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024-05-14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精选十篇)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1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就业现状,就业保障机制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日

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就是国家和社会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身体残疾的公民, 为他们安排劳动就业、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及采取保障其正常就业的各种措施。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 残疾人参与社会就业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基础, 同时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劳动就业权, 创造社会财富, 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 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缩小残疾人与正常人在各方面的差距,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真正意义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 残疾人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 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些残疾人因为没有工作, 所以整天就会游手好闲, 在街头、闹市等各个地方流散, 甚至还会搞一些破坏活动, 严重阻碍社会秩序和治安。但通过促进残疾人就业, 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后, 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有目标、有动力, 从而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使自己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不仅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且也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一、河北省农村残疾人就业现状

(一) 河北省农村残疾人就业规模。

2011年农村实际就业807, 704人,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628, 279人, 占77.79%;农村其他形式就业179, 425人, 占22.21%;还有198, 481名农村残疾人未就业。2012年农村实际就业872, 365人,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684, 720人, 占78.49%;农村其他形式就业187, 645人, 占21.51%;还有183, 062名农村残疾人未就业。2013年农村实际就业89.1万人,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70.3万人, 其他形式就业18.7万人, 仍有16.6万农村残疾人未就业。 (图1)

(二) 农村不同类型残疾人对就业安置的需求情况。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数据统计显示, 通过对河北省内的唐山、石家庄、邯郸及永清县等31个县市中农村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 进行就业安置或扶持的社会需求调查, 结果显示: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的调查人数分别为1, 599、3, 167、245、5, 035、1, 176、1, 042、2, 642人, 其中对就业安置或扶持的有社会需求的分别有14、12、12、92、35、25、25人, 占所调查人数比例分别为0.88%、0.38%、4.90%、3.81%、2.98%、2.40%、1.97%。 (表1)

二、河北省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权益的政策法规。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切实做好残疾人、孤老、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中发[2008]7号) 中都明确规定, 要切实将国家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扶持农村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 促进残疾人增加收入。然而, 这些政策都只是象征性的规定, 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据2011年社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河北省制定或修改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规、规章有5部, 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有23部, 但这些规章和文件都只是针对于省级或地级市, 专门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权益的法规基本上空白。再加上政府对现有政策的实施和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村残疾人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弱等多种原因, 导致残疾人对相关就业政策不了解。这样容易造成政策的形式化, 严重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 不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也影响残疾人享受政策带来的就业优惠。

(二) 农村残疾人求职信息与市场所需信息双向闭塞。

从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角度来看, 农村生活贫困, 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据2011年数据统计年鉴显示, 河北省建立乡、镇、街道残联2, 264个, 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但并没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平台, 因而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得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和无知性, 所以对于市场就业需求不了解。这样就会导致农村残疾人就业渠道狭窄, 就业形式单一。很多残疾人虽具有一技之长, 但因为不了解就业信息而只能待业或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 这样导致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残疾人自身的发展;从市场所需的角度来看, 由于信息的闭塞, 所以很多用人单位都不了解残疾人的情况, 导致某些特定的岗位出现招工难、无人从事等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单位:人)

(三) 农村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与市场需求失衡。

目前, 农村残疾人就业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残疾人自身从业能力低, 本身能力有限且没有一技之长。而现有的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开展的培训服务机制不健全, 真正培训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农村残疾人少之又少。据统计, 2010年全省、市、县 (市、区) 依托同级残联共建185个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对50, 676名农村残疾人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同年, 农村残疾人以从事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就业占78%左右, 而其他形式就业的人数仅占22%。由此可见, 对农村残疾人的培训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 开设的培训项目比较单一, 没有针对市场的需求开展培训活动, 这就造成培训出的人才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使政府虽然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却没有真正发挥其帮助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的作用。同时, 大多培训机构一般都设置在城镇, 距离农村较远, 很多残疾人由于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接受培训, 致使培训机构不能真正起到培训农村残疾人的作用。

(四) 农村残疾人维权意识薄弱, 导致对就业存在观望态度。

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各项发展都相对落后。据第二次残疾人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20岁~60岁的文盲人数达4, 037人, 占调查人数的12.36%。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都存在很大欠缺。他们对自己所享有的就业权益处于不清楚状态, 有时自己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都不知道, 或是知道就业权益受到了侵害却不知道怎么去维护。这些都是导致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上当受骗的直接因素。本身就是双重弱势群体的农村残疾人, 再加上在就业权益维护方面的空白, 使他们对参加社会就业产生恐惧心理。再加上残疾人长期以来养成的“懒”、“靠”等依赖心理, 使很多残疾人对参加社会劳动, 实现就业持观望态度。这样既不利于残疾人参与就业, 实现自身价值,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法制化进程。

三、完善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与对策

(一) 在现有法律基础上修订出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

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的有效实施, 需要规范的法律制度做基础。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事业的发展, 河北省政府应该在现有法律基础上, 加强立法工作的细化、深化, 结合农村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村残疾人就业法律保障。首先, 政府有必要深入到农村, 对残疾人的所需所想做深入调查, 从残疾人的就业所需出发, 将与残疾人就业有关的内容细致分析整理, 由此制定适合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法规。为农村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各项权益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法律保障;其次, 结合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 减少各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发生,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以各种借口拒绝接纳农村残疾人情况的出现。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使残疾人就业在法律上有了保障, 且这种保障是权威性、长期性, 对促进残疾人就业, 维护残疾人就业权利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二) 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河北省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的决定》中指出, 为保障残疾人充分就业, 可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作用, 准确发布职业供求信息。但由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残疾人的特殊性, 所以对于他们的就业帮扶要具有针对性。农村经济比较落后, 对于网络的普及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对网络的不了解, 所以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 要在此政策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完善。在农村, 借助村委会或社区等组织设立固定的就业咨询和帮扶机构, 实施专人管理, 及时更新就业动态。农村残疾人可以随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就业信息咨询或是投递简历进行应聘, 实现农村残疾人与市场沟通的无障碍化。同时, 就业帮扶机构要及时关注残疾人的发展, 帮助他们做好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对残疾人提供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服务, 以残疾人为某一环节, 帮助建立产销一体化, 从而真正帮助残疾人提高收入, 解决就业问题。

