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

2022-10-09

第一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

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

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 答本报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6日

宋秀岩: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记者:妇联组织如何为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宋秀岩: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所有工作的落实都要靠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我们要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妇联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央对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在妇联系统深入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的活动,切实以妇联系统的创先争优影响妇女、感染妇女和带动妇女,在广大妇女中兴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

二要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随着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新的劳动组合方式的出现,妇女的从业流向发生变化,职业分布日益广泛。我们要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从单位向妇女群众聚居地延伸,从纵向向横向延伸,努力把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兴趣爱好的妇女群众吸引到妇联组织中来,把她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要进一步提升干部素质。妇联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工作对象囊括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辐射面广,充满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知识储备、政策水平和理论功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在妇女中的人格魅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方式方法,努力成为懂全局、议大事、管本行、精业务、善协调的多面手。

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评价妇联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我们到底为党和政府分了什么忧,在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推动解决妇女切身利益问题方面做了多少实事。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扎扎实实地立足基层,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和机制要围绕活跃基层,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和条件服务基层,使妇联工作更好地落实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受益在基层。(记者 陈国裕)

记者:如何准确把握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工作着力点?

宋秀岩: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团结依靠妇女、服务大局与服务妇女、为党和政府分忧与为妇女群众解难、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与维护妇女特殊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一方面,我们要抓好为党的事业服务这个大局。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在事关政治方向、事关党政大局、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各种干扰的风浪面前,始终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党的主张引领妇女思想,把握不同妇女群体的思想状况,贴近不同层面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在联系和服务妇女中宣传党的主张,在同妇女交流与交往中凝聚思想共识,引导广大妇女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坚持用党的事业凝聚妇女力量,结合妇女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巾帼文明岗”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争先创优活动,引导妇女进一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充分彰显“半边天”力量。坚持按照党的要求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独特作用,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妇女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陶冶个人品德,同时把家庭这篇大文章做好做足,充分发挥妇女在传承文明、弘扬新风、融洽关系、增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要抓好为妇女群众服务这个根本。深入了解妇女需求,真实掌握妇女群众的意愿和她们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既为党委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惠及妇女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妇联组织自身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依据。及时反映妇女呼声,用好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妇联的建议权,畅通代表妇女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女领导干部等参政议政的有利条件,依法、理性、科学地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诉求,使妇联组织成为党和政府了解妇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着力从法律、政策和规划的层面推动解决妇女发展和维权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维权岗、12338维权热线等基层维权平台建设,切实做到维权在源头、维权在基层、维权在身边,大力推动解决妇女在参政议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健、人身财产、婚姻家庭等领域中最关切的利益问题。有效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在妇女中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四自”典型,把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提升身心健康素质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激励妇女学习成才、全面发展。

记者:落实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当前妇联组织将集中精力抓好哪些方面的重点工作?

宋秀岩:我们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进一步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落实。这项惠及广大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出台已近一年,相关工作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推开,妇女受益面逐步扩大。下一步我们要在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在创新担保工作机制、方便妇女贷款上下功夫,在开发创业项目、提高贷款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在加大创业培训、提高妇女创业能力上下功夫,使更多的妇女通过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实现增收致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进一步扎实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试点项目。目前2009的检查目标和任务已超额完成。下一步我们要逐步建立健全规划、培训、动员、普查、救治、跟踪随访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探索建立救助患病贫困妇女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努力使应检妇女全部都能参加检查,帮助患病妇女解决治不起病的后顾之忧,着力扩大项目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三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妇女进村“两委”工作。今年有12个省区市进行村级换届。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并加大宣传推动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进村“两委”的专题培训,大力推广“定位产生”、“专职专选”等好做法好经验,以促进提高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和妇女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比例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水平。

四是进一步做好“两纲”实施的衔接工作。今年是实施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收关之年,也是编制新一轮“两纲”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妇联组织的双重职责,在推动“两纲”如期达标的同时,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编制好新一轮“两纲”,推动把妇女儿童发展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争取政策、争取资源、争取各方面保障,为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是进一步推动解决妇女权益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执法检查。我们要高度关注这次执法检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妇女参政程度偏低、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城镇职工推进缓慢、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很好地执行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和处级以上女干部退休政策、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等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推动,从基层抓起,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一项一项地研究对策措施,一个一个地推动解决。

记者:妇联组织如何为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宋秀岩: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所有工作的落实都要靠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我们要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妇联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央对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在妇联系统深入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的活动,切实以妇联系统的创先争优影响妇女、感染妇女和带动妇女,在广大妇女中兴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

二要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随着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新的劳动组合方式的出现,妇女的从业流向发生变化,职业分布日益广泛。我们要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从单位向妇女群众聚居地延伸,从纵向向横向延伸,努力把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兴趣爱好的妇女群众吸引到妇联组织中来,把她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要进一步提升干部素质。妇联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工作对象囊括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辐射面广,充满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知识储备、政策水平和理论功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在妇女中的人格魅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方式方法,努力成为懂全局、议大事、管本行、精业务、善协调的多面手。

