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习语文的收获

2022-08-27

第一篇:谈谈学习语文的收获

谈谈学习语文课程教学论的两点收获语文课程教学论文(模版)

中国有句话叫“真正的觉悟,是从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开始”。作为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总是有点自己的看法吧。我想大多数人在接触教育学、课程教学论、教师技能等各种专业系统的知识之前,都有各种零碎不全的看法,都以为自己懂点什么。但是接触之后才会发现,先前的认识、看法多么浅显无知,因为没有学习过系统的知识是认识不到其中的区别的。像我本人以前老还觉得自己不错,至少不太差。现在才明白,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缺乏,眼界多么狭小。下面就来谈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教学论之后的意识改变、认识收获。

一、 情感教育也要重视母语训练的重要性 自从确立了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评价和教学建议”,新的课程改革层出不穷。但是好像各种改革都或多或少存在偏颇,总是忽略“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内容。比如对我们母语口语的训练缺乏,对语感教学的忽视,偏重于空洞的说教学生体验感情,体验文章主旨思想。但是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对母语的熟悉足可以让我们熟络的了解文章大意,但是具体品味文章不建立在品评语言、斟酌词句上,不通过对语言的琢磨而去大谈体验文章内涵,不是好笑么?囫囵吞枣还想品出枣心的味道,那是满嘴乱渣!

回顾这么多年的读书生涯,真正课堂上的母语训练连英语训练力度都不及,英语还天天晨读晚读,单词、口语、语法一路大开国人“金口”。倒是语文,因为生长在这个母语国度,往往就忽略了对语文中“语”的训练。我想如果真能做到英语那般,恐怕唐诗宋词什么的早就拿下了,甚至押韵作诗也不在话下了吧。这真是语文教学的尴尬和悲哀啊,母语尚未学好,没能理解,英语成绩又能有多好呢,可想而知。

语感教学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感悟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语感教学环境中,能够强化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体验。而且借助学生对母语环境的熟悉这一优势,教师可以带动学生寻找“自我”,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体验感。体验文章,体验情感,成为言语作品意义与内蕴的主动追求者。这不就是课程改革梦寐以求的目标吗,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这些可都不是说着玩的,确实经历过真是验证,才让我彻底相信,母语训练补课忽视! 记得观看优秀教学视频——《给予树》时,那种教学模式带给我的感动和思索,真的不一般。视频中的老师教授的是小学生课文,居然凭着简单的几个词语,反复诵读“什么都没有”,“默默无语”、、、帮助学生挖掘出那么多的情感要素!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所蕴含的人物性格、品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达到对学生的道德审美教育、情感价值教育等目标。虽然只是小学生,虽然学习的是一篇简单的课文,但是从中挖掘、汲取的知识,远远不是传统教育分析课文段落层次、总结写作手法所能比拟的,而且外延延伸到情感层面根本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也正是新课改标准千叮咛万嘱咐要实现的目标。简直太佩服中国语言的奥秘无穷了,字里行间都是感情,句句话都能折射出视角灿烂的一面。呵,完全归功于对语言的玩味、品读。诵读吟咏,依据语境涵咏品味,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奠定了正确品味文章的基础,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对于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起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谈谈我的课改学习收获感受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但还是要进行下去,因为以后的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这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课堂教学改革是将来教育教学必然趋势!我们的学生中有不少的基础知识都很差,基本的技能也不好,学习的积极性一般都不高,整体学习的氛围不浓厚,探究问题的兴趣不高。所以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很难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一、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困难多

课改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注重在学生的预习交流,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课堂教学特点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要少而精。然后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但课改确实值得农村学校去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都要与新课改的理念相符,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但还是要进行下去,因为以后的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这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二、农村高中课堂实验教学“打折”

1.客观实验条件的限制

首先,是有些实验的实施受实验材料的制约。许多实验要求使用不同的材料,因此只能在实验前有限的时间内购买和保存材料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农村高中在化学实验经费上的不足,药品得不到保障,课外实验开展不起来。

其次,实验设备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这是许多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缺乏以后新课程必备实验器材,实验开设将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2、高考功利性太强,为应试而教

就以高中化学教学往往直接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老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高考的功利性,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甚至把“做”化学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从应试层面来看,对一些识记性内容的掌握并不一定要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时通过考前突击,完全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由于高考应试的功利心理,导致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时,只要求机械记忆仪器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和结论,把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变成僵死呆板的条条,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时的个性思维。

