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2023-03-0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省局直属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财政审计局负责对山水城直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三条:财政审计局根据当年内部审计计划派出审计组,审计组可由机关专职审计人员和熟悉财务工作的人员组成,也可聘请中介机构专业审计人员。 第四条:审计组的主要职责:

(一)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三)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报经领导批准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四)提出改进财务管理,提高效益,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建议。

(五)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人员,向领导提出追究其责任的建议。

(六)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事项移送监察室进一步审理。 第五条: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题审计。

第八条:内部财务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八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收入是否真实、合法;

(二)财务支出是否遵循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列支手续是否完备;

(三)银行开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储蓄存款、公款私存行为和多头开户;

(四)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和使用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存量是否真实,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购建、调拨、报废和处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

(五)有关财务收支的其他问题。 第九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程序

(一)实施审计前10日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二)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核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部门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三)审计终了,提出审计报告。

第十条:山水城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离任前,必须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一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对本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应负的责任;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对本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应负的责任;

(三)重大经济事项进行调查研究、论证、集体讨论情况;对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后果应负的责任; (四)重大问题反映、报告情况;对本单位财务数据及有关重大经济问题的报告失实、延误应负的责任; (五)个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情况; (六)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十二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程序 (一)对山水城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人事处提出建议,报局领导审批后实施; (二)财政审计局在接到人事处建议15日内,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3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接到审计通知后,应当向审计组真实、完整的提供下列资料:

1、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2、内部管理制度及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情况;

3、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

4、资产情况;

5、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四)审计组在审计结束后,提出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专题审计是财务处根据管委会领导批示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对某些问题进行的审计。专题审计的程序和方式按照内部财务审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被审计单位必须与财政审计局派出的审计组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内部审计结果。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结果是指内部审计终结后,按规定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等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内部审计报告;

(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三)内部审计意见;

(四)内部审计决定

(五)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事项。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结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遵循公正、合法、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和建议。

第十八条:审计报告应当在审计终了15日内提出,并向被审单位征求意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同时征求被审单位负责人本人的意见后,报局领导审阅。

第十九条:被审单位自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限期未提出的,视同无异议。

第二十条:财政审计局根据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程度,分别作出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报经本单位领导批准,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

第二十一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报经管委会领导批准后,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并抄送被审单位负责人本人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二条:被审单位应当在接到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3个月内,向财务处书面报告执行情况(附被查出问题纠正的相关实证资料)。 第二十三条:审计发现的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应及时报管委会领导,经批准后移送监察室处理。

第二十四条:财政审计局向监察室移送审计事项时,应当将“审计结果移送处理书”(格式见附件)及相关证据一同移送。

第二十五条:监察室应将移送事项的审理结果向财政审计局反馈,以便财政审计局将审计情况完整归入审计档案。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由财政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单位内部现金管理制度

一、内部现金管理制度

1.钱账分管制

钱账分管即是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一方面非出纳员不得经管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另一方面,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但是,也不是说出纳员不能管理任何账。出纳员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的同时,兼登记现金日记账和编制现金日报表,由会计员登记现金总账。也有的单位由出纳员登记现金总账和日记账,出纳人员编制现金日报表。

2.现金开支审批

现金开支审批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开支范围

各单位应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确定现金开支范围。如,职工工资、个人劳动报酬,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差旅费,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

(2)制定各种报销凭证,规定报销手续和办法一般单位是由单位领导在报销凭证上签章,交会计人员登录作会计分录,最后交由出纳人员付款。

(3)确定各种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各单位规定不尽相同。出纳员应根据按规定权限审核批准并签章的付款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办理现金付款业务。没有经过审批并签章,或者超越规定审批权限的,出纳员不予付款。

3.日清月结制度

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按日清理是指出纳员应对当日的经济业务进行清理,全部登记日记账,结出库存现金账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地重点数核对相符。它包括以下几点:

