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书信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文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该文从书信出发,以小见大,归纳总结书信中各类称谓语的用法,并且从语言、文化等角度分析地道汉语日常常见称谓的英文表达方式,便于学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称谓语、使用称谓语,引导他们在交流中检验自己的称谓语,逐渐学会正确地使用称谓语。

第一篇: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比较

摘 要:本文从语义、运用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異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这种差异造成的翻译上的、交际中的问题,提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 差异 比较 语义 运用 文化影响

英汉亲属称谓语在翻译时存在空缺,因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是有差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贫乏。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他们主要从不同的文化影响的角度来探讨这方面的差异,从而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的差异不仅造成翻译上的,而且造成交际中的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的差异:(1)语义(2)运用(3)文化影响。但是,世界万物不断发展,亲属称谓语也是如此。在当代西方国家,人们追求平等,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称呼他人姓名。在当代中国,人们同样推崇个性和平等、自信和独立,随之而来的就是亲属称谓语的简化,所以很多亲属称谓语消失,一些亲属称谓语有了新的含义,所有这些现象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差异

语义是语言的内容,它是客观事物的大致反映。英语中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含义有区分,而汉语中没有。

1.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不完全对等性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往往比汉语亲属称谓语所指更广泛。例如:“uncle”可以指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夫或妹夫,不管他们比父母年长或年青。这是因为英语亲属称谓语属于区别性的,没有清楚说明它们所属的类别。因此,英汉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有很大差异。

中国社会亲属关系的严格区分起源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强调血缘关系而且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晚辈比长辈年长,也必须对长辈使用尊称。例如,一个老年人可能称呼一个婴儿为“爷爷”,只因为婴儿是老年人的长辈。

而英语国家相对开放,家族观念相对薄弱,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传统文化强调个性而不是亲属关系的远近。亲属称谓语一般不用于称呼非直系亲属,而且西方人经常直接互称姓名。

婚姻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亲属关系。虽然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在亲属称谓语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们有明显的语义特征:(1)英语中,表示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称谓语独立形成,不相互依赖,汉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也是如此,如“公公,婆婆”。(2)汉语中有些反映婚姻关系的亲属称谓语是在反映血缘关系的称谓语基础上形成的。例如:岳父=妻子的爸爸,岳母=妻子的妈妈。(3)英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总是混用的。例如:“sister-in-law”可以理解为哥哥的妻子或弟弟的妻子,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从字面意思发现谈话者的婚姻亲属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同时也可以发现汉语亲属称谓语准确、详细,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模糊和概括。

2. 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含义处于变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文化和语言也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英汉亲属称谓语也不断变化着。例如:“老爸”和“老妈”被纳入到汉语普通话当中,“兄弟”、“姐妹”的意思也在扩展,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可以称陌生人为“大哥”、“大姐”。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核心家庭中的亲属称谓语正在简化。

二、英汉亲属称谓语用法上的差异

1. 礼貌的不同意义

因为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英语国家特别强调平等,而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强调尊敬和自我抑制。英语国家的氛围是比较舒适的,就像老师和学生彼此直接称呼姓名。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使用社交称谓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平等。但是在中国,孩子对老师和父母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2. 泛化的不同程度

亲属称谓语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但有趣的是许多亲属称谓语用于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之间,我们称之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英汉语中都存在这种现象。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族关系、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在和其他人交际中,中国人把个人视为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特别注意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总是主动地把家族系谱向外延伸,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英语中同样存在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但没有汉语中普遍。而且相对而言,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亲属称谓语一般不用来称呼无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一少部分孩子称谓父母的朋友为“叔叔”或“阿姨”,但这并不普遍。他们被教导称呼父母的朋友为“先生”、“女士”。

3. 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不同亲属称谓语

中国人强调使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亲属,所以所有的亲属称谓语也可以用来面对面地称呼其他人。因此,大多数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不同的功能: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在英语亲属称谓语中,只有一少部分如“爸爸,奶奶,爷爷”等可以用作面对面称谓语,除此之外,其它的亲属称谓语不经常用作面对面称谓语,即使是最普遍的称谓语如“mother,father,daughter,son”等等在用作面对面称谓语时也需要特定的情景。

三、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1. 家庭类型和血缘关系概念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各种特殊的关系。我认为,不同的家庭类型和血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汉亲属称谓语。