三、课堂教学改革下的学生作业布置

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作业布置应由统

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

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

1.层次性:现在课堂教学改革要承认学生差异,力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而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如开办“作业超市”,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同学生的化学能力都得到展示。2.合作性:学会合作已经成现代人必需要求。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四、课改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次课改是以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特点为方向,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们的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按照学习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以往课本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而是以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的局限,尽可能地体现高中教育是为学生发展打基础的功能。 通过对学科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素养。总的看来,这次课改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课堂上对单

一、强调文理分科的传统有好大的冲击,但时代在快速

发展,现行的高中教育明显有点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所以课改是必须的,新的课程要立足于高中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体现高中生发展的特征,突出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为促进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五、课改是认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又在体验中发展

在课改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后的教育要求老师们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自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教育育人的本质。以往我们的教学多以听讲、看书、做作业和考试为手段,这显然不可能达到新课改的目标,只有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们在探究中获得认知、体验;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在这轮课堂教学改革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多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状态,打破学生对书本、权威、老师的迷信与盲从,鼓励他们向书本,注重培养和发展创新性思维,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己,个人的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这种变革,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每个学

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从而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应该是以后课改的发展方向吧!

第三篇:谈谈学习《食品安全概论》后的收获和感想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食品,自然也离不开食品安全。本学期对《食品安全概论》的学习,使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总结了不少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1、火锅口水油危害多

咱们都很熟悉,那一锅红亮亮的底料端上来,看上去诱人,吃起来美味,感觉就是一个字“爽”!不过,咱们吃归吃,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去打听这好看又好吃的油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就算你去问了,人家店家可能会说,这是多少年多少年的“老油”,所以味道好;也许还会说,这是我们的独家配方,或者,这是商业机密。这油亮亮的底料下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机密”呢?

所谓的“机密”,其实就是口水油。所谓口水油,就是酒店工作人员将客人吃剩下残羹剩饭回收,撇出剩菜里的油,因为已经混入了客人的口水,故名。口水油是在客人用完餐以后,剩余的这些油经过过滤,漂洗以后重新使用,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如果客人之中有人患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就会通过这些食物进行流行和传播,„口水油‟实际上是食用油经过高温后脂肪发生裂解,经过反复的高温,反复的裂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人吃了以后或者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非常可能导致一些癌症。”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口水油不卫生,还要去用口水油呢。一名火锅店老板道出了真相,火锅锅底的成本至少20元,而现在的火锅店只收15元甚至更少的锅底费,如果这样做生意,店铺必然亏损严重,所以必须采用口水油降低用料成本,保证不亏。

了解了口水油的真相,我们才知道,原来外表光鲜,吃起来味道可口的火锅竟然存在如此之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在今后吃火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不是一锅口水油。

2、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 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由于转基因生物是人工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自然条件下培育,是否会对其他物种的生长造成破性的影响,这一点也不得而知。

从对转基因食品的食品的学习中,我们发现,转基因食品本身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由于现在的科学家对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所以,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在今后外出购买食品的过程中我们要慎重对待转基因食品。

3、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大多数人都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是指在饮食上存在不科学、规律、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忙碌的社会,现代人已经没有时间自行准备午餐,只能利用方便的快餐来饱腹。然而快餐虽然方便,但却因无法考虑到营养的均衡摄取以及环境卫生的问题。长期下来,可能会造成肥胖、营养失调或是面部长满红刺,更可能埋下乙肝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隐患。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吃得过少、吃得过多、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运动后喝大量的饮料,吃的过咸、过度酗酒等等。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小问题,年轻人身体很健康,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必定会为身体健康留下隐患,等到老了的时候再后悔就真的来不及了。

那么如何改掉这些坏的饮食习惯呢?大多数人做事情都会妄想一步到位,但事情并如意。尤其是改变坏习惯这件事,不要怕自己进步想乌龟一样慢,往往慢一些才能使自己适应得更好,也就不会反弹。一次只改变一件事情就够了,比如以下这些:从今天开始,每天用一份营养早餐开始今天的生活。从今天开始,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睡眠食品)时间,因为疲乏也可能导致饮食过度。从今天开始,坐在桌子前认认真真地用餐,禁止边看书或者边看电视边用餐。从今天开始,在饿的时候在心里扮演导师指导自己用餐和挑选食物,在饱的时候喊停。从今天开始,正餐分量减少20%,不能再多加一份。从今天开始,喝低脂奶。从今天开始,多喝水,少喝饮料。到商场买食物,应当阅读食物包装的标签,对成分有一定了解,控制入嘴的食物热量。做饮食日志也是个监督自己的好方法,不少人从中受益。

