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2024-05-12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篇1

韵者, 依声而传也。古典诗词萌生于音韵之中, 合辙押韵倚声演唱, 虽然旧时的曲调声腔, 在今日大多流散, 但借由声韵来传情的方式, 却经久不息。想带领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感受诗词之美, 配合声韵来传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白居易的歌行体作品《琵琶行》, 通过浔阳江头琵琶女的弹奏, 以声写情, 学生对于古典民乐知之甚少, 想让他们直观生动地理解“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非得让他们在音乐中体验一番不可。借由林海根据《琵琶行》诗境而创作的琵琶曲《琵琶语》, 学生得入境中, 凄婉清冷的曲调倾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愫。

又如电视剧《甄嬛传》, 引用了温庭筠的词作《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 音乐家刘欢先生为之谱写的曲子闲雅缠绵, 可引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领会情境, 事半功倍。

但与此同 时, 也有一些 流行音乐 歌曲, 对古典诗 词进行更为大胆的改编, 比如流行音乐人羽泉根据辛弃疾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创作演唱的歌曲《辛弃疾》, 虽然也使用了一些古典配器来诠释诗词的意境, 但曲调现代演唱浮夸, 用所谓的节奏感替代了传统音韵的抑扬宛转, 听罢非但不能让人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反而深感聒噪, 不知所谓。又如SHE《长相思》中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入其中, 却以RAP的方式加以诠释, 完全脱离了原词的意境与情调, 只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但因为这些流行音乐人在中学生中拥趸甚众, 极易对学生产生审美引导作用, 需要格外关注甚至干预, 以免让古典诗词的优雅折损于快餐文化的喧嚣中。

二、以画造境

中国的传统诗词中一直都有“诗画一体”的说法,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维作为“文人画”的创始者, 被评价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后世亦有郑板桥等工书善画之人, 以“题画诗”的方式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诗画本就不分家, 在带领学生体会诗歌情境时, 适当地辅以画面, 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李白的经典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大开大合的想象之外, 更给我们塑造了主人公落拓不羁的形象,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这种铮铮不折的傲气挥洒得淋漓尽致。当代书画大师范曾先生曾为此诗作画, 画上的主人公携白鹿而登青崖, 一身落拓之气, 眉眼间自是一段与世不谐的傲岸, 风骨卓然。再辅以范曾先生的书法题字, 整幅画都呈现出高古雅致的风格, 使李白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又如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便可辅以刘旦宅先生所作的词意画, 画中仕女姿态娴雅、神情萧散, 一壶酒伴一卷书, 画面上怪石崚嶒, 修竹孤高, 黄菊清冷, 全无一点烟火俗气, 亦合乎词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意境。通过画面营造出的美感, 将几百年前古人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 与春华秋实同悲喜的精神寄托展现在学生面前, 有助于理解词人的多情与多愁。

古典诗词中有相当多触景生情之作, 假如能做到“心中有画, 眼中有景”, 便可较易地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寄托。但需要注意的是, 画面只是辅助, 不能让它成为思维的限制, 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 不乏有纵横恣肆的想象与余韵悠长的留白, 而往往正是那些不能用画面展现的文字, 才最是精妙难言。

比如《春江花月夜》, 一幅月照春江的图画可以极尽形象, 但说不尽的妙处还在于画不出的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又如《省试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单以文字入画并不难, 但纸面外的寥落与开阔, 那一份留白的韵味, 又万万不可只局限于风景中。

三、以笔写意

古人以诗言志, 以词言情, 今人也创造出了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 形式的变化不能改变情感的内核, 而换一种方式去表达, 有时反而更能贴近古人的心, 写出自己的理解。

笔者曾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诠释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解读王绩的诗歌《野望》的:

“于黄昏之时远望四方, 一座座山都渐渐暗淡下来, 太阳的一丝余晖也只照亮了憔悴枯黄的树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情, 春去秋来其实本是自然规律, 唯有心中有郁结的人才会为了落叶而感伤, 为了夕阳而叹息。诗人的苦闷被暮色四合时荒凉的景物勾起, 而那些牧人却不曾理解, 他们不因时节的更替而有什么改变, 叶落了, 他们仍只砍柴;天黑了, 他们仍只回家, 点一盏灯, 犒慰劳作了一天的自己, 盘算明天的任务, 便吹灭了灯, 等待新的一天。

只有王绩和他们不同。

他亦有家, 却无法驱着牛羊默默回到茅屋, 所以他看着这些牧人, 只能独自转身, 走进山林之中, 唱着采薇的古歌, 远离凡尘。”