(三) 在农村设置分类技能培训机构, 让不同类型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

通过培训服务教授残疾人一定的就业技能, 提高他们自身的就业能力, 这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一个主要手段, 这也是最快速、最直接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2013年, 河北省残疾人建立职业培训基地386个, 但大多数都是针对城镇残疾人就业培训。农村残疾人就业培训机构建设有待加强。建立农村残疾人分类就业培训机构, 可以利用政府扶持, 以村委会或其他组织为依托, 向企业或其他福利组织引进资金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分类培训机构的建立。农村残疾人分类就业培训机构的建立, 可以使残疾人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加上专业训练, 便可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例如, 对盲人的按摩培训、对听力残疾人进行生产线的培训。同时, 要建立与各大企业的合作, 使之成为企业特殊人才需求的后备基地, 做到定期定量的向企业输送人才, 从而可以充分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四) 建立农村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 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

近年来, 侵犯残疾人就业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2011年, 河北省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 (工作站) 集中办理的案件达2, 392起。可见, 对残疾人就业权益的维护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但由于农村残疾人文化水平低, 维权意识淡薄, 导致对外出就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要改变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心理, 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 需要在农村成立免费法律援助机构,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法律援助服务。组织村委会或其他组织成员定期对权益维护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 走进残疾人家中, 为他们提供就业法律知识的答疑。当残疾人权益受到侵犯时, 要及时帮助他们维权, 从而为他们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在法律的援助和保障下促进他们实现积极就业。

参考文献

[1]辛朝惠, 夏波.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对策[N].安徽日报, 2007.12.17 (B04) .

[2]李远飞.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建构研究[J].济南大学, 2013.6.

[3]姜向群, 胡立瑗, 山娜.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N].人口学刊, 2011.3.

[4]陈方正, 王玮.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对策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8.1.

[5]凌宏彬, 汪华余, 孙玫玫.拓宽农村残疾人就业途径[N].安徽日报, 2007.4.

[6]秦瑶.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1.7.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2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机关代征的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未安置或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各级各类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包括中央企业、外省、市驻冀企业、三资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以下简称各单位)。

二、征收标准

我省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为不低于上单位在职职工人数的1.5%。安排一名盲人或重度肢体残疾人,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本行政区域内安排对象不足的,经当地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批准,可按实有残疾人数量降低就业比例。征收标准为:(单位上年底实际在职职工人数×应安排比例数-在岗残疾人职工人数)×上当地年平均职工工资。对暂未达到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单位,按规定向各级地税机关缴纳保障金。按比例安排残疾人不足一人的单位,按比例差额计算缴纳。

单位年底实际在职职工人数包括单位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6个月以上),与计税工资人数一致。

在岗残疾职工人数是指经残联劳动服务机构确认的残疾人数。

上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指各市、县(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职工年平均工资数。

根据《工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应当与每月十五日前按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拨缴当月经费。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会自收单位除外),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由税务部门全额代征工会经费;开业满一年仍未依法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由税务部门全额代征工会筹备金。

全部职工是指在企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它形式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正式职工、长期职工、合同制职工和临时职工等。工资总额组成按照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一号令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对于账务不健全的企事业单位,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职工总数核定工资总额。

税务部门根据核定的申报表和银行收款凭证,开具由财政部监制、全国总工会统一印制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作为缴费单位税前列支工会经费的凭证。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3

【关键词】审计;残疾人保障金;绩效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关爱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就是一种惠及残疾人的政府性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促进残疾人的教育、培训以及就业。残保金的管理和使用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对其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审计目标

开展残保金绩效审计首先要明确残保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残保金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三个,分别为:第一,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强残保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对残保金开展绩效审计时,主要围绕残保金的三个环节进行审计,即征收、管理和使用,从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方面对残保金在保护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保障功能作出客观反映,揭露残保金在征收、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残保金管理体制的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要主动扩展残保金绩效审计的范围

传统的残保金绩效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即残保金的管理审计以及残保金的使用审计。残保金管理审计主要突出三个重点:残保金管理机构的经济性情况、残保金的监督情况以及残保金的安全完整。残保金使用审计主要审计残保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践行了厉行节约、开源节流的原则,残保金是否被真正用于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支出等。

在绩效审计中,不仅要以上述两个方面为主要审计的范围,还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财务审计方式方法,将审计的范围主动扩展到全方位的审计,包括残保金的征收、使用以及效益等涉及到资金的各个环节。为扩展审计范围,还要认真抓好审计范围的延伸。同时,还要关注残保金支出的效益情况,包括是否按规定程序以及标准进行及时、足额地发放,残保金的收支是否平衡。此外,还要计算残保金的结余率、收益率以及生活保障系数、覆盖率、实支率等多项指标。残保金是否充分发挥了残疾人基本的保障作用以及残保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公平、有效。

三、注重审计渠道的多样性

在对残保金的绩效审计中,不仅要注重对残保金使用业务台账资料的审计,也要实地考察、切实了解资金的实际使用和效果。在审计时,审计人员要改变以前的传统做法,不能将审计停留在账面、浮在表面上,而应广泛收集相关残保金的使用及管理资料。对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教育、康复、救助、助学等业务台账资料更要认真审查。根据已掌握的相关业务的政策规定,将调查得来的业务资料和财务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残保金的使用是否规范、合规及使用的效益情况。