通过对《食品安全概论》的学习,让我更加注重对待“吃”如何吃才算安全,才算健康如何食物搭配才更有营养,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哪些食物较为安全,例如以前自己很爱吃米线、土豆粉、凉皮、麻辣烫可是自从学习了食品安全我开始很少吃了。什么都有毒,很不放心。油炸食物更是很少吃,那些油重复使用很多遍早已经产生了致癌物质,我不可能去吃它,而且脂肪含量很高。对爱吃的豆芽也是很少吃了害怕是黑心的商家加了硫磺和过量的添加剂制作出来的,若是自家买吃我会选购带根的豆芽,我知道无根的不安全。庆幸的是自己学习了食品安全,在实际生活中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不然我会在超市选购食用油的时候被广告和特价优惠诱惑而选购了不安全的食用油。这也算是学以致用吧。还有很多就不在一一叙说了,在实际生活更好的应用、努力做到让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吃的更安全、更健康。

第四篇:联系工作实际谈谈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最大收获和体会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与控制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工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的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学习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课程中,具体案例的分析,对于我应用管理学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我日常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案例:甲、乙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企业并在一间科室工作,两人的工资也被定在同一档次:每月1000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200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1500元。甲拿到1200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1500元后,则非常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比过去低,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现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300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而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能力强、贡献大,应及时对甲做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乙的能力与贡献判断失误,应及时、果断的纠正失误,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资标准。

很多案例中霍桑实验也是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不管是管理心理学,还是管理学,甚至工作分析等课程,都提到这个实验。霍桑实验的重大贡献之一,是把心理学研究方法全面引入管理领域。访谈实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管理中的许多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 过去,人们认为主观就是主观,客观就是客观,人总不会把客观没有的事情凭借主观印象变成事实,但霍桑访谈对此有了新的值得探讨的资料。 管理活动中,找准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问题找不准,就像医生诊

断错误,哪怕是用最好的药也不能治病。作为管理人员,面对事关员工的一些现象,必须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证下药。倾听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前不久听说,中国曾经有大学生因为学校晚上12点以后宿舍停电,他们要看足球世界杯比赛而骚动抗议。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弄清楚,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难道真正是因为看足球吗?就事论事式的解决问题,并不能真正改善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举一反三,类似的现象在各企业甚至政府都是十分常见的。

而把心理学运用到管理学里面,则是一种突破。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作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行为以达到工作目标。管理者在组织中完成他们的工作。 法约尔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今天,这些职能被简化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者的角色有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角色。管理不是一门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学问,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不完美,每一个充满这样那样缺点的人,都能掌握的学问。用管理学大师杜拉克的话来说:“如果一个组织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组织必须有这样一个形式:在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领导集体领导下能够正常地运行。”换句话说,管理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通过它让一群平常的人做出不平常的事情来。管理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普通人发挥不同寻常的效率,而不是如何找到绝无仅有的天才。如果我们放弃那些盘踞在我们大脑中的错误观念,自己来判断一下我们周围的成功(以及失败的)管理者,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企业家、管理者的成功和智商高低并不成正比。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我中学同学里最成功的企业家不是考分最高、学习成绩最好的几位,而是当时最不受教师喜欢、重视的几位。

同样,一个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的,对成功也不是关键。我见过一些外向、善于言辞、善于沟通的成功的管理者,也见过不少外向而失败的管理者。同样,我也见过不少内向却有极大领导力和号召力的管理者。

很多人把个人魅力当作成功管理者的前提条件。但如果我们睁开眼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一大批毫不起眼的、毫无魅力可言的、却极其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照“第五级管理”研究者的说法,恰恰是后一类人更容易取得成就,因为他们具备了取得成功的两个基本心理素质:一方面他们是极其谦虚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极其坚定、坚持之人。所以,我们不应去寻找天才,不应去关心这些人是谁,他们的特质、性格、秉性如何,而是关心他们如何做事情,他们做事情的时候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把事情做正确。

那么,有效管理者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拿产品的质量标准作一个比较,我们更严格的问题是:管理的质量标准是什么?我们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效率(efficiency)。经济学家给它的定义是“相同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或者“用最少的投入取得相同的产出”。换句我们常人能弄明白的话就是:“把事情做正确。”