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评价妇联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我们到底为党和政府分了什么忧,在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推动解决妇女切身利益问题方面做了多少实事。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扎扎实实地立足基层,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和机制要围绕活跃基层,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和条件服务基层,使妇联工作更好地落实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受益在基层。(记者 陈国裕)

第二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新知新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要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重点。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方向,对于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依靠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我们党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但是,在看到抓基层、打基础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比如,有的地方将基层党组织混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一些基层党组织忙于事务性工作,严肃的党组织生活被具体的琐碎事务代替。这些倾向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与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政党是政治组织,必然要突出政治属性。我们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基层组织必然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政治功能。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一大组织优势。充分运用党的组织资源,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 1 —

用进一步发挥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对于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强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些重要要求,对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强化问题导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破解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为突破口,把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首先,提升组织力,就要把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作为前提和基础。要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其次,突出政治功能,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第一位的功能,体现我们党的政治属性。广大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党员的党— 2 —

性教育,引导党员敢于同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有效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再次,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各项制度,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制度,把“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最后,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坚持“选、育、管、用”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后继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

— 3 —

第三篇: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一个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云南的事,也是大西南的事、国家的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开展国家间的公共外交,维护和加强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桥头堡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发挥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和跨境友好交往优势;有利于深入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方针,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快云南对外开放步伐,增强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大好局面。 桥头堡建设任务艰巨,需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及南亚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同组织工作有内在联系,组织部门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高,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认识还不深,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培训,进一步加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与各项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协调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工作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功能,对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必须把那些坚持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实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潜心处理化解各类矛盾,善于调动积极因素搞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要充实一批知识层次高、开拓能力强、具有现代眼光的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工作需要的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放到重要位置,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

要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体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干部政绩和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将考核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统一起来。在考核中,既看经济建设成果,又看社会进步;既看硬环境的加强,也看软环境的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后续效应和潜力;既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情况,又看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否良好,从而引导各级各地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谋发展、抓落实。要加强考核成果的运用,严格兑现奖惩,使实绩突出的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的受到惩戒,让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到促进和谐发展上。

二、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知识、能力、业绩和品德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要搭建平台,搞好服务,营造鼓励、支持、激发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汇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把优秀人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进行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有效盘活人才总量,大力提升人才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制“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切实搞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训、教育和使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打破体制障碍,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不同单位和地方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积极探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人才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制定灵活的政策,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既大力引进用好外来人才,又重视用好本地现有人才。建立健全与业绩密切相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依靠“人才洼地”托起“发展高地”。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因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要让广大党员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通过加强政策形势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注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壮大党员队伍。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让他们主动地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要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干部,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党员,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构建和谐农村的本领。着眼于夯实构建和谐城市的基础,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密切关系的功能。着眼于企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强党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

第四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1]

(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年十二月)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现在,我国社会制度变了,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但还没有彻底解决,社会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第二个原因也已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要彻底改变,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帝国主义现在是处在衰落时代,我国,社会主义阵营,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处于上升的时代,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这里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一九六三年九月)

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难道这是做不到的吗?是吹牛皮、放大炮吗?不,是做得到的。既不是吹牛皮,也不是放大炮。只要看我们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不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把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从基本上打倒了吗?我们不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基地上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也达到了可观的水平吗?我们不是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吗?过去西方人加给我们的所谓东方病夫的称号,现在不是抛掉了吗?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就不能够做到呢?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任何反动势力所阻挡不了的。

(一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刊印。

注释

[1]本篇一是毛泽东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这个初稿后来没有形成正式文件。本篇二是毛泽东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

第五篇: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新时代坚强战斗堡垒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要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基础,必须要以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为支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也会有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不断增强。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影响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阻碍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发展。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大抓基层、重打基础,集中用力、持续发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一方面,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员干部、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要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党组织要在推进“学、做、改”的常态化上下功夫。

一是推进“学”的常态化。各级党组织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力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全面学、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学习领会,迅速地把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要指导支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综合运用集中领学、专家授课、专题研讨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

二是推进“做”的常态化。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的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按照“四讲四有”标准,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摆进去,建立健全“做”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扩大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党建建设成果。要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坚定清醒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日常的工作、手中的事情做扎实、做到位,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

三是推进“改”的常态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切实抓好民主集中制、双重组织生活、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整改。对照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对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查实找准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强、政治生活不严肃、管党治党宽松软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结合开展的各项活动,定期查找不足和风险点,形成经常性的“体检”。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只有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党在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工作才会有不竭动力和坚实支撑,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上一篇: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方案下一篇:班级安全委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