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2024-04-08

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共8篇)

篇1: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有效履行行业职责、规范行业运作的重要保障。以下结合我们的一些实践探索,谈谈对行业自律管理建设的一些思考。

正确认识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经历了脱钩改制等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行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但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改革行业管理体制,推行以行业自律管理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目前的管理体制上,特别是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上,通过“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明确政府与协会之间的关系,确立行业协会的位置和作用,从法律上保证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要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理事会领导下的各专门委员会,改变目前协会秘书处统管一切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业自律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和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以会员为中心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

会员是行业协会的基础,协会工作应以会员为中心,体现会员的心声和要求,代表行业和会员的整体利益。但多年来我们往往把会员管理和资格管理混淆起来,没有很好地区分资格审批和管理与对会员的服务和管理,以至于出现了重资格管理,轻会员管理,特别是轻非执业会员管理的现象。

对此,我们秘书处工作人员首先要转变服务观念,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建立健全会籍管理制度。例如,在开发海南省注册会计师管理系统时,我们对全省执业、非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会籍进行了清理,将每一位会员的详细资料录入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及时方便地了解每一位会员的基本信息,从而规范了会籍管理。在对非执业会员的管理中,我们不仅对他们的基本信息录入管理系统,而且随时将行业的发展等情况资料邮寄到每一位会员手中,使他们能及时了解行业的动态。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强化了对非执业会员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非执业会员的素质,也为执业会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加强对执业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会籍管理外,我们还规范了事务所执业助理人员和全科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将他们的基本信息录入到协会的管理系统中。在培训方面,我们改变过去由协会指定课题,强制培训的做法,首先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会员学习方面的迫切需求,结合业务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与会员和授课师资认真研究,拟订培训计划,进一步改进培训制度、方式和内容,这样调动了会员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培训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完善以会员为中心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不仅增进了我们与会员间的联系和交流,也为协会发展拓宽了空间。

建立和完善自律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行业自律管理水平

推进行业建设健康发展自律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和自我促进。协会要作为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首先她必须对会员有约束力。对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会员职业道德水平,认真贯彻行业管理“德治”思想。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就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

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质、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等方面所能达到的行为标准。我省的做法是:组织广大注册会计师开展执业道德讨论,提高执业道德的认识和诚信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行业诚信公约;结合行业内典型案例,开展执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由秘书长负责在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时讲课;发挥行业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号召党员做遵守执业道德和讲诚信的模范带头人;全面开展贯彻《行业诚信建设纲要》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强化会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引导会员树立诚信理念,培育行业诚信文化。

2.加强业务监督,进一步完善业务报备和检查、风险警示和谈话提醒制度,强化“防范于未来”的风险意识管理,突出行业自律特色。协会职能划转后,引发了业内对协会命运和前途的种种猜疑,尤其是对协会是否还具有监督检查的职能提出了质疑。针对这种质疑,我们首先在协会内部开展了认真的讨论,分清行政监督检查职能与行业协会自律监督检查职能的区别,明确行业自律监管检查工作是行业协会发展中自我约束的核心工作,也是保障行业协会其他各项职能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协会开展的业务监督检查,应是行业协会业务监督检查职能的性质决定的,是自律管理体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督导”一直以来都是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监督的基本原则,也是加强事前监控和预警的手段。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检查历来就是注协的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之一,只有通过对事务所业务质量的检查,才能够发现会员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督导,这是我省注协为会员服务的最主要内容。因此,从去年起我们就将过去那种一年一次带有行政色彩的业务检查,逐步改为日常式检查督导,取消硬性检查比例,通过网络报备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和处理,及时有效地为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检查时我们按照事务所业务报备类型分项、分期开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现场指导工作。对业务检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除了对有关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开展谈话提醒之外,还下发业务整改通知书,或针对某一项业务下发风险提示函,告知会员哪些问题居于高风险领域,哪些风险点需要高度关注等,努力将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这些都为行业有效规避系统风险和项目风险提供了保障,也体现了业务报备、质量检查、现场指导、风险提示与谈话提醒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新型行业自律监管思想。

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为行业自律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长期以来,协会一直以“半官半民”的身份对行业进行管理,这种名不正言不顺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特别是政府行政职能的划转后,行业体制如何转变,行业自律如何体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对此,我认为,要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机制,就要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为主的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对此,我们结合海南省的实际,在自律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首先是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作用。其次是建立相关的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以及理事会与协会秘书处的工作分工职责,因此初步搭建了今后我省行业自律管理的框架。具体来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从理事会成员的选举做起,提高执业人员在理事会中所占比例;其次是充分发挥每一位会员民主权利,根据民主选举的组织原则,通过会员自荐或推荐的方式推荐理事会成员,并按照理事成员标准进行集中筛选,将筛选后的若干人选列为预选人,提交各事务所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预选,秘书处派员监督,最后按选票率确定候选人名单,提交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第三是为保证理事会在行业决策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对章程的修订,以及制订理事会、秘书处及有关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从行业规章和制度上明确理事会、秘书处及有关委员会关系及职责;第四是建立和完善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选聘专业技能较强的人员参加到委员会中来,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使行业的各项专业决策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之上。目前我会已建立了惩戒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其他委员会正在筹备中;第五是策划建立一支专业监管队伍,拟从事务所中选聘一批政治素质高、职业道

德好、业务技术精、协调能力强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执业监管队伍;第六是加强行业诚信档案建设,为提升行业公信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目前我们已在事务所业务报备的基础上,对每一家执业机构和每一位会员建立诚信档案,内容包括执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立审批情况、年检情况、变动情况、处罚情况、执业情况以及业务检查发现问题的情况等基本信息。