中国受到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封建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和西方国家一样重视核心家庭。但是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就生活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中,家庭观念根深蒂固,他们生活在大家庭中,也叫外延家庭。因此,传统的宗族观念对亲属称谓语有很大的影响。

在欧洲,资本主义较早就取代了封建主义,因此,英语亲属称谓语中宗族成分较少而人文因素较多。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推崇独立,因此小家庭,也称作核心家庭的观念盛行,因此他们不需要经常面对复杂的亲属关系。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导致在民族的心理上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因此中国人特别注重交际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从而成为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的主要原因。

2. 不同的文化迁移,社会结构和生育观念

中国人习惯不对称称呼而西方人喜欢对称称呼。中国文化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对人的限制,这些都和封建社会的宗族观念有关。西方社会重视个人,独立的个性,个人成就和荣誉。

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结构的基本组织是宗族。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些称谓语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被发现,而这些称谓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具体的语义变化。英国人的祖先来自北欧,虽然也受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但并不像中国那样稳定,因此简单的亲属称谓语能够满足交际的需要。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影响了亲属称谓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母亲一方的亲属称谓语变得更加亲密。

不同的生育观念和子女的数量影响亲属称谓语。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多子多福”等观念根深蒂固,几代人同住的外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因此,需要丰富的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和区别亲疏关系。但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核心家庭观念盛行,除此之外,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大多数夫妇只要一到两个孩子,不要孩子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导致家庭成员减少,亲属称谓语变得更简单。

作者:程 娥

第二篇:汉英书信称谓语翻译对比研究

[摘要] 书信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文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该文从书信出发,以小见大,归纳总结书信中各类称谓语的用法,并且从语言、文化等角度分析地道汉语日常常见称谓的英文表达方式,便于学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称谓语、使用称谓语,引导他们在交流中检验自己的称谓语,逐渐学会正确地使用称谓语。

[关键词] 称谓语 对比 文化差异

称谓语在词汇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既古老但使用频率又非常高的一类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洗礼,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不论是单个的称谓语,还是整个的称谓系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透过它可以窥见语言、社会、人类文明在历史中的发展轨迹。” [1]同时,称谓语还涉及到语法、词汇、语义等多个语用层面,并同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史学、美学等各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认为,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称谓语形式,而称谓语形式上的差异也正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因此,通过研究称谓语了解英语系文化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 称谓语的定义

在研究称谓语之前,我们必须先对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称谓语定义及其研究范围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称谓”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2]

在英语中,书信的“称谓”使用“Salutation”,书面中则使用“Appellation”,解释是:name,dsignation,意思也就是名称,名字,或者描述定义。同时,像“title”这类的词也有称谓的意思,也是指名字或者定义。在目前阶段,大致有三种方法来界定称谓语:“广义、狭义说”[3],“称谓语、称呼语一体说”以及“称谓语、称呼语差异说”[4]。

2 书信称谓语的分类

从称谓语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不难看出,称谓语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庞大的词汇网状系统,为此,仅从书信中的称谓语切入,按照自身理解,将其按照“与收件人的关系程度”及“收件人的类别”进行分类归纳。

2.1 按照与收件人的关系程度归纳

分为家庭亲属之间书信的称谓语,朋友之间的称谓语和陌生人之间的称谓语。

2.1.1 家庭亲属之间的称谓语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的概括和抽象性较强,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并非像汉语那样,呈现网状结构,比如英语亲属称谓中不存在父系和母系的划分。

英语用grandfather合并了祖父和外祖父,用grandmother合并了祖母和外祖母,用uncle合并了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用aunt合并了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用brother合并了堂兄、堂弟、表兄、堂弟,用sister合并了堂姐、堂妹、表姐、表妹。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只是起一个抽象符号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甚至非常少用,他们更习惯于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因此英语称谓语在具体描述功能上比较薄弱。以下为中英家庭人员称呼对照表:

Chinese address terms English address term

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 grandfather

祖母、奶奶;外祖母、外婆 grandmother

孙子、外孙 grandson

孙女、外孙女 granddaughter

侄子、外甥 nephew

侄女、外甥女 niece

婆婆、岳母 mother—in—law

公公、岳父 father—in—law

媳妇、儿媳 daughter—in—law,(one’s wife)

