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人事迹报告团:也是强化企业管理的工作队

2022-09-10

1989年9月, 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在吉化隆重举行。会上, 化学工业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活动的决定”。紧接着, 1989年10月, 化工部组织并派出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在跨度一年半的时间里, 先后到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多个地市, 作报告370多场, 听众达40多万人次, 还对160多个企业作了管理方面的咨询诊断。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作为“学吉化”的轻骑兵、小分队, 一直活跃在第一线, 受到欢迎, 引起反响, 为强化企业管理、提升行业素质立下了汗马功劳。

顾秀莲:报告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

化学工业部为什么要在改革开放1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树立吉化这样一个典型?怎样理解和看待吉化经验?而“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又是怎么组建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989年12月, 顾秀莲部长在北京接见从吉化学习归来的陕西省石化厅领导时, 就“学吉化”和“报告团”的作用诚恳而系统地讲了她的看法。顾秀莲部长说:“化工部在吉化开现场会的目的, 是想把整个化工系统的企业, 都能按吉化的经验、按吉化的标准和要求, 办好。现场会以后, 贾庆礼老部长亲自组织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各地去宣讲吉化经验, 具体贯彻部里的决定。贾部长动作很快, 他带上吉化人到全国去走一趟, 具体地落实、贯彻学吉化会议精神, 抓得很对, 很及时。”“这个报告团实际上是在用三种形式传播吉化经验:一个是报告事迹, 一个是办展览, 一个是企业会诊讲评。一伙人同时作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报告, 讲精神, 是虚的, 等于政治动员;然后是实的, 搞‘会诊’讲评, 同时举办吉化改革十年成就展, 宣传大好形势。我的理解, 有大好形势, 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通过吉化反映我们国家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把吉化的五条经验、四种精神、三股劲具体化。先搞宣讲, 政治动员, 然后会诊讲评企业, 强调落实, 不但有精神, 而且有物质, 这样吉化经验就很生动, 就有血有肉了。”

1990年5月14日,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孟晓云对顾秀莲部长的采访录。在这次采访中, 顾秀莲部长再一次简洁而清晰地谈到这个问题。她说:“改革开放十年来, 我们借鉴了许多国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 我总想, 我们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有时代特色的典型, 就是说, 既坚持社会主义办企业方向, 又是现代化管理, 而在现代化之中又融入传统的中国特色。我到化工部上任之初, 征求了老部长意见, 又进行了实地调查, 感到吉化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个命题是小平同志最早提出来的, 这是篇大文章。我们抓吉化典型的目的, 也在于探索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经验。”

当记者问道:“听说化工部组织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全国各地所到之处反响强烈, 这也是推广吉化经验的措施之一吧?”

顾秀莲说:“这个报告团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说它是宣传队, 吉化人现身说法, 切合实际, 针对性强, 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说它是工作队, 每到一处, 报告团都走厂下车间, 一方面学习同行业的好经验, 好典型, 同时开展企业基础管理检查会诊, 找出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报告了186场, 听众达19万人, 共诊断企业49个 (截止1990年5月的数据) , 所到之处确实受到热烈欢迎。”

贾庆礼:古稀之年挂帅出征

贾庆礼, 1920年出生, 1937年参加革命, 1979年提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1984年64岁离休, 1989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77年到1982年, 在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 作为党委书记他带领吉化人“跑步学大庆”, 短时间内使文革“重灾户”变成管理“排头兵”, 在全行业享有盛誉。

1989年“十一”国庆假期刚完, 他找到顾秀莲部长, 把酝酿已久打算组织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事汇报了。他说:“你在学吉化现场会上的那个讲话, 特别强调要‘增强吉化经验的感染力, 使吉化经验成为整个化工系统的共同财富’。这个要求是对的, 但需要摸索、探讨, 努力寻找到一个能活化吉化经验的办法, 要入脑入耳, 群众又喜闻乐见, 我想组织一个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说到这里, 贾庆礼特意补充道:“摸着石头过河, 试试看。如果效果好, 就多跑几个企业, 效果一般就及早收摊。”

一位离休的老部长, 当年曾带领吉化走出困境的老领导, 如今要亲自把吉化人带上“学吉化”的第一线, 这肯定是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顾秀莲欣然拍板:“好哇!这几天,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学吉化的后续行动一定要跟上, 现在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机。现在您亲自出马, 面对面, 手把手, 言传身教, 对全行业的学吉化活动必然会有很大的推动。”

这次谈话以后没多久, 吉化经理霍荣华、党委书记李奇生、工会主席侯长辅分别收到贾庆礼关于组织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亲笔信。

1989年7月, 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出“学吉化”决定以后, 吉林省总工会曾组织过一个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历时27天, 在省内8个地市, 讲了27场, 而这次由化工部出面组建的报告团, 不论是组成人员, 还是工作方法, 都另起炉灶, 贾庆礼亲自担任报告团团长。

报告团的成员最多不超过10人, 其中包括两、三位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 以强化报告团“既是宣传队, 也是工作队”的功能。

1989年10月14日, 吉化的霍荣华经理接到贾庆礼的电报, 要求报告团务必于10月22日赶到杭州, 那里有个会议。

出发前, 吉化主要领导为报告团送行。李奇生书记语重心长地再三叮嘱:“报告团是一扇敞开的窗口, 外面的人通过你们看吉化, 感受吉化精神、吉化作风, 而里面的人, 吉化人, 也期盼着你们把外面的精彩带回来, 把兄弟企业的经验学回来。”

1989年10月22日, 报告团如期抵达杭州, 并先后在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陕西、河南、北京等7省市, 举行47场报告会, 搞了25次设备管理讲座, 会诊企业11家, 历时48天, 12月9日完成第一次组团的使命。

1990年2月6日, 正月十一, 第二次组织起来的报告团出发, 先后到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市区, 举行96场报告会, 搞了52次设备管理讲座, 会诊企业39家, 历时80天, 于4月27日结束。

