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多采几罐“心理阳光”

2023-03-06

据某报报道, 一项调查显示, 某市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 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 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总会被社会各方面热切关注, 毋庸置疑, 孩子健康的心理的确需要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但和其接触最多、交往最密、相处最久的教师, 其心理更需要“阳光的照耀”。校长和其他学校管理者应该多采几罐“心理阳光”, 去呵护和保养教师的心理健康。否则, 他们忧郁、焦虑、愤懑等不良心理反应, 会自然反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上, 并迁移到学生身上。首先, 应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多采几罐“呵护的阳光”。校长和学校的其他管理者在各种培养、奖惩、评价等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上都应该充分尊重教师工作的独特性, 用有效的管理活动时刻呵护教师极易受伤的心理, 一是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不断创新交流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做到及时发现、准确了解、及时解除教师的心理问题。二是注意协作的灵活性, 协调好学校周边的社会因素, 协调好不同类型家长的因素, 为教师创设出舒心的个性空间。三是注重引导的针对性, 借助培训活动、岗位变换、团队配备等手段, 为其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 这样才会防止其心理超负荷。其次, 应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多采几罐“自省的阳光”。一是注意帮助教师不断丰富释放自省的方式, 引导教师之间友好、协调型交流, 在烦恼、兴奋、焦虑等情绪出现时互相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 发泄自己无法抑制的情绪;引导教职工养成“关心式倾听”的习惯, 在耐心倾听中熟悉他人的不同经历、感受、需要, 了解别人的压力, 让自己滋生关爱他人的情感;主动联系或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对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进行专项辅导, 提升不同岗位的育人者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注意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内敛式自省的能力, 通过开展“书香办公室”、“书香家庭”创建活动, 让教师们在读书中充实自我、警示自己;通过学习和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 激励每一位教师学会随时进行自我调控, 学会放弃, 学会改变, 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再其次, 应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多采几罐“理解的阳光”。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和谐团队建设, 倡导一个教研团队要共同帮助、共同进步, 这就是在为每位教师采集“理解的阳光”。其实, 家里人不同形式的支持、学生认可的笑脸和激动的神情、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等同样也是一束束温暖的阳光, 同样可以让教师的心中充满力量。这需要校长和其他管理者做好相应的沟通和宣传工作, 引导社会各群体对教师生活和工作多关注、多理解, 才可能让“理解的阳光”穿透“误解的乌云”。作为一校之长, 还要和其他管理者一起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多采几罐“宽容的阳光”、“赏识的阳光”、“激励的阳光”……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时刻注意净化自己的心灵, 注意在教育实践中保持优良的心境, 时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生, 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 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

上一篇:离心泵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