不是单纯地翻译诗歌, 而是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对诗句的分析中, 通过这样的方法, 既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也提升了他们文字表达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 解读不是误读, 有的学生将现代人的思维带入到古典诗词之中, 如解读温庭筠的闺怨词时, 不能理解旧时闺中少女的无奈, 反斥之为“宅女”,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充足的铺垫与适当的引导, 带领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蕴藏的美。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篇2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拓展: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妙用介绍

一、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

(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

(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

(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

(8)十雾九晴

(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 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

谈初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篇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数百年。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1]现代作家余秋雨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的确,古典诗词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始终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因此,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这如繁星般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词上。

“诗歌”题于1985年高考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尤其是 2002 年《考试说明》增设诗歌阅读专项要求,此后诗歌命题深度层层推进,测试难度节节攀升,审美特色日益显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同时,“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反观教改的今天,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缺乏热情与兴趣,既不喜欢,也从不重视,如同“鸡肋”。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诗歌素养缺乏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诗歌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现行的诗歌教学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其人文内涵。叶嘉莹先生如是说:“ 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可不少老师“为考而教”,把诗歌教学定位为“得分手段”,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文本分析之中。一首情文并茂的古典诗歌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教条,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化,最具创造力的活动就这样被程式化、标准化。

重视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求诗词教学规律,提高诗词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本文以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古典诗词为例,根据诗词不同类型来浅谈诗词教学方法,旨在对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诗词教学的技巧层面作可操作性的探究,优化诗词教学方法。

一、美读教学法

清代袁枚称:“诗者,心之性也。性情所流露者也。”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个人体验不同,读者与诗歌之间总是存在着情感上的隔阂。那么,读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深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呢?唯有反复美读。诵读是提高诗歌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矣。”[2]清代的桐城派将美读看作是学习古文的不二法门。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读”即带着感情、读出感情的朗读。其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画面、声音、意境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俞平伯先生在课堂上教授李清照的《醉花阴》,将其深情地朗诵了一遍,然后说“写得好,写得实在是好!”便下课了。几十年后,俞平伯的学生张中行把老师讲的东西差不多忘光了,唯独那一次课,俞先生当时沉醉痴迷的神态仍历历在目,而《醉花阴》的词意也深深浸到学生心里。

诗歌教学中采用美读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体味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音乐美、节奏美、意境美等。画面感强, 故事性强,意像突显的古典诗词适合采用美读教学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意象构成一幅秋天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彷徨苦闷的心境。美读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发掘自己内心视象,再现逼真的情境,要做到心中有画,有立体的图景,才能读出画意,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净化。以《春夜洛城闻笛》为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该诗首联、颔联写笛声暗送,似乎传送给在外做客的人听,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要读得深沉,语速要相对慢一些;颈联、尾联写了听到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勾起了思乡之情,“闻”、“起”二字要重读,要把哀怨的愁绪读出来,“折柳”、“故园情”节奏要缓慢,以加重悲苦情绪。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中沉重离别之情的感情基调,体味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美。

二、细读教学法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者、读者、作品,这四个要素分别对应了“再现说”、“表现说”、“接受论”、“形式论”等四种文学批评范式。在世界范围内,四种文学批评范式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我国当下的中学诗歌教学仍然局限于“再现说”、“表现说”,忽略了对诗歌本体的研究与教学,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细读教学法”可以从国内外获得丰富的理论来源:英美新批评提出的基本主张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及孙绍振先生提出的“还原分析法”,还有中学诗歌教学中的“意象——意境分析法”,都是“细读教学法”的重要借鉴对象。“细读教学法”强调文学的本体性,注重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等文学的内部研究和教学,它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文本,从文本的语言出发,注重对诗歌的词汇、意象、形式与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细读教学法”,应该选择含义模糊、充满歧义的文本。如果教学文本选择不当,则会破坏诗歌之美。中国大部分古典诗歌讲究神韵、情致,若像解剖尸体一样对诗歌的语言结构、形式技巧进行研究,反倒失去了诗歌原有的韵味。因此,“细读教学法”只适用于少部分含蓄蕴藉的古典诗词。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该诗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本诗是一首晚年回忆之作,朦胧深奥,扑朔迷离,主题不明晰,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若采用“细读教学法”,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首诗有丰富的物象:蝴蝶之梦、杜鹃啼血、沧海明月、玉山暖阳。可以说这些物象均为积极向上的内容,可诗中却在这一系列美好事物前面加上“迷”、“托”、“泪”、“烟”来衬托。我们看不到这些物象本来的内容,感受到的只是淡淡的忧伤和迷离的情感。诗中的这些物象从典故中抽象出来,成为作者情感的化身,李商隐用经典的语言化典取象,没有用其积极的意义而是赋予了凄迷感伤的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意象、典故、措辞等方面品读诗歌。