1990年6月, 顾秀莲部长收到甘肃省省长贾志杰邀请“吉化人”赴甘肃的亲笔信。化工部“化生字”472号文发出第三次派出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通知。从8月30日开始, 先后到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四川等5省区活动, 举行75场报告会, 搞了21次设备管理讲座, 会诊企业28家, 历时75天, 10月23日在上海结束。

1991年元旦刚过, 贾庆礼给顾秀莲部长打了一个第四次组团的报告:“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去年未去广东省、湖北省, 是欠债的, 我和霍荣华、朱永涛商议, 春节后组织一个短小精干的报告团, 时间控制在一个月内, 广东、湖北企业要求强烈。”1月25日顾部长批示“同意”。2月25日, 一个只有吉化6名同志参加的报告团抵达广州市。在广东省走了4个城市, 看了11家企业, 作了12场报告。3月11日到湖北省, 在7个地市, 举办报告会13场。3月24日, 报告团被湖南省从武汉接到长沙, 看了9家企业, 4月2日结束行程。

除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4次组团活动之外, 贾老部长还亲自带领由吉化的戎樱、姜士林、李国富、王家君等企业管理“专家”组成的“学吉化”帮促小组, 单独对陕西、山西、河北、湖南等省市的60多家企业的“学吉化”活动进行了“个别”咨询指导。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组建和活动, 是化工部用典型带动全行业的一个创举。它不仅活化了吉化经验, 而且也是对全行业380万名员工自省自强学先进的发动, 是一次入脑入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实践。顾秀莲部长在化工部1990年第11期《学吉化简报》上做过如下批示:“吉化报告团做了大量工作, 对化工系统学吉化作出了贡献, 我和党组同志很感谢。要很好总结这一工作, 要表扬奖励我们的报告团。报告团有很多突出事迹, 我们贾部长、所有同志, 都做出了贡献, 要向他们学习。”

走进延安精神的故乡

1989年11月5日,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了陕西省, 走进延安精神的故乡。

化工部“学吉化”现场会以后, 陕西省委、政府、人大、顾委“四大班子”的8位主要领导都对“学吉化”活动做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张勃兴批示:“吉化的经验很好, 陕西石化系统应认真学习推广, 各行各业企业也应学习,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省长侯宗宾批示:“希望石化厅认真贯彻化工部决定, 学习推广吉化经验, 努力把我省石化工业生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当时陕西大大小小有158家化工企业, 但无泄漏工厂只有44家, 不足28%。清洁文明工厂9家, 仅占5.7%。全省尚无国家二级企业或化工部六好企业。

11月7日上午, “陕西省石油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动员大会”在省军区礼堂举行。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受到热烈欢迎, 并作了进入陕西省以后的首场报告。刘春茂副省长、省人大孙克华副主任在大会上可以不看稿子, 讲出吉化的四种精神、五条经验, 这让在场的吉化人十分感动, 深受教育。原来安排报告团在陕西只讲4场, 每场1000人。后来改变了, 从11月5日到11月29日, 报告团在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汉中等6个地区, 一共作了19场报告。刘春茂副省长还特别请吉化同志在省政府7楼礼堂专门给政府各厅局处以上干部, 西安、咸阳地区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作一个专场报告, 他亲自主持。

鉴于在陕西逗留的时间比较长, 应李树元厅长的邀请, 在举办报告会的同时, 贾庆礼和报告团成员对陕西省学吉化的“种子队”进行现场管理的检查会诊。所谓“会诊”就是挑毛病, 找问题, 查根源, 让吉化人做出个“严、细、实、快”的样子, 做出个高标准的样子, 手把手, 面对面, 传帮带。

陕西化肥厂。

陕西省石化厅副厅长李寿生和厂领导, 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全副武装地在厂门口迎接报告团, 准备老部长、吉化人乘坐的面包车一到, 直接进车间, 上装置, 马上开始工作。然而, 当70岁的贾庆礼跟吉化同志风尘仆仆地从车上下来, 李寿生顿时动了恻隐之心:“老部长, 咱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贾庆礼握着这位年轻副厅长的手说:“走, 进厂!”

他站在马路中间, 环视厂容厂貌, 点点头, 做出了一个赞许的表示。转过身对张振银厂长说:“跟我上次来相比, 你们大有进步。”

张振银厂长说:“学吉化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厂里几项主要经济指标, 有望创历史最好水平。”

贾庆礼边走边称赞:“好, 好!”突然, 他停下了脚步, 指着路边的地沟盖:“张厂长, 叫人把它给我掀开。”

张厂长弯腰使劲, 亲自把沟盖掀到了一旁。雨水浸泡的垃圾又脏又乱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贾庆礼:“你看, 堵了。堵成了这个样子, 几天了?怎么堵的?什么原因?”

所有的人都愣在那里, 不知如何回答。“一进厂, 我就发现你们的下水堵了。你们发现没有?发现了, 管没管?如果说没发现, 为什么我能发现?”贾庆礼穷追不舍。

场面尴尬。所有的人还是不知如何回答。贾庆礼环顾了一圈, 转过身来问身边的李寿生副厅长:“你是省里学吉化领导小组成员, 工厂管理上的问题你有没有责任?”