女婿、姑爷 son—in—law

姐夫、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 brother—in—law

嫂子、弟媳;姑子、姨子 sister—in—law

2.1.2 朋友之间的称谓语

“在社交信中,普通朋友之间,美国人用My Dear,而知己朋友之间则用Dear;与美国人相反,普通朋友之间,英国人用 Dear ,知己朋友之间用My Dear” [5]。或者有时“熟人和亲友之间以教名(或昵称)相称。按亲密程度递增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以Bertha这个名字为例):Dear Bertha,My dear Bertha,Dearest Bertha,My dearest Berty,My dearest,Darling Berty,My Darling,My very own darling”[6]。

2.1.3 陌生人之间的称谓语

如果不知道收信人的姓名,则可用Dear Sir(用于对男子的称呼),Dear madam(用于对女子的称呼),如果连对方性别都不知道,则可以用Dear Sirs,或Dear Mesdames。

2.2 根据收件人的类别选用称谓语

2.2.1 收件人是领导或老师的称谓语的选用

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官本位的思想,他们更崇尚平等,强调个人权力。官职在他们看来代表着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责任,而非权力。因此欧美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常直呼其名,即使是在称呼最直接的领导时,也直呼其名。特别是美国人,他们认为官职无足轻重,一个人今天担任这一官职,明天可能就会担任另一个官职,因此,他们很少用“姓+官职”的方式称呼人,只有在特殊的工作领域或特殊的场合下,需要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责任时,才会用到官职称谓。英语中,官职称谓对象通常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它一般采取官职+姓氏的形式,也可以是官职+教名的形式,如President Bush(布什总统),Colonel Quail(奎尔上校),Judge Harley(哈利法官)等等。不仅如此,这种称谓面称时还可以使用“Mr.或Madam+衔称”的形式,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Mr.Judge(法官先生),Mr.Ambassador(大使先生)等等。在学术界,Doctor(博士)和Preofessor(教授)的头衔称谓较为普遍,但Teacher(老师)则不作称谓使用。在医学界,Doctor(医生)的称谓对象仅局限于内科医生、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牙医和兽医。

2.2.2 收件人是某企业或单位的称谓语的选用

在英文书信中要使用敬语,最普遍的敬语是Mr,Mrs和Miss(用于未婚女性)。英国人常在男性的姓名之后用Esq. (Esquire的缩写),不过在商业上也在慢慢地改用Mr. Mmes.(Madam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女士以上。Messrs(Mr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或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组成的公司或团体。在英国式英文信里,Mr, Mrs, Messrs,均不加缩写句点,相反地,趋向于进步自由的美语反而加缩写句点如Mr.,Mrs.,Messrs.。在称呼方面,商业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国式)与Dear Sirs(英国式)二种,相当于我国的“敬启者”或“谨启者”。

给公司单位写信时美语用Gentlemen(复数形式),英语用Dear Sirs。如果对方公司只一人时,必须使用Sir/Dear Sir。称呼后一般要使用标点符号,英国式采用逗号(comma),美国式用分号(colon)。书信结尾客套语(complimentary close)有多种,相当于我国书信在结尾时使用的“敬礼”、“致敬”、“顺安”等句。最为典型的美国式写法是Sincerely和Best regards,典型的英国式表达有Yours sincerely(熟人或知道对方姓名),Best wishes,kind regards 和yours faithfully(不知姓名)。此外,英国式的客套语还有特别礼貌的格式,但除了特殊情况外,现在不再使用。

3 英汉称谓语表达法上的文化差异

3.1 T型称谓语和V型称谓语

3.1.1 T型称谓语和V型称谓语在英汉文化中的使用分布情况

1)美国人无论获得对方注意与否都青睐于“sir”的运用,且其运用几率远大于“Mr.”。

2)在V社会称谓情况下,英语社会头衔的运用机率远大于职务头衔和职业头衔,高学历职业头衔如“博士”,“教授”比职务头衔甚至社会头衔享有优先权;而汉语的职务头衔比社会头衔甚至职业头衔更具有优先权。

3)美国人对其配偶的亲人、甚至配偶的父母往往习惯用不带姓的名来称呼,对继父、继母等关系亦如此,其原因不仅因为“同等”理念及不带姓的名的广泛运用,而且因为是姻亲关系不能代替血缘关系。

4)美国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直接面对面称呼其父母;然而中国人只能间接地从孩子角度指称其父母。