行业自律任重而道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与改革,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严重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受行业体制定位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自律建设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中介行业的改革。我认为,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应该尽快“理顺一个体制,完善两个体系,加强二项建设”。

1.理顺一个体制,即尽快理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应根据我国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参照国外和国内其他行业协会的模式,实行政府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分离,行业协会按会员和社会公众的意志,实行自律管理。中注协应作为统一的全国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各省协会作为中注协的分会,实行全国统一一个章程、一套政策、人财物垂直管理,实现一体化进程。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会计市场实行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发挥行业的联动效应。

2.完善两个体系,即必须尽快完善行业法律和自律监管两个体系。首先是要加快修改《注册会计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行业法律体系。结合《注册会计师法》修订,协会要积极与司法界沟通,通过修法、立法的形式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下来,清除制约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法律障碍。其次,严格区分与界定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责范围,完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建立行业自律性惩戒规则。

3.加强“二项建设”。首先,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机构的建设。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控索行业自律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为主体的自律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工作制度和规则,使协会工作能够充分体现行业发展要求和行业整体意愿,增强协会自我管理的功能,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自律组织保障。其次,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丰富和完善行业监管手段。只有建立事务所业务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科学的量化指标对执业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自律性监督,以此作为帮助和重点督导事务所提高业务质量的基础。

总之,要全面建设行业自律管理体制,充分履行行业协会“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责,重要的是应以行业诚信建设为主线,尽快完善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理顺协会目前的管理体制,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以行业自律体制建设的成果去赢得政府和社会的信任。

篇2: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李中镇副镇长、人武部长居晓年

对干部进行实绩考核,是加强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十七大报告也强调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是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们李中镇党委围绕“考什么”、“谁来考”、“怎样考”这一主线,科学设置考核环节,切实规范考核内容,不断充实考核手段,探索建立了以工作实绩和综合工作目标考核评比核心内容的“三考两评”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使整个干部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

一、基本做法

(一)目标考绩。将镇机关干部工作,村干部目标和机关部门工作按职能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考核。以每年市委、市政府对单位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得分及相比的名次升降情况为依据,进行量化计分。对镇全体机关干部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分定量、定性两个部分,分别对机关干部综合测评和平时考勤、分工分线工作、招商引资、分片驻村工作、配合中心工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对村干部的考核,采取民主测评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考核。对机关部门工作考核考评方法,采取年终考评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百分制计分法。

(二)民主考评。镇机关干部根据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综合测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和镇直、镇办单位部门党政负责人,村(责任区)负责人及各类代表两个层次分别进行测评打分,测评分分值为10分,测评结果分占40%和60%。机关干部综合测评前6名的加4分,第7-12名的加2分,最后3名的扣4分,其余得此项基准分,平时考勤按年初签订的责任书执行。对村干部采取100分民主测评

法,分两个层面进行。镇明确的片长、蹲点干部的测评结果占总分值的40%;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测评结果占总分值的60%。民主评议,按照德15分、能15分、勤15分、绩40分、廉15分实施量化计分。对机关部门工作分机关作风建设和单位部门综合工作两个部分,由镇纪委牵头,会同镇人大、组织科组织实施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

(三)组织考核。镇党委、政府组织考核小组,对镇机关干部采取阶段性不定期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与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奖金挂钩。阶段性考核单独奖罚,罚款在全年考核实得奖金中扣除。镇党政负责人按班子成员的平均分计分,其他成员按招商引资和分管的具体线、片、村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干部先进评比、工作考核评定和凭政绩用人的重要依据。对村干部的考核,由村、责任区按照年初职责分工,依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逐项打分,考核结果的确认,由各有关职能单位分平时和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报镇考核办汇总,结果报镇考核领导小组确认与评先推优和工资报酬挂钩。对机关部门工作考核,按照年初各单位部门自身考核制定的目标考核方案,由镇考核考评小组对照百分制计分法,从高分到低分按序排列考核结果,作为推荐评选综合先进部门和单项先进服务单位的参考依据,并与推荐单位部门负责人的评优、计奖挂钩。

(四)实绩评估。在各方对考核对象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形成初步结果的基础上,由镇考核小组汇总上报提交镇党政联席会议进行集体议绩,逐个发表意见,对领导班子按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工作等要素打分,对领导干部按所承担的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工作效率和效果、本人所发挥的作用等要素打分,对机关镇干部、村干部和部门工作考核,按照目标考核评分细则,形成党政一班人与考核小组进行的实绩评价分数。

(五)综合评档。坚持采取定性一定量一定性的方法,依照年初镇党委、政府制定的不同类型考核标准,对上报的各项实绩,认真把关审核,把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综合评价所得分数按不同权重计算出分值,并对各定量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形成对考核对象的综

合性定性结论,确定相应档次,提出评价建议。如镇机关干部当年在市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在上全市考核结果排序基础上,每前进一位,在职在岗干部立体考核奖金人均增加200元,依次类推;每后退一位,则人均减少100元,依次类推。

二、初步成效

第一,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突出了灵活性。实绩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镇考核内容的设置努力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来制定实绩考核内容,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易量化的明确具体的完成标准和时限。对一些意义不大、无关大局、可有可无的项目予以删减,以便更好地优化目标,增强考核的实用性和导向性。同时,在内容设置上兼顾各村、各单位的差异,既立足整体发展思路,又照顾到差异性,突出重点,分类开展。考核内容能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并进行重点考核,突出了灵活性。