(1)清理各种现金收付款凭证,看看单证是否相符也就是说各种收付款凭证所填写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一致;同时还要检查每张单证是否已经盖齐“收讫”“付讫”的戳记。

(2)登记和清理日记账

将当日发生的所有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在此基础上,看看账证是否相符,即现金日记账所登记的内容、金额与收、付款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一致。清理完毕后,结出现金日记账的当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

(3)现金盘点

出纳员应按券别(如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分别清点其数量,然后加总,即可得出当日现金的实存数。将盘存得出的实存数和账面余额进行核对,看两者是否相符。如发现有长款或短款,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所谓长款,指现金实存数大于账存数;所谓短款,是指实存数小于账面余额。如果经查明长款属于记账错误、丢失单据等,应及时更正错账或补办手续,如属少付他人则应查明退还原主,如果确实无法退还,应经过一定审批手续可以作为单位的收益;属于短款如查明属于记账错误应及时更正错账;如果属于出纳员工作疏忽或业务水平问题,一般应按规定的由过失人赔偿。

(4)按规定实际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库存现金限额如实际库存现金超过库存限额,则出纳员应将超过部分及时送存银行;如果实际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则应及时补提现金。

4.现金清查制度

由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情况进行清查盘点,重点放在账款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私借公款、有无挪用公款、有无账外资金等违纪

违法行为上。

一般来说,现金清查多采用突击盘点方法,不预先通知出纳员,以防预先做手脚,盘点时间

最好在一天业务没有开始之前或一天业务结束后,由出纳员将截止清查时现金收付账项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账面余额。这样可以避免干扰正常的业务。清查时出纳员应始终在场,并给予积极的配合。清查结束后,应由清查人填制“现金清查盘点报告表”,填列账存、实存以及溢余或短缺金额,并说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或负责人进行处理。

5.现金保管制度

现金保管制度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1)超过库存限额以外的现金应在下班前送存银行。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

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2)为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除工作时间需要的小量备用金可放在出纳员的抽屉内,其余则

应放入出纳专用的保险柜内,不得随意存放。

(3)限额内的库存现金当日核对清楚后,一律放在保险柜内,不得放在办公桌内过夜。

(4)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以防止有关人员利用公款私存取得利息收入,也防止单位利用公款私存形成账外小金库。银行一旦发现公款私存,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冻结单位现金支付。

(5)库存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纸币的票面金额和铸币的币面金额,以及整数(即大数)

和零数(即小数)分类保管。

纸币一定要打开铺平存放、并按照纸币的票面金额,以每一百张为一把,每十把一捆扎好。

凡是成把、成捆的纸币即为整数(即大数),均应放在保险柜内保管,随用随取;凡不成把的纸币视为零数(或小数),也要按照票面金额,每十张为一扎,分别用曲别针别好,放在传票箱内或抽屉内,一定要存放整齐,秩序井然。

铸币也是按照币面金额,以每一百枚为一卷,每十枚为一捆,同样将成捆、成卷的铸币放

在保险柜内保管,随用随取;不成卷的铸币,应按照不同币面金额,分别存放在特别的卡数器内。

6.保险柜的管理使用

各单位都配备有专用保险柜,专门存放现金,各种有价证券,银行票据,印章及其他出纳票

据。一般来说保险柜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险柜的管理

保险柜一般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授权,由出纳员负责管理使用。

(2)保险柜钥匙的配备

保险柜要配备两把钥匙,一把由出纳员保管,供出纳员日常工作开启使用;另一把交由保

卫部门封存,或由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负责保管,以备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开启使用。出纳员不能将保险柜钥匙交由他人代为保管。

(3)保险柜的开启

保险柜只能由出纳员开启使用,非出纳员不得开启保险柜。如果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

(科、股)长需要对出纳员工作进行检查,如检查库存现金限额、核对实际库存现金数额,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开启保险柜的,应按规定的程序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开启,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开启由出纳员掌管使用的保险柜。