三、创作教学法

创作教学法,是指诗歌的创作指导教学,即教师在诗歌教学课堂上指导学生学写诗歌,以诗歌文本为仿写对象,让学生当场创作诗歌并互相品评,让学生学会写诗成为诗歌教学课堂上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一直是当下诗歌教学的一大缺失。中学的诗歌教学一般止于背诵和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在升学考试作文中,诗歌创作也被拒之门外,题目要求常出现这样的字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没有了诗歌,就等于没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冷落了歌,就等于冷落了一个民族鲜活的热情和激荡的血液;剥夺了诗歌,等于剥夺了我们民族走入一个新的文明进程的权利。”[3]在当下的诗歌教学中,站在教育前线的教师应呼吁并实践,让诗歌创作教学回归课堂。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德初老师多次在校内外公开课的诗歌教学课中把高潮设置在学生仿写诗歌上,学生当场创作出了许多佳作,成果令人瞩目。黄德初老师的学生这样评价其诗歌创作教学课:“整节课下来,老师并没有讲及任何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而是通过让我们对诗歌的创作过程进行自主探索,令我们对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巧妙地设计,让我们自己动手,让我们自己以诗般的少年情怀去探索诗的真谛,感悟诗中最美最真实的东西。”[4]

旧体诗的创作对句数、字数、章法、对仗、压韵、平仄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在初中阶段,其创作教学难以实行,因此,创作教学法宜在创作技巧方面以模仿为教学内容。尽管学生创作出来的古典诗词五花八门,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如陆游《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仿写了一首与之同样有深远意蕴的诗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引导学生可以仿古写新意。在学生开始创作时,最初注重的是写一些对偶句,由写对偶句慢慢拓展到写绝句等。在创作的最初阶段,对于学生写的打油诗,尽管离古典诗歌的标准有很大距离,但对于学生的创作热情,要给予充分肯定,并不做过分的要求。

四、比较阅读法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如果我们只了解观察一种事物,我们的视野就受到限制,思路就容易僵化,只有把或多或少有某些类似之处或某些联系的事物摆在一起,加以观察,加以对比,我们才能够发现各个事物的优缺点,对我们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扬弃,什么应该补充,一目了然,毫无滞碍。”[5]由此可以将比较阅读定义为:对存在可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解读,理清彼此关系上的异同,加深理解的阅读活动和过程。

比较阅读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外部比较阅读,其相对于文本本身而言,如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一种是内部比较阅读,其注重本文之间内在性质的比较,如主题、形象、风格等范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找准文本的比较点,启发学生思维向可比点靠拢,通过提问、课堂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教师在适当时候需对学生的回答和见解加以总结归纳,使之更深化,更清晰,更完整。

如李清照的《武陵春》和《醉花阴》,这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与忧愁之情,体现出哀婉动人的风格;但在写法上却略有不同:《武陵春》重在通过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抒情,尤其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用奇特的比拟,假设的情景写出了词人的愁绪之深之重,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照。《醉花阴》重在通过写景抒情,“薄雾浓云”、“玉枕纱橱”、“暗香盈袖”、“帘卷西风”等词句无不烘托出“愁永昼”、“凉初透”的秋季萧瑟氛围,塑造出“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的女主人公形象。[6]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浣溪沙》,这两首词风格迥异,《江》粗犷豪放,《浣》清新祥和。《江》的上阕记叙出猎情况,下阕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尤其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比起同为豪放诗派的范仲淹更为奔放洒脱;《浣》的上阕描写乡村之景,下阕记叙寻茶之事,“簌簌衣巾落枣花——牛衣古柳卖黄瓜——敲门试问野人家”无不流露出自然的生活情趣。

五、知人论世法

无法否认,在中小学诗歌教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知人论世法。知人论世法长期在文学批评史和教学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足见这一方法的重要性。采用“知人论世”教学法,以朗诵性不强、用典较多、且诗歌创作背景较为复杂、作者自身存在多面性的诗作为上选。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

该诗为乐府旧题,四言一句,四句一韵,节奏韵律整齐划一,是朗诵性不强的诗歌。此外,诗歌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时值三国争霸乱世,曹操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他用人唯才,求贤若渴,为此颁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这首诗歌正配合了他颁布的政令。曹操也是一位复杂多面性的人物,如果学生对曹操的停留于《三国演义》或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奸诈阴险、穷凶极恶的印象上,则对这首诗的理解将会存在一定难度和误差。三国时期以知人著称的许劭对曹操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鲁迅也称,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就。在该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知人论世法,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对时代背景和曹操其人做详细的介绍,并引用史料和多方评价作为客观凭证,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该诗,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不一样的曹操,体会他求贤若渴、一统天下的雄心抱负。适合采用知人论世教学方法的诗歌还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杜甫的《登高》等。

总的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诗词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方法不仅要因诗词而异,切合诗词的特点,还应以一种为主、他种为辅,而不是“一竿子插到底”。诗词教学能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语言习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其想象力。诗词教学方法因内容而异,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教出诗词的韵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不一样的美。

参考文献:

[1]陈佳民,柯汉林.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吴维中.中国古代文论选读[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明仁.古今名人读书法[M].北京:大商务印书馆,1992.