第二,在考核评价的方式上突出了导向性。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改进和完善中,我们较好地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使之在考核内容的确定、指标体系的构建、考核手段的采取以及考核成果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干部考核工作的评价、激励与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释放的信息和形成的导向更加明确,使广大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第三、在考核实绩的认定上突出了公正性。对照年初制定的各项考核目标,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平时台帐的建立,把涉及到考核内容的若干数据分解到相对应的打分职能部门,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每半年进行一次量化计分考核,并及时把完成工作目标打分考核得分结果和排名张榜公布到镇党务政务公开栏里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让群众在干部考核工作中有了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考核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三、几点思考

一是在考核内容的确定上,必须突出实绩重点,使考核评价的针对性更强。我们在综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中,突出把实绩考核

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中之重,通过考察干部取得工作实绩的过程和结果,来检验干部的德才素质和个性特点,从而形成以实绩论优劣、凭实绩看德才的良好导向。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考虑到各考核对象基本条件不对称的客观情况,在指标设置时,按照分类的原则进行细化和量化,在结果分析时又侧重于看位次进退、看主观努力、看协调发展,从而便于对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基础条件下的干部所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对照比较,使考核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量避免出现“画像不准”、“千人一面”等问题。

二是在考核主体的拓展上,必须扩大参与范围,使考核评价的民主性更强。“三考两评”综合量化考核评价办法的实施,较好地体现了开放理念,坚持组织认可和群众认可相结合的原则,同级和下级特别是群众纳入到考核评价主体体系中来。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获取考核对象的信息。在考核主体的拓展上,尤其注重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公示亮绩、民主评议、民意调查、多层面访谈、延伸考察等制度安排,构建了群众参与的平台和渠道,提高了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领导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

篇3: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一、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

从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看,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作用不外乎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有利于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外有助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提高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和整个国家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对微观管理和宏观经济的作用,又要充分考虑行业现状和法制环境的要求,坚持以《烟草专卖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为依据,围绕经营管理和专卖执法这一中心,针对经营管理和专卖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建立便于操作和有效监督检查的与烟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来规范行业内部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烟草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具体而言,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针对性要求。

是指针对专卖管理和“两烟”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并采用通过较为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控制这些环节,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当前专卖管理和生产经营中有存在的问题看,准运证管理、烟草制品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烟叶生产收购秩序,卷烟购销存管理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大部分违法、违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完善这方面的管理监督制度。是构建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首要任务。

(二)适应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要与行业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既要体现烟草专卖的特点和内部管理差异的要求,也要体现经济发展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这是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烟草行业的特点是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因此,从适应性要求考虑,一是要把内部管理共性的东西总结归纳起来,形成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规定;二是要从烟草专卖的特殊性出发,把烟草专卖必须遵照执行的硬性规定制定成具体标准,成为全员行动的指南标准;三是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做到管理监督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相互协调,保持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

(三)实用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应当便于实际运用,具有详细的操作性。做到这一点,重点把握好两点:一是内容的规范性,在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上,要体现共同性和个别性的差异,如对烟叶环节的管理监督,卷烟工业企业与复烤加工企业、工业与商业的区别差异,使其在整体考虑的基础上制定便于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二是操作上的程序性,即对每一监督过程,要明确操作步骤,和各步骤的职责权限、程序要求,这是内部管理监督的中心内容,也是衡量监督是否可行和有效的关键点。

(四)前瞻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既要考虑解决现实问题,也要考虑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不断运用。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必须要有新的对策,积极引导企业内部管理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努力和发展。

基于上述特点要求,在充分考虑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以《烟草专卖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二是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内部管理监督活动,运用科学的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三是提高不同分工主体深度融洽相互协作配合的综合监督能力,促进正面监管、后续监督和稽查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监督效果;四是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修正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使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与烟草行业发展相适应,满足不同形势下内部管理监督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烟草行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是前提。

制度是社会交往和管理活动中的规则,其基本功能是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遵从度。从烟草行业现状来看,在内部管理监督方面的制度还很零散、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围绕《烟草专卖法》这个中心,制定全行业统一的烟叶生产经营,卷烟生产经营,烟草制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及进出口和专卖执法内部管理监督制度,作为是行业统一的制度,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权威发布。二是要围绕《公司法》这个基础,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资产运作,“两烟”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发布。三是要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岗位工作流程、执行标准、审核措施等责任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手段的运用是关键。

管理监督手段不科学,缺乏严谨的程序和操作办法,会导致监督效果降低,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诱发更严重的问题的产生。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手段的运用,需从四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大力推进管理监督信息化建设,以专卖、营销、烟叶、生产经营、财务、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运用监督管理系统,对业务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处理,及时发现问题;二是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标准化管理入手,发挥质量管理体系中监督、审核的职能,全面提高内部管理监督的工作质量;三是改革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指标考核体系,使监督机制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健全宏观分析、业务监控、过程评价和综合检查的良性互动机制,按照“从宏观上找问题,从微观上查原因”的思路,采取信息收集、调查核实、处罚、提出管理建议和移交相关部门管理等方式,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强化管理监督的力度。

(三)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是措施。

管理者作为经济人,其产生违法违纪问题的动机是会考虑受到处罚的成本的,会惦量监督约束的威力强弱变化、在受罚力度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当发生问题而获取的利益越大而受处罚的风险较小时,问题产生的机会就越大,监督检查时有时无,会使人产生挺而走险的思想。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稽查,严厉处罚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防止问题由小变大,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四)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保证。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既要有监督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行为活动的机制,又要有考核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工作效果的功能。仅有监督没有考核,监督职能就会不断弱化。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监督档案,收集企业及个人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记录,建立数据库。同时,还应设置考核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综合评价监督的作用和效果,激励和调动监督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监督失职、监管不到位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提高监督效能。

(五)树立中国烟草特色的价值取向是基础。

“国家利益致上,消费者利益致上”是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调行业规范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建设,真正做到把自己内部的事情做好,维护烟草行业的形象,把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履行好。思想决定行动,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树立负责任的良好行业形象,才能够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内部管理监督作为自觉行动,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和水平。

