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感的特征与训练策略

2022-09-11

阅读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阅读训练,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而阅读能力可分为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对前者人们给予较多的重视, 而后者在语文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冷落。其结果是阅读教学虽花费了不少时间, 但效果却不甚明显。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的感知能力主要是指语感能力。何谓“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 指语言文字实施者在与语言信息材料交织中, 对语言本质意义的领悟和意会能力。它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语艺感等。叶圣陶认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确实, 作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 正确理解力,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 抓住了这个关键, 就能促使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1 语感的特征

1.1 直觉性特征

所谓直觉, 简言之就是“直接了解或认识”。具体地说, 是我们在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感受过程中, 在对语言规范性和规律性思维过程中, 将一点一滴的语言知识积淀下来, 获得感悟, 形成语感, 并进而转化为自己语言现象的判断认知模式, 凭借这种认知模式, 我们就能直觉语言表达的正误, 对语言组合规律作出迅速的反应。如语文考试, 常有点标点、填词语、改病句之类的内容, 这当然牵涉到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但是我们发现, 水平高的学生, 并非句句都作语法、修辞和逻辑上的分析之后再作判断, 而是一读便迅速地得出答案。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具有敏锐的语感, 凭借语感, 可以几乎不假思索地辨别出词语、句子的含义、正误和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又如阅读一篇文章, 程度高的学生同样也并未用语法规则、语法特点去进行专门的分析, 就能较准确敏捷地发现哪些词语写得好, 哪些段落写得妙, 哪些地方特别感人。可见这种语感带有直觉性的特征。

1.2 会意性特征

语感的会意性, 就是我们对语言材料学习时, 解剖作者的思路, 反复揣摩、体味作者的语言运用, 培养语感, 从而迅速捕捉、直接领悟语言的深层意蕴和弦外之音。如鲁迅的小说《药》最后一部分关于夏母上坟的描写:“忽然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 便有些踌躇, 惨白的脸上出现羞愧的颜色……”、“羞愧”是难为情, 愧疚之意。为什么这儿要用“羞愧”一词?夏四奶奶儿子为革命牺牲“羞”在哪里, “愧”在何处?如果学生的语感强, 就能凭着对语言材料的会意本领, 迅速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夏母不因儿子为革命牺牲而感到光荣, 反而感到羞愧→说明连革命者的母亲都不了解革命, 除了爱怜儿子之外, 对儿子牺牲的意义一无所知→运用这个词语的真意在于针砭当时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 不宣传群众的严重弱点。至此, 我们便领悟到对夏四奶奶的羞愧神态进行描写的深层意蕴和弦外之音了。

1.3 整体性特征

语感的整体性, 就是说我们要对语言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从而迅速地理解语言所反映的内容精要 (文章主旨、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等) 。如我们拿到一个语言材料, 语感能力能于一瞬间得到语表、语里、语境、非语境以及和非语素等多项意义的总和, 我们是难以区分哪些是这样获得的, 哪些是那样获得的, 因为这些东西就是多种因素积淀的结果。具体到作家作品也如此, 如我们读了朱自清的散文, 觉得它知识性强、风格平易、语言生动, 给我们审美体验、情操熏陶等, 但我们很难说清是哪一篇文章或者文章中的哪一面哪一点带给我们这些感觉。这就是语感的整体性特征了。

2 语感训练的策略

培养语感如此重要, 语感又具有上述特征, 那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采取哪些策略去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2.1 更新观念, 冲破旧传统、旧习惯势力的影响,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多给学生实中践的机会