[5]季羡林.民间文化与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古典诗词教学管见 篇4

一.多向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枯燥为生动,变无效为有效,化腐朽为神奇。在教授古典诗歌的时候,特别是新的诗词时,需要从多种角度导入,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名人背后的故事、掌故、趣闻轶事来唤起学生们阅读的欲望。

在介绍李清照的诗词的时候,我们往往先介绍词人背后的一些故事,以此激发学生了解李清照,走近李清照,甚至走进李清照的愿望。《醉花阴》这首词写得极为精妙。为了使学生了解李清照其人其文,我给大家讲了李清照夫妇的轶事。当年,作者写了这首词,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也是一个写词高手,他当然知道李清照的这首词写得很绝妙。但仍然觉得可以和她比试比试。于是赵明诚苦心孤诣好几个昼夜,终于写成了十几首诗词,然后他将《醉花阴》中三句话穿插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交给朋友品评。朋友认真阅读,仔细评析,最后还是认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写得最漂亮。学生在听完这段掌故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一节课效果特别好。

二.营造意境,多元审美

古人写词作赋很注意意境的营造。意境的有无和优劣往往是权衡诗歌意韵和思想内涵的一把标尺。何为意境呢?它是创造者把自己的思想和周围景物融为一体所形成的独特的氛围和境界。在讲授的过程之中,如果教师能够恰到好处的引领学生顺着诗歌的意境,感知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的内涵,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的意识,就能很好的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重新创造,这样,能够很快的提高其审美趣味、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集中体现了意境美。这首元曲总共二十八字,十一个意象。实际上,这首诗就是这十一个意象连缀而成,但是,却是有机的整体,巧妙地揭示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写文章很注意过渡和连贯,这首曲写的几个意象没有过渡,它是靠什么联在一起的呢?学生仔细分析后说,这首词通篇以羁旅愁情为主线勾联在一起,这就相当于散文的“神”,虽然材料很散,但主线只有一个。接着,我让学生闭着眼睛很好的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学生沉浸在再创造的兴奋之中,并及时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有的学生写得很是诗情画意。她是这样再现意境的:黄昏时分,暮霭中,纠结着枯藤的百年古树笔直兀立,叶子全部落尽了,根根枝条伸向苍穹,一只乌鸦直立枝头,仿佛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在苍茫的古道上,形容憔悴的游子骑行在一匹瘦马上,迎着夕阳,走成了一个点……多么富于想象的再创造啊,多美的氛围啊。学生怎么能不深受感染,受到极大的艺术陶冶呢?比起枯燥的翻译,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每一首古典诗,它总不是单独存现的,诗和诗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所以,在讲授某首诗歌的时候,不能总是孤立这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寻找比较异同。

同一题材、同一样式的作品通过比较,学生往往能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有助于他的学习。《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都是毛主席的作品,在教授第一首词的时候,我拿来第二首同一词牌,同一作者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异同,大家得出,这两首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以抒情和议论为主,而且,两首词中都有一些领起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都写出了伟人博大的情怀和胸襟,豪放不羁。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明白和总结出了一些诗词的格式和写法上的特点。对于认识诗词,认识古典文学大有裨益。

我们说,风格相似的作品可以放在一起学习,而风格迥异的作品,是不是也可以放在一起学习比照呢?回答是肯定的。譬如学习李清照的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学习苏轼的作品,一个是婉约派的代表,一个是豪放派的代表,然而,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色彩斑斓的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品。

体验式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篇5

中国是诗歌与辞赋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辉煌的诗词再到元曲等,无一不是这个国度可爱的精灵。古典诗词承载着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上少有新的突破,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对诗词死记硬背、强调机械训练的教学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着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爱好。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吸收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从学习者的现实世界出发,通过其实践活动以及反思,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改变学习者的知识观,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不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不再对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麻木不仁,而是逐渐学会用理性来审视权威,主动追求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改变学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在重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过程会呈现新的特点,不再意味着教师以独自的方式单向向学生传递、教授和灌输知识,也不再意味着学生只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纳、领受和储存知识。课程不再是一堆僵死的材料,它更像获得了生命的另一个人。教师、课程、学生三者之间彼此走近,互相体验,实现两两之间的精神相遇、视界融合。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指的是下述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教师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诗词,建构相应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是首先创造教学情境,还原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或心理准备,然后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与教学内容这一客体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融合,并生成意义,最后让学生以表达的形式将体验结果显露出来。表达既可以是口头或书面语言。也可以是内部言语。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我们可以制订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路向,那就是在教学时,对不同的诗歌按题材、内容、主题等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引导他们与具体的诗篇进行体验交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以书面表达或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师再对学生的感悟进行归纳,进行反馈评价。