(4)财物的保管

每日终了后,出纳员应将其使用的空白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银钱收据、印

章等放入保险柜内。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应设置和登记现金日记账,其他有价证券、存折、票据等应按种类造册登记,贵重物品应按种类设置备查簿登记其质量、重量、金额等,所有财物应与账簿记录核对相符。按规定,保险柜内不得存放私人财物。

(5)保险柜密码

出纳员应将自己保管使用的保险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以防为他人利用。出纳员调动岗位,新出纳员应更换使用新的密码。

(6)保险柜的维护

保险柜应放置在隐蔽、干燥之处,注意通风、防湿、防潮、防虫和防鼠;保险柜外要经常擦干净,保险柜内财物应保持整洁卫生、存放整齐。一旦保险柜发生故障,应到公安机关指定的维修点进行修理,以防泄密或失盗。

(7)保险柜被盗的处理

出纳员发现保险柜被盗后应保护好现场,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待公安机关勘查现场时才能清理财物被盗情况。节假日满两天以上或出纳员离开两天以上没有派人代其工作的,应在保险柜锁孔处贴上封条,出纳员到位工作时揭封。如发现封条被撕掉或锁孔处被弄坏,也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报告,以使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及时查清情况,防止不法分子进一步作案。

二、内部现金管理的原则

1、收付合法原则

收付合法原则,是指各单位在收付现金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这里所说的合法有两层涵义:一是现金的来源和使用必须合法;二是现金收付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2、钱账分管原则

钱账分管原则,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它是指经管现金的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经营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登记工作的会计人员,不得兼管出纳账登记工作、现金的收付工作和现金的保管工作。为保护现金的安全,会计工作岗位要有明确的分工,在财会部门内部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这样便于相互核对账面,防止贪污盗窃和错账差款的发生。

3、收付两清原则

为了避免在现金收付过程中发生差错,防止收付发生长、短款,现金收付时要做到复核,不论工作多忙、金额大小或对象熟生,出纳人员对收付的现金都要进行复核或由另外一名会计人员复核,切实做到现金收付不出差错;要做到收付款当面点清,对来财会部门取交现金的人员,要督促他们当面点清,如有差错当面解决,以保证收付两清。

4、日清月结原则

日清月结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避免长账和短账的重要措施。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即对每日发生的现金收付业务,要记入现金日记账,结出每天的库存现金余额,并把账@现金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余额核对,保证账实相符。现金日记账每月至少结一次账,业务多的可十天或半月定期结一次账,并与其他有关账面核对,看账是否相符。

第三篇: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摘 要】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事业单位只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目前,我国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科学事业单位迫切要求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指出了科学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由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科学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健全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科学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其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科学事业单位正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但整体而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相对落后,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其功能的发挥,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内控意识相对淡薄,控制环境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了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基础。目前,科学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大都不够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或是对内部控制有片面的了解。有些认为应重事业发展,内部管理是次要的;有些认为单位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安排,只要编制好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就可以了,以致出现经费支出失控的现象;还有些认为单位的财务有财务部门把关,内部控制就可有可无了等等。因此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明显滞后。

2.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4年1月1日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虽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建立,但许多科学事业单位迄今为止也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1)不相容岗位未能有效的分离。比如,有些单位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等,存在不合理兼岗现象。(2)未实行授权审批控制或是授权不明确。对一些重大的业务和事项,未能较好地实行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3)票据、印鉴管理混乱。单位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等未按规定程序建立相应台账;对票据的使用缺乏抽查制度;有的单位甚至将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及票据交由一人保管等。(4)未能实行关键岗位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5)预算控制相对弱化。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缺乏刚性。(6)监督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3.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大多数科学事业单位都有财务管理岗位或机构,也都设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但是不够全面和科学,具体主要表现在:(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2)资金管理混乱,经费支出渠道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3)现金管理混乱,大额支付现金,坐支现金,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等。(4)实物资产管理混乱,重购买、轻管理。(5)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严格,导致原始资料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随意性大,编制财务报告不合法、不真实等。(6)经费支出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会计人员审核不严,但凡有相关审批人员签字,就予以报销。