此外,还要通过实地察看、询问等方式,了解该地区残疾人服务机构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进而掌握这些部门在残保金投入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都要从业务和资金角度进行审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四、把握审计重点,突出“三个着力点”

残保金的绩效审计涉及范围较为芜杂,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残保金的绩效审计中,为保证审计效果,审计人员要把握审计重点,审计调查主要突出三个着力点,即:

第一,要着力于“访”。注重搞好绩效审计的审前调查。在对残保金开展绩效审计之前,审计组应根据残保金的资金流向及其牵扯面,根据资金在征收、管理和使用中的特点,以及服务机构人员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了解残保金的具体管理及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调查过程中,要加大调查覆盖面,不仅应走访应缴纳残保金的机关、团体以及企业,还要积极与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模范代表沟通交流;除此之外,还要走访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真正需要帮助和“保障”的弱势残疾人。在大量的走访调查中才会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料,然后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整合,更好的了解残保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

第二,要着力于“比”。相对于其它政府基金,残保金主要用于扶持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以及为残疾人开展就业活动而产生的经费开支,其用途相对比较单一。针对这种单一,为增强审计评价的科学性,我们在审计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想想如何通过单一的资金使用链条体现残保金的绩效,如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以及多角度比较的方法体现残保金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第三,要着力于“谏”。为了增加审计建议的高度,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要注重加强综合分析,并力求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残保金管理和使用中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不光从标本兼治的角度,还要从预防问题发生的角度有针对性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真正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总之,通过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展全面的绩效审计,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专门惠及残疾人的专项基金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真正做到让残疾人满意,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鸿儒.山东济宁:残疾人基本康复纳入医保[J].劳动保障世界,2010.03期

[2]杨团,张时飞,周少青,李振刚.国家福利扩展与残联组织正位——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0.02期

论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保障 篇4

1 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属性

残疾人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 并且有劳动愿望的残疾人, 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残疾人就业权是残疾人所享有的基本人权,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7条规定, “缔约国确认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工作权, 包括有机会在开放、具有包容性和对残疾人不构成障碍的劳动力市场和工作环境中, 为谋生自由选择或接受工作的权利。”从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属性来看, 首先,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合理受益权。其义务主体是国家, 要求国家在残疾人寻找劳动就业机会时或者不能进行正常劳动时, 国家应提供或协调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就是说, 国家有责任给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 并且对残疾人失业时提供经济救济。

其次,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就业平等权。尽管残疾人在生理上有着缺陷, 但作为“人”, 只要具有劳动能力, 就不应因残疾而丧失劳动权利。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规定, “在一切形式就业的一切事项上, 包括在征聘、雇用和就业条件、继续就业、职业提升以及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方面,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从各国立法来看, 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以保证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印度宪法要求联邦和各邦“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 克服他们引起嘲笑的缺陷, 纠正把他们置于可怜和依赖境地的医疗环境和残疾人探视措施。”并通过1948年《工厂法案》、《工人伤残赔偿法案》, 1959年的《空缺职位交换强制告知法案》等法案做出了具体规定。美国《残疾人法》规定, “禁止对残疾人施加雇佣歧视, 雇主必须为有身体或精神局限的人提供适当的条件, 除非提供这些条件对该企业是一种过分的难题。”不受歧视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 “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 不得歧视残疾人。”

再次,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社会扶助权。由于残疾人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生理条件的限制, 导致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劳动市场的竞争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 “缩小以至拉平他们在出发点方面的差距”是国家和社会应尽义务。处于实质公平的要求, 国家不仅要从形式上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更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对残疾人就业权利进行倾斜保护。然而, 从实际来看, 要真正实现残疾人的就业权并非易事, 残疾人的“残疾”这一事实以及由此导致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是限制残疾人实现就业权的最主要原因。残疾人在实现就业权方面比健全人面临更多的困难, 需要法律做出倾斜性规定, 以从实质上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瑞典规定, “保护性的工场计划不仅给那些并不需要太多支持的残疾人提供有酬工作, 而且还继续给那些在开放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的残疾人提供政府的财政资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也明确规定:“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 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 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 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要求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

2 我国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现状透视

尽管我国残疾人在就业权方面的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总体来看, 形势仍然严峻, 截至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我国的残疾人口已经达到了8296万, 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 201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经达到8500万人, 从残疾人就业情况来看, “当前残疾人的就业率只是非残疾人的一半左右, 平均工资也只有非残疾人的一半左右;在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中, 约有42%为残疾人, 在相对贫困人口中, 残疾人约占1/3。”法律保障是实现残疾人就业权的最重要手段, 从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一是残疾人就业权立法存在结构性缺陷。从现行立法来看,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立法从效力层级来看涉及宪法、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基本建立起了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系统立法体系。但上述立法从残疾人就业权保障的实际来看, 在立法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缺失, 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方面的立法欠完善。首先, 残疾人就业的最主要障碍是对残疾人就业的歧视, 尽管我国立法对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做出了规定, 但现行规定多为宣言式、口号式条文, 缺乏对就业歧视内涵、判断标准、举证责任、救济途径等问题的明确规定, 因而难以操作。其次, 在劳动力市场中, 完善的劳动服务体系对于劳动者而言极其重要, 现行《劳动法》等的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 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没有做出特别规定, 也没有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机构的责任规定, 不能满足残疾人就业需要。残疾人的就业服务相对于健全人来说, 更具特殊性, 也是残疾人能否实现就业的关键性要素。再次, 由于残疾人就业较健全人来看, 更缺乏稳定性, 更易因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的变化而导致失业, 而从现行立法来看, 现有立法基本没有对残疾人失业保险的专门性立法。