5)美国人倾向于使用头衔不加姓,不是为了表示最正式和最严肃,而是平等理念使美国人越来越不注重宗源及背景。

6)由于“同志”等的衰退及“先生”,“小姐”等的引起争议,零称谓的运用趋势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陌生人。当“师傅”作为社会头衔时,是对作为职业头衔的泛化,此种泛化现象主要盛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7]。

7)在中国,使用T称谓情况下,全名的使用趋势越来越大,而不带姓的名的运用逐渐减少。

8)壮语的亲属称谓和类亲属称谓的表达结构与英语的相近,都为“主词+限定词[8]。

9)中国农村的类亲属称谓的语言市场远大于城市类亲属称谓的语言市场。由于旧走婚风俗,“大哥”的泛化运用不适合于桂林龙胜一些地方的语言社群。

3.1.2 称谓语使用分布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平等和独立为特征,“同等”理念是美国人言语行为的价值导向。因而T(亲近,随和的通称)称谓,主要为不带姓的名的运用有着日渐上升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理论上的V(礼貌,客气的尊称)称谓。

相反,中国文化以谦恭有礼著称。大多数中国人崇尚权势和威信,严格遵从尊卑长幼、远近亲疏的等级制度。“权势”比“同等”更有优先权,因而V称谓运用经久不衰,突出表现在“遇官称衔”上,也体现于繁多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称谓的广为泛化上。”[9] 一般而言,汉语的称谓有两大特点: 一是家庭味浓厚,二是官味浓厚。家庭味浓厚,如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家庭称谓很自然地在官场、民间的各类社交场合广泛使用,朋友之间 “称兄道弟”,同姓之间寻根攀亲,商家称顾客为 “衣食父母” (称 “上帝” 是舶来品),百姓称知府知县为 “父母官”、“大人”、“太爷”,大臣称君主为 “君父”。这自然有 “真真假假” 之嫌,但更重要的是,古人是想把冷冰冰的社会关系融化在家庭的脉脉温情之中。官味也很浓厚,官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之高,堪称世界一绝。原因很简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皇帝及其各级官员是社会的统治者,与之相对,士农工商,即使是富可敌国的巨商,也只是被统治者,古代叫作 “民”。简单地说,官就是贵族,贵族就是官,而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 (类似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 又给平民提供了进入官场和贵族社会的机会。因此,在古人心目中,朝廷命官就是人生的最高荣耀,不但自己荣耀,而且祖宗也跟着荣耀。这就是所谓 “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因此,称呼某人的官衔或官方授予的荣誉,哪怕是有名无实的虚衔,都是一种尊敬和恭维。不但对活着的人,即使对已故者,称呼其官衔也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如称杜甫为 “杜工部”、李白为 “李翰林”、韩愈为“韩吏部”、司马光为 “司马温公”、王安石为 “王文荆公” 等[10]。

从称谓就可以看出中西价值取向的差异: 西方民族注重个人的独立,尽可能使亲戚关系淡化,使社会关系简化,“先生” 加上 “女士”,两个称呼就可以叫遍世界;而华夏民族注重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尽可能使亲戚关系密切化,使社会关系微妙化,因此在称谓上做出了一篇篇奇妙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容晨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英称谓语的差异[D]. 天津: 天津大学,200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杨应芹.谈谈汉语称谓[J].安徽大学学报,1989(3): 93—99.

[4] 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5] 周邦友.使用英文应用文大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6] 于干.英文书信大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司显柱,卢仁顺,曾剑平,冯德兵,甘仙女.英语写作教程[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8] 李春蓉.英俄汉称谓语对比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2004.