4.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力比较低,他们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工作只能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至于较高要求的会计分析,财务管理无法做到。即使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财务工作人员,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过于陈旧,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还好,目前科学事业单位正在改善这个情况。

5.内部审计工作薄弱,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工作一直是科学事业单位的薄弱环节,许多单位领导缺乏内部控制知识,把内部控制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缺少一定的独立性。2014年我国才正式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一些单位没有正式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由于检查与考核机制的缺乏,使内控的执行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审计部门作为监督机构,大多偏重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较少对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

二、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增强单位负责人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要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进一步明确其责任。内部控制建设能否有效开展,首先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态度。单位负责人要增强内控意识,充分了解内控的重要性,针对单位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同时,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建设好一支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的、思想业务素质好的人才队伍,培养全体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内控环境,以利于产生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如果单位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强,或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再好的内控制度也得不到落实。以G单位为例,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所长办公会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套适合研究所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确保研究所内控制度建立的完整有效,专门成立了以分管所领导为领导小组组长,全所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内控建设工作。

2.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控制体系

按照《规范》要求,分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财务、内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

一是要确定什么样的岗位是不相容职务,二是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限,令不相容的岗位能够互相约束、互相监督,达到权力制衡的结果。G单位制定内控制度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安排每个岗位,并为每个岗位编写岗位责任书,明确每个岗位的权利义务并由相应人员签字确认,以做到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稽核检查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授权审批控制

G单位在确定审批权限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审批人根据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授权审批控制对事不对人,不越权授权,授权适度。授权批准的层次根据管理和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保证各管理层有权有责,避免越级审批。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实行单位集体决策审批。

(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作为一种内部控制方法,是要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

①科学编制预算。G单位结合实际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法规合理编制预算,尽量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开展经济活动前先申请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不能开展经济活动。

②加强预算执行力。对于项目的过程管理也应进行严格的监控,每个项目专人负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把握项目执行的重点环节、重要阶段与拟输出的工作产品,最终实现科研项目的精确、高效管控,逐步提升项目完成率。

③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2014年,G单位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研究所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对内预算由编制型预算转变为管理型预算。通过预算指标的制定以及实现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以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将预算指标分解细化。对事业部以结余指标作为考核,对职能部门以费用指标作为考核,预算管理通过对比当年预算数与决算数实现考核。通过预算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做到控制成本,节约费用,最终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结余。

(4)收支业务控制

单位应明确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收入业务,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加强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支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各项收入,按照规定开具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的适用范围,严防票据管理失控。建立健全支出业务的相关制度,明确各支出事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G单位对三公经费及会议、差旅和培训费等支出事项更是严格规定,并对当年预算数总额控制。加强支出审批和审核控制,特别强调减少现金的大量流入和流出,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

(5)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单位应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在政府采购业务中的责任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G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由指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所购物品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6)资产控制

单位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现金、银行账户、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是内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G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资产的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同时,根究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7)建设项目控制

建设项目控制主要涉及项目立项审批的科学合理和手续的完备、招投标的合法性、项目投资的合理性、项目资金结算的合法合规和竣工验收的完整合规等内容。G单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竣工决算报告等审核,由单位内部的相关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来进行并出具评审意见。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的规定进行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合同评审程序,加强建设过程的控制。项目竣工后,做好竣工验收和资产移交工作。在项目的执行中,发挥审计的作用,达到内控的要求,项目最终结算价以审计定价为依据,可以压缩造价,节约投资。