“有责任, 有责任。”李寿生, 陕西省“学吉化”领导小组副组长, 毕竟年轻, 反应快, 鞋都没脱就跳进地沟, 污水一下子没到了膝盖。站在一旁的张振银厂长立马也跳了进去。

地沟里什么都有, 砖头, 瓦块, 破铜烂铁, 木头棍子, 污泥乱石, 众目睽睽之下, 副厅长、厂长掏出一大堆, 堆在马路边上。这时跑来几位拿着工具的工人, 把首长们替了出来。

“你看, 领导一动, 问题就解决了, 要不, 污水非流到马路上不可。”贾庆礼转过头对李寿生说, “其实不该你干, 下水道堵了, 不是你的责任。”

贾庆礼熟悉李寿生, 这位刚刚40岁的副厅长, 正在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李寿生一连说了几个“有责任, 我有责任”。

尴尬得无地自容的张振银厂长实在吃不住劲儿了:“我没管好工厂, 却让李副厅长栽到沟里去了。”

站在一旁的白步义老局长说:“栽得好, 栽得好, 学吉化就是要从领导做起, 严也要从领导严起。”

贾庆礼说:“从领导做起, 从自身严起, 这是学吉化一道难闯的关。谢谢年轻的李副厅长给我老汉上了难忘的一课。”

在场所有的人都笑了, 笑贾老汉的幽默, 笑贾老汉的深刻, 更笑贾老汉调转话锋的技巧。

吃晚饭的时候, 贾庆礼把李寿生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悄声说:“寿生同志, 对不起, 今天让你出洋相了。”

“不, 不, 老部长, 可别这么说, 我深受教育。”李寿生赶紧表态, 生怕老汉再说下去。

贾庆礼没在意李寿生的表态, 表情仍然认真:“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下去吗?”

“知道, 知道。”李寿生说, “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 既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先进水平, 也包括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

“你看, 事情到了你们有学问人的身上, 就提升了, 有了理论高度。”稍停片刻, 贾庆礼自说自话:“我是做给基层干部看的。对你, 比对他们更严。将来你们在工作上也好对他们高标准, 严要求。一级做给一级看, 一级带着一级干, 这是学吉化的基本功。”

随着“咱没管好企业, 却让厅长栽到沟里去了”的故事流传开去, 吉化人“图实名, 干实事, 创实绩, 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的精神, 也成为陕西化肥厂干部、职工的座右铭。从此以后, 陕西化肥厂接连打赢了管理、生产两个翻身仗。1990年在国家考核企业的20项技术经济指标中, 有13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其它7项也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企业也由“长期落后”, 一举变成“省级先进”。

宝鸡氮肥厂。

1989年11月12日, 星期天, 下午。能容纳1000多人的文化宫里座无虚席, 隆重热烈。

宝鸡市王副市长、经委纪主任来了, 全市各化工企业的领导也都来了, 还有行业以外前来“观摩”的企业家。这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学吉化”讲评大会。

在陕西化工系统, 无论效益, 还是管理, 宝鸡氮肥厂都算是一个大厂, 很有“知名度”。现在, 化工部老领导带吉化人来挑毛病, 能说些什么?这个问号, 在当地企业界足以勾引很多好奇者。

经过昨天, 星期六下午, 今天, 星期天上午的检查, 吉化几位专家轮流上台, 诚恳地指出问题, 提出建议。

该轮到贾庆礼发言了。他已经里里外外把宝鸡氮肥厂看了个遍。他对工厂太熟悉了, 对厂里别人不以为然的常见病、多发病, 决不会放过, 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危害性, 叫人茅塞顿开。

贾庆礼说:报告团同志一天两场、三场报告, 晚上还要看车间, 看设备, 有人问我们累不累?我说, 只要宝氮成了学吉化的排头兵, 我们累死也心甘。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他批评设备状况不好, 有章不循, 不注意维护和保养, 厂长却给工人在岗位上营造了一个“安乐窝”, 岗位操作工的座位底下安装了暖气。贾庆礼批评道:“越舒服越不下去, 越不下去越舒服, 把队伍带坏了!”台下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 是认可, 是接受, 是反省, 也是职工对厂长、对老部长的一种表态。

掌声落下, 会场又十分安静。只见贾老部长对着后台招招手, 一位女服务员擎着脏兮兮的油壶小心翼翼地走上来。粘糊糊的油, 粘着黑黢黢的土, 连个盖子也没有。说它是油壶, 因为还有那个形状。

人们纳闷, 这是从哪个垃圾箱捡来的?太脏了, 台上没处摆放, 有人搬来一把椅子。贾庆礼说:“不行, 找张旧报纸垫上吧!”

这时, 只见台下二排中间, 一位身着工装的中年人站起来:“给我, 我擎着。”会场顿时骚动了。

在宝鸡, 这是无人不晓的宝鸡氮肥厂厂长张靖方。他急匆匆地走上台来, 毫不犹豫地把油壶抓在手里, 聚光灯下, 面向千人大会场, 擎着!

人们不明白, 堂堂的张厂长干嘛要出这个洋相?但贾庆礼明白。心想:今天有市长在场, 我只点出问题, 不想说油壶是你宝氮的, 他却主动跑上来承认, 这个张靖方厉害。

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 也有人鼓起掌来。

贾庆礼指着这把油壶, 继续着他精彩而极具说服力的演讲:“维护保养设备, 讲究润滑油的三级过滤, 大家看一看, 用这样的油壶, 三级过滤还有用吗?”

“这个油壶是我宝鸡氮肥厂的。刚才, 老部长在我厂视察时, 在车间里发现的。”张靖方不用麦克风, 对着台下, 扯开嗓子揽责任, 作起了自我批评。

贾庆礼本来想给张靖方一个面子, 不料, 他张靖方却不要这个面子, 毫不讳疾忌医, 不仅自己点破了窗户纸, 当着众人的面, 还作起了检讨, 让贾庆礼始料不及。

贾庆礼说:“我不想点宝氮的名字, 更不想点张靖方的名字, 但张厂长不护短, 主动认账, 勇于承担贵任, 这是一种精神状态, 好样的。”会场上, 憋了半天的掌声, 终于爆发了, 经久不息。

贾庆礼的发言、讲评一共不过53分钟, 但热烈的掌声却大起大落15次。这是对老部长不讲情面、敢于揭露矛盾的赞赏, 更是对宝氮、对张靖方知错认错的鼓励, 还有, 就是广大职工表达了一种学吉化、希望改变面貌的决心。