三、正确处理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管理与监督的关系

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说过:“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完成得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过程。”监督是为了确保以有序和有效方式实现管理目标,防范和发现错误及舞弊而进行的控制过程。因此管理与监督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不同过程,管理具有监督的职能,监督是管理的延伸。内部管理与监督是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烟草行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则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需要相互配合。

(二)正确处理内部管理监督与道德自律的关系

内部管理监督与道德自律之间的评价要求和标准不同,监督上要求的是“必须”、“硬性”的规定,客观上规范着管理部门、人员的行为活动;自律则是“应该”、“软性”的约束,是靠理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护。内部管理监督机制的落实,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的力量,执行的好与坏,取决于人的自律水准高低。因此,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需要人的自律意识建立,通过它进一步促进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完善。

(三)正确处理传统监督方式与现代监督方式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对监督的准确性,效率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管理方式都被计算机所取代。由于任何先进技术的运用都是被人所指挥、所掌握,尽管,监督的方式也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使用不断更新,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监督方式,并不会过时,仍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如监督过程中采取的调查取证、市场走访等传统方式自然必不可少。因此,实施内部管理监督过程既要有现代的监督方式,又要有传统的监督手段,两者不可偏废。

(四)正确处理内部管理工作效率与监督成本的关系

篇4:对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 绿色税收 建立 完善 绿色税收制度

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是指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因此,人们通常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形象地称为“绿色税收”。

随着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的出现和应用,如何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已成为我国税收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不但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筹集专项资金,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够通过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调节,矫正其经济行为,使其从事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见,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是改善我国目前环境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等。此外,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税种还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等。值得肯定的是,上述税收政策与措施采取“奖限结合”的办法,形成了鼓励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鲜明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1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未形成规范的绿色税收制度。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在征收方式上也不规范,增加了征收阻力。另外,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得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很难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人。

1.2现行税制中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税收优惠项目较少,受益面比较窄,且不成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此外,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内容十分缺乏。

1.3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各税种自成体系,对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不够。一方面税种多,计算复杂,给征纳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税制内外有别,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

1.4收费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并且征收依据落后,征收阻力大,排污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都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主动治理污染。

2. 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措施

根据我国目前现状,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采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1取消排污费,开征环境保护税。

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开征新的环境税,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开发生产行为及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列为环境污染税的征收范围。首先改排污收费为征税,对排污企业征收排污税。按污染物设置不同税目,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污染物不同,征收形式也不同,如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固体废物税、噪音税等,以对因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进行补偿。改征“排污费”为“排污税”以后,由地方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一方面,改变征收标准偏低、不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税负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征收成本,改变资金使用和管理方法,以切实保障我国对环保的投入。其次,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对环境污染破坏程度征收环境保护税。具体设计是:以排放“三废”和生产应税塑料包装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以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塑料包装物为课税对象;对不同的应税项目采用不同的计税依据。对“三废”排放行为,以排放量为计税依据从量课征,对应税塑料包装物,则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人按比例税率课征;在税率的设定上不宜按全部成本定价,以防把税率定得过高,使得社会为环境保护付出太大的代价。此外,应将环境保护税确定为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并且环保税收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的专用基金全部用于环境保护开支。

2.2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

应该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或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现有的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林业补偿费、林政保护费、育林基金、电力基金等并入资源税,并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把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如矿藏和非矿藏资源列入征收范围,以扩大资源的保护范围。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人资源税,使其税制更加规范、完善;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实际产量为计税依据,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同时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2.3继续调整消费税,尽快开征燃油税。

进一步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进程;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使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車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绿色”燃料的汽车用户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一次性木筷、饮料容器、一次性纸尿布、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大排量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游艇应征收较高的消费税;对煤炭、电池、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及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也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同时针对目前机动车绝对量不大而污染严重的现象要尽早开征燃油税。可以对汽油、柴油、重油等在其销售环节从价计征,用以控制燃油的使用,既保护大气环境,又增加了税收收人。

2.4实施绿色关税制度。

绿色关税一般都包括出口税和进口税。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一是对出口的消耗国内大量资源的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征高税;二是对进口的那些对环境有严重污染和预期污染而又难以治理或治理成本较高的原材料、产品征收较高关税。比如,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治理污染设备、环境检测和研究仪器应免征或减征进口关税;在允许进口的情况下,要大幅提高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关税;改善出口结构,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出口,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等。

2.5在所得税中体现绿色税收精神。

对企业进行的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固定资产投资可采用加速折旧办法;企业购进的节约能源和防治污染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允许一次性摊销;企业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开发费用允许据实列支;对单位及个人给予环保的投资、再投资、捐赠予以退税或所得税税前扣除等。

2.6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以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在现有的减税、免税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制订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技术转让收人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其次,制定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先发展。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允许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环保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鼓励环保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实行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品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等等。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保护环境。

结束语:

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应坚持以调控为主,聚财为辅,本着“谁污染谁纳税” 原则,达到税收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形成绿色税收调控体系,积极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孟鸿玲,《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

[2]金慧琴,《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王月华等,《基于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篇5: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一、当前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中,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需求、服务满意度不能通过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评价无法直接反馈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在于未建立起一种能客观反映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传统的纳税服务评价考核制度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长期以来,评价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和省、市国税局组织的创建规范化办税服务厅、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获取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评价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不够统一,评价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对各渠道反馈的信息只是进行简单地收集和堆砌,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二)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效率等表面层次,基本未涉及对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的评价,对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更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

(三)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对纳税人的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和税务人员的不廉洁行为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服务监督评价办法。