二、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古典诗词在给教学者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阅读和赏析诗词,就要进入诗词的意境,使诗词中的“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自我感悟。但是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情感体验、知识积累、阅读能力等的限制,以精练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诗词并不容易为其所理解与接受。光靠“一张嘴、一支笔”就想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富于激发性的情境。引起学生~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其理解教材,进入最佳习得状态。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诗词涉及的时代背景、人物身世遭遇、所处环境编成小故事,使其身临其境,触发学生的想象,如同作者那样“触景生情”。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由于时空、年龄、处境等原因,学生较难产生情感共鸣。采用故事导入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处境遭遇,能够尽快地入情入境。“多年前,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也正处在战乱之中……老人心头涌上百感千愁……”接着,音乐响起,在凄凉哀婉的乐声中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这就让学生置身于悲凉的气氛中。进入诗词的意境,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感氛围,有助于较准确地理解诗中融合着的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古典诗词大都富于节奏,韵味悠长,充满了音乐的美感。教学中如配以优美的音乐,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美妙的意境,必能为理解古诗词降低难度。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用宁静的古筝曲《西江月》和激越昂扬的《十面埋伏》,让学生感受诗中“舒缓流畅一逐渐低唱一间歇停顿一激越雄壮”的音乐旋律变化,较容易体会白居易高超的诗歌才能。以二胡曲《二泉映月》似行云流水般舒缓的乐曲,可营造“孤舟独饮”的萧瑟气氛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遇之情。借助音乐让学生与诗词产生共鸣,借助音乐的意境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接受健康的艺术熏陶和获得智者的思想,有利于实现知识自主性建构。

3,播放录像创设情境。运用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教材内容,使课本静止的画面活起来,无疑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很快进入诗词特定的环境。例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先观看《三国演义》中的录像片段,展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观景象。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江水奔腾、惊涛拍岸”的录音,想象着自己身处古战场,面对浩浩江水,思绪泉涌,“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者写词时豪迈气概、豪放风格的领会和理解。

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汇融通。人有七情六欲,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情绪容易波动,易被外界事物感染。因此,课堂上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生动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帮助他们感受与拥抱教师创设的境。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可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效应。

三、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过程

古典诗词教学浅析 篇6

一、领略诗美——涵泳吟诵

涵泳吟诵包含诗词教学中的声音联想、色彩联想以及情境联想等。涵泳吟诵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由表入里的过程,是教师潜意识的情感渗透。涵泳吟诵追求的是如何细腻触摸作者灵动的文字背后情感涌动的轨迹,从而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涵泳吟诵的教学方法是大有可取之处的,“它通过对刺激材料的不断接触、体悟,形成虽不能言明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其本质就是通过内隐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语感。”

何永康曾经提到唐圭璋的涵泳吟诵式授课,认为唐圭璋“抑扬顿挫的吟诵声,把我们渐渐地带入了美妙的诗境”。他似乎并没有对诗词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只是反复吟诵就将学生带入到文本营构的意境中去,其本质在于优秀的吟诵能够产生理想的艺术感染力产生这种效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文本、对作者、对景物、对情思等涉及文本的多个元素有独特而丰富的审美想像与审美感知,在于教师有极高的学术造诣与诵读时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的人格魅力,可以在涵泳吟诵中再现语言符号所营构的艺术境界与情感内涵。

提倡涵泳吟诵式教学并不是仅仅流于形式的“有口无心”,涵泳吟诵实际上“主要就是在恰如其分的吟咏诵读之声中作细微彻底的体悟”,洞悉文字的意蕴,从而“传达更为细腻微妙的情味与意蕴”。

在诵读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诵读既要做到抑扬顿挫,又要在读音、字数、顺序以及语言逻辑等方面注意与文本的衔接。另一方面,形之于声的吟诵一定要和存之于心的想像联想相结合。涵泳吟诵能够深化师生对诗词文体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敏锐的语感,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意蕴之美,从而能够对古典诗词形成较为直观的感知与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咀嚼诗意——体验联想