从此, 陕西省“学吉化”活动又多了一个“厂长擎油壶”的故事。

“学吉化人, 走吉化路, 建吉化式企业”, 成为宝氮人的不懈追求。全厂职工出大力, 流大汗, 半年时间内, 设备防腐86360平方米, 管道保温6185平方米, 清理水沟12634米。大家越干越“知不足”, 越“知不足”越想干、越会干, 提出“三办两挂”, 转变机关作风;采用“四级双向”检查, 强化劳动纪律;狠抓“四事一法”, 严格工艺管理;改造“四室一廊”、“四室两箱”、“一路四房”, 整顿生产现场。企业管理一年连上五个台阶, 成为化工部六好企业、国家二级企业。

在福建:“传经挑刺, 真传实帮”

1990年3月7日,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抵达福建省福州市。当天下午, 首场报告会在省政府大礼堂举行。参加会议1370人, 主要是福建省与福州市的机关干部、福建省主要化工企业负责人。福建省人大副主任肖健、副省长施性谋、省政协副主席倪松茂等领导接见报告团全体成员, 并出席了首场报告会。

在福建期间, 报告团对福州第一化工厂、第二化工厂进行检查诊断, 发现了纪律松懈、管理不严, 设备“滴漏跑冒”、安全隐患较多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两个比较好的企业, “一化”是全省化工系统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 “二化”是省里十大支柱企业之一, 都有良好的声誉。

3月8日, 福州一化的报告会正在俱乐部进行时, 贾庆礼抽身出去一个小时, 带人到厂区转了一圈。会上, 他就自己刚才这一个小时的所见所闻对一化作了讲评。

他说:我发现你们许多工人不配戴劳动保护用品, 灭火器材放在那里却是空的、废的, 管沟里塞满了垃圾, 新阀门没用也不退库、电机不用也无人管理。老部长还从墙上挂着的一件工作服的兜里, 掏出一大把烟头, 足有100多个。贾庆礼把这些现象归纳成十大问题。

福州二化是福建省石化厅希望重点帮促的企业。上午,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在福州一化活动的同时, 随团的化工部企管处长倪敬琰、吉化的戎樱、孙玉生、孙守信已经到二化现场查看了三个多小时。下午, 贾庆礼过来只看了二化的聚氯乙烯车间。这个车间的主要设备都是引进的, 但4台空气压缩机的注油孔, 有2台没有滤油网, 2台有的, 滤油网已经捅出了窟窿, 失去了滤油功能。掀开地沟盖, 厚厚的污泥、垃圾把管道都埋没了。

贾庆礼招呼当班的青年女工:“来, 你把垃圾掏出来。”这位显然是刚入厂不久的女工, 慢腾腾地、小心翼翼地把一块抹布从污泥里拉出来, 又轻轻地拣出一根草棍, 贾庆礼着急了:“姑娘, 你就是怕脏, 来, 我做给你看。”

说着, 老部长猫下腰去, 把地沟里的脏东西一把一把地掏出来。哪能让老部长干呢, 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拽到一边去了。

贾庆礼没有生气, 他对身边的人说:“没关系, 这女娃子没见过世面, 我教教她怎么当个好工人。”

下午3点, 在二化讲评会上, 他大声问巨氯乙烯车间主任:“地沟这么脏, 你知不知道?知道, 为什么不管?不知道, 你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谦虚谨慎学习吉化, 鼓足干劲狠抓整顿, 痛下决心改变落后, 迎头赶上争当先进。”这是福州二化很醒目的标语口号。讲评会上, 贾庆礼老部长就围绕厂里的这四句话, 苦口婆心地讲了一个小时。

福州市化工局组织十几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旁听了这个讲评会, 引起共鸣, 反响强烈。大家很震撼, 都感到这种“不讲恭维话, 专挑毛病”的检查很特别, 也很开眼界。当天晚上七点半, 福州市化工局召开局机关干部、局属18家企业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140人开会, 要求从领导干部做起, “增强‘学吉化’的紧迫感, 对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 积极整改。”

第二天, 3月9日, 贾庆礼与倪敬琰处长又特意去了一趟福二化的空气压缩机机房, 几十米的地沟, 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据说, 昨天晚上, 车间主任组织大家一直干到10点钟。

贾庆礼高兴了:“好, 工人是肯干的, 关键还是干部, 关键是干部能严要求。可怕的是领导干部不严、不要求!”

《福建日报》记者翁其华一直跟随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在福州的所有活动, 他把这种“不讲恭维话, 专挑毛病”的作法概括成8个字:“传经挑刺, 真传实帮”。1990年3月10日, 《福建日报》头版发表记者翁其华《传经挑刺, 真传实帮》的报道。文章说:“吉化人参观福州一化、二化两家先进企业时, 他们没听汇报先下车间、班组察看, 发现有的职工违禁抽烟, 班组里有武侠小说和扑克牌、螺丝帽随地扔等等, 当即指出纪律松懈现象。在二化厂的车间里, 贾庆礼搬开地沟盖, 看到很厚的污泥埋没了管道, 他一边挽起袖子掏泥, 一边批评管理不严。在企业‘会诊’讲评中, 就这两个先进企业中的安全生产、劳动纪律、设备保养、岗位责任制、领导作风等存在的十个问题, 提出了批评和改进的建议。厂领导和职工深受震动, 立即对照吉化的先进标准, 找自己的差距, 制订整改措施。市化工局连夜召开各厂领导骨干会议, 着重研究如何真学吉化, 改进领导作风。许多同志反映, 这个报告团既是宣传队, 又是工作队, 看到问题明白指出, 传经挑刺, 不像过去有的来宾对我们工作只表扬不批评, 这才叫真传实帮, 对我省学吉化赶先进是个很大的促进。”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袁启彤看了报纸, 当天晚上就给有关领导写信说: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一读和深思,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篇报道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我完全赞成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在福州一化、二化参观时, 不是只讲表扬话, 而是毫不客气地指出纪律松懈、管理不严等问题的做法。希望大家都能从这篇报道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反思一下我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看来, 福州也绝不止一化、二化有这类问题, 可能有的单位比他们还严重, 这是经济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现在往往强调客观困难多, 实际上,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重视企业本身存在的管理上的软弱、松散、不认真、不严肃, 缺乏一抓到底的毅力。”

