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指导下的班级制合唱团研究 ——开设班级合唱团的重要性及方法

摘要:多年来,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是社会热议话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自1999年至今,一直在不断探索并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一个顺应当今时代发展需要、适合于我国国情、不同于以往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央音乐学院“新体系”音乐教育是大众化、素质型、体验式音乐教育和教学体系,其适用对象是非音乐专业中小学普通学生,其教育理念是“音乐让生活更美好”、“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加“一个都不能少”。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途径,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合唱教学多数为精英式教学,在对演唱技巧专业化追求的同时,不仅泯灭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歌唱的热爱,更限制了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权利。本文在深入梳理、分析和研究“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设以“新体系”理念为指导的班级制合唱团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其开设意义、课程构建与训练方法等问题。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简述了“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新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术思想。总体概括,“新体系”主要有六个基本特点,分别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掌握系统音乐经验为基本教学内容;以感性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过程;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教学途径。(2)对“新体系”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与200多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深入分析调查访谈数据,大致了解了各地区中小学“新体系班级制合唱团”的实行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3)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个人、集体、社会多个方位对在“新体系”理念指导下的班级制合唱团的作用、意义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4)通过分析“新体系”的核心教育理念,并结合了班级制合唱团的特点,确立了以“新体系”理念为指导的班级制合唱团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班级制合唱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新体系”理念为指导的具体训练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班级制合唱;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合唱团构建;训练方法;课程构建

学科专业:音乐教育

论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论文的意义和运用价值

第一章 “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指导下的班级制合唱团

第一节 “新体系”音乐教育理论概述

一、“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

二、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

三、以掌握系统音乐经验为基本教学内容

四、以感性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过程

五、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

六、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教学途径

第二节 班级制合唱团的定义与特点

一、班级制合唱团的定义

二、班级制合唱团的特点

第三节 “新体系”指导下的班级制合唱团主要特征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标准

二、班级制合唱团与常态音乐课的关系

第二章 开设班级制合唱团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节 合唱的作用与意义

一、合唱的作用

二、对个人及集体产生的影响

(一) 深化道德教育一一规范人的不良行为

(二) 提高审美修养——陶冶情操

(三) 建立个人信心——让生活有趣,让人生有目标

三、对社会产生的意义

第二节 以“新体系”为理论指导的班级制合唱团的作用与意义

一、班级制合唱团的作用

二、对学生个人及集体产生的影响

三、对社会产生的意义

第三章 开设班级制合唱团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班级制合唱团的现状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三、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班级制合唱团的问题

―、从音乐教师意识和思想角度分析

二、从学生角度分析

三、从实际操作问题角度分析

(一) 个体差异的问题——学生之间音乐实践能力差异大

(二) 聆听习惯的问题——未养成聆听习惯,缺乏合唱意识

(三) 歌唱音准的问题——多数孩子对音高没有概念,音准问题严重

(四) 声音音色的问题——声音音色难以统一

(五) 发声方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发声方式

(六) 节奏律动的问题——缺乏良好的音乐节奏律动感

第四章 在“新体系”指导下的班级制合唱团构建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确立

一、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基本教学目标

二、以使用音乐情感语言为基本教学任务

三、提高学生获得音乐真善美的感悟能力

四、提高学生追求音乐真善美的自主需要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基本教学内容

(一) 以掌握系统感性音乐经验为基本教学内容

(二) 小学各年龄段应掌握的感性音乐经验

(三) 小学各年龄段教学内容素材的选择

二、主要教学过程

第三节 训练方法的归纳

一、座位的合理安排——互相学习,降低学生之间音乐实践能力差异大的问题

二、聆听习惯的培养——学会打开耳朵,听见别人的声音

三、发声方式的训练——学会正确的运用气息与“轻声歌唱”

四、音乐联觉的使用

(一) 听觉与声觉相结合

(二) 视觉、动觉、声觉相结合

五、多声部的训练

(一) 培养多声部听觉

(二) 训练多声部演唱

六、针对“后进生”的教学方法

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地产工程进度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商业银行影响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