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2022-10-08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4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掌 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综合理 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讨论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爱国情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思 想

意 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小结、过渡:导言框的歌谣就是当年民众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

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1、 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英、法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1900年光绪、慈禧

2、根据课本20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可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

5、根据第21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 “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读22页“自由阅读卡”内容后,教师联系课本相关部分,指出义和团的正面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剩余题目。(可延伸到课外)

4、提醒学生预习第6课《洋务运动》

第二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 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第三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_教案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层层分析得出结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2.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2、比较《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认识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哪几次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结果怎样?(1840—18

42、英 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美俄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2、通过这几场战争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对中国实行了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还有文化上的侵略,传教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列强在中国圈占土地,建立教堂、网罗教徒,以传教为名收集情报,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权益,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侵略。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痛恨之极,不断进行反抗。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从而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书课题

下面先来学习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义和团运动

二、耻辱浩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

(讲授: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由农民、手工业者组成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将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迅猛发展起来,于1900年春,发展到京津地区。)

2、识记:八国联军——“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3、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侵华战争首先在哪打响的)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侵略军人数:2000多人,西摩尔(英);进攻路线:大沽——天津——廊坊;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败回天津。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侵略军人数:2万人;进攻路线:天津——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

4、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达了对义和团的斩杀令,希望以此换取与侵略军的和谈。)

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问:还有哪一次农民运动的命运和它相似?——太平天国运动;)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对此教师首先指出:联军在攻陷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指导学生阅读小字观察插图后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烧、杀、抢、掠)

小结:“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就连侵略联军也毫不掩饰地供认:“北京今已成为强盗世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5、学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同学们有何感想?(师提示,生答)

总结归纳:①.八国联军侵华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反抗外侮的光荣传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

更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必定挨打。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自己、为祖国而努力。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和意义。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 (讲授补充) 经济

赔款4.5亿两白银

政治

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

拆炮台,驻兵要地

外交

划定使馆界

②通过比较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及体会《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从签订国家、赔款、土地、其他、影响来比较

归纳: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外交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较之以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虽然这一条约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条款,但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夺的本质也暴露无遗,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四、总结

复习巩固知识,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五、作业

1、《100分闯关》

2、《填图册》

3、完成课后练习

4、预习新课

六、板书

(一) 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

1、1898年活跃于山东

2、“扶清灭洋”的口号

3、1900年春,发展到京津地区

(二) 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1)

1、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2、侵华过程

大沽——天津——廊坊

攻陷天津——攻陷北京

3、暴行:烧、杀、抢、掠

(三)、《辛丑条约》(1901)

1、主要内容:经济

赔款4.5亿两白银

政治

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

拆炮台,驻兵要地

外交

划定使馆界

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篇:《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掌握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综合 理解

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讨论 分析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爱国 情感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思想 意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小结、过渡:导言框的歌谣就是当年民众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

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

侵略国

占领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

英、法

1860年

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

英、法、俄、美等

1900年

光绪、慈禧

2、根据课本20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可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

5、根据第21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读22页“自由阅读卡”内容后,教师联系课本相关部分,指出义和团的正面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剩余题目。(可延伸到课外)

4、提醒学生预习第6课《洋务运动》。

第五篇: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案

第四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的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的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 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的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的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的财政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的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办公楼装修工程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