如何把事情做正确?我们通常通过关注做事情的过程,关注每一个细节。如果我们处处都把好关,那么产出自然是最高的。但就管理而言,这是一个错误的质量标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质量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样一个标准让管理者把眼光放在细节,而不是管理的更为本质的目的:效果。

效果是什么?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结果,就是我们做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是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有一则寓言是这样将的阿拉伯国家有一个传说中像阿凡提一样的机智、神奇的人物,叫Nasrudin。Nasrudin和当地的大富翁一起在市场上卖驴。大富翁的价格是500元一头Nasrudin水了许多。

Nasrudin却变得越来越富有。大富翁不得已,设宴招待Nasrudin,想把他灌醉后套出Nasrudin的秘密。机会终于来了,大富翁问喝得有些不知南北的Nasrudin:“我让农民免费给我的驴子提供粮草,也不付他们工钱,但我的成本还是降不下来,不得已每头驴卖500元。你怎么能做到每头驴卖80元还能够赚钱?” Nasrudin回答他:“你偷了农民的草料以及时间;我做得比你简单:我直接偷了驴子来卖。”

我们自然不应该学Nasrudin去偷驴。但要知道两者的区别在于:Nasrudin在做“正确”的事情。大富翁在试图把事情做正确。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段时间对管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里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立一个人是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我觉得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沟通: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而人与人的沟通有着很多特殊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交流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出现特殊的共同障碍。因此,不管是面对上司或下属,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事情进展顺利。

以上是我学了《管理心理学》以后的一些肤浅的归纳和心得。深深体会到管理心理学的博大性和必要性,以后将更加注意将管理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地聊学习了解,使之更好的为工作带来成功。

第五篇: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作者:段步武

卢惠平同学:

你好!

你向我索求语文学习方法,很遗憾,我不能为你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方法。现只就我过去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向你作个简单的介绍。

学习方法犹如登山之拐杖,龙舟之橹桨。有了它,在学习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一味苦干和蛮干,虽然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往往是得不偿失;再加上课程逐渐增多,要求不断提高,时间日益紧迫,更不能容许你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于学习方法,有很多人探讨过,前些年最受欢迎的是黎世法的《中学生的最优学习方法》,他归纳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即前后紧紧联系的八个学习环节: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我对这套学习方法很感兴趣。

我想,要搞好学习,前提之一就是学习目的要明确,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点决不容忽视。因为从现在来看,有很多人不明确学习目的是什么,在学校成天混日子,得过且过,根本没有前进动力。那么究竟你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自己的发

展空间,给自己创造更优裕的生活条件,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目的明确了,在学习中就不会处于被动状态,就会主动去钻研,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搞好学习的前提之二就是要有自信心。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在所处的群体中,绝不是“低能儿”,自己有能力赶上和超过别人。可悲的是,有的同学总认为自己比不上人家,先天条件没有人家的好,于是整日唉声叹气,沉浸在“自卑”的苦水之中,以至一事无成。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起自信心,不要消沉,不要悲观,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任何一个读书人,如果具备上述两点,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定能够学好的。

读书,就要开拓知识面,广泛涉猎。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小时候读书,有时连课本也没有,学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抓过升学率,在“开门办学”中度过少年时代。那时,我的求知欲十分旺盛,不管什么书(那个时代没有不健康的书)一见就看。记得我曾看过《封神演义》、《林海雪原》、《红旗谱》、《西游记》、《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高玉宝》、《创业》等长篇小说,后来还看过《红楼梦》、《牛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小说。虽然有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几乎都忘记了,但我可以敢说,它使我扩大了知识面,为我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你们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不必为无书学习而担心。由于课程多,时间又很紧,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去读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中考也是以教材为依据,因此,我们不能舍教材而求其他。其实,教