教师对古典诗词的诗意咀嚼有助于深入探析文本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教师生活的体验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就是教师本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现实直观感受,间接体验就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得的对教学知识的强化巩固或对教学中误读文本的及时纠正。关于袁枚曾很有感触地联系生活体验阐发对诗歌情境的深切理解,指出自己原本对诗中语句缺少体验,直到“寓西湖德生庵,夜深断桥独步”的合适情境出现,才“方觉二诗之妙。”“方觉”二字表明袁枚最初对这两句诗并无真切的感受,直到夜深人静独步归来又害怕迷路,所见所闻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相契合时,才深切感受到诗中描绘的那种迷惘中忽见希望的喜悦与明确方向后坚定信心的从容。

在诗词教学中运用联想的心理机制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对杜甫诗中的“月傍九霄多”的分析,便能突出教学中联想的重要性。在一般诗人看来月亮只有形容其“圆缺”、“明暗”、“升沉”、“高下”的,怎么能用“多少”来形容呢?然而正是因为杜甫展开丰富的联想,才借助这种陌生化的语句突出了不拘泥于生活真实的诗性创造,彰显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感知与审美判断。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解读文本时涉及到的期待视野、直觉与神思都属于“联想”的范畴。教师鉴赏与细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感性直观材料的过程,并将人生经验转化到具体的文学形象与文本感受中去,形成主体特有的心理反映与情感结构,引导学生Y运用联想想像对文本细读进行创造性理解。

三、剖析诗风——领悟自得

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含蓄蕴藉,深邃空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教师需要调动各种审美感官进行细致的鉴赏,能够达到真正的“自得”。教师在分析古典诗词时会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阐述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了解诗词的含蓄蕴藉,对教学材料进行感性体验与理性解读,达到领悟自得。领悟自得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应评析语词蕴藉。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被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评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罗大经通过诗歌语言较为深入地剖析了杜甫诗歌的含蓄风格,突出了在肃杀浓厚秋意中漂泊他乡、年老多病、贫穷落寞的孤独诗人形象。语词蕴藉表现在修辞方面的是较为常见的双关、用典。

其次是意象蕴藉。诗词中意象的运用常能体现出诗人的审美趣味、个性特征与鲜明的价值取向,如苏轼一生最爱抒写的意象就是梅和鸿,因为“洁者咏梅,旷者咏鸿”,高洁的人格与旷达的胸襟彰显的正是苏轼本人的人生姿态。对于李商隐的《锦瑟》,学界曾有咏物说、爱情说、悼亡说、论诗说等观点,但不管何种解释,诗歌描写的锦瑟意象代表着华美与悲凉,符合韶光易逝与诗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悲剧性命运。

再次是意境蕴藉。古典诗词中情和景融合的高级境界是审美意境的生成,而创造出意境的诗大都具有含蓄蕴藉之美。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排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就是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典范,营造了一种清淡幽深的意境之美,含蓄蕴藉,表达了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赞为“用意全在言外……神味不随词意俱尽,十四字中兼赋比兴三义。”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杨启亮.体验语文语文:一种教学方法论的解释[J].语文教学通讯,2002.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袁枚.随园诗话[M].长沙:凤凰出版社,2000.

[5]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篇7

一、反复朗读,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

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里, 古典诗词是重头戏, 尤其北师大版的教材, 一个单元安排十几篇, 更彰显了编排者的意图。那么, 如何教授这些诗词呢?读是基本的, 如何读才能领会诗词的艺术魅力, 这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诗词, 更是语言的艺术。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 反复朗读, 直到朗朗上口, 才能品味出诗词音乐美, 尤其是唐诗的平仄音节, 配上音乐, 带着感情大声朗读, 听起来铿锵悦耳, 抑扬顿挫。在这种富有韵律的节奏感中, 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自然而然就显示出来了, 可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

二、咬文嚼字, 品味诗词的思想情感美

教师要教给学生品读诗词的方法和策略。不能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 完了学生还是不知道诗词怎么样来品读。品读诗词, 就是要通过关键的诗词名句, 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所集中的地方, 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 去接触感受作者的内心, 与先辈们鲜活的心去碰撞, 激起心灵的火花。当我们诵读“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时, 看到的是铮铮铁骨的易安居士, 而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通过这样的对比, 其人其情, 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时, 想到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在, 民族魂所在, 民族精神所在;当我们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 看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当我们高唱“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时, 心中定会激情昂扬, 扬帆奋进。当我们吟唱“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时, 看到的是一个矗立天地之间, 伟岸而凛然不惧的一代名臣的形象, 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撑起的中华民族的不朽魂灵。每当读到这些感人肺腑的诗词句的时候, 我们的血液就不得不沸腾, 心脏不得不膨胀, 豪迈之气由胸中油然而生。教师要教育学生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精神营养, 谱写自己美好的青春篇章。

