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视野下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2022-12-23

实践性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精神和风格, 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就植根于实践性。法学教育起源于实践, 最终也必须归结于实践, 实践为法学教育提供了天然上好的素材, 是提高法学教学实效性的最有效手段。法学教育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法律专门人才, 就需要构筑一个合理的培养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系, 而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毫无疑问是这一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一、法律人才培养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 在校生70多万人, 其中本科45万[1]。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 但这种“激情”的扩张, 使法学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一个悖论:一边是几十万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合适的工作, 到2005年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落到了全国榜尾, 一边是大量的公检法司等部门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如2013年桂林某检察院, 计划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3名工作人员, 但最后没一个报考的, 招考计划只得取消。这种现象的出现,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 法学教育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难以满足社会对法学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职业法律人才严重不足等[2]。

第一是法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法律人才, 一般分为法学学术人才和法律职业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为法学研究机构和法学学术机构培养, 求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要求高, 一般要求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具有很强的法学逻辑思维水平, 扎实的法律哲学功底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是高层次的法律人才。法律职业人才, 也就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所强调的法律人才, 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其高超的法律技能, 坚实的法律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宽厚的人文底蕴。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 所以法学教育应该培养的也应该主要是法律职业人才。

第二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现状。我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注重了工作能力, 忽略了法治精神;重视了课堂教学, 忽视了实践教学;抓了知识学习, 放了能力培养等。学生在法条理解, 案例分析, 法律知识的识记上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还可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 但毕竟法律是一门经验学科, 而符合法学专业特点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却从没有真正进入过学校的培养目标。即使现有为数不多的能力培养课程, 如模拟法庭调解、法庭辩护、庭审实践或律师实习等也只是作为学生的兴趣课程存在。近半年的司法实习, 在学生方面基于考研、就业等毕业事项的压力基本不重视;在实习机构方面, 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往往就是“打杂”;在学校方面, 对实习的考核是形式重于内容, 只要学生去了就可以, 学到什么不关注。

第三是法律人才培养路径。首先是明确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力、师资力量、教学资源, 确立培养目标。如大专层次应以加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为目标;本科层次和法律硕士教育应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法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法学教育人员为目标。其次是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方法有法律实践教学, 法律属于应用型学科, 法律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法规分析能力、事实归纳能力、观点论证能力和说服能力等, 实践教学就是对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法律经验的积累。经验积累最主要的就是二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学习积累, 在高校学生主要就是学习教师的经验。一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高校学生获得该类经验的途径主要有, 模拟法庭调解、法庭辩护、庭审实践和司法实践习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司法实践了。

二、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一) 建设目标:建立“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3]的广西法学人才培养机制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本质就是实践理性, 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就根植于实践性, 根植于社会生活, 特别重视经验的意义。法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是把学生带到法律实务工作者面前, 体验其实践智慧, 让学生模仿、研究和传承。

对于经济和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广西来说,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各类案件数量不断增加, 各种新型、复杂、疑难案件不断涌现, 法律工作任务日渐繁重, 办案难度越来越大, 原有的人员状况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现实状况是, 一方面急需法律人才, 另一方面又招不来所需人才, 甚至现有的法律人才还在流失, 成为制约办案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据调查研究, 广西基层法检系统、城市社区服务单位、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农村县乡一级极端缺乏法律人才。

所以, 广西高校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目标就是, 充分利用公检法司系统司法资源和企事业单位的条件, 开展学生实习、庭审观摩、模拟法庭、企业法务处理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及疑难案例研究、司法解释论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保证学生能深入基层、深入到公检法司和企业各部门、深入到法律事务一线, 最终实现广西法学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二) 建设原则

1.“订单式”培养原则[4]。广西经济发展, 社会法律实践需要什么类型的法律人才, 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2.共享共进原则。建设过程中, 学校利用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等设施, 为共建单位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做到优势互补, 通过共建与合作实现“双赢”。

3.平衡布点原则。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学的复杂性, 不同的部门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那种妄图“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是一种惰性思维。法律人才的需求主要在公检法司、党政、人大、政协等机关、律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法务部门, 实践基地的分布也应该涵盖这些部门, 避免以往只注重公检法、政府门和律所的做法。

4.开放性原则。建设要秉承开放原则, 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与社会共享。积极吸收、借鉴各校或其他单位建设的优秀成果, 将基地建设方案及规划征求各方意见, 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投入基地建设之中。

