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数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结合数学素养与经济数学之间的联系,将数学素养渗透到经济数学的教学当中。文章叙述了函数、级数、极限、导数等方面的数学素养、方法在经济分析中运用,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得出要很好的利用数学素养,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篇:经济数学论文范文

基于企业金融经济的经济数学模式构建

【摘 要】当前,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和数学两门学科联系紧密。构建经济数学模式,是解决当前企业经济效益方面问题的主要手段。因此,企业应根据金融经济现状构建经济数学模式,通过采取建立函数模型的手段,帮助企业核算收入、计算利润以及统计销售情况,将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论文对基于企业金融经济的经济数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从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内涵、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步骤以及基本原则几个方面入手,帮助企业构建基于企业金融经济的经济数学模式。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经济数学模式;模型

1 引言

在企业金融经济领域内,数学和经济学一直处于相辅相成的状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学研究中,数学在研究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国际领域内,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对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两者的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多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眼下和未来的经济学发展中,数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西方大部分经济学研究者都确定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关于确认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是最为基本的方式,通过构建经济數学模式,利用经济数学模型进行推测、运算,能够从中得出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理论。

2 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内涵

数学是一门涉及领域很广的学科,数学模型是数学这门大学科中最能够代表数学精神和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能够将客观存在的对象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数学模型以利用合理的假设作为研究的前提,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抽象、细化、简化,将数学的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数学语言以及数学符号、图形、图表等具体形式,对研究的客观事物进行本质上的研究,找出各项存在于客观事物内部的关系。

经济数学模型的本质就是将现实中存在的经济行为或者现象中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联系,结合现实的实践案例以及经验,通过应用数学手段整理出能够反映经济数量关联性的数学关系,以及相关的数学算法,以此来对经济对象运行规律进行确定和解释。因此,经济数学模型能够将经济情况进行如实客观地反映,经济现象以及经济发展中各方面量的相互联系,也能够通过经济数学模型进行描述,经济数学模型在研究企业金融经济的情况关系分析中,能够符合抽象与绝对综合的条件[1]。

经济数学模型作为至关重要的枢纽,对于经济领域的理论转化为经济现实实践有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其本质就在于对经济数量以及经济关系的分析与实验。通过对经济数学模型的应用,将经济理论作为众信之道,能够将现有的企业金融经济现实进行层层细化,进而将问题本质简单化,但是在反映经济现实的本质的同时,也造成经济现实的抽象反映。经济数学模型对于企业金融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帮助作用,如对确定思路、验证理论、计算分析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3 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步骤

3.1 准备阶段

第一步就是对当前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系统地进行了解和研究,接着对当前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产生原因以及问题本身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观察,通过调查分析进行细化,为研究过程搜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将所得数据进行缜密地分析研究,并且按組进行梳理。

3.2 假设阶段

采取假设的形式,将当前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简单化处理,将模型中所涉及的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划分,并且熟悉这些影响问题的因素,从这些因素当中抽象出最能够代表问题本质的因素,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将不必要或者不需要的次要因素全部剔除,这样就能够将原始经济问题进行简化,得到一个更理想的自然模型。

3.3 建立模型

通过之前对经济问题的假设分析,对当前已经掌握的经济要素信息数据加以利用,再结合符合问题实情的数学工具,对当前的经济问题变量进行刻画,找出联系关系,将具有理想性的模型表述成具有数学研究意义的经济数学模型。

3.4 分析阶段

在对当前已经建立好的经济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模型的解之后,将解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探讨出当前所得的解能够反映出的经济问题。对于判断建立的经济数学模型与所期望的目标是否一致,依照当前企业金融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较为理想化的经济数学自然模型的相关数学语言将已经求得的解进行解释以及说明。

3.5 检验阶段

根据之前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当前企业金融经济问题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以此检验经济数学模型能否对应当前的经济问题,也是为了检验经济数学模型是否真实可靠,能否帮助企业解决经济问题。一旦当前的经济数学模型与现实经济问题存在的差异过大,就必须进行调整,或者重新建立新的经济数学模型。

4 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

4.1 假设原则

假设原则存在于理论部分所使用的必要条件,任何情况下,理论部分都存在着条件性和相对性。经济领域的问题通常十分复杂,假设原则的目的就是从诸多的复杂条件中,将多变的条件和要素进行甄别,找出研究问题的主要因素,剔除不需要的其他因素。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假设,根据假设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推算与研究,得出关于经济问题的初步结论,接下来按照步骤将假设的条件进行扩展,将关键要素逐渐添加进去,目的就是让已经高度简化的经济数学模型更能够符合当前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要求[2]。