二是残疾人就业权法律实施机制薄弱。从现行立法来看, 残疾人就业权在实施方面, 首先是缺乏专门性的实施机构, 《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提供就业服务的职责主体。但残疾人联合会是人民团体, 不是行政机关, 缺乏行政执法的权力。残疾人职业培训是政府的职能行为, 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进行。其次是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残疾人就业政策监督和评估体系, 缺乏有效的对用人单位的考察、评估机制。再次是缺乏完善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虽然法律禁止就业中的残疾歧视, 但我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并不包括就业歧视, 这导致当残疾歧视实际发生时, 残疾人难以获得救济渠道。

3 我国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3.1 完善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立法体系

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所谓歧视, 按照《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就是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反歧视法, 有的国家还专门统一了反歧视法的规定。比如有残疾反歧视法、性别反歧视法、种族反歧视法等等。而我国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制订出台《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 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却没有制定出台这部法律。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制定出台《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正当其时, 从《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的主要内容来看, 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目的、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内涵外延等进行明确规定, 充分体现立法所追求的实质公平目的。二是明确规定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及其例外情形, 为被告抗辩权提供法律依据。三是明确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制度。由于相对于用工单位和企业而言, 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 因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证据认定成为反就业歧视案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四是建立反就业歧视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机构的设立。通过明确就业歧视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机构来执行和落实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的实施。五是建立与完善对受害人的救济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对现行的《残疾人保障法》进行完善, 完善对受害人的救济制度。

二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法律制度。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就业服务的对象、内容和重点。残疾人虽然生理上存在缺陷, 但某一方面却具正常人所不具有的优势。比如, 盲人的触觉比正常人灵敏, 聋哑人能抗拒正常人无法抗拒噪音, 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比正常人耐坐等。所以在开办技能培训时, 培训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特点, 注重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 结合社会的需要, 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目的。其次, 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帮助残疾人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生存信心, 鼓足生活勇气。勇于直视困难, 面对挑战, 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事能够胜任的工作, 实现人生价值。再次, 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 大力发展残疾人就业前教育, 全面提高残疾人各项素质和就业能力,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复次,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制度, 各级劳动部门、残联和其他社团组织要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 实际岗位与残疾人的有效匹配。最后, 还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和监督责任制度, 以确保残疾人就业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三是要完善残疾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残疾人失业保险, 是对残疾人下岗后重新寻找工作岗位过程中进行救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残疾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扩大残疾人失业保险对象范围。目前失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残疾职工, 应将其扩展到所有残疾人劳动者。不论他们在何种性质的企业工作, 都能享受残疾人失业保险提供的帮助。二是适当延长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目前我国一般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最多是24个月, 考虑到残疾人就业比健全人难这一特殊情况, 对残疾人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应比健全人的发放期限延长6-9个月或者更长。三是失业救济标准应结合残疾人实际生活。目前, 国家虽然对残疾人很关心, 但绝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比正常人要困难得多, 加上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支出和特殊用品用具的支出 (如购买轮椅、拐杖、假肢、助听器、导盲用具等生活必需的支出) , 生活将更加困难。因此, 失业保险法应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救济标准, 以确保残疾人的正常生活。

3.2 完善残疾人就业权保障实施机制

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实施机制主要指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的各种组织机构和运行系统。要完善残疾人就业权法律的实施机制, 当前有四个方面要特别重视。一是要强化残疾人就业权保障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 规范强制措施,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法律实施。其次, 要加强执行人员的素质培训, 以此带动全社会遵守残疾就业权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与此同时, 还要提高执行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再次, 加强执法机构建设, 避免因责任主体不明, 使责任没法落到实处。最后, 健全执法机构之间互相协调的机制。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的落实涉及很多执法机构, 它们的协调决定着实效。协调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最佳时间被延误, 残疾人就业权受到损害。

二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权的纠纷解决机制。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多样, 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尽管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但在有效保护残疾人就业权益方面仍然存在缺陷, 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 明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明确规定违法种类以及相关的违法责任, 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加大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力度, 探索市场经济下调解工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生理方面的障碍性, 为保障他们诉讼权利的实现应建立残疾人特别诉讼制度。这一特别诉讼制度主要包含诉讼费相对减免制度, 诉讼代理服务制度, 手语翻译制度, 审理不公开制度, 单独羁押制度等主要内容。

三是强化工会对劳动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构, 工会应建立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律监督机制, 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 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 提高其劳动法律监督意识。同时, 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和工会组织联合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对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不断探索新形式和新途径使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之间更好的协调配合, 全面贯彻执行就业权保障法律法规。

四是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体系制度建设。残疾人就业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公共事业,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是具体实施者, 但这一公共事业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此, 必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及相应的权能, 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配套措施, 确保政策落实。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还可连同工商、劳动部门对各单位安置的残疾人情况进行督查, 对安排残疾人不达标的单位不予年检, 对安排残疾人的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劳动行政部门应及时有效的帮助残疾人维权。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 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应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代扣或税务部门代征。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2) .

[2]许巧仙.嵌入性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制度困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

[3]蔡定剑, 张千帆.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38-339.

[4]廖娟.残疾人就业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2008, (6) .

[5]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烟台: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2) .

[6]赖德胜, 廖娟, 刘伟.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1) .