(四)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评价主体多数是由税务部门本单位人员组成,评价方式以临时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考评工作的组织开展缺少阶段性、全局性、系统性,对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建立和运用新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一)创立纳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在设计指标时,应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主线,结合新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覆盖机关、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对纳税服务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对每一项考核评价进行配分量化,使考核结果能以分值形式直观体现。形成三类评价指标:即纳税人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和第三方评价指标。指标设计既要直观简洁,方便评价人较快作出评价结果;又要系统全面,涵盖纳税服务工作各环节。每项指标量化其分值,并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科学地转化。内部评价指标,主要提取CTIAS软件和税收执法管理系统的数据,一般按指标量值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外部评价指标,先将指标的量值恰当地划分为区间,每个区间对应量值进行赋值配分,实现指标的转化。外部评价指标,采用5级量表的方法量化,即:采用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5级,相应赋值配分。指标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开放式的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具有时代性,满足不同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不同要求。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权重随着形势、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纳税人需求的日益提高,及时进行调整、修正、补充和完善。

(二)创新纳税服务评价方法 在纳税服务评价方法上,突出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主体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纳税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即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纳税人评价是指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绩效的评价,通过定期测评与即时测评、接收投诉相结合的方式,其信息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接收投诉等方式获得,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内部评价是指税务机关自身开展的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得来自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记录,涵盖了税收征管工作流程中的大部分涉税事项办理的时限、质量等情况,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第三方评价是指通过委托独立于征纳之外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受托方的调查测评工具、方法、流程以及抽取样本的数量、范围等,由其按需求独立确定,税务部门按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调查测评报告由受托方出具,供税务部门借鉴利用,占纳税服务评价总分值的20%,三个方面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对一个单位(部门)和职工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纳入对单位(部门)的目标考核和对职工的年终考核。

篇6: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互金协会:2018年将继续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长久贷最新网贷行业资讯:2017年,互金企业掀起赴美上市浪潮。与此同时,行业乱象也相继显现。为加速肃清行业违规现象,监管风暴席卷而来。在此过程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发布多项行业团体标准及多次风险提示,落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要求。

近日,互金协会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今年的工作重点,将继续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配合支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规范发展长效机制建设。

2017年,扎实推进互金标准化建设

会议指出,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落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要求、建立规范发展长效机制的关键一年,也是协会自律管理规范的深化之年。2017年协会扎实推进各项自律工作,在网贷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建设、行业风险提示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网贷专项整治方面,互金协会配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不断完善自律管理机制,大力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互金协会组织成立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金融、信用建设、互联网股权融资、互联网保险等专业委员会。

此前,由于现金贷乱象加速了各项监管措施渐次落地,同时也加速推动了个人征信体系的落地。1月4日,央行网站公示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专业P2P投资平台

况的信息。这家注册资本为十亿元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由央行主导、中国互金协会牵头和8家前期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市场机构共同发起设立。

2017年,互金协会扎实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筹建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运行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和登记子系统。国家互联网金融监测中心、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中心、互联网金融标准检测认证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功能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产品逐步丰富。

业内人士认为,百行征信的组建有助于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分割问题,增加征信有效供给。这是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服务领域强强联合的成功范式,也是互联网金融整顿的重要成果。

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互金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肖翔曾表示,通过明确和统一信息披露、统计监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标准和规则,能够降低行业整体发生风险的概率,并且为监管部门和自律管理摸清行业底数和风险底数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支撑。还有利于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有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2017年,互金协会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持续推动标准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成立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发布实施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和系统规范、个体网络借贷合同要素等多项团体标准。

另外,协会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政策宣贯和风险提示,适时发布虚拟货币、网络小额现金贷款、首次代币发行(ICO)、变相ICO活动、投资诈骗等风险提示。专业P2P投资平台

同时,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国际跟踪研究和交流,切实履行社会组织对外交往职能。成立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有序推进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工作,针对性开展热点难点问题实务性和政策性研究。例如,与相关国家的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加强交流和相互借鉴,先后与卢森堡互联网金融之家、德意志交易所集团、英国创新金融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

2018年,互金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监管

会议强调,2018年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监管的关键一年。协会将继续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为目标,加强标准、科技、研究支撑,深耕细作,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配合支撑互联网金融监管,引导从业机构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积极贡献力量。

关于2018年的工作重点,协会表示,将继续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支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规范发展长效机制建设。

协会还表示,将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夯实金融科技理论研究基础,推动研究成果共享和转化。另外,进一步扩大教育培训范围,做好政策宣贯和风险提示。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上海长久贷怎么样呢?自上线以来,长久贷一直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全面调整产品结构,严格遵守企业100万、个人20万的贷款上限;2017年下半年和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目前正在技术对接中。而等保测评、法律意见书等也在和相关部门对接中,并不断加快步伐,力求早日完成。专业P2P投资平台

不仅如此,长久贷坚持以普惠、民生消费、小额分散为产品研发方向,服务消费分期领域资产对接,将风控放在首要位置,为平台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排名中不断稳健的上升!