[9] 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作者:林佳

第三篇: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

【摘要】亲属称谓语作为称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中印尼之间的民族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了亲属称谓体系的差异,从而在语言转换中给译者带来困扰。本文将就汉语与印尼语亲属称谓的特点,来探讨汉语亲属称谓的印译,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印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作为人类交际的起点,称谓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克里达曾说过:“每一种语言都拥有自己的称谓体系,而每种语言的称谓体系不尽相同。”与克里达有着相同观点的克里斯塔认为称谓体系存在的差异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称谓语的使用反应出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反应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亲属称谓作为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摩尔根曾经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亲属称谓语做过研究,他把亲属称谓语分为两种,一种为描述型,另一种为类分型。描述型的亲属称谓体系会把所有影响亲属称谓使用的因素分得很清楚,类分型的亲属称谓体系则不会。汉语的亲属称谓体系属于描述型,按照他的理论,汉语必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亲属称谓语。相对汉语而言,印尼语的亲属称谓体系则较为概括简约,亲属称谓语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叔本华曾说过:“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并非都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确切的对应词。”因此,在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完全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是行不通的。吕俊在《谈称谓的翻译》中曾把亲属称谓语分为“关系称谓”和“相呼称谓”。所谓“关系称谓”就是指在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时,应尽量保留其民族特征,让读者能够了解原文作品所要体现的社会秩序和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呼称谓”就是指在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时,应尽量符合译入语的使用习惯。由于中印尼亲属称谓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容易出现问题,本文将对汉语亲属称谓语印译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二、汉语与印尼语亲属称谓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拥有一个庞大的亲属称谓体系,几乎所有的亲属称谓语都能准确地反应出听话者或者是说话者在亲属体系中的身份。汉语的亲属称谓体系与汉族的传统宗法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行辈有别,同辈长幼有别,父系母系有别,血亲姻亲有别,直系旁系有别,男性女性有别,近亲远亲有别。相较于汉语,印尼语的亲属称谓数量不及汉语多,分类上也不像汉语那么复杂。

印尼语中的adik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弟弟或妹妹,性别上没区分男女;印尼语中的kakek在汉语中的意思为爷爷或外公,宗室上没区分父系还是母系;又如paman一词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叔叔、伯父和舅舅,不仅没有区分父系和母系,同辈之间的长幼顺序也无法区分。从上面给出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印尼语中的亲属称谓体系中,亲属称谓语词义宽泛,分类粗疏,指代模糊,除了辈分有明显区分之外,辈分长幼,宗室内外,关系亲疏,男女性别都模糊处理了。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婚姻制度有所改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夫多妻制是被允许的,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亲属称谓由于已不被用于交流,逐渐被淘汰。虽然如此,这些带有明显历史文化特征的亲属称谓,仍可多见于许多文学作品当中。如姨太太一词,原是旧社会大家族中说话者对母亲之外,父亲的妾室之称,常见于近代文学作品,如张恨水所著的《金粉世家》。

三、汉语亲属称谓印译的翻译策略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在印尼语中找到词义确切的对应翻译。按照吕俊提出的“关系称谓”和“相呼称谓”的概念,作者对张恨水的经典著作《金粉世家》中出现的部分亲属称谓进行试译,如表1: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老七”、“三嫂”、“大嫂”、“翠姨”和“舅舅”这五个亲属称谓语都难以在印尼语中找到词义完全对等的对应词。在使用语义翻译转换而来的亲属称谓中,译入语虽然忠实于源语言的文化特征,但是没有考虑到译入语使用者的文化习惯;如用交集翻译的方法来翻译,译入语很好地迎合了译入语使用者的语言使用习惯,但造成了源语言文化特征的丢失。

在亲属称谓语的印译中,我们首先要根据译入语想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如果是“关系称谓”,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在翻译时就应尽量忠实于原文,如果是“相呼称谓”,译者就应多考虑译入语使用者的文化习惯,使译文更通顺。下面作者以《金粉世家》中的原文作为例子,具体分析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策略。

1、“关系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1:

原文:刚要到月亮门下,只见他大嫂子的丫头小怜搬了几盆兰花,在长廊外石阶上晒太阳,拿了条湿手巾,在擦瓷盆。

译文:Baru sampai di depan pintu yang berbentuk bulan itu,ditampaknya Xiaolian yang sebagai abdi istri kakak sulungnya sedang menaruhkan beberapa pot bunga anggrek di atas undak-undakan batu yang terletak di beranda panjang itu,untuk bunganya dapat dijemur,Xiaolian melap pot bunga itu dengan menggunakan lap yang basah。