3月13日, 《福州晚报》头版发表了这封长信, 标题是《袁启彤同志就“传经挑刺真传实帮”一文写信要求全市企业找差距抓管理挖潜力多奉献》。

3月15日, 《福建日报》第七期《评报》进一步指出:“报告团是‘传经团’, 也是客人, 但是客人不讲客气话, 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企业管理中的缺点, 真正发挥了‘会诊’、‘传经’的功能。”

3月23日, 《福建日报》一版再次发表文章《吉化人真传实帮, 我们要真学实干》。文章指出: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离开后, 全市化工系统职工到处讲吉化精神, 议吉化作风, 谈吉化经验, 认为真学吉化, 一要反骄破满, 二是不走过场。

福州市化工局党委做出进一步开展“学习吉化争创先进”的决定, 强调各级领导带头学, 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企业对照吉化先进经验和“严、细、实、快”作风, 自找差距, 狠抓整改, 扎扎实实地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负荆”新传

河北邯郸,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京都。在中国, 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 那段相遇而不肯相让的街路还保留着, 人们怀念那负荆请罪的廉老将军, 更不会忘记心胸如海的蔺宰相。

听说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已经到了山东泰安, 张秋生驱车300公里, 从当年赵国的都城邯郸, 赶到鲁国的都城泰安, 追赶老部长, 追赶吉化人, 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负荆请罪”。

邯郸市滏阳化工厂是一个以生产氯碱及有机磷农药为主的化工企业, 有员工1676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 连续亏损近20年, 改革开放10年, 产量、产值、效益均以20%的速度增长, 成为河北省利税大户和先进企业。

张秋生, 滏阳化工厂副厂长, 1964年毕业于天津工学院化机专业。这个人能干, 有水平, 有能力, 有专业技术, 但为人耿直, 有话拿过来就说, 人送外号“杠子头”。“文革”期间, 造反派让他烧了好几年锅炉, 不外是想整治一下他的脾气。

谁也治不了他, 仍然我行我素。有人说他骄傲自满, 有人说他目无组织。他自己也知道这招人恨的穷毛病, 耽误了不少事儿, 但有什么办法呢?改不了。

当副厂长了, 总该改改了, 但不行, 还是本性难移。有一次, 他跟企业管理处处长杠上了, 说什么:“企业里, 生产上不去万事皆空, 技术不过硬啥都白扯。你搞的那一套, 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这是一位副厂长说的话吗?但大庭广众之下, 他就说了。

化工部号召“学吉化”, 他又想不通了:“大庆还没学出个名堂, 怎么又学起大庆的徒弟了?”

1990年2月19日, 贾老部长带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了邯郸, 要从车间抽人去听报告, 他问企业管理处处长:“你把骨干都给抽去听报告, 生产还干不干了?”

“张厂长, 你也应该去听听。”企管处长硬着头皮顶了一句。

“不去。”愣顶着, 他真就没去。

当天下午, 老部长贾庆礼带着3名吉化的专家进厂了。张秋生心想:“来了好, 我滏阳化工厂还怕你看吗?”

张秋生爱滏阳。他对他的滏阳化工厂充满信心。大学毕业至今, 呕心沥血, 在这里工作27年。滏阳化工厂怎么能不让他感到骄傲呢?1976年扭亏增盈, 成为全市第一批“大庆式企业”、第一批企业整顿合格企业、第一批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第一批推行承包经营企业。前不久, 刚刚晋升为河北省先进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攀升, 产值突破1亿元, 利税突破2000万元。最近, 全省利税大户考评再一次名列榜首。

贾庆礼和吉化人进厂, 看见荣誉室里摆满了奖状、奖牌、奖杯。厂长刚要坐下来汇报工作, 贾老部长却不想听, 一个劲儿地催着下去:“你们如何好, 市里、公司领导都替你们讲了, 你们的辉煌业绩也都在这面荣誉墙上摆着, 现在咱们抓紧时间, 分三路下去转转、看看, 学习学习。”

尽管这个季节还不是叶绿花红的时候, 但滏阳化工厂里里外外干干净净, 让人赏心悦目。厂门口醒目地写着“抽烟罚款”, “吸一支烟罚款50元”, 看来化工部颁发的“禁令”贯彻了。

张秋生陪着报告团的戎樱同志看设备, 算是“三路”中的一路。在装置区, 戎樱指着地上随意丢弃的果皮、糖纸对张秋生说:“生产装置和化工岗位上不能乱吃乱丢。”

张秋生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在我厂规定了不准吸咽, 但没有规定不准吃糖、嗑瓜子。”

戎樱说:“那你们应该完善制度, 再加上这一条。”

张秋生分毫不让:“如果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也订制度, 那就整天订制度吧, 生产还搞不搞了?”

在操作室, 两位在岗员工正在看电视连续剧。戎樱说:“工人在岗不能看电视, 你应该制止。”

“咱们一来, 人家就把电视闭了, 说明有了认识, 还管什么?”张秋生振振有辞。

到了总变电站。戎樱问:“张厂长, 你们滏阳是不是无泄漏工厂?”

张秋生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地回答:“早就是了, 而且复查合格。”

戎樱指着眼前的变压器说:“既然是无泄漏工厂, 那怎么漏油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可见你们是不合格的。”

“据我所知, 变压器冷却油渗出问题, 我市、我省都没有解决。氯碱行业也不一定有解决的企业。”张秋生摆出一付行家里手的架势, 不但不认错, 还反唇相讥, “你们吉化解决了吗?”