[7]廖娟.残疾人就业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2008, (6)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5

为了做好2011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第488号令)、《北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市政府1994年第10号令)和《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办法》(京政发〔2006〕18号)等有关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就2011年用人单位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福利企业除外)、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均应在7月1日至9月30日,申报2010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二、用人单位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一)持《北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表》(可从市残联、市地税局/wangshen)或通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首都之窗()网站链接登陆该系统,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三、用人单位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经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确认后,达到规定比例的,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按实际差额人数和29066元/人的标准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单位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金额=29066元×(本单位2010年在职职工总数×1.7%-残疾人职工数)

四、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应在7月1日至9月30日,从以下三种方式中自行选择一种缴款方式:

(一)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打印《一般缴款书》,到开户银行缴款;

(二)到地税服务大厅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领取空白《一般缴款书》,按照核定金额自行填写后,到开户银行缴款;

(三)在地税机关实行网上申报的纳税人可以通过市地税局网络打印《一般缴款书》后,到开户银行缴款。

五、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福利企业除外)要严格遵守有关政策法规,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在《通告》规定的时间内,积极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六、对逾期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由财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追缴欠缴数额外,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特此通告。

北京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残疾人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保障分析 篇6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保障

引言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能否在前所未有的经济转轨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上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给予保障的弱势群体中,残疾人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习惯上,人们把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称为社会上需要给予特别扶助的三大弱势群体。而这三大弱势群体中,又以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困难最多,问题最大,矛盾最突出,社会福利状况最差。文章就此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残疾人就业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措施。

一、残疾人就业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残疾人已达到8296万人,可见,我国的残疾人群体已相当大,残疾人问题必然成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程度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的自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残疾人的生存之基,要解决好残疾人问题,首当其冲的应是给予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平等的就业机会,妥善解决其就业问题,而不是将其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保证其生活来源的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在政府的制度保护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实际的调查显示我国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状况还远不如人意,其特点表现如下:

(一)残疾人整体就业质量不高

残疾人就业水平与就业总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有大量残疾人未实现就业,大批残疾人下岗、待业,农村还有近千万残疾人没有脱贫,己脱贫的还很不稳固,城乡残疾人就业体制不一,生活水平和整体状况差距较大;不同类别残疾人之间就业也存在不平衡,智障者、精神残疾者、盲人就业困难。就业需要和就业现状间的矛盾己成为残疾人就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口众多,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长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二)残疾人在许多行业遭受排斥

当前,劳动力市场对于残疾人的排斥仍就严重和普遍,正因为种种社会偏见与社会排斥的存在,所以在同等的条件下,即使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存量更高,用人单位也愿意招收正常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并不知道前者的劳动效率大于后者的劳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排斥便得以产生了,企业往往会招聘后者。实际上,在同等条件下,甚至在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存量更高的情况下,许多用人单位仍然会录用健全人而排斥残疾人。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将会面临一系列新的社会排斥。大多数福利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差,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其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出现危机。加上近些年来全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残疾人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排斥,按比例就业的模式也是困难重重。

(三)就业模式不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就业模式而言,我国残疾人的就业模式仍是“以集中就业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在一定历史时期有效的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所受的冲击日益明显,集中就业都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但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福利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直接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是指将残疾人按企事业单位数的一定比例分散安排到各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就业安置模式,它有利于残疾人就近就业,方便工作和生活;有利于残疾人与健全人交流,融入社会,有利于提高残疾人就业层次,拓展就业领域是残疾人实现劳动就业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按比例就业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规定,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难以有效地具体实施。

(四)相关法律不能有效保障残疾人就业

随着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实施的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政策,己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法律政策缺乏约束性规定,不易落实,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易造成矛盾,还存在一些法律、政策的空白。尤其残疾人就业体系的城乡分离制度,使农村地区的残疾人就业几乎处于无政策保护的状态,除了发达地区极少数的省份外,其它地区的农村残疾人就业几乎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基本是自我保障。

二、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措施

(一)提高残疾人技术素质

就业能力与受教育水平成正比,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低这一现实状况将严重地影响残疾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己经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地区达到或接近当地健全儿童少年水平,尚未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地区,入学率要有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社会普通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完善具有特殊教育手段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

(二)提高残疾人身体素质

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残疾人康复事业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系列目标,仍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

1.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开展康复工作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2.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其家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3.在做好康复工作的同时,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工作的督促,广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科学与安全意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法律、法规,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结语

依靠政府,动员社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依靠政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必须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提供具体帮助。总之,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鼓励残疾人、引导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兴办各种事业,努力为残疾人改善生活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残疾人就业问题与就业保障政策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2):67-69.

[2]孙先德.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3):97-98.

[3]周云腾.关于残疾人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残疾人,2005(9):37.

[4]法律保障残疾人就业[J].瞭望,2007,(Z1):21.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7

2010年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表明, 残疾人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及其占家庭消费支出比例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度, 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333.9元, 是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1.56倍;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02元, 是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2.09倍。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3%, 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13.3%;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9%, 比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高出7.7%。

为解决农村重度残疾人医保问题, 2010年3月, 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要求从2011年起, 地方政府通过农村医疗救助按不低于年人均30元的标准, 为农村重度残疾人代缴参加新农合费用, 中央财政按现行办法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办法, 指导地方抓好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就落实相关政策作出了明确批示。但相关部门尚未出台具体执行政策, 在一些地区的调研中发现, 部分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落实针对残疾人的优惠措施, 残疾人参合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在新农合报销方面, 还存在管理不规范、报销比例低等问题。

残疾人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8

1 保障不足

1.1 残疾人群医疗保障供需矛盾尖锐

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85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有残疾人口的家庭达7050万户,涉及的家庭人口达2.6亿人。按照残疾等级划分,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为2457万人,占29.62%;残疾等级为三、四级的中度与轻度残疾人为5839万人,占70.38%。残疾人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最为迫切。据《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医疗救助是城乡残疾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分别为52.5%和59.7%。而在我国8500多万残疾人中,仅有35.61%的残疾人接受过医疗服务与医疗救助,但对医疗服务与医疗救助有需求的残疾人比例高达72.78%,残疾人医疗需求与已经接受的医疗服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残疾人医疗保障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1.2“残疾+贫困”双重弱势效应叠加,对医疗保障需求迫切