诗词里的情感世界, 教师要认真地去分析, 认真地去教育学生, 让他们真正明白诗词的情感世界, 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 体会艺术情感美。

三、精雕细琢, 分析诗词的想象美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 这是至理名言。文学作品一旦缺失了想象力, 那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者一定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要反反复复的强调这一点, 为学生的文学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具体的实物出发发挥作者的天分, 极力给人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画面。比如春天来了, 草长莺飞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般的景物入眼人们通常会说:“啊!真好!真美!”在善于思考的作者那里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赞叹一番了事, 他们往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挖掘出与常人不同的艺术内容来。白居易看到一年一度的草又冒出土了, 他就吟哦“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我们的眼前立马就出现熊熊的大火燃烧的场面,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 就成了催生春草的使者, 而真正改朝换代的则是绵绵不断的春风, 他们把枯黄的草借助东风一扫而尽, 把嫩绿的草芽齐刷刷催出地面, 让人看了心生无限的力量, 春天的希望就在这草芽里, 生命的顽强也在这稚嫩的草芽里, 不管以后的路途有多么艰难, 心中的希望是不灭的, 就像这春天的绿草一样, 蓬勃发展, 不畏艰险, 任何阻力都无法挡住生命前进的脚步。这是一种力量, 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 人类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例谈 篇8

一.识字教学中的读

识字是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前提。小学生学过的字词, 只有运用于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各种文本的阅读中, 才能巩固其识读、运用等学习效果。而诵读古典诗词, 学生也必须在扫除生字生词这个拦路虎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进行———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所以, 教学古典诗词时, 我常常把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放在第一位, 采取“整体认知———个别学习——整体巩固”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

比如, 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 上课伊始, 我就运用白板展示这首诗歌的全文。学生看见这首古典诗词自然就会咿咿呀呀地顺口念道:“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当学生念道“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中的“聒”字时必然卡壳。因为从一年级至此, 学生尚未学习到“聒”字, 而此时学生又尚未打开书本看课文和课文下面的注音及解释。这时, 我趁势引导说:“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首诗在我们教材的那一页?刚才大家读不过的那个字课文下面是怎样注音并释义的?”当学生在诗歌的下面找到“聒”的读音和释义后, 我又引导学生把“聒”还原到《长相思》中的相应位置, 然后, 让学生在《长相思》古典诗词的整体诵读中巩固记忆“聒”的读音和加深理解“聒”的词义, 进而引导学生顺利诵读、理解、背诵、默写《长相思》。

二.体味音乐美的读

众所周知, 古典诗词因其固有的内在结构形式而具有鲜明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 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 是她的外形, 也是她的生命。”所以, 教学时, 当学生扫除古典诗词中的拦路虎———生字生词后能够字正腔圆地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时, 我们就应该教给学生品鉴古典诗词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在古典诗词乐音一般的诵读中获取愉悦的审美体验, 从而, 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明白并反复诵读体验:1.五言古典诗词一般只有3个节奏, 比如唐代诗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2.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 比如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 照我/还。”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古典诗词节奏的基本方法后, 再引导学生从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句末的抑扬等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每一句、每一层做细致的诵读指导, 让学生在美美的品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多层美学特质, 继之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诵读古典诗词的审美体验。

三.读写结合中的读

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今中外最优秀的文化精华之一, 其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景物美、意蕴美等多维审美特质, 教学时, 引导学生广泛诵读古典诗词必定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所以, 教学时, 我不仅仅引导学生诵读、背诵、默写、理解古典诗词, 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习作水平, 引导学生以读带写, 读写结合。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 要求学生通过早读、课内阅读等时间熟读、背诵、默写教材中的古典诗词, 收集、理解其中的名言名句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其义;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 , 在达到上述第一学段要求的同时, 引导学生能够将诸如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古典诗词改编成独幕课本剧加以表演; (三) 第三学段 (五六年级) , 在完成上述第一学段、第二学段认知、体验、实践等任务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翅膀, 对诸如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等古典诗词文本中高度浓缩的时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空白”之处进行大胆的、合情合理的补写, 并要求学生在补写完成后, 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诵读、互相修改, 以期提高读写结合的效率。

略论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篇9

一、注重积累, 品味语言, 反复诵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诗歌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大都文质兼美, 文短意长, 寄兴遥深, 且风格各异, 题材多样。如中国古典诗歌风格就有空灵、质朴、含蓄、直白等。对于中学的诗歌教学, 我倡导多朗读, 美读, 读出诗味、诗感。反复吟诵涵咏, 往往会培养语感, 陶冶情操, 甚至能激发创作冲动。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的开始在朗读, 读出声、色、景情与韵味, 尽可能读出美来。反观如今的语文课堂, 多媒体教学一哄而起, 声光电多了, 琅琅的读书声少了, 教师习惯于灌输和机械引导学生浅阅读, 不知引导学生美读, 不知引导学生由读而喜欢诗歌。