(8)合同控制

G单位明确单位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单位的合同实行审核把关、统一管理,确保签订合同的格式、内容合法合规,符合单位利益。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超越权限签署合同。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方面在对相关会计岗位的人员配备上,应当配备相应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会计岗位不应成为单位其他部门引进人才的照顾性岗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抓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首先,每年一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应沦为一种形式,继续教育组织部门在抓好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的培训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其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最后,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4.加强审计功能,完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单位负责人的支持和重视。G单位的单位负责人直接分管审计处。而且,从2012年起,G单位将原设立于纪检监察部门的内审机构,独立开来,设立了审计处,更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发挥内审职能。

三、总结

建立与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如何设计出一套真正符合科学事业单位实际的、科学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对科学事业单位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科技强警”是G单位多年来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有效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科技强警”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荣凤云,弓淑芬.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热带农业工程,2011(05).

[2] 杨长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财务与会计导刊上半月(实务),2014(02).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教材

重庆市XX 学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货币资金控制规范要求制定本内部控制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货币资金,是指本校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 本规范在本校行政管辖范围内使用,校办产业和附属部门一并执行。

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四条 本校建立的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中,包括以下不相容岗位,各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包括:

(一)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由校领导负责,预算到各中层部门的货币资金,有中层部门负责人执行;

(二)货币资金统一由校财务部出纳人员保管,会计部负责盘点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由会计人员负责与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

第五条 本校配备专任出纳人员办理的货币资金结算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货币资金的收付,存取货币资金,往来结算,登记日记账,每日清点现金。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出纳人员每五年轮换一次。 本校负责预算内资金核算的会计人员岗位,每五年内进行岗位轮换。

第六条 本校货币资金实行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本校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的原始证明,如经济合同、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校级负责纪检的领导和审计部门。涉及领导人员的,应当向主管教委报告。

(三)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重点是: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本校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等相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七条 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不得接触货币资金。

第三章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

第八条 本校现金库存实行限额管理,基本限额为60000元,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第九条 本校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开支范围只能针对个人和未在银行开设账户的个体劳务人员,对其他单位的收支在1000元以上的结算事项一律转账。现金开支中,属于职工薪酬部分,一律以个人所得税后金额结算。

第十条 本校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本校因公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所有借出款项,按照一事一报要求报账,个人借出差费一次不得超过6000元,出国借款应当经过上级审批,按照审批要求借款。

第十一条 本校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校办产业也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集中收付制度,但可以设置报账员,设立不超过30000元的限额备用金。

第十二条 本校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学校统一在工商银行(某支行)开立基本存款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校办产业在报请学校批准后,可以在当地开立临时存款户。禁止本校内设的管理部门自行开立银行账户。

会计部门每半年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未经审批擅自开立银行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等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每月26日由会计部安排人员核对银行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指派对账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审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出纳人员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

第十四条 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应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围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

十五条 出纳每日必须清点现金,进行当日核对;会计部每季度末最后一月30日盘点现金一次,每季度不定期地盘点现金两次,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第四章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第十六条 本校对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规定如下:各种票据统一由财务部购买和保管;出纳领用、退回时严格登记票据种类,号码,并签章;对背书转让、注销等有经办人员严格登记,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校内行政事业性收据视同重要票据管理。本校设立专门的账薄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

结算中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得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空头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不得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先作报废处理(加盖“作废”样章)并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先由责任人员申请,财务部负责人审核,校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销毁,并作全程映像记录和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第十七条 本校对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财务部长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特别不能将全部印章交由出纳人员一个人保管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所有使用财务专用章的事项,必须由经办人登记用章情况。

第五章 监督与激励

第十八条 以上规范的执行的监督要求是:总体规范的执行,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对规范执行中的具体技术标准的监督,由学校审计部长负责;具体控制标准的执行,由财务部部长负责。监督部门和人员每年应对监督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涉及部门和人员责任的,按照学校考核办法的规定执行。对执行规范良好的部门和人员,按照考核办法激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规范的解释权为校分管财务负责人。 第二十条 本规范与2009年1月1日执行

某 学校(公章) 2008年12月20日

第五篇: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看,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是吸收和借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上一篇: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下一篇:使用材料用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