2013年度,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789.4元,是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1.6倍;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1.7倍。有残疾人的家庭因残疾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健全劳动力长期照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家庭收入锐减,而家庭贫困又必然造成医疗、护理成本增加以及残疾康复率偏低等后果。残疾人群体是急切需要医疗救助和基本生活救助的双重弱势群体,相应保障制度的缺失会将残疾人及其家庭推入“因残致贫、贫残交织”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1.3 残疾人未被完全纳入特惠保障体系

由于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格局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扭转,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只具有“形式普惠性”,而“实质公平性”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仍有一定比例残疾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险,2013年仍有5.4%的城镇残疾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险,从区域发展趋势看,发达地区残疾人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二是残疾人低保覆盖率偏低。2010年全国城镇应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的实际纳入比例为81.4%,农村残疾人则仅为69.4%,残疾人医疗救助的覆盖面更窄。三是残疾人特惠措施惠及范围较小,标准有待提高。社会保险补贴覆盖面差异大,标准低,一般性保障制度很难发挥保障残疾人的作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刚起步,尚处于试点实施阶段。

2 不足原因:多因素作用

残疾人医疗保障不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福利体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制度建构与管理运行不协调、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源配置不充分,这些无疑对残疾人医疗保障不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1 福利体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一方面,在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后,中国的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并且极有可能在未来5年左右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社会福利体系对国民的庇护程度与他国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2%,而欧盟这一比重平均值为29.4%。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我国财政总支出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财政总支出为89874亿元,到了2014年,这一指标达到151662亿元,增幅接近68.7%。然而,2014年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仅占GDP的10.5%,远不及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我国整体国民福利并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国民经济发展成就还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国民福利。在福利制度体系建设整体滞后的宏观背景下,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其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很难取得实质性发展。

2.2 制度建构与管理运行不协调

我国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是典型的嵌入式制度而非独立式制度,其目标受众是全体国民而并不局限于残疾人,只不过残疾人可以从中获益。嵌入式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以现金和服务两种形式在四个维度展开:归口社保和医疗部门的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归口民政部门的困难群体临时性医疗救助;以及归口残联系统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支持。一方面,嵌入式医疗保障体制缺乏对残疾人的吸纳机制;另一方面,制度分割、部门分割造成了残疾人医疗保障体系的分割与无序,财权与事权无法匹配,制度建构与管理运行无法协调,“多龙治水”的局面使得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持续低效运行,致使部分残疾人无法获得相应权利。

2.3 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源配置不充分

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仅为5.1%,不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6.2%),而与我国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和印度这一比重分别达到了9%和8.9%。毋庸置疑,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是偏低的,定向用于残疾人的专项医疗资金支持水平亦是严重不足的。另一方面,与国外残疾人福利事业“小政府、大社会”的资源动员模式相比,我国残疾人医疗保障建设中社会资源的调配略显乏力,行政强制性严重制约了社会活力的发展,民间资本支持的残疾人医疗康复机构的优势很难发挥。政府与社会投入的双重缺乏,是残疾人医疗保障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这同时也导致了残疾人及其家庭医疗负担过重的消极后果。

3 发展思路:路径优化

理清残疾人医疗保障的发展思路,首先必须达成国民福利应当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残疾人社会保障特别是残疾人医疗保障应当受到极高程度重视的共识,确立残疾人医疗保障事业在整个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定位,明晰其与其他保障制度的职责分工是“相辅相成”的,走“普惠基础上的特惠制”残疾人医疗保障“官民合作”的社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促使制度体系与经济发展同步,平衡好社会公平正义与市场竞争效率的关系;合理规划政府财政投入,有侧重地进行政府公共财政配置整合。与此同时,激活社会力量来参与残疾人医疗保障事业;在避免制度碎片化的前提下,明确制度对象定位与制度目标,构建相关制度之间的“无缝衔接”机制,进而优化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推动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3.1 构建“普惠基础上的特惠制”残疾人医疗保障模式

残疾人医疗保障必须坚持“普惠加特惠”的模式,坚持一般制度与专项制度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采取优先纳入、应保尽保、分类救助等形式,有效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帮助残疾人积极参加各类医疗保障项目,真正实现残疾人医疗保障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跨越。

3.2 采取“官民合作”形式

广泛动员政府、社会、残疾人家庭在内的多元主体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满足其各层次需求的医疗保障服务。在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官民合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与监督,社会资源多元参与,政府与社会以既有差别又相统一的方式互动协同地配置医疗保障资源。强调残疾人医疗保障事业的社会化与多层化,只有社会化的保障才能真正创造和维护公平并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只有医疗保障制度或者机制多层次化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残疾人的医疗保障需求。新形势下,在残疾人医疗保障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需发展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以实现残疾人医疗保障官民合作的社会化目标。

3.3 残疾人各项医疗保障制度“无缝对接”

理顺各制度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特别是加快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增强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的可及性和服务的可得性会增强制度对残疾人的吸纳程度,而理顺各制度之间的权责关系,避免责任推诿,是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的托底性制度安排,各级财政对医疗救助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农村居民直接医疗救助方面,2011、2012年分别支出救助资金93.58亿元、107.1亿元。相关部门应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最困难的群体及时得到救助。同时建立针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专项医疗救助基金,对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给予救助,切实减轻残疾人患重特大疾病的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2-9.

[2]王琬.残疾人医疗保险政策比较分析——基于全国23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90-94.

[3]http://www.rmzxb.com.cn/sy/csgy/2014/08/05/358768.shtml.

[4]周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0(5):27-32.

