课件。

雕牙是制作口腔修复体, 特别是金属烤瓷修复及其他材料的冠、桥修复与铸造修复的基本功。雕刻的好坏与否关系着修复体的成败。因此, 加强对形态训练等修复工艺基本功的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 将牙体解剖形态雕塑课程化是实现培养合格口腔工艺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摘要:牙体解剖学是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掌握了牙体解剖学的理论后, 有必要进行牙体形态的雕刻训练, 通过反复训练, 可以逐渐熟悉与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与特征, 对每一颗牙达到理解并诠释其特征。雕牙是口腔修复工艺的一项基本功训练, 从对于牙体形态的基本认识到再现每颗牙齿的细微结构都来源于熟练的牙体雕刻技术。将牙体解剖形态雕塑作为实训课程是实现培养合格口腔工艺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牙体解剖形态,技能训练,课程化

参考文献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篇9

一、提高认识, 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 也是促进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发展思路上, 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始终把着力寻求突破过时的办学体制, 构建校企合作的大框架作为首要工作紧抓不放。首先, 突破传统单一办学模式, 面向全社会, 实施一校多企业共同发展战略。其次, 通过与企业联合组建技能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 形成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分阶段、按步骤予以实施。

二、在结合点上寻求校企合作新突破

紧扣技能人才培养这条主线是校企合作目标一致, 利益共享的基础。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由学校说了算, 还要由用人主体———企业说了算。因此, 在推进校企合作中要注重发挥合作双方的作用, 注重把培养过程与合作过程统一起来, 注重在合作的结合点上出实招、求实效。

1. 在培养目标合作结合点上, 学校与汽车制造装备、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等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 通过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共同组织实施,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对接、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对接, 提高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在课程设置合作结合点上, 学校在使用部颁教材的同时, 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开发有关汽车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内容作为补充教材。目前, 学校使用的部分教材, 虽然定期编审更新, 但由于编审时间长, 使得教材使用时间过长, 一套部颁汽车专业教材, 一般使用年限为4到5年。而一套教材从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材编写正式出版, 通常需一年半时间, 在这期间, 已有许多新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了。为此, 我校在专业课程内容上与一汽大众、郑州宇通等汽车企业紧密合作, 及时补充汽车专业领域的新技术, 如电控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电控技术等, 受到企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3. 在师资配置合作结合点上, 学校根据校企合作协议, 选聘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技师、高级技师) 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和技术指导, 担任学校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辅导教师, 使学生及时掌握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 学校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汽车行业企业顶岗锻炼, 学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掌握汽车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动态及维修检测方法,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07年以来, 我校先后从一汽服务站、桑塔纳维修站、丰田4S店等企业聘请6位汽车维修技师来校担任实习指导和新技术讲座, 选派8位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 取得了显著成效。

4. 在实习合作结合点上,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长期牢靠的校内、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在校内实习基地, 由学校提供实习场所, 企业提供实习设备 (每年有计划地提供企业质检不合格的新产品总成或整车) , 按照人才订单种类设立不同的专业实习室。如我校“本田”班订单成立了本田实习室, “现代”班订单成立了现代实习室。专业实习室的建立, 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把教学活动与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应用紧密结合, 使理论与实践实现统一。汽车品牌实习室, 实习设备先进, 紧跟汽车技术发展潮流, 弥补了学校先进设备的不足, 培养出的学生知识、技能得到拓展, 能够直接到企业顶岗工作, 从而缩短了企业职工培训时间,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校外实习基地是企业的生产第一线, 也是生产实习学生最后实习的终点站。我校派班主任或辅导员到校外实习基地专职管理学生生活, 企业安排技术人员专职负责技术辅导和生产管理, 实行定岗、定师傅、定课题、定期轮换, 按企业生产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企业师傅参与对实习学生道德品质、工作实习和日常生活的管理考核, 实习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实习考核, 成绩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后装入学生毕业学籍档案, 作为学生第三年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操行成绩。

5. 技能评价方面, 在遵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操作要求的同时, 学生的技能鉴定评价尽可能由用人企业的专家参与, 并根据企业要求增减相关的考核内容。经常组织技能竞赛, 请企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作评委, 对“订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6. 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 学校和企业从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共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如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和生产实习前邀请汽车类企业人力资源部的领导来校讲座, 讲授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汽车类职业工种介绍、汽车维修行业职业道德等内容。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供需洽谈会, 邀请汽车类合作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来校招聘洽谈, 并根据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实行ABC分类就业推荐管理。A类优秀毕业生重点推荐给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的优越岗位, B类毕业生主要推荐给校企合作单位的一般岗位, C类毕业生主要推荐给其他相关企业的岗位。这既满足了企业用人岗位需求, 也激励了在校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 在参与企业员工全员培训工作合作方面, 学校应承担合作企业的所有员工的培训任务。培训需求由企业提出, 培训过程由学校负责实施, 培训结果由企业专家组负责评估。

8. 在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工作合作上, 学校积极参与企业的新品开发。通过“实习过程企业化、实习课题产品化”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 通过专业课教师参与产品的开发应用、生产与售后服务来实现教学与经营的结合。

校企合作是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是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把自身优势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实行“订单培养”, 加强企业实习管理, 提高实习质量, 提升校企合作层次, 把校企合作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黄兆牛.单元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 2008.

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篇10

关键词:服装专业 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

为了推动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从2007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目前形成了“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

技能大赛确定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针,使技能教学得到了中职学校的高度重视。针对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如何培养出高水平技术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技能大赛背景下,笔者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技能大赛引领服装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要以技能大赛要求和内容为基础,规范操作程序,树立严谨教学态度,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修改、提炼、转化,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服装技能大赛的需要。

学校对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手绘中《服装速写》《时装画技法》课程与电脑设计中Photoshop和CorelDRAW课程组成“一体化”教学,将《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原型裁剪》《立体裁剪》《服装CAD》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样可以将手工绘画和电脑设计、手工制图和电脑制图有机结合,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绘画和制图能力,为学生日后到企业从事样板制作和服装设计奠定基础。

二、以技能大赛提高服装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服装技能大赛比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能,还有幕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需要教师有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有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鼓励教师学知识、促业务、比技能、练本领,给服装专业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平台。

笔者学校为了提高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先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抓起。学校通过免费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市技能大赛,通过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师生同台竞技,促进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获奖教师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服装专业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技能大赛检验服装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

学校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赛促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服装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参赛成绩作为评估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成为衡量服装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通过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情况可以从某个层面评估服装专业的办学水平,师生技能大赛的成绩可以衡量师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笔者学校以借鉴服装技能竞赛评价标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采取以教师自查、系部普查、学校抽查为主线,督导巡查为辅助的方式跟踪课程教学。通过学校这几年技能比赛成绩和学生技能考核结果来看,技能大赛有助于检验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有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以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加比赛的学生要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主攻专业知识,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快速度地完成比赛任务,考验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参赛学生要从小事做起,逐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和社会资源,为将来成就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服装技能比赛的内容与社会实践贴近,比赛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学生走上社会就能直接上岗,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笔者学校前几年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不仅获得荣誉,而且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都被知名的服装企业高薪聘用,深受企业领导欢迎。这激励了很多学生苦练技能,形成积极参加服装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

总之,在技能大赛背景下,学校应将提高服装专业办学质量、培养优秀技术能手作为办学的中心工作,学校要确保技能大赛训练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等方面下工夫。学校要以技能大赛为纽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为我国服装企业输送更多的高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上一篇:物理教学三步曲下一篇:新兴中小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