(三) 建设思路

从全国情况看, 法律人才的培养结构性缺陷明显:一方面是中低水平的法律人才供大于求, 法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是高水平的法律人才严重缺乏。前沿学科 (如信息产业、物联网) 法学研究人员稀缺;公检法系统能够高质量地断案、审案、破案的人才短缺;国际谈判、涉外法律事务、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法律人才极为短缺;跨专业 (如医疗纠纷、专利、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产业保护) 复合型法律人才短缺。

1.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和高端涉外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检察官、法官、律师、职业法律人为目标, 可选择高院、区检、中院、市检、边境法检系统 (如崇左市法院检察院) 和涉外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作为校外实践基地。

2.适应广西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法律功底扎实, 精通民族事务、懂得民族习惯、热心民族事务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可选择民族地区法院、检察院、党政机关、人大、律所作为实践基地。

(四) 建设内容

1.管理机构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的设置结合学校和共建单位的优势进行, 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设立“法学教育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的管理机构, 成员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 负责对基地工作的方向、工作重点进行把握, 审核构建“校外法学实践基地”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 审核中心各项管理机制、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 指导基地的各项工作。实习指导小组由学院、共建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学工组成。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选派制度:实施“双师互聘制”, 制定教师选派制度, 实现共建单位之间优秀教师与业务骨干的遴选, 指导教师由共建双方共同选派。学院选送优秀骨干教师赴共建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共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作为学院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工作。

教师培植计划:实施实践指导教师讲习制, 法学院派遣教学骨干为实践基地提供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 共建单位则派遣义务骨干担任法学院兼职教师开设法律实务讲座, 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双方的培训与进修, 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 依照师资初选、培训入职、考核调整和强化提升四阶段, 分步骤定期进行教师培训, 提高教学水平。

3.质量监控建设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法学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法学教育实践基地指导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开放实施细则》、《学生进基地实习的程序办法》、《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办法》、《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人员岗位职责》、《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仪器设备维护及使用管理办法》、《法学教育实践基地档案管理办法》、《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安全制度》等。

规范培养过程:改革考核方式。每个实践基地确定两名学生负责人, 要求他们每天向带队教师汇报本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撰写不低于3000字的实习报告, 作为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之一。在作业、测试、考试的评判上坚持以平时表现作为评分依据。最终评分时坚持“双导师制”, 即学生的实践性课程的分数由三部分构成:院内指导教师评分占总成绩30%, 校外的指导教师评分占总成绩50%, 带队教师评分占总成绩20%, 尽量保证实践性课程分数确定的公正性。实行突出表现奖励制,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突出表现, 如参与处理、代理实案, 表现较强专业水平的;参与起诉、审理实案, 工作得到法官、检察官充分肯定的等, 在最终成绩评定时给予加分或升级的奖励。在实践中得到校外指导老师和合作办案人员的充分肯定, 并一致推荐的, 成绩直接评为优秀。

三、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展望

近期校外法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中国当代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有许多并非法官所需要的, 而法官急需的又并非法学院所能提供”“我国目前法学院的知识严重落后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等现实而急迫的问题。远期实践基地建设所要解决应该是法学知识和法学理论的“本土化[5]”, “法治道路中国化和推动法学理论实践化”的问题。由于我国法律体系脱胎于西方, 天生具有西方文化的风骨。但我们要牢记的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中国法律人即使对于西方法治文明烂熟于心, 若不了解中国国情, 不能从国内实际出发思考法律问题提出法律对策, 绝难承担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6]所以, 法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坚决摈弃那种用西方法学理论来阉割、剪裁中国社会经验的做法, 将西方法学理论及其经验融入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脉络中去, 不能再是“西化”而应是“化西”。这样的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才是我们最终应该建设的实践基地, 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所倡导的法律实践基地。

摘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了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建设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其应有之义。法学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广西法学院校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 怎样建设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是文中研究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法学实践基地,建设,法律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陈家宏, 邓君韬.工科优势背景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法学教育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S1) :114.

[2] 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14.

[3]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hljnews.cn/fou_jiaoyu/2012-04/25/content_1258524.htm, 2014-02-18.

[4] 百度百科.订单式培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91159.htm?fr=aladdin, 2014-09-18.

[5] 魏建国.法学研究的实践化与本土化转向-“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所开放出来的学理更新[J].社会科学辑刊, 2013 (3) :82.

[6] 阳建勋.浅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六大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0) :125.

上一篇:从多角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ICU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