篇7: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疾人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平湖市残疾人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平湖市残疾人基本情况 据调研显示,2004年,平湖市持证残疾人为9162人,2005年为9440人。2006年,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剧测算,全市现有残疾人3万多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0087人,分类为精神残疾616人,占全市持证残疾人总数的6.11%;视力残疾901人,占8.93%;听力残疾1136人,占11.26%;肢体残疾6256人,62.02%;智力残疾1178人,占11.68%。这些残疾人中,属一级残疾的有1069人,占持证残疾人的10.60%;二级残疾的有1701人,占16.86%;三级残疾的有5878人,占58.27%。逐年增长的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理应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应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应享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

二、平湖市残疾人救助的基本体系近几年来,随着平湖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对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了涵盖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产生活、养老、医疗、住房、法律等八大方面的救助内容,基本建立起了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实施了康复及医疗救助制度 一是积极开展各类康复工程。2004年,全市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62例,共补助资金9.24万元,聋儿语训12人,补助0.48万元。2005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23例,补助资金12.69万元。聋儿语训16人,补助0.81万元。2006年,实施白内障复明及青光眼手术380例,补助资金11.52万元,聋儿智残儿训练10人,补助0.57万元,为8人安装假肢及辅助器具,补助资金1.86万元。此外,还每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赠送轮椅、助听器、手杖等。去年,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市265名处在低保边缘参加城乡合作医疗的特困残疾人个人负担部分(每人50元)予以全额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13250万元。该做法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和缓解了部分残疾人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为低保边缘残疾人家庭构筑了医疗保障。二是基本建成二十分钟康复圈。全市共建立康复中心10个,康复示范站35个,康复站130个,基本满足了残疾人康复需求。

2、实施了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2006年,市残联出台了《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残疾人依法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对其个人实际缴纳部分,前5年给予每年25%的补助,补助标准按市社会保障局每年公布的自谋职业者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标准。06年,共为5名个体工商户发放养老金补助3300元,2004年开始,依托镇(街道)敬老院创办了10所重度残疾人托管托养所,到2006年,全市有127人重度残疾人住进了“新家”。每年市残联补助残疾人托管托养所达10万元。

3、实施了困难学生就学补助制度 为促使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与其他健全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市残联出台了《平湖市残疾人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办法》。到06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龄段残疾儿童325名,已入学324名,入学率99.69%。特别是2006年根据《平湖市残疾人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办法》启动的“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托起希望”助学工程,更是为全市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全市共有429名学生得到了28万元的助学补助款。在受资助学生中,义务教育段的59人,高中、中专的230人,大专的66人,本科的72人,研究生2人。

4、实施了就业培训援助制度 一直以来,平湖市采取特别扶助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就业。到06年底,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2025人,按比例安置就业2856人。04年至06年,投入资金3.78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1261人次。规范了扶贫基地建设,加大了对扶贫基地、种养业户的扶持力度。全市现有扶贫基地8个,04年至06年,累计发放基地安置残疾人补助款达20.93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贴息21.55万元。直接补助到残疾农户手中的种子种苗补助款更是受到了各镇(街道)农村残疾人的欢迎。三年已累计发放补助款40.37万元。

5、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 为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居有所、住有屋,04年投入5.6万元改造了28户困难残疾家庭的危房,05年投入46万元改造了92户困

难残疾人的危房,06年,又投入16.8万元对56户危房户进行了改造,基本实现了残疾人家庭危房出现一户改造一户的工作目标。

6、实施了残疾法律援助工作 2002年4月,市残联会同市司法局,成立了平湖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站,已接受法律咨询2100多人次,提供援助26起,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7、实施了生活困难救助制度

近年来,政府始终把解决困难群众,特别是贫、特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来抓。就对困难残疾人而言:一是实施了低保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840户927名残疾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占了全市低保户的近三分之一;二是实施了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困难补助制度,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平湖市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困难补助暂行办法》,规定了对无劳动能力,无固定经济来源、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和无劳动能力、无固定经济来源、重度精神残疾的残疾人予以每月100-200元的补助,目前全市有18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这一政策;三是实施了低保残疾人家庭的特殊救助。对低保残疾人家庭除享受政府低保补助政策外,市残联又对低保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的补助。05年,对全市854户944名低保残疾人予以了56.64万元的补助,06年共对840户927名低保残疾人予以了55.62万元的补助;四是实施了对低保边缘户的困难补助。市残联每年对处于低保边缘户的困难残疾人予以困难补助。04年对200户低保边缘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0万元,05年对230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1.5万元,06年对280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4万元。

8、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渠道日益拓宽,作用越来越显现近年来,平湖市各个层面、各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渠道不断拓宽,救助力度不断增强。如:扶贫结对、节日慰问救助、因病因灾等的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城镇低保残疾人的住房补贴等,成为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中有力的补充。

三、我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平湖市在残疾人社会救助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为残疾人解决了一些生活、生产困难,但仍存在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产生活难、子女上学难、家庭成员就医难等几大突出问题,相对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市人均收入而言,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造成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有待解决:

1、救助存在政策断层。由于受资金条件限制,这些年,我市对残疾人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为标准,并向其倾斜。这就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标准、处在低保边缘的残疾人很少或很难获得有效的救助,致使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比低保户更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这类残疾人大约有265人。

2、救助水平仍然偏低。以低保标准为例。现行标准为城市居民人均每月270元,农村居民人均每月170元。且大部分享受到的还不是全额,而是补差。这一标准,只能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除了日常基本开支外,与健全人相比,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如康复需要的医疗费等,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不够的。同样,去年出台的生活不能自理困难残疾人每月100元、200元补助标准也属偏低。

3、救助内容不够全面。我市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大多集中在对残疾人的经济补助,但残疾人所需要的救助内容还远不只这些,还应有权利救助、心理救助等。

4、救助体系还不完善。虽说目前我市对残疾人的救助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还存在各职能部门“单打一”、各自为政的局面,一些救助依然以临补为主,缺少长效机制的保障。

四、加快我市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实现《平湖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十一五”末,我市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政府还须加大扶持力度。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建议政府在整合已有政策、已有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救助残疾人的长效机制,变“单打一”为“团体赛”,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平湖市残疾人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完善救助内容。在继续抓好残疾人经济补助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抓好有康复需求残疾人的康复救助,使他们早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抓好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救助,使他们早日勤劳致富;抓好有心理障碍残疾人的心理救助,通过激发“潜能”,促使他们自助、参与社会。等等