[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R].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篇9

(一) 我国残疾人贫困现象难以改观

在我国, 很多残疾人因为残疾而丧失了劳动能力, 他们失去了养活自己、养活家庭的基本能力。这样一来, 残疾人的生活就失去了保障。我国对残疾人的贫困保障多是通过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实现的, 而这种生活补助的数额往往较低, 根本无法满足残疾人的生活需求。这就使得我国残疾人贫困现象愈发突出, 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 我国缺乏对残疾人的康复保障体系

很多残疾人的身体残疾通过后期的康复训练等是可以改观的, 通过康复训练部分残疾人甚至能够具备劳动能力。但是, 目前我国康复保障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康复机构较少, 部分发达地区存在康复机构, 而一些小城市和落后地区压根没有康复结构, 这使得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无法实施。我国现有的康复机构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残疾群体的康复需求;康复设备欠缺, 不同的残疾人需要不同的康复设备, 我国康复机构现有的康复设备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其康复培训的使命。同时, 在我国的很多康复机构, 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康复培训人员, 不能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影响了残疾人的康复效果。

(三) 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保障机制实施效果不理想

残疾人的教育问题也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比较早些年, 一些普通学校拒收残疾人, 当前我国学校对残疾人的政策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使得部分残疾人可以接受义务教育。但是, 普通学校对残疾人的接纳量并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残疾群体的教育需求, 还有很多残疾人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获得受教育机会。

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思路

(一) 要从各方面入手, 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 要持续加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投入, 并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要让当地的残疾人得到有效的扶持和救助, 要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要想方设法争取社会支持, 让残疾人有饭吃、有衣穿, 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利。同时, 各地政府应加大残疾人的就业支持力度, 要加大福利生产机构的建设力度, 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福利企业, 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让残疾人能够通过工作获得经济来源,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水平。政府要定期组织视察小组, 对当地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视察, 关心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二) 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

要加大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建设力度, 加大各地康复机构的建设, 同时, 要规范康复机构的收费标准, 让残疾人进得起康复机构。要加大康复机构的普及力度, 保证城市、乡镇都有康复结构, 解决康复机构与康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要完善康复机构的康复设备, 要引进各种类型的康复设备, 让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康复训练。另外, 还要配备专业的康复培训指导人员, 要让残疾人得到专业的康复指导, 恢复他们的劳动能力。对于一些极度贫苦的残疾人, 可以由所在村部或居委会出具证明, 适当地减少或免去康复费用, 让每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的机会。

(三) 加大教育保障力度, 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

针对当前很多残疾人无法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现状, 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加大教育保障力度。一方面要加强普通院校对残疾人的接纳量, 尽量避免普通院校对残疾人的歧视, 让他们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残疾人学校的办校力度, 要大力兴建一些特殊的教育机构, 让一些无法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残疾群体能够接受正常教育。要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 满足更多残疾人的教育需求。

(四) 立足实际, 走社区保障的发展道路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 康复机构、特殊学校等大都位于市郊或者市中心, 由于距离等方面的因素, 很多残疾人无法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无法正常地接受教育。而发展社区保障, 在社区建设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 可以让残疾人就近进行康复训练、接受教育。这对于保障残疾人各方面的权益是极为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必须加大力度, 从多方面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为残疾人生活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 保障残疾人权利。

参考文献

[1]杨俊.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J].管理观察, 2009 (18) .

宋朝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考述 篇10

一、宋代法律规定的残疾人的权利

宋代以法律的形式对残疾人的鉴别、分级、权益保障等进行了规范,《宋刑统》依据残疾程度把残疾人分为三个级别,即残疾、废疾、笃疾。残疾,这类残疾人的症状较轻,盲一目、聋两耳、手断二指、脚无三指、手脚没有大拇指、秃疮无发等可归为残疾;废疾者,较为严重,痴呆、侏儒、腰脊折、断臂断腿都可归为此类;笃疾最为严重,包括癫狂、二支废、双眼失明等一类人。残疾人致残原因各有不同,有先天性残疾,有因为战争、公务等致残的,也有受到伤害而致残的,宋代将这些人全部纳入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之中。

1. 免丁税和保甲义务。

按人身征收的税收称为丁税,宋代成年男性必须服朝廷的劳役称为丁役,宋代的法律明确规定残疾人可以享有免除丁税和丁役的权利,宋太宗时规定“身有疾废者免”身丁税,《宋刑统》中规定,残疾人享有“免丁役”的权利。宋代的丁税和丁役是基于身丁的一种赋役征收政策,残疾人没有完全的劳动能力,所以无法对国家尽到身丁应尽的义务,自然在免征之列。宋代以户为征收徭役的单位,家有两丁取其一,残疾人不但可以免除丁税和丁役,还可以不被视为“兼丁”,所以有一个健全壮丁和残疾人的家庭可以视为单丁家庭,依法可以免除徭役。正是因为宋代对于残疾人的优厚待遇,导致许多人铤而走险,不惜自残以求免除丁税和丁役,据史料记载宋代“诸军故断手足以避征役”,政府虽然对残疾人的赋役进行了减免,但是对于以自残逃避差役、出战、诬赖、非法获利等行为却毫不容情,给予了严厉打击,宋太宗规定自残避战可以先斩后奏,宋神宗时有人自断手指逃避出战,被发配本军充当劳役。