“解决了。”戎樱平静地回答, “张厂长, 我觉得你情绪不大对头。我是受你们市里和公司领导的委托来咨询检查的, 你如果是这么一种不合作态度, 就没有必要再检查了吧?”

张秋生更干脆:“那就算了, 反正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这一路的检查就这么不欢而散, 只用了20几分钟。风风雨雨, 荣辱与共, 张秋生容不得别人说滏阳化工厂不好。

戎樱, 吉化化肥厂总工办主任工程师, 60岁, 高高的个子, 连日来的不停奔波, 显得脸色铁青, 十分憔悴。张秋生感觉到了这位老哥的疲倦和扫兴。

贾庆礼老部长那一路, 在厂计量室门前不仅发现了烟头, 而且从一个敞开的地洞里, 抓出了一把烟头。贾庆礼示意河北省化工厅王凤歧处长和邯郸化学工业公司一位副经理:“掏, 看看还有什么?”一下子竟然掏出了15个香烟盒、156个烟头, 还有两条吃剩的鱼和丢弃的馒头。

这场景, 就像人赃俱获、被人抓了现行的“小偷”, 尴尬, 无地自容, 瞅着这一大堆东西, 在场的人都有点吃不住劲了。

在车间操作室里, 有人聚岗唠嗑, 还遇到了两个睡岗的。

各路人马都回到了厂部会议室。陪同的省、市化工局领导, 有人拎着钢管铁丝, 有的拿着酒瓶香烟, 还有人拿着扑克牌。这都是从滏阳化工厂的现场拣回来的?张秋生不想承认, 又不能不承认, 他意识到这次检查砸锅了, 丢人了!

“你们是个好企业、先进企业, 我不否认。但今天从现场拿回来这么多东西, 说明了什么?我希望你们反思一下。”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贾老部长带着吉化同志离厂走了。

张秋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厂长李夫、党委书记王爱江等陪同检查的领导也都无言地坐在了一起。这么多事实摆在那里, 咱们还牛什么?吉化人的到来, 打碎了这里“安于现状, 自我满足”的宁静。

戎樱不紧不慢、直来直去的声音又浮现耳边:“可见你们是不合格的。”

人家不是言重了, 而是言中了。就像被人打了一巴掌, 张秋生的脸火辣辣的, 有些发烧。这是张秋生对吉化精神、吉化作风的头一次领教。

李夫、王爱江、张秋生及滏阳化工厂的领导班子连夜开会, 企业管理上的顽疾, 摆在我们眼皮底下几个月、几年了?为什么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为什么老部长、吉化人一来就抓住了, 而且抓的那么准, 那么狠, 那么多?

厂长李夫的一句话刺痛了张秋生:“你说70岁的老部长和吉化人千里迢迢来到滏阳, 一口水没喝就直奔现场, 是来找茬的吗?不到两个小时, 查出咱五个方面几十个问题, 我们还觉得自己不错吗?”

“护短”不是爱厂!张秋生开始否定自己。认账, 张秋生承认自己的傲慢和不虚心。他要求“负荆请罪”!

已经是深夜十点多了, 位于市中心的银行招待所万籁俱寂。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天亮就要启程去衡水, 再没有机会了。李夫、张秋生看到贾老部长的房间还亮着灯, 鼓起勇气敲开了。

贾老部长又敲开了戎樱的房门。有贾庆礼老部长陪着, 张秋生握着戎樱的手:“老大哥, 你能原谅我吗?”

“我能理解你。”戎樱说, “咱俩都是企业的人, 目标一致, 我也希望滏阳化工厂更好, 更先进。”

从招待所出来, 张秋生没有回家。在早春的凉气里,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回到厂里, 怀着从没有过的歉疚感, 亲手从墙上摘掉了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无泄漏工厂”光荣匾。

厂里连续两天召开三级干部会议, 先务虚, 后务实, 端正态度, 解决认识问题。厂长李夫说:“问题就在我们眼皮底下, 为什么熟视无睹?关键在于标准不高, 要求不严, 责任主要在领导, 在我。自满情绪, 阻碍了企业管理的再进步、再提升。”“解决脏、乱、差, 首先解决软、懒、散。打铁先要自身硬。学吉化, 一定要从领导干部做起。”

农药车间主任赵振南说:“我们滏阳化工厂总是拿‘现在’跟自己的‘过去’比, 越比越满足。再加上吉化人的检查方法, 咱从来没见过, 因此有压力, 有抵触。”

张秋生说:“工厂从一片荒野拔地而起, 从无到有, 改革开放以后又打了翻身仗, 产量、效益都不错, 因此自恃自傲, 容不得别人说‘不’。吉化人来了, 搅乱了自我满足的一潭死水, 也唤醒了我麻木的神经。”

党委书记王爱江总结大家的认识, 提出了“三变”、“三不变”的要求:变坏事为好事, 变压力为动力, 变后进为先进;争创清洁文明工厂的目标不变, 争创学吉化先进单位的目标不变, 争创国家二级企业的目标不变。

“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做给一级看”。厂领导分工包“老、大、难”车间, 不变面貌誓不罢休。李夫厂长负责烧碱车间;王爱江书记负责农药车间;张秋生副厂长负责氯氢车间。

厂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每周三个半天参加劳动。每车间抽出一个班, 成立整改“专业队”, 克难攻坚。有几个人从早晨4点, 一直干到晚上10点, 群众的热情从来没这么高涨。

张秋生, 一连几天住在厂里, 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强化管理、治理“滴、漏、跑、冒、脏、乱、差”的任务, 打响了学吉化的第一战役。

听说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已经离开河北, 到了山东泰安, 张秋生由邯郸化学工业公司党委副书李宗玉陪着, 驱车300公里, 再一次“负荆请罪”, 向贾老部长汇报报告团离厂以来, 厂里大干大变的情况。

晚饭后, 泰安市政府秘书长带医生给贾庆礼量了血压, 105至190。医生说:“老人家, 您一定要好好休息。”但不行啊, 张秋生、李宗玉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 能不好好谈一谈吗!