3、提高救助额度。要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消费水平等情况,使救助额度逐年有所提高,从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篇8: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保险行业组织,保险行业协会,政府监管,偿付能力监管

一、当前保险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保险市场监管的现实意义

保险行业组织是具体实施保险行业自身管理的机构, 即通常所谓“自律组织”, 是指经营保险业务的各类保险人组合以及与保险业共生组织的统称, 他们为了共同的权益组织起来, 对全行业进行自我监督和调节, 属于保险企业自律性的民间社团组织性质, 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地位, 既不附属于任何行政管理部门, 也不是其分支机构。

保险行业组织在国外保险市场上发展迅速、形式多样且极具影响力, 如英国著名的保险联合会、保险经纪人联合会, 美国的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 新加坡按不同业务性质组成的财险、寿险、再保险同业协会等, 他们一方面代表同业利益协调政府与保险业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有自身严格的自律制度, 对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行业组织形式一般有两种:保险行业公会和保险行业协会。中国采用保险行业协会的组织形式, 开展行业自律管理工作。在当前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 保险行业组织参与保险市场监管, 通过行业自律管理实现对保险市场行为监管目标意义深远。

(一) 宏观方面

保险行业组织参与市场管理, 有利于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监管, 密切政府与保险业关系, 遏制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 促进政府各项法规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市场的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在全面开放的今天, 尽管政府监管部门与广大保险企业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而事实上, 政府监管主要是宏观管理, 不可能十分具体, 保险企业在执行监管部门的政策过程中, 又有一些关系行业本身利益的要求和建议须及时向保监部门反映, 从而使政府的监管更加有效, 这时保险行业组织能够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其沟通、协调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 微观方面

保险行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 有协调保险企业成员之间利益的能力, 这是由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特征所决定的。

1. 保险行业组织自律管理具有自发性。

随着2006年底保护期的结束, 开放国内保险市场承诺的兑现, 竞争压力加剧。据2012年《金融蓝皮书》介绍, 中国加入WTO前, 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数量仅为18家公司、44家总分支机构, 但到2011年末, 全国共有外资保险公司58家, 其中外资产险公司21家, 外资寿险公司32家, 外资再保险公司5家。2010年,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63.3亿元, 市场份额为4.37%, 而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上, 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6.31%、17.94%、7.88%、8.23%。保险市场中的参与者为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有自行维护保险市场秩序的内在动力。

2. 保险行业组织自律管理有其在管理上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保监会1998年11月成立之初, 主要承担着对保险市场经营层面的监管。随着中国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 保险监管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市场主体增加、保险产品种类增多、市场开放程度提高、消费者的保险知识相对丰富。由此对保险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此时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不能仅仅停留在市场经营层面上, 而要逐渐将其转移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重心, 这就使政府监管出现“盲区”或“空白”, 而保险从业者的信誉准则和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对保险公司形成独特的行为约束作用, 从而促进规范秩序的形成和巩固, 维护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

3. 保险行业组织自律管理属内行管理, 具有专业性。

自律管理依靠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内行人才, 通过对各会员单位提供服务来履行职责, 他们对市场的反应建立在其对市场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 且反应迅速、修正快, 正好弥补了政府监管存在的政策性“时滞”, 管理效率高, 能够切实实现监管目标。

二、中国保险行业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保险市场在过去较长时间内, 由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 统一管理, 所以在客观上没有建立保险行业协会的要求。成立于1979年11月的专业性行业组织——中国保险学会, 它是保险理论研究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组织推动会员开展保险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活动。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多元化竞争主体的逐步形成, 保险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违反保险经营原则的问题, 保险业要求自律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保险业务发展快、竞争激烈的城市, 先后成立了地区性行业协会, 出台了一些自律公约, 如1997年4月公布的《北京地区保险行业自律公约》、《关于寿险投保人投保须知》等, 为维护市场秩序, 规范经营做出了应有贡献, 同时也为建立全国性保险行业协会奠定了基础。2000年11月,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 当时会员单位仅有36家, 发展至今共有会员218家, 其中保险公司145家, 保险中介机构76家, 地方保险行业协会36家。十多年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秉承“服务”宗旨, 发挥“自律、维权、服务、交流”的职能, 为提高行业自律意识, 强化行业自律行为, 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协调政府与行业的关系, 维护会员单位和行业的正当权益, 促进国内外同业的交流与合作, 以及宣传、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方面, 做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保险行业组织自律职能的发挥。

1.保险行业组织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上与多元化保险竞争主体数量发展不相适应。自本世纪以来, 保险经营主体由2001年的30家增加到2011年的158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 554家, 保险从业人员330多万, 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截至2011年底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54家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 300多个营业性机构, 呈现出的总体特征是:从“一家独霸”到“三足鼎立”, 再到目前的“群雄逐鹿”, 现已逐步分化形成三个梯队。而中国的保险行业自律组织数量相对较少, 许多地、区级的行业协会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更谈不上专业性、地区性的行业自律管理, 造成“大事无人管, 小事无人理”的混乱局面。

2.保险行业组织经费少, 人员素质低, 困扰着保险行业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属于保险企业自律性的民间社团组织性质, 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地位, 民政部门虽制定有收费标准, 但在实践操作中由各会员单位根据情况自行确定、协商缴纳, 致使会费标准低, 缴纳方法也不科学。同时, 保险行业协会工作人员采用选派制, 有些甚至由保险公司无法安排的“闲散”人员充任, 他们素质较低, 学历较浅, 工作责任心较弱, 严重影响了协会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无法体现保险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专业性特征。