材内容就相当丰富,把教材吃透了,知识也就自然增多了,离开 了教材就是舍本逐末,一定不会有好效果。当然这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课外书藉了,如果多涉及一点课外知识,这比死守教材得益更多,事实上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课外得来的,那么看些什么书好呢?就语文这方面说,除了名著及一些优秀作品外,如《中学生学习报》、《作文通讯》、《优秀作文选》等等之类的书藉可多看一点,这对提高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多背(指记忆),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背,就是把一些优秀的文章熟记在心。为什么要背呢?原因很简单,我们要写作,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从何而来?从记忆中得来。要将人家的东西化为己有,就要借鉴人家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同学写作文,词不达意,语言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气,味同嚼蜡,原因就是记的东西太少了。我过去就曾背过一些东西,唐宋诗词,名家散文等什么都记。例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竣青的《秋色赋》,《老残游记》中的《大明湖》等等。记得我在读初一时,老师曾抄给我们一篇很长的文章,题目是《一代愚公绣山川》。究竟有多长呢?仿佛是密密麻麻十几页材料纸,我硬是把它全部背下来了。当然,这与有充足的时间有关,那时的学习量根本没有今天这么大。现在,我不主张你们像我过去那样出“傻劲”,但仍主张多背一点,尤其是课本上的一些好文章及精彩句段,一定要背下来。只有背的多,知识才积累的多,写起来也就不会为缺乏词汇而苦恼,为搜索枯肠而头痛了。当然背也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记硬背,

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也就是按照词、句、段之间的关系记忆,效果会更好。

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还要多做点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用脑记忆毕竟是有限的,有些东西看后不久便忘记了;或者书刊不是自己的,看后要归还人家,查找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就应该把有关内容摘录下来,可记录在摘记本或卡片上,便于日后查找,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资料。上课要做好笔记,在读自己的书时,可在书中圈圈点点,在重要的字词句段中做上各种符号,在个别地方可写上自己的评论或解释。在书上点画时可采用铅笔,以便今后将不正确的地方擦掉重写。此外,还可以剪报,将可裁剪的资料剪下来妥善保存。

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就必须多写。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就看一个人文章写的好坏;而要把文章写好,就必须多练笔。多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写作,是一个综合运用的过程,平时积累的词汇、掌握的素材,学到的写作方法等等均可汇集拢来,通过大脑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中,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写作水平就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改正缺点中提高的,如果不多写,怎么能找出差距,继续提高呢?值得注意的是,多写,不仅是指量的多少,重要的是每次写作都应认真对待,要把自己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现在有些同学片面地理解“多写”二字,认为写的文章越多,就越能提高能力。我说,如果只求“量”,不求“质”,是永远也提不高写作水平的。那么,怎样才是“求质”呢?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还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话告诉我们,写

完一篇文章后就要反复修改、润色,该增的增,该删的删,要舍得割爱。在“改”方面,鲁迅是我们的楷模。他写的《一件小事》曾改过三次,要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他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传说作者在草稿上,这个“绿”字,原来是“到、过、入、满”等字,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字把春天的江南美景和春风的关系巧妙地表达了出来。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人人皆知。这些伟人都这样重视修改,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呢?

在阅读和写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这就要养成勤查勤问的习惯。查,就是查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包括自己的摘记、裁报等),在查找中解决疑难。查,重要的是要做到一个“勤”字。问,是指问其他人,不论年纪大小,不论地位高低,只要是知道的,都可以问问他们。在知识面前,一定要虚心,不要不懂装懂。要牢记大圣人孔子的教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前面已经谈了一下写的重要性,下面再讲一点写些什么的问题。写什么呢?比如读了一篇文章后,可写一点读后感;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次报告、做了一次活动,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物,只要在心中占了一席之地,都可以写写。老师布置的大小作文是一定要写的。除此之外,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形式,在日记中可写耳闻目睹的,尤其可写个人的喜、怒、哀、惧、悲、愁、苦等。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东西可写,也能写好。

在语文学习中,有一种能力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听、说”

能力。“听”,指听别人“说”。有同学看戏、看电影、电视,只看不听,或不注重听,这是不好的。如果听的能力低了,那么听广播、听录音、听演讲,怎么能有好效果呢?如何“听”?就是要听人家说什么(内容),怎样说(如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说”,是指自己多“说话”。在生活中,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却少言寡语,原因就是说话能力有高有低。怎样练“说”呢?上课多发言,平时可讲点故事,多和别人交谈,积极参加演讲活动等等。总之,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

以上所讲的几点方法,归纳起来就是读(阅读)、背(记忆)、记(笔记)、写(写作)、听、说这几点。向你介绍,一方面满足你的要求,另一方面让你有所借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指明的是,这些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于你,决不能死搬硬套。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背”,可采用划表格,编歌儿等形象记忆法。俗话说,“千个和尚千个法”,学习也是这样,方法因人而异,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哪个人的学习方法是所有人完全能够接受的。再说,我讲的,不一定全部正确。

欢迎你向老师提意见或建议。另外,黎世法的学习方法,你如果有兴趣,我也可以向你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学习进步!

段老师

198

8、12

上一篇:团委纪检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提升培训教材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