4.2 最优原则

最优原则通常在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就是各方面的经济变量以及体系方面可以满足相对平衡的状态,能够让运行实现的效率达到最好的状态;再者就是在没有其他制约条件的情况下,极值能够在效率上实现最优,同时,资源的分配上也能够实现最优,并且消费效用或者企业所得利润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经济的运行准则就是将上述的目标全部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因此,在构建经济数学模式的实践中,一定要将这一目标函数作为中心原则,展开构建模型的工作。

4.3 均衡原则

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可变因素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使其能够平衡发展。用数学的表现方式进行叙述,就是几个函数的关系能够满足共同的变量值,但是也并不是函数变动趋向的意义[3],而是整个经济数学模型所共有的特殊结合点,在这个结合点当中所有的体系在变动方面都能够达到均衡状态,也就是实现了经济关系上的均衡。例如,需求的函数能够与供给的函数形成平衡状态,那么对于市场来说就能够实现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够实现市场配置的优化。

5 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对于当前的企业金融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推进作用,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经济理论,是当前把控经济以及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的重要工具,企业能够科学合理地构建经济数学模型,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经济收益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秋实.金融经济分析中的经济数学运用[J].中国市场,2019(24):126.

【2】刘禹.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7):102-103.

【3】高贺迪.数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好家长,2019(6):155.

作者:王大林

第二篇:基于数学素养的经济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结合数学素养与经济数学之间的联系,将数学素养渗透到经济数学的教学当中。文章叙述了函数、级数、极限、导数等方面的数学素养、方法在经济分析中运用,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得出要很好的利用数学素养,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素养 经济数学教学

数学素养要求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而经济数学恰恰需要这种认识与方法,尤其是模式化(如模型的建立等),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的的启发、培养、形成并应用数学素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教与学的主体对数学素养的认识现状

1.1什么是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具体说,一个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在他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常常表现出三个特点:

(1)在讨论问题时,习惯于强调定义(界定概念),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

(2)在观察问题时,习惯于抓住其中的(函数)关系,在微观(局部)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间)考虑;

(3)在认识问题时,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如对偶、相关、随机、泛涵、非线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广义化,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比如可以看出价格是商品的对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

1.2教与学的主体对数学素养的认识

数学素养的定义,通常给人以高深、曲高和寡的印象,是数学家的思维模式,一般人没有必要体会更不需要掌握、体会、应用的感觉,其实,作为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的学习、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学习经济数学的学生(从小学到现在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学习之前或多或少、有意识无意识中均有一定的积累,只是没有刻意的提出、培养与应用。以上的三个特点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是经常用到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条件的,只不过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时要严格的定义,而平时可能比较模糊些。

2.经济数学的作用与学情简析

2.1经济数学的作用

经济数学,顾名思义,是以经济为主体对象的数学应用。严格来讲,经济数学是高等数学的一类,分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又具有经济理论基础,且具有较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统计等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从事经济分析、经济建模、系统设计工作的经济数学复合型人才。 经济数学是职业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为后继课程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而且是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2.2学生的学习现状

显然,学好经济数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职业院校里,经济数学是学生认为很难学的一门课,从而影响了经济数学的教学效果。这点跟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有着莫大关系。由于初高中数学底子没打牢,他们在数学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有些同学甚至说,从高中(有的甚至初中)开始就放弃数学了,认为数学太难了,深不可测。

3.从数学素养角度谈经济问题中数学方式解决经济问题的必要性

3.1数学素养在经济数学中的体现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以使数学这门古老、严谨、深刻的经典科学和现代数学理论找到崭新的应用市场,这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以及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在经济数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慎密的、可信的。

再加上现代化经济理论已经从过去的经济定性分析发展成为量性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因而高等数学的一些方法如函数理论、微积分、矩阵、概率统计、运筹学等知识在经济管理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3.2数学素养在经济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问题的多样化和数学手段的丰富,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在定量的描述、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方法中,一种简单的流程图为:经济理论→模型→数学型→估计模型、确定模型的未知量→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调整。

其中,结构分析包括:研究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检验经济理论;经济预测包括:借助于科学的数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未来的发展和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政策评价是指决策者从众多的决策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政策来执行,其中用到弹性函数、乘数、生产技术系数、边际效益等等数学概念。

不难看出经济问题的研究、解决间接甚至直接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4.经济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的渗透应用举例