3.会员单位普遍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行业文化建设薄弱, 阻碍了协会职能的发挥。从实践看, 大多数保险机构对行业协会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 用起来次要, 需尽义务时最好不要”, 根本不懂得利用行业协会促进自身发展。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大一统”的监管模式及不重视行业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从表面看, 许多会员单位习惯于政府监管, 认为只有保监会的文件、规则、约定才真正具有法律或行政约束力, 至于行业协会的行规、章程、公约、责任书等因不具有“约束力”而可以随意违反。究其根源在于保险行业缺乏有共性的行业文化, 各会员单位在处理业内关系, 维护整个行业形象过程中, 没有一致认可的价值观, 即精神文化, 使其在履行行业职责时出现“自律无束、协调困难、交流不畅、宣传迟滞”等问题, 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三、加强行业组织自律管理, 完善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一) 运用政府力量, 推动保险行业自律工作的建设

当前保险行业自律管理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 对保险监管部门而言, 应在依法履行业务主管职能的前提下, 运用政府监管的力量, 强化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 推动行业自律工作的建设。

1. 加强领导, 依法履行业务主管职能。

由对市场行为监管转向注重偿付能力监管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行业自律, 保监部门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创造外部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搞好系统性行业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 而将自律、协调、服务的职能转交行业协会, 如以委托的形式依法委托协会开展相关工作, 尊重协会的社团法人地位, 而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的延伸机构, 帮助协会当好业界的代表。

2. 强化对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 提高对行业协会工作指导的针对性。

如在各省、市、自治区保监局的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行业协会的管理, 定期分项检查、指导, 以确保行业协会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3. 采用不同形式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素质, 发挥其社会作用。

当前保监局除采用传统的文件、电话、信息等形式的指导外, 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地、市行业协会秘书长会议, 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提升协会工作人员的素质, 使协会在注重“对内”服务, 即对会员公司服务的同时, 兼顾其“对外”功能的实现, 如代表行业与保监部门、民政部门、其他民间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发挥协会的社会作用。

(二) 明确工作思路, 以服务为中心, 以维护行业利益为目标, 完善保险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行业自律管理得以实现的主要载体是行业协会, 根据行业协会的发展状况和工作实际, 按照2004年3月中国保监会出台的《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及200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 行业协会具有开展行业自律工作、进行维权活动、协调各方工作、组织沟通交流、大力宣传保险五项基本职责。而协会履行这些职责的目的和宗旨就是为会员服务, 这也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 行业协会应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 明确工作思路, 在提高及时服务上下功夫。

服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最终效果, 特别在当前及时接待、落实、处理、答复消费者和消协提出的有关保险投诉尤为重要。为此保险协会应建立保险纠纷解决机制, 及时、有效、公正地解决保险纠纷, 真正增强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 在这一方面,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的做法及设在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内的西安保险仲裁站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前者是专司处理私人保单引起索偿投诉的独立的保险行业自律机构, 在调解保险纠纷中, 不完全拘泥于合同条款, 而是从消费者立场出发, 从情理出发解决纠纷, 能更好地重塑保险公司形象。而后者因其最具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适合解决小额保险纠纷, 从而更符合保险特色, 有利于维护保险公司形象。

2. 加强行业协会秘书处建设, 进行秘书处职业化改革。

保险行业协会秘书处作为协会的常设机构,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三个方面: (1) 秘书长人选的配备。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秘书长, 选人视野要拓宽, 应聘方式要多样化, 选人条件要明确, 同时推荐程序更要严格、规范。 (2) 队伍建设。秘书处队伍建设应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原则, 充分体现“小机构、大服务”的特点, 秘书处工作人员应由秘书长负责向社会招聘符合条件的专职工作人员。 (3) 规范化建设。行业协会作为保险业的一个自律组织机构, 应加快规范化建设, 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 建立健全自律机制, 扩大协会影响力, 实现组织机构完备、人力财力充足、功能作用到位, 使协会运作规范化。

3. 以实施自律管理和自律惩戒为手段, 适度行使惩处权力。

目前保险行业协会在发挥自律作用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出台的诸多自律公约, 仅靠会员单位的自觉遵守来予以维持, 最终结果常常是“公约”成为一种摆设。为此, 应尽快形成一个自律的控制体系, 以实施自律管理和自律惩戒为手段, 赋予所有自律公约以法律或行政上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约束力, 加强对违反协会章程和自律公约的会员单位的惩戒约束, 使其承担起撕毁行业公约的高昂成本。

(三) 重视行业文化建设, 提高会员单位自觉履行规则的素质, 强化会员单位自律管理理念

保险行业协会以维护行业利益为最终目标, 这一目标是否实现, 关键在于会员单位是否能自觉履行应尽义务。若保险行业协会能发挥其整合优势,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建立起有共性的行业优秀文化, 树立整个保险业良好形象, 自然会成为会员单位共同的期望。因此, 保险业必须发展“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的行业优秀文化, 通过行业教育和宣传, 弘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将诚实合规经营的强制性要求转化为会员单位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从而保证每个会员单位合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茂山.保险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8.

[2]赵东生, 赵文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保险研究, 2002, (12) .

[3]鲜平, 曹颖.法国保险业联合会概况及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的启示[J].安徽保险, 2003, (4) .

[4]林琳.香港:自律组织解决保险争议[N].中国保险报, 2005-05-16 (6) .

[5]孙祁祥.推动行业自律建设[N].中国保险报, 2006-02-20 (4) .

[6]王宝敏, 夏建荣, 祖兆林.保险社团职业化建设的实践与建议[N].中国保险报, 2010-07-22 (2) .

上一篇:茶饮店创业计划书下一篇:桌椅对话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