原文中出现的“大嫂子”作为一个关系称谓,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明确地体现了原文人物在一个大家庭中的身份特征。在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长幼排序中,姻亲的排序是以血亲的排序为基础,这在印尼语中没有相对应的亲属称谓。从词义上来看,“大嫂子”的词义构成中含有:女性、姻亲、大哥的妻子,但在印尼语的亲属称谓语中不能找到词义与“大嫂子”完全对等的称谓语,我们可以把“嫂子”翻译成“kakak ipar perempuan”,但是这样的翻译没能体现出原文人物在家庭中的排行。印尼语亲属称谓体系中没有严格区分同辈的排行关系,如果我们在“kakak ipar perempuan”后加上表示排行第一的单词“sulung”,會引起歧义,“sulung”一词是指年龄最大的,这就会让译入语的读者认为“大嫂子”指的是年纪最大的嫂子,而不是大哥的妻子。为了能够准确地体现出原文人物的长幼顺序和亲族关系,我们可以把“大嫂子”译为“大哥的妻子”,这样一来就保留了汉语亲属称谓的民族特色。

2、“相呼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2:

原文:燕西一顿脚,正要说话,在他前面的王玉芬哎哟一声。回头红着脸正要埋怨他,然后又忍不住笑了,说道:“老七,您瞧,我今天新上身的意见哔叽斗篷,你给人家踩住了。”

译文:Yanxi mengentak kakinya,baru mau berbicara,Wang Yufen yang berdiri di depannya mengeluh,Wang Yufen menoleh dengan marah,dia ingin menggerutu Yanxi,tetapi tidak tahan tersenyum dan berkata:“Mas Yanxi,kamu lihat sendiri,mantel baru ini baru saya pakai hari ini,diinjak kamu ini”。

原文中的“老七”就是相呼称谓,相呼称谓的作用在于引起对方注意,使交流能顺利开始。在这种情况下,“老七”这个称谓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并不注重于表现听话者的身份特点,为了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应尽量选择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原文中的王玉芬是听话者“老七”的三嫂,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导原文中的“老七”是同辈亲属中,年长者对年幼者的称呼,且在同辈中排行第七。印尼语中并不用长有排序所对应的数字作为相呼称谓,长辈对晚辈通常会直呼其名,我们可以将其译为“Yanxi”,礼貌起见,我们还可以在姓名之前加上称谓用语“mas”表示年轻男性,这样的翻译符合印尼语称谓的习惯用法,更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接受。

3、直接引语中亲属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3:

原文:清秋道:“这话妈是听见谁说的?”

冷太太道:“是你舅舅说的,你舅舅又是听见收房钱的人说的。”

译文:“kabar ini ibu dengar dari siapa?” tanya Qingqiu。

“saya dengar dari paman Shiqing(kakak laki-laki ibu Qingqiu),dia dengar dari orang yang menerima uang itu”。jawab ibu Qingqiu。

在我们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直接引语的翻译。直接引语中的亲属称谓既不是相互称谓,也不能完全归入关系称谓。为了能让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在直接引语的翻译中我们应该注重语句的连贯性,如采用关系称谓的翻译方法把原文中的“舅舅”翻译成“kakak laki-laki ibu Qingqiu”则显得有些拗口,不够自然通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译文的连贯性,译者就应该更注重译入语的称谓习惯。印尼语的亲属称谓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一般会名字前加上亲属称谓,所以译者就可以把原文中的“舅舅”翻译成“paman Shiqing”,如有必要让译入语读者理解原文人物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亲属称谓的译文后加注说明。

四、结语

由于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有着严格的分类,因此汉语拥有一个体系庞大的亲属称谓用语,相对汉语而言,印尼语亲属称谓的分类就没有那么严谨,这就造成汉语亲属称谓的印译中,很难找到意义对等的单词。译者在进行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时,应先考虑原文中的称谓用语是用于何种目的,从而选择出适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曹 炜.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江苏大学学报, 2005(3).

[2] Crystal, David. The Cambridge of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胡士云. 漢语亲属称谓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01.

[4] Kridalaksana, Hariurti. Second Participant in Indonesia Address[J]. Language Sciences, 1974(8).

[5] 吕 俊. 谈称谓的翻译[J]. 山东外语教学, 1993(3).

[6] Morgan, Lewis H. A Conjectural Solu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Classificatory System of Relationship[M]. Carolina: Nabu Press, 2010.

[7] 王东风. 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 中国翻译, 1998(5).

[8] Wijana, I Dewa Putu. The Use of Term of Address in Bahasa Indonesia. Yogyakarta[J]. Faculty of Letters Gadjah Mada University, 1991.

【作者简介】

唐妍懿(1989—),女,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印尼语教师。

作者:唐妍懿

上一篇:水利信息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广告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