传统、习惯有好坏之分, 好传统与习惯是推进语文教学的积极力量, 应该注意吸取和发扬,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那些旧传统、旧习惯则是指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消极因素——阻力。如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因为某些教师片面强调理解, 因此, 一味地条分缕析, 甚或对课文肢解割裂、“满堂灌”、“一言堂”, 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其结果是老师讲得眉飞色舞, 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其实, 通过老师的讲引导学生去理解与学生自己去感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语文教学来说, 既需理解也需感受, 有时甚至感受重于理解。而要加强感受, 则应端正思想, 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为此, 我们可以调整课堂结构, 多给学生预习、表演、解说、体味、涵泳的机会。如讲到戏剧《雷雨》,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预习, 接着观看电影《雷雨》, 然后请学生介绍剧情, 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最后将课室的桌椅搬到一边, 腾出空间, 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表演, 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的都有十分投入。这样, 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语感能力就得到培养了。

2.2 采用多种形式, 品中想象, 启发学生的思维

朗读, 吟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多朗读、吟诵课文,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语感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多进行朗读、吟诵的训练, 同时要训练学生在朗读时让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 进而对文章的理解进入高一层的境界。如《荷塘月色》, 学生通过朗读、吟诵, 不仅能抓住“羞涩的”荷花, “如流水”的月光以及“薄薄的”青雾, 具体感受到那荷月一体的宁静画面, 而且通过联想, 理解到这些景物描写也含蓄地表现朱自清在反动势力面前决不降志辱身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体味到荷塘月色的景美, 朱自清这赏景人心灵更美。这样学生的语感便进入一个较高的境界了。

2.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悟中欣赏

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 如果与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 就很难获得语感。叶圣陶先生说:“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将碰到的语言文字同它所涉及的客观事物, 生活情境及自然空间联系起来, 形成直观的印象, 从而具体体会它的意义和情味。比如, 我带领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小学实习, 在讲读《锄禾》这首古诗时, 碰到了“辛苦”一词, 这个词意义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它的含义, 我便指导实习生:让小学生看图画, 在此基础上, 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小学生懂得, 夏天很热,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 农民被地主逼着到田里干活。他们光着脚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泥土上, 用锄头松土除草, 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地里。他们又热又累, 是多么辛苦啊!这样, 小学生就能透彻地理解“辛苦”的含义了。然后, 叫小学生用“辛苦”一词造几个句子。这样, 对其用法也理解了。又如对《荷塘月色》的“袅娜”一词, 许多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虽了解其意, 但由于缺乏语感, 不会运用, 于是便写出了“一缕袅娜的炊烟从村庄升起”等类型的句子, 倘若我们能指导学生打开自己生活经验的仓库, 学生对“袅娜”便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了。如学生有的举出荧屏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 有的举出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枝, 有的举出神话里仙女们的飘带, 到此, 学生对“袅娜”一词就有了生动、具体的语感了。

2.4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丰富语言经验

上文已经说过, 语感是个语言文化的心理积淀。因此, 语感能力的形成, 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逐步消化、吸收、潜移默化的过程。积累包括的内容有多个方面。就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言, 可以积累词汇、佳句、句式、精彩的语段等。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积累对新的语言对象进行直觉感应。比如“东京也无非这样”, “我在年轻时也曾经做过许多梦”, 《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开头均用了“也”暗蕴了丰富的潜在信息, 学生理解了“也”字的妙用, 接受了这一言语经验, 当他们再读到《项链》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时, 便会直觉到“也”字也别有一番生命意味。这一直觉敏感, 实际上正是上一语言经验在此一语言经验材料上对应类推的结果。没有关于“也”字的语用积累, 孤立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就难以触动学生的言语感受神经, 也就是说, 有关“也”字的语感就难以发生。可见, 培养学生的语感, 必须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丰富他们的语言经验。

当然, 语感的训练除了上述策略外, 途径还有很多。如多要求学生进行复述、默写、听写的训练, 多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 并指导他们学会运用等。本人相信, 只要我们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训练, 他们的语感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摘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 是指语言文字实施者在与语言信息材料交织中, 对语言本质意义的领悟和意会能力。直觉性、会意性、整体性是其本质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关键词:语感,直觉性,会意性,整体性,训练策略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 钱谷融.文艺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 王尚文.论语感[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舆论引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