4.1教师在教授时对数学素养的要求

真正的数学家应能把他的东西讲给任何人听得懂。作为数学教师,即使不是数学家,但是在学生眼里至少是懂数学的专家,所以你应该把经济数学中的数学知识从数学素养的角度讲给学生听,让其少走弯路,通俗易懂。更何况任何数学形式再复杂,总有它简单的思想实质,所以这一点在教授经济数学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同时提醒学生也要明确:在现代科学中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十分重要,这种能力不是表现在死记硬背、不光表现在计算能力,在计算机时代特别表现在建模能力,建模能力的基础就是数学素养。思想比公式更重要,建模比计算更重要。学数学、用数学,对它始终有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好条件、好方法、好场所。

4.2数学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案例分析

以下结合一线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经验,从狭义的角度,分析数学素养在经济数学中的一些具体体现:

4.2.1函数方面的数学素养应用

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商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得到它的效用, 生产者提供商品为了获取利润, 而市场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我们知道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商品价格的函数, 一般说来将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即需求量是市场价格的单调减函数。与需求函数相反, 供给函数是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收入是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售出后的收入, 生产者销售某种商品的总收入取决于该商品的销售和价格成本函数、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和变动成本、原材料、劳动者的工资等,利润是生产者扣除成本的剩余部分它也是产量的函数。

4.2.2极限与级数方面的数学素养应用

高等数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最紧密,与人民大众联系最直接的是利息计算及贷款还款问题。连续复利问题:设某顾客向银行存入本金p 元,年利率为r, n 年后他在银行的存款总额是本金与利息之和。如果银行规定年复利率为r, 试根据下述不同的结算方式计算顾客n年后的最终存款额。(1)每年结算一次;(2)每月结算一次, 每月的复利率为r/12。解:(1)每年结算一次时,第一年后顾客存款额为 p1= p+pr =p(1+r)第二年后顾客存款额为p2 = p1(1+r)=p(1+r)2根据这样的递堆关系可知,第n年后顾客存款额为pn=p(1+r)n;(2)每月结算一次时, 复利率为r/12, 共结算12n次,故n年后顾客存款额变为pn = p(1+r/12)12n 。如一笔贷款50000元,五年到期,年名义利率为10%,按连续复利计算其到期的本利和。利用连续复利公式得P=82436.1(元)。某人在银行存入1000元,复利率为每年10%.分别以按年结算和连续复利结算两种方式计算10年后某人在银行的存款额按年结算p10=2593.74元;按连续复利结算p10=2718.28元。

4.2.3导数方面的数学素养应用

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与导数的联系极为密切,涉及到的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等。边际问题: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在数学上可以表达为自总函数的导数。

比如某工厂对其产品的情况进行了大量统计分析后,得出总利润L(Q)(元)于每月产量Q(吨)的关系为L=L(Q)=250Q-5Q2,试确定每月生产20吨、25吨、35吨的边际利润,并作出经济解释。边际利润函数L’(Q)=250-10Q则L’(Q)|Q=20=L’(20)=50,L’(Q)|Q=25=L’(25)=0, L’(Q)|Q=35=L’(35)=-100,上述结果表明当生产量每月为20吨时再增加一吨,利润将增加50元,当产量每月为25吨时,再增加一吨,利润不变,当产量每月为35吨时,再增加一吨,利润减少100元。这说明,对厂家来说,并非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利润越高。

4.2.4微分方程方面的数学素养应用

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规律常需要建立某一经济函数及其导数所满足的关系式,并由此确定所研究函数形式,从而根据一些已知的条件来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从数学上讲就是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利用微分方程可以分析商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可再生资源的产量、预测商品的销售量、分析关于国民收入、储蓄与投资的关系问题等。比如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发现某地区的国民收入y,国民储蓄S,和投资I,均是时间t的函数。 且在任一时刻t,储蓄额S(t)为国民收入y(t)的1/10倍,投资额I(t)是国民收入增长率的1/3倍。t=0时,国民收入为5(亿元)。试求国民收入函数(假设在时刻t的储蓄额全部用于投资)。由题意可知,由假设已知S=1/10?鄢y,y=1/3?鄢dy/dt时刻t的储蓄额全部用于投资,那么S=I,即1/10?鄢y=1/3?鄢dy/dt,解此微分方程得y=ce3/10?鄢t由t=0时,y=5代入,得C=5。故国民收入函数为y=5e3/10?鄢t,而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为S=I=1/2e3/10?鄢t。