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书须成诵。”古人尤其讲究诵读积累。尤其在青少年时期, 记忆深刻, 精力旺盛, 如能颂记几百首诗歌, 尤其在以后, 随着自身阅历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定能逐渐领略诗意之美。现今的中学生, 缺少积累, 仅限于教科书所列诗歌, 局限于应试, 文化底蕴肤浅。一代文豪朱自清曾言:“学习文字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 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 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 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 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 看过就还给别人了。”由此可知, 要想提高诗歌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厚实文化底蕴, 就不能不吟诵优秀的诗歌。

二、发挥想象, 注重审美, 培养鉴赏能力

诗歌的美是复杂的, 有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等。就意境而言, 古诗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情趣, 内涵丰富, 大多借景抒情, 咏史寄兴, 即事抒怀, 又多用映衬渲染, 虚实相生, 动静相见, 重章叠唱, 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即便相隔千年, 我们透过文本, 通过想象仍能领悟诗句的深邃的意境。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巴金曾言:“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就没有佳作。”创作诗歌需要想象, 欣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欣赏诗歌, 只有融入想象, 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 感知美的意境, 才能使诗意自然流淌。如理解唐诗佳作的《宿建德江》, 就不能不联系诗人孟浩然当时的情况:他年届四十, 满怀希望到长安求仕, 却失意而归。在这种情况下, 读者只有放飞想象, 放眼广袤的原野。我们还原特定的历史情境, 就能想象到诗人漂泊劳顿而移舟泊岸, 将船停靠在烟霭朦胧的小沙洲旁, 羁旅愁思, 正像薄暮的烟霭那样袭上人的心头。日暮黄昏, 行船本该停下, 让人好好休息一夜, 以消除旅途疲劳, 谁知众鸟归林的黄昏, 又增添漂泊无依的孤寂与惆怅。“低”字堪称题眼, 借以抒写客愁之心和仕途失意之情, 并借“月”这一思乡意象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想象特定的景物如舟、渚、天、月等来体会漂泊者的惆怅, 仕途失意的落寞, 壮志难酬的失望。

三、提高语文素养, 掌握解题方法

不可否认, 近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的古典诗歌教学, 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重视。由于考试的诗歌都选自课外, 学生在备考中要广泛的涉猎、品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下面, 我简要介绍一下做好诗歌欣赏题的一般流程。

首先是看题目, 分析作者。一般而言, 题目是作品的文眼, 它能透露诗歌的情感和主旨等一些信息, 如羁旅愁思、登高望远、吊古伤今、征人思夫、望月怀人、离情别绪等。如《金陵怀古》, 就知道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歌往往从历史题材入手, 借古讽今, 感慨兴亡。又如, 《赠汪伦》就是送别友人的别诗, 歌颂友人情深, 表达依依不舍的别情。就语言风格来说, 不同的作者不尽相同, 有的豪放, 有的婉约。

其次是看背景注释, 分析感情。知人论世, 分析注释或背景, 在鉴赏诗歌时更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与时代特点都会在诗歌中留下印记。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 单从字面上理解, 似是一首世俗的生活诗, 其实不然。史载, 唐朝的科举制度, 除了答卷外, 还要考虑诸如出身、名气、品行、地位, 甚至有无达官贵人推荐也很重要。杜甫也写过希望贵人举荐自己的干谒诗, 即应试前献诗歌给朝中权贵, 希望被赏识。知道了这一点, 这首诗就不难理解了。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诗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学生沉溺于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等可以简捷快速吸收的庸俗文化,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对高雅的古典诗词望而却步。他们往往对诗词中离散的形象内容感到困惑, 更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因此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新时期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新挑战。我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见解: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 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进行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诗眼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 “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 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是“怨恨”,抓住“怨恨”二字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四句进行理解,这四句充分写出了昭君的身世遭遇,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使她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大漠,岂能无恨?再由王昭君讽喻自己,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就抓住了重点。

2.抓住意象 ,品悟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当然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营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理解意境,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如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还要有常见意象内涵的积累。

3.关注表现手法

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 如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 ,有的放矢地鉴赏。如《蜀道难》讲夸张与想象,《秋兴八首》讲融情于景,《锦瑟》讲运用典故,《马嵬》讲对比,让学生一课一得,吃透方法。

4.重视语言鉴赏

再好的诗歌内容要借助语言表达,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进行锤炼。因此,教师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问题。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和自身理解,而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解读诗歌。

上一篇: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下一篇:英语教学与思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