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硕士生招生体制问题探析

2022-10-26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第一环节, 是选拔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步骤。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教育部也相应加快了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的步伐, 先后出台了初试科目由原来的五门改为四门, 政治理论不分文理, 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并最终计入复试成绩, 加大复试权重, 扩大培养单位招生自主权在北京大学等34所高校进行自主确定复试线的改革试点, 简化报名手续, 推广网上报名等重大调整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 显著提高了招生工作的效率, 也更加全面地对考生进行了考查, 保证了新生的入学质量,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 但就目前而言, 我认为仍有部分问题还须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1 现阶段研究生招生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主要靠初试考试成绩决定录取与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模式是不科学的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以分取人, 使部分学习及人品都十分优秀, 在本专业极具发展潜力及培养前途的考生, 由于健康、心理等诸因素影响未能正常发挥而遭淘汰, 相反那些善于考试而能力平平的考生却被“择优录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硕士生的连年扩招, 各地应运而生的办起了名目繁多的各类考研辅导班, 他们多数是针对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考试课, 但也出现了很多针对某所高校某个具体专业的专业课考研辅导班, 这不但扰乱了考生的正常备考复习工作, 而且还有失研究生考试的公平性原则。

1.2 以政治、英语等公共课为主要考试内容

不利于应届本科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容易使考生产生重公共课轻专业课的倾向

这种考试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使许多考生把大力气都花在了这些基础课目的复习中, 有些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放弃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 而主攻英语等与考试相关的课程, 尤其是理工类考生许多该进行的实验都得过且过, 蒙混过关。

1.3 专业课考试科目多样化, 考试大纲的不统一性, 影响了招生单位之间富裕生源的有效调剂

专业课科目的多样性及命题的难易程度的不一, 还导致不同招生单位相同专业课考试成绩其不再具备可比性, 从而给各招生单位富裕生源的调剂带来了很多困难。此外, 由于各高校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都是自主命题, 所采用的考试大纲也不一致, 也不便于考生专业课的复习备考, 而且还容易导致专业试题的泄露, 以致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1.4 现行的考试办法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院校间的生源交流

按规定考试科目应按二级学科设置, 但这样又限制了考生跨学科专业报考。现阶段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许多高校也鼓励招收跨学科的考生, 但这却又与现行的考试办法形成了一个矛盾,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考生的报考。

1.5 高校招生自主权过小, 限制了优秀生源的考入

虽然教育部已经批准了北京大学等全国34所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进行招生的学校, 但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仍然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这种集权化管理虽然可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 确定整体的招生规模, 但是很不利于调动招生管理部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积极性, 不利于在各招生单位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招生单位也无法在较小的权限内根据自身的培养能力和市场实际需求, 不断自我调整, 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

1.6 招生考试时间不够科学合理

现行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时间基本维持在每年春节前一周左右, 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然而应届本科生多数正处于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而这些考生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 都把大力气花费在备考方面, 根本无暇从事毕业论文的写作, 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日益下降和专业课考试不及格等后果, 因而考研实际上已经严重冲击了本科教学。再加上研究生的复试工作又多在五月底才能结束, 又直接妨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 一旦考生复试没有通过, 又错过了就业的最好时机, 对学生而言损失是巨大的, 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

2 对招生体制中出现问题的改革设想

(1) 初试复试并重、多元化选拔, 注重知识及能力考核。初试复试并重, 指通过初试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 其能否被录取应取决于考生英语成绩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等, 以便考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从事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 对于那些专业特别突出而英语政治又相对较弱的考生, 我觉得本着“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 完全可以免试录取。

(2) 适当减少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的考试科目, 有利于遏制各招生单位为达到初试总分合格线而盲目降低业务课考试难度的现象, 保证生源质量的总体水平。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开发更加成熟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 力争将考生报名、交费、调剂、以及录取等工作都加入到该系统中, 从而减轻、简化招生过程中冗杂的工作, 也有利于降低工作中的差错率, 提高研究生的招生效率。

(4) 尽最大可能缩短招生周期,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及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之,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提高, 此外, 还应根据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 开拓思路, 勇于创新, 力争开创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硕士生招生办法。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受到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而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现阶段我国招生体制还不完善,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亟待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研究生招生的新路子, 为下一步与国际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招生体制,复试,改革

参考文献

[1] 卢箐.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诌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8.

[2] 曹京华.谈硕士生招生考试办法的改革[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1, 3.

[3] 张文华.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J].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2003, 2.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下一篇:按揭贷款担保方式的发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