李宗玉汇报说:“公司和滏阳化工厂领导班子就从不接受批评的事件入手, 解决学吉化的认识问题和标准问题。”张秋生说:“我们已经把‘无泄漏工厂’的牌子给公司送回去了。”

贾庆礼赞许地回应:“对, 不当不合格的‘无泄漏工厂’。”

“我们几个厂长、书记也都分了工, 一人包一个车间, 先刻画出几个学吉化的样板。”张秋生说。

贾庆礼说:“你滏阳的关键不在‘脏、乱、差’, 而是学吉化的认识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不虚心问题, 而是严与不严、高标准与低标准的斗争, 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这几天, 你们集中力量解决认识问题, 我赞成, 抓住了根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

张秋生心里还有疑惑, 凑到贾庆礼耳边, 悄悄请教:“老部长, 你说吉化真那么好, 真能代表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贾庆礼说:“我给你开个后门, 亲自去吉化看一看, 自己做最后的结论吧。”

心顺了, 劲儿足了, 张秋生又被厂里推上了“排头兵”的位置, 当上了厂里学吉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在第一战役中, 他带领职工平整场地5万平方米, 修饰墙面4.5万平方米, 修整了厂区所有的道路和下水, 光垃圾就清运出去1050汽车。滏阳化工厂锦上添花。

1990年5月, 一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 张秋生终于踏上了吉化的土地, 并在那里度过了难忘而又不安的10天。

在吉化参观现场时, 多次不跟着队伍走安排的路线, 专抠死角, 他要看一个真实的吉化。

“我在吉化转了8个厂, 竟没有发现一个漏点。我理解了贾老部长和吉化人为什么一到滏阳就挑毛病, 而且一挑竟挑出那么多问题。”张秋生服了。

大会上, 他公开承认“从来不服气的我, 对吉化和吉化经验可以说百分之百的服了。吉化给我的印象是‘干的’比‘说的’好”!

张秋生把“真经”带回邯郸, 带回滏阳, 主动要求到全厂条件最差、基础工作最薄弱、整改任务最繁重的合成工段和三氯乙醛工段蹲点, 昼夜苦干两个月, 从消除“滴、漏、跑、冒”入手, 使“打着伞, 扶着墙, 垫着砖头进厂房”的合成工段和“上岗要戴防毒面具”的乙醛工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跃成为“学吉化”标杆式工段。

这期间, 张秋生及其学吉化领导小组成员, 整天穿梭于各工段、各岗位, 从记录纸到更衣箱, 从设备运行到卫生状况, 从工艺控制到安全生产, 一遍又一遍地像贾老部长、像戎樱一样, 按标准严查细抠。不到一年, 张秋生磨破了两双牛皮鞋。他身体不好, 胃病一发作时常呕吐, 直不起身子, 厂里安排疗养他不去, 安排住院他推迟, 长期住厂不回家, 面貌不变誓不休。

百天以后, 经省市考评, 滏阳化工厂重新挂上了“无泄漏工厂”光荣匾。百天以后, 贾庆礼老部长第二次来到滏阳化工厂, 称赞张秋生是“合格的学吉化战士”。老部长说:“滏阳化工厂一百天的变化令人振奋, 照这样下去, 你们年内就能垮入学吉化的先进行列。”

很快, 滏阳化工厂的企业管理由表及里, 健全制度, 加强班组建设, 提出“三个五”的奋斗目标:“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汽、不漏料。“五清洁”:设备清洁、操作间清洁、现场清洁、卫生区清洁、更衣室清洁。“五无”:无油污、无杂物、无废料、无闲散设备、无积水。滏阳化工厂打了一场坚持高标准的持久战, 使学吉化活动进入了提高阶段。一年以后, 邯郸市人民政府在授予滏阳化工厂“花园式工厂”称号的同时, 做出了“远学吉化, 近学滏阳”的决定。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看了滏阳化工厂, 欣然题词:“学习吉化精神, 争创一流企业”。

“学吉化”也是一场革命

1990年2月11日, 正月十五, 元宵夜,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了河北省唐山市。唐山碱厂是一个有3000多名员工、投产不到半年的新企业。贾庆礼看过以后深情地说:“我活了70岁, 还第一次看见这么先进的碱厂, 国家投巨资建这么个企业不容易。”

但是管理滞后, “跑、冒、滴、漏、脏、乱、差”问题普遍存在。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到来, 在这里引起轰动。

星期天举办的报告会, 有1300人参加, 秩序好, 情绪高, 其热烈、感人的气氛更是异乎寻常。报告会的最后一个议程:请吉化人对碱厂进行企业诊断讲评。

吉化高级工程师戎樱走上讲台,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结论性、冷冰冰的批评:“唐山碱厂目前的管理还没有上路。”话音刚落, 掌声雷动。

接着, 他又说了4句话:“跑、冒、滴、漏相当严重。”“我想你们的员工也看不下去。”“化验室里在班的两名女同志都在睡觉。”“可是化验室的桌子比伙房还脏。”戎樱每说一句话, 每指出一个问题, 都能唤起一阵热烈而感动人心的掌声。

这掌声是什么?是一种认可, 对吉化人直截了当、实话实说的认可;也是一种鼓励, 鼓励说真话, 不说假话;这更是一种表态, 一种不满现状、渴求进步、直截了当的表态。

最后, 当戎樱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 下面有责任, 但领导要负主要责任。”更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会后, 有关领导曾坐在一起, 对这一现象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平常是受了表扬才鼓掌、才高兴, 而今天为什么自己的企业受了批评也鼓掌?大家一致认为, 员工们的这种“反常”行为, 表达了一种不满现状、不甘心落后的强烈愿望。

这是埋藏在员工中的正能量, 也是企业的希望所在。学吉化, 就是要有一种只争朝夕、不变面貌不罢休的紧迫感, 千方百计地激发、激活这种蕴藏在员工中的潜在正能量。此可见, 学习吉化, 强化管理, 提升素质, 是顺势而为、大得人心的活动。

会上, 唐山碱厂厂长邸维章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他说:“职工都是好职工。工厂没搞好, 关键在领导, 而厂领导里我更要负主要责任。”“下定决心学吉化, 就应该从我这里做起!”他的讲话不长, 但也被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打断。

那个星期天, 唐山碱厂开了一次真正的、入脑入耳地学吉化动员大会。那是一次空前的、令人感动、可以写入厂史的大会, 也是干部与员工心灵感应、推心置腹的交流会。

青年工人高清说:“我们不怕严, ‘严是爱, 松是害’, 不严就可能出事故, 出了事故首先受害的是企业、是工人。真心希望领导都能高标准、严要求!”