2. 犯罪减免。

宋代“以仁立国,蠲租之事,视前代为过之。岁不胜书”,对于残疾人有一定的同情,对于残疾人犯罪的惩罚较之一般人有所减免。宋代的法律规定对残疾人罪犯不可以刑讯逼供,而且只有在证据足够充分的情况下才可以定罪,残疾人根据其残疾等级,依法可以享有一定的减免。笃疾者若犯有死罪,不判处死刑,犯伤害罪和盗窃罪,可以财物赎罪,其余罪责较轻者可不受惩罚。废疾者,流罪以下的罪名都可以财物赎罪,对于贫困无法负担赎罪财物的可以减免,犯有死罪处以散禁。家人犯罪,家庭成员需要连坐之时,残疾人可以免除连坐之刑[2]。宋仁宗之时,有兴国寺僧人自残身体,到处行骗,诓骗钱财无数,包拯查明案件之后,因为行骗者是残疾人,所以对他只是判决州外安置,由此可见宋代对于残疾人犯罪减免的优待。宋代的残疾人的犯罪减免的优恤甚至可以泽及家人,考虑到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料,宋代法律对于残疾人的家人犯罪的处罚较之一般人有所减轻,法律规定笃疾者父母、祖父母犯罪而且家里没有兼丁的,对笃疾者父母或祖父母可以折杖之法处理,不需要被判处劳役。需要指出的是,宋代对于残疾人及其亲属犯罪从轻处罚,但是严禁利用残疾人从事行骗、诬赖的犯罪活动,当时在江东有人“专以亲属之病者及废疾者诬赖抱怨,意味行骗之资”,朝廷曾下令严厉禁止。

3. 享有政府优恤。

立朝之初,宋朝以“仁”为本,建立了完善的残疾人优恤制度。宋代延续唐制规定对残疾人实行存留亲制度,规定笃疾者留一名丁侍,侍丁者免徭役。宋代对因保甲、贼斗等伤残的残疾人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规定“自今诸均因与贼斗重伤制成笃疾、废疾者,并给小分请受,终其身”[3],宋代的法律不仅规定了伤残将士的医疗待遇和归乡后赋税减免的各项事宜,甚至就如何处罚救助伤残将士不力者进行了规定。宋代自上而下建立了完备的残疾人救助体系,《宋刑统》规定“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者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在路有疾患,不能自胜者,当界官司收付村坊安养[4]”。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令近亲属收养,没有近亲的,由乡里负责安恤,所谓乡里安恤,就是由地方乡绅主持建立义庄、义田,对于地方上无法自理的老幼病残进行救济。宋朝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量庞大的福利机构,专门用来收养残疾人、鳏寡孤独老人、乞丐等。

二、宋代的残疾人救助制度

宋代经济发达,社会制度较为完善,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宋代的社会救助体系包含范围很广,关于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粮食救济和居养抚恤制度两种。首先是粮食救济,自古“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老百姓生存的基础,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因为粮荒而爆发农民起义的情况,古代的统治者为了彰显仁德、维护稳定,建立了粮食赈济制度。赈济粮食又称赈谷,是中国古代赈灾的主要形式,各级政府在粮食丰收时设仓囤积粮食,常平仓、社仓、义仓、广惠仓、半储仓、平余仓等是当时宋朝政府恤民赈济设立的,政府待到灾荒之时发放粮食赈灾,残疾人就是作为具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在政府赈灾时往往受到格外照顾。除了得到粮食赈济,宋代的残疾人还可以得到悲田坊和普救病坊的医疗服务。居养是指为残疾人等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的收容抚恤,宋代设立的收养残疾人的居养机构形式多样,包括安济坊、居养坊、福田院和慈幼局等,这些居养机构为残疾人等提供粮食、衣服、医药、金钱等多种形式的救助,至北宋末年,宋代的居养抚恤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并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北宋末期,宋徽宗即位之后完善居养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立居养院,为残疾贫弱、鳏寡孤独提供政府救助,居养院由中央政府拨付经费,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简陋的难民收容所,居养院生活设施齐全,供给充足,居养院甚至配备有月嫂、保育员等服务人员,收容人员有固定的伙食标准。宋代以前也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机构,但是由于数量少,持续时间短,这些机构并没有以法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处于社会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历次社会改革,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救助制度在此时正式形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宋社会保障制度最为完善的时期正是徽宗朝蔡京当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内忧外患,自然灾害频繁,社会上出现大量流民现象,农民叛乱时有发生,为了维护王朝统治,化解社会矛盾,统治阶级加快速度建设了大量的救助机构,为弱势群体提高社会救助,由此由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被确立下来。

三、宋代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的形成

宋代的残疾人立法已经达到很高水准,《宋刑统》对于残疾人的鉴别、定级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残疾人的权利和义务等都进行详细规定,涉及残疾人生活的政治(科举等)、经济、法律、社会救助等诸多领域都被包含在内,从而形成了完备的残疾人法律保障制度。宋代的残疾人法律制度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宋代统治者以“仁”自诩,积极推行儒家的仁政,在儒家思想里,保护弱势群体是统治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儒家对于理想社会的基本共识。儒家的“仁政”思想为残疾人法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土壤,在“仁”的思想的指导下,宋代统治者乃至整个士大夫阶层达成共识,共同推动建立了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其二,中国自古以来民本思想作用的结果,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具体表述就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这种思想最为主要体现就是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宋代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其三,宋代时期中国商品经济萌芽,社会经济发达,民众私有制观念增强,民众之间以法律诉讼形式解决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愈加完善,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残疾人的立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得宋代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残疾人法。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宋代时就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对残疾人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方式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这对于构建现代社会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受制于宋代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宋代的残疾人保障的法律制度具有其局限性,但是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成功和完善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它依然可以为今天残疾人保障的立法提供宝贵的思想财富。

摘要:宋代法律依据残疾人的伤残程度将残疾人分为残疾、废疾、笃疾三类。宋代的残疾人依法可以免丁税、免保甲义务,残疾人犯罪依法享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免,残疾人享有获取社会救助的特权。

关键词:残疾人,法律,保障,居养

参考文献

[1]周礼[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徐松.宋会要辑稿[M].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中华书局,2004.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下一篇: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