4.2.5对偶理论: Duality theory 方面的数学素养应用

对偶理论 1947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Jvon偌依曼提出创立。对偶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学中的相互确定关系,涉及到经济学的诸多方面。产出与成本的对偶、效用与支出的对偶,是经济学中典型的对偶关系。经济系统中还有许多其他这样的对偶关系。利用对偶性来进行经济分析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对偶方法。

以上所举当然有限,但不难发现,如果从数学的角度与方式、方法——用数学素养来教授经济学知识、解决经济学问题,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有积极作用的,达到很好的事半功倍效果,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与经济学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

5.展望

通俗地说,数学素养不仅是数学家的一种职业习惯,也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种职业素养,是学生学习经济数学课的一种综合能力、基本前提。教师希望把专业教的得好,更精密更严格,学生希望把专业学的更扎实,更轻松,拥有些这种优秀的职业习惯是必要的。希望同学们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更多的现代数学的概念和思想、提高数学悟性和数学意识、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总之,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只要教师与学生都有这样强烈的要求、愿望和意识,坚持下去人人都可以形成较高的数学素养,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元发:经济数学[M].北京理工大学,2010,3

[2]石新华:风险决策中概率应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0

[3]吴传生:经济数学-微积分[M].高教出版社,2003,6

[4](英国)伊恩·雅克:《经济教材译丛·商务与经济数学(原书第5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3

作者:舒伟前

第三篇:数学建模竞赛与高职经济数学教学

摘要: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数学学习对于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要求,目前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都对经济数学感到头疼,不愿意好好学习这门课程,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影响了经济数学的教学效果。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建模能力。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有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数学建模竞赛和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建模;经济数学;教学策略

1、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方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学建模竞赛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科学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1.2增强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为模型,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选择合适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设置合理的参数变量,通过解决模型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建模的过程中, 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竞赛训练,学生可以很熟练的掌握这项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采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固定的方法模式和思路。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解法,不同的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解决问题,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建模竞赛与经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2.1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建模意识。

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将数学建模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并与之相结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学生树立建模应用的观念,具有建模意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建模方法来解决日常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从不同方面重视建模意识和方法的渗透和应用;其次,教师需要掌握建模教学的原则。数学建模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要求教师掌握建模教学的原则。特别是在普通数学教学中,要掌握建模选题原则,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选题中,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可行性和价值性原则。这样,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符合数学建模的思想,能够有效地发挥数学建模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二者相互促进 。

2.2突出经济应用特色

经济数学与其他数学不同,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适用于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红应当突出其经济应用特点,应该更多地把教学内容与目前全球的经济现象、经济背景进行关联,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数学解决和经济现象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重视数学教学与专业融合

注重经济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增加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实例。例如,在经济学中引入“利润率”和“弹性”的概念时,它与购物中心的各种价格战有关,如彩电价格战、电脑价格战和手机价格战。企业和制造商为什么要降价?为什么降价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要理解这个谜团,我们必须运用经济数学的知识。增加这些学生熟悉的内容反映了经济数学的兴趣和实用性,并增加了经济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2) 运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现实

教师在讲解一些经济数学的概念和知识点时可以选择相关的经济案例进行辅助教学,采用案例法教学,可以帮助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变为实际问题,既能够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内涵,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经济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讨论级数求和时,我们可以将经济问题与“单利”和“复利”结合起来;在讨论极值问题时,我们可以引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模型;在讨论“限额”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加入經济学中的“利率和贴现”知识,让学生根据现有利率计算将资金存入银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本金和利息翻倍。

2.3组建建模小组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在职高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随着对建模的浓厚兴趣,它将产生强大的建模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建模兴趣。首先,成立数学建模兴趣小组。通过在课堂上建立数学建模兴趣小组,通过内部沟通和小组间沟通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其次,研究了成功的建模案例。学生掌握数学建模方法后,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学习和分析一些成功的数学建模案例,学习他人的建模经验和方法,拓宽建模思维和思维视野;在正常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建立具有一定难度的模型,以促进建模能力的提高。

结语: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经济数学作为财会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经济数学学习水平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能力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建模竞赛,以赛助学,以赛促学,通过建模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春英. 高职工科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教学策略的研究[ J] . 亚太教育,2016(30) .

[2] 李蕊. 以数学建模竞赛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J]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 .

作者简介:姓名:刘宇航(1985.12.11-),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望城区 邮编410200,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数学。

作者:刘宇航

上一篇:初中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研究论文范文