无独有偶, 40天以后, 唐山碱厂给“批评”鼓掌的情景, 在湖南省一个偏僻的攸县被完整地复制了。

1990年3月23日,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从江西进入湖南, 晚上8点到了攸县, 入住湘东化工机械厂。

这个厂, 原来是化工部直属企业, 不久前才下放湖南省。本来打算吃顿饭就走, 连夜赶路, 第二天上午长沙有场报告会。但湘东化机厂的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迎出去很远, 黑灯瞎火地把报告团接到厂里来了, 不讲就走?老团长贾庆礼觉得不妥。他亲自给湖南省石化厅领导打电话, 建议把第二天的首场报告会推迟一天。

第二天一早,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进入湖南的首场报告会改在湘东化工机械厂举行。报告会进行时, 贾庆礼老部长、戎樱、孙玉生三人对湘东化机厂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检查。回到会场, 当他们在1600人的大会上进行讲评时, 与唐山碱厂一模一样的情景发生了。

戎樱站在麦克风前的第一句话:“厂里管理混乱。”会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又说:“现场到处脏、乱、差。”又是一阵掌声。当说到“医院有4个人, 工作时间锁门打扑克”时, 掌声经久不息。

贾庆礼单刀直入地说:“关键是领导问题”, “严师才能出高徒”, “强将手下无弱兵”。他激动地问:厂长、党委书记同志, 你们到车间去不去?去了, 看见没有?看见了, 为什么不管?

贾庆礼不到25分钟的讲话, 鼓掌10几次, 几乎是每句话都被职工的掌声打断。这说明什么?干部与群众通过这样的交流与沟通, 学吉化的领导带头问题、高标准、严要求问题, 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党的优良传统却被一些单位、一些同志丢掉了。河北省平山县张秋阳县长说:吉化报告团到我县诊断了平山县化肥厂, 发现不少问题, 可以说“文明工厂”不文明, “无泄漏工厂”无不泄漏, “达标先进”不达标, “计量合格单位”不合格。在报告团帮助下, 他们大干一百天, 改变了面貌。现在全县都在开展学吉化活动。他的结论是:“学吉化是一场革命”。

陕西城固县刘县长看了吉化人讲评企业, 对吉化同志敢于指出问题的作法, 感触良多。他说:“我们开会总不敢批评, 总要把成绩讲够了, 再来个‘但是’, 或者说‘提点希望’。而你们连客气话都不说, 开始就严肃指出问题, 敢于批评,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弄法。”他连声说:“好, 好, 好, 开眼界, 受教育。”

湖北省沙市市委书记王开炳、副市长林钟梅、唐逢庚参加了吉化报告团对市农药厂、橡胶厂、树脂厂的企业诊断讲评会。王开炳书记谈了三点感受:第一, 写到与做到的关系。写出来的制度都有, 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化工企业在沙市是好的, 今天一看, 我们差的远呀。第二, “严是爱, 松是害”, 一定从领导做起,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第三, 今天的讲评一针见血, 价值千金。吉化人把他们的作风带到沙市, 我希望它能变成我们的财富。

报告团在宁夏银川氮肥厂新合成车间检查时, 车间主任赵兴人一直跟随报告团副团长、化工部生产综合司副司长郑兴国。他说:“刚才, 郑副司长每指出一处毛病, 我的心跳就加速一次, 他亲手摸一把油泥、拣一个烟头, 拾一支焊条、一个螺丝、螺帽, 我的脸就红一次, 现在我的脸还在发烧, 我感到羞愧。他们查得很细。说句实话, 这样的检查越多越好, 越严越好。虽说暂时丢了面子, 可毕竟得到了教训, 学到了东西。”

该厂机械巡检员刘世民说:“这样不讲情面的检查, 我从来没见过。平时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无所谓的现象, 都被无情的指了出来。这等于给我这个负责巡检设备的人上了一课, 找到了差距, 明白了标准, 也学到了作风。看来, 学吉化, 光喊不行, 按部就班地干也不行。”

甘肃省金昌化工总厂企管科周建军科长说:“过去许多检查, 只讲成绩, 不讲毛病, 只表扬, 不批评, 不痛不痒。而吉化报告团动真的, 讲实的, 既促了领导, 也教育了职工。”

河北省衡水地区行署张士英专员在总结学吉化的体会时坦言:这些年, 上级派出的检查团、评比考察团的确不少, 但爱说“好话”, 被检查的, 也爱听表扬。本来问题成堆, 却还在那里1234说成绩、甲乙丙丁谈经验, 回避矛盾, 怕得罪人, 助长一些单位荣誉到手, 不思上进的自满情绪。正如老百姓编打油诗讽刺的那样:“看一看, 走一走, 吃顿饭, 喝顿酒, 成绩很大, 缺点没有, 讲完希望, 再见握手。”

他还说:“真学吉化并非易事, 它是一场革命, 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真学实干, 是要吃苦的, 是要受累的, 是要得罪人的, 甚至是要冒风险的。不准备吃苦受累, 不想得罪人, 学吉化就是纸上谈兵。”

上一篇: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下一篇:浅谈小型水电站建设的勘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